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纷争中的民族交融与社会发展

全文共字 | 阅读需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

东汉末年,矛盾频发,军阀割据,大一统局面名存实亡。魏、蜀、吴三国鼎立,为西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然而,统一局面过于短暂,仅维持了30多年。此后又形成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长时间对峙的局面,政权迭起,政局纷争。在这一时期,各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社会经济、文化,特别是社会局面相对稳定的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有显著发展和进步,为新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陶院落

这是一件放置在墓室中的明器,史书中称之为“坞壁”或“坞堡”,据研究,该墓墓主人可能是三国时期吴国武昌都督孙述。该院落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的围墙:首先,这围墙又高又厚,墙比院里的房顶还要高出一截。其次,这围墙的四个角上各有一间角楼,在大门的上边还有一个大一点的门楼。这大概是站岗放哨、守卫瞭望的地方。您仔细看一下会发现,这几间小屋都只有三面墙壁,而且每面的墙壁上都开一个窗口,这样既方便站岗的人从院里进入小屋,又可以使其利用窗口瞭望和射击。大门口是重点防卫区域,所以大门上的门楼就盖得比较大,在里边驻守的人也就多一些。在这间门楼的墙上刻有隶书“孙将军门楼也”六个字,因此,人们也把它称为“将军楼”。

图1陶院落(三国·吴,长54厘米,宽48厘米,1967年湖北鄂州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该器物的出土地湖北鄂州,三国时期曾被称作“鄂县”,是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21年,孙权为了建立王者霸业,取“以武而昌”之意,改鄂县为武昌,并在此建都。后迁都建业(今南京),武昌成为陪都,并由重臣镇守,孙述应是其中之一。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制作这座院落,供将军在另一个世界里享用。

现在请您仔细看一下这座将军楼,围墙之内是中轴对称的四合院:进了大门是宽大的前厅,这可能是会客的场所;穿过院子正对着前厅的是高大宽敞的正房,这应该是将军居住的地方;左右两边各有三栋厢房,都是中间的大,两边的小,这是子女、仆人、兵士等人的住处,前后之分,左右之别,将当年主从、长幼、尊卑的伦理观念,表现得清清楚楚。从整体上看,这将军楼给人一种一座小城堡的感觉,这也正是当年豪强地主势力的一种反映。

我国在西汉中期开始出现了豪强地主势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势力越来越大,豪强地主既占有大量社会财富,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又拥有相当数量的私人武装,这些武装力量被称为“家兵”,平时参加生产劳动,战时参加战斗。豪强地主在政治上还享有较大的特权,往往世代为官。出于安全的考虑,他们聚族而居,将住宅功能和防御功能相结合,可守可攻,住房也就修建得跟城堡一样了。据记载,当年董卓的郿坞,墙高、厚均有20多米,坞堡内储存了足够使用30年的谷物。豪强地主,是当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东汉末年,由于豪强地主的恶性发展,进而形成了各地的豪强割据,军阀混战,最终导致了东汉政权的土崩瓦解。

青瓷神兽尊

这是一件造型非常奇特且形象威严的瓷尊,在现今已知的数十万件瓷器文物中,还没有发现第二件类似的器物。它的整体造型很像渔夫使用的鱼篓,特别新颖的是,在器身堆塑了一只神兽:它两只眼睛又大又圆,张牙咧嘴露着上排牙齿,口里含着一颗圆珠,下颚处还有弯曲的长胡须,瓷尊的腹部也是神兽的腹部,前肢向上抬起,下肢呈蹲坐状。青瓷尊的两侧,用刻画的手法,刻有双翼纹饰,表明这只神兽有双翅能够飞翔。背部有尾巴和五条鳍形凸脊,还装饰着象征脊毛的纹饰。那这是什么神兽呢?

有专家告诉我们,它很可能是一种名叫“穷奇”的古代神兽。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如麒麟、獬豸、貔貅、饕餮等,它们有的是祥瑞的化身,有的则代表凶恶。“穷奇”是哪一类呢?仔细一查,古人竟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它是吃人的怪兽,是邪恶的化身;另一种则认为“穷奇”是维护正义的神兽,能够为人类驱妖除邪,哪个地方出现“穷奇”,哪里就会平安无事。这件“穷奇”放在墓中是用来守卫死者灵魂的,显然是一种瑞兽。那这只神兽守护的主人是谁呢?

