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生活 增色添香 以旧换新 换出万亿市场

换出万亿市场 家电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栗翘楚)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近日,商务部发布数据,1-5月份,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81.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

工作 何亚东

业内专家表示,家电换新不仅仅是产品的更新也是消费理念的迭代和新生活方式的体现,有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与此同时,以旧换新需要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有效投资创造与终端消费需求相适应的产品供给,激发消费者产品换新的动力,形成消费新增长点。

以旧换新市场潜力有多大?相关机构测算,我国每年工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更新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汽车、家电换代需求都在万亿元以上级别。

业内专家表示,在消费领域,上一轮“以旧换新”活动属于大件耐用品普及的阶段,而本轮则从解决“有没有”升级为看重“好不好”。

本轮政策中受益尤为明显的新能源汽车。从产业角度来看,这一政策将直接推动汽车销售量的增长,进而带动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销售、汽车维修等。

市场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量约168.5万辆,环比增长约10%,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约79万辆,占乘用车总体零售量的比重达47%;报废机动车回收量57.7万辆,同比增长48.9%,环比增长16.2%。截止6月6日前,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已突破4万份,呈现出加快增长态势。

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预算的通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年度资金总额为111.977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64.4亿元,地方资金47.5亿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商务部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抓机制,牵头建立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部际工作协调体系,以及央地联动、政企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抓政策,支持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统筹相关税收减免、金融支持、企业让利等优惠措施,持续扩大政策组合包。三是抓活动,先后举办18场“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地方站”活动,相继启动2024全国家居焕新消费季、全国家电消费季。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协同发力,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更多新成效。”何亚东说。


物价为什么居高不下

由于把中国的低工资和高物价结合在一起,把美国的高工资和低物价结合在一起,这就使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要远远高于货币收入之间的差距。 在实际生活中,美国工人仍然能够独自一人养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国工人夫妻俩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还时常还需要爷爷奶奶来接济。 为什么中美两国工人货币工资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中国工人供养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的状况,这种状况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罕见现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实呢,答案十分简单:中国财政。 无论是美国的低物价,就是中国的高物价,都是中国财政运行的结果。 这就是美国政府比中国人还要关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 首先,就美国低物价来说。 中国财政补贴一是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按商品发放;二是通过亏损补贴的方式对企业发放。 其次,就中国高物价来说,则是中国实行高额税收和通货膨胀的结果。 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竟然高达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国老百姓每购买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税收,超过商品本身近1.8倍。 如此惊人的高额税收加到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会造成物价高高在上。 如果灾难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是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老百姓同时还要承担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货膨胀的损失。 中国每出口1美元商品,国内就要按照汇率比大约1比7来增发7元人民币来平衡,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大约2.3万亿美元,国内由此增发的人民币超过16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3.4万亿市场货币流通量(M0)的近5倍,这些由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方式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物价自然会相应大幅度上涨。 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中国老百姓欲哭无泪的荒谬现象: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 如果中国不出口商品,而是用于国内百姓生活,既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会发生对外财政补贴;或者退一步来说,如果中国出口商品白白送给外国,不收取美元,国内也就不会增发人民币,货币也不会贬值,中国老百姓的损失也会小一些。 可现在却是,生产的商品出口到了国外,由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也借给了国外,而把由此增发的人民币留在了国内市场上,变成了没有任何商品做基础的“纯粹废纸”。 由于这些增发的“纯粹废纸”与现有货币一样流通,必然会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 结果就是中国老百姓不仅损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分财富,连手里的货币财富都在遭受贬值损失。 反观美国情况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市场上货币减少商品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老百姓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 再加上流向中国的美元又通过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可以用中国的这些钱来增加公共品的供给,能够进一步起到降低物价的作用,提高美国老百姓货币的购买力。 如果是站在中美两国老百姓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国家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将更加清楚,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老百姓用美元买走了,美元被中国政府拿走了;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现有货币的贬值。 结果就是,美国给中国印发美元纸币,中国给老百姓印发人民币纸币;美国用这些纸币为美国老百姓换来了所需要的各种商品,中国则相反,用这些纸币从中国老百姓手里换走了所生产的各种商品。 而形成这个财富魔方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货币增发和商品增加之间的分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挣的多当然花的就多了挣少就少花要有计划

