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集体反思 100亿独角兽破产

7月底,一家美国新能源独角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引发了美国风投圈的集体反思,最有共识的观点是“人工智能淘金热,严重掩盖了初创企业们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为了求生,‘投资者友好型’条款正在变得越来越常见。”

然而“投资者友好型条款”还是太文绉绉了,更为直白的说法是,美国的风险投资市场现在越来越两级分化了:

对于不在风口的初创企业,VC越来越注重兜底,开始提出一些苛刻的条款,而创始人为了生存还不得不接受;对风口上的人工智能公司,VC或许延续了TMT时期对创新的期待和宽容,但近期越来越多的大模型公司被并购,也说明VC的“止损点”提前了,显而易见的,原本的“耐心资本”也开始“没那么有耐心”了。

再加上募资规模不断创纪录的信贷/私募债基金,这位说了,这不正好说明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吗?别提什么风险投资是科技创新的火花塞,走到尽头都是放贷。

结论还是不能下的那么快,我认为更多还是美国投资人出于资产配置和风险/收益角度的考量。事实上,就算在目前以国资为主的国内股权投资市场,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变化比如一些城市开始真正将财务目的与招引的基金分开,让市场的回归市场,一些省份开始着手建立健全国资的容错机制等。

大家都有点均值回归的意思。

“投资者友好型”条款越来越常见

7月中旬,储能电池制造商Moxion Power召开了一场紧急线上会议。高层们坦诚地告诉全体员工,公司从今年初开始,一直在尝试以15亿美元(超100亿元人民币)的估值寻求2亿美元左右的融资,以维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但由于“最后时刻出现意外”,谈判最终破裂,公司不得不面临“资金严重短缺”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高层们决定除“核心骨干”外其余员工都进入“休假状态”,进入最后的自救阶段,并提醒全体员工做好“一切无法挽回,于2024年8月5日被集体裁员”的准备。

据参会的员工们透露,这场由首席执行官Paul Huelskamp主持的会议全程只有5分钟,从头到尾透露着一种“果决的悲壮”,Paul Huelskamp甚至丧气地说了一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我们的努力并不会成功”。

不过在当时,这条消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或者更准确地说,相当数量的财经媒体认为这场内部会议只是创业路上的小插曲,Moxion Power最终会转危为安,因为Moxion Power可不仅仅是简单的独角兽。

Paul Huelskamp和联合创始人Alex Meek出身自知名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拥有无比显赫的股东列表,从创建到现在仅用了不到4年时间,他们就分别拿到了Tamarack Global、亚马逊气候承诺基金、微软气候创新基金的投资,总计融资规模达到1.26亿美元。

更何况人们还清晰地记得去年5月,Moxion Power加州生产线开工仪式上,民主党少壮派代表、加州州长纽森还亲自站台,借用身后即将落成的工厂大谈雄心勃勃的“2045未来电网:加州清洁能源转型计划”,盛赞Moxion Power的新工厂“标记了未来的框架”,讲好了“美国故事”,更能讲好“加州制造的故事”。

套用我们比较熟悉的话术,作为建圈强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创新企业,Moxion Power根本不应该去考虑活得好不好,只需要思考飞得高不高。

然而这场内部会议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Moxion Power所面临的困境,甚至被严重“低估”了。

当地时间7月26日,首席执行官Paul Huelskamp向全体员工发送了一封题为“Moxion的最后一天”的内部信,“提前宣布”这家新能源独角兽进入破产清算流程,语气几乎卑微到了尘埃里:

“我知道很多人好奇我们为什么落得如此境地,并质疑我们本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我也希望能有一个直接了当的回答,但现在我只能说Moxion是一个伟大愿景,它已经得到了很好地执行。”

以至于如今我们搜索与Moxion Power相关的新闻,除了介绍他们的创业始末,出现了大量以Moxion Power为切口的“反思文章”,创投圈从业者、商业分析人士们集体思考“我们为什么留不住这样的独角兽”。

现金流枯竭的创业公司们

先来聊聊美国风投圈反思的前半句:人工智能淘金热,严重掩盖了初创企业们资金短缺的问题。

虽然“创业公司们的现金流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是一个有些被说烂的话题,但为了搞明白一家背后资方有头有脸、符合国家战略定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独角兽企业,为何沦落至此,分析人士们重新进行了系统复盘,并得出了如下数据以具体地还原创业公司们正在面临何种程度地“现金荒”:

