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得像中考高考一样! 家长吐槽 变态的教育 小学期末考试而已

临近期末考试,学生的状态究竟是怎样的?近日一位家长的吐槽引发了网友的关注。我们来看看:

这位家长说:变态的教育,小学期末考试而已,搞得像中考高考一样严苛!江苏小学的孩子们被逼得每天考语数英三科,放学后还得做三张卷子,连体育课都被取消了,整天就在教室里死记硬背!老师们这是小学期末考试搞得这么严峻干嘛?明明只是为了评优自己吧!孩子们成绩前十名都不够,还要私下找家长聊天,简直让人心疼!

作为老师,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小学就是如此,临近期末,都在疯狂的刷题,几乎每天一张试卷,不停的考试。看看网友的评论,全国的学校都差不多,现在的小学生的确都很辛苦。

那为什么小学搞得像高中一样,也在疯狂的刷题呢?其实原因大家都清楚,老师们也没办法。

第一:学校领导给老师疯狂施压,老师只能施压给孩子们,老师也是受害者!

每次期末期中考试,学校都会给老师们开动员会,要求所有老师打起精神,努力备考,争取考出好成绩。甚至还会把上一次的考试成绩公布出来,让老师们找差距,个别成绩特别差的,领导甚至会特别谈话。说白了,领导总会用各种方式给老师们施压,老师们压力也很大。

为了提高成绩,老师们只能向学生施压,包括多布置作业、挤占零碎时间等等,反正就是让孩子们尽量多做题,争取考出好成绩。所以老师之间也在竞争,看谁做的试卷多,看谁对学生更严格。说白了,老师们也没办法,成绩是拿捏师生的武器,谁也无法抗拒,否则,很可能无法生存。

第二:除了刷题,现在的老师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提高成绩。

很多人反对刷题,老师们也很反对,但是除了刷题怎么提高成绩呢?现在的老师还真想不出比刷题更好的办法!

这些年中考高考的分数线都在逐年上涨,实际上就是学生刷题多的缘故,并不是说现在的孩子比以前更聪明了。刷题多,就是熟能生巧,很多题型就算不是很理解,也可以熟记做题的方法,不至于写错。事实上,不管做任何事,只要熟练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从量变到质变,打乒乓球如此,弹钢琴也如此,学习上同样如此。

刷题可能提高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但绝对可以提高成绩,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所以在拼命追求成绩的今天,老师们肯定会让学生疯狂刷题,这也不能怪老师!

第三:现在的小学试卷,基本和高考卷一样越来越难,不多练习还真不行!

现在孩子们为什么辛苦?除了作业多,现在孩子们的考试卷也是越出越难,基本向高考看齐了。

我们高考试卷的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这些年注重阅读理解,各学科大融合等等,小学考试基本也是这样,数学题目出的像语文阅读一样长,数学科目里可能还考查有语文知识。题越出越难,老师们教的也是越来越费劲,学生学的也是越来越吃力。当题目越来越难,不多练习是绝对不可以的,不然成绩就会下滑,到时家长不满意,学校领导更不满意。

我们的家长反对让孩子们多做题,但还希望孩子们考出好成绩,在现阶段基本是不可能的,想学习好真的不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小学搞得像中高考一样,到底是谁的责任?其实大家都知道。

现在的小学的确像高中一样,除了作息时间不同,其他没啥差别。孩子们除了学习就是考试,除了分数就是排名。这样的现象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其实大家都清楚。

上级领导把各校的升学率当作自己的政绩,用成绩来考核学校,校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只好拼命向老师施压,老师没办法,只能施压给学生了。如果这种考核方式不改变,就算取消中考也改变不了这种局面,学生负担依然降不下来。

人人都知道义务教育不应该这样,但全国的学校都在这么做,教育专家也知道,教育部门的领导也知道,但大家都装作不知,或者说全当不存在,反正谁也不想着去改变。教育确实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但谁能改变这种局面呢?谁能救救我们的师生呢?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一部分家长吐槽现在小学女生经常欺负男生,开始教育男生,为什么会这样?

