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史无前例的讨伐比亚迪大会 哈弗H6上市

“别低头,即使王冠已经掉了。”

文丨智驾网 零酱编辑丨浪浪山与明知山

比亚迪近来遭受的批评有点多。

我们常用“誉满天下、谤满天下”来形容有争议的成功者,作为近两年来销量增长最快,登上全球新能源销冠的企业,遭受一些指摘本也无可厚非。

但这一次出现在了“国民神车” 哈弗H6 参数 图片 )的发布会现场,长城的火力之猛,令人惊叹。‍‍‍‍‍‍

而在发布会后,长城汽车居然获得了同行的支持,而比亚迪没有像小米汽车祭出法律武器威胁智己汽车一样回击,而只是在舆论场简单的回应。‍‍‍‍‍‍‍‍‍‍‍‍‍

这一次讨伐比亚迪的大会会引发什么样的风波,今天看来,取决于长城汽车后续是否有更多的证据,但愿,这不是一阵风。‍‍‍‍‍‍

走下神坛的神车

中国车市可能有很多 “颠覆” “重新定义” ,但能用 “神车” 形容的,有且只有两款:

五菱 宏光 和哈弗H6。

五菱内部曾有人如此评价五菱宏光的畅销:

“你可以叫它微面,也可以叫它微客、MPV或者紧凑型乘用车,不管叫它什么,归在哪类,它都能卖得好。”

虽然哈弗H6更准确地定位于SUV,但它与五菱宏光一样,吃准了家庭及小企业主多样的用车需求。

相继在2010和2011年上市的“神车们”站稳了风口,其中哈弗H6更是累计创造了103个月销冠,全球销量超400万辆。

“103”这个数字也成为哈弗H6的幸运数字,在本次新车型上市预热时设置了103台的新一代哈弗H6三年免费使用权。

但在新车上市的同时,哈弗H6正在经历一场不同于以往的销量下滑。

自2022年新能源SUV市场爆发以来,哈弗H6风光不再,2023年全年销量在SUV中仅排名第六,甚至在燃油SUV中也屈居亚军。

今年4月,哈弗H6录得销量8309辆;5月,9365辆。

这让把哈弗H6视为自己孩子一样的魏建军十分恼火。

对于哈弗H6销量下滑的原因,魏建军在5月26日的直播中透露,在他看来:

“哈弗H6的市场地位正面临一系列无序和恶意竞争的挑战。”

“长城汽车有底线,不会参与这种竞争。”

在智驾网看来,这样的回应略有避重就轻之意,当然作为上市公司的老板和企业象征,如果在直播中直言自家产品的问题,很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6月3日,已经很久不上课的俞敏洪老师用东方甄选下跌10%的股价给其他老板上了“乱七八糟”的一课。

“别低头,即使王冠已经掉了。”‍

魏总和长城要保持身段不假,但哈弗H6背后不仅仅有所谓“无序和恶意的竞争”,没能第一时间抓住新能源SUV爆发的红利或许更需要长城内部反思。

如何更新产品,是亟待解决的最重要问题,这一问题交给了长城汽车CGO李瑞峰和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

而哈弗H6是一份新答案。

守住燃油,混动迟到

作为已经在北京车展亮相的热门车型,哈弗H6的各类数据已经在上市前的各次预热直播中被剧透得差不多了。

这是被魏建军痛批不会营销后,长城营销团队做出的改变。

在6月19日上市后,哈弗H6的车型信息也终于拼接完整。

我们先来整体了解一下,这款背负重任的“国民神车”的最新面貌。

本次上市的全新哈弗H6共5款车型,价格区间为11.79万到14.39万元。

结合上市权益之后的售价区间为10.39万至12.99万元。

在外观方面,全新一代哈弗H6采用了星河美学设计语言,前脸采用了大尺寸倒梯形前格栅,内部采用鳞片式镀铬元素进行装饰,两侧采用了7字形大灯组,让其前脸看上去更加精致。在细节上,为适应更多行驶场景,哈弗H6选用1380流明高亮度车灯,照射距离达到190米,同时自动调整远近光,因此也让夜间行车更加安全。