-初创企业们每轮融资的间隔时长已经从2021年大放水时代的15个月,扩大到了19个月;

-成长期阶段的初创企业估值中位数,已经从2021年大放水时代的3300万美元下降到1900万美元;其中估值排名前十分之一的企业,平均估值也从2021年的2.5亿美元下滑到了1.3亿美元左右,降幅超过40%;

-投资方普遍提高了对初创公司的业务基本面门槛,进入了估值重调阶段,进而导致创业公司们不仅获得新融资的时间变得更长、估值增长难度也正在变大——以估值年度百分比变化计算,初创企业的每年估值成长速度已经从速度从14.5%下降到9.6%;

-在2024年第一季度发生的所有风险投资中,以估值持平或打折状态完成的交易,占比已经达到了27.4%——即使进入IPO阶段也无法幸免,所有在2024年Q1季度进入二级市场的初创企业,平均估值下滑了28%,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明星企业Reddit,相比于2021年的巅峰估值下滑了近40%。

造成这一切的背后,退出渠道不够通畅,LP们不再青睐风险投资是最直观的原因,人工智能赛道估值飙升、占用风险投资基金过多仓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因。

同样以2024年第一季度作为统计区间,在其他赛道的初创企业估值大幅度下滑的同时,人工智能赛道初创企业的估值中位数已经成功突破7000万美元,与2023年的数据相比增幅达到了让人惊愕的51%。而如果仅统计后期成长期阶段的企业,这一数字则将直接突破1亿美元。相应的,2024年迄今为止出现的所有独角兽级别的融资,有35%的交易发生在人工智能领域。

当然仅从这些数据出发,一切都无可厚非。毕竟资本天然地逐利,作为目前创投市场中仅有的快速成长赛道,人工智能成为资金的主要流向也完全合理。

但问题是绝大部分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完全没有能力提供商业回报。在去年的TechCrunch Disrupt大会上,Theory Ventures创始人Tomasz Tunguz对人工智能赛道的整体发展阶段进行了预估,认为在人工智能赛道里,年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的初创企业不到25家。如果再将赛道细分到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那么大概有约95%的初创企业,年度经常性收入无法达到500万美元。

并且随着算力资源等赛道基础设置的日益昂贵,这种“0回报”的状态短期内无法改观:

知名独角兽Stability AI在预期年收入堪堪达到6000万美元的同时,仅图像生成系统所需要的维护成本就已经高达9600万美元;

Inflection AI累计融资金额达到15亿美元,但主要产品(AI个人助手)上线一年周收入仍然“微乎其微”,基本上为零,不得不寻求并入微软;

Anthropic稍微好一点,能够创造1.5亿至2亿美元左右的收入,但支出成本达到了20亿美元的恐怖级别,背后还有谷歌和亚马逊两大巨头的支持。

于是当这样的行业现状,碰上长期酝酿的fomo情绪,风险投资行业堪称“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完全无力去思考盘活其他赛道。

186 Ventures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合伙人Giuseppe Stuto说:“风投行业似乎进入了圈地运动时代,很多投资人完全没有从根本上考虑问题,他们思考的只是不计一切代表挤进热门的领域。”

Sapphire Ventures合伙人Rajeev Dham更加悲观,他表示:“大部分初创企业的增长前景都不容乐观,因为人工智能交易垄断了风险投资的注意力,导致创业者现在只分为穷人和富人……他们只能靠自己。”

代价高昂的过桥融资

前半句的背景交代清楚,后半句也就不难理解了:在风险投资无法顾及其他赛道的情况下,初创企业们为了求生进行了大量的“妥协”,进而大量的“投资者友好型”条款,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美国创投圈的合同里。

例如据Carta统计,在2023年完成的风险投资中,有接近10%交易包含了“1倍以上优先清算权”条款,而这一数据在2022年还不到2%。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伙人Andrea Schulz为这组数据提供了具体的佐证。她表示,在自己近两年处理的一系列风险投资交易中,越来越多的投资方开始要求在公司董事会中拥有更多席位、优惠条款,而这其中就包括“1倍以上的优先清算权”,其中很多投资方甚至会主张拥有3倍到4倍的清算优先权。

与“N倍优先清算权”同样兴起的,还有“新一轮融资折扣参与权”。简单来说,就是投资方在谈判时,要求被投企业在进行新一轮融资时,在该轮融资的估值基础上给予自己25%-30%的跟投折扣。