考古人员在墓中找到了刻有西晋“永宁二年”(302)铭文的墓砖。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一方面,这个墓葬有了明确的纪年,这就为各种器物的断代等提供了时间上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根据墓砖铭文,查找文献记载,很快就确定了这个墓的主人名叫周鲂,他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不仅有一身好武艺,还足智多谋,善用谋略战胜对方,深得孙权的信任。

图2青瓷神兽尊(西晋,高27.9厘米,口径13.3厘米,1976年江苏宜兴周处家族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制作这件青瓷神兽尊,给周鲂做陪葬品的又是谁呢?原来是他的儿子周处。这周处比他父亲的名气可大多了,历史上著名的“除三害”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周处。据史书记载,周处年轻的时候身体强壮,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可是他性情粗暴,蛮不讲理,经常欺负周围的百姓。当地百姓把周处和山上的猛虎、河里的蛟龙,共同称为“三害”。后来周处幡然醒悟,上山射杀了猛虎,下水刺杀了蛟龙,自己也改过自新。他拜大文豪陆机、陆云兄弟做师傅,在他们的教育下,成了一个正直的人,在西晋军队里立下显赫战功,后被封为“建威将军"。正是他为父亲制作了这件奇特的瓷尊,想让神兽保佑父亲死后平安,也表达了周处对父亲的一片孝心。

青瓷是指瓷器的色泽为青色,它是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也是我国最先烧制成的瓷器品种。早在商代时,我国就烧制成了原始青瓷,到东汉时,青瓷烧制进入成熟阶段。

青瓷的烧成过程可分为氧化、还原、冷却三个阶段。人们将瓷器的胚体(瓷器未经火烧制造之前称为瓷胚)装入瓷窑开始烧制时,要保持较强的通风,使瓷窑内有充分的氧气,这时的窑火为氧化焰,瓷胎和瓷釉中的铁质为氧化铁(也叫三价铁),颜色为黄色。当瓷器即将烧成时,要严格掌握窑温和控制通风,减少氧气的输入,氧化焰变为还原焰,在满足还原条件下,一氧化碳等气体从氧化铁中夺取氧,使氧化铁逐渐变为氧化亚铁(也叫二价铁),颜色随之由黄色变成青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以青瓷作陪葬品。这时期也正是我国瓷器生产的一个大发展阶段,晋代还首次出现了中国文字史上的“瓷”字。早期,烧制青瓷的瓷窑主要在长江以南,其中浙江地区瓷器制造业最为发达,例如浙江上虞境内,在西晋时制瓷作坊就多达六七十处。南北朝时,青瓷制作区域也由南及北推进,青瓷烧制的地域进一步扩大,陶瓷艺术风格呈现多样化。

曹天度造九层千佛石塔

2010年9月,笔者在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的展览大厅见到这座塔的塔身,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对它进行了仔细端详:它呈正方形,分为九层,自下而上逐层收小,各层都仿照木结构建筑雕有瓦垄屋檐。每层都用浮雕手法雕刻着佛像,九层共有佛像1300多尊。每尊佛像都比例适度,神态安详,体现了很高的雕刻技法,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相关专家研究认为,其雕刻技法与云冈石窟的浮雕塔极为相似,很可能此塔的雕琢,就是出于开凿云冈石窟的技师之手。宝塔底座雕刻有莲花、宝珠、僧人、护法吼狮、供养人像和造塔题记等。正是这篇造塔题记,告诉我们是谁造的石塔,以及他为什么造这座石塔。

造塔人叫曹天度,是北魏宫廷中的一名官员,他认为仰慕佛教、修行功德的人,自然会有好的结果,于是他用全部家财,在466年造此石塔进行供奉,以此祝愿皇帝长寿,皇太后、皇太子永享幸福,祝愿他的同僚和所有亲属都能得到佛的护佑,盼望他去世的父亲和儿子在天之灵有好去处。他那种虔诚、博爱的心思,在题记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所祝愿的皇帝,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皇太后即冯太后,皇太子当指后来的孝文帝。

