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还剩半壁江山 增程淡季不淡 插混

记者 |顾行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印象中,每年的7月都是车市传统淡季,全年销量曲线到了这里,几乎没有例外,都要向下打个或大或小的“骨折”。

今年7月也不例外。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7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8.6万辆和226.2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8%和11.4%,同比分别下降4.8% 和5.2%。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3万辆和199.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6.8%和10%,同比分别下降4%和5.1%。乘用车国内销量为159.5万辆,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0.1%。

7月份,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为74.2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38.3万辆,环比下降16.9%,同比下降34.1%。在6月份走出了一个很出彩的环比微增走势后,7月就戛然而止。

传统的向下惯性,连纯电动车也没躲过,更别说燃油车了。

插混+增程走出淡季魔咒

虽然与中汽协统计途径不一,乘联会的数据因为聚焦乘用车市场,能更清晰地看出国内乘用车市场的细微变化。

据乘联会统计,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94.5万辆,同比增长27.6%,环比下降3.6%。其中,纯电动车批发销量为50.5万辆,同比增长0.9%,环比下降9%。纯电动车增长放缓迹象越来越明显。

而补位的,恰好是今年开年就越来越火的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型。7月插电混动车型批发销量为31.8万辆,同比增长73%,环比增长3%;增程式车型批发销量为12.2万辆,同比增长115%,环比增长5%。

在所有细分大类车型中,也只有这两类乘用车在7月份实现了同比、环比双增长。在7月份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结构中:纯电动车型占比53%、插电混动车型占比34%、增程式车型占比13%。从下图可以清晰地看出,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基本上不用等到年底,插混+增程就会超过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

《华尔街日报》也在7月31日发布了针对中国插电混动车型市场的观察分析文章,文章甚至提出,可油可电的插电混动⻋会蚕⾷对纯电动汽⻋的潜在需求。这尤其对电池制造商不利,因为插电混动⻋的电池容量通常不到纯电动汽⻋的⼀半。为此,摩根⼤通将2030年中国的电池需求预测下调了10%。

政策依旧是

新能源车的“护城河”?

由于新能源汽车依旧有着免征购置税等政策优惠,即便是对于价格超过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虽然需要缴纳购置税,但享有3万元的税收减免,随着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越来越高,7月份甚至已经超过50%(乘联会数据),新能源汽车在政策上与燃油车平权的呼声又开始响起。有车企领导甚至已经在数月前就公开呼吁,建议有关部门研究一下“油电同权”。

如果不叠加以旧换新政策,现行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是,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一年半以后,购置税补贴就将降到车企一次促销的费用水准。

补贴退坡后,影响肯定有,但有多大?

据乘联会的统计分析,在纯电动车市场上,由于续航里程在200公里以下的微型电动车免税政策在5月底截止,带来的是月均销量两万多辆的短续航电动车市场急剧萎缩。7月份,A00级纯电动车批发销量为8.3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11%。从A00级纯电动车的市场反馈来看,免税政策对这一细分市场的影响,显然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这一市场对于价格过分敏感,并不能代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从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来看,在25万元以上市场区间,除了40万~50万元,其他各个区间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都在稳步上涨,25万~30万元市场同比增幅超过110%,50万元以上市场甚至同比涨幅超过260%。乘联会的数据也显示,B级电动车销量为20.5万辆,同比增长43%,环比下降4%,占纯电动车市场份额的41%。

这其实也说明了一个现象,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城市NOA和智能驾驶体验的加速普及,以及“冰箱、沙发、大彩电”带来的升级体验,已经成为消费者更加关注的情绪价值点,这部分高端新能源汽车用户,即便未来购置税补贴退坡,甚至失去,对产品销量冲击即便有,也应该有限。

而在10万~20万元区间,是插混的主阵地,由于插电混动电池容量需求不如增程和纯电动汽车,再加上国际磷酸锂价格不断走低,8月13日甚至均价报7.8万元/吨,再创新低。油电同价、电比油低未来都有可能成为常态,叠加使用成本的降低,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政策逐步退坡的影响。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这两年来不间断地在退坡,但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或是市占率却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自发选择新能源汽车。

这也足以说明,新能源汽车已经有足够的能力逐渐走出政策市。

燃油车还剩半壁江山

在中汽协的数据中,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3.8%。在乘联会的数据中,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51.1%。统计途径不同,结果不一样,但结论都是一个意思:很快,燃油车的半壁江山可能都难保了。