此举被认为是风险投资行业对于初创公司纷纷“折价融资求生”的一种回应,该条款能够保证早期投资者不至于出现账面上的大幅度浮亏,同时保证被投企业在引进新投资方后,资本结构不至于发生大到“影响自身权益”的变化。

总之在如今的美国创投市场里,每个参与者都能觉察到,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平衡正在被打破。Thomvest Ventures董事总经理Don Butler对此的形容是:“当一家公司准备完成种子轮、A轮,在文件里主张每个参与者都是‘pari passu’(平等地位),很快就会有人拿着长长的条款清单闯进来说,‘不可能,我还有很多要求没加上去呢’。”

但这还不是更让创业者糟心的。有数据表明,为了生存,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不得不接受代价高昂的内部过桥融资。

过桥融资不需要公开披露,也不需要以现金方式支付利息,而是在IPO或私募成功后以股票方式支付,很适合在短时内帮助企业实现现金流实现收支平衡或盈利。据Pitchbook统计,在退出市场低迷的2023年,大量的初创企业尝试通过过桥融资让自己的财务状况稍显“体面”。

但由于此举相当于明摆着告诉投资人“自己预见到了可能遭遇的困境”,过桥投资的规模普遍不大,也因此到了2024年美国创投市场进入了“过桥融资大规模到期”的状态。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困境越陷越深的创业者们,更多“投资者友好型条款”的出现几乎变成了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比如还记得朱啸虎朱总当初提到的那句“美国投资人也很喜欢分红”吗,Carta已经在统计学上给出了数据支撑——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所有风险投资里,有9.5%的交易包含“累积股息”条款。

此外,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规模的信贷基金募集,似乎也在印证“风投的尽头是放贷”这个说法。

7月底,知名资产管理锐盛投资(Ares Management),完成了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债权基金的募集,整体规模超过了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70亿元),主要面向北美市场内、EBITDA为 1000万美元至1.5亿美元之间的企业发放优先担保贷款。根据报道,截至目前该基金就已经有90亿美元的资金被提前预定了,客户超过了160家。

而在整个2024年,募资整体超过1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29亿元)的债权基金还有两个,分别是HPS Investment Partners设立的HPS Specialty Loan Fund VI,规模为143亿美元,以及高盛另类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West Street Loan Partners V,规模为131亿美元。

持续地积累下,债权基金的年度募资总额也超过了风险投资,成为了私募市场中投资人们的第二大选择方案。

事实情况是,信贷基金其实已经火了好几年了,这也是各种风险不断积聚下,全球LP的理性选择。根据《有头有脸的PE都去放贷了》考据,全球募集私募信贷基金实际上的增长周期已经超过了4年,其中在2021年首次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万亿美金。换句话说,大家的风险偏好确实普遍降低了,但也只是在不同周期下,在各种不同资产类别中打圈圈而已。

只不过,由于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的差异,在东亚市场中信贷更多依赖于“银行体系”,“每一美元信贷资本中,80美分来自银行”。因此对于中国创投行业来说,私募信贷基金相对陌生。

并且正所谓“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大白话就是把钱以不同的利率和预期撒到不同的资产类别里头去”,不难想象,如果如果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逐渐健全起来,私募的债权类资产在国内兴起也是迟早的事儿。

而这也让我想起前不久在《投中吐槽大会》里,录制“回购争议”时,我向一名长期服务于美元投资机构的律师提出的问题,“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很多人印象里成熟的市场,他们的投资人真的是以一种‘认亏’的姿态在参与一级市场吗?”

现在看来,美国投资人的兵器谱还是太全面了。


一家估值100亿元独角兽的困境与突围

撤回IPO之后不到半年,云知声就完成了新一轮1亿美元的融资。 但当前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在将语音技术在特定赛道落地、构筑壁垒的过程中,云知声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决定撤回第一次IPO前的某个周末,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躺了整两天。 公司花了很长时间筹备IPO,突然要停下来,他在大脑里疯狂模拟IPO停下来后公司会面临的种种局面,自己有什么样的办法和能力去应对。

2020年10月,云知声采用第二套上市标准提报科创板上市申请(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但在之前的2020年9月底,蚂蚁金服被监管叫停IPO。 整个科创板上市的氛围急转直下。

今年2月,包括云知声在内的多家公司主动撤回科创板申请。 紧接着,如预期般,市场对云知声的质疑四起:毛利率较低、营收增长不及预期、未能逃出AI公司大幅亏损的困局等。

