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向绿而行 创新点串珠成链

(原标题:创新点串珠成链 产业化向绿而行——江苏省常州市以新能源产业发展引领绿色低碳转型)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光明日报记者 杜倩 苏雁

“街上跑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了!”这或许是人们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最直观感受。乘着新质生产力迅猛发展的东风,去年江苏常州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达68万辆,新能源产业产值7681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

作为我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位于长三角腹地的常州紧跟国家战略,“十年磨一剑”深耕新能源产业赛道,形成了“发储送用网”产业生态全链条,不断强链延链补链,朝着万亿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奋进。如今,常州全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努力为江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作出更多常州贡献。

产业布局拢集群之力

一块锂电池能带来多大市场?答案是:千亿级。2023年,常州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产值超1770亿元。在产业格局中,“链上32环,常州覆盖31环。”形象地说,平均每1秒钟,常州灯塔工厂生产线上,就有一块动力电池下线。

位于常州溧阳的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资料图片

在位于常州的天合光能重点实验室,研发人员正在进行技术攻关。资料图片

集群发展、串珠成链是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特色,也是成就千亿级产业的重要因素。2018年落户常州金坛区的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产能结构周期性过剩、动力电池价格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得益于强大产业链供应链基础,其动力电池的营收、装车量和毛利等重要指数在今年一季度均大幅提升。

走进蜂巢能源的智能动力电池工厂,生产线上一派繁忙。以蜂巢能源为中心点,其电池隔膜由距离7.6公里处的企业供应,材料由距离9.2公里处的企业提供,智能设备由距离3公里处的企业供应。一块块动力电池从这里装车,“驶向”下游的理想汽车常州基地乃至全世界车企。

“将这些企业连点成线,我们不出常州就基本配齐自己生产所需的各种零部件。这大幅缩减了物流运输成本,同时便于供应链灵活响应,促使企业快速成长。”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王志坤表示。目前,金坛区以动力电池产业为核心,以蜂巢能源等“链主”企业为引领,已集聚产业链关键环节相关重点企业30余家,产业链完整度达97%。

一辆车,如何牵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平均每40秒钟,理想汽车自动化生产线上,就有一台新能源车下线。在以常州整车基地为半径的长三角区域,已实现3小时内邻里链上配套……强链、补链、延链,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覆盖传动系、制动系、转向系、电气仪表系、灯具、汽车车身、汽车饰件等十几个领域,3400多家相关制造企业汇聚于此。

常州与理想汽车共谱的“伯乐与千里马”故事,被传为业内佳话。自2016年落户常州,理想汽车用时八年成长为千亿级车企。“我们正是看中了这里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理想汽车常州基地制造运营负责人卫延说道。

日前,江苏省印发《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打造“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

谈到常州的新能源产业布局,常州市工信局综合规划处处长周忆峥表示,常州树立打造新能源之都的目标,基于相对完备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在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中有191个,666个小类中有606个。

产业布局的前瞻性以及经济发达的底气,让常州拥有了围绕新能源布局的主动性——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输变电,到90年代培育光伏,2010年布局动力电池,2019年下线第一台新能源整车,常州踏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口,并由此乘势而上,在“发储送用网”等新能源各个环节发力,形成了“发电、储能、输送、应用、网联”产业生态圈。

2023年,常州新能源产业融合集群入选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试点,也是在这一年,常州GDP冲至10116亿元,一跃成为全国人口较少、地域面积较小的“万亿之城”之一。

创新研发显争先之风

常州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成功,得益于产业的高度集聚。反过来看,终端产品的快速迭代,会带来产业链更快的响应能力,倒逼上游企业不断突破技术、材料的限制。

一家车企常州基地的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锂电池隔膜是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即便是电池中最晚国产化的材料,也仍然躲不开价格竞争,价格一度从每平方米30元降到1元。为此,星源材质常州基地开启差异化竞争路线——全球第五代超级湿法线顺利投入运行,比前一代产线成本降低一半以上,成本优势凸显;纳米纤维涂覆隔膜、芳纶涂覆隔膜等新产品导入市场,提高应用安全性。

