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青铜器展览首次赴粤展出

5月28日,“吴地长歌——镇江青铜文化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陈列楼二楼文物特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镇江博物馆主办,展出吴地青铜文物精品124件/套,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吴地的青铜文化特质及渊源,呈现了吴文化多元交融、生生不息的文化景观。

本次展览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太伯奔吴 勾吴肇建”“争霸中原 青铜绝冠”“多元新兴 一轨同源”三个部分,展现出吴地文化从肇始到繁盛,再到多元合流的历史进程。这也是吴文化青铜器类别的展览首次赴粤展出,本次展览将展至8月18日。

古吴神韵 青铜绝冠

吴越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吴越文化与长江中游的楚文化、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并称为长江流域古代三大文明。吴越文化由吴文化及越文化组成,其中的吴文化,史籍记载起源于太伯奔吴,即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奔赴荆蛮,创建勾吴,这在1954年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发现的宜侯夨簋的铭文中也得到了证实。南下的中原文明和吴地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吴文化。

西周:鸳鸯形尊(仿制品)。

镇江是吴国前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宜侯夨簋铭文中记载的虞侯夨改封地至宜,“宜”就在镇江丹徒一带。虞侯夨为仲雍的曾孙周章,其受封于宜地,印证了商周中原文明的南下。本次展览展出的镇江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展示出了吴国前期青铜器的三种类型:一是中原商周的青铜器;二是仿中原的本土青铜器;三是自创形器。

西周中期,吴国的青铜器铸造已完全进入地方风格的臻熟期,中原铸造的铜器在江南绝迹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地方特色铜器,形成吴国青铜器的崭新风貌。富有吴国特色的扁体簋、兽面纹提梁卣等都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西周:兽面纹提梁卣。

作为春秋时期的东南霸主,吴国与越国长期征战,其兵器铸造业也呈现出空前繁盛的状态。适应于当地河流湖泊众多的地理环境,军队以步兵和水军见长,兵器则以矛、剑、戈著称。当中,吴国剑更引领着周代剑制的发展,其复合金属、暗花纹、剑首同心圆等铸造技术即使在今天也难以复刻。

公元前473年,吴越交战,吴王夫差自刎,吴国遂亡。战国时楚越交战,越国分崩离析。此时的传统礼制逐渐瓦解,青铜礼器退出主流地位,适应于新的社会物质风尚,新兴实用器开始日益兴盛,这种青铜风尚一直延续至六朝。

西周:剑。

吴越百越 互有异同

本次展览除了能让观众一睹吴文化的风采,也能与本地百越文化作对比认识,加深对长江以南各地文化源流的了解。

《汉书·地理志》注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百越,是对先秦时期生活在我国南方越人各族的总称,其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及五岭以南地区,支系繁多,主要有勾吴、於越、东瓯、瓯越、闽越、干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等。依水而居的百越族人过着以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形成了独有的越地文化,断发文身、习水便舟、饭稻羹鱼、鸟龙(蛇)崇拜等,均与中原迥异。

西周:百乳铜簋。

吴越与南越在文化渊源、风俗习惯上有诸多相似,这在两者的出土文物中均有反映。古文献中记载,越人“断发文身”“以椎髻为俗”。江苏镇江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出土鸠杖,杖镦末端铸有跪坐小人,小人短发,脑后有两个发髻,全身皆饰云纹,为古越人断发文身、椎髻的实物形象。南越王博物院院藏的南越国时期人操蛇铜托座、人脸纹陶片、玉舞人等,都出现了典型的越人形象,表现出短裤跣足、椎髻等越族特征。

头戴羽冠的羽人纹是越地风俗的一种反映。南越文王墓中出土船纹铜提筒,筒身上有羽人乘舟的图案。本次展览展出一件西汉时期镇江丹徒虎头山汉墓出土的羽人纹铜樽,腹部同样饰羽人纹,羽人乘舟的纹饰在当地的青铜器上并不少见,反映出吴地与岭南风俗文化的相似性。

西汉:羽人纹铜樽。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周宇婷 通讯员南越王宣


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楚王青铜鼎将“会盟”于苏州博物馆

“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将于2017年6月28日至9月3日在苏州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来自国内22家文博单位及苏州博物馆收藏的吴、越、楚青铜器92套(115件)。“‘交融与碰撞:青铜时代的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吴文化学会年会”也将同期召开。

