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上学门诊挤满家长 有孩子有自残表现

摘要:

今年九月以来,各种与学习有关的门诊话题持续登上热搜:北京和广州两地的医院陆续开设了“拒绝上学”门诊,主要针对那些不愿上学的适龄儿童,通常表现为早晨不去学校,甚至是长时间的缺课。十月初,上海儿童医院“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又引发了关注。事实上,早在三四年前,全国多地的医院就相继设立了“学习困难”门诊。这些门诊都涉及孩子的学习问题:有指向注意力缺失等认知层面的问题,也有心理和情绪问题、智力结构偏向问题。

在网友的热门讨论里,有人认为门诊能洞察和解决孩子的情感需求,也有人将之总结为“病急乱投医”。现实中,有家长则将这类门诊当作是提升成绩的“最后一根稻草”,带孩子去医院,只为了把90分变成100分。

相关门诊的医生认为,家长和社会都不应该轻视“拒绝上学”这个行为。“拒绝上学现象并非简单的叛逆行为,每个孩子的拒绝上学行为都是他们对困境发出的信号。”南京儿童医院学习困难门诊主任黄懿钖说。

文|蔡家欣 解亦鸿 张倍嘉

编辑|王一然

最后的“希望”

走到“拒绝上学”门诊之前,来自河北农村的赵燕经历了一段波折的求医路程。

9月3日,开学后的第三天,13岁的女儿突然在学校晕倒了,之后,除了头晕,孩子身体也会控制不住地发抖。赵燕带着女儿跑遍县城和市区的医院,得到过的唯一诊断是“缺钙”。输了五天钙液,回到学校,女儿的症状更严重了。坐在教室第一排,她却说看不到黑板上的字。

就这样,过去一个月,赵燕带着女儿在医院和学校之间轮转。每次好转后,回到学校,不超过三天,女儿又开始抖了。实在没辙,她们奔到北京检查心脏,最后连药都没有开。每回到医院,她的心情也很复杂,“又怕检查出来病,又怕检查不出来病。”

10月14日,赵燕和女儿来到顺义一家医院的精神心理科。起初,赵燕没有抱任何希望,“我认为她心理没毛病”,但是“只剩这一个(科)了,那就看看吧。”没想到,做完200多道测试题后,医生给她递来一个“中度抑郁”的诊断结果。

医生建议先吃药观察。那天下午,她又挂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神经内科,做了视频脑电波;在网上看到别人推荐北京儿童医院有“拒绝上学”门诊,她又补了个号,“有一个科,我就想给她挂挂看,兴许能给她看好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开设拒学门诊。蔡家欣 摄

这是北京首家专门针对孩子“拒绝上学”的专业门诊。在医学上,“拒绝上学”并没有被列入任何诊断标准,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通常伴随其它的精神或者心理问题。国际上,有学者将“拒绝上学”定义为儿童自发地拒绝上学,或难以整天坚持在课堂学习的表现。

早在三四年前,类似的门诊已经在全国普及,它拥有一个更能被父母们理解和接受的名称:学习困难门诊。南京市儿童医院学习困难门治医师黄懿钖介绍,不管是学习困难,还是拒绝上学,两者都是以主诉来命名的门诊,都涉及孩子的学习问题,“但凡孩子出现任何影响学习的情况,父母都会想带孩子来看。”

不同的是,拒绝上学门诊更多指向的是情绪和心理因素相关;学习困难门诊则可能指向多动症、或者注意力缺陷等社会功能和认知层面的问题。两个门诊也存在相互交叉的部分:比如,因为学习能力不足,有些孩子会出现拒绝上学的行为;有情绪问题的孩子,也会有可能出现注意力下降,反应速度下降等认知功能问题。

以南京市儿童医院学习困难门诊为例,每年接收8000多名患者,超过80%的病例与多动症、注意力缺陷相关,首次就诊的孩童多集中在小学低年级;仅有5%的就诊儿童有拒绝上学的行为,他们被上学所困扰、甚至焦虑和逃避,这些孩童大多是处于小学高年级、以及初中阶段。

开设拒绝上学门诊以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同样一号难求。跟赵燕一样,很多来到这里的家长,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孩子拒学的程度不同,有人只是每天上学艰难,还有人已经停课一个月了——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变化通常都没有征兆。一个11岁的女孩,某个清晨突然不去上学,“明天再去”,往后一个月,这样的说辞,每天都在上演。家人把矛头对准孩子的奶奶,“被你惯的”。直到走进拒绝上学门诊,家里也没人试图跟老师沟通过原因,“万一没问好,会不会对孩子不好?”孩子奶奶怯怯地说。