插混+增程的快速增长,与其说是偷了纯电动的家,不如说是抄了燃油车的大本营。时至今日,估计除了那些坚决抵制屁股下有一块大电池包的用户,可油可电的插电混动和加油就有电的增程,让燃油车最后的墙角也越来越松动。

继续延续上半年的走势,今年前7个月,燃油车在15万~20万元和40万~50万元价格区间销量呈正增长,但通过对比发现,由于7月的销量下挫比较明显,与6月份相比,正增长的幅度也在明显缩小。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新品竞争力不断增长,燃油车新品推出乏力。同时,在油电不同税、不同权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高增长、燃油车负增长的差距日益明显。

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未来燃油车不会消失,但要坚持到2028年以后,油电同权那一天,燃油车的份额肯定只会比现在更少。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插电混动无疑是燃油车的最佳平替。即便是在7月份这个传统的销售淡季,比亚迪、理想和零跑依旧能够刷新月度销量新高,前者占据了国内插混销量排行前十中的9席,也是新能源汽车在10万~20万元增量的主力,后两者大多数在售车型都是增程。它们也都背着一个比燃油车还要大的油箱。

燃油车守不住,不代表传统车企就守不住,毕竟插混和增程的技术,也没什么不可逾越的壁垒。


马自达打响合资车第一枪,未来靠混动和插混能赢回来?

进入2023年之后,国内车市的车价,似乎总能给消费者带来惊喜。 前有比亚迪秦PLUS DM-i的定价杀入10万元以内,如今同为紧凑型车的马自达3 昂克赛拉则是把官方定价做到了9万元以内。 总之,面对咄咄逼人的中国品牌,以及国内车市走在全球前列的新能源发展势头。 曾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的合资品牌们,似乎已经打响了降价自保的第一枪。

降价是合资品牌们的必选项?

其实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采用降价的办法,已经是必选项。 比如全新本田皓影混动版本,起售价已经来到20万元以内。 丰田汉兰达新款车型提供限时优惠2万元。 日产超混电驱奇骏的顶配定价都在20万元以内等等。 而且以上这些拿来举例的车型,都是主流合资品牌之中的拳头产品。 但依旧挡不住“自降身价”的趋势。 为啥这么说?因为大盘在萎缩。

这话听起来好像不对吧,今年国内车市可是呈现一路向上的趋势。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5月份国内汽车产销数据都已经突破1000万辆,同比增速超过11%。 就算是6月份进入传统淡季,且叠加去年同期的特殊原因,同比数据难有前五个月那么好看(根据乘联会6月份周数据预估,今年6月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在183万辆,同比可能会有超过5%的降幅,但环比增幅仍然可能在5%以上)。 无论怎么看,国内车市整体大盘都在稳步前进,又怎么能说车市在萎缩呢?

因为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市场显然是在萎缩的。 就算以乘联会统计口径的狭义乘用车零售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的乘用车销量大约在946万辆左右(算上6月份的预估数据)。 但是在同等口径下,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比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一的水平。 而这一领域,恰好是目前合资品牌们所普遍面对的短板。 简而言之,大盘确实在复苏,但新能源车抢食的速度也在加快。 在传统燃油车技术几乎被大多数主流车企“锁死”的环境下。 价格让步,就成为绝大多数合资品牌必然选择的一条道路。

盘子够大、降价真香,而且还有护城河

那么降价对于合资品牌就一定有效吗?从目前来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首先一点便是,降价之后留给合资品牌的盘子,依旧足够大。 从价位来看,合资车企的主力产品主要覆盖8-25万元区间。 而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今年1-5月份,传统能源乘用车中,15-25万元区间的降幅相对较大(15-20万元同比降幅5.3%,20-25万元同比降幅17.1%)。 与之对应的是,同期新能源汽车15-20万元区间销量同比增幅超过85%,20-25万元区间更是翻倍。 但是,在10-15万元范围内,传统能源车型基本守住了基本盘,至于8-10万元市场,还取得了超过12个百分点的同比增幅。 而在新能源车这边,10万元以内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萎缩。 综上所述,当燃油车把战线收缩到15万元以内,其生命力依旧相当顽强。 这也给降价之后的合资车,提供了相对坚实的阵地。