苏州博物馆“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海报

作为苏州地区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的中心,苏州博物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吴国青铜器的收藏。

2013年,经多方支持,苏州博物馆成功征集吴越青铜兵器58件,其中包括一柄现存精美程度最高、品相最完好的吴王夫差剑。

2015年,吴王余眜剑入藏苏州博物馆,上铸铭文两行75字,为目前所见剑类兵器中铭文最多的一柄。

苏博吴王余眛剑与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藏吴王余眛剑铭文摹本照片

西周初,太伯、仲雍奔吴,至十九世寿梦立,习用兵乘车,吴始益大,称王。再经诸樊、余祭、余眜、僚几代吴王苦心经营,吴国渐成春秋重要方国。及于阖闾,吴重筑都城,是为苏州城之源。

吴楚之争自寿梦始,互有征伐,吴越结怨也因吴楚相争而起之。直至公元前473年,勾践卧薪尝胆后卷土重来,复围姑苏山,夫差自刭,吴国遂亡。越灭吴后,虽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然不能正江、淮北。楚渐东侵,广地至泗上。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兴兵东伐,杀王无彊,越国覆亡。又历百年,楚益衰,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破楚,虏楚王负刍。吴、越、楚的大邦之梦,终归于秦。

千年已逝,沧海桑田。大邦之梦虽远去,故国旧物可重归。

即将开幕的“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使吴、越、楚百余件青铜器今夏会盟于苏州博物馆,集中展示春秋战国那段峥嵘岁月,有助于观众了解吴越楚之间的联系交往,进一步促进区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展览共分四个单元,展览希望能为观众重构吴、越、楚的“大邦之梦”,也期待通过展览进一步推动吴、越、楚文化的交流和学术研究。

吴王余眜剑

第一单元 兵戎相见——青铜兵器

战争是吴越楚相互关系的直接形式,青铜兵器是吴越楚争霸会盟的真实写照。在追逐大邦之梦的征途中,在戈光剑影的战场上,他们常年兵戎相见,互相厮杀。吴、越两国尚武轻死,兵器数量丰富,质地优良。楚国好勇善战,兵器兼容并包,尽收吴越。

越勾践剑

第一单元“兵戎相见”,以戈、剑、矛、戟兵器种类为主线,吴、越、楚王世系为辅线,囊括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吴王余眜剑、楚屈喜戈等青铜兵器。

王子午戟

第二单元 礼尚往来——青铜礼器

礼仪是吴越楚逐鹿会盟的内在动力,青铜礼器是吴越楚文化交流的实物佐证。在嫁娶姻亲的仪式过程中,在烹食煮酒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学习中原礼仪制度,保持礼尚往来。楚国与中原相通较早,率先礼制革新,吴、越两国相较悬远,自成风尚。

吴季生匜春秋季生匜克黄鼎上鄀府簠

第二单元“礼尚往来”,主要包括鼎、缶、敦、簠、尊、盏、匜、盉等青铜礼器,其中以楚国礼器居多,另汇聚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分藏安徽寿县李家孤堆楚王墓出土青铜礼器共同展出。

楚王酓肯镐鼎王后六室簠铸克鼎集脰炉

第三单元 乐享天籁——青铜乐器

音乐是吴越楚古韵流淌的重要象征,青铜乐器是吴越楚艺术碰撞的承载主体。在敲钟鸣镈的伴奏中,在句鑃錞于的击打中,他们乐享天籁,如梦如幻。楚国的音声悠远流长,令人心旷神怡。吴、越两国曲终人散,终成千古绝唱。

曾侯与编钟

第三单元“乐享天籁”,既有曾候与钟、秦王卑命甬钟等与吴、楚战争密切相关的重要铭文乐器,也有“吴配儿”句鑃、錞于等吴越典型青铜乐器。

秦王卑命钟

第四单元 工精技良——青铜工艺

铸铜是吴越楚富国强兵的基本保障,青铜技术是吴越楚高超工艺的典型代表。在铸范成型的青铜器物上,嵌错以金、银、红铜,可谓交相辉映,工精技良。吴、越两国兵器上的同心圆首、菱形暗格纹、复合剑技艺,在当时独领 *** 。楚国首创失蜡法,青铜冶炼和纹饰装置,实乃登峰造极。