刚才讲的供养人,就是指以实物供奉佛的人。在这石塔底座左右两侧,雕刻着男女供养人,有大人也有小孩,他们象征着曹天度的全家。今后您若去参观石窟,特别是有壁画的石窟,如敦煌莫高窟,一定会看到各种供养人的形象,他们都是非常虔诚的佛教信徒,画有他们形象的那幅壁画,甚至是那一间洞窟,都是由那供养人出资开凿、绘画的。

接下来咱们看看塔刹。它的顶端早已残破,现在保留下来的最上边的部分雕刻有九个圆圈,在佛教界称为九重相轮,代表着生命的轮回转世,生生不息。相轮下方是两个上下相连的四方形,上边的四面各雕有一尊坐佛,下边的四面各雕了一个小佛龛,每个小佛龛中都有两尊佛像。笔者看过那么多佛塔,像这种在塔刹部分辟龛造像的还仅此一例。专家们研究认为,塔刹的辟龛造像,同塔身第一层雕的佛龛,恰好上下呼应,使整个石塔造型更加和谐统一,视觉效果更好,可谓是构思巧妙,别出心裁。塔刹最下方是一个上大下小、有四个斜面的榫头,插入塔身,与塔身严丝合缝。

随着佛教的传入,我国才有了塔。根据史书记载,在东汉时期开始造塔,但那时候的塔没有保存下来。公元5世纪以前的佛塔,保留至今的仅有几座,曹天度造的这座佛塔是它们当中最精美的,这就更凸显了它的珍贵。它对于研究中国早期的佛教、佛教艺术和造塔史,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乱不断,统治阶层想维护巩固统治,广大人民盼望和平安定。这种情况下,在思想和精神层面上,传统的儒家思想已不能让上下接受,而佛教教化劝善的意识,则起了相当作用。尤其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首领,原本就对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了解较少,更是借助佛教维护其统治,许多帝后信佛崇佛。于是佛教的发展大大超过汉代,敦煌、云冈、龙门、天水等石窟的开凿,即是明证。曹天度造塔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体现。

图3曹天度造九层千佛石塔(北魏,塔身现藏于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塔刹现藏于山西省朔州市马邑博物馆)

一座佛塔,为什么现在“身首异处”呢?原来,1939年,日本侵略军窜进了山西朔县的崇福寺院,当年这座石塔,正供奉在该寺院。石塔的精美和悠久历史,顿时就引起了侵略者掠夺的野心。他们命人专门制作了装运石塔的大木箱,决定装箱运往日本。石塔看上去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是分为三段:塔刹、塔身和塔座。那些鬼子兵,根本不知道石塔是这种结构。一位参加装箱的中国工作人员,出于爱国热情,冒着生命危险,没把塔刹装入木箱,而是设法藏了起来。当年10月石塔被运到了日本,并在东京博物馆展出,日本的报纸,还以所谓的战功报道了这件事情。

1945年日本投降后,向中国归还了在侵华期间劫掠的文物,这座珍贵的石塔也回到了华夏大地,但未来得及重回故乡,而是放在了南京博物院。国民党反动派退往中国台湾时,这座石塔又连同大批珍宝被运到了台湾,存放在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而那位当年冒险将塔刹藏起来的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将塔刹捐给了国家,很快塔刹就回到了崇福寺。原本完好的千年古塔,从1939年开始“身首异处",先是隔着日本海相望,后又隔着一湾海峡相望,多希望其能早日团圆,重现当年的完整风采呀!

元羽墓志

墓志是随同死者放入墓葬中的一种石刻,多为方形,上面的文字记述死者的姓名、籍贯和简要生平,字数多少不限。该墓志写明墓主人叫“元羽",籍贯是“河南”,是皇帝的四叔父。原来,此人本名为拓跋羽,是魏孝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去世时为北魏景明二年,当年的皇帝为北朝第八位皇帝宣武帝元恪,是孝文帝的次子,所以墓志写他是“皇帝之第四叔父也”。刚刚讲的“元”“河南”这三个字,恰是魏孝文帝移风易俗、推行鲜卑族汉化的真切反映。