另外,合资燃油车在技术部分的越来越大方,也避免了“降价简配”的尴尬,从而进一步支撑起价格体系松动后的性价比表现。 以马自达3 昂克赛拉为例,即便是官方指导价进入9万元以内的“丐版”。 其在核心主被动安全配置,以及灯光、影音系统等方面都几乎与其它配置无异。 全新本田皓影混动版本的入门车型,不仅定价上相比老款少了近1万元。 刨除空间尺寸与动力性能的升级,新车还在被动安全、娱乐影音、全景天窗以及静谧性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提升。 总之,降价增配,成为这一阶段合资品牌们纷纷效仿的招数。

当然,主流合资品牌被推倒的降价多米诺骨牌,最终传导到市场表现上,还需要一些时日。 但从中长期来看,合资品牌在国内车市的竞争力依旧不容小觑。 这倒并不是完全站在燃油车降价后的性价比来说,而是基于部分合资品牌的科技树而言。

首先,在混合动力方面,以日系品牌为主的合资车企就拥有相当稳固的护城河。 可不能小看了这块市场,根据乘联会的统计,今年1-5月份,国内混合动力车型占到广义新能源车(包括混动)销量的25%左右。 而且从销量来看,日系“两田一产”在混动部分积累的技术优势,就已经在为它们作出明显贡献。 以广汽丰田刚刚公布的上半年销量数据来看,其中“电动化”车型的销量占到了总量的30%以上。 当然,这里的“电动化”主要指的就是双擎混动产品。 而本田品牌今年上半年国内销售的混合动力车型同比增长超过160%,占比也达到了近15%。 而在上市不久的日产超混电驱奇骏那边,已经“卖断了货”。

除了已经在销量上做贡献的混动部分,插混路线对于内燃机技术储备优异的合资品牌而言,毫无疑问将是下一个增量。 因为在国内车市,插混表现出了超出欧、美市场的生命力。 虽然从市场总量上,纯电动车仍然明显领先于插混。 但是插混车型几乎翻倍的市场增速,要比纯电动车快得多。 从目前的技术路线来看,排除豪华品牌,曾经被调侃“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对于插混已经表现出较强的热情。 丰田那边也有相对应的“小动作”,但很难说丰田会不会根据新开发的P2混动而大规模衍生出插混产品线。 即使是一向专注于内燃机与AT变速箱组合的马自达,也已经敲定了自己的插混技术。

至于更长远一些的纯电动领域,大众、别克等品牌已经在这部分的产品线上拿出了“打价格战”的气势。 诸如别克E4、E5、丰田bZ3等产品定价,说是“掀桌子”也不算过分。 不过这些当然还不足以让掌握新能源车市场主动权的中国品牌担心,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合资品牌完全认识到了电气化的发展方向之后。 比如今年日产、丰田已经先后表达了对固态电池发起的“最后冲锋”,大众集团PPE平台也将于明年在国内投产等等。 当然,这些新技术的落地效果、进程,以及与彼时中国品牌的技术对比等等,现在来看一切都还是未可知状态。 不过对于现如今仍然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近半壁江山的合资品牌而言,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

总之,合资品牌在燃油车部分的价格退守,叠加自身传统技术的优势,使得性价比以及产品生命力被再一次巩固。 特别是下沉到15万元以内的产品线,暂时基本很难受到新能源产品的“干扰”。 而合资品牌负责角逐下半场的主力,还是得落脚到电气化身上来。 无论是HEV、PHEV还是BEV产品,最核心的仍然在于技术护城河的建立。 面对先发的中国品牌,合资品牌在国内的这盘棋还没有下完。 降价,只不过是棋盘上推出的第一个棋子罢了。

“平民卫士”助攻,工信部月度车展混动占了“半边天”

在随着夏季来临,汽车市场也即将进入到传统的销售“淡季”,但在今年5月,中国车市在加速“内卷”的大环境下,依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74.2万辆,同比增长28.6%,环比增长7.3%。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63.2万辆,同比增长4.2%。 今年1-5月,车市零售呈现逐月环比持续上涨的良好态势。

新能源车市场5月份的零售辆达到58万辆,同比增长60.9%,环比增长10.5%。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42.1万辆,同比增长41.1%。 随着渗透率的增加,市场对于新能源车型的热情也随着天气快速升温,其中插混、增程等混动车型“功不可没”。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第37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一大批备受关注的新产品也入围了此次“月度车展”,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此次新产品公示中,全新混动车型已占据了乘用车新产品的“半壁江山”。

