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参议员就客机 掉门 事件对航管局及波音公司发起新调查

当地时间6月14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表示,他对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美国波音公司发起了一项新的国会监督调查,调查涉及波音737 MAX 9型客机于今年1月份发生的一起空中事故。

格拉斯利要求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波音公司就总共38个问题进行回答,并提供有关安全程序、监管要求、纠正措施以及保护举报人的相关文件。格拉斯利称,航空管理局和波音公司必须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表明目前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以确保乘客以后的安全。

对此,航空管理局表示将直接回复格拉斯利,波音公司则表示将继续对国会保持积极和透明的态度。

今年1月5日,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机起飞后不久发生事故,机舱侧面一处门塞脱落。之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下令停飞了全球171架波音737 MAX 9型飞机以进行检查。(央视记者 刘骁骞)


写一篇关于2012年8月29日南方航空的评论

相关专题:“恐怖航班”,法盲制造原标题:空中危情:关注机上暴力事件“南航空姐被打事件”已经过去了数天,仍然没有具体说法,同时网上还不断冒出新的版本。 9月4日又有外媒报道称,由于两名中国乘客2日在从苏黎世飞往北京的瑞士国际航空公司LX-196航班上打架斗殴,载有大约200名乘客的航班被迫返航。 近日发生的两起事件让机上暴力再次引发人们关注。 事件一“南航空姐被打事件”成罗生门8月29日晚,南方航空一名空姐称,在合肥飞往广州的南航CZ3874航班遭到一名男子殴打和辱骂。 经网友、记者调查,打人者名叫方大国,为广州市越秀区委常委、武装部政委。 9月3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出消息称,方大国已于9月2日被停职检查,接受组织进一步处理。 针对坊间“被打空姐”已被辞退的传言,南航相关人士3日表示,该空姐未遭辞退,由于经受很大压力,她目前“正在家休息”。 然而,广州市越秀区武装部值班室相关人士和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莫高义,均未确认方大国被“停职调查”的消息。 同时网上又出现事件的新版本,称是空姐对方大国夫妇拍照引发拉扯。 至此,“南航空姐被打事件”已经过去了数天,事件真相仍未明朗。 越秀区武装部正配合调查,没有说停职9月3日晚,记者致电广州市越秀区武装部值班室,接电话的一位人士承认方大国在配合调查,“因为我们政委有这么个事,现在正在配合组织调查,没有说停职。 ”这位人士表示,“现在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肯定要调查一下,现在正在调查。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莫高义告诉记者,省委宣传部并未发布过“停职调查”的消息,他也无法确认该消息,“(方大国)属于广州市警备区,警备区是部队系统,如果正式处理,警备区会通过适当方式公布消息。 ”但记者未能联系上广州市警备区。 网传新版本空姐手机拍照引发拉扯除此前广州市越秀区宣传部的“初步调查”结论、新华社的非洲乘客口述版外,9月3日下午,网上又冒出“南航空姐周雨濛与方大国冲突事件真相另一版本”。 