为什么现在物价那么高

由于把中国的低工资和高物价结合在一起,把美国的高工资和低物价结合在一起,这就使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要远远高于货币收入之间的差距。 在实际生活中,美国工人仍然能够独自一人养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国工人夫妻俩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还时常还需要爷爷奶奶来接济。 为什么中美两国工人货币工资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中国工人供养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的状况,这种状况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罕见现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实呢,答案十分简单:中国财政。 无论是美国的低物价,就是中国的高物价,都是中国财政运行的结果。 这就是美国政府比中国人还要关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 首先,就美国低物价来说。 中国财政补贴一是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按商品发放;二是通过亏损补贴的方式对企业发放。 其次,就中国高物价来说,则是中国实行高额税收和通货膨胀的结果。 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竟然高达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国老百姓每购买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税收,超过商品本身近1.8倍。 如此惊人的高额税收加到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会造成物价高高在上。 如果灾难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是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老百姓同时还要承担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货膨胀的损失。 中国每出口1美元商品,国内就要按照汇率比大约1比7来增发7元人民币来平衡,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大约2.3万亿美元,国内由此增发的人民币超过16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3.4万亿市场货币流通量(M0)的近5倍,这些由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方式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物价自然会相应大幅度上涨。 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中国老百姓欲哭无泪的荒谬现象: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 如果中国不出口商品,而是用于国内百姓生活,既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会发生对外财政补贴;或者退一步来说,如果中国出口商品白白送给外国,不收取美元,国内也就不会增发人民币,货币也不会贬值,中国老百姓的损失也会小一些。 可现在却是,生产的商品出口到了国外,由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也借给了国外,而把由此增发的人民币留在了国内市场上,变成了没有任何商品做基础的“纯粹废纸”。 由于这些增发的“纯粹废纸”与现有货币一样流通,必然会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 结果就是中国老百姓不仅损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分财富,连手里的货币财富都在遭受贬值损失。 反观美国情况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市场上货币减少商品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老百姓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 再加上流向中国的美元又通过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可以用中国的这些钱来增加公共品的供给,能够进一步起到降低物价的作用,提高美国老百姓货币的购买力。 如果是站在中美两国老百姓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国家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将更加清楚,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老百姓用美元买走了,美元被中国政府拿走了;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现有货币的贬值。 结果就是,美国给中国印发美元纸币,中国给老百姓印发人民币纸币;美国用这些纸币为美国老百姓换来了所需要的各种商品,中国则相反,用这些纸币从中国老百姓手里换走了所生产的各种商品。 而形成这个财富魔方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货币增发和商品增加之间的分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美元走强对我国经济会形成哪些风险,如何应对 ?没积分了,用话费代替吧,拜托拜托

相关

对于中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直观地看,美元暴涨使人民币走上了贬值通道,9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 6.1563,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同时,由美元暴涨引起的黄金暴跌也给中国前期热衷于此的投资者带来很大损失。 但是,美国经济复苏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也正在显现,刚刚公布的今年2月出口暴增,虽然这有特殊因素造成,但它也预示着中国外贸出口面临的新机遇。 在这同时,因美元暴涨而出现的原油价格暴跌再次将国际油价逼入下降通道,这种效应将拉动我国成品油价格重新走低,从而对减轻实体经济运行的成本产生积极效应。 目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着复杂的困难因素,今年要保证GDP增长7%的目标也存在一定的压力。 但也应看到国内外市场出现的积极变化,美国经济复苏在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格局中,对于中国经济稳增长也能产生正面效应。 中国早已成为国际市场“大家庭”的重要一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美国经济的复苏,抓住这种有利时机推进经济发展。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huangtou/31163.html
集体重研发 近2成企业净利润翻倍 东方盛虹营收第一 城市资本
税务部门回应 宁波一化工企业因缴税问题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