来到这里的父母都有各自的心事。他们会突然转过头,盯着孩子看,欲言又止,接着发出叹息。也有人试图跟周围的父母攀谈,谈起孩子的“异常”,互相使眼色,然后摆摆手,“我觉得就是懒的。”

有人算是这里的“老客”,他们从心身医学科辗转而来,满脸疲惫。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父亲靠在墙上,14岁的女儿有抑郁症,也自残。每个星期,这位父亲来回要开四个小时的车,专门跑医院开假条。他似乎很能理解孩子,“肉体和精神是逆向的,就像咱成年人失眠,想睡觉也睡不着。”但很快,跟陌生人短暂的交流里,他埋怨开销巨大,又说到一件颇为心疼的事,不久前女儿主动要求学骑马,他花一万多块钱报了班,却无疾而终。

诊室门前的座椅上,只有孩子们看起来很统一,埋头玩手机,全程被父母们催促,看不出情绪。面对想休学的儿子,一个妈妈抹着泪说,我已经流过多少泪了,现在都看开了。个子超过1米8的男孩,站在旁边,冷静地盯着她。

大厅里,看着不想上学的孙子在地上跑跳,一位老人满不服气地叫嚷,“这就是没有断奶”,“病急乱投医。”

学校“围城”

在那间诊室里,听到女儿和医生的对谈,赵燕才知晓,女儿在学校生活的许多细节:第一堂地理课没听懂,孩子着急,地理也变成了她最不喜欢的学科;语文课上,老师盯着女儿看,执意要她举手发言,内向加上没听懂,她始终没有回应要求,最终,老师盯着她说,“真是白费口舌,说了也没用。”

女儿生病后,赵燕猜测过学校环境的问题,她跟女儿沟通过,但得到的答案都是“很好”。她生活在村庄里,丈夫在外打工,她要照顾两个小孩,还得做农活。女儿自小很懂事,非常在乎老师的看法,凡是老师的要求,即便在家里也执行。

另一位妈妈对此也深有感触。读五年级的女儿,因为不去上课,被查出焦虑症。旅游、自学心理网课、奖励女儿运动,这位妈妈用尽方法改善孩子的情绪。但每一次重返校园,这些建设都会被摧毁。最近一次的摧毁是,老师在课堂上要求所有成绩拿D的学生站起来。

女儿再次拒绝到学校。但在家里,她每天都会按点上网课,写作业。这位妈妈曾提议,到学校不写作业也不考试,“只要去就行”。孩子拒绝了,“大家都在那里写,你不写坐那干啥呢?”

这种窒息,13岁的子涵深有感触。在拒绝上学门诊科室的门前,她扎着马尾辫,个子很高,看起来神色轻快,拿起妈妈的手机,跟AI对话乐得咯咯笑。但只要提起学校,她就变得不耐烦,“我不想去学校,很累”,“一进去就头疼”。

对于子涵来说,自从到了初中,她的生活就被织成了一张严实的网:上午6点40分前要到学校,直到晚上8点30分才能离开。活动范围要依据学校的规则,下课后不能出楼,也不能跑跳,最好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说话大声也会被骂。”

那些名义上存在的空隙,也被各种类型的测试和作业填满了,每天有早测、午测和晚测,另外还有周测和月测。成绩没有排名,但有各种暗示的方式,比如测试时安排的座位,全年级六个班,子涵被排在第五个,“我的成绩就是中下游了。”

这个13岁的女孩学了五年画画,表达也很有个人色彩,比如讲到副科的排课,“约等于zero”。形容学校是“扼杀梦的摇篮”,“就像鲁迅说的,要把不好的人扼杀在摇篮里面。”

她的脑电波检测显示,疲劳指数和压力指数都接近100,超出正常值20。医生的诊断是“有点紧张”,建议运动和休息。子涵的妈妈松了一口气。某种程度上,她能理解孩子,国庆7天假期,她要做20多张卷子。但她转念一想,“现在大家都这样”——朋友同龄的孩子,要做70多张卷子。

在拒绝上学门诊,子涵属于症状最轻的那一波。更多的人错过了早期的介入,正在被各种精神类疾病折磨,也丧失了一定的学习和社会功能。

听说有拒绝上学的门诊,17岁的姜瑜很想去却不敢,“如果去了,在所有人眼里,我就变成那个不爱学习、不想学习的人了。”她曾在浙江一所重点高中,过着几近军事化的生活,每天被要求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宿舍牙刷要朝同一个方向,地上但凡有一根头发,都会被班主任在班上展示。

那种生活像一堵密不透风的墙,每天都会有通报,“大家都活得小心翼翼。”后来,因为全身疼痛和喘不上气,姜瑜被确诊为重度抑郁。但她的父母始终很难理解,“怎么住校几天就变成了这样?”“克服一下就好了,主动适应。”

这也是许多家长的困惑:为什么别人的孩子能扛住压力,我的孩子就跨不过去?