“别看只是一层简单的薄膜,孔的大小、分布要均匀,还要保证它的强度,实际控制难度很大。”在星源材质常州基地外联主任朱婧看来,企业要想盈利,必须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改来不断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前几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爆发。但今年以来,虽总量在增长,但发展速度在放缓。我们要做的就是保住现有优势,推动企业技术突围,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特别是在‘链主’的带动下,产业链上大大小小的企业共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常州市工信局产业政策处副处长方健认为,这种发展状况势必会带动更多的生产基地跃升成研发中心。

在汽车电动化、智能驾驶、车联网的发展趋势下,高速通讯线束需求增加为行业带来广阔增量空间。位于常州薛家镇的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就将目光重点瞄准了对新能源高速通讯线束的自主研发。

这不,一台台全自动智能化生产机器运转正酣,其功能涵盖精细加工、视觉检测、压力检测等环节。

“如果自己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高端装备就造不出来,就要受制于人。”谈到未来发展,该公司总经理司伟良表示,为此大家把企业所需与院校教学所长密切结合,培育研发力量,所有的线束设备依靠自主研发、生产、销售。

事实上,常州“聚链成群”后,政府层面也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新能源产业链上企业着力攻关钙钛矿叠层技术,加快锂离子固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领域技术突破;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目前,常州已布局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等研发和测试平台,联合产学研用181家单位组建新能源产教联合体。近年来,新能源领域专利申请年复合增长率达40%。

场景应用展绿色之姿

“这里不仅能充电,还能实现光储充放。”最近,常州的“光储充放”一体化示范站正式运行,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液冷超充桩”,让新能源汽车最快可以实现“充电3分钟,续航200公里”;V2G双向充放电一体桩则可以实现电价低谷时充电、电价高峰时放电。

秘诀是什么?当白天有光照时,充电站雨棚顶上的光伏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供充电桩使用,多余的电通过储能设备进行储存。夜晚再通过储能设备,为充电桩供电,从而使整个场站既高效又“低碳”,甚至“零碳”运营,真正实现“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

据了解,该场景运用了常州本土企业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电)打造的“光储充放”一体化智慧能源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充电桩、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能源路由器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均为星星充电自主研发。

如今,进入新能源之都建设“下半场”的常州,发力推动“生产制造端”向“场景应用端”转变。常州将聚焦“新能源、新生活、新城市”,不断丰富场景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全链条”,全力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为此,常州专门成立了新能源集团,统筹城市开放场景资源,让城市成为新能源“发储送用网”各环节的“试验场”;在全国率先推出新能源场景地图,涌现出超级充电、光储融合、微电网等十大类丰富场景;在江苏省率先推进近零碳园区(工厂)和新型智能微电网试点。

新能源产业应努力担当绿色生产力的主力军。日前,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成功将微网储能项目成果应用到埃塞俄比亚。“因为当地电力系统相对落后,电网覆盖率不足30%,我们开发的储能系统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并网、能源互联网、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显著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博瑞电力相关负责人张广泰介绍。

当前,这类新能源企业向“绿”而行,加快形成高水平绿色制造业态——依托光伏微网和能管系统持续降低能耗;发挥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加快构网型储能产品开发应用;深耕直流输电和柔性交直流输电强势领域,助推“西电东送”主脉构建和能源结构调整升级,让绿色装备更好地服务社会。

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磊介绍,紧抓新能源之都建设的机遇,各类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全面融入生产生活。如智能工厂领域,2023年年底公布的全国19个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常州占3席;资源赋能领域,金坛6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并网投运;绿色出行领域,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全球首个家用分布式制氢储氢系统,发布全球首辆折叠式氢能自行车。

目前常州已出台并施行全国首部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首次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固化支持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同时对解决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立法探索,力争乘着万亿之城再出发的东风,咬定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目标继续发力前行。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5日05版)


乡村振兴的15大切入点

作为国家战略的乡村振兴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乡村建设过程中切不可又像过去一样,一哄而上,“刮风”搞运动,搞“一刀切”,更不可抛开乡村振兴“三要素”土地、资金和人才,只盯着农民的命根子——土地,玩心思,耍花样,变相搞地产。

乡村振兴规划,务必要遵循根据各地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分类有序推进和实施,应因地制宜、因势而搞、因市而定。

