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延续至明年 油价不涨反跌意味着什么 欧佩克

市场对于欧佩克+组织的减产纪律越来越悲观。今年四季度将是全球原油市场的转折点。

+组织的减产仍在继续,同时 决定10月开始恢复部分石油产量。

,为了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与平衡, 沙特、俄罗斯、伊拉克等八 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今年第三季度继续自愿减产,减产总额为日均38

将去年11月宣布的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今年9月底,之后将视市场情况逐步取消减产 将把去年4月宣布的日均16 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2025年

上述消息发布后,国际油价不涨反跌。6月3日收盘,布伦特原油期货7月价格下跌3.39%至78.36美元/桶;WTI原油期货7月价格下跌3.6%至74.22美元/桶。

国网能源研究院特聘专家王能全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议导致油价下跌,反映出市场对于欧佩克+组织的减产纪律越来越悲观。

王能全认为,始于2022年10月的此轮减产,持续时间太长,对相关国家的财政收入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导致一些成员国对于减产存在不同态度,对减产执行得不到位。

沙特、科威特等国履行了减产承诺,但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影响。例如,为了募集更多资金支持国内建设和“2030愿景目标”实现,6月2日, 沙特阿美启动了股票二次发行,共出售15.45亿股沙特阿美股票, 募资规模在796亿-865亿元人民币。

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减产执行并不到位。比如,伊拉克、哈萨克斯坦今年一季度未完成承诺的减产,两个国家制定了补偿计划,承诺在 5月-12 月进行补偿。俄罗斯能源部表示,俄罗斯 4 月原油产量由于技术原因超出了配额,承诺将制定补偿性减产计划

在这次会议中, 阿联酋将明年的产量目标提高了30万桶,使其成为6月2日谈判的赢家。这被看成是欧佩克组织的妥协。近年来,阿联酋在新的石油项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并曾与欧佩克组织就其产量水平发生冲突,导致该集团一度差点破裂。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奚佳蕊也认为,自愿减产部分仅实施到今年三季度末,意味着届时原油供应将会逐步增加。

奚佳蕊表示,欧佩克此次的减产措施可能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延长减产是欧佩克+对于今年的原油需求预期或转为相对谨慎。虽然眼下全球开始进入到石油消费旺季,但从近期数据看,美国的汽油消费较为疲弱,在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前夕,美国燃料日均需求同比下降了1.4%。

二,自愿减产部分仅实施到今年的三季度末,是因为欧佩克+希望适时收回部分丢失的市场份额。由于长期减产,欧佩克+的部分市场份额被其他产油国挤占,比如美国及一些南美洲国家。根据 能源信息署( EIA)数据显示,3月美国原油日产量1320万桶,环比增加0.6%,创下2023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谈及国际油价的未来走向,王能全认为,6-8月为消费旺季,国际油价出现大跌的可能较小,布伦特油价会维持在80美元/桶左右。9-10月进入美国大选季之后,加之自愿减产逐渐取消,国际油价出现大跌的可能性较大。

奚佳蕊也认为,今年四季度将是全球原油市场的转折点,原油供应量开始递增,近一年来支撑基本面的重要因素已无法对油市继续形成强劲的支撑。

对于油市的供需基本面,目前两大国际机构看法不一。

欧佩克在5月14日发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称,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同比增加220万桶/日,达到1.04亿桶/日;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同比增加180万桶/日,达到1.06亿桶/日。

欧佩克在报告中说,强劲的航空旅行需求和公路运输需求将支撑今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中国稳定的经济活动和强劲的旅游活动需求,将支撑其2025年石油需求。

预测则不如欧佩克乐观。5月16日,IEA发布的最新月度原油市场报告称,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前景继续走软,将今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14万桶/日至110万桶/日,今年石油需求总量为1.03亿桶/日;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120万桶/日。

