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 智库 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经济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变革。在此背景下,网易财经 智库 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出品高端财经访谈节目《中国经济新动能》,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新动力、新挑战和新机遇。通过与北大国发院12位知名教授学者的对话,为大众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窗口。该节目在全网平台播出后引发媒体及用户的强势关注,全网曝光超5亿,全网视频播放量超7000万,登上网易、抖音、微博等平台热榜60余次。
林毅夫 倡导以“新结构 经济学 ”为研究经济发展、转型和运行的理论基础。他从经济学的变迁切入,指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并强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根据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资源和条件,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努力,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 林毅夫专访 )
在当前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 姚洋 指出,二战后的全球化进程在近十年出现收缩。欧美主要聚焦再工业化和移民问题,世界制造业仍在向东亚及东南亚转移,中国电动汽车未来有望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针对中美关系,姚洋认为未来二三十年中美竞争关系可能持续。中国要有全球眼光,尤其是在规则制定方面。同时,对待西方要持有平视态度,既不抱怨指责也不俯视,学会理解对方,这是中国在世界聚光灯下应有的大国风范。
( 姚洋专访 )
徐晋涛从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和挑战切入,阐述了实现目标面临的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矛盾及解决方向。同时对比了行政手段和经济政策在环保中的作用及优缺点。谈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与环保的关系,他强调“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应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绿色低碳产品转型,同时环保不能伤害经济发展信心,要平衡好二者关系并保护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 徐晋涛专访 )
赵波围绕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房地产与消费展开分析。他表示,未来房地产发展要注意路径依赖性和城市化、老龄化问题,合理调整土地供给并提升住房质量。针对当下内需不振的现状,他指出提升消费关键在于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需改善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完善要素收入分配及统一要素大市场。刺激消费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减少基建投入增加民生保障投入。
( 赵波专访 )
张丹丹关注了人口变化和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她指出,AIGC 技术对就业影响存在替代和互补两个维度,最终结果取决于经济主体主观能动性。同时,针对当下的人口问题,她强调人才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大于人口红利,新技术进步需要创新教育,人工智能将倒逼教育改革。她指出生育率下降主要原因是生育成本高,可通过政府承担部分养育成本、延长退休年龄、解决非婚生育相关问题等提高生育率。
( 张丹丹专访 )
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正确理解企业家精神成为重要议题。 张维迎 教授指出了企业家精神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他认为,企业家不仅是资源配置的优化者,更是创新和变革的推动者,他们需要自由环境和法制保障。同时,他强调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对政策误导强,现有政府干预经济理论基于错误原理,需要打破经济学的静态世界假设。人类进步由超越平均数的事物决定,企业家是社会变异的力量,就像生物进化中的变异带动社会进步。
( 张维迎专访 )
刘国恩深入探讨了大健康产业与医疗体制改革。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他提议未来可探索按居民健康程度支付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三方激励相容,也可试点根据居民健康水平结算医院收入,同时应发挥个人作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在医保谈判与医药创新方面,医药创新需产权保护,如诺西那生钠经科学谈判从70万降至3.3万,符合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影响健康因素众多,资源配置方式复杂,资金配置到需方可形成有效竞争,是更好选项,医疗健康服务业增长快但也有挑战。
( 刘国恩专访 )
在查道炯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挑战,包括全球经济互动的底层逻辑变化、产品链和生产链的跨国关联度调整、日用消费品生产技术水平的扁平化,以及国际环境变化中的人的因素。这些挑战要求中国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要积极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复杂变化,通过提高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和使用便利程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查道炯专访 )
徐高探讨了房地产纾困逻辑与中国经济复苏策略。他指出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是开发商资金链紧、信用风险高,并提倡针对主要矛盾出台政策。他强调,用人口数据谈房地产需求有偏颇,购房需求与人口结构变化无显著关系。谈及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他认为构建国有企业所有权竞争性市场,调节企业部门与居民部门收入分配是上上之策。
( 徐高专访 )
当今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期,企业与领导者如何应对成为关键挑战。宫玉振指出企业需把握变化与不变、长期和短期的关系,初创期、成长期与成熟期也面临不同挑战,在逆境与顺境中要采取差异化战略。同时明晰了企业一把手制定战略的关键,包括如何打造优质团队,个人与组织的意愿与能力的转化,接班人的选择等。
( 宫玉振专访 )
大变局时代,除了企业战略的制定,与时俱进修炼领导力也是重要议题。杨壮从领导力的本质切入,通过对国内外职场的案例剖析,指出真正具备领导力的领导者的特性,以及领导者应该如何应对领导力挑战。他强调,随着国际关系、经济以及技术的变化,我们必须思考价值观的本质,哪些价值观是必须要坚持的,哪些是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重新树立价值观,坚守基本的价值底线,中国在世界上才能更受人尊重。
( 杨壮专访 )
专访北大国发院教授杨壮:大变局时代,如何与时俱进修炼领导力?
