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游戏这事 就没人管管吗 小学生玩烟卡拍断手指

文 | 米粒妈

不得不说,要时刻跟上当代小学生的步伐并不容易。前段时间的咕卡是什么玩法我还没闹明白,现在又出来个烟卡。

比起咕卡、盘手串,烟卡显然没那么佛系了。咕卡可以修炼审美,盘串好歹也算文玩领域,活动活动手指,只要不沉迷,也没什么不好。但是这个烟卡,米粒妈稍一研究,就发现它危害还是蛮大的。

小学生这个群体,别看接收知识的能力有时候异常的迟钝,但是接受玩乐的新鲜事物飞快。

烟卡的流行几乎没有经历过渡,等发现的时候,小学生早就已经玩得不亦乐乎,甚至已经深陷其中。

很多学校甚至已经发文明令禁止玩烟卡了,也有的持中立态度,不提倡也不阻拦,号称是“堵不如疏”。

但米粒妈觉得,之所以应该对烟卡这种娱乐活动提起重视,是因为最近出现的新闻,导向都很危险。

有的孩子拍烟卡拍到手指骨折进医院,有的孩子为了收集烟卡去翻废品桶,更有嗅觉敏锐的商家开始向小学生兜售烟卡。

孩子们本来就具有天然的,旺盛的收集癖,烟卡的风靡刚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

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孩子玩烟卡这件事呢?这还得先从什么是烟卡开始说起。

风靡小学生圈子的烟卡游戏

烟卡的玩法,就是孩子们通过收集香烟包装上的小卡片,比拼谁拥有的卡片种类更多或更稀有,还会采用类似“拍画片”“摔牌”等形式,用手扑打或丢掷卡片来决定输赢。

这种玩法属于换汤不换药,几十年代代相传,万变不离其宗。

米粒妈小时候男生们也玩这种游戏,但拍的是小浣熊干脆面里面的水浒、三国卡片。

那时候我们班有的男生真的可以拥有全套卡片,我记得里面还有典藏版限量版的金卡银卡什么的,他们用皮筋扎成一打,厚厚的一套卡牌,拿出来的时候好家伙,那骄傲的神采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中了五百万。

然而我们小时候一包干脆面几毛钱一袋,孩子们顶多嚼着玩,当个零食吃吃,无伤大雅。

但现在的烟卡可不一般,上至中华、黄鹤楼,下至白沙、红双喜,孩子们拍牌不再本着一种童真玩乐的初心,而是形成了一种鄙视链。

玩烟卡就意味着得有人买烟,有人抽烟。而孩子们烟卡背后的主人的经济实力就直接反应在烟卡的品牌上。

谁的烟好,谁的烟贵,就会被高看一眼,这种无形的攀比心就产生了。

孩子们不满足于日常的收集,歪门邪道自然就多了起来。有的孩子开始私自购买,还有约着同学一起去夜市找陌生人要烟盒的。

有需求就有供应,一些黑心商家开始向小学生出售烟卡,产业链算是让他们玩明白了。

不仅如此,孩子们玩出经验后,都开始通过闻烟卡上的味道来鉴别品牌了,而且还能闻一鼻子就鉴定出你这是真烟假烟。

所以作为一个小学生,天天聚众闻尼古丁真的好吗?怎么还会有人说这就是童年该有的样子,堵不如疏?我一脸黑人问号。

说起这个堵不如疏,还真的有家长做过尝试。有的家长用家里的牛奶盒给孩子做了一个烟卡,心想反正也都是包装盒折叠成的嘛,拍牛奶盒要健康环保多了。

结果孩子拿到学校遭到了同学的群嘲,甚至在圈子里社死。显然,他们只认带有尼古丁气味的,纯正的香烟包装盒折成的卡。

所以玩这个有一丁点正向作用吗?反正我是一丁点也没看出来。

玩乐的属性

米粒妈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说小学生盘手串、玩咕卡的事。

对于那些无伤大雅的流行玩乐项目,我的态度绝对是不反对的。我们都有过童年,也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所以深知同学间友谊的纽带几乎就是靠着这些共同的玩乐建立的,如果不一起玩,很可能会被疏远,这恰恰并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且正如别的流行趋势一样,一种玩法并不会流行多久就会换下一种,不必过分较真,但烟卡这个真的不一样。

这个玩乐项目的载体,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再加上孩子们对香烟品牌的鄙视链,会滋长他们人性中的贪欲和攀比心。尽管有的人也说玩这个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但我觉得如果玩乐项目的危害远远大于好处,那好处就可以忽略不计。

任何游戏其实都有利有弊,孩子聚在一起玩,也是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要命的就是未成年人普遍缺乏一种适可而止的自控能力。

他们缺乏对于原始欲望的控制力,不会把握尺度,所以未成年人才会有监护人,网络游戏和视频平台才会设置青少年模式,因为青少年跟成年人毕竟不一样。

烟卡的流行,直接滋长的就是孩子们最原始的贪欲、攀比心、收集癖和生理成瘾的隐患。随着游戏的日益风靡,乱丢烟盒、随意向陌生人索要、在小卖部赊账等行为都出现了,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怎么现在还有学校和家长当成儿戏呢?

