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至今未付 借壳上市 ! 旗下公司却要掏一千多万元在美 这家车企国内

深陷资金、债务危机的爱驰汽车迎来了“复活”曙光?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网站获悉,纽约时间5月14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公司哈德逊收购I公司(Hudson Acquisition I Corp.,股票代码:HUDA)宣布,该公司已与Aiways Automobile Europe GmbH(爱驰汽车欧洲公司,以下简称爱驰欧洲)签署了业务合并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这意味着,爱驰欧洲或将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登陆美股。

根据协议书内容,爱驰汽车欧洲公司的股东将获得新发行的Hudson Acquisition I Corp.普通股,股权估值约为4亿美元。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12月31日前后完成。“新实体的战略定位将是利用我们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远见和资源。”爱驰欧洲总经理柯力世(Alexander Carsten Klose)表示。

不过,相比爱驰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前景,外界或更关注其债务纠纷能否借此解决。一位接近爱驰汽车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爱驰欧洲名义上是爱驰汽车旗下公司,但在运营和财务方面都相对独立。

对于爱驰欧洲的最新动作,记者试图联系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超和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付强,但截至记者发稿,对方均未回复。

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爱驰欧洲将分三期支付超1400万元

事实上,爱驰汽车一直在为融资努力,此前也寻求过以IPO方式上市。2021年6月,爱驰汽车曾被曝计划登陆科创板,后无果而终。

相较传统的IPO模式,SPAC模式上市更快、费用更少、流程较为简单。汽车公司通过SPAC模式上市此前已有先例,比如法拉第未来、极星都是通过SPAC模式登陆美股。

2022年,爱驰汽车曾计划反向借壳教培企业华夏博雅赴美上市。根据意向书条款,爱驰汽车估值总金额范围为50亿~60亿美元,收购完成后,爱驰汽车所有股权将被转换为上市公司的普通股。但就在2022年,爱驰汽车被曝资金周转难题,随后出现欠薪、供应商回款困难,以及办公场地租金、物业费、水电费欠缴等问题,借壳上市计划最终宣告失败。

而此次“借壳”哈德逊收购I公司,爱驰欧洲也需要付出相应的资金成本。根据双方披露的协议(LETTER AGREEMENT)内容,爱驰欧洲在与SPAC交易完成前, 需分三期向SPAC公司支付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46万元)。 其中,在双方协议签署前或协议签署时,爱驰欧洲需支付100万美元,该笔款项不可退还。另外两笔50万美元款项需在SEC文件提交时和收盘时支付完成。

“爱驰欧洲及其附属公司始终寻求建立我们的核心优势,以提高股东价值。与HUDA的合并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又一步,我们很高兴继续为我们的股东提供服务。”柯力世表示。

新增2.18亿余元执行信息

欠薪问题仍未解决

相比爱驰欧洲,爱驰汽车在国内仍深陷欠款风波。据企查查信息,5月16日,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18亿余元,涉及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相关合同纠纷案件。在此之前的5月14日,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47211元。截至记者发稿前,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共有3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未履行比例100%。

“欠薪也没有支付。”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爱驰汽车去年拖欠的部分员工工资和社保公积金,至今也未得到妥善解决。

该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此前爱驰汽车遭遇资金周转问题时,曾使用过爱驰欧洲的资金,而随着爱驰欧洲上市脚步临近,其资金缺口或能得到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披露的协议(LETTER AGREEMENT)内容显示,代表爱驰欧洲签字的是爱驰汽车CEO朱小华。这或意味着,尽管内部运营上相对独立,但爱驰欧洲与爱驰汽车仍并存于统一管理体系。

但也有观点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依靠“烧钱”模式就可以活下去,企业需要持续现金流的同时,更需要比拼整体运营效率、质量、规模、体系能力等。而对于爱驰汽车而言,登陆资本市场只是其保证生存的第一步,未来是否能顺利发展,还要看其产品的市场表现。

记者| 董天意

编辑 |王月龙 裴健如 盖源源

校对 |段炼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什么是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定义

借壳上市是指上市企业的母企业(集团企业)通过将紧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企业中,来实现母企业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借子壳。强生集团由上海出租汽车企业改制而成,拥有较大的优质资产和投入项目。近年来,强生集团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子企业--浦东强生的壳资源,通过三次配股集资,先后将集团下属的第二和第五分企业注入到浦东强生之中,从而完成厂集团借壳上市的目的。

借壳上市和买壳上市的相同与区别之处

借壳上市和买壳上市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对上市企业壳资源实行重新配置的行为,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区别点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企业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企业的控制权,

从具体操作的角度看,当非上市企业准备实行买壳或借壳上市时,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如何挑选理想的壳企业,一般来说,壳企业具备这样一些特征:即所处行业大多为夕阳行业,具体上营业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亏损;此外,企业的股权结构较为单一,以利于对其实行收购控股。

在实施手段上,借壳上市的一般做法是:第一步,集团企业先剥离一块优质资产上市;第二步,通过上市企业大比例的配股筹集资金,将集团企业的重点项目注入到上市企业中去;第三步,再通过配股将集团企业的非重点项目注入进上市企业实现借壳上市。与借壳上市略有区别,买壳上市可分为买壳--借壳两步走,即先收购控股一家上市企业,然后利用这家上市企业,将买壳者的其他资产通过配股、收购等机会注入进去。

借壳上市企业的会计处理

针对部分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反映,对于非上市企业通过购买上市企业的股权、实现间接上市交易应当如何实行会计处理存在一些理解差别,财政部会计司日前发布《关于非上市企业购买上市企业股权实现间接上市会计处理的复函》,明确相关问题。财政部在复函中明确,非上市企业取得上市企业的控制权,未形成反向购买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范执行。

非上市企业以所持有的对子企业投入等资产为对价取得上市企业的控制权,构成反向购买的,上市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区别以下状况处理:交易发生时,上市企业未持有任何资产负债或仅持有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不构成业务的资产或负债的,上市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60号)的规范执行;交易发生时,上市企业保留的资产、负债构成业务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及相关讲解的规范执行,即对于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的上市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或是计入当期损益。