小女孩发育早,尤其到四五六年级,会有一些小女孩在班级队伍中明显独一档,身高窜到一米六左右,体重超过一百,不亚于成年女性,而队伍前排有些小男生体重还在六七十斤,虽然同班,但基本上碾压,差不多是大人打小孩的态势,如果她选择打人,一打二、一打三是完全可以的。

小女孩不仅身体发育早,心理也发育早,这让她的手法和手段比较多样,已知的事件除了常规打人骂人之外,还有强迫其他人劳动、强迫其他人吃她剩下的东西、接受其他人给她上贡、要求一些女生的臣服、要求一些男生跟她好等等,方式更为多样,有些看起来并不那么暴力,似乎不太明显,小帅哥的妈就说过很多次,大家都当笑话看,实际上挺恶劣的。

一、心理发育早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对老师很灵活,而且有搞小团体。 块头大的女生不止她一个,两强不战,而是相互联合,分工合作,有人动手,有人望风。 老师不在的时候,凶猛如虎,老师上楼,望风的就警示,瞬间变身乖宝宝。 小女孩能言善辩,事情就被描成另外一种样子。 小女孩发育早还容易成绩好,还能管理其他同学,混上班干部,这样优秀的小大人助理班干部,深得老师信任。 举报到老师那里,老师也不以为然,而且她的很多行为并没有造成明显的体外伤,老师再调解一下,就这么过去了。

二、上面说的是小女孩本人,身心发育早以及霸凌有些隐蔽性,伤害不小,还不容易抓包。 这样的孩子,背后必然有一位很强悍的家长,这一位的总指导是妈妈。 她妈妈就是很强势很凶的一个女人,说是遗传也好,说是教育也好,有点一脉相承的感觉。 她妈打她,又教她揍其他小朋友,还教她混干部。 家里又有钱,笼络几位相熟的家长,这几位的孩子就跟她组成小团体,互为表里。

最妙的是,她妈妈教她一个绝招,跟男同学发生纠纷,在老师说不清楚或者不占理的时候,就一口咬死他摸我就可以。 这让所有男生家长都倒吸一口冷气,这招太狠了。 她咬定男生摸她,这种小动作,查又查不出,但上秤可是算大事了,搞不好学都没法继续上,你还要纠缠她霸凌的事么?

三、家长们零散找过好多次老师了,但现在也是没有太大办法,除非有人死命顶到教育局力查,家长集体指证,不然她一土著大户,谁都不。 霸凌者的背后,多半有她的后台,她家里就这么横,这种习气延伸到小孩,小孩带到学校里。 一些暴富家庭对于小女孩的教育,那可是真的富养,如果家长尤其是妈妈素质不高,带出来的孩子容易眼高于顶、过于个性自由,营养又过剩,这一综合起来,人物就立体了。

北京学而思违规开班被下令整改

北京学而思违规开班被下令整改

北京学而思违规开班被下令整改,北京市西城区学而思培训学校成立于2009年,社会组织类型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各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培训,北京学而思违规开班被下令整改。

北京学而思违规开班被下令整改1

北京的学而思惹事了。

西城区“双减”工作班办公室接到市民举报经核实发现学而思培训学校以定制班形式向部分高一学生提供了学科类培训课程。

目前只是给出了责令停止所有培训行为限期整改的处罚,严格来说像这种情况可能还要面临更严重的处罚才对。

对学而思这个违规事件有网友表示理解,因为开班补课的何止是学而思,也就是学而思倒霉,其它机构也在搞但是并没有被发现、被处罚……

但也有网友表示学而思被抓也是必然的,是它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作为昔日教培业龙头企业,学而思的一举一动注定会被无数人盯着。

这里面自然会有一些比如像我这样的家长——希望学而思能够提供给孩子一些有针对性的、能够满足孩子学习需求的课程的家长。

但我们也不要忘了,于此同时还同样存在着很多对学而思等机构深恶痛绝、希望诸如这样的教育机构彻底被取缔的人!