发展乡村 旅游

发掘地方风味、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等资源,开发乡村休闲 旅游 “夜经济”、农家宴、乡土菜等新项目。 发展研学教育、田园 养生 、亲子体验、拓展训练等项目,引导有条件的休闲农业园建设中小学生农事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 2021年,开展线上推介和云端培训,举办美丽乡村休闲 旅游 行推介活动,融入 美食 评选、创意发布等元素。

建设美丽休闲乡村

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带动力强的休闲农业精品园,推介一批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休闲 旅游 精品景点线路,遴选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一批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领先、示范作用突出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1年,打造150条乡村休闲 旅游 精品景点线路,建设20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打造田园综合体

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 旅游 “三位一体”的要求,在塑造乡村“形、实、魂”上下功夫,建设一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试点之路。

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培育一批“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 2021年,制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规范性指导意见。 新认定4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布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100亿元县、10亿元镇、1亿元村。

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聚焦镇(乡)域1―2个主导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建设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农民区域服务中心。 2021年,建设300个农业产业强镇。

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区

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原料生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物流配送有机衔接。 2021年,发布农产品加工业100强园区以及分行业10强园区,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产值超1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 2021年,支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打好种业翻身仗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加强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 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 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 科技 项目。 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 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建设农业食品创新平台

依托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地区和机构,建设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力争搭建一批平台,形成一套机制,攻克一批技术,转化一批成果,创制一批装备,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 2021年,建设数个中国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 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完善一批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分中心,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专家指导组等5个乡村产业专家指导组。

发展农产品初加工

强化标准引领和技术指南,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延时类初加工,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食品类初加工,培育一批农业食品融合企业。 2021年,制定加快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的意见,制定促进农业与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培育一批生产标准、技术集成、管理科学、品牌知名和产业集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综合利用主体,推进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2021年,发布农产品加工业分行业10强企业,创建一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在县域内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遴选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健全、联结紧密、业态丰富、创业活跃的农业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价值开发广度。 2021年,公布一批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模式和“链主”企业,组织召开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培育知名特色品牌

开展乡村特色产业调查分析,指导乡村手工产业做精做细,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 2021年,建立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推介一批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宣传一批乡村特色产业知名品牌。

推进农特产品包装品牌化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 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

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 旅游 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 科技 示范园区建设。 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立指标体系,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创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 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稳步推进反映全产业链价值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核算。

产业体系的什么是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必然要求

产业体系的智能化是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必然要求。

资料拓展: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产业体系的智能化转型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必然要求,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拓展智能化深度,努力抢占全球产业体系智能化的战略制高点,这关系到未来国际竞争的成败。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必须推进产业体系智能化。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与各个产业交叉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引领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开辟市场新的增长空间。

世界主要工业大国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抢抓产业智能化发展先机。 我国也要适应产业科技新趋势,让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新活力,争取发展主动权。

智能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 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要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智能化是激发制造模式、生产方式及产业形态深刻变革的重要抓手,也是产业实现高效率、高精度发展的关键。

智能化的产业体系能实现技术路径再造、竞争优势转换,构建柔性、灵活、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充分发挥我国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的双重优势。

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区域协同、行业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智能工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带动汽车、家电等离散型工业产品迭代速度和交付能力明显增强,钢铁、石化等流程型工业的本质安全和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提质、降本、增效作用明显。

立足长远、直面问题,发展智能制造还要面向重点行业、中小企业和重点省市开展多层次应用推广,加快融合型技术创新突破,建设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在线增值服务、分享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

“5G+工业互联网”是关键抓手。 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其一端深度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一端结合了新技术在产业的落地。