非上市企业取得上市企业的控制权,构成反向购买的,上市企业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入》等的规范确定取得资产的入账价值。上市企业的前期比较个别财务报表应为其自身个别财务报表。

借壳上市的步骤

借壳上市大体分三步:

1.集团企业先剥离出一块优质资产上市;

2.上市企业通过配股来筹集资金;

3.上市企业用这一笔资金反过来购买集团企业的另一块资产。

借壳上市案例解析案例一:黄鼠狼偷鸡的启示

据民间传说,黄鼠狼偷鸡的技术很高超,听起来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众所周知鸡的体重一般都是黄鼠狼的好几倍,按道理黄鼠狼是无法轻而易举地把鸡偷走的,但是事实上黄鼠狼几乎每次都能顺利得逞,甚至能把鸡带到它1公里以外的老巢去。黄鼠狼究竟有什么独家秘籍呢?原来,鸡在黑夜里看不见东西,黄鼠狼便利用这一天赐良机,轻轻地趴在鸡背上,然后用嘴咬住鸡脖子,同时不断用尾巴狠狠地抽打鸡屁股。这样一来可以防止鸡叫,二来可以轻松指挥鸡前进的方向。这样黄鼠狼就像一个骑士一样,“勒紧”缰绳,挥动“马鞭”,将受惊直窜的鸡赶到自己的老巢后,再尽情享用。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每一步进展前行都离不开“血液”的支持,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进展壮大,难免会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如果此时没有及时为企业注入充足的“血液”,企业就有可能因此而生命垂危。为企业提给充足血液的方式紧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主造血,另一种是输血。自主造血是在企业进展相对稳定,利润良性增长的状况下才能实现,但是对于高速进展或者快速扩张的企业而言,只能依靠输血来满足资本的需求。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紧要表现在股权的控制和运作上。借壳上市便是很好的一种资本输血模式。借壳上市其实和黄鼠狼偷鸡有异曲同工之妙。借壳上市是通过借用其他企业的资本和股权,来壮大自己的资本力量,从而达到上市的目的;而黄鼠狼偷鸡同样是借鸡奔跑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案例二:国美电器上市一、国美香港借壳上市图二、国美香港借壳上市历程