长安启源A05/A06

在今年1月举行的2023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发布了全新产品序列OX的未来规划。 到2025年前,OX产品序列将计划推出5款全新产品,销量突破80万辆。 今年4月,OX产品序列被命名为长安启源,并率先亮相了首款车型长安启源A07。

根据规划,长安启源A07将在7月正式首发。 但在此之前,品牌的另外两款新车长安启源A06和长安启源A06在此次工信部新产品公示中也首次现身。

首先来看长安启源A05,新车采用了全新设计风格,纤细的大灯搭配封闭式格栅突出科技感。 车尾造型简洁明快,并未采用过多的装饰,设计风格形似长安逸动。 尺寸方面,长安启源A05长宽高分别为4785mm×1840mm×1460mm,轴距为2765mm。

相比之下,长安启源A06在造型方面更加偏向运动风格。 封闭式前格栅设计与长安UNI-V有不少相似之处,配合运动造型的前唇以及两侧大尺寸开孔,更加突出了整车的“战斗”气息。

车尾采用贯穿式尾灯组,并在中央配备全新品牌LOGO,搭配下方中置双出布局,与电动尾翼相组合,再一次强化了运动氛围。 此外,长安启源A06拥有4720mm×1838mm×1435mm的“三围”,以及2750mm轴距,略小于长安启源A05。

动力方面,两款新车均搭载了1.5L发动机和电机组成的插混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1kW,驱动电机峰值功率140kW,动力电池则搭载来自中创新航的磷酸铁锂电池。

吉利银河L6

不久前,吉利银河L7刚刚以13.87万元的低价上市,轿车产品银河L6也在此次工信部新产品公示中亮相,并有望在今年三季度上市交付。

从外观上看,银河L6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处理,造型与银河L7相类似,贯穿式前大灯与泪眼式前雾灯等当下流行的设计风格也都得到应用。 车尾同样采用了贯穿式设计,双边共两出式排气与扩散器的设计也突出了运动感。

银河L6的长宽高分别为4782mm×1875mm×1489mm,轴距为2752mm。 动力方面将采用新一代雷神插电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20kW,传动方面将匹配3挡DHT Pro智能电驱。

吉利全新星瑞

作为吉利轿车产品主力车型,星瑞自上市后拥有着不错的产品口碑,在最新一期工信部新产品公示中,采用全新设计与动力的新款星瑞位列其中。

外观方面,新款星瑞采用了最新的家族设计语言,直瀑式前格栅与银色LOGO搭配,突出了新车的整体精致感。 车尾采用当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组,后保险杠包围设计在强调视觉层次感的基础上,也结合双边共两出的排期布局,提升了运动氛围。

新款星瑞的长宽高为4825mm×1880mm×1469mm,轴距为2800mm,相比现款车型在车身长度上有所增加。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由1.5T发动机为主的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0kW。

荣威D7

在最新一批工信部申报目录中,我们找到了荣威全新纯电轿车的身影。 新车或将命名为荣威D7,定位中型纯电轿车。

从外观上看,荣威D7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窄长的前灯组以及分体式的大灯、封闭前脸都能够看到飞凡F7的影子。 车尾方面,新车采用了非贯穿式的尾灯设计,整体线条较为常规,没有特别出跳的设计。

荣威D7的车身尺寸为4890mm×1872mm×1510mm,轴距为2810mm,整体略小于飞凡F7。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一台最大功率为155kW的永磁同步电机,储能装置将配备三元锂电池。

智己LS6

在刚刚推出价格更亲民的智己LS7 Pure后驱版,智己的第三款车型LS6在最新工信部新车公示也正式现身。 根据规划,新车将在今年9月正式发布。

外观方面,智己LS6采用了家族设计语言,与LS7造型相似,拥有标志性的日间行车灯,以及辨识度极高的前大灯组。 此外,新车同样可以选装车顶激光雷达。 车尾设计上,LS6采用了上翘的小鸭尾设计,灯组和整体造型也与LS7相似。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904mm×1988mm×1669mm,轴距2950mm,略小于智己LS7。 动力方面,智己LS6将有两种版本,分别为前后200kW/379kW,以及前后170kW/304kW。 此外,新车还将配备800V快充和四驱系统。

石头01

如今,随着硬派越野的热度逐步走高,越来越多的品牌也将发力重点瞄准了这一细分市场。 在工信部最新一期新产品公示中,由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推出极石品牌,就带来了首款车型石头01。