南京市儿童医院学习困难门诊主治医师黄懿钖表示,拒绝上学背后的痛苦和挣扎,可能远比表面所见更深:拒绝上学行为可能反映和折射出家庭问题,比如亲子沟通不良、夫妻婚姻问题,或者校园困境,比如学业压力过大、人际关系问题等等。“拒绝上学现象并非简单的叛逆行为,每个孩子的拒绝上学行为都是他们对困境发出的信号。”

期待与焦虑

这些年在门诊,黄懿钖见过许多焦虑的面孔。甚至有成绩在年级前十的孩子也会被父母拉过来,“为什么不能再往前蹦个几名?”还有父母自己放弃进步,却将对人生所有的期待和压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很多时候,敲开“拒绝上学”、“学习困难”这些和学习相关的门诊,这些父母目的明确,那就是“提升孩子的成绩”。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副主任张丽丽还记得,门诊刚开的时候,一些在学校班里排前几名的孩子,会被家长拉着来“看病”,“觉得孩子能考100分,但总考90分,怀疑孩子有问题”——但检查结果没有任何问题。

一个并不抗拒学习的孩子也被妈妈拉到了张丽丽面前,在那之前,孩子的妈妈四处找补习班,请大学生家教,成绩没有提升,孩子也在当地医院做了注意力测试,都没有问题。直到做了智力结构检测才发现,智力水平没问题,但是智力结构有偏差,“孩子也很努力配合妈妈,补课补得很痛苦,但能力就是不行,所以怎么补效果肯定都不会好。”

熊祎洋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今年秋天,她带着读初一的女儿来到了“学习困难门诊”,起因是孩子偏头疼。

在这之前,她曾带女儿到医院检查过两次注意力问题:第一次因为女儿在幼儿园班上玩橡皮筋,不参加早操这些集体活动;第二次是小学三四年级,孩子从桌面爬到桌底,上课不专心。医学检查没有任何问题,熊祎洋不甘心,还花了2000块,买了一套注意力训练题,女儿坚持了一个多月,觉得没什么用,中途停掉了。

今年秋天的这次检查,女儿的注意力测试处于临界值,不足以确认有多动症。医生建议熊祎洋如果实在担心孩子的学习,可以考虑吃药,她反问医生,“我的孩子没病为什么要吃药?”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医师卢贺阳表示,是否用药和干预,“跟家长的个人要求、对孩子发展的要求有一定关系。”“测试虽然没有达到多动症的数值,但母女俩填的主观量表都显示,她们认为注意力问题对生活已经造成影响了。”卢贺阳建议,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需要优先建议家长,别给孩子这么大压力,因为即便干预,对治疗没有那么大帮助。

熊祎洋上网搜索了跟多动症相关的药物,担心后遗症,决定不给女儿用药。

一位家长在辅导孩子功课。图源东方IC

但她还是忍不住焦虑。两次数学小测,女儿都不及格,成绩在班里排倒数,一想到中考分流,40%的孩子考不上高中,她更加难受,“高中都考不上,她还能干嘛呢?”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熊祎洋觉得自己一直在“调整期待”。小时候,女儿说话走路学得又早又快,家里人都为她骄傲。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跟熊祎洋说,“你家孩子上课什么都不听,但是什么都会。”她以为女儿有天才的潜力,带去医院测智商,80到120,女儿测出来100,正好在中间,“也不是啥天才,就是普通人。”

后来到了小学,女儿的成绩从前列,到中上,又逐渐退到中下。家长之间开始流传着一种通俗说法,“你要接受孩子的平庸”,熊祎洋觉得,自己算是早早就接受了。

老公在教育上跟熊祎洋持有不同的主张,“他说就让天才成为天才,蠢材成为蠢材,孩子是什么就是什么,不用天天折磨自己。”但熊祎洋不敢让女儿“自然生长”。有时翻开女儿的练习册,发现满篇都是错题,也不订正,她气得够呛,督促女儿快点完成当天的作业,再跟她一起查漏补缺。

事实上,女儿也有自己的兴趣。上初中以后,孩子喜欢画画和二次元。她希望每天早点写完作业,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写完往往已经晚上11点了,女儿有一天终于忍不住哭诉,“作业还差一项,写完肯定也该睡觉了,今晚又玩不到了。”

熊祎洋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自己的学习,我都这么着急了,她不仅没有懊悔和痛苦,反而什么感觉都没有,一点也不急。”有时没忍住情绪,她动手打过女儿,看着女儿哭,又难受。