密谋2000年初国美开始将目光转向环境比较宽松的香港证券市场,黄与詹培忠接触。黄开始了其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博弈,其财技也在这里逐步学成詹培忠当时正处于香港证监会诉其于坐庄“德智进展(0070)”中串谋伪造股份证明罪名成立和侵害公众投入者一案“和解协议”执行历程中。铺垫2000年6月底德智进展(0070)下属的JumboProfit以“独立的机构短期投入者”名义联合中介人李祥福,以1920万港元的现金收购了原大股东的小部分股份。开始染指京华自动化(0493)2000年7月底詹培忠亲自控制的BVI企业GoldenMount,再次以现金5600万港元购得原第一大股东的绝大多数股份控制了上市企业这次收购行动动用的合计约7520万港元的现金,很可能是由内地的真正“买家”提给买壳2000年9月京华自动化以全数包销的方式,增发3100万股新股,价格0.4港元/股,募得1190万港元,企业总发行股本增至万股。实际控制人在加大对企业的控制力度从6月的1.2港元/股到9月的0.6港元/股,配合这次供股。本次配发的股份数量,3100万股,折合企业已发行总股本的19.7%,恰好低于20%,因此,不需要停牌和经过股东大会决议历程JumboProfit已经从股东名单中消失,它持有的1500万股2000年12月6日京华自动化以2568万港元购买黄俊烈的SmartechCyberworks,现金支付1200万港元,余下的1368万港元以向卖方发行代价股的形式支付,每股价格0.38港元。黄俊烈将以持股3600万股(16.1%),成为仅次于詹培忠(22.3%)的上市企业第二大股东,并通过BVI得到了上市企业支付的1200万港元的现金。SmartechCyberworks从新恒基地产(黄光裕哥哥黄俊钦的企业)购买位于北京鹏润大厦三间办公室,称购买价格是2568万港元,已支付了首付款1000万港元,但那三间物业当时并没有产权证。ChinaSinoTechnology与京光约定,保证在合同落实后至少两年的时间里,以18美元/平方米的价格租赁该物业。代价股1368万港元合股,折合企业已发行股份的19.2%,又是恰好不超过20%。2001年9月京华自动化全数包销配售4430万股新股,股价0.18港元(折让10%),募集资金797.4万港元。黄实际控制的上市企业资源为3600万股(占总股本的13.42%),上市企业的实际控制权,还在詹培忠手里。本次配发的股份数量折合企业已发行总股本的19.8%,因此,也不需要停牌和经过股东大会决议历程。此时股价已经跌至0.2港元上下詹手中的GoldenMount在过去的半年中也减了1000万股,此时增持股份的成本。2002年2月5日京华自动化增发13.5亿股新股,每股0.1元,全部由黄光裕独资的BVI企业ShiningCrown以现金认购。黄已决心将其旗下的地产业务装入此壳中。黄光裕合计持有85.6%的股份黄当时他正在收购ST宁窖()。黄称买壳的现金支出1.35亿港元,全部进入上市企业进展地产业务,京华自动化的公众股价格在这轮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连翻了四倍。套现2002年4月26日黄转让11.1%的股份给机构投入者,做价0.425港元/股。黄的持股比例降低到74.5%,透现7650万港元。触发无条件收购,减持股权比例,既保住了上市地位,又实现一股独大,同时套现减压。2002年4月10日京华自动化出资现金加代价股合计1.95亿港元,收购ArtwayDevelopment(由黄光裕持有)将上市企业账面的几乎全部现金1.2亿元转入自己的账户,顺利解除收购“净壳”支付的大笔现金的资金链压力。Artway拥有北京朝阳区一处物业权益的39.2%。黄套现上市企业现金,同时增持股份,白得了一个“净壳”。公众股连翻四倍,詹把手中的公众部分大量地转给机构投入者,获利数千万。2002年7月京华自动化正式更名为“中国鹏润”在地产、物业等优质资产的带动下开始扭亏。2003年7月再发19%新股融资3790万元。公众投入者(已达总股本的33%)用壳2003年初黄成立一家“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企业”,由黄拥有100%股权,国美集团将94家门店全部股权装入“国美电器”,由鹏润亿福持有65%股份,黄光裕直接持有国美电器剩余35%股份。黄开始重组“国美电器”。65:35的比例是为了回避商务部关于外商零售企业、外方股份比例必须在65%以下的限制。此后在内地的IPO和买壳的消息,意在分散公众注意力和给战略对手施加压力的幌子。注册“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企业”,借用国内高科技企业免税的优惠政策,回避出售股权需要支付的巨额所得税。2004年4月“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企业”把股权全部出售给了BVI企业OceanTown(由另一家BVI企业GomeHoldings全资持有,GomeHodings由黄个人独资持有),OceanTown成了控制国美电器核心业务的第一大股东(65%)。2004年6月中国鹏润以83亿港元的代价,通过全资BVI子企业ChinaEagle,从GomeHoldings手中,买下OceanTown。支付方式:向黄光裕定向配发及增发价值2.435亿港元的不受任何禁售期限制的代价股份;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一批价值70.314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相关换股权可在自票据发行日起三周年内的任何时点随时行使,满三年后强制行使;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二批价值10.269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相关换股权仅于北京国美偿还所欠国美电器相关债务后方可行使。中国鹏润成为“国美电器”的第一大股东(65%)。这次收购的独立财务顾问香港金百利有限企业按2003年底国美电器净利润为1.78亿元人民币算,交易88亿人民币,市盈率达到49.5倍,当时国美净资产为2.41亿元人民币。支付手段用代价股份和可转换票据(与代价股并无实质区别,只不过是为了回避无条件收购退市危机而使用的财务技巧)。“中国鹏润”的现金已经掏空,此时黄已经控制了“中国鹏润”66.9%的股权。83亿港元的代价股和可转换票据,使“中国鹏润”的股本增大十余倍,黄的个人持有量将高达97.2%。把自己的资产吹出这么大的泡沫,一是“泡沫大狼”可以吃“实体小狼”而充实自己;二是防备被“洋人的大狼”一口吃掉套现2004年7月7月中旬首次以每股4.85至6.53元,配售5.75亿旧股,占已发行股本35%。安排行荷兰银行见反应欠佳,将配股价调低至每股4.05至4.85元,配售规模亦缩减至4亿股,仍未获足额认购,最终被迫取消配股行动。配售旧股失败黄光裕4个月内两度尝试在市场配售旧股,共3度减价,配股价由最高的每股6.53元调低至最低的3.975元,高低幅度相差约40%。2004年9月28日黄光裕拟以每股3.975元配售2.4亿股国美旧股,集资9.54亿元,配股价较国美停牌前大幅折让15.4%。相当于国美今年市盈率的15.21倍。黄光裕成功套现近12亿港元。基金成为最大的接盘者,包含惠理基金(ValuePartners)、摩根士丹利及Fidelity.黄光裕配售后仍占企业已发行股份的82%,为了符合交易所的要求,黄光裕于日后还要减持手上国美股份。据预期,国美在本年度(2005年3月止)每股赚1.08元,即使按照5.85港元的高位收市,预测市盈率亦只有5.4倍,仅为上述23倍(联华超市980,HK)及38倍(北京物美8277,HK)同类零售股的1/4至1/7。2004年12月16日黄光裕通过荷银洛希尔配售2.2亿股股份,每股作价6.25港元,较停牌前折让4.58%。黄光裕套现13.75亿港元,持股比例将由此前的74.9%下降到65.5%。复牌后国美电器的股价始终在6.55港元左右徘徊。中期业绩为每股0.15港元。2005年1月17日国美电器将于近日向黄光裕收购旗下国美家电余下35%的股权,收购价达60.58亿元。先支付10亿元现金,余下的50.58亿元将透过发行7.38亿新股支付。开始试图出售国美家电余下35%的股份上述7.38亿新股相当于国美电器扩大后股本的31%,而黄光裕持股量将由目前67.5%回增至77.58%,黄光裕稍后还会减持国美电器股份,以确保市场流通量不少于25%。2005年7月6日国美电器(0493,HK)公告称,今年1-5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不过,快速扩张导致每平方米营业收入、毛利率都有所下降,加之昨天的公告再度确认,主席黄光裕正计划出售其在核心子企业国美电器35%的股份,国美电器昨天重挫8%,报收在6.25港元。自6月23日以来的7个交易日中,国美电器的股价下跌了21.4%,黄光裕的资产也缩水了12.56亿港元。年初黄光裕出售国美家电35%股份的申请,还没有得到商务部的批准。黄光裕向《每日经济新闻》解析了国美股票连续大跌的原因,即业内开始对连锁家电销售行业不看好,认为行业竞争过于激烈,毛利水平太低,导致对国美也信心不足。而引发此次国美股票大跌的直接原因,他认为可能是一位客户因资金方面的问题,大量抛售股票,但此猜测还没有得到确认。

三、借壳上市历程解析

1、国美上市策略

2001年国美的销售额已攀升至几十亿元,成为中国家用电器零售业第一品牌,其对资本市场的向往也是顺理成章的。国美可通过至少三种途径进入资本市场。

上策是,引入国际顶尖投入机构作为战略投入者,借助后者强大的综合优势,将国美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商家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以IPO方式上市;

中策是,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相对宽松的条件,选择一个总资产20亿港元左右的上市企业,由其以代价股收购国美部分股权,快捷完成控制权的取得及核心业务的装入—当年香港监管机构对借壳、反向收购的限制远没有2004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政”严格—然后以优异的业绩成长为卖点融资,为国美大举扩张提给动力;

黄光裕借壳京华自动化(,后更名为中国鹏润、现名为国美电器)属于下策:以现金认购股票只取得了控股权,而没有同步装入资产。

2、借壳上市原因

2004年苏宁电器(10.14,0.10,1.00%)成功获批,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股票首发权”的家电商。上海永乐,也从高层传出消息计划在2005年实现海外上市。实力更为雄厚的外资巨舰更早已等在门外。

从操作程序来看,要从头走完IPO的全部审批程序,在非常理想、没有任何反复的状况下也至少需要9个月的时间。

H股是法人股,流通性较差,且申请手续繁杂,每次发新股都要大陆和香港特区政府审批;此外H股是在中国香港募集资金在中国大陆实行投入,不能直接交易,而且发行H股后,企业高管人员不能顺利实行期权制。