我国工业互联网规模已超1.2万亿元,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5G+工业互联网”在千行百业落地并向生产核心环节延伸,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要化“点”为珠、串珠成链,让工业互联网应用更广泛深入,还需坚持需求牵引。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西北端,有一块大漠深处的绿洲盆地,它就是宛若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甘肃省金塔县。 而今,金塔县是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甘肃省第二产业棉大县和甘肃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县。 金塔县位于祖国西北部,地处东经90°58`-100°20`、北纬39°47`-49°59`之间。 全县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 东、北与蒙古额济纳旗毗连,西面与甘肃嘉峪关、玉门、肃北接壤,南与酒泉市和张掖地区的高台县为邻。 海拔在1100米—1400米之间,属于我国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0摄氏度,平均日照总时数为3193.2小时,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53千卡/平方厘米。 这里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林茂粮丰,六畜兴旺,被外国制种专家选定为制种基地。 行政区划金塔县辖3个镇、10个乡、123个行政村、693个村民小组、15个城镇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3多万人。 金塔县辖5个镇、5个乡:中东镇、鼎新镇、金塔镇、东坝镇、航天镇、三合乡、大庄子乡、古城乡、西坝乡、羊井子湾乡是个以农牧业为主,工业为辅的县。 金塔的历史,源远流长,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定居。 此地春秋战国史称羌、戎。 战国后期至秦代,活动在河西地区的月氏和乌孙是当时较强大的民族部落,现金塔境域,曾先后为乌孙王和月氏王领地。 此后金塔经历了西汉、东汉、三国(魏)、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12个朝代3000多年有历史沿革和变迁。 此地是历数各朝各代兵家争战之地,留有较多的古代军事设防遗迹和丰富的古墓群及名胜古迹。 4000多年的历史,金塔历尽沧桑,曾有过政治、经济、文化的鼎盛和衰落时期,先后有汉、蒙、回、藏、维吾尔、裕固等7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如今天翻地覆,人民主宰了这块大地,欣欣向荣的金塔,正在现代化建设征途上展翅腾飞。 金塔县除有充足的水土与气候资源条件以外,其富饶的农牧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实为世人鲜知。 县境内有可开发利用的宜农、宜林、草荒地150多万亩,现有农用地43万亩。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籽瓜、胡麻、孜然和各种果品等100多个品种。 农作物产量高、品质优,已形成了年产40万担棉花、16万吨甜菜、1亿公斤粮食和6万亩中药材、4万亩孜然及瓜籽的生产基地。 玉米和西瓜、甜瓜、番茄、大辣子、花卉等制种,倍受国内外种子商家的青睐。 已为美国繁殖出口籽种长达8年,享有良好的国际信誉。 金塔县现已探明的矿藏有7大类30多个品种,总储量达20多亿吨。 矿产品主要有铁、锰、铜、铅、锌、铝、萤石、陶土、菱镁石、冰洲石、白云石、石炭石、花岗石、芒硝等。 其中稀有金属有锶、铬、钡、金、银等。 另外探明的烟煤和无烟煤、焦煤等煤炭有5种,总储量达1亿多万吨。 金塔境内矿藏的分布点有70余个,主要在沙枣园子、七个井、穿山驯、俞井子、神洛山、玉石山、沙婆泉、梧桐沟、南泉、大红山、账房山、芨芨台子、野马井、石板泉、白山堂、野马泉、黑尖山、疙瘩井、夹山、碱泉子、三个井等地。 其矿藏地质构造简单,矿体与围岩接触解理明显,矿体多呈脉状、鸡窝状、网状、透镜状、层状,矿石为致密块状、核状和串珠状等。 金塔的矿藏储量和品位均居甘肃省87个县市前茅,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开发条件也极为优越。 全县的土地资源、牧业资源、经济林木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五大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也充满了投资的无限商机。 工业金塔是个农业大县,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兴办工业一直是该县遵循的一个原则。 近10年来,全县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思路,大力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至目前,已形成了以棉花加工为主导,粮食、蔬菜、籽瓜、甜菜加工为补充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各类投资主体兴办的加工企业多达140多家,年加工农副产品26万多吨。 其主要产品有:质量上乘的皮棉、面粉,回味悠长的籽瓜饮料、酒,色鲜味美的脱水菜、番茄酱等10多个品种。 投资6270万元引进意大利先进设备和技术兴办的金塔县番茄酱厂,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年消化农产品9万吨,产品主要销往欧洲。 金塔县康维食品有限公司、金塔乡脱水菜厂年加工洋葱、青红椒、胡萝卜等蔬菜2万多吨,生产脱水菜1000吨,产品销往国内和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金塔酒厂、金池酒厂和中东酒厂等3家酿酒企业年加工白酒、饮料、酱醋等产品2000多吨,转化小麦、玉米、果品等1300多吨。 