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探店新模式呈现明显的产业融合特征 研究员关利欣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6月6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在京发布了《生活服务平台优体验、拓场景、促消费研究——以抖音达人探店模式为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报告》发布同时举办的“生活服务平台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研讨会上,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关利欣认为,以抖音为代表的生活服务平台,以及平台上生长出来的达人探店新模式,在促进消费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并且达人探店模式具有明显的产业融合特征。

经济研究所

一是,生活服务平台对传统实体店商业起到了数字化赋能的作用。关利欣表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商务工作也在着力推动传统实体商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关利欣所在部门近期的研究表明,生活服务平台是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工具。通过数字化生活服务平台,在供给端可以赋能线下的中小微企业、夫妻老婆店,为他们带来更便利的数字化转型;同时,在需求端可以更好地满足数字消费需求,扩大服务消费的规模。

二是,达人探店新模式呈现出明显的产业融合特征。从供给端来看,达人探店模式将营销、内容创作和传统的线下商业整合在一起,通过将创意内容和产品、服务融合在一个小短片中,再通过平台的传播,就能够给传统线下商业带来更多的曝光。从需求端来说,达人探店模式突破了原有本地生活服务的覆盖范围,连接了更多的消费者。

关利欣指出:“原来各地的生活服务业更多聚焦在本地社区层面,是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通过达人探店这种传播方式,大大拓展了它们的覆盖范围,甚至广泛地链接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这种突破地域范围的传播还能进一步带动需求端的产业融合。“例如,餐饮、生活服务和文旅的消费大多数时候是紧密相连的。比如近年来爆火的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世界,以及近期爆红的新疆阿勒泰地区,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纷纷前往淄博、哈尔滨、阿勒泰,带动了当地整个文化旅游商业的发展。”关利欣说。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翟军)

副所长

电商未来十年发展前景是一个什么趋势,你怎样看

日前,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总结出目前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四大趋势为业态多元化、供给全球化、区域协调化和服务高质化。 商务部认为,当前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快速,强有力拉动消费增长。 除网络零售外,以阿里巴巴新零售为代表的新业态不断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加速引领中国消费转型升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以1.9万亿的总规模超过美国,并持续保持高增长;2016年,中国的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4.7万亿元。 商务部认为,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和无人零售等纷纷涌现,零售业态变得越发多元,天猫新零售引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正是当中的创新实践。 天猫618数据显示,6月1日零点过后,仅过13分钟,天猫服饰行业的成交额就超去年全天;开场10分钟,苹果、海尔、美的、奥克斯等成交额纷纷破亿;生鲜开场35分钟打破去年全天成交额,1小时卖出54万只小龙虾……商务部进一步指出,全球优质商品已成为中国消费者的关键选择。 据了解,天猫618期间,杭州西湖银泰天猫国际门店举行一场线下新零售秒杀,国外某网红产品2分钟被秒杀一空。 参与抢购的不仅是中国各地的消费者,还有在杭州的外国游客。 网络零售正在打破消费的时空边界,商务部分析指出,网络零售正在发挥区域协调功能。 2017年,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网络零售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有效激发了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扩大了消费总需求。 随着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不断提升,天猫新零售在“百公里”范围内,使城市之间的商品流通自如。 例如杭州市民每天在盒马鲜生抢购的绿色时蔬枸杞头,本是南京人最爱的野菜,平时由上海的蔬菜种植合作社供货,种植地则在宁夏银川。 在三公里范围内,因盒马鲜生而来的“盒区房”概念,定义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基础设施的期待。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40万亿元大关。 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2018年,在创新型产品和服务消费的带动下,中高端消费在中等收入群体中渗透率会越来越高,进一步提升消费量级。 “天猫618所展现的新零售创新型体验消费,将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

选择什么专业比较好?

产业融合

1.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 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 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2.生物技术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科技经济发展起来是必然趋势。 生物科研人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之一。 随着基因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这类高技术专业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大。 3.医药类 全球现代医药技术产业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国际竞争焦点。 科技部已将“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列为“十五”期间国家12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4.汽车类 随着汽车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汽车专业也成为了社会上十分走俏的专业。 汽车类专业人才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此外,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也将持续看涨。 5.物流类 随着公路货运、仓储、海上搬运运输、船舶代理等方面进一步开放市场,相关行业和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将开展全面合作,现代物流将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6.材料类 新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 7.环境能源类 环保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环境保护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环保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保产业的发展之快,效益之显著,无疑是环保技术人员的研究与开发的结果。 8.管理类 因为加入WTO和申奥成功将直接带动外经外贸的大发展,所以,管理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大增将指日可待。 9.法律类 目前我国律师人才十分缺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取得律师资格的专职律师还不到2万人,同时,随着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在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提高。 法律专业因此成为未来热门专业之一。 10.营销类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 其中最好的就是房产推销员,汽车营销人员,保险推销人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变化?