她跟老公提起带女儿去医院看学习困难门诊,老公说她是在“瞎闹”,“他就觉得我越带小孩去,小孩越认为自己有问题,不断给她强化这种不好的印象。”

每天到了女儿快回家的时候,她就开始叹气;看女儿写作业的样子,急得不行,又不敢在孩子面前生气,只好回到卧室揍自己的床。老公问她“你犯啥神经”,她说,“我今天没敢打她,这气就没地方出出去了”。

真正看见孩子的需求

在拒绝上学门诊,赵燕得到的诊断还是一样,中度抑郁症。回老家后,女儿就再也没去学校,她心里很着急,总是反复劝女儿,不要有压力,别在意成绩;也给过女儿选项,只去学校,不追求成绩或者先休学半年,再回小学六年级重新上,但都被否了。

同样的门诊里,一对中年夫妻眼眶发红。一到学校,14岁的儿子总是发烧肚子疼,即便已经确诊抑郁症和焦虑症,这对夫妻反复强调孩子成绩优异,希望孩子能够回到学校,“他不去学校还挺享受的”,“他没有压力,心理素质特别好。”

这种期盼,姜瑜也无数次从父母身上看到。确诊抑郁后,父母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就是想太多了”,她能感受到,父母的目标是让她好起来,而不是让她高兴。有时候,她说不想活了,妈妈会接过话,要是没有你,我也不想活了。

休学的一年里,一想到上学,姜瑜就想哭,在她的认知里,读书仍然非常重要,“但是很困难”。 她形容上学的心情,“就像一颗刚出炉的栗子,拿在手上也不是,丢了也不是”。复学前的一段时间,她经常梦见,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却答不出来,同学也都不搭理她。

最后,姜瑜复学还是失败了,她的身体还是持续发抖,医生不建议她上学,学校也害怕承担责任。

黄懿钖表示,如果一开始就将治疗目标定为“复学”,最后“孩子大概率还是不愿意去学校,最终还是要通过心理治疗和干预来解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公开资料里也提到,关于拒绝上学,父母要与医生共同去寻找拒学背后的本质原因,同时要避免强制性推动孩子回归学校,否则将有可能带来更长时间的拒学,以及亲子关系矛盾。最为关键的是,拒绝上学的治疗目标并不是让孩子回归学校,而是治疗其背后的心理问题。

但现实往往是偏离轨道的。在一个休学的交流群里面,只有少数父母会认可压力的存在,疫情、手机、孩子的性格都是他们认为的问题“根源”,甚至有人说,“父母越妥协越蹬鼻子上脸。”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学习困难门诊。解亦鸿 摄

黄懿钖说,这些都是社会压力加诸于孩子身上的效应,“社会变化带来的个人生存和发展压力,最终都会浓缩映射在孩子身上。像很多中产家长,担心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而没办法像自己一样上‘好大学’。”

在黄懿钖看来,很多孩子之所以会产生这些情绪行为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内心的需求没被真正看到,没有给予合适的回应和支持。”

这样的家庭,走到诊室之前,通常都已经发生过很多冲突了。有些时候,父母会惯性地将责备带到诊室里。有一些小孩会本能地反驳。黄懿钖说,这种反馈不止是叛逆,“他觉得父母总看见自己的不好,所以会表达愤怒。”

在黄懿钖的诊室里,也有一些孩子干坐在那里,任由父母“摆布”,一言不发,“他们的眼睛没有光亮,语言内容也很贫乏,交流就像挤牙膏一样。”令她感到可惜的是一个女孩,第一次来门诊,状态不算太差,每天还能勉强去上学,但已经出现长期情绪低落、做事提不起兴趣、入睡困难的症状。听说要吃药、每周做心理治疗,可能会耽误上课时间,她的父亲拒绝了,“我们回去再想想,再观察一段时间。”再次见面,女孩出现自残行为,手臂上伤痕累累。

黄懿钖表示,关于拒绝上学的行为,早期的介入可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对那些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拒绝上学的孩子。家长要学会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意愿,也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公开采访中,关于应对方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拒绝上学”门诊医生提到,家庭参与、心理治疗、团体治疗、药物治疗,甚至是住院治疗,都是可能采用的手段。而对于不同程度的孩子,“走出家门”,以及“做点其它事情”都是一个必须的建议,“两者看似与学习行为无关,其实是为之后的回归做体力、情绪、动力、习惯等方面的铺垫。”

相关门诊的医生建议,家长可以从细微的角度入手,比如增加孩子运动量,走3000步就有奖励;或者减少上学时间,根据孩子情况决定是否参加考试,“让孩子找到自己的节奏”。

(根据讲述者要求,文中赵燕、子涵、姜瑜、熊祎洋为化名)


作为家长的你们,关心过孩子的心理健康吗?