除此以外,采用借壳方式,以国美良好的盈利改变中国鹏润的财务状况,拥有国美这一年均158%增长率的优质资产,自然为其获得强劲的盈利能力提给了保证。事实上,收购国美当日,鹏润股价即狂飙112.84%,由停牌前的每股0.148港元升至0.315港元。

3、快速上市原因:

按照WTO市场开放协议规范,到2004年底,中国的零售业将全面对外开放,此时OceanTown,可以100%控股“国美电器”,那么OceanTown的总市值会增加35%,是什么使得黄光裕连几个月都等不急了?答案一是资金链条可能已经绷紧,如此大的收购行动,坐等两个月,实在可能夜长梦多;二是另外的35%,同样可以给未来的新代价股提给题材,不急在这一时,而且,国美,这个商务部的典范企业,分两次间隔一年变成“外商独资企业”,不会让商务部的领导们下不了台阶。

4、国美重组

国美电器在全国的131家门店中只有北京、天津、深圳、成都、重庆、西安、沈阳等地的94家门店被纳入上市企业,而包含上海国美、香港国美等37家门店则由于开设时间短或经营业绩稍差等原因而未被纳入。被装入“国美控股”的国美电器,通过18家子企业拥有国美旗下131家门店中的94家店,惟独黄光裕起家的“黄埔军校”——“北京国美”,没有进入舰队,剩余的37家门店也没有纳入南征的舰队,“Gome”字样的商标也还在北京国美手中,这37家门店加上国美商标,这暗示“北京国美”应该还有别的安排。

5、相关财报数据

中国鹏润在2003年3月到2004年3月的财年内,营业额为4482万元,纯利润为1988万元。在5月21日开始停牌以公布这项收购计划,停牌时市值仅有4.2亿港元。

国美电器03年营业额93亿元,纯利2.75亿元,02年纯利1.06亿元,销售额为66.2亿元;01年纯利2500万元。200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达到了8454万元人民币,同期销售额达到29.2亿元。国美电器截至2004年3月31日的总资产约31.9亿元人民币(约合29.6亿港元),净资产2.41亿元人民币。

黄光裕只向鹏润保证,其收购的OceanTown资产净值不低于2.41亿元,并要经国际会计师行审核,如有不足,鹏润可向黄光裕索偿。

6、北京国美的债务

目前,北京国美有数额高达10.7亿元人民币的债务,从何而来,又到了何处,这是最大的财务疑团。这相当于10亿港元的巨额内部债务,不能排除可能存在两个“黄灯”的用途——包装业绩和出境投入。无论如何,这笔钱都是四两拨千斤的那个四两,但是,即便这个四两也是如此之重,足以造成集团内部资金链条吃紧。

7、收购支付方式解读

根据中国鹏润发布的公告,上述两期可换股票据“不得提早赎回、于到期日强制性转换及不得以现金赎回”。

这一条款表明,此次收购国美电器,中国鹏润将不会因支付巨额收购代价而面临现金压力。并且,如果北京国美在可换股票据到期日前尚不能偿还所欠国美电器债务,第二批换股权将被终止行使。

黄光裕通过把国美电器注入香港上市企业中国鹏润,实现了资产证券化,大大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此后,黄光裕可以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获得现金。此外,黄光裕获得的价值2.435亿港元的新股并没有任何禁售期,在到手之后马上就可以抛出套现。

即使在换股完成之前,黄光裕也可将可换股票据通过转让他人而获得现金,或者将其质押而获得银行贷款。同时,此举亦可避免中国鹏润由于公众股东持股比例降至25%以下而产生的退市危机。可谓一箭数雕。

如果上述三个层次的安排最终都得以顺利实现,则中国鹏润的股本将扩大10.541倍,黄光裕最终将拥有中国鹏润97.2%的股权。

8、本案例意义

香港新例令借壳及买壳行为大受打击,特别是涉及内地民营企业家的借壳及买壳行为。很多内地民企,都想在香港上市,一方面打开知名度,同时利用国际市场融资,借壳及买壳本来会较快及成本较低,现在则很难做。国美的个案令投入银行有一线希望,这个案例显示,只是控股权不变,即使注资后的上市企业,紧要业务有明显改变,香港交易所也不会将之列为新上市个案。

9、成功之处

由一家国内民营企业变成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再摇身一变成为香港上市企业,国美上市的经历可谓精心策划。

首先,从黄光裕将国美资产打包装入国美电器有限企业,到OceanTown接手北京亿福所持国美电器65%的股权,国美一直在走香港H股IPO的路线。但是随着国美的竞争对手苏宁电器在中小板块上市的计划出台,国美如果要走完复杂而漫长的IPO历程,至少需要9个月,而如果审核历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国美上市将被拖得更久。面对苏宁的扩张势头,国美的进展计划对资金的需求尤为迫切。因此选择借壳上市,抢在苏宁前面融得资金、掌握先机,是国美变更初衷的重要原因。

其次,香港联交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的实施对借壳上市实行了限制,紧要体现在增设反收购行动一项,将实行反收购的上市企业视作新申请人,必须按照IPO的程序审批。《上市规则》对反收购的界定是:注入资产值达到壳企业资产的100%,且收购事项发生后,上市企业控制权发生变动;在上市企业控制权发生变化的24个月内,上市企业向取得控制权的人士收购的资产值达到壳企业资产的100%。由于国美和中国鹏润的控制权实际上都掌握在黄光裕手中,而黄光裕取得中国鹏润也已超出24个月的时限,顾这次实际上的反向收购成功得绕过了《上市规则》的限制。

再次,此次中国鹏润通过增发股份和可换股票据支付,没有动用企业一分钱现金,而是将83亿港元的收购代价分三个部分支付:一,中国鹏润向黄光裕定向配发及增发价值2.435亿港元的代价股份,这些股份不受任何禁售期限制;二,中国鹏润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一批价值70.314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相关换股权可在自票据发行日起三周年内的任何时点随时行使,满三年后强制行使;三,中国鹏润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二批价值10.269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相关换股权仅于北京国美偿还所欠国美电器相关债务后方可行使。这无疑大大减轻了中国鹏润的现金压力。

