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多部门全力做好重点地区防汛工作

(原标题: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多部门全力做好重点地区防汛工作)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加密巡查频次 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央视网消息:8月9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专题会商认为,本轮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较长,部分地区降雨具有极端性,重点地区防汛,要加密巡查频次,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多部门全力做好重点地区防汛工作

据气象预测,至11日,内蒙古中东部、京津冀、东北地区、四川盆地等地将有强降雨过程。会商强调,本轮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较长,部分地区降水具有极端性。受强降雨影响省份要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关键期各项工作,特别是东北地区超警超保时间较长河段,要加密巡查频次,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多部门全力做好重点地区防汛工作

9日,国家防总维持针对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四川的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维持针对湖南的国家二级救灾应急响应,针对河南、四川的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以及针对吉林、陕西的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多部门全力做好重点地区防汛工作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紧急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协调援助的蔬菜、肉类等生活物资已运抵湖南资兴市洪涝灾区,进一步支持地方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如何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有效应对各种风险,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既是人民政府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任务。 我市是一个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地区,自然灾害特别是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尤为突出,煤矿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突发公共事件给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树立应急管理理念、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阶段,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大局稳定。 但也勿庸讳言,当前的国际国内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各种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 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不受损失,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发生突然、起因复杂、蔓延迅速、难以把握、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等特点,发生的概率虽然较小,但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 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和高效的应急机制,防止和避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是各级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 各级政府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有利于保持社会秩序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现在,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出现,重大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安全生产隐患较大,资源能源紧缺,环保压力也在加大。 这些都是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社会稳定,有的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政府的职能全面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应急管理仍然是政府工作中一个薄弱环节。 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自身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提高行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增加公共安全意识,全面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体制建设,努力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二、要把握重点,全面推进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要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全国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全面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一要明确目标。 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发布工作,构建一个完整、统一的应急预案体系。 二要讲究方法。 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协调、沟通交流和审核备案工作,注重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与配套,形成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另一方面,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要认真比照国家应急预案和上级机关应急预案,框架体系要对接,格式体例要一致;要借鉴外省(区、市)同类应急预案,吸收他人的经验;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专家意见和有关部门(单位)的意见,增加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部门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完善应急预案。 三要把握要求。 要做好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普查、整合工作,要明确回答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什么资源做,要在应急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要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按垂直管理的要求,从省市到县区再到乡镇和基层单位不能有断层,部门之间的应急预案要做好衔接,不能出现空档;要加强应急预案演练,针对演练和应急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 (二)健全完善应急运行机制。 一是健全预测预警机制。 各县市区及市直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范围,建立和完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 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灾害与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工作。 要落实责任制,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单位必须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信息;跨行政区域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汇总、报告相关信息;所有突发公共事件,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和市直各部门(单位)应急机构都必须向市应急办报告。 要严格执行信息报告时限要求。 国务院和省政府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送有明确而严格的时限,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依据应急预案和信息报告时限要求,研究制定工作程序,把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 要拓宽信息报告渠道。 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收集和掌握突发公共事件情况,建立开放的信息报告平台,接受公众举报和反映问题,并注意从互联网上获取有关重要信息,同时积极探索在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设立信息报告员、构建社会信息网络体系。 三是加大应急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力度。 各级政府要依托全省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络和各项业务网络,整合当地公安、防汛、卫生、气象、人防等专业信息系统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网络;要全面推进“110”、“119”、“122”三台合一,并与急救、市政等紧急信息接报平台进行整合,实现“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 四是进一步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要在加强本地区本部门的应急管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相邻县市区之间、部门与县市区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配合协调,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联动机制,明确各方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共同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三)抓好应急体系规划编制和应急法制建设。 一要围绕大局。 把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国家和省市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本地区和本行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二要突出重点。 对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恢复重建等关键环节作出具体安排。 三要量力而行。 要区别轻重缓急,把建设项目用到最急需、最薄弱的地方。 尤其是城乡建设等有关专项规划的编制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应急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要厉行节约。 要处理好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与新建项目的关系,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五要明确责任。 各级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由各级发改委牵头编制,有关部门单位和应急办参加,力争用半年时间完成编制工作任务。 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化建设,把整个应急机制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行政、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四)广泛深入地开展应急宣教、培训和演练工作。 一是要加强应急宣教。 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开展应急预案的解读宣传。 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把应急管理知识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要在主要公共场所设立应急标识、宣传栏,摆放展板,悬挂标语,张贴海报。 要编辑出版应急科普读物和应急音像制品。 要针对我市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组织编写公共安全教材。 开展公共安全学校教育和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防灾救灾、自救知识活动,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预防为主、应对有力,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加强应急培训。 要联系本单位实际,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多元化的培训课程体系。 对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不定期举行短训班或专题研讨班的形式进行培训;要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和从事应急管理的干部进行培训;要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在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中增加相关内容;要对青年志愿者和各类社会公益机构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三是要搞好应急演练。 各级各部门要精心组织,注重实效,不走过场。 演练时,要按照预案全过程组织进行,每个环节都要实施到位,指挥机构、救援队伍和社会公众全方位参与。 演练后要有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真正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 (五)注重抓好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要加强乡村和社区的应急管理工作。 从我市目前情况来看,有些乡村和社区开始了应急机制建设,但绝大多数乡村和社区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和处置方面,基本上处于不设防状态,遇到问题临时处理。 特别是农村,医疗、消防、通讯等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居住分散,防灾意识差,自救互救能力弱,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充分考虑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探索建立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普及应急知识,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今年汛期极端天气事件将偏多,哪些地方可能有比较重的汛情?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就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周学文在发布会上表示,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事件偏多,夏季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黄河上中游、海河流域局部、松花江流域,加上南方的珠江流域东部可能有比较重的汛情;