在这点上学而思我个人觉得学而思还是应该学一下新东方——说退就退得干脆点。

我不清楚其他地方的新东方,但我们这里的新东方在这个假期里还是搞了很多非常有特色的“素养课”。当然,本地的学而思在这方面做得也可以,只是有点意外的是明明是学而思先搞的素养课,但从覆盖面上看,新东方反而最终走在了前面……

不过各个学而思的群搞得倒是如火如荼,每天都能发很多的学习资料。

其实很多的素养课开得巧妙点还是跟“应试”容易有一些关联的,家长、学生们也不傻,什么东西是自己最需要的,什么东西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还是能够分辨的。

把这些事情做好,维持住生源,等到开春的时候再招生也更有利一些。

毕竟补差、培优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只要考试的考核标准不变,只要升学还是看成绩,那么生源问题就不需要担心。

本本分分挣自己改正的钱不好吗?

何必非要不断地在违规这条红线上来回试探呢?

不要把剩余的好感都消耗掉了,路还很长,只要需求依旧在,总是有可为的。

北京学而思违规开班被下令整改2

正当K9春季学期培训班报名全面开启之际,一则处罚突然而至。

1月20日,北京市西城区“双减”工作专班办公室通报称,核查发现学而思培训学校以“定制班形式”面向部分高一学生组织学科类培训,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和“双减”政策要求。 西城区教委对学而思培训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停止所有培训行为,限期整改。

这则通报关系重大。 “双减”政策仅规定,面向普通高中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参照“双减”文件执行。 多名培训机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觉目前各地执行尺度不一,机构当然希望打‘擦边球’照常招生授课。 ”

北京市处罚学而思或许透露了从严管控高中学科类培训的信号,但在高考指挥棒下,高中生减负何去何从?

模糊的高中培训监管

学而思因何违规,通报并未明确介绍。 但通报指出,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不得以线上、线下等各种形式变相开展培训。

1月21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多家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在这天开售春季小学、初中学科课程。 这其中包括在2021年12月底“抢跑”招生违规被下架的乐读优课。

不过,面向普通高中生的学科类培训此前一直游离在统一监管之外,标准不一。

在是否注册为非营利机构方面,北京市目前设立了10家线上学科类培训非营利机构,业务范围普遍为“开展中小学学科类线上培训”,并未明确区分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 实际上,多家上市公司此前公告表示,将在2021年年底前停止K9业务培训,也不包括高中培训。

比如,从美股上市公司高途剥离出的K9业务,单独开发了“途途课堂”App,而高中业务仍留在高途旗下的“高途课堂”App。

但上海市设立的多家线上学科类培训非营利机构中,闵行区锦书在线培训学校、杨浦区小马爱学线上教育培训学校的业务范围,都包括普通高中学生学科类培训,杨浦区梯方在线培训学校仅提供普通高中学生学科培训。

在寒暑假能否开课方面,目前,高途课堂、猿辅导、作业帮直播课、新东方精品课都在销售寒假高中课程,最近的开课日期是1月21日。 学而思、有道精品课、学大网校则在销售体验课或开通了测评入口。

在是否执行政府指导价方面,上述已经开售课程的机构,普遍没有执行北京市22元/课时的政府指导价,有的价格是政府指导价的3倍。

在其他一些方面,有的机构也没有执行“双减”政策,比如有的机构单课时为40分钟,而“双减”政策规定线上培训单课时不超过30分钟。

对于面向普通高中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是否参照执行“双减”政策,北京市某区教委负责人此前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了肯定的答复。 但“双减”以来并未出台具体政策,也没有强力执法。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高中阶段的参照方式可以更灵活一些。 各地情况不同,不宜一刀切”。

以广东为例,广东省近日印发了《开展线上巡查专项行动打击违规学科类培训工作方案》,严查寒假违规培训,巡查范围甚至包括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浏览导航、弹窗广告等信息入口,资讯推荐、生活服务、社交通讯、论坛社区、直播、短视频等应用环节,可谓“地毯式巡查”,但文件全篇没有提及高中培训,而是强调“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负担”。

此次学而思被通报整改是否会成为行业性信号?仍需拭目以待。

禁止补课高考怎么办?