内饰方面,全新哈弗H6的中控台采用了更多平直的线条,配合贯穿式空调出风口造型,层次感十足。另外内饰采用了大面积软质材料包覆,耐污更亲肤。同时,新车还采用了怀挡、靠背坐垫双通风座椅以及座椅加热三挡可调等设计,着重提高车辆舒适性。

作为重量级车型,全新哈弗H6的升级主要在智能体验和动力性能方面,长城也在此前的直播中分别针对二者进行过拆分讲解。

在智能科技方面,新车采用了咖啡智能座舱系统 Coffee OS 2,250ms即可唤醒,还支持在车控、导航、空调等13个领域模块、覆盖用户90%以上高频应用场景中的可见即可说。

智能交互上,H6还支持一语十意的多指令处理,在30s内能够连续识别对话意图。另外一大亮点,是H6拥有丰富的车载生态市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下载安装自己喜欢的第三方应用,并且支持华为Hicar4.0以及ICCOA手车互联,手机内的应用对车机应用进行互补。手车互联能够适配华为、荣耀、小米、Vivo、OPPO等手机类型。

同时新车还搭载了咖啡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支持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全向碰撞预警、盲区监测等一系列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另外AEB系统升级,除了常规的主动刹车,还多了应对“鬼探头”的AEB-JA 交叉路口辅助、低速紧急制动MEB功能。

动力方面,哈弗H6搭载了1.5T和2.0T两种动力系统,其中1.5T发动机与现款保持了一致,最大功率135千瓦,峰值扭矩275牛米;与之匹配的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2.0T版本最大功率提升到了175千瓦,峰值扭矩385牛米,与之匹配的是9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另外,新车的顶配版本还配有四驱模式。

尽管李瑞峰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中途出现了偏差,投放的部分新能源产品水土不服,没有抓住新能源爆发的第一波红利。”

魏建军也不断表示:

“哈弗H6拥有备受赞誉的Hi4安全体系”, 但这些卖点并没有被有效传递给消费者,营销策略未能突出这些技术优势,导致市场感知不足。

“这是整个营销的短板。”

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北京车展预热至今的哈弗H6依然没能同步推出新能源版本,官方透露其Hi4插混版本将在后续推出。

参考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都是将新推的插混技术运用在销量高的大众车型上,追求产品的快速上量。 如比亚迪推出的 秦PLUS DM-i ,售价仅为10.58万元~14.58万元;吉利汽车推出的 雷神 Hi·X混动技术,是率先运用在畅销车型 帝豪L 上,售价12.98万元~14.58万元。

此前有分析机构表示,长城在新能源转型缓慢的原因一是因为长城汽车过去取得的成绩太好,转型过程中,曾经的光环变成了现在的包袱;二是之前公司对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并不坚定,所以战略上出现了摇摆。

此前赵永坡曾提到,关于哈弗H6是否搭载Hi4技术,哈弗团队和高层领导之间存在一些意见、分歧,其中就包括成本与利润问题。

“Hi4版本的价格定高了,会影响用户体验,价格定低了,会影响整体的效益。”赵永坡表示。

在长城看来,价格战会导致技术、品质、服务、经营、生态等整个汽车产业链无一幸免地遭受伤害。

这也是长城在H6上市之外,向行业推出的另一个呼声:

“低价之下,岂有硬货”。‍

讨X檄文

在哈弗H6上市之前,有不少行业媒体猜测,该车定价或将进入十万元以内,甚至7.98万。

但长城并没有给出这样的价格,各种宣传话术中频繁出线的“底线”二字或许可以解释长城的定价策略:

10.39万至12.99万元,既是长城所谓道德底线,更是成本和价格底线。

这一价格在 宋PLUS 元PLUS 占据的10-15万市场并不具有价格优势,哈弗可选择的路径,唯有“品质”一条。

在这一话题上,李瑞峰和长城,有话要说。

在发布会现场,李瑞峰以檄文的激烈言辞尖厉的声讨某企业:

有人说,价格下探是大销量带来的零部件成本(降低)的规模优势,是供应链体系垂直整合的叠加势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留给汽车工业的规模优势,是否能够接受一再下降的价格。

如果一味的卷价格,卷到低于成本,让利还让本,纵然披着科技的外衣,低价低质的商业本质是不会变的;

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底盘结构缩水,取消吸能盒,用无镀层不防腐的车身钢板以次充好,最终还是消费者利益受损。

在保险市场,某些家用A级新车竟然比合资B级车还要贵……我们看似一时占到了便宜,实则长期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而有的企业在其公开的上市财报中,内部计提的单车法定三年三包费用,两年翻了一倍, 这其中的奥秘值得深思。

(中国汽车)千万不能靠哄靠蒙靠骗,这样只会拉扯中国品牌螺旋式向下,损害的也将会是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声誉和口碑;

我们长城汽车坚决拥护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要求,持续加大对经营违法,财务造假企业的监督与问责;

“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犹如一起上桌打牌,跟不上可以喊过,但如果桌牌上有人“出老千”,长城就要发出预警,站出来“敲桌子”,甚至“掀桌子”!

这基本算是指责“某企业”在技术、质量、财务方面造假的明招。

而这些言辞所向,所有人都清楚这个“有人”、“某企业”就是比亚迪。‍

长城与比亚迪结怨已久,有此前油箱门的实名举报垫底,将一场新车发布会变成声讨大会并不算意外。

当然,被点名的企业也并没有假装听不见。

6月20日,比亚迪执行副总裁何志奇发文称:

“有时被别人抹黑也是一种成就,说明你做的还可以,威胁别人生存了,只有采用非常手段。”

“走路时别人咬一口,我的思考不是怎么咬回去,而是想着怎么走的更快,让你咬不着,最多带根棍子防身。”

这一句话,已经有些超过商业互怼,有侮辱性攻击的意味了。‍‍‍‍‍‍‍‍

更为扎心的是,比亚迪汽车海洋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在19日晚间发文宣布,海洋网的“销量担当”及重要IP车型宋 PLUS 即将迎来第100万辆下线。

比亚迪是劣币还是良币这是个问题

在哈弗H6上市的第二天,上汽荣威发海报公开声援长城:‍

“致敬长城汽车敢言”、‍

“与其卷价格,一起卷良心”。

如果算上此前的广汽和吉利,近期已经有四家汽车集团明确发声,呼吁汽车行业良性竞争。

不知道眼含热泪要“在一起”的王传福有没有想到,不到一年时间,中国汽车行业的确有在一起的趋势,只是不包括比亚迪。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不过对于比亚迪,显然它的众多同行并不认为,其销量的成功源于其产品的优秀,而是经济学中经典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不过,比亚迪是劣币还是良币,不能简单由同行来认定,它最直接的考核方是行业监管部门和透明的法治,长远的考核方则是消费者。‍‍‍

李书福在重庆汽车论坛上强调:“卷”是市场竞争,要积极拥抱,参与,才能真正从竞争中走出来。但内卷严重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市场化水平高,法律健全,执法严格,透明公平竞争这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坏事。

在2023年闹的沸沸扬扬的长城举报比亚迪“油箱门”事件,最终在众目睽睽之下,无疾而终。 ‍ ‍ ‍ ‍

这是监管部门典型的不作为事件,它既让阴谋论四起,又让比亚迪承受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暗箱运作的骂名。‍‍‍‍‍

法治缺位,对任何一方都是伤害。

中国汽车企业出海正成为时代课题,卷的结果首选是让最优秀的企业和企业脱颖而出,同时也要卷出一个透明、公正、公开的法治环境。 ‍ ‍ ‍ ‍ ‍ ‍ ‍ ‍ ‍ ‍

这样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才会受到世界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

中国汽车市场近来的口水、互骂、互怼正变得聒噪、无趣,这时候,我们的监管部门更应该及时站出来。中国汽车在过去十年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巨大成就,如果这种进步最终引发的是企业间的自说自话以及没有第三方监测的互相攻击,那只是说明了一点,这个市场失灵了。‍‍‍‍‍‍‍‍‍‍‍‍‍‍‍‍‍‍‍

【关注智能汽车,关注智驾网视频号】

合作or新闻线索提供,联系邮箱:editor@autor.com.cn


哈弗反攻,能重新找回“神车”荣光吗?