文中叙述者以“了解8月29日下午南航CZ3874航班(合肥至广州)上发生纠纷事件真相的知情人”口吻称,因行李放置问题发生争吵后,空姐周雨濛拿手机对方大国夫妇拍照,方妻被激怒去夺手机,而方大国也质问为什么不经同意就拍照。 周雨濛辩解称只是拍行李架。 方妻要求查看手机所拍内容,因此与周雨濛相互拉扯起来。 但这份网帖在发布时已被冠以“转发”的限定词,记者给首发者在网上留言,也一直未收到回复。 网友声音飞机有录音,真相不难查事件已持续数天,但具体缘由和经过众说纷纭,当事双方及客机所属南方航空也都保持缄默,致真相云遮雾绕。 有网友追问:“为何这么多天过去了,还是没有最终的具体说法?”9月3日下午,记者再次致电当事人方大国和空姐周雨濛,但前者按掉手机,而后者电话无人接听。 因众多网友表示飞机上有录音设备,要觅得真相并不难,记者致电南方航空客服电话,但对方让记者留意官方消息,却拒绝提供相关联系电话。 事件二中国乘客斗殴“逼返”瑞航航班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据奥地利《航空先驱报》9月4日报道,瑞士国际航空公司发言人当地时间3日称,由于两名中国乘客2日在从苏黎世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打架斗殴,飞机被迫返航。 记者4日致电瑞航,其值班工作人员确认,该航班的确已经返航。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这架载有大约200名乘客的空客A340客机在空中飞行6个多小时后,于2日傍晚在苏黎世降落,两名年龄分别为27岁和57岁的中国男子被当地警察带走。 瑞士日报《Blick》证实,两名醉酒的中国人因座椅靠背问题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还将劝架的乘务长打伤。 事发细节一老一少酒后斗殴据报道,这架瑞士国际航空公司飞往北京的客机航班号为LX-196,原计划飞行9小时50分钟抵达北京。 两名分别为27岁和57岁的中国男乘客在该航班上醉酒斗殴,迫使这架载有200名乘客的空客A340飞机掉头返航,当时飞机已飞行了3个多小时,位于俄罗斯上空。 据奥地利《航空先驱报》报道,这两名大打出手的中国乘客当时都显得“醉醺醺”的。 该报援引这架航班上的乘客的讲述称,这两名乘客的座位一前一后,在飞机上就餐期间,前面的年轻男乘客将座椅靠背后倾,而坐在后排的年老乘客觉得自己的就餐空间狭小,烦闷不安,并大喊起来,一怒之下突然跳起击打前座男子的头部。 被激怒的年轻人随后与这名年老的乘客厮打了起来。 当乘务长过来试图阻止两人打架时,两人在混乱中将乘务长打伤。 最后在机上其他乘务人员和乘客的协助下,两名醉汉均被制服,年老的乘客还被暂时绑在了机舱尾部。 飞机于当地时间2日夜间返回苏黎世,两名肇事者下飞机后均被苏黎世机场警察带走,并接受警方的审讯。 乘客讲述乘务长劝架也被打坐在39排的乘客瓦莱丽说:“一切发生得很快,我还没回过神来,他们就已经扭打起来了。 整个场面让人特别紧张,一片混乱。 ”这名乘客回忆说,年轻的男子挨打后立刻反击,死死扼住年长者的脖子。 双方此后均摔倒在走廊里继续扭打。 当机上的乘务长上前劝阻时,年老的乘客还将乘务长打伤了。 瓦莱丽说,幸好另一名比较强壮的乘客制止了他们。 “年轻的那个人筋疲力尽地瘫坐在椅子上,乘务人员把打伤乘务长的年老乘客双手绑了起来,固定在最后一排,之后他还喊叫了一个小时,年老的那个人看起来醉醺醺的。 ”瑞航声明保证给予其他乘客赔偿瑞士国际航空公司发言人指出,斗殴事件发生时,客机已经位于莫斯科东部上空。 出于飞行安全考虑,以及因多数乘客可能没有俄罗斯签证而难以安排住宿等事宜,机长决定返航。 瑞航已保证给予其他乘客赔偿。 该发言人表示,客机返航后,瑞士国际航空公司为机上其他旅客安排好住宿,并为他们预定了3日前往北京的机票。 在客机上斗殴的两名中国籍乘客已被移交至苏黎世州警方处理。 但发言人没有透露这两名中国籍乘客的具体信息。 