达人探店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

第一篇: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一、 加入WTO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1.对玉米的影响。 入世后,国外质优价廉的玉米将对我国玉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将有所下降。 但另一方面,随着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国取消对玉米的出口补贴,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将有所回升,我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可能进一步提高。 2.对小麦的影响。 加入WTO后,我国承诺将降低小麦的进口关税,增加小麦的进口量。 这样,我国小麦的竞争力将进一步被削弱。 与此同时,世界小麦麦主生产国也承诺削减小麦的出口补贴,这样我国小麦的竞争劣势将有所扭转。 但总的说来,由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粮食城求的压力,我国在今后的若干年内仍将是世界小麦主要进口国。 3.对大米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米的竞争力虽然有所下降,但大米仍然具有比较优势。 在WTO农业框架下,世界市场大米价格将呈上升趋势,因而我国大米的竞争力将有所回升。 此外,随着日、韩承诺削减其对大米的支持与保护水平,我国大米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大米出口将进一步扩大。 4.对棉花的影响。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减少对棉花贸易的保护,我国棉花的竞争力将被进一步削弱。 由于世界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棉花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拉大,未来几年我国仍交寺加进口棉花的数量。 5.对水果的影响。 加入WTO后,适度引进国际竞争,将有利于我国加快提高果品质量,增强我国水果的国际竞争能力,扩大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6.对水产品的影响。 我国水产品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加入WTO后,有利于扩大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市场,改变出口布局,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关税下调显然会削弱对虾的国际竞争力。 7.对肉类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肉类生产大国。 在价格上,除禽肉和牛肉外,我国肉类价格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加入WTO后,我国肉类生产和贸易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 二、 WTO框架下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选择:1.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2.积极主动地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加快市场化步伐。 3.充分利用WTO的“绿色”政策,加强对我国农业的适度保护。 4.按国际标准经营农产品进出口业务,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 5.改革现行的农业管理体制。 对农业管理部门的管理目标和运作机制要重新定位,通过行政机构的精减和重组,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一个有权威的综合性农业管理部门,协调各方面关系。 同时政府管理部门要实现向宏观管理、信息服务的职能转变,尽快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贸易的信息数据库,并与国际信息网络联接,为农民及时提供准确的国内外农产品生产、供给、需求、价格变动趋势的市场信息,为从事进出口业务的经营企业提供有关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法规及有关的要求,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争取主动。 第二篇: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和对策中国加入WTO,势必会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这种影响小至每个消费者、生产者的切身利益,大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笔者试就此作一分析,并就此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1 《WTO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及我国的承诺《WTO农业协议》就是1995年1月1日生效的原关贸总协定第8轮谈判即乌拉圭回合谈判所达成的农业协议。 其主要内容有:1.1 市场准入规则《WTO农业协议》要求各国必须遵守WTO的市场准入规则,开放本国市场。 具体地说,第1,实行非关税措施关税化。 即各成员国的各种非关税措施都要按照规定的换算方法转换成“等量关税”。 第2,在非关税措施关税化的基础上实行关税减让。 减让要以各国1986-1988年的平均关税为基数,发达国家在6年内(即1995-2000年)要将平均关税削减36%;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即1995-2005年)要削减24%。 对每一单项税目,发达国家削减幅度不得少于15%,发展中国家不得少于10%。 第3,各国要保证最低市场准入机会。 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量不足国内消费量的3%,要在《协议》实施第一年将进口量提高到1986-1988年国内平均消费量的3%,到《协议》实施期结束时扩大到本国消费量的5%。 第4,实行关税配额。 即配额准入量内的进口农产品享受低关税,超过配额准入量的进口农产品要缴纳较高的关税。 第5,实行特殊保障措施。 如果一国某种农产品进口量猛增或国内价格猛跌,则该国可采取征收进口附加税等形式加以限制,但须事先通知WTO农业委员会和受此政策影响的国家。 依据以上原则,中国在与美国达成《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和《中美关于中国WTO的协议》时还作出如下承诺:到2004年1月1日,农产品简单平均关税税率将从目前的22%降低到17.5%,对美国优惠产品的税率将从目前的31%降至14%。 具体承诺是:第1,棉花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和准国家专营制。 棉花进口初始配额为74.3万t,配额内关税税率为1%,配额外为76%。 