心理 健康 是用老百姓的方式来说就是:开朗,开心,积极,正能量,能够很好的面对失败和挫折,在委屈时能够爱护自己,能够找合适的方式,合适的人寻求支持,在一定时间内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并且有自信,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与伙伴相处是融洽的等等。 对于孩子来说,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是不同的,现在初高中孩子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20%-30%,这个百分比还是比较高的,家长们对孩子的心理 健康 一定要非常的重视。 小学高年级,也就是五,六年级,有些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逐步增强,原有的家庭教育所形成的一些认知,和现在自己发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自己所接受的同伴的、环境的、媒介的等影响下变化了的思想产生冲突。 这时候,孩子内心的矛盾就会增加,想不通,理不顺时,就容易焦躁或情绪低落。 说不清楚啥事情,就不开心不高兴。 这些是我们家长要重视的。 多引导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有一些不合理我观念,也能够被较早发现,这个阶段过多的说教,说理,一定要说个谁对谁错,已经很难起到作用。 所以我们做为家长也需要调整我们与孩子的交流方式。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完全不出一丝心理问题几乎是不存在的,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心理上难过的坎,多一些少一些罢了,心理问题就像小感冒,时不时,会衡毁发生,很多都能够自愈。 但也不能轻视,因为加重不管,也会引发严重问题。 甚至要去看医生吃药治疗。 我从孩子小些的时候,就开始对这方面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渐渐的伴随的孩子的成长,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增多,对这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入理解。 爱孩子的父母亲,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理 健康 ,这关系到孩子们未来用怎么的心理模式,思维模式,情绪表达模式去与自我,与世界相处,关系着每一个孩子未来的幸福。 咱一起多学习,一起多努力 以现在的家长看,更多的家长反而过分在意孩子的心理 健康 了! 老师批评孩子了,都要向老师咨询下为什么要批评孩子,然后说我家的孩子比较弱,能不能换成其他的方式批评教育,我不想影响孩子的心理 健康 。 看见没有,一句话让老师只得放弃对孩子的教育。 当然也会出现心比较大的家长,但我不觉得他们感觉自己的孩子不会出问题,而是怎么办呢?孩子出问题了我也不希望呀,我也没办法解决呀,所以,请你不要再说我的孩子有问题了,难道你可以解决吗?肯定关心的了,就一个孩子。 孩子在中学期间,心理变化很快,不关心的话,很容易出问核配题。 初中阶段,一般女性比较容易沟通。 所以这时候妈妈多关心下比较好。 高中阶段,孩子成熟了,这时候父亲沟通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但是这不是绝对的,沟通的效果和父母亲各自的性格,与孩子间的关系,孩子本身的性格都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应该轮流沟通,看孩子适应谁就以谁为主。 特别是孩子短时间的行为有异常的时候。 更要引起重视了。 越是沟通得早,效果越是好。 另外,还要注改拦指意孩子的同学朋友。 中学和小学有所不同,小学期间孩子基本都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大。 而进入中学以后,除了父母,老师之外,受同学的影响会很大。 有些时候甚至会超过父母。 所以这时候更要注意。 心理问题谁都有可能会出现,但是只要提前发现,及早沟通,一般情况下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因为我见过太多出现心理问题,乃至上升到行为问题的孩子了。 这些年,我从同行那里和学员那里,听到的有跳楼的,有自残的,有离家出走的,有拒绝上学的,有霸凌的,有被霸凌的,早恋的,抑郁症,强迫症······有一些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学习还挺好的。 有些还是优秀教师的孩子,谁不爱孩子啊,又有谁规定这些问题必须不能出现在自己孩子身上?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学习不受影响,其他一概不重要。 等真的着急的时候,基本已经很严重。 再做咨询调整已经很难了。 有的家长心态还不如孩子成熟,来到我咨询室的孩子,却都挺好的,基本上一调整就不一样,可是如果家长不作为,不改变,孩子回去半个月就变回来了。 所以我现在给青少年做咨询,要求必须家长高度配合。 比起来生命,那点分数不算什么。 心理 健康 ,孩子的自信阳光快乐勇敢坚强,非常非常重要。 孩子有了好的心态才有好的行为模式,才有可能真正活出来,才有力量好好读书。 我做心理学,已经十年了,虽然没赚什么钱还花了很多钱,可是这是对家庭对孩子最好的投资。 现在我和孩子的关系亦导师亦闺蜜,她的同学们都很羡慕,这就值得。 心理 健康 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心理 健康 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 情感 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心理 健康 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近年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心理问题,的确需要引起家长和 社会 的重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 父母的心理素质与教育水平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形成起着关键的影响,家长必须保持一点童心和童趣,使自己与孩子之间有共同的兴趣和语言,走进他们的心灵,就他们关心的东西展开交流、探讨,在这种亲子互动中培养感情,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心理关系孩子,家长是第一任老师,是相如依濡,先天自有和后天学习的。 关心孩子心理扶理,重于严鞭压抑,心照明彻,方能顺气鼓励。 孩子懂得关心,知道谁是自已的心目中信使,不能把当父母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但也不能没管教,任其非思乱想,行为不端。 有的不懂孩子心理,何谈榜理,关心孩子心理,先正自已……!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是我生的,我从小把她养大,还能不知道她内心的想法吗。