在被记者问及这两名中国籍乘客会否受到起诉时,该发言人表示,公司方面正在讨论接下来可能采取的步骤,“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延伸阅读国外航班“严打”机上暴力由于飞行安全的特殊性,各国对机上暴力事件都非常重视。 记者调查了各国有关机上暴力和飞行安全的法律法规后发现,各国出于对航空安全和机组成员正当权益的考虑,各国以及各航空公司对机上施暴者都“不客气”。 日 本机内施暴 可以拿胶带捆上其实机上暴力不但困扰国人,在我们的近邻日本,航空业也是在屡遭机上暴力困扰之后才行动起来,建立起一套严格有力的规章制度,对机上暴力毫不手软。 1997年6月12日的《朝日新闻》上刊登过这样一个消息,1996年8月,一架日本航空公司的客机从成田机场起飞前往洛杉矶。 机上一名日航的空姐在完成起飞之后的一系列服务后,突然听到从飞机尾部方向传来乘客的大喊声。 她走过去发现一名身材高大的美国男性乘客已经喝醉并说着醉话。 她随即提醒他说“不要影响其他乘客……”话还没说完,一记重拳就落在脸上,来不及躲闪。 这名不幸的空姐脸上缝了好几针,“机内暴力”事件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1997年,日本发生了40起机内暴力事件,是前一年的2.7倍,引起了日本航空公司的重视。 为此,日本航空业当年特别设置了一个对策委员会,专门管理机上乘客对乘务人员的暴力或侵犯行为。 该委员会规定,航班有权拒绝搭载醉酒及撒酒疯的乘客,且机内暂停提供含酒精的饮料,如果遇到乘客殴打或骚扰乘务人员,可用胶带将其暂时制服。 而全日空航空公司更有明文规定,乘客如有妨碍乘务员职务的行为,将被处以最高50万日元(约4万元)的罚款。 加拿大不惧特权 议员老婆面临坐牢今年8月,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报道,加拿大69岁的参议员罗德·齐默和23岁的新婚妻子森森伯格乘坐加拿大航空公司的飞机旅行,却在飞机起飞不久后就开始争吵。 眼看着争吵愈演愈烈,森森伯格还威胁称,要伤害齐默,让飞机坠毁。 机组人员和其他乘客试图劝说,却遭到森森伯格的恶语相向。 但是,机组和警方并没有因为这名议员夫人的身份特殊而对这种做法忍气吞声。 飞机着陆后,森森伯格因威胁称要让飞机坠毁而被逮捕,并在监狱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周末。 而这还没完,如果她制造混乱危及飞机安全的罪名成立,最高可能被判终身监禁。 土耳其不畏人多 32名乘客被禁登机2008年,在土耳其亚达那,由于与机组工作人员发生争吵,32名乘客被拒登上太阳快运航空公司的飞机。 这一航班原本是要晚上7点20分起飞,结果由于技术问题被推迟到了10点半。 一些乘客因此感到不满,并与机组工作人员发生了口角。 据目击者称,“飞机都滑向了跑道,但是随着争吵继续,飞行员自己改变了路线,让所有的乘客下飞机”。 最终,其他乘客被允许重新登机,但与机组工作人员争吵的32名乘客被拒绝登上飞机,因为机组担心航班的安全。 英 国干扰飞行 将被扭送警察局英国民航总局发言人尼克·史蒂文森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英国航空部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等各项权益都受到本国劳动法的保护,若在飞机上和乘客发生冲突,而责任在乘客,那么各航空公司会依法保护本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 此外,英国的《航行法》也有相关条例,处理在飞行中干扰机组人员的乘客。 一旦在航行中出现乘客干扰飞行的事件,机组人员会马上联系地面的警务人员,将乘客扭送至警察局。 另外,按照国际惯例,醉酒的乘客会被禁止登机,以免发生意外。 俄罗斯“捣乱”乘客 直接拉进黑名单索菲亚曾在俄罗斯做过空姐。