陈天 &nbsp 书卷气答问

艺术家

陈天

问:何为“书卷气”?请用一句话回答。

陈天: 具有文人气息的收放有度。

问:古人云:书画当观韵。何以为韵?何以为观?

陈天: 韵:有湿润感的律动。观:此处以“感受”理解较为恰当。

问:什么是您心中理想的“书卷气”?请列举一二典型案例。

陈天: 心中没有理想的“书卷气”,最具有“书卷气”特质的是董其昌:文弱婉约的笔墨游戏。

问:看待万物,当“反身而诚”,“书卷气”会扬发其“诚”,抑或会遮蔽其“诚”?

陈天: 万事都是“反身而诚”,对“书卷气”的认知反而要以批判、反省才能见到“诚”。

问:姜夔言:“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书卷气”之所以能够激起您的审美感受,其中是因为什么样的形式组合上的规律与特点?

陈天:“ 书卷气”的审美感受只是诸多审美感受中的一种。

问:“作诗妙在含糊,逼真反失奇观”,“书卷气”是否也如此?为何?

陈天: “书卷气”本来就不是以探究“逼真”而来,有时“书卷气”中也可以有“逼真”。

问:在《红楼梦》中,宝玉以“清”“浊”区分世间万象,“书卷气”可以代替“清”吗?哪个词汇可以代表“浊”?

陈天: “清”“浊”只是区分万象的一个维度,而简单的“二元论”却是一种肤浅幼稚的思维模式。

问:艺术上,您追求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它和“书卷气”有没有联系?

陈天: 我并不在意。

问:“书卷气”会影响您的创作状态吗?是如何影响的?

陈天: 没有这种执念。

问:“书卷气”的时代性重要还是超越性重要?

陈天: 借用吴冠中的句式:书卷气等于零!

陈天 《影射竹光冷》 23cm×60cm 2024年

陈天 《高标逸韵》 23cm×60cm 2024年

陈天 《牧归》 23cm×56cm 2005年

陈天 《焦墨山水》 23cm×56cm 2009年

陈天 《月色满地》 23cm×56cm 2009年

陈天 《苍松》 97cm×180cm 2009年

陈天 《上善若水》 45cm×45cm 2018年

陈天 《知白守墨》 45cm×45cm 2018年

陈天 《蔬香》 45cm×45cm 2017年

陈天 《纸上风清》 69cm×34cm 2016年

陈天 《四友》 180cm×50cm 2015年

陈天 《迎风》 138cm×34cm 2017年

陈天 《求佛求仙全妄想 无忧无虑即修行》

136cm×34cm 2001年

艺术家简介

陈天,当代艺术家,别署一大,广东潮州人。现为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多次在中国各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展。出版有《岭南美术名家丛书:陈天》(岭南美术出版社,2020年)、《当代国画名家作品研究:陈天•心随笔动》(安徽美术出版社,2015年)等个人画集十几种。

编辑/王绮彤

提问/高妃

审校/赵旭虹

核发/张演钦

责编|王绮彤


厨师一身菜香味,问你爱不爱 对下联?

老板一袋人民币,看你知不知

一,上下联之间的字数需要相同,上联如果是一个字,下联也要一个字,这个很好理解。

二,对联之中的词性要相同,名词要对名词,动词要对动词。比如说上联的第一二词是动词,下联的第一二词也要是动词。

三,上下联的声调要讲平仄,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

美容新术引述的一则西洋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文中提出的”美容新术”指的是 读书,读好书运用这种”美容新术”,可以获得发于中而形于外的真正的美问: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说”美容新术”造就的美与”寻常割眼,隆鼻后”所得到的美不同?答:读书修炼的是人的内在美,而寻常割眼,隆鼻只能改变人的外在的形体问:对”行于外,流露于外”的美,作者是如何表述的?答:读书使人风度高雅,气质清朗,眉目高贵,有书卷气问: 文中引述的一则西洋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答: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美少年的下场就是因为他缺乏内在的美,从而导致思想上的堕落和行为的放荡,导致外在美的彻底丧失.问:这则小故事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答:放荡无耻的行径能使美好的天使变成面目可憎的魔鬼,从而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问: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答:读书,读好书能使人变得更美.

美哉,书卷气 阅读理解答案

美哉,书卷气我喜欢孩子身上有几分书卷气,方不至于势利庸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其实,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 大学者熊十力说他读《儒林外史》会全身冒汗,他发现许多丑恶的东西还在自己生命的深层次起作用。 王冶秋先生十四遍读《阿Q正传》,他的体会是,“第一次读它,我们会笑得肚子痛,接着鄙弃其人,之后鄙弃化为同情,同情上升为深思,再读,阿Q向自己扑来,到后来,才觉得他是一个镜头,也许是报警器……”而我们读书,常常是浅尝辄止,满足于一孔之见,很少深入挖掘,摄取营养。 关于读书,爱默生如是说:“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 ”有的名著年轻时读过,需要重读,用大半生的阅历去读,用睿智和从容去读,去读出人生况味,读出真知灼见,这不正是对人生之旅的扩展和丰富吗?读书大可随缘。 我读书并不拘泥于某一类书,往往碰到什么就读什么。 友人赠我一套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置诸案头。 翻读起来,立即被那种语淡意深的风格所吸引,便一读再读。 有一次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芥子园画谱》初集,看得很有兴味,于是多方寻求,得到二集、三集……女诗人索德格朗言辞恳切:“人呵,别积聚使你沧为乞丐的财富;给你们的孩子一点人类眼睛从未见过的美吧,给你们的孩子以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 ”听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 注:卢浮宫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最大博物馆。 1.联系全文看,“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答:要让书为扩展和丰富自己的人生服务,而不要成为书本的奴隶。 (作者是在阐述读书对人生的重要性时引受默生的话的,该句的后一分句从反面作了说明。 引用后作者还有评说) 2.“别积聚使你沦为乞丐的财富”这一句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 。 答:只积聚物质财富而不读书会使人精神贫乏。 (“沦为乞丐”是比喻的说法,注意分号后的文字。 ) 3.本文结尾一句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 ”这句话含意丰富,请写出两点。 答:(1)精神财富使人充实而自豪;(2)希望人们多读一点书,多一点书卷气。 (“头抬得高高的”表明精神充实而自豪;卢浮宫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的象征,分句间是因果关系。 末段与开头相照应,隐含着“希望”之意)4.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C、E )A.文章开头紧扣题意概述有书卷气的好处。 这“书卷气”是指通过读书养成的读书人特有的风格和气质。 B.大学者熊十力读《儒林外史》会全身冒汗,这是因为《儒林外史》像一面镜子,让他进一步认识了自我。 C.文中引述王冶秋先生多次读《阿Q正传》的不同体会,表明读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 D.“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一句领起第二、三两段,从本质上揭示了读书的重要作用。 E.“读书大可随缘”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一个观点,意在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读者,读书不必选择,书都可以读。 析:C、E(“优化人生”是在下一段阐述的;“不必选择”以下不合文意。 随缘,有随机之意。 作者说的是“不拘泥于某一类书”)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15100.html
逆袭剧为什么是内娱的精神刚需
波点裙 现在穿美的很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