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人房中的春凳有什么妙用 至今仍在使用

现在大家出门普遍都会住酒店,有没有注意到酒店房间的床尾,常常摆放着一张长条凳?又或者家里的沙发旁,是不是也搭配了一张可以随意挪动的小边几?

这些看似寻常的家具,有没有让你联想起记忆中奶奶房间里的旧物什呢?这些家具多少带着点年代感,但是好像又说不清它究竟有什么用。其实它们的“祖先”有一个特别的名字-春凳。这到底是个什么凳子?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春凳?

大家看电视或者书里的介绍,都能看到古代的卧房,大多房间都布置得井井有条。一张雕花木床占据了房间的中心位置,而在床尾基本会放着一张长条形的木凳,这就是春凳。

可别小看这张春凳,它在古代可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古代人一般会席地而坐,他们有的习惯盘腿,有的则恭敬地跪坐,身体的重量压在小腿上。可是不管是哪种姿势,时间久了,都会让人腰酸背痛,

更别说,那时的房屋大多是土坯房,地面就是夯实的泥土,没有如今地板的平整和舒适。这样的话坐在地上就很不舒服,夏天还好,到了冬天,刺骨的寒气从地面直蹿上来,时间一长,难免会生病。

可是总不能让人一直躺着吧?那样不仅有失体统,吃饭待客也不方便。于是勤劳的古人就研究出了这个好物-春凳。这样不论是吃饭做着都可以用得上,十分方便。

而且古时候的人们穿衣可不像我们现在这般简单,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繁琐得很。

要是半夜想躺下休息一会儿,总不能穿着这一身繁复的衣裳直接上床吧?这时春凳就派上用场了。换下来的衣服可以折叠放在上面。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春凳更像是我们现在的衣柜,主要的作用就是收纳白天穿的衣服。

除了卧室,古代大家闺秀的闺房里也少不了春凳。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闺房就是她们的小天地。邀上三五好友,围坐在“春凳”上,聊聊天,做做针线活,也是古代人家大家闺秀常见的生活。

在那个时代,春凳是姑娘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之一,它不仅承载着父母对女儿的爱,更寄托着长辈们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送嫁的队伍热热闹闹地来到男方家,新娘身着凤冠霞帔,在喜娘的搀扶下,款款走到春凳前坐下,等待着掀起盖头,这场面是不是听起来就很温馨。

而且这件陪嫁的春凳,在婚后生活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家可能想不到,春凳还有可能与我们今天常见的婴儿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把春凳稍加改造,是不是很像一张迷你小床?在古代可没有专门为婴儿设计的婴儿床,但是床凳稳固的结构和合适的尺寸,恰好可以用来安放年幼的孩子,方便父母在夜晚照顾孩子。 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就坐在春凳边,借着昏黄的烛光,照顾孩子这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方寸之间,尽显古人对生活的用心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会想到用“春凳”来解决这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其实这正是古人的大智慧。

那么这小小的“春凳”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关于它的起源,已经很难找到确切的记载。有人说它是由床演变而来的。古时候的床通常很高,人们上下床需要借助脚踏。

后来人们觉得每次上下床都要踩着脚踏太麻烦,就在床边放了一张长凳,方便上下床和放置衣物,这或许就是“春凳”的雏形。

还有人认为,“春凳”的出现与古代的坐具演变有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方式,凳子,椅子等家具也逐渐出现。

而“春凳”或许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更加多样化的生活需求而诞生的。“春凳”最初的名字其实是“椿凳”,因为它最早是采用香椿木制作的。

椿木材质坚韧,纹理美观,而且自带一种特殊的清香,可以起到驱蚊的效果,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椿凳”的名字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春凳”,或许是因为“椿”与“春”谐音,也或许是因为人们喜欢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把“春凳”搬到院子里,享受午后的阳光和清风。

不仅如此,“春凳”的尺寸和造型也经过了精心地设计。它不像椅子那样高,也不像床那样大,而是介于两者之间,长度恰好可以容纳一个人躺下休息。这种设计既方便了人们在疲惫时可以随时躺下休息,又不会占用太多空间。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

“春凳”的延续

但是现在已经进入到繁忙的现代生活,是不是这些春凳就不再使用了?其实并不是,很多家具都是从春凳延伸改造而来的。

比如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床头柜,是不是和“春凳”的功能有些相似?它同样可以用来放置衣物,书籍,甚至还可以充当床头灯的“支架”。还有那些造型各异的沙发边几,不也是“春凳”的现代化身吗?

这些家具可能不再是简单的木质结构,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时尚,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但春凳方便实用的功能还是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传承到现在。

更有趣的是,就连我们现在常见的换鞋凳,似乎也能找到“春凳”的影子。古人没有专门的换鞋凳,但他们会在进门处放置一张长凳,方便人们坐着换鞋。这种习惯是不是和我们现在在玄关处放置换鞋凳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结语

小小春凳,就这样静静地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见证了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如今它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隐身”,但是它的功能还是被延续了下来。我们依旧可以在细节中感受到古人的大智慧和生活的妙思。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29125.html
中小企业创新动能增强 金融服务效能改善
提气!刘诚宇两球U19国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