谈到国内自主品牌SUV,那必定绕不开“哈弗”。 作为国内SUV标杆品牌,哈弗是长城汽车旗下子品牌,主营SUV生产及销售业务。 其中旗下王牌车型哈弗H6,更是打破了合资车的价格垄断,引领了国产SUV突围,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哈弗H6于2011年上市,在合资车企把紧凑级SUV价格“抬上”20万时,它以10万级别的定价消除了消费者的犹豫,同时给合资车企上了一堂“物美”还要“价廉”的课。 于是,哈弗H6很快成为国内SUV月度销量冠军,之后稳居榜首近百月,“国民神车”当之无愧。

这是哈弗的胜利,也是哈弗的骄傲,而这份骄傲也绝非运气,是哈弗长久以来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结果。 殊不知,在竞争极其激烈的SUV市场,保持第一名的市场地位并不容易,这就需要哈弗H6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不断增强竞争力,来捍卫榜首的荣誉。

直至2021年,哈弗H6的SUV市场地位从未被撼动。 转折发生在2022年,哈弗品牌和哈弗H6的月度销量冠军和全年销量冠军,被其他品牌所取代。

2022年,比亚迪全年SUV销量85.79万辆,超过了哈弗品牌的61.66万辆,成为当年SUV销量冠军。 比亚迪宋和特斯拉Model Y,全年销量都超过哈弗H6。 今年4月,国内SUV单一车型月度销量排行榜中,哈弗H6掉到第六名。

在4月份的SUV销量榜单之中,哈弗H6售出1.5万辆,同比增长7.6%,位居SUV销量榜单的第六名,比亚迪包揽一二,排名第一的是比亚迪宋,售出3.3万辆,第二为比亚迪元PLUS,售出2.8万辆。 在其之后,Model Y售出2.6万辆,AION Y售出2.1万辆,长安CS75 PLUS售出2.07万辆。

不难发现,销量前五的车型,有四款都是新能源车型,这表明,国内汽车市场的消费风向已经改变了。 不可否认,哈弗H6是燃油时代的霸主,但新能源时代已经到来。 面对着比亚迪异军突起,特斯拉、埃安虎视眈眈,还有着理想等一众新势力,哈弗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处境说是群狼环伺也并不为过。

事实上,哈弗H6虽然排名下滑,但销量并未下滑,仍然有着7.6%的同比增长,只是增长放缓,被比亚迪元、Model Y等后来者居上了。 可以说,哈弗H6销量榜排名下滑,是电动化趋势使然,而并非产品力的不足。 在新能源车渗透率直奔30%的2023年,电车抢夺油车市场的野心已经摆上了台面。 此时,哈弗需要纵身一跃,加入这场新能源大变革中,拥抱浪潮,寻求改变。

哈弗还有机会吗?有!哈弗是有些被动,但局面仍在掌控之中。

首先,可以开创更多的品类,提供消费者更加多元化的产品选择。

其实哈弗整体销量表现不俗,哈弗H6与哈弗大狗4月份销量相加,显然具备挺进SUV品牌销量榜前三的实力。 此外,我们可以发现,哈弗在售SUV车型中,多为紧凑型SUV,中大型SUV哈弗H9,销量不佳是事实(4月份销量556辆)。 若哈弗能够在中大型SUV市场再推出一款极具竞争力的车型,或许也能够在SUV市场和比亚迪掰一掰手腕,对于应对市场竞争也能掌握更多主动权。