更有甚者甚至利用烟卡作为赌资,聚集同学一起玩赌博烟卡的游戏。

米粒妈作为男孩家长很难不担心,因为男孩子的天性就是更要面子,哥们义气,热血上头,荷尔蒙肾上腺素在青春期疯长,被错的价值观带坏也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篮球足球不能提高社交能力吗?非要通过拍烟卡,攀比烟盒品牌,闻尼古丁的气味来提高社交能力?我倒觉得大可不必。

与其放任不管,任由一股风潮按照自己的节奏渐渐淡化,不如直接告诉孩子这个是不对的,不要玩。

游戏就应该回归它最本真、最质朴的玩乐属性,聚在一起拍卡片就是单纯的拍卡片,但过于在意卡片的材质是什么品牌的烟盒,那游戏的本质就已经变味了。

当未成年人尚不具备控制欲望、忍抑欲望的把控力,那这个尺度的把控工作,就应该由成年人直接来做。

一发不可收拾的成瘾性

玩游戏是一种放松,这没有错。网游和线下游戏都算在内,任何游戏都需要把握一个度,一旦成瘾,欲念必定滋生,心怀不轨的坏人也必定要趁虚而入,有机可乘。

就像拍烟卡无可厚非,但就是有的孩子把手指拍骨折进了医院,就是有商家卖烟卡,有孩子赊账,当你不能确定孩子是否具有基本的自控力时,“青少年模式”的介入是必须的。

风靡小学生圈子的网游蛋仔派对,真可以说是现象级的了。

米粒他们班同学们都自己组了十几个蛋仔群,约着一起打游戏,我偶尔听着还有一些非常复杂的人际纠葛,类似这两个人是固定“蛋搭子”,然后有一天其中一个跟另外的人组队了,这个人就伤透了心,并且决定再也不跟他当蛋搭子。

我还挺纳闷的,又不是谈恋爱结婚,这玩个游戏还有这么严格的忠诚度呢?

而这个游戏里的平均年龄普遍偏低,小学生占到了很大的比重。那些不法分子就嗅到了商机,到这里伪装成友好的蛋搭子来变着法地诈骗孩子们的钱。

“小学生玩游戏被骗走一万多”这样的热搜层出不穷,评论区一打开就全是孩子拿着家长的支付密码疯狂氪金的现实:

诈骗手段真的是触目惊心。比如这个:

一天,受害者玩家嘉嘉在玩游戏时,通过游戏中的社交功能添加了一位名为“蛋仔派送员”的QQ账号,添加好友后,“蛋仔派送员”发送了一个二维码,声称扫码可以免费领取蛋仔派对的游戏皮肤。

结果嘉嘉扫码后,弹出来一个窗口,显示“系统监测到未成年人恶意盗刷皮肤,此行为已构成盗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规定,将对监护人处10万元罚款及 3-7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请立即停止操作。禁止大肆宣传。立即联系配合发放员进行解除风险”。

试问哪个孩子遇到这种事能不慌?犯罪分子利用孩子闯祸了不敢跟家里说实话的心理,疯狂诈骗,真是细思极恐。

还有的孩子没有被骗,只是欲望比较旺盛,就是抵不住各种好看皮肤的诱惑,刷爆自己奶奶的卡,疯狂充值买皮肤的。

他们投入了大龄的精力、财力、心血在这款游戏里,而家长们发现之后往往早就为时已晚……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真的有太多可能误入歧途的沟坎,它们往往以一种友好无害的面目出现,让你觉得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嘛,不能粗暴地剥夺他们玩乐的权利啊,孩子开心才最重要啊!

米粒妈听过很多孩子家长,尤其是爸爸居多,都说过不能扼杀孩子天性的说法,好像让他们放开了玩就万事大吉,不用费任何劲就能成才成人,那请问,要你是干什么的?

