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开幕 跨界融合探索剧场多元语汇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9月4日,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北京戏剧家协会和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承办,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和中国国家话剧院支持的第十七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开幕式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举办。

第十七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开幕式现场。摄影:李晏

今年青戏节将从9月4日起持续至10月7日,由“戏剧在场”“戏剧在线”“戏剧在读”“戏剧在谈”“戏剧在案”“戏剧在听”等单元组成,将呈现15部青年佳作、30场精彩演出,8个新锐原创剧本、17场读剧表演,3场世界前沿戏剧放映,2场青年戏剧论坛,演出及活动将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国话先锋智慧剧场、77剧场、小金鱼剧场、莫须有工厂、码字人书店、798CUBE、北京市文联、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多元化空间展开。全新推出的艺术家“一日店长”计划将由青年戏剧人带领参与者在公共空间开展个性化的艺术探索活动,旨在增进艺术家与观众、与城市文化的连接和互动。由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与上海YOUNG剧场联合主办的第三届“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将继续聚力打造京沪双城联动的青年戏剧展演与交流平台。

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青戏节的16年,有人来、有人往,而年轻的注视、年轻的心跳、年轻的感觉始终存在,青年戏剧、国际视野在这个舞台上冉冉升起。青年不止于年龄、戏剧不囿于时间,他祝福青戏节的未来“越来越美丽,越来越青年”。

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在开幕式上致辞。摄影:李晏

北京市文联二级巡视员苏社钦在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推动首都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多年来,青戏节推出了539部青年艺术家的优秀戏剧作品,见证了近三千名青年戏剧人在此展示非凡的创作才华和无畏的追梦精神,举办了大量的剧本朗读、表演工作坊、戏剧论坛、舞台美术展览等公益性戏剧活动,记录了青春的奋斗,谱写了戏剧艺术的华章。

北京市文联二级巡视员苏社钦致辞。摄影:李晏

随后,节目总监李建军揭晓了本届青戏节的板块内容及看点。“戏剧在场”单元将于未来一个月内集中展演15部国内外青年剧场佳作,题材多样、风格迥异,展现不同代际、不同背景、不同地域的青年创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和探索的方法。其中,苏小刚导演的《对话》、陈老巨互动性实验新作《晶体结构》、导演曾伟力跨次元剧场游戏《有完没完!弗兰梗斯坦!》、青年木偶艺术家洪金雕在《千里走单骑》的4部作品以未来眼光向传统戏剧题材和形式发出挑战,跨界探索音乐、肢体、木偶、游戏、人工智能等多种元素作为剧场语汇的表达边界。赵川导演、草台班制作演出的《家园》与王光皓导演、摧毁面包小组创作的《时间来到了下半场!》带来的2部纪录剧场作品以对特定社会群体的观察、记录、提问为底本,让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成为故事的主角。

节目总监李建军揭晓了本届青戏节的板块内容及看点。摄影:李晏

另外,马岩导演、高原编剧的《我选择出生》、李子依编剧、与邱丹玫联合导演的荒诞喜剧《白犀牛事件》、杨韵可导演、马乙鑫编剧的《游戏暂停》3部具有强烈艺术风格和思考力度的虚构作品,不仅将为观众呈现精彩的故事、丰富的视听体验,还将与观众共同参与社会议题的思考和讨论。李凝导演的《灵魂身区》、江帆和庄稼昀创作的身体独白剧场《杂食动物》、朱心韵编导的当代舞作品《向上》、汤杙导演的《帝寤七日》4部具有表达力、想象力和实验性的肢体作品也将与观众见面,让身体与心灵对话,重塑生命的无限可能。

此外,来自德国的《朱丽叶,罗密欧及其他》和来自波兰的《脏手指俱乐部》将让国内青年戏剧观众与世界青年创作者的声音同时在场,跨越语言与文化,分享艺术、生活与思想。

自2014年创立以来,“48小时V戏剧”已成为青戏节最有挑战性、最紧张刺激的环节。参赛创作者随机抽取题目,在有限的48小时内于指定空间完成命题创作,并在舞台上轮番呈现创作成果,由专业评委与大众评审投票并评选奖项。今年,属于青年创作者的极限运动竞技挑战即将再度精彩开赛,创作团队招募令将于近日发布。

