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接受机构调研 广发基金参与 嘉欣丝绸

嘉欣丝绸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6月4日嘉欣丝绸(002404)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6月4日接受机构调研,广发基金左琴琴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业务

问:交流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以机构,公司回答的方式展开) 交流答

答:交流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以机构提问,公司的方式展开) 一、交流问

问题一公司对今年服装出口市场的判断是怎样的? 公司 2024年一季度订单开始恢复增长,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增长都超过了 20%,外贸业务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根据目前在手订单情况,公司对今年的服装外贸形势看好。 问题二目前公司服装的产能有多少?其中海外产能的布局是怎样的? 公司 2023年的服装产能在 1400万件左右;公司从 2019年开始在缅甸和柬埔寨进行产能布局,前期已建产能 300万件,今年投产的柬埔寨服装生产基地将新增产能 600万件,柬埔寨基地的年目标产能可达到 1000万件。 问题三国潮服装流行对公司内销品牌的影响如何? 公司的主业“丝绸”自带国风元素,国风流行会带来一定的业务增量,如公司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金三塔”丝绸服饰,及自有时装品牌“玳莎”,在产品设计中都加入了国风元素,推出的新中式系列和敦煌联名系列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响;同时,下游需求的增加致使子公司金蚕网公司从事的茧、丝、绸等原料贸易交易规模也有增长。 问题四茧丝绸原料价格高位运行对公司的影响,以及后期走势的判断是怎样的? 茧丝原料在高位运行,对公司整体效益具有积极影响。公司的产业链较长,价格上涨后库存原材料会产生部分收益;价格上涨会刺激行业内企业交易和备货,提升金蚕网供应链平台的交易规模和自营贸易额。 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分析茧丝行情从供给端看,受到其他农产品的比价效应以及桑叶污染问题,茧丝增产存在难度。从需求端看,随着国潮风的兴起以及蚕丝被的消耗量增加,丝绸消费客群的年轻化,导致丝绸的市场规模有所增长。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因素的双重叠加影响下,茧丝价格总体上会保持高位运行。 问题五公司的现金分红政策是否会保持稳定? 公司管理层非常重视对投资者的报,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达 12.84亿元,超过了公司市场募集资金总额,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和股息率都比较高。多年来分红政策稳定,未来也会延续高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政策,让投资者分享到公司发展的成果。 问题六公司五金业务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公司五金业务主要为子公司优佳金属及其子公司天欣五金及太和新能源,五金业务早期主要为服饰五金,后逐步发展成为高端汽配、智能家居、新能源产业的精密五金部件研发和生产。五金板块近三年累计实现利润超过 1亿元,发展势头良好。其中,天欣五金是宜家集团全球优先级供应商之一,合作紧密度较高,具备参加宜家集团全球核心供应商大会资质。 问题七能否详细介绍公司外贸客户的结构? 公司外贸业务的客户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品牌时尚女装客户,与公司合作的年份较长,产品定位“高端化、时装化、差异化”,客户中欧洲客户占比在 35%左右,美国客户占比 33%;其他还有日本、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客户。

嘉欣丝绸(002404)主营业务:1.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拥有从蚕茧收烘、茧丝织造、研发设计、印花染色、服装制造、内外销贸易的完整产业链,具备较强的丝绸产品生产及出口销售能力。公司纺织服装类产品以服装、面料及印染加工为主,公司子公司生产的精密五金部件类产品,包括电气五金、电子五金、电器五金、服饰五金、家具五金、光伏设施配件等;2.茧丝绸行业供应链管理及金融服务:公司旗下“金蚕网”(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是中国茧丝绸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平台利用渠道、信用、信息等优势开展茧丝绸行业供应链管理及金融服务。

6月4日接受机构调研

嘉欣丝绸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7亿元,同比上升21.29%;归母净利润4848.8万元,同比下降7.6%;扣非净利润4315.47万元,同比上升20.54%;负债率40.76%,投资收益-54.59万元,财务费用-376.69万元,毛利率11.3%。

公司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75。

丝绸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五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1442.html
枪指中国海警 菲军方否认 中方回应
IVD行业理财热背后 已有上市公司投资踩雷 损失率高达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