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索菲亚表示,机组人员在维护秩序时若遭到乘客的人身攻击,航空公司也会在降落后将违法乘客送至警察局。 索菲亚补充说,俄罗斯的立法部门目前正在专门为保护机组人员的权益立法。 法令生效后,在飞行途中,如果有乘客吸烟、醉酒或不服从机组人员指挥,那么机组人员有权利合法拒绝乘客的要求。 许多航空公司对这项法令表示支持,甚至建立了专门的网站来存储“捣乱”乘客的数据。 根据该法令,一旦被列入航空公司的“黑名单”,必须保证五年之内没有违法行为,才被允许登上飞机。 专家说法限制特定人员乘机是“国际惯例”9月4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国外对于航空安全的规定和管理是很严厉的,特别是“9-11”后各项法规更加严厉。 他说,这种冲突在国外都被看做是对航空安全的威胁。 在国外,不仅有航空安全规定,还有国际法、航空法以及行政处罚等多管齐下可以管理这种冲突事件。 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行政拘留等。 而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发布的《防止对民用航空非法干扰行为的保安手册》规定,航空公司限制特定人员乘坐飞机是一项“国际惯例”。 “9·11”发生后,美国改变了机场行李和旅客安检由私人保安公司负责的做法,所有机场安检人员成为联邦政府的雇员,授权飞行员在驾驶舱携带武器。 德国《航空安全保障法》2005年1月15日开始正式生效,根据该法律,德国可以出动战斗机击落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客机。 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东方早报》等报道“南航空姐被打事件”经过8月29日南航保卫部安全员“天赐之洋”发布微博称,合肥飞往广州的CZ3874航班上,有乘客不满行李放置,用包大砸空姐。 微博照片中空姐胳膊和颈部红肿,制服破损。 当事空姐“花Money买毛豆”转发了“天赐之洋”的微博,确认“全过程就是这样”。 8月30日CZ3874航班乘务长写下事件经过,表示肇事乘客因行李放置问题要求移动机内固定设备被拒,恼怒后殴打并辱骂空乘人员,并指出,女乘客在飞机落地前自己抓伤手臂造成双方互殴假象。 经网友、记者调查,打人者疑为广州市越秀区区委常委、武装部政委方大国。 广州市越秀区相关部门开始核查此事。 8月31日“花Money买毛豆”发布微博:方大国带着夫人已向我做出真诚道歉,已妥善处理。 广州市越秀区公布调查结果:由于登机较晚,就行李放置与空姐发生冲突,其家属与空姐发生拉扯,方大国未殴打空姐……事发当晚没有发生“军车威胁当事人”的情况。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声明,指出调查结果未能服众的事实,希望当事人和目击者出面讲述情况,以正视听。 新华社中国网事官方微博向网友公开征集线索、寻找目击者。 9月1日新华社联络到目击乘客。 目击者(非洲籍乘客多班)描述了看到的情况:方大国夫妇“酒气很大”;方大国伸手捏住了空姐的手臂,“我看到了空姐手臂上的伤痕”;三人后来走回操作间,因距离较远,不能证实网上流传的殴打空姐细节;亲眼看到方大国夫人在冲突发生后,自己故意弄伤自己的手,以造成双方打架的假象,空姐没有动手。 9月2日新华社广东分社官方微博向越秀区委宣传部连发三问:你们果真做了全面、客观的调查吗,如果没有,为何仓促公布调查结果?你们是否因为调查手段不足而遭遇“被蒙蔽”,如果是,谁在蒙蔽你们?你们的调查所获果真形同公布的情况吗,如果不是,这是为什么?9月3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称,方大国被停职检查,接受组织进一步处理。 越秀区武装部值班室的一位人士称,方大国“正在配合组织调查,没有说停职”。

美国1972年的“水门事件”是怎么一回事啊?