10、交易后的方向

一、退——下策:套现几十亿港元。黄的可转换票据,在不远的将来,曲线进入到美国资本市场,以场外交易的ADR方式被机构收购一部分,黄自己套现走人,拿这笔钱回国再次打造剩下的资产或做其他的投入。不过,这样一来黄会失去对最大的那一部分国美资产的绝对控制权,而且,必将被打一个大折,实为下策。只要黄的资金链条不断,他宁可打持久战,也是不会选择这种方式的,换句话说,如果黄选这种方式,一定是资金链条断裂的压力迫在眉睫。至于高价抵押给银行打折套现,那是下下策。

二、进——上策:套现增持,共同坐庄。黄凭借手中充沛的现金和80亿港元以上的股份,曲线进入到国际资本市场,去收购或参与美国、欧洲、国内的“同行”。而把李泽楷的旧戏文新唱一次,以其留在国内的完整的第二支舰队,手中尚存的第一支舰队的35%股权和剩下的没有转ADR的香港代价股权,在更大的“资本市场”里套现现金和参与瓜分国际零售业市场份额,并不难做到。如果选择这种方向,这次进军美国资本市场,黄可谓是兵强马壮,进退自如。这种选择更利于保持他的主动地位。以黄的一贯作风,他内心可能真正倾向这种选择,这也是资金链条能通往国际资本市场的必需选择。

四、相关知识:

1、供股是上市企业董事会受股东大会之命,定向增发已发行总股本20%之内的新股份,该权力使企业实际控制人可以不断增持股份而巩固控制权,该股份的发行定价,原则上以当时该企业股票市场交易价为准,可以略微溢价或折让。先以现金购得紧要控股股东地位,再不断供股,是香港并购高手一贯的行事风格,这不需要停牌和经过股东大会决议历程。

2、代价股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全流通证券市场,上市企业最常用的并购支付方式,即收购某一资产时,不以现金支付,而以增发的本企业股份支付,该笔股份的价格,原则上以当时该企业股票市场交易价为准,经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也可以在交易价的基础上溢价或折让,该笔用于购买资产的股份称之为代价股份。

3、2004年4月1日生效的香港联交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的实施对借壳上市实行了限制,紧要体现在增设反收购

中国大陆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要具备什么条件?

中国公司想要在美国上市需符合中方要求和美方要求两方面的条件。

1、美方要求:

在美国最主要的证券交易市场有三个,纳斯达克(NASDAQ)、纽约股票交易市场(NYSE)、美国股票交易市场(AMEX)。公司只有在满足各市场对公司的要求后其股票或者是证券才能在市场上发行、交易。下面以纽约股票交易市场(NYSE)对非美国公司上市的要求为例:

社会公众持有的股票数目不少于250万股。

有100股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5000名。

公司的股票市值不少于1亿美元。

公司必须在近3个财政年度里连续赢利,且在最后一年不少于250万美元、前两年每年不少于200万美元或在最后一年不少于450万美元,3年累计不少于650万美元。

公司的有形资产净值不少于1亿美元。

对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方面的多项要求。

其他有关因素,如公司所属行业的相对稳定性,公司在该行业中的地位,公司产品的市场情况,公司的前景,公众对公司股票的兴趣等。

2、中方要求:

符合境外上市条件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均可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境外直接上市融资,证监会对符合以下条件的上市申请依法予以批准。

筹资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及国家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立项的规定。

申请公司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境外融资额不应少于5000万美元。

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稳定的高级管理层。

申请公司要严格按照证监会规定的程序提交申请材料。

扩展资料:

中国公司赴美上市降温

追逐海外市场上市曾是一些国内企业的愿望,但最近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明显降温。2019年一季度,共有7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数量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具体来看,2019年共有39家企业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其中,中国企业有7家,环比下降3636%,同比下降30%;募资规模共计1973亿元,环比下降8068%,同比去年下降9068%。此前,2018年3月份美国市场中企上市规模达203亿元。

这主要是受到国内科创板启动影响,中企赴美上市热情减少,美股中企IPO数量大不如前。美国IPO市场自2019年开年以来依然不够活跃,由于2019年初美国证券交易所工作暂停。部分国内有赴美上市意愿的企业开始考虑科创板等其他融资通道。

2022年6月份新股发行一览表

对于我国公司而言,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途径有两个:IPO和反向收购(借壳上市)。而在IPO中,一般是采取曲线IPO的形式。也就是说,境内企业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或购买壳公司,然后通过资本安排和契约设计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然后以壳公司的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的方式。通常,离岸公司注册在英属维京岛、巴哈马、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巴拿马等世界著名的避税岛上,这样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同时能够规避我国政府对于企业海外上市的严格规制。纳斯达克市场上的新浪、网易、搜狐等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上市的。

除了IPO上市之外,我国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反向收购(借壳上市)在纳斯达克上市。所谓反向收购上市,就是指国内企业在海外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作为“壳”,然后由上市公司反向兼并中国大陆或大陆之外的企业法人,然后由壳公司实现再融资功能。反向收购上市尽管规避了国内审批程序,但资产业务注入难度、风险较大,而且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再融资目标。如我国西安的生物技术公司杨凌博迪森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于2005年8月25日成功升板全美证券交易所(American Stock Exchange)。

这样,一旦一家“中国概念”公司根据自身实力确定了纳斯达克上市方式,它就可以按部就班实现上市计划。一般而言,如果一家中国公司想要实现纳斯达克上市,需要经历如下步骤:提出申请、等待答复、取得法律认可、招股书的Redherring(红鲱鱼)阶段、路演与定价,然后就是招股与上市阶段。只要公司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要求,并且能够吸引到国际投资者的关注,那么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难度不大。因为纳斯达克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只要投资者预期上市公司能够给他们带来回报,他们必然会热烈地追捧这家公司的股票。只要获得投资者热烈认购,上市公司也就能够在纳斯达克以很高的市盈率融得资金。