另外新疆大部、长江中游降水可能偏少,容易出现阶段性的旱情;全年登陆的台风个数可能偏多。

国家防办、应急部将强化六个重点环节的工作:

一是强化防汛抗旱责任落实,重点强化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落实,压实重点防洪工程各项防汛责任;

二是要强化隐患排查整改,督促各地全面排查安全度汛的风险和隐患,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整改时限;

三是强化方案预案修订,针对防汛抗旱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

四是强化群众转移避险,洪水来临前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险,是有效减轻人员伤亡的关键性措施;

五是强化灾害防范应对,要会同水利、自然资源、气象等部门密切监视汛情、旱情、风情、险情和灾情的发展变化,强化联合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科学调度防洪工程,加强堤坝巡查防守,预置抢险队伍和物资,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六是强化抢险救援救灾,加强部级层面、地方层面与各类抢险救援队伍的对接,专门部署地方防指完善抢险救援对接机制。

以上内容参考 红星新闻—应急管理部:今年汛期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偏多,这些地方可能有比较重的汛情

多地启动应急响应,今年以来最强降水即到,各地做好了哪些防汛措施?

防汛措施:有关部门立即查询降雨量,就算是同一个城市内,不一样范围的降水量也会具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有一些地区的降水量比较多,有些地区的降水量较为少。 每个城市的气象部门都是会对每个地区的降雨量开展精确的分辨,而且立即给一般的住户推送精确的降雨量短消息。

最好不要独立在下雨天骑单车和电瓶车。 夏季来临以后,很多地区的强降雨天气,总是会随着风和雷击。 当我们独自一人骑着单车和电瓶车行车走在路上时,极有可能造成大家没有办法辨别实时路况,进而产生一定的损害。 何况大家搭乘电瓶车和单车行车在强降雨天气中,自身就具有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际上可以搭乘公共交通设施或是的士抵达工作地址,从较大水平上减少了我们在强降雨天气中碰到风险的情况。

环境保护局应当多种多样树。 提早采用防范措施,防止在户外或低洼地区主题活动。 强降雨通常伴随雷击天气,还必须避免遭雷击损害。 雷击天气是为了防止在大树下或对外开放的地区主题活动。 如迫不得已非得出门,应绕开塔杆、电杆、广告牌子。 路面积水较深,最好是带一根木棍在前面探察,防止一脚蹬空,掉进下水管道。

大暴雨天气,视野不清,路面光洁,非常容易造成安全驾驶艰难。 假如驾驶员发觉雨很大,应立即打开宽灯或防雾灯。 在强飓风中,无论雨刮器有多么好,都不可以立即消除挡风玻璃上的雨,因此大家需要减少速率,当心变更车道。 雷电请需注意,雷电时不必打手机上或打开收音机。 假如你要慢下来,请绕开花草树木和电力线路,尽可能停在宽阔的地儿或地下停车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10296.html
洞穴公案 儒家伦理 专访秦涛 法律与现代法治在 中的交汇
为何跌跌不休 白色石油 跌破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