水门事件指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运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 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 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 随后的调察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闯入水门只是其中之一。 结果导致政府的几个官员锒铛入狱以及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遭出现的总统辞职。 在5个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 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 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 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 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 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 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4月17日宣布他已开始一次新的调察。 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 他接受了顾问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的辞职,并宣布解除迪安的职务。 然而尼克公一口咬定他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努力毫不知情。 他选择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考克斯为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 后来调察中心转向参议院,开始由该院总统竞选活动特别委员会(由参议员小欧文领导)举行由电视播放的公众听证会。 欧文委员会根据证词判定白宫和竞选委员会成员有罪。 然而只有迪安一个人证明尼克松总统有直接卷入掩盖活动。 1973年7月16日前白宫工作人员巴特菲尔德揭露:在总统办公室的谈话都录了音。 考克斯和欧文委员会立即(7月23日)票传录音带。 尼克松以行政特权和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交出。 当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交出录音带的时候,尼克松表示可以提供有问题的录音带的文字提要,但以不再索取总统文件的协定作为交换条件。 考克斯拒不接受这个建议。 10月20日总统命令司法部长理察森解除特别检察官的职务。 理察森和副部长拉克尔肖斯宁肯辞职也不执行这个命令。 最后考克斯的职务是由副总检察长解除的。 群众抗议的怒涛迫使尼克松于10月24日交出了录音带。 但赛里卡要的是9盘,他只交出了7盘。 白宫声称另外两盘根本就不存在。 5月20日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向特别检察官贾瓦斯基提交其他的录音带。 7月27日—30日期间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弹劾案。 8月5日总统提交三盘录音带的文字本,这些文字本清楚表明总统与掩盖活动有关。 因此尼克松在国会里失去了最后的支持者。 他于8月8日宣布辞职,次日上午11时35分离开白宫。 1974年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不受进一步惩处。 1972年6月18日,星期日。 温暖的阳光,清新的海风,茂密的树林,松软的沙滩,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初夏海 滨风景画。 画里还有错落有致的几幅别墅,那是美国总统在佛罗里达的比斯凯恩湾的 寓所。 正在这里度假的尼克松总统,心情和这天气、景色一样的好。 4个月前的2月21日至27日,尼克松总统在他的对外政策首席顾问基辛格博士的陪 同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 态。 此举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赞扬和美国人民的普遍欢迎,尼克松的声望大振。 1个月前的5月22日至28日,尼克松又赴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会谈,达成了关于限 定美苏双方各自拥有 2个反弹道导弹发射场的协议,让世界在日益升级的军备竞赛中 看到了一丝有所克制的曙光。 