严格管控高中培训,背后的深层问题是,高考竞争压力下,高中生应不应该减负,能不能减负?

教育部近日印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下称《评价指南》),释放了明确的信号。

《评价指南》提出多项高中生“减负”指标,比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设计作业和命制试题,健全作业管理办法,统筹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合理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充分保障学生睡眠和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严禁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 防止学业负担过重等。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指出,《评价指南》把推动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加强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和招生管理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这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更好落实“双减”政策创造良好条件。

该负责人指出,《评价指南》特别强调“引导办好每所学校,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这有利于引导义务教育学校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能够理性选择适合自身成长发展的高中学校,从而缓解义务教育学生升学压力,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考改革应该朝着进一步简化的方向,淡化选拔功能,主要完成对学生初中阶段学业成绩是否达标的考察即可。 长远来看,未来的高中应该是各具特色的,学生根据各自的优势进入不同的高中。

然而,普通高中朝着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虽然已成共识,但高考却高悬在高中生头上,成为应试教育的一把利剑。

只要择校、升学的压力存在,家长的焦虑就不可能完全消除。 有人在网上吐槽:课堂上学的是A,可是期中期末考试要考B,中考高考考的是C,A、B、C覆盖范围和难度都不一样。 于是家长心里就有些打鼓了:怎么办?还得课外想办法补啊!

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主编汪瑞林1月21日撰文指出,考试命题超纲、超前,则必然引发课堂教学超纲超前、校外培训不断加码的连锁反应,导致“双减”实施功亏一篑。

不过他也指出,中高考改革越来越重视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如各地中考越来越重视体育,部分地区已经试点开展美育中考;新高考改革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他认为,“双减”和中高考改革是互相关联的系统改革。 加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考试评价这三者之间的协同研究,是落实“双减”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报名首日客服占线系统崩溃

1月21日是2022年“双减”一个重要的节点。 在这一天,多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始销售春季课。

“鸡娃”家长们已翘首以待很久。 2021年12月29日,乐读优课突然开售春季课,但一天后即停售,继而在第二天被下架整改。 此后,没能报上名的家长几乎每天在家长群中咨询何时授课。

家长们最担心的情况是抢不到“门票”。 一名家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乐读优课的S和S+级别不能直接报名,而是需要先进行测评。 她已经提前进行了测评,并开通了报名权限,但正式报名开始后,却发现仍不能报名。 整整一个上午,她都在试图拨通客服电话。

“严格的政府指导价之下,线下培训的商业模式很难跑通,但线上培训采用大班授课,对于机构来说收入仍很可观。 机构借助非营利机构留住学员,再向学员销售市场价的素质类课程和教育硬件。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北京学而思违规开班被下令整改3

西城区“双减”工作专班办公室1月20日发布关于学而思培训学校违规开办寒假培训班问题的通报。 通报称,1月18日,西城区“双减”工作专班接到市民举报,通过核查发现学而思培训学校以“定制班形式”面向部分高一学生组织学科类培训,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和“双减”政策要求,在此对学而思培训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停止所有培训行为,限期整改。

各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培训,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不得以线上、线下等各种形式变相开展培训,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西城区“双减”工作专班将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全面加强日常监管,深人开展执法检查,维护良好教育生态。

企查查APP显示,北京市西城区学而思培训学校成立于2009年,社会组织类型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有效期为2021-05-31至2022-05-31。