第二,新能源阵营的加入,有一飞冲天的后劲。 随着哈弗枭龙、枭龙MAX的加入,具备再创神话的实力。

2023年5月15日,哈弗品牌新能源之夜暨哈弗枭龙系列上市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在这场发布会中,哈弗品牌正式发布了哈弗品牌全新新能源战略,同时还推出了全新新能源产品—哈弗枭龙系列。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表示,随着哈弗枭龙系列的推出,2023年将成为哈弗新能源的反攻元年。

哈弗枭龙定位紧凑型SUV,售价区间为13.98-15.68万元;枭龙MAX定位中型SUV,售价区间为15.98-17.98万元。 新车采用了哈弗家族最新的设计语言,时尚大气,车侧双腰线设计,车顶后端下溜,再搭配贯穿一体式尾灯设计,运动感十足。

哈弗枭龙不光有“颜”,而且很“值”。 哈弗枭龙搭载的是一套高效DHT电混系统,最高纯电续航达110km,综合续航超1000km。 而哈弗枭龙MAX作为搭载长城全新混动架构Hi4智能电混四驱系统的首款车型,自然扛起了长城汽车“引领全民四驱电混新时代”大旗,其综合功率为205kW,综合扭矩为585N·m,纯电NEDC续航里程为105km,馈电百公里油耗低至5.5L。 相较于传统混动,全新Hi4通过技术创新,为用户带来的是在购车价格、用车成本、驾驶体验等全方位的用户利益最大化。 此外,枭龙MAX搭载着咖啡智能驾驶系统,能够实现L2+级别智能驾驶辅助。

拥有着同级别中出色的产品力,同时低于同级别的定价。 就哈弗枭龙MAX而言,以中型SUV的规格,燃油紧凑型SUV的售价,基本行车配置、智能驾驶体验一样不少,哈弗枭龙MAX拥有着向宋PLUS DM-i等竞争对手宣战的底气。

随着集咖啡智驾、全新一代Coffee OS智能座舱系统、全新智能电混四驱技术Hi4于一身的哈弗枭龙MAX上市,哈弗新能源真正实现以技之长为用户解锁科技平权,重塑新能源SUV价值认知,霸气地宣告着加入新能源市场竞争。

第三,哈弗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储备实力不俗,厚积而薄发。 虽然短暂的落伍,但哈弗在新能源时代仍然有着自己的底牌。

在研发层面,长城汽车可谓大手大脚。 据数据显示,2022年研发投入121.81亿,同比增长34.34%,占营收总收入的8.87%;至2025年,长城汽车累计研发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 在新能源领域,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966 份、1650 份,蝉联中国民营车企年度专利公开量、在华车企专利授权量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公开量、授权量四项年度冠军,这些就是长城汽车的底牌。

以咖啡智驾、全新一代Coffee OS智能座舱系统、全新智能电混四驱技术Hi4为代表的三大核心技术,将成为哈弗品牌破局新能源下半场的筹码。

全新一代Coffee OS智能座舱系统非常注重用户体验,以满足用户对于座舱娱乐化的驾乘需求为目标。 该系统做到了车机唤醒速度300ms,响应速度400ms,车控技能响应900ms,是目前同级别最强语音识别交互系统。 实行了“可见即可说”,让驾驶者只需要说出想要的操作,就可以马上进行操作,尽可能地提高了驾驶者的操作便捷性。 全系统覆盖了车控车设、系统设置、导航、多媒体、空调等领域,为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而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采用了高度先进的三大技术革新:双轴分布的“新构型”、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的“新突破”和机电耦合传动系统的“新高度”,从而实现了“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和两驱的能耗”的目标。 Hi4技术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全工况效率最优,全场景驾驶无忧,能够满足用户对于动力、省油、安全和激情的多重需求,并以更加优越的性能和更加低耗的能源消耗,为用户带来极致的驾驶体验。

“哈弗要做任何一个时代最好的SUV”,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初心。 哈弗深耕市场十余年,深谙市场瞬息万变,却也不离其宗的道理,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用户解锁科技平权,实现油电同价,就是其“宗”。 世界SUV看中国,中国SUV看哈弗。 哈弗能够在新能源时代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吗?我们拭目以待!