有一系列令人瞩目政绩的尼克松总统,今年任期已满,他正踌躇满志地开始了竞 选连任的准备工作。 这次度假,他的公文包里还放着一份竞选备忘录。 在他的案头, 放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回忆二次大战的书著《胜利与悲剧》,这本书他已读了几遍, 他想进一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尼克松并没有意识到,正当他向胜利的高峰攀登时,悲剧也在悄悄地向他袭来。 此刻,尼克松正端坐在沙发上,漫不经心地浏览当天的报纸。 他有早读的习惯, 看报就像吃早餐一样必不可少。 《迈阿密先驱报》第一版左侧的一段小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其标题是:“企图 在民主党总部装窃听器的迈阿密人在华盛顿被拘留”。 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部去实施窃听,真有意思,尼克松不由自主地看了下 去。 报道说,昨天(6月17日)夜里有5个人在华盛顿的水门大厦被捕,民主党全国委员 会总部就设在该处。 这5个人中,有4个是从迈阿密去的,其中一个自称是中央情报局 的职员,另 3个是古巴人。 他们随身携有照相机和电子侦察设备,是戴着橡胶手套安 装窃听装置时被发现,当场被捕的。 据尼克松自己在回忆录中说,他的第一个感觉是这段新闻荒谬得很,古巴人到美 国民主党总部来装窃听器,真会开玩笑。 所以,他把报纸放一旁,便自由自在地投入 大海畅游了好久。 后来他甚至觉得,这是有利于他竞选连任的消息,因为它可以声明, 由于有“左派”之称的竞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一向对古巴卡斯特罗政权 采取谦让政策,在美国国内的古巴侨民都害怕这一点,故在民主党总部实施盗窃。 这 样的消息传播开来,可以狠狠打击民主党。 然而,事情并非像尼克松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如意。 被捕的 5个人中,那个自 称是中央情报局职员的麦科德,实际上是尼克松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安全顾 问,其余 4人也不是什么古巴人,很可能是受雇于“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特工人 员。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如此前景的麦科德等人的被捕,使水门事件很快变成了新闻 界热炒、全国关注的爆炸性新闻。 专门辞去司法部长职务、充任尼克松的竞选连任委员会主席的米切尔,不得不向 新闻界声明,在水门大厦被捕的那 5个人的行为,纯属他们的个人行为,与本委员会 毫无关系。 民主党展开了攻势。 它们对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和这伙窃贼提出民事诉讼,要求 赔偿100万美元,后来又增至640万美元。 当时它们并没有想到,它们本来可以得到的 更多——当然,并非是指金钱的数额。 两天后,即 6月20日上午,《华盛顿邮报》的一则消息使尼克松不安起来。 报道 说,从被捕的人员随身携带的通讯录中,发现了曾在白宫任职的前中央情报局特工人 员,他叫霍华德·亨特,在尼克松的高级顾问科尔森手下任职。 闻此消息的白宫,像 挨了地震。 昨天刚从度假地返回华盛顿的尼克松,见报后马上召来其心腹、白宫办公厅主任 霍尔德曼商谈此事。 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似乎还没有找到万全的对策。 下午继续 探讨同一个问题。 情况不明而又怕牵连的尼克松,首先要求霍尔德曼如实告诉他,在 我们“自己人”中,不管属于哪一层次的官员,是否已经使我们卷入这个尴尬的局面。 然后一起研究,目前的一切调察与口供,如果进行深察细究,会不会让民主党抓住把 柄,对我们竞选不利。 据尼克松日记记载,米切尔曾在电话里神秘地告诉霍尔德曼别 卷入此案。 但此时霍尔德曼很肯定地向尼克松保证,白宫的官员不会被牵涉到此案中, 米切尔也与此事无关,尽可以放心。 听到这一保证,尼克松担心被信心所取代,他决 定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 然而,霍尔德曼还告诉他,察究水门行动的主使人已经察到竞选连任委员会财政 组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身上,联邦调察局正在追察因水门事件被捕的麦科德身上携 带的款项,该款项很可能出自竞选连任委员会。 “必须阻止联邦调察局追察那笔钱的 来源!”尼克松不容置疑地说。 后来,中央情报局的一位高级官员授权向联邦调察局 代理局长打电话,请他“别管这件事”,因为在这两个局之间,早有互不干涉对方秘 密行动的协议。 尽管白宫利用其执政的权力进行掩盖和阻挠,检察机关对水门事件的调察仍在进 行。 9月15日,在取得必要的证据之后,在这一事件中当场被捕的麦科德等5人被依法 起诉,同时被起诉的还有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霍华德·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 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 尽管有水门事件的阴影缠绕,尼克松争取连任的竞选依然搞得有声有色。 