魏孝文帝(471—499年在位)自幼学习儒家经典,锐意进取。北魏的都城是平城,地处今天的山西省北部,这里距离中原较远,又有太多的鲜卑族保守势力,不利于推行改革。魏孝文帝于公元494年,迁都洛阳,继而为缓和社会矛盾、挽救政治危机,在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其中一条即是改鲜卑姓为汉姓:皇室拓跋氏的拓意为土,跋意为后,后是君主之意,土是万物之始,而“元”是表示第一,是为首的意思,故将拓跋姓改为元;达奚氏改为奚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贺赖氏改为贺氏……魏孝文帝还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此后一律葬在河南,不能回平城安葬。同时,迁洛鲜卑人,籍贯也改成河南。

自古迁都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魏孝文帝迁都,自然也是阻力重重,拓跋羽对哥哥的举动颇为理解和支持,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他受封广陵王,身居侍中、太子太保、尚书左仆射等高位。孝文帝南行,拓跋羽与太尉拓跋丕在平城留守,许多鲜卑人对迁都不理解,而拓跋羽的镇抚,使鲜卑人保持了安定的秩序,得到孝文帝的称赞。

令人遗憾的是,聪明才俊拓跋羽,在魏孝文帝迁都八年后(即景明二年),因为放荡好色,行为不端,于五月十八日意外身亡,享年只有32岁。皇帝得知四叔的死讯,亲自前往吊唁,下诏追授使持节、侍中、司徒公、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定谥号为惠(故墓志上写广陵惠王)。遗体葬在洛阳北邙山孝文帝的长陵附近。“生于平城,葬于北邙”,成为经历迁都时代的鲜卑人的印记。

墓志又称墓志铭、埋铭、圹志等,是从这一历史时期开始盛行的。中国在汉代时,通常在墓地上为死者立碑,流传至今的《曹全碑》《鲜于璜碑》《史晨前后碑》等,就是当年碑刻中的代表作。到三国时,曹操发出禁止厚葬的命令,不仅要求随葬物简朴,取消地面上的祠堂、寝殿等建筑,也不提倡竖立墓碑。晋承袭曹操禁碑之习,以“妄媚死者增长虚伪,而浪费资财,为害甚烈”为辞,也下令禁碑。于是墓碑从地面转入地下,墓志增多。不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并非每个时期都实行禁碑令,北朝时就没有明令禁止立碑,所以北朝流传至今的碑刻也较多。

图4元羽墓志局部

(北魏,长55.2厘米,宽51.6厘米,河南洛阳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开始墓志多为一块石,即志文。北魏时加了志盖,即墓志由上下两块正方形石组成,上石称志盖,刻死者姓氏、籍贯、官阶等字样;下石称志底,刻死者生平事迹。文体用散文体的叫“志”,用韵文体的叫“铭”,大多数是志、铭二者兼有,就被称为墓志铭,但在习惯上被通称为墓志。

元羽墓志上的文字字体,也很值得大家关注,其笔画既端庄工整,又不失方峻雄健,给人一种既有气势,又不乏秀美的感觉,它就是我国书法史上的“魏碑”洛阳体。北魏的上层社会都追捧这种书法,当年皇室、贵族的墓志,都使用这种字体。“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从中国书法史的角度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书法艺术一个大发展阶段,形成了楷书(也称真书)、行书、今草并盛的局面,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父子、钟繇、陆机等,更是名垂史册。

陶牛车

这是一辆非常漂亮的车模:车厢为长方形,前面有通风透气的窗子,后边有供人进出的小门,顶上是长长的卷棚,可以遮风、挡雨、挡太阳。拉车的牛非常健壮,它竖着两只大犄角,昂首向前,一副正准备出发的样子。艺术家在牛身上,很简练地画了几笔墨线,就让我们感到牛毛似乎被风微微吹动。墓主人把这么一辆车模带入墓中,说明他活着的时候,用牛车作为交通工具,死后到了另一个世界,还要乘坐牛车。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发明了车。秦汉以前的车,大体可以分为“大车”和“小车”两大类:“大车”系指用牛驾的车,车厢大,它主要是拉货物用和供穷老百姓乘坐;“小车”是由马驾的,车厢较小,除贵族出行乘坐外,还用于战争。