进口配额将逐步增加到2004年的89.4万t,配额外关税税率降至40%。 国有贸易实体和非国有贸易实体各占33%和67%的进口配额。 第2,对奶制品进口实行单一的关税管理制度,撤销与WTO规定不符的一切非关税措施。 第3,降低鱼类进口关税税率,从目前的25.3%逐步调整到2005年1月1日的10.6%。 第4,谷物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和准国家专营制。 中国承诺在配额内进口征收低关税(谷物的关税率为1%,谷物加工品不高于10%),配额外进口征收76%的关税,到2004年,配额外进口关税税率降至65%。 第5,肉类进口实行单一关税管理制度,同时削减肉类关税,到2004年完成减让。 第6,油籽和大豆油。 首先,我国承诺到2006年实现大豆油的贸易自由化。 在过渡期内,对大豆油的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和准国家专营制。 初始配额为17.18万t,配额内关税税率为9%,配额外为74%,为私有贸易实体预留份额为50%;到2005年,配额将逐步增加到32.61万t,配额外关税税率降到20%,为私有贸易实体预留份额增加到配额制取消前的90%。 从2006年起,取消大豆油关税配额制和准国家专营制,进口只征收9%的关税。 其次,对大豆的进口不建立配额制,关税税率限定在目前的3%(1998年大豆进口量超过300万t),同时把大豆粉的关税税率限定在5%。 再次,中国答应取消棉籽、向日葵籽、红花籽、花生仁、玉米油的配额制,代之以10%的关税税率。 同时,对这些菜籽和大豆油进口征收的关税税率不高于其他植物油。 第7,对专业农作物进口实行单一的关税管理制度,并逐步降低关税。 第8,我国将削减木材及木材制品的关税税率,从目前的10.6%降至2004年1月1日的3.8%。 同时,如果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为其他国家提供更为优惠的关税减让方案,则这一更优惠的方案同样适用于美国。 1.2 国内支持规则WTO农业协议规定,各缔约国都要削减国内支持总量(AMS)。 发达国家在6年内要削减AMS20%,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要削减13.37%。 但WTO农业协议对国内支持措施作了区分:凡属“绿箱政策”的补贴是允许的,可不作削减;凡属“黄箱政策”的补贴则是不允许的,必须要作削减。 “绿箱政策”是指那些既不会产生贸易扭曲,又能提高农业效率的政策,具体包括如下主要方面:第1,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提供的一般性农业生产服务,如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病虫害防治、检疫检验、培训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信息咨询等服务;第2,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提供的贮存补贴;第3,粮食援助补贴;第4,自然灾害补贴;第5,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投资补贴;第6,地区发展补贴。 “黄箱政策”是指那些容易产生贸易扭曲的政策,主要包括价格支持、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补贴、某些有补贴的贷款等。 1.3 出口补贴规则WTO农业协议要求,各缔约国必须逐步削减出口补贴,包括削减对农产品出口的直接支付、出口奖励和为降低营销成本而提供的补贴等。 规定发达国家在6年内将出口补贴的预算开支削减36%,将有补贴的出口量削减21%;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分别削减24%和14%。 中国承诺在加入WTO后对所有农产品均不给予补贴。 1.4 动植物检疫检验规则WTO农业协议允许各个成员国采取正常的以保护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命安全及其生长为目的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不应构成不公正的岐视,从而造成隐蔽性的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限制。 所采用的检验措施和依据原则应以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为基础,并在充分透明的情况下实施。 另外,中国还作出如下承诺。 第1,撤消对美国柑橘和美国太平洋西北部7个州的小麦进口禁令。 第2,承诺将分3年逐步授予所有贸易实体贸易权,实现所有的贸易实体均有把除特定产品清单中的商品(包括小麦、玉米、大米和棉花)外的大多数商品进口到中国各地的权利。 同时在3年内将逐步批准外国企业参与进口产品的分销业务,并允许其提供与分销相关的一系列服务。 第3,允许美国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对中国产品仍适用“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标准,在中国人世后12年内可以针对中国出口引起或可能引起市场混乱的特定产品实施保障措施。 第4,中美同意加强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鼓励研究机构和农业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合作。 2 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有利影响2.1 加入WTO是我国加速市场经济建设、争取WTO成员资格,享受WTO成员国权利的先决条件《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议》及《WTO农业协议》主张以市场作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手段。 以市场为取向,这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完全一致。 执行《协议》就意味着向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体制靠拢,使中国的经贸体制融合在世界经济结构的大框架中,这将有利于加快引进国外市场机制,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同时,由于农业一直是中国加入WTO谈判中争议最大的部门之一,作为加入WTO的承诺,《协议》的签署就为中国“入世”扫清了重大障碍,它有利于为中国农产品贸易特别是农产品出口创造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 通过WTO的多边谈判机制,中国与其他贸易国的农产品贸易纠纷可以得到较为公正的解决;通过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国的合法利益得到体现,摆脱“别人制定规则,中国被动参与”的不利局面;加入WTO中国可以享受多边的永久性的最惠国待遇,使主要贸易大国将不得不取消对中国实施的不同程度的贸易歧视政策。 2.2 加入WTO可使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将为中国农产品贸易体制的改革、运作提供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减少在现有农产品贸易体制下的“寻租”行为,保持农产品贸易体制的透明性和可预见性,为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稳定的法律环境。 