金塔棉花公司和棉花种子加工厂及其它棉花加工企业,年加工棉花能力达到80万担。 年加工1000吨无菌瓜籽的中东镇无菌瓜籽厂,每年可收购、加工、销售黑瓜籽1500吨。 金塔县飞富粮油公司及全县100多个小型面粉加工厂,年加工转化粮食7000多万公斤。 金塔县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采矿和冶炼。 到目前,全县共建起铜、铁、铝、锌等采矿、冶炼企业50多家。 其中主要有:金塔县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及金塔县海绵铁厂。 该企业年可开采铁矿石15万吨,生产铁精粉7万吨,可生产氧化球团8万吨,直接还原铁2.5万吨,产品销往河北、山东、酒钢等地。 金塔县白山堂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开采铜矿石4万吨,年加工18%以上的铜精粉2000吨。 金塔县康利达公司年加工铅、锌、萤石精粉1500多吨,产品销往白银和外省。 金大钢铁有限公司和鼎新生铁冶炼厂,年加工生铁1万多吨,产品销往上海、广州等国内钢铁冶炼企业。 甘肃省最大的金属镁生产企业---金塔县镁业责任有限公司采用际先进炼镁工艺技术,年生产“金冶”牌镁锭2000吨以上,产品符合进出口标准,主要销往西欧一些国家。 另外,全县还有40多个从事金、萤石、花岗石、白云石、煤炭等30多个品种的矿石开采小型企业,年开采矿石多达10万多吨。 矿石除本地消化外,部分销往外地。 随着国家“增加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逐步到位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金塔县建筑建材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迅猛。 目前,全县组建起了具有高层建筑水准资格的建筑企业8家,先后辗转县内外修建楼房及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公用设施70多座,其中30%的工程获得优良工程。 全县建材企业中生产规模较大的金塔县漠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425”、“525”两个系列六个品种的水泥2万多吨。 金塔县砂业建材有限公司年生产灰砂砖能力达1500多万块,生产加气块1万立方米。 金塔县陶瓷厂年加工各种陶瓷墙、地砖、壁画砖等装饰彩釉砖30万平方米。 这些产品可满足县内市场并供应外地。 农业金塔县努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农业创新上狠下功夫,以“再造”目标为主要内容,坚持优势开发,依托优势产业,培肓产业群体,延长产业链条,使其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农业已开始进入一个以质量效益为特征的新阶段,在市场农业向传统农业严峻挑战面前,着眼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以特色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用超常的手段,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大力培肓地方优势产业,名牌产品,发展一县一特、一乡一特、一村一特的特色农业。 依托原有资源优势,培育新突现的优势,以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为重点,在加强粮食、棉花、林果、畜牧、籽瓜等老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激发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再造”战略的爆发力,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 在具体实施中,采取政策扶持、资金倾斜、领导包挂、部门帮扶、招商引资等措施,使日光温室、对外制种、肉牛肉羊、种草、中药材开发、特种水产养殖等六大新兴产业有了突破性进展。 在高效日光温室产业上,县上把日光温室建设作为推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措施,实行物资帮扶、政策激励、科技助推、信息引导服务等一系列措施,采用战役性攻坚的办法,开发建设二代日光温室1600亩,建成三合、东坝、鼎新、双城、金塔等五个乡镇为重点的10个规模连片小区,指导农民成功种植生产出茄子、辣子、黄瓜、葫芦等高档精细蔬菜和反季节西瓜及优质水果。 二代温室亩均收入达8000元。 制种产业,县上规划近期实施5万亩。 今年落实对外制种亩,可产各类作物外销良种477万公斤,总产值达3367万元,全县农民人均从对外制种产业中获收入200多元。 规划全部落实后,对外制种产业将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亮点,人均可增收500元。 肉牛、肉羊产业上,在主攻品种改良和名优新品引种的同时,着力发展规模大场大户,肉牛、肉羊养殖基地基本成形。 到目前,肉牛、肉羊养殖量达30.78万头(只),引进发展鹿、肉狗、肉鸽、肉兔、三黄鸡、七彩山鸡、珍珠鸡等特种畜禽3万多只,形成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草产业上从草种引进着手,先后从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引进牧草良种12个,购进草种22吨,种苗5万株,新播牧草面积2.28万亩,建成百亩以上连片种草小区34个,面积达7275亩,涌现出牧草种植示范村8个。 中药材产业开发,坚持人工规模种植和封肓保护相结合,鼓励多方投资,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规模开发。 仅2000年,全县共封种中药材亩,其中人工种植亩;引进中药材新品种30个,种植面积达2800亩,发展连片千亩示范点3个,百亩点12个。 