如果一家公司希望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那么,想要获得融资资格将是“万里长征”。首先,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保证公司能够购买一个高质量的“壳”资源是对公司的一个挑战。其次,如何注入新的业务?如何保证新的业务能够获得投资者的认同?实际上,经历买入上司公司的“壳”资源,注入资产,然后提升公司业绩,实现融资的效果将是买壳上市的中国公司需要面的的挑战。

从纳斯达克目前已有的23家“中国概念”公司而言,19家选择了IPO上市,4家选择了反向回购上市。这些上市公司上市方式选择本身就说明了中国企业对于纳斯达克上市的偏好:与投入的成本和获得的资金的数量、风险相比,IPO是比反向回购更加理性的选择。

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的上市条件

(一)先决条件:经营生化、医药、宽频、信息、光纤、通信、制造(含传统行业)等公司经济活跃期满1年以上,且具有高成长性的发展潜力。

(二)消极条件:

有形资产净值须达到1500万美元以上。

最近一年或最近三年中,近两年的税前收入达100万美元以上。

IPO股票发行须超过110万股。

上市证券挂牌市值须在800万美元至1800万美元之间。

每股最低挂牌价5美元。

(三)积极条件:SEC及NASD审查通过后,需有400人以上的公众持股人才能挂牌,所谓的公众持股依美国证管会手册(SEC Manual)指出,公众持股人的持有股数需要在整股以上,而美国的整股即为基本的流通单位100股。

(四)诚信原则: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流行一句俚语:“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意思是说,只要申请的公司秉承诚信的原则,上市是迟早的事。

企业海外上市的好处

低成本融资,迅速提高企业竞争力

从客观上来看,国内证券市场发行新股速度在不断加快,股市规模在不断地扩张。但是,如果在短期内发行新股过多,必然对二级市场产生消极影响。从主观上讲,发行公司在国内发行新股受到的限制较多,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升国际竞争力,低成本到海外上市将是企业的良好选择。此外,海外上市相对于国内上市而言,周期较短、手续也比较简单,这都从综合层面上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

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后,外资股股东将会依照公司章程来保护他们的出资人权利,要求上市公司切实履行公司章程承诺的义务,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披露,从而有效地防止 内部人控制 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效率。

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内通过海外上市,学习到国外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对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国际竞争力将大有裨益。提升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形象

国内企业通过海外上市,既为国外企业了解国内企业提供了信息平台,也为国内企业走向国外资本市场创造了良好开端。通过在海外上市,企业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海外声誉,从而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在对外贸易中争取得到信贷和服务的优惠,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上市过程简单有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融资计划中国企业到境外上市由于上市程序相对简单,准备时间较短,符合条件的拟上市公司一般都能在 1 年内实现挂牌交易。这非常有利于中国企业及时把握国际证券市场上的商机,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融资计划,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获得必要的资金。此外,上市准备时间的缩短也有利于拟上市企业控制到境外上市的成本。 除此之外的其他优点 在国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股东分散,发行者可较为自由地使用筹得的资金,降低企业被新股东控制的风险。在国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能够筹集到各种货币的资金,满足对外汇资金的需求。国外证券市场资金来源广泛,股票易于发行,特别是当国内采取金融紧缩措施时,这种发行大为必要。境外上市后再融资的灵活性强,难度低,而国内上市企业的再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难度较大。希望你能够找到答案

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中共有多少家啊

1晶科能源; 第二,雷震科技; 三、君诚科技; 4韦德信息; 5铜冠铜箔; 6实际测试; 七。康华医疗中心。 [扩展信息] 上市是证券市场的一个术语。狭义的IPO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是指企业为了筹集企业发展资金,通过证券交易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的过程。当大量投资者认购新股时,需要以抽签的形式进行配股,也叫抽新股。认购的投资者期望以高于认购价的价格出售。在中国环境下,上市分为中国公司在国内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中国公司直接去非中国大陆证券交易所(如香港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等。)以及中国公司在海外间接设立离岸公司,并以离岸公司的名义在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红筹股)。 2011年以来,国务院明确提出以一级主板、中小板、二级创业板、三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四级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为框架,建设多层次资本交易市场。 在地方政府发布的文件中也可以明显看到,“完善挂牌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建立市场优化机制,推动初创企业在深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上市。”的通知。 因此,广义上的上市,除了公司公开(非定向)发行股票外,还包括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交易,以及在市场上发布/推出新产品或服务。

2021年纳斯达克即将上市名单

目前共有28家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纳斯达克中国上市公司:

中华网 新浪网 搜狐网 网易 TOM网 盛大网络 侨兴电话 空中网

前程无忧 金融界 携程网 亚信科技 掌上灵通 UT斯达康 九城关贸 第九城市

e龙华友世纪 汽车系统 太平洋商业 分众传媒 网络 德信无线 杨凌博迪森

美东生物 北京科兴 中国医疗 中国科技

2022年即将上市的新股列表

2021年即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有雅克科技、华天科技、思源电气、通富微电、安集科技。上面介绍的这几家公司是相关存储芯片的上市公司。

一、在2021年前三季度,纳斯达克通过传统IPO、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和直接上市等途径迎来共计560宗IPO,募集资金总额突破1360亿美元。其中加州护发产品公司Olaplex市值最高,根据当天收盘价计算,Olaplex市值为亿美元,从IPO的企业类型看,上市企业科技、生物科技和金融企业为这主。

二、仅在第三季度,纳斯达克就迎来了147家上市公司,募集了高达290亿美金的资金。纳斯达克预计秋季将会有更多科技、生物科技和零售企业准备上市工作。展望2022年,在估值环境良好且无其他改变迹象的情况下,IPO市场的劲头预计将会持续。

三、华天科技是2003年11月12日,天水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甘肃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友旺电子有限公司、自然人杨国忠和葛志刚、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硅动力微电子有限公司签署《发起人协议》,一致同意共同发起设立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2月,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上海思源电气有限公司。2000年12月28日经批准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8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国内知名的专业研发和生产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火炬计划企业,是电力设备制造与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上市公司之一。

五、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经贸资二函[2002]1375号文批准,由南通富士通微电子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万元。经公司200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经商务部商贸批(2006)2514号批件批复同意,公司股本总额由万股增至万股,新增股本由未分配利润转增。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通知》、(证监发行字(2007)192号文)核准,公司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6700万股。

