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见2024 共同见证新质生产力的涌流和壮大 上市公司苏州研讨会

以创新驱动前行,以科技赋能发展。

6月7日下午,以苏州市委金融办为指导单位、苏州市上市公司协会与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创见未来,新质向上”的“高见2024”上市公司研讨会在苏州隆重召开。

当莘莘学子在高考考场上奋笔疾书的同时,这场关于思想与创新的激烈交锋也在悄然展开。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不仅标志着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汹涌浪潮,更代表着生产力及其生产方式在质量上的显著跃升。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的发展道路充满无限可能,同时也伴随着更多挑战。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会如何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此次研讨会上,嘉宾们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多维展望需求驱动与产业升级

纵观历史长河,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繁复多样,它们交织影响着经济的每一次脉动。从技术创新到政策制定,从市场扩张到资本流动,每一个因素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塑造着经济的发展趋势。这些因素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经济体的复杂网络。

正如技术创新能够打破旧有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政策的适时调整也能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或是引导资源向更有潜力的领域流动。市场的扩张为商品和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而资本的流动则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血液。这些力量的汇聚,不断推动着经济向前发展,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经济演进图景。

以经济的角度出发,从过去到现在,人类生活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农耕时代,另一个是工业文明时代。

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李其副教授来为企业家们进行主旨分享。李教授指出,在农耕时代,人类生活经济层面的特点是基本没有增长,产出量基本一定,人均产出并不高;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时代经济增长的特点是有增长但持续增长很难,持续高增长难上加难。

李其表示,若想推动经济增长,则需要有空间拉升需求,需求增加则产出增加。而拉动需求增加主要有四个可能的方向,包括外需、共同富裕、基础设施建设和迭代。

“中国是世界上罕见的一个国家。”李其认为,在工业文明条件下想推动经济增长,主要看这个国家的需求增长还有多大空间,而中国至少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在上述四个拓展需求的方向上都有巨大的空间。

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升级及投资策略

当前,在新质生产力全新的发展阶段,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北大上海临港国际科创中心执行主任及燕缘创投创始合伙人王宇,以及东吴创投总经理王振亚,针对投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见解和策略分享。

王宇以其丰富的创投背景,深入探讨了资本市场的投资决策,并分享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转型思考和前瞻性布局。王振亚则凭借其在创投领域的深厚经验,提供了关于资本运作和市场趋势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寻找和把握投资机会的智慧与策略。

二人不仅为听众提供了洞察市场动态的视角,也为投资者和决策者阐述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实现资本增值和风险控制的路径。

在探索“创见未来”的征途上,我们致力于推动“新质向上”的发展;而在“新质向上”的强劲势头中,我们再次激发“创见未来”的灵感——这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无论是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还是资本市场的活跃参与者,都面临着如何利用政策创新的支持,加速产业增长的课题。

当天的圆桌对话环节,由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副秘书长杨威主持,对话嘉宾华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业务线国际业务部总监、特许金融分析师洪珮庭,依科赛CEO张昆,东曜药业政府事务及公共关系总监陶建伟,以及凌雄科技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吴海瑞,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分享了他们对于如何借助政策创新来加速产业发展的独到见解和策略。这场思想的盛宴汇集了多元化的视角,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启发,共同绘制了一幅新兴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的宏伟蓝图。

每日经济新闻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aijing/27040.html
大学教练NBA转型失败居多 湖人挖角NCAA最红教头
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 观古迹风物 览浙东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