全县中药材累计开发达6万亩,向规模目标10万亩的目标逼进。 特种水产养殖业,加快了适合该县水域养殖的新品种引进,试验和推广。 今年新增养殖水面400亩,全县水养面积达7776亩;新建的6座温室鱼池正在抓紧建设。 已引进河蟹、建鲤、彭泽鲫24.7万尾(只),引进板鸭、白玉蜗牛、肉鸳鸯5300只,藕鱼混养也已起步。 与此同时,挖掘植棉大县的潜力,长绒棉发展到20万亩,年产量达40万担,成为农民增收最多的产业。 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六大新兴产业和棉花种植业都已形成较大的规模优势,生产基地逐步扩大,产品质量、产量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业前景看好。 林业全县森林面积达到45.2万亩,其中:人工林25.8万亩,天然林19.4万亩,在人工林中,营造防风固沙林17万亩,农田林网3万亩,经济林4.5万亩,村屯绿化1.3万亩。 封育天然沙生植被9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6%,绿洲内覆盖率达到25.3%。 农田林网日趋完善。 现已建立起基干林带7条184公里,绿化四级渠道5390公条2650公里,四级道路357公里,居民点670个,林网化率达到92%,初步开成了片、带、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组织实施了生物治沙护库工程。 鸳鸯池、解放村两大水库灌溉着全县39万亩耕地和80多万亩林草地,是金塔片10万多人民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金饭碗”。 由于金塔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而两大水库又位于长达75公里的白水泉沙系尾端,受风沙危害十分严重。 据测定:每年因风害入两库的沙量达65万立方米,直接威胁着水库调蓄功能的发挥。 对此,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每年都采取人工和机械等措施进行治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从根本上治理两库沙害,县委、县政府、县林业局及治沙研究试验站在总结历年治沙经验教训、邀请省、地有关专家进行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将滴灌节水新技术引用到了防沙治沙上,制定了解放村水库滴灌生物治沙规划。 从1996年开始,连续7年在解放村水库西北这一重点风沙口组织实施生物治沙工程(分二期实施,第一期开工,全县每人集资16元,共筹资147万元),完成滴灌造林2541亩,78万株;营造以红柳、花棒、梭梭、毛条、胡杨等沙生植被为主的长3300米、宽210米滴灌防风固沙林带两条;苗木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充分显示并发挥了防风固沙,护库保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项工程的实施,不仅使全县人民满意,同时还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地、县领导的好评。 目前,它已成为金塔县节水灌溉、防沙治沙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新亮点。 2002年6月,滴灌节水生物治沙技术被酒泉地区科技处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年8月3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视察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经济林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全县林果基地面积达到4.5万亩,水果产量达到1500多万公斤,以早酥梨、砀山酥梨、锦丰梨、库尔勒香梨为主的优质梨基地面积逐渐扩大,庭院 经济林户达到80%,果品品种达到80多个,使林果业经济成不大农业重要组成部分。 全县共有经济林面积4.6万亩,年产果品1500万公斤。 其中:苹果:面积1.3万亩,占面积的28%,产量280万公斤。 梨:面积2.4万亩,占总面积53%,产量1100万公斤。 葡萄:面积800亩,占总面积2%,产量20万公斤。 桃杏:面积2200亩,占总面积5%,产量80万公斤。 枣:面积3000亩,占总面积6%,产量10万公斤。 其它:面积3000亩,占总面积6%,产量30万公斤。 水利金塔县水利电力局属县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设四所一局两站,共有职工397名,其中干部89人,技术工人308人, 在专业技术人员上有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12名, 助理工 程师39人,技师6名,各类技术人员108名。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县的蓄引提灌,防风抗旱,水土保持,水资源监督管理,发电运行,水产业开发和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多年来, 该局依靠雄厚的技术力量,承建了鸳鸯总干渠,大墩门引水 枢纽,鸳鸯池水库除险加固,解放村电站,鸳鸯续建配套等 8项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和一大批田间配套工程, 而且把科 技应用转化到水利建设之中,在干支渠衬砌施工中,应用了渠道防冻胀技术,“U”型渠道衬砌,低压管道,喷滴渗灌 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大型基建工程上,引进“组 合钢模”,“钢管脚手架”和自行研制的“特殊”部位钢 模板施工及“凌空立模”等技术,使工程期缩短,投资节省, 质量优等特点。 