此时正值AI企业相继竞速上市之际,作为语音赛道的独角兽,云知声却放缓了自己的脚步。 黄伟曾问自己,IPO很风光,但自己到底想做个什么样的企业?“我并不认为IPO是我的终点。 ”这是他得出的结论,他希望公司能越来越 健康 ,“我们已经发展9年(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我还希望再发展9年。 ”

2021年6月,云知声宣布开始D轮融资,且当时已完成D1轮次近1亿美元的交割,最新一轮估值近100亿元。 该轮融资由挚信资本领投,启明创投、磐谷创投跟投,三家投资机构早在云知声天使轮、A轮时就已进入云知声股东序列。

撤回IPO后的9个月

和大部分AI独角兽公司一样,云知声至今尚未盈利。 据招股书,2017~2020年上半年,报告期内累计亏损近8亿元。 根据招股书,云知声原计划就技术中台、芯片研发平台、智慧医院解决方案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四方面,募集9.1亿元。 这也意味着,撤回IPO后,公司需要通过其它办法解决持续的资金需求。

加快商业化步伐实现开源,成为必然的选择。

撤回IPO后这9个月,黄伟频繁参与客户拜访。 今年3月,黄伟出现在云知声与泉州市洛江区政府的合作签约活动中。 泉州作为民营制造业大市,近年来,正发展智能装备产业。 云知声试图依托泉州与洛江区多家行业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 探索 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场景下的商业化路径。 10月,黄伟前往厦门金龙联合 汽车 工业有限公司,并与金龙客车就智慧交通建设达成战略合作。

在撤回IPO后,内部组织结构也进行了微调。

在IPO过程中,因为有机会按照中介机构的要求,把整个公司业务严谨梳理一遍。 目前,云知声的组织架构已调整为IoT和智慧医疗两大事业群,此外,IoT下分基础业务和创新业务,前者主打芯片、模组等基础产品,后者主打智慧物联整体方案创新。

黄伟试图通过事业部机制,下放授权、加速决策。 随着公司发展进入第10个年头,作为CEO,他觉得自己应适当“后撤”,把压力传递给搭档,“这样可能更有利于他们成长”。

今年,AI语音这条专业赛道上,AI语音之于医疗的价值凸显。 市值突破1300亿元的科大讯飞在今年年中宣布计划分拆整个智慧医疗业务,独立上市,以此为团队设计更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4月,微软以总价197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了Nuance,这是微软 历史 上第二大收购案。 Nuance被称为“美版科大讯飞”,Nuance的系统在美国约77%的医院中使用,公司利润主要来自对医患谈话、客服电话和语音邮件等内容的语音识别业务。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推特上发文称:“人工智能是技术领域的重中之重,而医疗保健是其最紧迫的应用领域。 ”

医疗是当前云知声的主营业务之一。

10月底,云知声继续紧锣密鼓地开展招聘活动,其中也包括医生这一角色。 云知声董事长、CTO梁家恩表示,云知声深入到医疗领域开始构建知识图谱是在2018年,那时,医生团队就开始建立起来了。 他们一方面可以帮助这支AI团队梳理医院的真实需求,了解医院的规范、相应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帮助判断机器能否做到替代人工。

按照黄伟的计划,这轮融资后,业绩有一些增长,公司一边开展业务,一边接触一些新的投资机构。 10月中旬,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黄伟表示,在人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云知声营收增加了百分之七八十,“我认为初步达到了我想要的目标”。

商业化多条腿走路

整个2011、2012年,人工智能赛道尚未起风。 磐谷创投合伙人李志超通过UCloud创始人季昕华结识了时任盛大创新研究院分院院长黄伟。 当时苹果手机的Siri正火,“很多人会投Siri的竞品。 ”李志超说,主流的认识是要做一个平台级的公司,“所以好多人精力都花在这上面去了,这帮黄伟减轻了不少压力。 ”

2012年创办云知声时,黄伟确定的方向就是想做to B,扎根具体行业。 在李志超看来,语音识别会走向语义理解,再扎到某个产业中去。 技术壁垒之余,一旦涉及到业务流,一家AI语音技术公司可以在其中扮演非常核心的角色,“语言可以直接穿透到业务的最内核”。

云知声最初的客户是乐视电视、小米、搜狐等互联网公司。 由于发现乐视电视语音识别服务的使用率较高,2014年,它开始向家电等IoT方向聚焦。 根据招股书,在2018、2019、2020年上半年,智能语音交互产品分别实现营收1.56亿元、1.37亿元、0.24亿元;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分别实现营收0.17亿元、0.50亿元、0.57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策略由智能单品供应商升级为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

