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超20% A股公司紧急回应! 急救神药

生产 种植

涨价超20% 在中药材价格持续高位的情况下,同仁堂再次宣布涨价。

近日,据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官网显示,港版安宫牛黄丸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一粒装价格涨幅超过20%。对于涨价原因,公司相关人员表示,一方面与原材料上涨有关,另一方面与下游需求稳中有增有关。

记者从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官网获悉,近日,公司对港版安宫牛黄丸进行了提价。港版一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为1280港元,6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为7680港元,每粒规格为3克。此前,港版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一粒价格为1060港元,这意味着此次涨价幅度超过20%。

对于提价的原因,公司相关人员表示,一方面与原材料上涨有关,另一方面与下游需求稳中有增有关。

记者从同花顺iFinD的数据看到,近年来,作为安宫牛黄丸的主要材料之一,天然牛黄价格大幅上涨。从2023年1月的57万元/公斤上涨至当前的140万元/公斤,其间累计涨幅超140%。

天然牛黄是安宫牛黄丸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价格的大幅上涨带来成本端的压力,从而推动公司核心品种安宫牛黄丸实现提价。据安信证券研究,2018年—2019年天然牛黄的价格从32万元/公斤上涨至43万元/公斤,2019年底公司的双天然安宫牛黄丸的零售价从560元/粒提升至780元/粒;2020年—2021年天然牛黄的价格从43万元/公斤上涨至52万元/公斤,2021年底公司的双天然安宫牛黄丸的零售价从780元/粒提升至860元/粒。

除了天然牛黄价格外,天然麝香、黄连等中药材价格持续维持在高位,也推动了安宫牛黄丸涨价。

为了保障原材料供应,据同仁堂2023年年报,公司将加强种植养殖型子公司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鼓励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种植养殖智能管理系统,提高种植养殖经济收益。

港版

目前内地双天然安宫牛黄丸仍是860元/粒,对于内地销售的安宫牛黄丸是否提价,公司相关人员表示,目前没有接到提价相关通知,但内地销售的安宫牛黄丸也稳中有增。

安宫牛黄丸在坊间被称为“急救神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开窍,可以用于治疗热病、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等疾病。

安宫牛黄丸并非独家品种,记者从国家药监局查询到,截至目前,已有126家公司获批可生产安宫牛黄丸,包括同仁堂、广誉远、片仔癀、佛慈制药、和黄、太极集团、哈药、三九、津药达仁堂等众多药企。

实际上,受中药材涨价等多重因素影响,2021年底、2022年初,数家药企已围绕安宫牛黄丸掀起了一轮提价潮。

同仁堂自2021年12月将安宫牛黄丸价格由780元/粒上调至860元/粒;2021年12月,华润三九表示旗下三九安宫牛黄丸出厂价有所提升;2022年1月,广誉远表示上调安宫牛黄丸(双天然)零售价至880元/丸。另外,2022年年初,九芝堂也下发调价通知,将安宫牛黄丸产品价格进行上调。

在安宫牛黄丸价格上调后,同仁堂等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同仁堂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72亿元,同比增长5.27%;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16.17%。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61亿元,同比增长16.1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9亿元,同比增长16.97%。

公司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23年,公司稳步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精品战略、大品种战略”三大发展战略,持续发力生产与质量管理及科技创新,推进降本增效,提升生产产能;积极开拓市场,深化营销改革,不断提升零售终端销售管理能力,推动公司治理和生产经营有序运行,公司全年经营业绩较同期有所提高。

在业绩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同仁堂二级市场股价表现也不俗。2023年5月,公司股价曾一度上涨至63.96元,较2021年初的价格涨幅超160%。近期,公司股价有所调整,整体保持高位震荡走势。

此次提价后,公司业绩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股价也有望受到提振。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同仁堂