成长的道路上,永远要有一个纠偏的人,就像航船的舵手,这个舵手,肯定不能让未成年人来当。

在问题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把一些不良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是我们作为家长的责任,也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等到真的酿成大错,一切就都晚了。放任和纵容并不能让孩子更优秀,健康的游乐方式永远好过那些不良的,我们都需要引以为戒。


小学生玩烟卡的危害

小学生玩烟卡的危害如下:

烟卡是一种模仿香烟的游戏道具,通常由色彩鲜艳的纸片或塑料制成,但它们并不是玩具,而是一种烟草制品。烟草制品对健康有害,并且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小学生吸烟:

首先,要知道的就是未成年人吸烟从我国的法律上来讲不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但是,还需要知道的是商店将香烟售卖给给还没有成年的人这一种行为是属于一种违法的行为。对于未成年的青少年来说,吸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后面将难以戒掉,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香烟:

香烟,是烟草制品的一种。制法是把烟草烤干后切丝,然后以纸卷成长约120mm,直径10mm的圆桶形条状。吸食时把其中一端点燃,然后在另一端用口吸咄产生的烟雾,雪茄是以烟草卷成圆桶形条状吸食。

香烟跟雪茄的主要分别在于香烟体积较小,烟草经过炼制和切碎。香烟最初在土耳其一带流行,当地的人喜欢把烟丝以报纸卷起来吸食。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士兵从当时的鄂图曼帝国士兵中学会了吸食方法,之后传播到不同地方。

香烟的危害:

香烟点燃的时候能够释放出很多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比如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吸烟是慢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的诱发因素,长期吸烟可以使支气管黏膜的纤毛变短,出现运动不规则或运动障碍,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

黏膜下腺体增生、肥大,黏液分泌增多,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可能会造成支气管的阻塞。吸烟的人其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比不吸烟的人要高,而急性心梗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吸烟含有致癌作用,不仅是肺癌,还有舌癌、口腔癌、食道癌等发病率,都要比不吸烟的人要高。

小学生为何流行拍烟卡

1、小学生对方块纸游戏产生了兴趣,这种游戏是将用过的烟盒折叠成小方块,然后在地上拍打使其翻转。 2、由于捡到的烟盒通常较脏,这促使孩子们增加了户外活动。 实际上,孩子们玩烟盒的本质是希望通过对烟盒的收集和交换,获得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面对沉迷游戏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教导?

网络时代最让家长头痛欲裂的莫过于孩子打游戏上瘾。孩子年纪小,自制力较差,沉迷游戏很难拯救。我妹妹就是不折不扣一网瘾少女,简直让爸妈操碎了心。这两年孩子又进入了叛逆期,家长说什么都反着来,甚至逃学去朋友家里打游戏。

NO.1 不要用家长的身份去管教,而要尝试循序渐进的引导。

父母是管教无能了,无论说什么孩子叛逆反应都特大。没办法,自家妹妹又不能放弃,于是我只能非常无奈地接过了教导妹妹的大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十四岁的小家伙逃学去一位姐姐家打游戏的事,她口中的这位姐比她大两岁,辍学在家,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经常就是自己住。这个大孩子就是非常典型的【精神小妹】,父母为了不让妹妹跟她厮混,无奈之下允许妹妹在家打游戏。

其次要了解到孩子是一个什么性格,比如我妹三分钟热度。 我先是给她推荐了几个游戏,并且跟她一起玩,逐渐她开始不再对之前的那一个游戏过度关注了,毕竟要“雨露均沾”,她还愉快地把我纳入了“自己人”范畴。通过一段时间的平等相处,她也放下了戒心,我趁机说按时上学就可以允许你玩我的游戏机,而且我陪你玩,她同意了。

NO.2 注意策略,不要过激,逐渐引导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价值感。

孩子正在叛逆期,主要的心理特征是封闭性、社会性和前瞻性。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丰富而敏感的,非常渴望被认同,而且很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好奇甚至上瘾。娱乐活动太少,也会让孩子觉得游戏就是世界上最好玩的东西。

于是我会带她去看有格局的电影、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性质或者学校的活动,比如之前报名了社区志愿者,最近又在参加画展活动。我发现每次得奖或者被夸奖之后,她就会非常振奋,兴高采烈的讲她在活动过程中的趣事,还结交了很多优秀的同龄朋友,沉迷游戏的时间大大减少。而且把打游戏作为奖励,“合法化”了之后,她反而不再那么执着了。

所以我认为,“治疗”孩子的网瘾,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爱好,然后对症下药,这是很关键的。虽然我妹现在还没有彻底跟网游说拜拜,但是已经达到了趋于合理的程度,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希望能对教导网瘾孩子有所帮助吧~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aijing/21387.html
参观图书馆显贵气 章泽天有白头发了 戴两枚戒指打扮时尚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