许宪春探讨了的基本统计准则与现实中的难题。他指出,以 GDP 为主要考核指标有历史意义,但现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需更科学的指标体系。在数字经济的冲击下,生产经营、治理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化,但现行统计难以充分反映其贡献。中国应在相关领域总结提炼方法,争取国际统计标准话语权。
( 许宪春专访 )
通过十二位专家学者的见解,我们得以一窥中国经济的未来,以及在全球化大潮中,中国如何寻找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网易财经智库(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财经智库 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中国emba排名
中国十大emba排名如下:
1、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由中国政府与欧洲联盟于1994年11月8日联合创立的一所非赢利性中外合作高等管理教育机构,其前身是1984年在北京成立的中欧管理中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合作创办并充分享有独立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的国际化商学院。 学院本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在北京、深圳、加纳阿克拉和瑞士苏黎世设有校园或教研基地。
2、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4年,源流可以追溯到1926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经济学系。
3、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EMBA。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位于清华大学东门南侧,学院成立于2012年3月29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与清华大学合作,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基础上建设而成,是清华大学第十七个学院,是我国金融系统第一所专门培养金融高层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
4、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北京大学工商管理教育的主体,是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
5、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是北京大学的一个以经济学为基础,管理学、政治学、人口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集教学、科研和智库于一身的综合性学院弯旁,前身是林毅夫等六位海归经济学博士于1994年创立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200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简称国发院),成为北大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6、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MBA。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目标是建设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深圳独特的创新环境和毗邻香港国升闹漏际大都会的有利条件,发挥北京大学的科研优势,“立足深圳、面向世界”,致力于为政吵烂府决策部门、研究机构、企业、以及各类金融机构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经济、管理、金融人才。
7、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EMBA。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是上海交大的核心学院和改革先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 1928年设立国内首家管理学院,1984年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内首批恢复建制的管理学院,2000年成为国内首家接受国际企业冠名的商学院,2008-2011年陆续通过AMBA、EQUIS、AACSB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三大国际认证的商学院。
听说北大国发院MBA是依国家智库为主的,是这样的吗?
是的,北大国陪明轿发院MBA是以国家智库为依据在行业内口碑很好的槐物一家,一直独享林毅夫、周其仁、宋国青、易纲、黄益平、姚洋、李玲芦肆、汪丁丁等中国最顶尖的教授资源。
北大院长林毅夫预言:2025年,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板上钉钉!
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演讲中预言,中国将在2025年成为发达国家。 这一观点基于中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预计未来20年GDP将实现增长,有可能在2035年超越美国。 林毅夫认为,中国需要在人均GDP达到美国的50%、工业水平达到中级工业化,以及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 他强调,这不仅意味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更代表综合国力的提升,包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稳定、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推进新发展理念,加大高精尖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投入,以及智慧农业的发展。 林毅夫特别指出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认为中国可依托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完善的工业体系,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解决高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 然而,中国对待发达国家地位的态度谨慎。 接受这一地位意味着国际义务的变化,可能引宏此发美国的担忧与更强烈的对策。 林毅夫的观点促使人们反思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以及中国在实现发展目标过程中的战略考则猛量。 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崛起,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还在科技、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展现实力。 人口众多的中国,其崛起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历史角度看,国家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把握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实现全面进步。 不论何时,中国都应脚踏孙绝桥实地发展经济,面对挑战,保持谦虚务实的态度,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