在节水灌溉中,通过强化修渠节水,地膜保 水,改地省水,改革活水,结构调水,科学配水,以法治水 等“七水”措施的实施,建立了一套功能优良,配套完善, 科技装备水平较高的蓄引,提灌溉系统,为市场化农业和农 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水利基础。 截止目前,全县建成 大、中、小型水库15座,总库容1.877亿立方米, 完成衬砌 各类渠道2700多公里;各类机井1350眼,田间配套面积23.5 万亩。 形成了以河水灌溉为主,地下水资源为补充的农田灌 溉格局。 以农村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条件,并正在推动金塔县逐步变成河西最具有代表性的现代 农业示范基地电力金塔县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总面积平方公里。 金塔县电力局(供电公司)是金塔县供电辖区唯一的供电营业管理机构,成立于1970年4月,现有干部职工156人,肩负着全县3镇10乡,123个行政村、693个村民小组、15个居民委员会,共户13.8万人的供电管理工作。 金塔农电建设从七十年代初办电开始,经过三十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断发展状大,目前整个供电网络已具备一定规模和较强的供电能力,止目前全县境内共有110千伏“嘉大线”(嘉峪关变---大庄子变)线路100.2公里,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2台,容量千伏安。 有35千伏变电站9座,主变13台,容量千伏安(其中:上杰变主变2台,容量8000千伏安;城南变主变2台,容量8000千伏安;三上变主变2台,容量3500千伏安;鼎新变主变2台,容量3600千伏安;晨光变主变2台,容量2000千伏安;羊井子湾变主变2台,容量2000千伏安;芨芨变主变1台,容量1000千伏安;铜矿主变1台,容量630千伏安;石泉子主变1台,容量1000千伏安)。 35千伏线路8条256公里,共有10千伏线路18条总长750公里,配变855台,总容量千伏安。 共有0.22--0.4千伏线路1400公里。 全县境内有小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4690千瓦,年发电量1600万千瓦时。 全县各类用电设施完备,设备齐全,电气化程度较高。 全县的供用电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年供电量以10%的速度递增,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完善,各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供电量逐年稳步增大,到1999年底,年供电量突破6000万千瓦时,全县人均年用电量达到435千瓦时,电力经营成效显著,总收入达到1200万元,实现电力销售工业产值28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400万元,供电实力不断增强。 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初,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开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金塔县电力局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改革农电管理体制、改造农村电网、实现城乡用电同价入手,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在争取国家4424万元农网建设改造资金、抓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农村高压电网及配套低压入户线的同时,又筹集100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电器开关厂、电力综合大楼和附属配套等工程。 电器开关厂以设计、生产、加工、制作开关柜、配电盘、计量仪表箱、补偿柜、铁附件及配变改造修理等为主,年产值300余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 电力综合大楼地处县城黄金地段,集办公、住宿、餐饮、娱乐、健身、电力销售为一体,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4200平方米,建有高标准豪华客房36间80余张床位,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大小歌舞厅及卡厅,大型健身、桑拿、保健中心,大、小会议厅及培训大厅,舒适豪华、环境优雅的餐饮中心2部60多张席位,可同时容纳600多人就餐,电力综合大楼整体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广阔。 2021年2月,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名单出炉,金塔县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金塔县上榜。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金塔县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6年2月,金塔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5年,金塔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35名。 2004年,金塔县位列2004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51名。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16060.html
难度肯定比之前更大但我有信心 杨鸣 四连冠也不是不可能
16 网传华为三折叠手机9月发布 硬刚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