纳斯达克中国上市的公司有哪些

一、晶科能源;

二、臻镭科技;

三、骏成科技;

四、纬德信息;

五、铜冠铜箔;

六、实朴检测;

七、华康医疗。

上市是一个证券市场术语。狭义的上市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当大量投资者认购新股时,需要以抽签形式分配股票,又称为抽新股,认购的投资者期望可以用高于认购价的价格售出。在中国环境下,上市分为中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公司直接到非中国大陆的证券交易所(比如香港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等)以及中国公司间接通过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并以该离岸公司的名义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红筹股)三种方式。

从2011年开始,国务院就明确提出建设以第一级主板、中小板,第二级创业板,第三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第四级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为构架的多层次资本交易市场。

在各地方政府的发文中也清晰可见“完善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建立市场优选机制,推动创业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挂牌融资。”的通知。

因此,广义的上市除了公司公开(不定向)发行股票,还包括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交易,以及新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发布/推出。

上市条件:

根据2006证券法:

第四十八条:申请证券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由证券交易所依法审核同意,并由双方签订上市协议。证券交易所根据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的决定安排政府债券上市交易。

第四十九条:申请股票、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行保荐制度的其他证券上市交易,应当聘请具有保荐资格的机构担任保荐人。本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适用于上市保荐人。

第五十条: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三)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以上;

(四)公司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无虚假记载。

贝罗尼集团202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吗

一共12家

中华网 2000年7月13日 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网站,上市当天股价从20美元涨到67美元,创造了超额认购40倍,开盘当日股价就翻两倍的纪录

盛大互动娱乐公司 2004年5月13号 上市价格每股13美元

网易 2000年6月30号 网易的发行价定为每股1550美元,虽然该股在首个交易日曾冲到17美元,但盘中一度跌至1075美元,至下午4时收市时,以美元的价格书写了网易上市第一天的历史,跌幅高达20%。

搜狐 2000年7月12日 1303美元开盘,曾经一度下滑至1260美元,最后报收于1300美元。

新浪 2000年4月13日 每股定价为17美元,共发行400万普通股,募集资金6800万美元。上市当天开盘价为1775美元,最高价为美元,最低价为1775美元,收盘价为美元。

携程旅行网 2003年12月9日 首日纳市交易,发行价18美元,开盘价2401美元;截至收盘,其股价较发行价涨1594美元,涨幅8856%;较开盘价涨993美元,涨幅4136%,至3394美元。上市当天就暴涨886%,成为纳斯达克市场过去三3年来开盘当日涨幅最高的一只股票

无忧招聘网 2004年9月29日 开盘价1898美元,报收于2115美元,涨幅达5107%,成交量达6,068,355股。该股在首日交易中最高涨至229美元。

e龙旅行网 2004年10月28号 发行价为135美元,开盘价为22美元,开盘后即一路下跌,最低下探至1396美元。报收于144美元,首日交易涨667%,成交量为5,746,614股

Tom Online 2004年3月10号 以1575美元开盘,共发行8亿股美国预托股票。

空中网 2004年7月9日 发行1000万股,发行价10美元/股。开市后不久就跌破发行价,一度跌至975美元。在最后收盘时,则以1010美元收盘,比发行价略高。

灵通网 2004年3月4日 公司股票以每股19美元高价开盘,当日收于1747美元。掌上灵通藉此募集资金约为8470万美元。掌上灵通公司此次以发行存托凭证�ADR 的形式上市,共发行了515万单位ADR,再加上向某些特定的股东发售的91万单位ADR,共计606万单位。其中每单位ADR代表10股普通股。

百渡 2005年8月5日 招股说明书显示,2003年网络净亏损人民币8883万元,而在2004年已经扭亏为盈,并且有人民币12亿元的盈余。在2002年到2004年期间,网络主营业务收入的年均增长幅度达到了惊人的225%

发行商: 网络公司

股票代码:BIDU

募股类型: 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首次公开募股

所募有价证券: 美国存托股票(ADS)

首次公布募股价格范围:19美元至21美元

调整后募股价格范围:23美元至25美元

最终定价范围:27美元

首次发行股票数量: 3,699,935股美国存托股票, 初步中点总价为7400万美元

调整后股票发行数量:4,040,402股美国存托股票,调整后中点总价为9700万美元

最终发行股票数量:4,040,402股美国存托股票,总价为109亿美元

初次绿鞋:高达512,752股美国存托股票

调整后绿鞋:高达563,822股美国存托股票

交易所/代码:纳斯达克/BIDU

CEO:李彦宏(持股比例:IPO前:258%;IPO后:229%)

IPO后持股结构:管理层(李彦宏229%、CTO刘建国09%、CFO王湛生1%、COO朱洪波1%、副总裁梁冬04%);

主要股东:(德丰杰258%、徐勇7%、Integrity97%、Peninsula85%、GoogleIPO前26%)股东(IDG 42%)

公司注册地:开曼群岛

员工人数:750

主要业务:搜索引擎

财年截止日:12月31日

网址:>

贝罗尼集团没有在纳斯达克上市。贝罗尼集团已经于2017年5月12日在澳大利亚国家证券交易所IPO成功上市,没有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于2019年4月29日在美国OTCQX市场正式挂牌交易。

从热搜来看,瑞幸是一家“有始有终”的企业。

很好理解,年初(1月31日)做空机构浑水爆料瑞幸咖啡财务和运营数据造假,一时间瑞幸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曲曲折折近一年,本周三,瑞幸又以支付1.8亿美元(约人民币12亿元)罚款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和解而上热搜。这样有头有尾的“热搜”态度,无不令人感慨。

有网友评论:“这世上没有用金钱解决不了的事情,即便有,那也是给的钱还不够。”虽然这里有夸大金钱的作用,但对于瑞幸来说,交罚款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和解这件事,瑞幸很正式地发了一份声明,表示将持续配合监管,同时持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产品和服务。说到这里,竟然觉得瑞幸咖啡有一种“千帆过尽”的感觉。

毕竟瑞幸从爆料后瑞幸股价当天暴跌10.74%,到6月中旬,瑞幸咖啡股价一路暴跌至90%以上,市值蒸发超过110亿美元。6月29日,瑞幸咖啡正式在纳斯达克停牌,并准备退市事宜。