宽格圆茎复合剑菱形暗格纹剑楚途盉蔡侯产戈

配合展览,苏州博物馆将推出吴越楚青铜器特展系列讲座、文化体验之旅、“王者荣耀”展厅互动游戏体验、吉金自作——青铜铸造体验活动、“吴越楚文明系列纪录片”影视欣赏等教育活动。

此外,在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童声传意——大邦之梦特展小小讲解员培训班”,进一步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提升历史文化素养。

苏州博物馆“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海报

展览展品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国内22家文博单位及苏州博物馆收藏的吴、越、楚青铜器,共92套115件。

“‘交融与碰撞:青铜时代的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吴文化学会年会”也将同期召开。

镇江博物馆如何联系

镇江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景点简介:镇江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在的馆舍落成于1890年,占地70余亩。 她西依云台山麓,北邻浩荡长江,东毗西津渡古街,是英国在中国沿海沿江建造的最早的领事馆之一,共5幢,建筑风格为东印度式。 她依山傍江,错落有致,虽经百年风雨,但风姿依旧。 这幢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遗存,风貌之独特,保存之完好,在全国比较少见,故被国务院于1996年11月26日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镇江博物馆是一座地方历史综合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馆址为原英国领事馆旧址,占地平方米,五幢东印度风格的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1995年建成了1780平方米文物库房,馆舍面积达到5456平方米;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座艺术殿堂中,珍藏着3万余件从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物和10万册古籍书。 其中国宝级文物一件,国家一级文物70余件,二级文物300余件。 西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宋、元、明金银器,明清书画为馆藏特色。 这些珍宝,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展示着古城镇江历史发展的足迹。 在镇江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建设镇江博物馆新展厅被列为2002年政府为民办的16件实事之一。 新展厅建设工程于2002年12月31日奠基开工,到2004年底全部建成对外开放。 新展厅背靠云台山,占地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58平方米,新展厅建成后,全馆的占地面积扩大到平方米,馆舍面积也扩大到平方米。 在新展厅建设的同时,老馆区的五幢建筑按原英国领事馆的原貌进行恢复,整个馆区按英国式园林风格进行整体环境景观改造,把镇江博物馆全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花园博物馆、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景点。 新展厅建成后,镇江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展示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先进的安全防盗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全面保证文物展览的安全,中央空调系统对文物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厅内展出《镇江出土吴文化青铜器精品展展》、《馆藏历代陶瓷器精品展》、《馆藏古代金银器精品展》、《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京江画派”书画精品展》五个基本展览,分别展出了该馆的精品文物。 镇江博物馆现有职工27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1人,占全馆人数的78%;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2人,拥有职称人数占全馆的85%。 年接待观众10万余人。 该馆科研工作成绩突出。 《镇江地区商周台形遗址与土墩墓遥感考古研究》曾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曾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文化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城市考古工作多次受到国家文物局表扬,2001—2003年三次参加“三峡考古大会战”,为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提高了知名度、美誉度。 同时社教工作也丰富多彩,年平均举办各类临时展览15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镇江博物馆是江苏省优秀博物馆;江苏省委、镇江市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政府、镇江市政府命名的中小学德育基地;省人事厅、文化厅命名的省先进集体;镇江市委、市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镇江市人事局、镇江市文化局命名的先进集体;镇江市政府命名的旅游先进集体。