企查查显示,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79家企业。

好未来(NYSE:TAL)是一家以智慧教育和开放平台为主体,在全球范围内服务公办教育,助力民办教育,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的科技教育公司。 企查查APP显示,2010年10月20日,学而思教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小幼课外教育培训机构,后更名为好未来集团。

目前,好未来旗下拥有学而思培优、学而思、学而思1对1、学而思国际、励步等品牌。 集团业务覆盖素质教育、K12课外教育、大学生服务、母婴服务、海外留学等领域。

据悉,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重要细则包括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学科类教育机构禁止融资、禁止资本化运作;全部变为非营利性机构等,该计划于2021年12月31日前生效。

政策发布后,国内所有涉及有学科类教育培训上市公司都纷纷宣布终止旗下在中国内地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服务业务。

近日,好未来公布了“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份财报。 截至2021年8月31日的2022财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好未来实现营收28.29亿美元,同比增长40.46%,但期内净亏损高达9.28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9.1亿元。

同时,好未来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已在2021年12月31日前停止内地K9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预计停止该业务将对公司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财政年度以及后续的收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调查显示多数家长抱怨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真的不好吗?

***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没有哪一种是万能的!***

如果彻底否定应试教育,否定应试教育的成果,那只能是一种错误的,或者不开放的理念:

所以,应该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失误和过错,并不仅仅是应该考试自身的缺陷和问题,而是家长和社会的整体认识、理念在作怪,只把“应该教育和学习”当作了学习的唯一的过程。

大家都还记得,满清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孔已己吧!

除了能读几句“之乎者也”,能卖弄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连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没有!吃了上顿没下顿,还只羡慕“上层阶级”的“生活品味”,有点钱就“喝点小酒吃点小肉”!最后,冻饿之死,别人连时间都不知道!

『你给你的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孔已己有区别吗?』

『发达国家的素质教育,一定比我们的应该教育好么?』

我是当老师的,了解过大部分的发达国家的施行的“素质教育”过程,虽然,理念开放,经历时间长,机制和社会人才培养体系非常成熟,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依然存在:

从当前教育改革的情况看,英国在小学和初中,尝试推行类似我们的“应试教育”模式,来试图改变上面的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所以,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没有哪一种是万能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我们的教育在悄悄的改革,但是并不是体制在“大刀阔斧”的开始变革,而是人们的理念在变化,在尝试新的教育模式。

而这种新的模式,不但有应试教育的基础,而且有发达国家教育积累的经验!比如前些日子网络炒得非常火暴的“衡水中学南迁”的问题:

其实,双方,都没有错,就看谁能真正像我们已经“全球”化的其他的社会理念和体制!

相信,这种理念和体制和冲突,最终带给我们的是“东方和西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新教育理念和模式!

不过,承认西方和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并不是否定我们的传统的教育和理念!

知识能改变命运不会错!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不会错!

只是我们把知识,在长期的追求“应该成绩”的过程中,形成了定势,简单地把“知识”理解成了“书本知识”!

其实,东西结合很简单,新模式和理念,只是在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社会教育,重视孩子的成长教育!让孩子的学生和生活回归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不再做“只读死书”的书呆子就可以了!

这个过程有一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所有的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过程,只是为了激发和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是为了发展孩子天性的对未知世界的兴趣。

其实,能综认识和解决这一点,也就是完美地避免了应试教育的大部分弊端了!!!!

说一个现象大家就明白了。

我了解过大部分的大学生和家长,在报志愿时,更倾向于好就业的专业,或者公认的好专业,好学校,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这样学生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根本就没有发展的空间,不要说钻研和研究兴趣了!

还有分理分科,也是同样的存在这样的不科学、反科学的态度!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jinrong/33578.html
TA 17岁小将亚戈告知皇马希望离队 经纪人正为其寻找下家
一纸公告 一字涨停!已有人提前溢价10%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