本届青戏节,更多精彩有趣、形式多样的青年艺术活动也将在剧场内外轮番呈现,致力于打造自由、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邀青年创作者、学者、观众开启关于艺术、生活与思想的深度对话,在观念碰撞中迸发灵感火花、凝聚青年态度,共同回应时代的命题,畅想未来戏剧、未来世界的可能。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的支持下,“戏剧在线”单元将于南阳共享际剧场惊喜放映来自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优秀作品,领略世界当代剧场前沿与经典的魅力。

“戏剧在读”单元将关注8位青年创作者的最新原创剧本:李雅婷《时候已到!》、宋白《红香蕉》、姜来《除魔的世界与禁欲者的守护神》、李璐《如何前行》、李若晨《鲸鲸鲸鲸鲸鲸鱼!》、张茜《7平方厘米下的旅程》、张倚铭《她是九毫米口径》、芽俩《嫦娥宫》,通过在小剧场、高校社团、艺文空间等不同环境面向不同人群的读剧表演,将书面文字转化为剧场呈现雏形,梳理剧本创作中的问题与经验,从与观众的深度交流中寻找作品发展的方向与可能性。

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致敬莫里哀”单元将由青年导演程文明、宋白联合呈现莫里哀经典剧作的环境朗读演出,并结合学者导读、法国驻中国大使馆莫里哀主题戏剧放映等活动形式,为观众带来经典与当代、艺术与学术交相辉映的文化盛宴。

2022年,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驻节剧评人奚牧凉在“戏剧在谈”单元主持了两场圆桌沙龙——《“90后”戏剧人的幸福与烦恼》《戏剧编剧与文本的潜力》,聚焦当代剧场创作中的两个具体问题,与创作者们展开漫谈。本届青戏节,主办方邀请驻节剧评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朱凝主持本年度的“戏剧在谈”单元,她将从创作、观看两个维度出发,与青年剧场创作者、青年戏剧的观众贴近、深入地对话,尝试将青年戏剧创作放置中国乃至国际当代戏剧的语境中思考,建立交流,回答问题。

“戏剧在案”单元,全新策划的艺术家“一日店长”计划将在本届青戏节惊喜启动,今年将由洪天贻、孙铭池、王光皓、杨韵可、宋白等青年艺术家根据各自的专长和兴趣领域,分别面向公众发起多元化的艺术探索与交流计划。在这个九月,青年艺术家们将化身艺术店铺的经营者、生活戏剧的导演,携手充满好奇与热忱的参与者,共同踏上这场奇妙的冒险。通过城市探索、实地调研、创作体验、交流分享等多种方式,青年创作者与观众不仅交换意见、分享生活态度与方式,还将共同发掘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畅想、共创朝向未来的戏剧。

自2022年起,为启发新生代中国戏剧人的创新能量,促进青年戏剧与文化产业的广泛融合,搭建一方展示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的多元艺术平台,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与上海YOUNG剧场共同发起“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第三届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仍保留“戏剧在场”“戏剧在读”“戏剧在谈”三大固定板块,特别设置“戏剧在构”单元,让创排中的佳作以片段形式展演,提前搭建与观众、专家的面对面交互。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YOUNG剧场将推出4台新锐戏剧展演、3部读剧表演、1次深度戏剧论坛,3出“在构”戏剧片段呈现,全方位打造青年戏剧人与戏剧爱好者分享、交流、互动的“戏剧节日”。

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与上海YOUNG剧场双城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聚力推动中国青年戏剧人才成长。青戏节将持续突破地域界限,以更广阔的视角拥抱世界,吸引更多年轻创作者登上这座舞台,同时推动优秀作品走向全球舞台,进一步打造中国戏剧畅想的主舞台。

开幕仪式后,到场嘉宾、媒体、观众共同观看了开幕演出《时间来到了下半场!》。导演王光皓为南京大学戏剧艺术硕士,热衷于在剧场探讨媒介的机制、发掘剧场空间的可能性,其首部作品《一亿亿亿字节人生》曾于2020年入选柏林戏剧节“剧本市场计划”,从《理解媒介》《难忘今宵》等作品开始持续探索非虚构剧场作品的创作方式。纪录剧场作品《时间来到了下半场!》将老年足球队的采访文本与电子游戏元素巧妙融合,凭借其现实价值和实验精神在不久前的阿那亚戏剧节“未来戏剧SHOWCASE”竞赛单元中斩获金奖,此番经过新的思考和发展,首登青戏节的舞台,与北京的观众会面。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王心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20381.html
景区售检票管理更智能 就选排名前十的SaaS票务管理系统供应
课堂过去 这里都有 现在与未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