瑞幸被处罚也算是罪有应得,但以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为首的神州优车也深受牵连,导致股价崩盘,神州租车也为此开始了四次“卖身”之旅。

虽然神州租车今年上半年总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6.3%,为27.59亿元,净亏损也高达43.38亿元,尤其是在同期净利润为2.79亿元的对比下,更是巨亏。但从神州租车的车队总规模为132,221辆来看,仍为国内第一大租车品牌。在新股东入主后,稳定的神州租车显然也将回到正轨上。

反观瑞幸咖啡,虽然破财免灾,但是面对美国对于财务造假,采用的是行政+市场化的惩罚方式来看,瑞幸目前仅仅只是解决了其行政处罚的问题。若瑞幸还想重返美国上市,还需要解决投资者集体诉讼的问题。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本周除了瑞幸咖啡这个舆论的焦点外,东风汽车多次涨停与众泰控股股东铁牛集团发布破产进展公告同样引发热议。

创业板史上最大IPO

本周东风汽车在股市上的表现无疑是瞩目的。

因为股票连续两日涨停,12月16日,东风汽车发布股价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不存在涉及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收购、债务重组、业务重组、资产剥离、资产注入、股份回购、股权激励、破产重整、重大业务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重大事项。

换句能看得懂的话来说,股票是它自愿涨停,不是人为手段造成。除了本周三是以5.45%的涨幅结束那“灰暗”的一天外,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东风汽车都以涨停结束,截至周五收盘,东风汽车股价为8.9元/股,总市值也来到178亿。

至于东风本周大涨的原因,与东风汽车登陆A股市场有了新进展有关系。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以下简称:上市委)2020年第55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根据东风汽车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9.57亿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占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0%,假设不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预计融资金额为210.33亿元,有望创下创业板史上最高的募资纪录。

据悉,融资后的资金主要用于岚图汽车研发、新一代汽车和前瞻技术开发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其中,新一代汽车和前瞻技术开发项目占77亿元,岚图汽车的研发费用为70亿元。

巧合的是,岚图汽车旗下首款车型岚图FREE于昨晚首发亮相,新车定位为中大型SUV,轴距超过2.9米,提供纯电动和增程电动两种动力选择,据了解,新车将在2021年第三季度上市交付。

此次东风汽车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关注度,也和其瞄准未来的高端智能化品牌岚图清晰的发展规划有关。高端智能化汽车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尤其是在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市值相继冲高,不断超越传统巨头车企大众、丰田等后,造车新势力的期望也被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过上市委对于东风汽车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储备等方面做了问询,由于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投资大,见效慢,政策、市场还存在众多变化,在平台、三电技术等方面需要做长线投资,后续岚图的市场表现如不尽如人意,要是不能尽快上规模,岚图势必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汽车自今年10月13日获得创业板受理后,10月17日便进入到问询阶段,再到12月11日,短短两个月时间,东风汽车A股发行上市的申请便获上市委员会审议通过。这样的节奏可用“风驰电掣”来形容。

如果东风汽车集团A股上市成功,意味着其将长城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之后,成为第四家同时登陆“A+H”股的整车制造企业。

铁牛重整,众泰被“孤立”

没想到,本栏目除了特斯拉、蔚来等一众新势力上榜频率较多以外,一个奄奄一息的众泰也成为了“座上宾”。更没想到的是,众泰昨天的股市表现居然出奇地好。

昨日,*ST众泰开盘报1.43元/股,截止14:18分,该股涨4.86%报1.51元,封上涨停板,不过收盘时股价有所回落,至1.48元/股。最近一个月内,*ST众泰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ST众泰股性不活跃。不活跃是正常的,毕竟今年以来工厂停产停工,供应商、经销商维权,直接推动众泰进入破产重组时刻。

让众泰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的是其在12月14日发布的一则关于控股股东破产进展的公告:“公司提醒广大投资者,本次重整范围不包含上市公司,公司与铁牛集团在资产、业务、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解释下,该公告的大意是铁牛集团破产,包含所有子公司,但是众泰是上市公司,不在破产重整范围内,众泰到时要单独招募重整投资人。不过众泰汽车在今年9月23日曾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招募投资人,但至今三个月内并未有传出对众泰感兴趣的投资人。反观与众泰同一时间陷入危机的力帆股份已经与吉利汽车搭上了轨。

虽然铁牛集团的破产重组不包括众泰汽车,但众泰汽车全资二级子公司众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全资三级子公司杭州杰能动力有限公司、杭州益维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和浙江众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经被裁定破产清算;众泰汽车全资二级子公司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被裁定破产重整。这就意味着在“车生”的最后时刻,众泰只能“孑然一身”地去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这样的境遇还有人为众泰感到高兴,因为有观点认为众泰汽车的业绩补偿有望从铁牛集团的重组中拿回来。在2016年时,铁牛集团借壳金马股份,以116亿元的对价收购众泰汽车100%股权,溢价率高达428.52%。当时,众泰汽车第一大股东铁牛集团签署了一份业绩对赌协议。

根据签订的《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及其补充协议,作为补偿义务人的铁牛集团承诺,众泰汽车2016年至2019年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1亿元、14.1亿元、16.1亿元、16.1亿元。如未达承诺业绩,将对众泰汽车进行补偿,且优先选择股份补偿。

此前众泰汽车曾“状告”铁牛集团,要求后者兑现当初补偿债务的承诺。不过按照以股份移交方式兑现的优先决定来看,这对众泰汽车的困境似乎并无实质性帮助。如果没有盖世英雄捧着现金过来,众泰汽车的那些股权意义显得并不大。

从众泰汽车一系列的操作来看,显然它是不愿意被时代的洪流所掩埋,不过面对无核心技术,品牌形象也低至谷底的状况来看,想要翻身很难。尤其在全球疫情肆虐和经济下行的当下,有实力的强者不是独善其身,便是加大与其它强者之间的合作御寒。如此一来,众泰的结局似乎清晰可见。文章来源BusinessCars侵权删除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aijing/10000.html
蛋小黄的武侠之旅 从蛋仔岛到江湖梦
国际刑事法院能逮捕内塔尼亚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