哈弗枭龙上市,起售价13.98万元,对标比亚迪宋Pro

就在不久前?紧凑型SUV市场或SUV细分市场一直由哈弗H6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在新能源电气化时代,哈弗品牌的产品与其他燃油动力汽车系列一样,突然之间,所有这些产品都不再适用。 用户更喜欢出行不受限制、免购置税、油耗低、物有所值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 哈弗H6的冠军位置也被比亚迪宋夺得。

面对冠军被竞争对手夺走的局面,哈弗品牌并不信服,认为自己是SUV领域的王者。 如果它不满意,它将继续推出一系列混合动力车型,包括哈弗H6混合动力车型。 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比亚迪可以通过用电取代汽油实现销量的大幅回升,但哈弗品牌的表现不佳。

我们使用数据来说明哈弗H6的现状。 在过去的四月份,比亚迪宋售出辆汽车,在四月份的SUV销售图中占据首位。 然而,哈弗H6仅售出辆,排名第六。 即使是燃油驱动的长安CS75的销量也高于哈弗H6,哈弗H6的销量疲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SUV的销量排名已经持续了一年多。 哈弗品牌已经尝试了许多方法,混合动力车型也已经问世。 但即使哈弗品牌的销售无法销售比亚迪宋,哈弗品牌似乎已进入“死胡同”。 哈弗品牌有点焦虑,长城汽车也有点焦虑。

鉴于哈弗H6在销售上无法突破和赶上比亚迪宋,哈弗品牌必须找到新的方式,再次推出新的哈弗小龙。 5月16日正式推出,官方指导价为13.98万至15.68万元。 为NEDC提供两个纯电动续航里程:52公里和110公里。

与2022款比亚迪宋ProDM-i相比,价格范围为14.08万元至16.58万元,哪款更具竞争力?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款车的相似之处,都是紧凑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绿色牌照,无购置税,无限制出行,油耗低。

让我们再来看看产品中的差异。 公平地说,我们将选择两款起价为14.8万元的车型,即比亚迪宋Pro DM-i豪华车型,并将其与定价为13.98万元的哈弗小龙导航版进行比较。

在外观方面,与比亚迪宋Pro DM-i相比,这两款车更传统,总体看起来更稳定,适合老年人群。 然而,哈弗小龙更像是一款新能源车型,尤其是半封闭式正面,整体看起来更年轻。 外表的选择完全是个人喜好。 你认为谁更有吸引力?让我们在评论区聊一聊吧!

就车身尺寸而言,哈弗小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4600/1877/1675毫米和2710毫米,定位为紧凑型SUV。 比亚迪宋Pro DM-i的总长度、宽度和高度为4650x1860x1700mm,轴距为2712mm。 从视觉上看,比亚迪宋Pro DM-i稍大,轴距稍长。

在室内设计方面,哈弗小龙采用了全新的语言,中间带有镀铬装饰的三辐多功能方向盘,换挡机构,以及当前流行的双屏幕。 液晶仪表板尺寸为7英寸,而中控台屏幕尺寸为12.3英寸。

比亚迪宋Pro DM-i还配有一个三辐方向盘,LCD仪表板尺寸为8.8英寸,中央控制屏幕尺寸为10.1英寸。 与哈弗猫头鹰龙相比,它略显吝啬。

这两辆车最大的区别在于配置方面。 哈弗小龙有多种主动和被动安全和驾驶辅助配置,如主动安全警告、主动制动、车道保持辅助、车道中心保持、疲劳驾驶提醒、道路交通标志识别、侧安全帘、360全景成像、全速自适应巡航、L2辅助驾驶等,而比亚迪宋Pro DM-i没有。

在动力方面,哈弗小龙配备了DHT-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该系统由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和电机组成。 其中,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74千瓦,系统最大综合功率为185千瓦,系统的最大综合扭矩为375牛米。 此外,哈弗小龙饲料的油耗为5.3升/100公里。