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说:“你脚趾头动一下,我都知道你在想什么”可是,真的是这样吗?这句话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可能比较适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最难抓住的就是心理! 孩子是未来希望的光芒,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 健康 快乐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格外重视。 那么,对于儿童心理 健康 教育,爸爸妈妈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儿童心理 健康 教育的方法吧。 儿童心理 健康 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 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表现出“利他”和“亲 社会 ”的行为。 其实,不少孩子在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 儿童心理异常的典型表现 (1)情绪表现: 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想轻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 (2)行为表现: 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 (3)生理表现: 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 儿童心理 健康 教育的方法 ①鼓励法 儿童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 因此,家长就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通过不断地被鼓励和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产生心理升华。 ②反问法 语言是沟通儿童心灵的工具,因此,家长和孩子谈时要试探、发问、反问,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儿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③ 出难题法 给孩子出点难题,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困难,并要让其自己解决,只有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经受失败和挫折,才能产生经验和教训。 ④ 反面教育法 家长利用反面教材让孩子分清是非,对生活中的反面事物,家长要给予引导,使其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有利于其心理预防。 ⑤ 宽严结合法 对孩子过宽过严都是不正确的,要培养孩子有一个 健康 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既需要严教又要宽容,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的爱好,一旦孩子犯了错要批评的严一些,指出其危害,又要给予爱护和关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 健康 往往被家长忽视,我们常常在意的是孩子的身体,成绩。 让孩子 健康 成长,不管身体还是心理。 作为父母,这是我们一生的必须课! 说实话,在我大宝8岁之前我未真正意识到心理 健康 的问题,也认为孩子还小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即使有二宝,大宝在家也没看出什么问题,两人也相处的很好,平时我们也尽量处理好两宝的关系。 直到大宝老师向我们反映大宝最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也不感兴趣,有时还会焦躁不安。 这时我们才发现孩子可能心理出了点问题。 后来我们跟老师聊了才知道孩子是因学习压力引起的学习障碍,属于心理 健康 问题。 如果不重视心理 健康 的话,长期下来孩子会有更多的心理 健康 问题。 比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等等。 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心理 健康 问题还真不是个小概率的事情,任何阶段不注意,不关心孩子的心理 健康 ,不及时正确处理,孩子都有可能患上心理问题。 比如幼儿阶段,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症、社交焦虑症;儿童阶段的学习障碍症、多动症;青年期的抑郁症、孤独症等等。 所以作为家长无论孩子处于什么年龄阶段一定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 健康 。 一、公平公正的给孩子最浓的爱。 尤其对于有二胎的家庭的孩子。 只有在爱的沐浴下孩子才会有安全感,温暖感。 二、尊重孩子,以理服人。 孩子有时会犯错,家长不能以孩子小随意批评粗暴对待。 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尊,父母应该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孩子,尊重他们,列出理由指出他们的错误并指导他们改正错误。 三、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经常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 孩子在和谐快乐的家庭氛围下更能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积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与人相处。 同时多交朋友,有什么事与朋友讲一讲,这样才不会压抑。 作为一名幼儿家长,我担心孩子的心理问题,发现我家孩子心思特别敏感。 有一次他爸爸说:“你要是再这样调皮,你妈妈就不要你了”,我很郁闷为什么不说自己不要他。 可是孩子记在心里了,我一生气孩子就说:“妈妈你不喜欢我了”哎!每次只要一大声说话,一个不高兴表情,就会让孩子认为不喜欢他。 孩子有点便秘就是因为他爸爸,在他拉粑粑的时候说臭死了,还极不情愿的收拾。 孩子记在心里了,宁愿不拉粑粑,把粑粑憋回去。 即使拉粑粑,也要让我们躲的远远的,不要我们看着他。 感觉他心理很在意大人说的话。 有时候就看到他,有粑不去厕所,硬往回憋,很不忍心。 为此我慢慢引导他,已经差不多了,可是过年时,他爸又不情愿收拾粑粑,大声说了他,这回完了到现在更厉害7天不上厕所。 我还说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去呢? 哎咋办呢?和老公吵了一架,他还觉得无所谓。 关心过,必须要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把你当朋友,对你无话不说,这样你就很了解孩子了,孩子有什么心理问题你就看出来了。