吴文化的发源地在哪里?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 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 吴地,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 若以吴语来说,则南可至浙江温州、永嘉之地,东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西至镇江丹阳的交界处。 太湖中的吴县三山岛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遗址,表明至少从那时起吴先民已在本区域生息繁衍。 近年来,濒临长江的张家港地区,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先民遗址,其中最早的距今有7000年的历史。 阳澄湖畔的吴县草鞋山遗址(堆积有 10个文化层),它能完整地说明本地区的历史演进。 第十文化层为距今六千七、八百年左右,此时的先民们已过着定居生活;住在木结构的建筑里;从事渔业和农.业生产,已大量种植经人工栽培的粳稻;已有猪、狗、水牛等家畜饲养;从获得的三块纺织品残片可知当时织造技术已相当发达,图案艺术相当高超,操作工艺相当精湛。 五千多年前的吴兴钱三漾遗址出土的绢片丝带表明:家蚕首先是吴地吴人养育的;缓丝织丝的技术,不仅发祥于本区,而且遥遥领先于全国和世界。 这遗址还出土有五千年前的农具——省河泥的干部,这表明本区的农技水平早居全国最先进的地位。 又如吴江海堰、团结村等遗址中出上有彩漆绘的陶器,时距今五、六千年间。 更使全世界叹为观止的是良港文化的玉器(钱塘江流域有大量的发现),无一不被列为精美绝伦的珍品。 这一“玉文化”不仅表明了吴越先民的智慧才能、生产水平,而且对我中华民族从思想、观念、社会制度、民族性格乃至建筑风格、审美情趣等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考古与上古史告诉我们,历史上本区域发生过两次大的洪灾,先民们一支渡海北上,一支过江入淮进中原,人数很多,还有少数残留于台地山麓。 进入淮北中原地区的史称“九黎”、“三苗”,经黄帝、尧、舜、禹等逐次征伐、臣服,渐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一支。 原留在台地岗坡上的少数支族随后也渐次发展壮大。 在周代,宁镇、太湖两区域的先民组合一体——即春秋时代赫赫有名的吴国。 它在传承良清文化的基础上,交融进了一定程度的北方中原文化、西面的楚文化与南面的越文化,创造出了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有重大意义的吴国文化,即吴文化中极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 限于篇幅,仅举其两个突出方面:一是军事领域,居当时中国的最前列。 吴国不仅有几万精良的陆军,而且有一支编组的强大水军,其主要战舰长达十丈,每舰战车达百人之多。 吴国兵器之精锐,在当时首屈一指。 更具旷世意义的是,它孕育了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及其名著《孙子兵法》,至今还具有极大的生命力。 二是由伍子胥督造的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姑苏城,乃“中国历史第一古城”, 2 5 0 0年来原貌仍存,这不仅在中国即使于全世界也难觅其偶!由于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自然环境差别很大,尤其太湖流域,水乡泽国,域内的地区性特别强,多元性明显。 由于这种自然环境差异,必然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差异,进而导致居民的气质、习俗、风情,意识、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的差异。 吴人从上古时期起,就显得秀慧、那腻、柔和、智巧与素雅。 以后随着历史上北方一次又一次的大战乱,大批的北方地主、官僚、文上一次又一次地流徙吴地,他们的生活习气,加深了吴地吴人的上述特性。 到唐与两宋时代,吴地城市经济、城市火化空前繁荣。 特别是在明清期间,吴地中心的苏州,在人口、财富、工农业生产、国内外贸易以及文化、教育、学术、艺术等主要领域都跃居全国“第一大都会”,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这里孕育,从而使吴文化的内涵特别丰富,特性更加鲜明,生命力十分强大,辐射全国甚至海外不少国家和地区。 苏州城建于公元前514年,是“中国历史第一古城”(第二古城是成都)。 城周长近四十里,与当时首都洛阳相仿。 水陆双棋盘格局,独一无二。 城内宫室、花园、寺庙、茶室、酒楼、河道、桥梁之多之美之丽之巧,无他城可伦比。 距今2500年左右吴人言僵(子游)求学手孔子,返回吴地后大力传播孔儒之学,被誉为“南方夫子”。 汉代吴地郡学林立,诵读之声不绝于途。 隋唐时创建科举制度,分科学校应运而生。 至宋朝,府学县学,里、村的社学、义塾以及寺院经办的经舍,遍布各地,而且由学者主持的书院也以吴地为盛。 明代,苏州地区有社学七、八百所,清代更见发展,凡少年子弟均可入学就读。 吴人好读书,已成为传统风气。 