比亚迪宋Pro DM-i配备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1 kW,电机总功率为132 kW,电机扭矩为316 Nm。 同样,宋Pro DM-i进料的油耗为每100公里4.4升。

总之,比亚迪宋Pro DM-i豪华车型售价14.8万元,而哈弗小龙导航车型售价13.98万元。 作为2022车型,比亚迪宋Pro DM-i豪华车型的配置确实不如哈弗小龙导航版。 因此,比亚迪宋Pro DM-i导航版在产品实力方面具有优势。 如果你现在买车,你可以选择哈弗小龙导航版。

然而,比亚迪宋Pro DM-i的冠军版很快将在5月份被更换。 根据比亚迪汽车的调子,价格会降低,否则产品将没有竞争力。 此外,比亚迪是一个较晚的品牌,比亚迪宋Pro DM-i的配置也将高于哈弗小龙。 价格可以参考锦标赛车型的定价原则。 未来,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的性价比也将高于哈弗小龙。 因此,不急于使用这款车的朋友可以等几天,看看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推出后的价格,现在再次销售还不算太晚。

这次比亚迪汽车遭遇了哈弗的竞争对手,谁最终会赢?我们可以让孩子跳一会儿。

最后,在紧凑型SUV领域,大家会支持哪款SUV?让我们在评论区聊一聊吧!

魏建军翻盘之战:在丰田和比亚迪之间撕开战场

2023年3月10日,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举办,Hi4四驱电混技术正式公布。

魏建军要用丰田的思路和比亚迪的打法,来夺取被比亚迪占领的SUV市场。此前长城一系列的调整,暂时还没有带来份额的回升,想让长城打一场“翻盘战”, Hi4这记重拳能奏效吗?

丰田的思路 比亚迪的打法

“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只有一次。 ”魏建军在长城2025战略发布会上这样强调。 在新能源发展道路上只有“一次机会”的魏建军选择了丰田“最全”的思路,比亚迪“垂直一体”的打法。

“长城的新能源、智能化生态布局是中国最全的,世界上不超过2家车企的生态布局可以和长城相比。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3月10日的干货大会上这样表示。

自2021年发布2025年实现碳中和的新能源发展目标以来,长城两年内开始全面布局“氢能、混动、纯电”为主的多元新能源道路。 如同丰田坚持相信多元的新能源技术的理念,长城要将每一条新能源发展路线都做好,打一场“能源平权”战。

同时,长城的新能源战略要落地,要突破“卡脖子”技术,把核心优势握在自己手里。 在技术底层、平台中层、产品上层的研发理念下,长城延续了“垂直一体”的打法,每条新能源路线都从技术底层“零”基础起步,打一场“技术平权”战。

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长城旗下子公司正在各自的领域内开始集体“反哺”。

蜂巢能源布局了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三元、钠离子、固态等多化学体系的动力电池。 未势能源主攻氢能和燃料电池。 蜂巢易创围绕电驱动,已经产出100kW到200kW的系列化产品,覆盖A到D级车型。 极电光能覆盖钙钛矿光伏光电产品。 精工汽车围绕智慧底盘,推出EMB线控制动,全面替代了EHB的机械部件。 毫末智行联合诺博科技,搭建了智能驾驶的硬件框架和软件平台。 生态合作伙伴仙林智能、嘉峪智能则创建了围绕长城系列产品的智能座舱……

但是长城要实现突破,魏建军同时又要打破丰田和比亚迪的窠臼——不能只停留于多能源技术开发水平,也不能只固守传统的垂直一体。 因此,长城在实践的是把技术落实到平台,推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符合市场期待的产品。 依靠子公司建立的技术“护城河”,在对内垂直一体的同时还实现了对外通用。

这也是长城“蛰伏”两年酝酿的大招,在失速的销量面前,魏建军不得不放。

失速的长城 需要一场底层革命

2023年前2月,长城累计销量辆,同比下滑28.94%。 按照长城1月调整后的2023年160万辆年销目标来看,其前两月目标完成率仅为8%。

自2021年达到历史最高销量以来,2022年长城年度销量为128.1万辆,同比下滑16.66%,仅为2022年19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67.4%。