母亲跪地求孩子上学,母亲下跪求儿子上学?

很多读者都看到了吧。 朋友圈传来的这张照片,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穿着红色衣服的母亲为了鼓励儿子去学校,在人来人往的公共休息站,跪了一个小时也不起床。 她的亲生儿子,跷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悠闲自在,有点自豪地刷着手机,对妈妈下跪的哀求漠不关心。 更让人生气的是,这个儿子,母亲跪求自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炫耀。 配文如下。 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照片传开后,很多人谴责儿子任性的叛逆,然后蔓延开来,现在孩子不知感恩。 对熊的孩子感到棘手的老父母也不少,但对跪着要孩子的母亲,我们深表同情。 对不起,我说:这个儿子确实是白眼狼,但这位妈妈也一点不能同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拜倒在年轻儿子的狡猾中请求原谅的母亲,恰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荒唐逆转的父子悲剧。 1.那孩子怎么这么残忍?危险子宫教育照片中,这个少年只靠手机请假,之所以对妈妈的哀求漠不关心,之所以无视妈妈的长相和感受,以管教妈妈为乐,说到底,是升侍因为习惯了。 父母对孩子无止境的溺爱,最终是对自己的惩罚。 还记得那个杀人犯死前,咬了母亲乳头的故事吗?母亲对孩子百般央求,对儿子第一次偷东西赞不绝口,最后在中途溺爱的过程中,把儿子送上了断头台。 临终之际,儿子想像小时候一样,再一次躺在母亲吵世吵的怀里吃奶。 母亲居然同意了。 妈妈解开胸前的时候,儿子猛咬了妈妈的乳头。 这个古老的故事寓意着管教母体,是折磨最失败的教育:返皮子宫教育。 已经离开母体子宫的孩子,在出生后的相当一段岁月里被父母像婴儿一样保护着,在子宫一样温暖舒适的温室里保护着。 随后,逐渐衰老的父母,没有体温和精力,为孩子提供舒适的住所,被溺爱多年的孩子,要么榨取父母最后的血肉,要么历经风雨堕落毁灭。 如果你搜索网络,输入关键词“想要钱,砍父母”,你会发现很多人的惨状诠释了“子宫教育”的教训。 山东郯城30岁的儿子酒后向60岁的母亲要钱,被拒后拿起菜刀将母亲砍向9级伤残。 溺爱儿子的母亲,在接受救治后,向法官求情,让儿子逃跑。 浙江36岁的儿子向58岁的清洁工妈妈要钱,给了他7000元也太少,再次被拒绝后,将妈妈斩首弃池。 更可悲的是,这位母亲是个寡妇,疼爱儿子,竭尽全力给他结婚生子。 开封成年男性后,向父母要钱却没有结果,竟然把亲生父母活活剥掉。 案发前,这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嫌疑人,曾是大学老师,因辞去生意赔钱,对父母进行搜查没有结果,遂伸出了毒手……这些惊人的极端事例,都说明了同样的事实: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父母是允许的。 一切傲慢,都是长久以来所追求的。 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堂堂正正的人吗? 把长大的他从子宫和手臂的弯曲中赶出去!2.那位妈妈为什么选择下跪?被控制的自残母爱子宫教育的另一个方面是溺爱孩子的父母,在无法管理孩子时,通过自残继续让孩子回到可控子宫。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文中开头的照片里,看到一个没有跪下的母亲,真的很想进入屏幕,把她拉起来,怒吼道:“为什么要下跪? 为什么不从孩子手里回收手机呢? 为什么不把他从椅子上拉起来? ”再有,你为什么不骂他收拾他?很遗憾,这位母亲不会这么做。 或者,如果她在孩子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的时候,心肠太软,太懦弱,今天,她和孩子的关系怎么会崩溃到这个地步呢?在中国,给孩子下跪的母亲不是第一个例子,并不少见。 两年前,在深圳的一条街上,一位母亲当街向女儿下跪,要求女儿好好学习五分钟。 我在咨询中发现,身边很多父母,因为孩子逃学、玩耍、犯错,无能为力,就扇耳光、绝食关门、跳楼自杀,让浪子回头父母在孩子面前自杀,是父母无能的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孩子面前自残的父母比打孩子的父母,影响更长更坏:它要么斩断自己的残忍,变相绑架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奴隶,要么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翻版。 一位患有产后抑郁症的母亲分享了这样的细节:产后,每当孩子哭着不听话,每当奶奶和丈夫共同向她抱怨时,她都想用刀割破自己的手腕自杀。 有一天,她感情崩溃,真的这么做了。 然后昏迷了。 在阴沉沉的梦中,她梦见的是4岁时,和父亲吵架后,母亲在弟弟面前自毁的场景。 她经过抢救,在治疗中康复,才明白,自己的前半生,一直活在母亲害怕自残的创伤认知中。 不伤害自己,不在孩子面前伤害自己,不通过伤害自己来绑架孩子,不跪下站起来,不崩溃站起来,既是责任也是修行。 毕竟,父母的状态隐藏了孩子的未来。 3.我们到底要怎么教育孩子?好父母有点狠这几年,随着宽容教育的兴起,以及各种话题对母语家庭的讨伐,很多父母越来越迷茫、不知所措。 管理孩子是罪过。 不管孩子,孩子都会干坏事。 做不好,马上给自己贴上标签,以为伤害了的孩子。 孩子不幸了,首先反省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我们的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 真正合格的父母,在某种意义上,多少有些冷酷。 在《特别狠心特别爱》,养育了三个优秀孩子的上海犹太母亲沙拉通过比较中国和以色列的教育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的父母,普遍心软。 总是想为孩子承担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障碍,排除一切风险,却偏偏忘了。 失败才是人生常态,变化才是生活真相,与风险共生,才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合格的父母不是跪在地上为孩子成长,也不是高高在上地教孩子成长,而是退一步给孩子守望。 不溺爱,让孩子看到生存的困难。 早点放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了解退出,让孩子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中,成为自己生活的引领者。 制定规则,让孩子面对错误和失败,受到惩罚和代价。 过了这么多年,在孩子的碰撞中,成长为自我负责的人,你就会明白父母当时冷酷的心中,藏着怎样深深的爱。 最好的爱,都是宽厚的,奖惩分明的,当时冷酷的心里藏着多年后理解的深情。 4.从悲剧中得到的教训是什么?破坏孩子的安乐窝动物学家,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发现了奇怪的雕刻。 母雕在生下孩子后,每天飞200英里,找一根硬而带刺的铁树枝筑巢,在上面铺满树枝、羽毛和杂草,以防自己的孩子被蛰。 孩子长大后,父母鹰会故意打掉巢里的树枝、羽毛和杂草,被咬的孩子不得不从巢里爬起来,拼命地扇动翅膀。 然后,发生了很棒的一幕:幼雕挣扎了好几次,学会了从那里飞。 然后,那个带刺的窝提醒了沉迷于“子宫教育”的父母:鸟类还能勇敢地打破后代的安乐窝,逼迫孩子自力更生。 更何况是人。 人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 为了让心爱的孩子在风雨的彩虹中,学会自立。 共同学习。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河南男孩一提上学就发烧近40℃诊断为抑郁,为何小孩子也会有抑郁症?