《WTO农业协议》及《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议》还通过保证私有贸易实体的贸易份额,结束进口垄断状态,极大地激发国有贸易实体的主动性和经营活力,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高国有农产品贸易实体的竞争力。 2.3 加入WTO可以扩大农产品贸易的内容中国加入WTO有一个3年的实施过渡期,在此期间内,中国将逐步批准外国企业参与进口农产品的分销业务,允许其提供与分销有关的一系列服务。 目前,在中国,这些与农产品分销相关的服务业务发展较为缓慢。 正如中国在80年代初引进加工业促进中国加工业的发展一样,允许引进农产品贸易的服务内容将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服务业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2.4 加入WTO有利于我国在发挥中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同时,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国内消费者所需的农产品随着人口增长、工业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农产品尤其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同时中国农业资源相对短缺,投资不足,生产方式落后,直接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产品供给能力的提高,造成了粮食实际成本的迅速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尤其粮食价格通过20年的不断上调,已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市场水平。 开放农产品市场,中国就可以按比较优势的原则,放弃部分产品的生产,尽可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利用相对廉价的进口粮,弥补中国日益扩大的粮食供求缺口。 2.5 加入WTO将有利于我国加强对外农业技术合作与科学交流加强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生物工程技术运用水平,优化园艺产品、水产品、畜产品质量,增强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这些产品的出口。 中国园艺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出口具相当优势。 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3%以上,水产品和畜产品居于主要位置。 但三者在出口农产品中的比重在1995年到1998年间有所下降,园艺产品在1995年高达40.46%,1998年仅为33.11%;水产品和畜产品在出口中的地位分别由1995年的第2、第3位下降到1998年的第3、第4位。 除了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外,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产品的质量问题。 因而加强同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的农业技术合作,提高中国园艺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应用水平,改善产品质量,必将推动中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促进和扩大农产品的出口。 3 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不利影响在签署《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中美两国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中国就开放农产品市场做出了一系列承诺,这些承诺可能在中短期内给中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带来一些挑战和冲击。 3.1 大幅度削减农产品关税,取消某些产品配额制,有可能造成短期内农产品(尤其是谷物)进口的增加,从而使农产品自给率相对降低。 同时,随着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农民的收入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如《协议》撤消了对美国牛肉、柑橘和东北部7个州小麦的进口禁令。 据估计,禁令的撤消、关税的降低将使我国对美国小麦的进口从1998年的200万t增加到500万t,进口的增加将使中国麦农损失54.6亿美元。 此外,美国的玉米、柑橘、肉类的大量进口将进一步挤掉中国农产品一部分市场,使原本就存在的农产品“卖难”问题更加突出,农民增收更加困难。 这对启动和发育农村市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2 中国加入WTO后将不对农产品进口进行补贴,停止增加并减少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 这将使农产品特别是玉米、大米和棉花等因失去获得补贴的机会而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国从&拻*年开始取消了出口补贴,并曾承诺不再恢复采取出口补贴措施。 但近些年来,农产品成本迅猛上升,价格迅速提高,农产品低价的优势已渐消失,在发达国家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出口补贴来提高其农产品出口竞争能力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3.3 《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议》规定对中国出口农产品运用“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标准和“特殊”的特定产品保障措施。 这将使中国农产品在规定的相应年限内(分别为15年和12年)易受美国反倾销措施和保障措施的影响美国《199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规定,“非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指计划经济及一些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 对来自这类国家的倾销产品的“正常价格”的确定,美国采取替代计算法,即由美国商务部选定一个与该非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相似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以该替代国的国内市场价格作为确定“正常价格”的基础。 由于替代国事先不确定,中国某些农产品特别是鱼类、蔬菜、坚果等对美国的出口是否构成倾销及倾销的幅度如何,事先都无从预料,因而该制度带有明显的歧视性。 