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共鸣 太阳鸟时评 品味端午文化

让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共鸣

艾草芬芳。粽叶飘香。又是一年端午将至,连日来人们包粽子、制香囊、挂菖蒲、赛龙舟、诵诗词……丰富多样的端午习俗活动正在全国各地火热上演,深情表达着祝福与敬意,也让厚重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营造出“过端午、兴文化、展形象”的浓厚节日氛围。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翻阅端午节的中国故事,溯寻中国文化的源头,其传统习俗众多、历史底蕴丰厚、文脉绵延悠长,扒龙船、挂艾草与菖蒲、吃粽子、九狮拜象、游旱龙……这些烙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端午符号,积淀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代表的是传统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凝结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时至今日,我们体验传统习俗、品味端午文化,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必将在古今对接中升腾起文化自信自强的新气象。

佩香囊、浴兰汤,推动端午健康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在我国古代,端午节是个“卫生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也因此衍生出众多与健康文化相关的乡风民俗。从“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的诗情画意中感悟文化魅力,到深入挖掘“悬艾蒲”可避秽防病、“佩香囊”可驱虫辟邪、“五彩绳”可保平安、“浴兰汤”能“祛百病”等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些理念和方法在实践中传承、在时间中沉淀,日益演变为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健康文化。放眼当下,尽管医疗水平大幅提高、生活环境显著改善,但形式各样的端午民俗推陈出新,承载着趋吉避凶、化恶为善、祈福安康的丰厚文化内涵,也体现出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的真诚期盼。

诵诗词、忆屈原,在赓续精神血脉中厚植爱国情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提及端午,纪念诗人屈原、赓续精神血脉永远是亘古不变的主题。翻阅历史长卷,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崇高理想信念,到“生是楚国人,死做楚国魂”的浓厚爱国情怀,再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忠贞不屈气节,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烙印在民族之魂中,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上下而求索”。穿越千年,端午祭祀屈原、吟诵爱国诗词,品读和弘扬醇厚屈原文化内涵,让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情愫和思想精华在时代感召下焕发光彩、璀璨生辉,这便是端午文化传承千载却又历久弥新的内涵之义。

赛龙舟、奋船辑,凝聚万众一心共奋进的磅礴力量。“龙舟又荡旧时波,锣鼓频催破浪梭”。作为端午节最为隆重的活动之一,龙舟争渡要赛出气势、赛出风采、赛出精神,不仅是体力的比拼,也是意志的较量,更是精神的对垒。正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只有团结,才能同心合力;只有合作,才能同舟共济。“赛龙舟”向我们展示的正是中华儿女那一份奋斗向前、努力拼搏的豪情壮志,也体现出团结一心、不懈奋斗的精气神。这也启示我们,置身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走于当代中国,14亿多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握稳“舵”的方向、擂响“鼓”的威风、划出“桨”的力量,如此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绘就气势如虹的中国式现代化“龙舟竞渡图”。

感知端午与时偕行,传承精神终日乾乾。端午节的乡风民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枚符号,是中国人民笃定的一种家国情怀。眼下,端午将至,让我们从端午文化中汲取养分、增进共识、不懈求索,在继承中发扬、传承中创新中讲好“端午故事”、唱响“中国文化”,用奋斗缔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谱写更加绚烂多彩的壮丽诗篇。

作者:付云


端午节活动主题标语有哪些?

1、端午品香棕,味美万家颂。

2、发粽志成城, 员工工作热情,企业效益倍增!