从外观上看,石头01采用了方正的车身造型,大尺寸前格栅处使用黑色“H”型装饰件进行点缀,两侧则是“Y”型头灯组,整体设计风格与路虎卫士相似,但最终售价肯定更加亲民。 同时,在车顶以及两侧翼子板处,还配备了3颗激光雷达,预示着其也具备了较强的智能化能力。

石头01车尾采用了竖向尾灯设计,并且还提供上掀式尾门可选,而后包围造型也会根据尾门开启方式有所不同。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5050(5295)/1980/1869mm,轴距为3010mm。 动力方面,石头01将搭载由1.5T发动机与前后双电机电动机组成的增程式混动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112kW,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50kW和200kW。

魏牌拿铁Hi4

既今年初新款魏牌拿铁DHT-PHEV现身工信部新产品公示后,在最新一期“月度车展”上,我们有见到了采用全新设计的魏牌拿铁Hi4。

相比于此前曝光的新款拿铁DHT-PHEV,魏牌拿铁Hi4采用了贯穿式灯带以及分体式大灯的设计,设计风格与此前推出的蓝山相似,但在格栅设计方面则更加简洁。 新车在车身尺寸方面依旧为4685mm×1890mm×1730mm,轴距2745mm。

车尾部分,魏牌拿铁Hi4采用与新款拿铁相同的分体式尾灯设计,动力方面将搭载由1.5T发动机与双电机组成的长城最新Hi4插电式混动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5kW,并支持外放电功能。

哈弗翔龙

在推出枭龙和枭龙MAX后,长城哈弗龙系列SUV又迎来了新成员。 在工信部最新一期新产品公式中,内部代号为B26的哈弗翔龙正式亮相,新车将在年内正式上市。

外观方面,哈弗翔龙采用方正的造型,设计风格与哈弗大狗形似,车头采用了家族式的设计语言,方正的前格删内部采用多条横杠装饰,突出了车头的层次感。 车尾设计运用平直的线条,配合外挂备胎进一步加强了硬派越野的属性。

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800mm×1916mm×1822mm,轴距为2738mm,动力方面将搭载拥有123kW最大功率的1.5T发动机,并匹配2档DHT变速箱,和80kW前电机+150kW后电机组成的Hi4混动系统。

现阶段,随着混动技术的日益成熟,凭借可油可电的优势,混动车型已经迅速成为不少用户在选择新能源车型时首选。 同时,各大品牌在此方面也进行了更大力度的投入,希望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上汽通用汽车:新能源月销破万?这只是个开始

每当月初,就到了国内汽车市场上月销量的放榜时刻,各大车企和第三方机构都会在第一时间公布成绩,其中又以新能源车领域最为引人注目。 毕竟传统燃油车的市场格局已经稳固,而新能源车尚是一片红海,竞争更为激烈。

以往霸榜的前几位大都是造车新势力,出生在起跑线上,占据先机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但随着主流车企的陆续发力,榜单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我们熟悉的面孔。 在刚刚过去的七月,就又有一位“老熟人”实现了新能源车型月销过万,即上汽通用汽车。

“破万”只是开始

乘联会预计,7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约173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约62万辆,同比增长27.5%,渗透率约35.8%。 乘联会方面表示,新能源市场下半年将有大量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上市,有望在下半年为新能源市场带来增量,支撑整体市场销量。

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增速势如破竹。 据第三方统计数据,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约62万辆,约占乘用车整体零售销量的35.8%,同比增速27.5%。

而在下半年,随着更多重磅车型的加入,以及政策层面的持续利好,新能源车型的销量有望持续增长,第三方机构甚至给出了900万台的全年销量预估。

只是面对新能源车型的快速崛起,车企的悲欢并不相通。 新能源大进击时代下,造车新势力和一线自主品牌分得了多少蛋糕,就意味着合资品牌丢失了多少份额。 越早意识到“舒适圈”的不复存在,主流车企才能越早开启自己的转型之路。

而在经历了“阵痛期”后,第一批“觉醒”的主流合资品牌已经逐渐步入了新能源赛道的正轨。 继6月新能源车型交付量创下企业历史新高后,上汽通用汽车在7月再次刷新纪录,别克、凯迪拉克和雪佛兰上月新能源车合计交付10,017辆,同比大涨138%,环比上涨33.5%。