正由于这种深广的教育基础,故明清两代苏州一府的进土、状元人数遥居全国之冠。 杰出的文学家代有辈出:陆机、陆云、昭明太子萧统、韦应物、陆龟蒙、范仲淹、范成大、高启、文征明、冯梦龙、金圣叹等享有盛名。 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的《三言》在中国文学史上居很高位置,冯氏对《吴歌》的搜集整理与创作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吴歌乃吴人尤其下层劳动者所创作的民歌,其形式、内容与感染力远较著名的刘三姐山歌优美动人。 它源远流长,战国时的屈原就称羡吴歌的优美动听,而且历史、社会影响大。 明清两代,全国主要城市都有专以演唱吴歌为专长的艺伎传唱,如著名的王翠翘、陈圆圆、童小宛等。 崇祯皇帝的宠妃田妃、袁妃也均以这一技艺来取悦皇帝。 当时普通百姓亦以会唱吴歌为时髦。 笑语为我国一支最古老的语种,迄今稳定少变。 唐代语音学家陆德明常以吴音去注释古代经传。 吴语自先秦时起,就享有“糯软甜脆”的赞誉,精场帝也以效说吴语为荣。 到明清时期,大凡上层人士,尤以妇女如妃嫔、名妓,下至戏曲演员、江湖艺人,均以操吴语为时髦。 戏剧曲艺,独树新帜。 著名的昆剧孕育于明代的吴地,自此苏州就成为中国传统戏剧最重要的发祥地与大本营。 剧作家、剧本、演员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在全国居前列,至今依然为海内外所注目。 评弹将评话与弹词合为一体,操吴语,博采小说、戏曲、诗歌、音乐、相声等表现手法之长,熔说、噱、弹、唱、演于一炉的综合艺术,深受群众喜爱,还有中华民族的轻音乐“江南丝竹”,于音乐天地里独树一帜。 吴中古典园林曲折幽遵,小巧玲球,变化有致,在构思、布局、造型上深蕴诗情画意,艺术与自然之美和谐地统一。 城市建筑与居民的风尚、习性都讲究艺术化、典雅化,这是吴人的一大特征。 吴门的书画艺术为举世公认。 沈周、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等在世时,就为国内外人士所钦佩。 那时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人士,都以得沈、唐、文三人之书画为一生中之殊荣。 手工工艺精巧优良,不仅在历史上曾独步全国,至今在丝绸、刺绣、木石雕刻、灯彩、制扇等方面仍为海内外人士所叹服。 丝绸、刺绣之精美绝伦,红木家具及雕刻技艺世无其匹。 苏州灯彩与苏扇之华美精巧曾在历史上享第一之誉很长时间,兹仅举两小例以一斑窥全豹。 ①担相。 用泥捏成各种人物面相,肢体以香樟木做成,手脚都能活动,再配上四季农饰,组成各种艺术场景摆设,它将中国雕塑大师唐代杨惠之的技艺实用化,散布至家庭文化里去,其社会意义很大。 仿照顾客的相貌,哪怕额上一块小疤都能维肖维妙地捏出来。 ②清朝前期,山塘街上有一种制作场店,能以一根发条作动力,制出像“童子拜观音”、“搅娥奔月”等高级玩具,不仅人物四肢眼嘴都能动作,就连月中的小玉免也能一下一下的捣药。 “工巧绝伦,举国无双”,确是历史的真买写照。 吴中的饮食文化素以高、精、雅、鲜享誉全国。 吴地不仅有自成体系的“苏帮菜”以及一大批高档菜馆酒楼,更以普通百姓家家讲究日常肴菜而名闻遐尔。 历史上“船菜”特具水乡地方特色,苏州的传统风味小吃及糕点糖果,其品种之多,门类之全,质地之佳,滋味之美,形色之巧,千百年来一直令海内外人士赞不绝口。 人文景观“聚宝盆”的吴地民俗是吴文化的又一代表。 在历史上它就以博厚丰繁饶有兴致而称绝全国,而且无论其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爱情婚姻、人生礼仪、生老病死、节令玩耍等等无一不多姿多采,别具一格,而且不少方面还品位高级。 比如,明清时代的八月中秋节除通常的赏月吃月饼食菱藕外,还在虎丘山上举行通宵的全民性的戏曲演唱竞赛;又如每年清明、七月半及十月初一三节至山塘街“看出会”,好比西方许多国家最隆重盛大的“狂欢节”,其内容奇特丰富,传统色彩鲜明浓烈,传唱至今的古代中国民歌〈大九连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足以为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吴文化是一种具有鱼米水乡特色的“才智艺术型”地方文化。 它有五个本质性属性:水文化十鱼文化十稻文化十蚕桑文化十船文化。 它又孕育于“重群体、答道德、讲究和谐、崇尚中庸之道”的大中华文化母胎之中。 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就凝炼出了它的“秀慧、细腻、柔和、智巧、素雅”的社会文化特征。 正由于这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导致了吴地吴人千百年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持久不衰地繁荣昌盛,而且也使它具有较诸其他地方文化更强的开放性、吸收性与融汇性的特点。 因而也可以看成是某种经济型的文化。 优秀的吴文化必将对祖国的四化和统一大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jinrong/13817.html
中国梦和阿拉伯梦的完美结合 心相近
当产量与质量发生矛盾时 产量服从质量 茅台张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