近日有报道称河南商丘一名九岁的男孩只要一说到上学他就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如果跟他说不上学就会自动退烧。 后来在心理医生的诊断下,判断这个孩子属于轻度抑郁症。 为什么小孩子也会有抑郁症?

一、为什么小孩也会有抑郁症

儿童心理疾病逐渐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儿童被确诊抑郁症。 孩子出现抑郁症的原因可能跟家庭、学习有关系,家庭素是导致小孩得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父母婚姻关系出现了破裂,或者是教育方式过于严租胡苛、父母过度的干涉或者是保护孩子谈返都会导致孩子出现抑郁症。 学习压力过大,可能也会导致孩子出现抑郁症。

二、小孩抑郁症的表现

如果小孩患有了抑郁症可能情绪波动会特别大,还会有一些很冲动的行为。 有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离家出走、学习成绩下降和厌学等行为,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抑郁症的表现也都不同。 3~5岁孩子可能会对游戏失去兴趣,在游戏中可能会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还会有自残、自杀的现象。 六到八岁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痛哭流涕的症状或者是冲动的行为。 9~12岁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自信心低下、离家出走等表现。 12~18岁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学习成绩含型饥下降、冲动和拒绝上学等行为。

三、怎样及时发现小孩抑郁症

不要过早的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如果孩子忽然之间变得暴躁易怒,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有暴力倾向的时候,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 可以跟孩子多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改善抑郁的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有效的控制抑郁症。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30898.html
之后 双减 这类培训却迎来了春天
又见天平枫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