IEA表示,工业活动低迷和又一个暖冬削弱了今年的柴油消费,尤其在欧洲,那里的柴油汽车份额下降已经削弱了消费量。再加上今年年初美国柴油交付量疲软,这足以导致经合组织国家第一季的石油需求再次陷入萎缩。

今年国际油价在4月初攀升至91美元/桶之后,出现震荡下跌。5月以来,布伦特原油一直低于85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在76-80美元 桶,但仍处于中高价位区间。

截至目前,欧佩克+约减产规模为586万桶/日,占全球原油总需求量的5.7%。

自2022年10月举行第33届欧佩克与非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以来,欧佩克+组织宣布了三次减产。

2022年10月,该组织决定,从2022年11月-2023年12月,每天减产200万桶。

2023年,欧佩克+组织再次宣布减产。是年 4月,九个成员国宣布了自愿集体减产,共计166万桶/日,从当年5月生效至2023年年底。

去年11月,欧佩克+第36届部长级会议后,部分成员国宣布了规模约达220万桶的自愿减产决议。

隆众资讯统计称,2022年10月提出的减产方案只是下调了+总体的原油产量上限,但并没有对产油国的实际减产力度进行强制性要求。

隆众资讯表示,166万桶/日的减产计划目前基本已完成,因此6月2日的会议实际只是把当前正在进行的220万桶/日的减产计划延期了一个季度至9月底,并没有新增减产数量。

1. 转载须联系界面新闻获得正式授权。

2. 标题前须标注【工业能源圈】,作者处标注原作者名。


为什么油价现在持续下跌了?

首先,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是件好事,因为中国的石油对外贸的依存度几乎达到了或超过了60%。 中国原油进口的数量不小,数量差不多是每年2亿吨左右的进口,油价跌了,首先意味着中国的外汇支出会减少,外汇的宝贵大家都知道;其次,极大可能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下行。 但是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对美国的影响就产生了,油价低美国油企出口动力差,对美国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时候出手干涉是难免的。 所以国际油价要想持续下跌,发达国家的利益必会受损,在油价问题,一向有着国家间的博弈,并非简单的市场调节问题

欧佩克减产对原油的影响是什么

关于原油的价格,我们不但要关注需求端,还应该关注供给端。欧佩克的原油产量和储备量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很强的干预能力,欧佩克的决议对于世界石油的价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就来聊聊欧佩克减产对原油的影响。

欧佩克减产对原油的影响是什么?

原有的价格主要受供需关系的影响,欧佩克减产意味着供给减少,一般情况下有利于油价的上涨。具体而言,欧佩克减产有主动减产和被动减产,主动减产的情况是原油价格弱势时期,即原油价格已经下跌到一定程度,出于稳定和提升原油价格的考虑,欧佩克为了维护成员国利益而减产。所以,主动减产更多的是拉升油价,但并不一定会暴涨。被动减产一般是出现了某些突发时间,比如中东地区战争、爆发石油危机等。被动减产是没有计划的,这会大幅改变基本面的供给因素,如果减产前供给相对保持平衡,那么被动减产后原油价格大概率会暴涨。

欧佩克原油减产协议以及后期可能实时的延长减产协议和扩大减产规模,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如果减产没有和其他非欧佩克组织成员比如美国、俄罗斯等产油国协商一致,盲目减产则会导致市场份额的丧失。

欧佩克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往往是置于

欧佩克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往往是置于供给端。 欧佩克是一个由石油出口国组成的组织,成员国掌握着全球大部分的石油储量和产量。 欧佩克成员国在全球石油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产量调整和供给政策对国际油价产生重要影响。 当欧佩克成员国决定增加或减少原油产量时,这将直接影响全球石油供给的总量。 欧佩克减产,意味着供给减少,导致国际油价上涨。 相反,欧佩克增产,供给增加,导致国际油价下跌。 欧佩克的供给调控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油价的走势。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aijing/21522.html
救命稻草 同性搭伙养娃 单亲妈妈的最后一根
卫冕冠军焦科维奇因伤退出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