在比亚迪等新能源品牌的冲击下,长城正在逐渐让渡传统燃油SUV存量市场的强势地位。 曾经月销8万辆的SUV销冠哈弗H6,被比亚迪不断蚕食,目前月均销量在2万辆左右徘徊。

面对下滑的市场,长城先是打出了架构重组的组合拳。

2022年12月8日,长城调整了此前3.0组织架构下“一车一品牌一公司”的理念,宣布对旗下哈弗、WEY、欧拉、坦克、长城皮卡以及沙龙六大品牌进行整合。 调整后,公司形成四个新的业务板块,哈弗业务板块依然主攻A级SUV市场;长城皮卡同样独立运营;沙龙、欧拉合并主打纯电业务;坦克、WEY组成高端智能新能源业务板块。

品牌重组之后,长城基本开始锁定新的发展方向,六大品牌将全面向“新”:轿车品牌走向纯电、高端SUV走向智能新能源、哈弗和长城皮卡走向混动。

但以2023年前两月的销量来看,一系列连贯的出拳,并未阻止长城在SUV市场份额的下滑。 而Hi4四驱电混,则是魏建军即将打出的最有力量的一拳。

用魔法击败魔法 谁是混动之王?

长城Hi4电混平台将在4月搭载哈弗产品正式上市,这将是魏建军2023年夺回SUV市场的第一步。

如同佐藤恒治要依靠雷克萨斯推纯电带动丰田的新能源格局,魏建军要依靠哈弗平台推混动实现长城的新能源发展,铸造“新能源的长城”。

从市场竞争来看,长城目前最大的对手还是比亚迪。 要在新能源领域打出来,长城必须要追着比亚迪打,用混动“打败”混动。

2020年,长城正式先于比亚迪DM-i推出柠檬DHT混动,但受制于长城WEY的高端化打法,首先搭载柠檬DHT混动的WEY没有实现规模化的销量,导致柠檬DHT混动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这也导致当柠檬DHT混动扩展到哈弗品牌下的走量车型时,价格明显高于同级比亚迪DM-i车型。 在10万—20万元SUV市场内,用户对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很低,比亚迪的市场占比越来越高,长城的市场则持续被压缩。

结合此前柠檬DHT的战略偏差。 3月10日公布的长城Hi4混动则选择直接在“主品类、主价格、主级别、主风格”行道进行博弈。

简言之,在比亚迪“油电同价”的进攻下,长城要先唤醒在销量上占据绝对主导的哈弗品牌。哈弗配Hi4,把混动哈弗的价格打到比亚迪的“油电同价”以下,打一场隐性的“价格战”!

相比于上一代柠檬DHT混动平台,Hi4混动的油耗降低了15%;相比于比亚迪DM-i,Hi4混动的油耗降低了5%。 同时,长城主打前后桥双电机的四驱相比于柠檬DHT混动平台的成本降低了4万,相比于比亚迪DM-i的成本降低了近1万元。

在此之外,长城Hi4将同时匹配iTVC,依靠感知和智能底盘的效能分配,实现前后轴双电机驱动下的四驱模式。

可以将此理解为,长城将上一代混动的成本降低了,并将首搭类似于比亚迪仰望易四方的识别感知和智慧域控底盘技术,但是价格却卖得更低。

A级SUV市场,没有什么比低价高质更有力的竞争利器了!

SUV是长城的生存之本。 在Hi4落地哈弗之时,也意味着魏建军在30年后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只不过在能源革命之下,长城又开始在“新赛道”中重新起步。

依靠2年的技术重塑,魏建军要翻盘,就必须带领长城重新夺回SUV市场,攻占比亚迪新能源SUV的高地。

长城Hi4,这记重拳,能够为长城夺回失去的领地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33639.html
变瘦并提速 三分精准! 不想就此离开CBA!马尚开启夏训
尤尔曼德斩获丹麦国家队生涯处子球 超级远射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