黄伟表示,2018、2019年,巨头将智能音箱视为电商、搜索引擎的入口,掀起高额补贴战,由此威胁到云知声的下游厂商。 “我们在2018、2019年受到冲击,但是我们在2018年的时候已经做了组织架构调整,开始往解决方案去走。 ”

IoT组件业务受到威胁的这一年,云知声在智慧物联解决方案上取得突破。 2019年,云知声与世茂集团合资设立云茂。

当时,世茂在寻找一些有足够技术能力的合作伙伴,推进世茂集团楼宇、社区、酒店、物业管理等智慧化升级。 而云知声在此前已有一些案例,正希望在行业里找到相对有知名度的客户进一步推广,“大家在那个时间点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双方的合作推动得很快。

梁家恩说,通过云茂,云知声打磨了基于酒店社区管理的系统,这套系统底层使用的是云知声的交互方案。 在后续空间IoT项目的开拓与复制中,团队希望实现80%的可复用,个性化的定制开发优化比重控制在10%左右。

而在与世茂的合作过程中,黄伟意识到,对方的执行效率、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与 科技 公司有所不同,“驻场通宵对他们讲是很平常的事情。 我们有些传统企业的合作伙伴的管理层会议,会刻意放在晚上或周末。 ”

但在2020年上半年,云茂对云知声的营收贡献为37.6%,云知声被质疑严重依赖大客户。 黄伟对此表示,这一占比是阶段性数据,“今年这个比例会更低”。

IoT之外,云知声曾在教育、车载和医疗方向上均有试水,最终,在2016年决定重点布局医疗。 此外,黄伟认为,医疗相比车载,投入产出比更大。

云知声推出的第一款医疗领域产品是医疗版语音输入法。 2016年,云知声为协和医院打造了一套医疗电子病历录入系统,花了大约半年时间,院方试用的结果是,认为至少可以给医生省下一半的写病历的时间。

与协和医院的合作,为云知声在后续推广医疗版语音输入法时提供了背书。 “大家觉得我们终于抓住了一个点。 ”梁家恩说,但医疗版语音输入法只是辅助工具或效率工具,并没有切入整个医疗本身的核心业务。

2020年,云知声推出病历质控和基于病历的医保控费等产品。 过去,疾控中心和医保公司通过医生、专家,采取“飞行检查”等方式来抽检病历。 现在,他们尝试让AI大脑对病历进行全文审阅,查验病例是否完整、前后是否一致,或者用以减少不合理的医保支出。 黄伟称,今年上半年,云知声把这个产品跟某地方医保局合作,控费率从1%多提高到接近7%。

如果巨头进入云知声所在的医疗市场,该怎么办?黄伟说,医疗市场相对区域化、分散化,即便巨头进来,也得一家家做,“所以医疗的市场,巨头很难用资源通吃”。

李志超在走访云知声的医院客户时,听到的反馈有好有坏。 “需求很汹涌,但在技术能达到的性能状态上,大家可能会觉得没达到预期。 核心还是对于产品期待比较高。 ”

据国家卫生 健康 委员会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显示,全国三级医院一共2500余家,其中三甲医院1479家。 对此,梁家恩表示,三甲只是切入点,真正刚需的地方应该是在二甲等基层医院。

会不会被收购?

据招股书,云知声在报告期内总计投入6.03亿元,占累计营收比重为107.4%。 黄伟表示,U+X(U代表云知声的技术中台,X代表事业部)战略之下,云知声的核心技术研发是持续演进的,跟资本冷热无关。 此外,U和X相互促进,创业公司相比平台公司的优势是能够深入车间。 “我觉得很多人可能是被数据规模给误导了,我们要的是能够在场景里面真实发生的数据,针对性更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相信我们比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更大。 ”

黄伟曾于2014年提出云知声的“云端芯”战略,但直到2018年,云知声才推出第一款专用芯片“雨燕”。 对此,梁家恩表示,2014~2015年,团队先用高通等品牌的通用芯片,搭建芯片模组。 在通用芯片上实现解决方案的商业化试水后,2016年,云知声正式搭建团队进行专用芯片研发。 此后,团队再在“雨燕”基础上推出“蜂鸟”芯片,进一步降低芯片功耗。