3、过端午佳节,品美味香粽。

4、年年岁岁过端午,岁岁年年品粽子。

屈原

5、品味鲜香粽子,感悟端午文化。

6、千年祝愿,一粽传情。

7、送朋友,来一粽,粽粽都是情。

8、天然粽中之杰,自然让人体面端午节标语口号端午节标语口号。 9、万水千山粽是情。

10、无论你身在何方,我们的关怀“粽”会陪伴你。

11、鲜香端午粽,经典好美味。

12、想你是一种快乐,品你是一种满足。

13、一“粽”浓情,一“粽”乡愁。

14、状元粽,中状元,前程光明灿烂。

15、粽裁粽裁,步步高升到总裁,生活无比精彩。

16、吃粽意,恋爱中意,生活中意,事业中意……

1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粽

民俗

18、端午的香粽,甜美的享受端午节标语口号百科。

19、端午佳节年年有,美味粽子不离口。

20、端午良辰美景,粽有千种风情。

大学生“迎佳节,思亲人”端午节主题活动策划

端午

前言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赛龙舟,挂艾草……端午的旧风古俗你又知道多少品味过多少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的主角粽子在东汉就已有出现,但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从前的粽子是以粟为主要原料,不添加其余馅料.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有用白粽子,小枣粽,豆沙粽,八宝粽,鸡肉粽,鲜肉粽,椒盐豆粽,莲蓉粽,栗蓉粽,咸肉粽,蛋黄粽等. 主题品味五月五 活动标语竹篛香飘华池,端阳正当五月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承办单位:饮服公司第三分公司 活动时间:2008年5月30日 活动地点:食堂门口学生活动中心 活动总述:以游戏的形式体现端午的风俗,弘扬民族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为各地文化风俗的交流建立平台,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活动内容及流程 1.前期准备工作 准备好各活动用具,分配各部负责项目及人员安排. 2.活动之前先进行相应的宣传,包括通过网站,论坛,校迅通进行前期宣传,横幅,海报的宣传. 3.活动开始. 热场游戏: (1)夹弹珠 每组2名参赛者,各1双筷子,1个水杯.工作人员宣布开始后,计时1分钟,选手开始夹弹珠,时间到,工作人员宣布结束并检查各杯中弹珠数目,数目多者获胜,发放奖品. (2)镖王争霸 端午有射箭的风俗.由于条件限制,我们以飞镖代替射箭.射镖距离为2米,以超过3镖总数超过18环者为胜. (3)端午知识问答 我们在场地周围悬挂长绳,绳上按顺序粘上有关端午节风俗,歌谣等的问答题目. 同学们若知道题目答案的可将题目拿下,到对奖处回答,答对者发放奖品. 主场活动: 吃粽子比赛 参赛者以三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工作人员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为完成游戏时间最短的获胜选手,发放奖品.其他两位发放纪念品. (2)美食大会 在食堂门口开设一块美食专区,由食堂负责提供各式粽子和各种风味的南北小吃. 对食堂的宣传和回报 通过主场活动为食堂作宣传,加强与同学的交流. 在美食大会现场以海报,横幅,展板的形式向同学们宣传,加深这一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热场及主场游戏为美食大会聚集人气. 活动进行期间 1.活动中制作特制大型横幅,在食堂南门口悬挂,明确标明协办单位名称. 2.活动中制作海报张贴在校区明显处,并明确标明协办单位名称. 3.有关活动的各项公文,宣传文件,新闻稿,通知及其他有关宣传品对协办单位名称予以明示. 4.在活动进程中,学生会组织人员均大力为赞助单位进行宣传. 在活动结束后将进行总结和回顾,通过精美照片详细述说活内容及过程

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有吃粽子、悬钟馗像、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佩香囊、挂五色丝线、采药、翻药等。此外,全国各地各民族地区还有很多饶有趣味的习俗,如食五毒饼、佩五彩香囊、赶端午药市等等。所有这些习俗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人民巧妙利用自然力来调节生存环境,保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技艺和智慧。

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有如下:

1、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简粽”, 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黏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最早的粽子是“简粽”,至于后来人们用芦叶包粽子,传说是由于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叫区曲(或谓欧回)的人梦遇一个自称屈原的贤士,他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它用芦苇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缠好,蛟龙是怕芦叶和五彩丝的。”自此以后,便有了角黍。

中华民族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粽子从形状到馅儿都有不断的翻新和变化。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夹杂别的食品,而仅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

2、悬钟馗像

钟馗的作用类似于门神,其画像常被用于驱鬼避邪。据说,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官,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日:“臣姓钟名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3、赛龙舟

端午竞渡,本来是水乡训练水师的遗风。沉湘东吴,赛龙舟的规模,全国最为盛大,胜事流传,史不绝书。若是追究其意义,则大都在于凭吊忠臣孝女。相传屈原在五月五日赴泪罗江而死,楚国人为之哀痛,于是争划舟揖前去捞救。《隋书-地理志》记载:“屈原以五月 望日赴泪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湖? ’因而鼓掉争归,竞会亭上,为竞渡之戏。迅揖齐驰,掉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安徽巢县本是楚国旧地,现在还存有竞渡庙,其中塑有屈原像,称为三间祠。在每年五月一日,将屈原像迎谙到船上,击鼓奋揖,踊跃争先,竞赛龙舟,直到五日才结束活动。

4、挂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把菖蒲、艾叶挂在门边以避邪驱瘴。

据说用菖蒲做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五月五日午, 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瘟神归地府”。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歌谣。古人认为这是一个恶月,而尤以初五最恶,连这天生的孩子都不吉利,因此悬艾叶和菖蒲。农历五月是酷暑炎热将临之际,也是流行病、瘟疫流行之时。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是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滯、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5、饮雄黄酒

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故端午节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饮雄黄酒的习俗,至于儿童,长辈则将雄黄酒涂于其脸上或身上以驱虫除秽。事实上,雄黄是一种有毒矿物质,外用可以消毒杀菌,但如果直接饮用则容易致癌,不宜提倡。

中华儿女

6、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 玲珑夺目。

7、挂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也有说五色是代表五条龙)。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8、采药、翻药

这是端午节最普遍的民间活动,不管南方、北方,无论汉族或少数民族都很盛行。旧时,这天天还没亮时就纷纷出外采药,特别是乡村,更是倾家出外。在端午中午时,家家制作以雄黄、大蒜为主的药物,而医家则在这天熬膏药、制丸药、采蟾酥。连帝王、士大夫阶层也复如此。

唐宋时期极盛,御药院等机构即于端午采蟾酥,后历代如此。居住在祖国边睡靖西县的壮族人民,这天扶老携幼游药市,说是端午吸了大量的药气,能祛病延寿。东北地区的朝鲜族采药风气更盛,几乎家家户户要熬制益母膏等常备药物。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aijing/23700.html
浙 用! 管 肯定 份祝福 请收下
日本网红神药 求你真的别瞎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