图5陶牛车(南北朝·北朝·北齐,车高31.2厘米,

牛高23.2厘米,1955年山西太原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马车由两匹马或者四匹马驾驶,跑起来较快,马脖子上的铃铛还不时地发出有节奏的响声,看上去很是气派。可是,当时车的车轮都是木头的,车轮子和地面,那是实实在在的硬碰硬。再者,古代的路,不管是大街还是小巷,大多是土路,有时甚至坑坑洼洼,不太平整,马车跑起来,不仅颠簸,还会扬起尘土。驾车的马越多、跑得越快,颠得就越厉害,扬起的尘土也就越多。那时,对乘车的人的仪表还有很严格的要求,不能东倒西歪没个模样,必须保持端正的姿态。在颠簸和尘土飞扬中,还要保持端正,颇有些不容易。

不知是谁,注意到了牛车虽走得比较慢,但颠簸得不那么厉害,扬起的尘土也少得多,再者,牛车车身高大,可以加车厢,人坐在里面别人看不见,可以自由坐卧。虽然牛车比马车慢,可人却舒服多了,于是东汉末年,牛车开始受到官员的欢迎。牛车的制造,自然也就比较讲究了。

北魏的统治者多来自鲜卑等游牧民族,习惯于骑马出行,然而,他们受到中原文化、习俗的影响,从北朝开始,鲜卑官员也把牛车作为出行工具,甚至在很正式的出行仪仗行列中,也使用牛车。到北魏明帝时形成制度,从一品官到七品官,都乘牛车。东魏、北齐,也继承了这一制度。所以在北朝时期墓葬中,出土了不少牛车,且制作都比较精美。本属汉族的交通工具,改变了马背民族的出行方式,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交融,可见一斑。

文章作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 齐吉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历史上的三次民族大融合发生在何时?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三次民族大融合。 第一,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 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 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第二,辽宋夏金元时期。 自五代十国以后,历史又进入一个大分裂、大混乱之后的大统一的辽宋夏金元时期。 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有两个主要的特点:首先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亦即主要在边疆进行。 其次是在北宋一辽—西夏、南宋金一西夏对峙、纷争、冲突与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再次改变民族分裂格局,从而促进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为元的空前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三,清代民族融合。 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一个重要时期。 首先,实现了满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大融合。 其次,边疆地区各民族的融合较前代有所加强。 再次,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反清统治和抗击列强入侵中,增强了彼此间的疑聚、交往和融合。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 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变动的时代,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 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变动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周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

【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

一、导入新课

师:讲故事《一鸣惊人》与《楚王问鼎》。 问:西周时期,诸侯对天子绝对服从,为什么春秋时期楚庄王可以对周天子如此无礼,周天子却无能为力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一下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二、讲授新课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

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生:农业方面;手工业及其他农业方面;商品的交换及金属货币的使用。 生:铁农具的牛耕的使用。

师: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特别是铁农具的使用的牛耕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中国进入铁器时代。 王室衰微

【课堂小结】

师: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因牛耕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而导致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甚至瓦解,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最终引起诸侯争霸与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巩固练习】

师:按照西周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 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效仿。 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 西周的分封、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主要反映西乐制度的破坏。 )

篇二: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点】

春秋争霸。

【学习难点】

春秋争霸战争产生的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

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第二部分“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

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材料一

牛耕 铁器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

3.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

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影视中的历史】

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篇三: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

3.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教学重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春秋争霸。

【教学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基础知识】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手工业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

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二、王室衰微

1.原因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 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

(1)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辅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3)诸侯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历史故事 射王中肩 周顷王葬父

3.结果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 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背景

(1)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2)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3)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2.经过

(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2)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历史故事 惊险即位 管鲍之交 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

3.结果

(1)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2 )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什么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

多元与一体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和特色。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以华夏民族为主体,各兄弟民族团结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宽容相待、携手共进的历史。 文化的“多元”与“一体”统一于我国文化发展史中。 具体来说, “多元”是指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既各具特点,又相互区别,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点既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对现实社会的高度把握,它不仅对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理解包括民族政策在内的诸多政策具有极大的启发性,而且对已经进入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具有同样重要的现实价值。 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容纳多元。 “多元一体”既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高度认同“一体”,不断同心聚力。 70年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都鲜明体现着“多元一体”。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16532.html
谍战剧 孤舟 剧情越来越离谱 让人一言难尽!
大江南北精选美食荟萃香江 粤菜传承与创新备受食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