中国出口美国的农产品可能成为美国农业保护主义的牺牲品。 《协议》规定,美国可以对中国出口造成或可能造成市场混乱的特定农产品实施保障措施,这是一种“选择性保障条款”。 据乌拉圭回合谈判《保障措施协定》第2条第2款规定:“各项保障措施应对正在进口的产品适用而不问其来源(imespective of its Source)”。 “不问其来源”实际上就是非歧视性原则或最惠国待遇原则在保障措施方面的具体化。 因而相对于乌拉圭回合谈判精神而言,这种选择性条款带有一定的歧视性,违反了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据《保障措施协定》第11条第1款(乙)规定,保障措施主要有自愿出口限制、有秩序销售安排、出口节制、出口价格或进口价格调控机制、出口或进口监督等等。 由于这些措施不受WTO的法律约束,其实施前后无需通知WTO或其他成员国,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因而,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在加入WTO12年内可能受这些“灰色区域措施”的影响。 3.4 加入WTO还可能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结构,使农产品进口市场多元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受阻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市场为北美地区,1995-1998年占农产品进口的30.5%以上,但有下降的趋势,1998年比1995年的38.8%下降4个百分点。 其次是亚洲地区,占中国农产品进口的20%以上,由于受金融危机、货币贬值的影响,该地区对中国出口份额由1995年的21.5%上升到1998年22.6%。 拉美和大洋洲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也较为强劲,拉美一般占中国农产品进口的14%以上,大洋洲占10.5%以上。 欧洲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波动较大,其比重1996年比1995年的12.8%下降了6个百分点,但近年又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1998年比1996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 因而,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有多元化的趋势。 《协议》实施后,由于中国承诺对美国许多大宗农产品撤消进口禁令或大幅度降低关税(而这些在中国进口农产品中占有重要比重),中国从该地区的进口将增加,使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农产品进口市场多元化趋势有所“收敛”,而中国农产品进口对北美市场的依赖程度重新提高。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进口市场的集中将使粮食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4 对策与建议4.1 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所有农产品都应按比较优势,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即适当让出部分产品的国内市场,把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如粮食)的生产减少到最低安全水准,同时将用这些产品生产的资源转向适销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生产上来,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有限农业资源的最佳合理配置,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收入水平。 4.2 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优化农产品质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质量不高。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发展“高产、高效、高质”的“三高”农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4.3 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小规模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其市场交易效率低,信息成本高,农业资本利用率低,最终造成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因而,适当改变经营方式,降低成本,成为必然的需要。 这就必须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节约资本投入,扩大规模,取得规模报酬,达到降低农产品总成本,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4.4 进一步增加“绿箱”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WTO农业协议》对于不引起贸易扭曲的国内农业政策,即“绿箱政策”不加限制。 在诸多“绿箱政策”中,加强一般性政府服务、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支持和环境规则支持对目前中国农业生产尤为有益。 加强一般性政府服务有利于农业科研水平及农业抗灾害能力的提高;增加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支持,给农产品生产者适度的生活保障,有利于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提高环境规划支持,有利于保护农业生产力的源泉。 4.5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农业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大。 为增强农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保护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维护生产者的利益,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在发达国家,农业保险已受广泛重视,成为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以美国为例,政府为参加保险的所有农作物提供30%的保险费补贴,投保农民的作物减产35%以上,可以取得联邦保险公司很高的赔偿金额。 这种通过农作物保险保证生产者收入的稳定,取代灾害救济和价格补贴的做法,即不违背WTO规则,又能起到保护农业的作用,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aijing/29895.html
又一A股董事长 被留置!
朱芳雨吹杨鸣 杨导总决赛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