问有哪些强险救灾装备类上市公司,说出股票代码,么么哒

抗震概念股相关上市公司一览:活动房建设显奇效雅致股份(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雅致股份是全国最大的集成房屋生产商,从事集成房屋的生产、销售和租赁业务,公司的集成房屋销售和租赁的市场占有率均领先于主要竞争对手。 目前公司集成房屋的年生产能力达到480万平方米在,销售业务和租赁业务均居行业龙头地位。 急救用药需求增加,医药股受益东北制药(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之一,是以化学原料药为主,兼有生物发酵、中西药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拥有明显的原料药规模优势。 公司主要生产抗生素类、维生素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系统类、抗病毒类、天然药物类、抗艾滋病类、麻醉精神药品类、抗结核药品类和计划生育药品类、化妆品类等800多种原料和制剂产品。 华北制药(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抗生素类医药产品生产基地,抗生素原料药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15%左右,粉针制剂的年生产能力达22亿支,居全国第一位。 其中青霉素、维生素B12产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半合成青霉素及中间体产量居亚洲第一;链霉素产量居世界第一;粉针剂产量居亚洲第一。 鲁抗医药(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公司是国内四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之一,是国内唯一拥有半合抗三大母核完整生产链的企业,实现了由传统抗生素生产向半合抗生产的成功跨越。 “鲁抗牌”是山东省5个重点培植的国际知名品牌之一。 公司的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产销量居国内首位,行业竞争优势十分突出。

中弘股份退市 中弘股份如何回应此事

中弘股份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公司已向交易所汇报股价情况,正开会研究解决方案”。

以下是新闻原文,供参考。

命悬一线的中弘股份在10月17日交易期间被大量抛售,似乎被提前宣判了“死刑”。当日,尽管海南板块逆市大涨,公司股价却没能借力熬过这一关键期,反而在尾盘提前跳水并被打至跌停板,最终以0.82元/股价格报收。

这意味着,即便10月18日中弘股份以涨停价格报收,公司股价仍低于其股票面值(1元),且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股,随即交易所将有权启动退市程序,中弘股份很可能成为A股首只因面值过低而被退市的股票。

对此,中弘股份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公司已向交易所汇报股价情况,正开会研究解决方案”。

“积重难返啊!”望着眼前跌停的股票,一位小股东无奈地摇摇头。在他看来,10月17日上午开市期间,中弘股份盘中涨幅一度还曾触及5.49%,达到0.96元/股,似乎出现了保壳的希望,但在收盘前公司股价被打回“原型”,让人唏嘘。

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不含全天停牌)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深交所有权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具体而言,一旦出现上述情形,上市公司应该在第二个交易日予以公告,且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自公告之日起一并停牌,深交所自公司股票停牌起15个交易日内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

具体落实到中弘股份,按照深交所上述规定,10月18日,中弘股份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股票面值的情况后,10月19日,上市公司应发布上述情形的公告,同时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均同步停牌,最迟11月8日深交所将作出中弘股份是否会被终止上市的最终决定。

中弘股份相关负责人回复《证券日报》记者称:“公司股价表现有些出乎意料,我们现在一直在和国厚资产沟通,大家都希望保住上市公司的地位,毕竟不想让中小投资者受到损失。我们也一直在和交易所沟通,目前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回复。”

近期,在与港桥、新疆佳龙、加多宝的重组均告失败后,中弘股份生产经营已由国厚资产联合中泰创展两方托管经营,委托期限为36个月。其中,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交由国厚资产托管,中泰创展则酌情提供流动性支持。

记者也从国厚资产了解到,中弘股份是否退市,不会对其经营托管上市公司的计划造成任何影响。

按照国厚资产的计划安排,11月16日,中弘股份将召开债权人大会,审议组建公司债权人委员会相关事宜,并商讨解决公司逾期债务等问题。目前,国厚资产联合中泰创展已经初步落实商业地产和债务处置等领域的专业团队,组成托管工作组并正在酝酿债务化解方案,待中弘股东大会审议经营托管协议通过后,工作组将以债权人大会为契机,与各类债权人沟通债务化解方案,促成中弘股份整体债务危机的最终解决。

牛黄

记者注意到,截至10月17日中弘股份收盘,场外卖一位置仍有超过138万手挂单等待“出逃”。中弘股份当天总成交548.3万手,换手率6.54%。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弘股份退市警报早已高悬,此时大胆介入抢筹的应属游资部队:“从10月17日的收盘价来看,中弘股份应该是提前宣告了退市,17日进去的游资翻身希望渺茫。”

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好,它的股票也会自然上涨吗?

这是不一定的。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只是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行业趋势、股票市场走势、投资信心和偏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企业经营业绩好,股票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但是不一定说短期就会有很大的涨幅;但企业经营业绩不好,尤其是连续的出现这种情况,股票的投资价值较低,认可程度下降,股票价格一般来说会下跌。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30993.html
城市家庭却不敢生 很多农村家庭选择生二胎 原因其实很无奈
新政落地 白名单 房地产融资 多地启动第三批项目筛选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