前不久刚刚上市的别克ELECTRA E4首月交付量为1,762台,后续销量处于稳健爬坡中;随着长续航版本开启交付,别克ELECTRA E5在7月的交付总量增至3,722台,累计交付达到8,340台。 而在8月,别克ELECTRA E5艾维亚四驱版车型将开启交付,别克两款奥特能新车的交付量还将进一步提升。

功不可没的“奥特能”

上汽通用汽车7月新能源车交付量的破万,别克ELECTRA E4和ELECTRA E5这两款重磅新车贡献了半壁江山;而在这两款车的背后,奥特能电动车平台功不可没。

基于电气化经验和前瞻技术优势,通用汽车推出了奥特能电动车平台,不仅更加高效灵活,重点着眼于智能、安全、性能三大领域。 在消费者最关注的电池方面,奥特能电动车平台的开发和测试遵循了通用汽车全球标准,采用多重安全防护,涵盖了结构、冷却、泄压和监测,防护标准远高于当前的国标水平。

再配合能在冬季有效提升续航的BEV HEAT双热源管理系统、能够减少90%线束和插件的可无线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部分车型上甚至配备了超高集成度的8合1电驱系统,使得奥特能电动车平台具备了目前行业前列的技术水平。

也正因为奥特能电动车平台的先进,上汽通用汽车即将迎来“奥特能产品时代”。 到2025年,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累计将有10款基于奥特能电动车平台的电动车型落地。

奥特能平台的技术实力之出色,以至于还得到了通用集团以外品牌的肯定。 本田在北美市场公布全新首款电动车行讴歌 ZDX ,将于8月17日首发亮相,而这款新车便是基于奥特能平台打造而成。 能够得到其他品牌的认可和选装,无疑是对奥特能平台实力的背书。

如果说奥特能电动车平台为上汽通用带来了产品力出色的车型,为7月的销量破万、后续的新车投放奠定了产品层面的基础,那么余下的部分,便是上汽通用汽车开启的“油电同价”策略,带动电动市场价值回归,为更多用户提供高品质、高价值的智能纯电出行方式。

不是所有车都能“油电同价”

电车比同级油车贵,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固有印象。 而别克ELECTRA E5和ELECTRA E4的定价让无数消费者眼前一亮,将上汽通用汽车“油电同价”的策略真正落地。 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产品力更强的车,自然是每位消费者的诉求;只是想做到“油电同价”,对于车企可是个不小的考验。

作为主流车企,上汽通用汽车的一大优势就是拥有从研发、设计、工程、制造到供应链的新能源全链路完整体系能力。 换言之,从研发到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仅有助于压缩整个生产研发周期,也更利于整车成本的控制,为“油电同价”创造了条件。

目前,上海金桥与武汉两座奥特能超级工厂都已投产,而第三座奥特能超级工厂,位于烟台东岳基地的上汽通用汽车东岳奥特能超级工厂,也已于2023年7月5日启动建设,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正式批量投产,将为未来多款奥特能电动产品配套生产三电系统部件。

另外在电动车的补能领域,上汽通用汽车正加速建设奥特能超充站、凯迪拉克IQ 超充站,结合不断扩大的互联互通充电站合作网络和家充桩的服务,为用户带来更提供便捷的一站式充电服务。

AL频道小结

在上汽通用汽车的贡献下,上汽集团7月份销售新能源汽车9.1万辆,不仅在传统淡季创下年内新高,新能源车总销量也稳居中国车企第二。 而在自主合资多款重磅新能源车型的助力下,第三季度上汽新能源车销量还有望冲刺“月销10万”的目标。

所以新能源浪潮的到来,对于传统车企无疑是一次危机。 新能源车型市占率的飙升,已然超乎了很多人的预期,且随着价格的不断下探,油车手中可出的牌越来越少。

但伴随着“危”的还有“机”。 虽然造车新势力与自主品牌抢占了先机,但合资品牌的造车经验、技术储备、供应体系等等终究手握优势。 古有云船大难调头,可一旦真的调整好方向,度过阵痛期,大船的体量是任何人都难以忽略的。

因而当上汽通用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真正开始发力,其在合资车企电动化转型竞速中能够处于领先地位,新能源车月销破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17492.html
以旧换新 汽车 新政升级 提高至2万元!快来薅羊毛……
钛媒体AGI 机器人0元购!稚晖君发布智元5款商用人形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