梁家恩表示,只有做到千万级,才能平衡芯片前期研发设计、流片的成本,“如果你做到1000万片以上,基本上一片的成本就变成一块钱了”。 云知声芯片代工厂是联华电子的分厂,由于云知声芯片制程28nm、45nm即可,目前芯片产业链面临的压力对云知声的影响并不大。

此外,云知声与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的亿咖通 科技 合作的车规级芯片“雪豹”,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该芯片计划为吉利等整车厂提供车载语音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云知声在 科技 巨头激烈竞争的车载领域投入并不大。 黄伟认为,这一领域的投入产出比,相比医疗、IoT要小。 此外,云知声并没有亲自下场去做车载语音,而是在下游投资了一家公司“同行者”。 它们将云知声的语音技术进行集成,从后装开始切入市场,目前逐渐转向前装。

在Nuance卖身微软后,对黄伟来说,是否也会把被收购列入考虑之中?

黄伟说,他创业的目的,是做一家值得尊重的 科技 公司,“如果只是为了收购的话,其实大家就没有必要去创业了”。

在李志超看来,并购只是资本流动的一种方式。 对于云知声来说,现在比较重要的事情是:第一,业务空间越来越明确,先把业务做好;第二,进一步完善团队;第三,无论是IPO还是一级市场融资,做好资金储备。

与过去几年相比,当前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 在将语音技术在特定赛道落地、构筑壁垒的过程中,云知声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什么是独角兽企业?市值超十亿,是什么概念?

独角兽企业是指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这些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超过100亿美元的估值,这种企业被称为“独角兽”,因为它们的估值超过了100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情况。

独角兽企业的特点

独角兽企业有着许多独特的特点,它们的估值超过100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情况,而且它们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往往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就能实现超过100亿美元的估值。 此外,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也往往是非常有才华的人,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在短短几年内实现超过100亿美元的估值。

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历程

b”实现了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里程碑,这标志着独角兽企业的诞生。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实现了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里程碑,这些企业被称为“独角兽”,它们的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独角兽企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独角兽企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实现了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里程碑,这些企业的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独角兽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提供了许多政策支持,以促进独角兽企业的发展。

独角兽企业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独角兽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也非常乐观。 首先,政府将继续提供政策支持,以促进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独角兽企业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快,更多的初创企业将实现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里程碑;,随着科技的发展,独角兽企业的发展也将带来更多的商机,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福祉。

结论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独角兽企业是指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它们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它们的创始人也往往是非常有才华的人,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在短短几年内实现超过100亿美元的估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独角兽企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快,政府也将继续提供政策支持,以促进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未来的发展前景也非常乐观。

线上裁员、赔光100亿,每日优鲜到底怎么了?

曾经那个被称为独角兽的企业每日优鲜,在最近登上了热搜,仿佛他遇到了很大的经济问题,生存面临着威胁。 每日优鲜宣布在全国关闭30分钟极速达业务,只保留了次日达业务和云超特卖,这一个消息一经曝出,让各行各业都为之震惊,因为首创的前置仓模式一直以来都是每日优鲜的一个主打,就这样说关就关让很多的人都没有办法适应,因为已经习惯了使用。 并且每日优鲜还在线上进行裁员,赔光了100个亿。 那么每日优鲜到底怎么了呢?我们就来好好的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每日优鲜他在今年来业绩一直都很差,据有关数据显示他三年来一共亏损了67.9亿元,这让每日优先命悬一线,如果再继续亏损下去,那么迎接他们的将会是生存的风险,有可能会面临破产倒闭。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每日优鲜又不得不通过裁员的方式缩减公司的成本,来提高公司的运营成本,让公司能够赚取有可能的更多钱。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一旦一个企业开始出现大量的亏损之后,他想要将这个局势挽回,可并没那么容易。 并且每日优先亏损的还不仅仅是三年的67.9亿元,它全部亏损的金额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00亿元。 这几年来的生意一直都不是很好做,虽然线上的业务比较吃香,但竞争太大,每日优鲜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所以他的业绩一直都不如其他的企业,渐渐的他走向了落寞。 也有可能是生鲜模式的领域越来越多,各个企业好像都想要插手生鲜电商领域,并且已经在做电商领域的企业,他们对于推广这一块丝毫不否认,甚至普及到了乡下,那这一块就是每日优鲜所达不到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18559.html
广发银行的徘徊与迷茫
遭质疑 逾五万名韩国家长签署请愿书反对!全球首个 AI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