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中国·北疆绿潮奔涌 讲好黄河故事 包头

《北方新报》(2024年6月7日04版)

一年前,红嘴乌鸦“来福”被“王三黄河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救助后,就再也不愿意离开了。如今,它和救援队队长王三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王三大名叫王金清,是30年坚持在黄河边救人的“中国好人”,也是土生土长在黄河岸边的渔民,在包头远近闻名。王三告诉记者,从小在黄河边长大,黄河沿岸生态巨变他最熟悉不过。在他小时候,黄河河道很宽,特别是春季流凌后,黄河水裹挟着大量泥沙漫过河滩。而如今,黄河入道,沿岸多地纳入湿地保护区,护佑着黄河生态安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王三在黄河边开了农家乐,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在包头,像王三这样世代在黄河岸边生活的人有很多,而要了解包头的黄河文化,第一站必去包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卡。

王三接受采访

走进公园,首先被文化广场的雕塑吸引——“大船条条到渡口,火车一吼进包头,东西南北水旱路,买卖兴隆尽商贾。”文化广场上名为《水旱码头》的城墙形建筑实景群雕,讲述了汉代到民国年间包头黄河两千多年的水运历史,让包头的黄河文化跃然眼前。

包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坐落于包头市南部、黄河北岸、美丽的小白河湿地怀抱,总占地面积59863平方米。黄河博物馆则是公园的核心建筑,走进这座三层建筑,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组高低起伏的建筑群,厚重的质感与旖旎的环境相融合,大气沉稳,浑厚流畅。

博物馆有史前黄河厅、千面黄河厅、人文黄河厅、治理黄河厅、生态黄河厅、未来黄河厅等展厅,展示了黄河文化、包头区域历史文化和湿地保护等内容,让观众在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多种展陈方式中深入了解黄河湿地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黄河在内蒙古境内形成了优美的“几字弯”,包头就位于“几字弯”的顶端。过境220公里的河道,给予了包头丰富的“馈赠”。黄河包头段兼具塞外草原粗犷浑厚和江南水乡妩媚灵气之特点,素有“塞外西湖”美称,是“中国黄河50景”之一。

黄河包头段为独特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类型多样,形成了“滩、水、园、泽、岛”五湖盛景,其湿地资源分布于九原区、高新区、东河区、土右旗4个旗区,总面积达到12222公顷,有昭君岛、小白河、南海湖、共中海和敕勒川5个片区。

黄河包头段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有野生植物219种,野生脊椎动物2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9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遗鸥、黑鹳等11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疣鼻天鹅、白琵鹭等38种。

黄河包头湿地区域春秋两季,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乐园”,这里是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驿站,每年4月、10月有数十万只各类候鸟在此歇息,补充能量,然后飞往理想家园。

黄河包头段更是重要的黄河历史文化带。在包头黄河北岸,已发现从6000年前的石器时代到近现代10个方面的历史文化遗存。包头黄河流域的阿善遗址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线索”和远古历史的重要承载,九原郡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军政重镇、

交通枢纽、战略桥头堡,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突厥等关系的交汇点,是中原王朝北出阴山、南下关中的咽喉之地。这一地带也是晋陕文化与蒙元文化融合形成西口文化的核心区域。

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现如今包头有远古生活遗址、古长城、古渡口、古墓葬、古道路、古寺庙、工业遗存、近代移民文化、黄河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年底,包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包头黄河景区,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当前,一批优质黄河文化旅游产品正加速涌现,不仅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更为擦亮“包头黄河”品牌,为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注入动能。2024年,依托包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包头市深入挖掘包头黄河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时代价值,开展四季文旅系列活动,大力发展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文旅品牌。

黄河奔流不息,一往无前,正如黄河之滨的草原钢城,正在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征程上奋楫扬帆,奏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文·摄影/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查娜 牛天甲

编辑:章颖慧


爬灵宝娘娘山要几个小时

两,三个小时

写出日月入诗的诗句并写出诗人寄寓的其中情感

1、《观沧海》魏晋 曹操原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译文: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2、《使至塞上》唐代诗人王维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3、《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诗人李白原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诗人辛弃疾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 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5、《花影》宋代诗人苏轼原文: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译文: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青海有哪些值得一游的景点?

在众多旅游爱好者的眼里,青海有五个地方最值得一去:青海湖、三江源、塔尔寺、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区和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青海湖4500多平方米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翡翠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在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 夏秋季节,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琼浆在轻轻荡漾。 而寒冷的冬季到来时,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之首。 交通:从西宁到青海湖151景区可走青藏公路,车程约两个小时。 青藏铁路沿湖北岸西行。 三江源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之称。 世界上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地方,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名山大川,世界上也很难再找出三条这样的江河,它们的源头竟是如此之近,血脉相连。 恐怕这就是三江源头的神奇魅力。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独特的三江源生态造就了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高海拔湿地生态景观,这里河流遍地,湖泊密布,沼泽众多,雪山和冰川比比皆是,异常冷峻神奇。 三江源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是非常珍贵的高原物种基因库。 塔尔寺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东南方向25公里处的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最先建成时是一座大银塔,后来扩建为寺,命名为塔尔寺。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 塔尔寺依山势起伏,组成了完整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 整座寺,不仅造型独特,富于创造性,而且细部装饰也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塔尔寺内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称为“塔尔寺艺术三绝”,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开放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5时。 注意事项:塔尔寺内的多处殿堂不允许游客拍照。 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区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已经形成以工业旅游、登山探险、历史探古、文化旅游等为主的西部旅游中心。 昆仑山从帕米尔高原隆起,凌空而下,浩浩荡荡,横贯东西数千里;茫茫苍苍,雪峰高耸,冰川纵横,巍峨神奇。 站在昆仑山口,东西昆仑尽收眼底。 往东看,在静寂的万古雪野中,玉虚峰突兀雄起,势压万山,造就了冰雪世界特有的自然景观。 区内玉珠峰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巍峨壮观。 每年都会迎来世界各地的众多登山探险爱好者。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丹霞”峰林地貌、森林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构成了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的三大景区。 它犹如一本记载着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演变等历史的“万卷书”,对研究中国西部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变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坎布拉森林公园北依黄河,紧靠著名的李家峡水电站。 这里群山巍巍,林海茫茫,奇花异草,晴岚雨雪,气象万千。 南宗沟长约五公里,以中段风景最为迷人,这里奇峰突起,景色千变万化,山坡上松柏叠翠,鸟语花香;谷底里溪水潺潺,景色幽静,令人神往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25157.html
俞敏洪就 是谦虚的表达 言论致歉 4天蒸发37亿港元 东方甄
出资额12亿元 炸锅了!茅台布局一支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