大选前 夕的10月26日,从巴黎回国的基辛格特使,向美国人民公布他与北越代表黎德寿进行 一系列秘密会谈的成果,宣称:“和平即将到来。 ”这给尼克松政府的政绩本上又增 添了浓重的一笔。 尼克松毫不留情地嘲笑他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之流, 是“嘲笑我们国家的过去和将会妨碍它的未来的激进集团”。 他针对麦戈文借口水门 事件攻击他的政府是“最腐败的政府”一说进行抨击道:“这些年来批评美国的制度 已变得很时髦。 批评者们坚持认为,它是如此偏颇,如此腐败,如此不义,以致我们 应该摧毁它,用别的什么东西取代它。 我完全不同意,我相信美国的制度。 ” 麦戈文显然不是尼克松的对手。 在中学时代就以擅长演讲和辩论著称的尼克松, 巧妙地将对手指责他和他的政府的腐败,变成了攻击美国制度的腐败。 尽管水门事件 的许多事实已经揭露,但美国选民们似乎对此并不太在意,他们更看重尼克松政府的 政绩,所以,11月7日公布的大选结果,尼克松就得了61%的选民票和520张选举人票, 而麦戈文只获得 34%的选民票和17张选举人票。 这是在美国总统选举的历史上少有的 以如此悬殊的票数决出胜负的一次。 以米切尔为首的总统连任竞选委员会成员个个喜形于色,他们似乎忘记了还有 7 个“难兄难弟”因水门事件正在失去自由的监狱里接受审讯。 尼克松满面春风,走马上任,开始了新的一届总统任期。 在1973年 1月20日的连 任就职演说中,他还没有忘记抨击他的对手:“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总是受到那 些认为美国一无是处、绝少正确的人们的困扰。 但是,我深信,这不是历史对我们有 幸经历这些非凡的年代的评判。 ”他在演说中自豪地用了一连串“让我们感到自豪的 是……”的字句,宣称“本世纪美国的经历在世界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水门事件的阴影并不因为尼克松满面春风而消散,相反却一步步向他逼来。 当尼克松在台上发表连任就职演说时,对水门事件被告的审讯也在抓紧进行。 这场审 讯从1月8日开始,被告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交代其犯罪事实,有的公开表示对各种指 控服罪。 他们究竟做了哪些交代,会不会将白宫里更大的人物牵扯进去?还有,为掩 饰真相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会不会弄巧成拙,欲盖弥彰,反而增添新的罪证?这一切, 都使白宫弥漫着一种焦虑的气氛,尼克松及其心腹官员更是坐立不安,失眠频频。 本来应该沉浸在竞选连任胜利的喜悦之中,如今却被水门事件的阴影所笼罩,尼 克松未免感到沮丧。 他这时似乎已经意识到,从一开始阻止调察就是个错误,而且是 比到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本身更大的错误。 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 和形象,这条路哪怕是错了也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风雨飘摇的白宫,仿佛在经受地震后日益增强的余震的煎熬,谁能保证这不是又 一次更大的“地震”到来的前兆呢?丢卒保车,大总统挥泪斩马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曾想以攻为守的尼克松总统,渐渐地处于防不胜防的境地。 尼克松在1973年 2月14日的日记中,忧心忡忡地写道:“我可以料想得到,假如 法官把亨特叫到面前,拿35年的刑期来恫吓他,他很可能为了免受刑罚而就把自己所 知道的一切,全盘吐露。 ” 亨特,这个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不仅与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的 5名案犯 有牵连,而且他曾和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的法律顾问利迪一起,在白宫的纵容下,私 闯心理治疗专家埃尔斯伯格的办公室,企图窃取加害埃尔斯伯格的材料。 这个埃尔斯 伯格曾经把五角大楼关于越南战争的秘密材料交报社发表,对尼克松政府不利,政府 起诉他盗用文件罪,正在受审。 白宫显然想置他于死地。 一旦这一事件抖露出来,岂 不是又一次“地震”。 如何使亨特保持沉默,或者绝不供出幕后的纵容者,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3月21 日上午,在尼克松的椭圆形办公室,总统和他的法律顾问约翰·迪安商谈着。 “亨特给竞选连任委员会的一名律师写信,索取12.2万美元,作为个人和请律师 的费用。 他甚至规定了交款期限。 ”迪安向尼克松通报了这一情况。 “他们到底想要多少钱?”尼克松知道,有第一笔,就会有第二、第三笔钱;有 第一人,就会有第二、第三人要。 “在整个诉讼期间,至少要付 100万给各个被告。 ”迪安报出了一个不少的数目, 虽说这一数目对美国总统来说是不难办到的,但在风声很紧的情况下,毕竟要冒不少 风险。 从迪安的口气中,似乎不想再去冒险。 骑虎难下的尼克松总统,却只有按照既定 方针走下去这一条路。 他曾两次向公众信誓旦旦地保证,他和他领导的白宫在水门事 件一案中是清白的,经得起调察的。 如果退缩的话,他和他的政府岂不成了信誉扫地 的说谎者和骗子。 “也许我们这样做是错的”,尼克松缓缓而又坚定地说,“但此时此刻,你难道 不同意最好的出路是把亨特的问题妥为应付吗?我想,此时此刻,这是值得一为的。 ” 他显然把赌注押在了让被告守口如瓶上。 他是在位的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 样押宝也许有他的道理。 因为,如果这些被告拿了钱,还想获得自由,即使法院判他 重刑,作为总统还有特赦罪犯的权力。 有总统作强大的后盾,聪明的被告是不会吐露 对总统及其领导下的白宫不利的事实的,尼克松相信这一点。 迪安嘴上答应了总统的要求,心里却像挂了15个吊桶,七上八下,惶惶不安。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承认:“从事后看,这一天是我任期内一个悲惨的转折点。 ” 事实正是这样。 不久便“反戈一击”的迪安,使尼克松和白宫狼狈不堪。 迪安不仅说出了白宫几名重要人物与5名窃贼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一案有关, 而且坦白了案发后的一系列掩饰真相的企图。 他公开表示,白宫的办公厅主任霍尔德 曼、总统的内务顾问埃利希曼以及他自己,都卷进了此案,有“阻挠司法的举动”。 他还透露,总统的私人律师坎姆巴克曾受命筹款给水门事件一案的被告。 而关在狱中受审的麦科德,也指控争取总统连行委员会主席,前司法部长米切尔 应对他们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行窃一案负责,并且供出在受审期间,有人表示可 予以宽赦,交换条件是他缄口不语。 负责审理水门事件一案的联邦地方法院法官也似乎打定主意要与白宫过不去。 在 3 月底进行的宣判中,对第一位将政界要人牵进这一事件的被告麦科德从宽处理,予 以保释,而对其余 4名潜入水门大厦行窃的被告则予以重判,暂定为40年徒刑;与此 案有关、又犯有私闯埃尔斯伯格医生办公室行窃之罪的亨特和利迪,前者被暂判为入 狱35年,后者曾因不肯开口而犯了蔑视法庭罪,就此暂判为6年零8个月徒刑,另处罚 款4万元。 轻重悬殊的宣判,给至今抱有侥幸心理、不愿吐露全部事实的被告形成了巨大的 威慑力。 尼克松明知这样的判决过重,甚至实属蛮横,因为对一些杀人犯的判决也不 至于如此;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地方法院法官所采取的一种文明的策略,就是要促 使被告说真话,因为他们的宣判并非最后的判决,如果坦白交代,检举揭发有功,麦 科德就是他们的榜样。 随着水门事件真相的不断抖露,群情激愤,舆论大哗。 尼克松的防线是如此脆弱, 已经到了不找几个替罪羊就难以过关的程度。 4 月中旬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接替米切尔担任司法部长的理察德·克兰丁斯特, 急匆匆地求见总统尼克松,说有要事相告。 无心度假、正在白宫举行午后宗教礼拜仪 式的尼克松,在仪式结束后马上同他进办公室密谈。 克兰丁斯特省去了拐弯抹角的客 套话,直截了当地告诉总统:“迪安把我们告了。 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被认为是授权 闯入水门大厦行窃的主谋人。 ”“不,这不可能。 ”尼克松惊讶得差点叫了起来,紧 接着又半信半疑地问他的司法部长:“真有其事?”克兰丁斯特没有正面回答,说: “让刑事厅长来谈,您看如何?”尼克松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身穿一件赃兮兮的 T恤衫和一条湿漉漉的牛仔裤,脚蹬一双网球鞋的 司法部刑事厅厅长亨利·派德逊,在克兰丁斯特的带领下,走进了尼克松的办公室。 他是在洗刷游艇时被召来的,连衣服也没来得及换。 下属官员如此打扮到白宫来,实 属不敬,要是在平时非被轰出去不可,但这次尼克松只是皱了一下眉头,便让他将掌 握的迪安指控的情况一一道来。 这位厅长迟疑了一会,瞥了身旁的部长一眼,在得到 “照实说”的眼神暗示后,便将迪安如何指控总统的办公室主任霍尔德曼、内务顾问 埃利希曼卷入水门刑事案的情况做了汇报,末了还斗胆建议:“应该让他们两个辞职, 不然会有麻烦的,会使您和您的总统职位处境难堪。 ” 尼克松默默地听着,思索着,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半晌没说一句话。 克兰 丁斯特部长和派德逊厅长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你们走吧。 ”尼克松有气无力地说。 宽大的办公室只剩下沉思的尼克松一人。 “好一个吃里扒外的迪安!”尼克松想 对他施加压力,让他明白作为总统可以阻止他获得行政豁免权,到头来一样受刑,可 是又担心把他逼急了眼,说不定会把指控的矛头直接转向他。 “我没有什么把柄掌握在迪安手里。 ”尼克松的心里暗暗地为自己打气。 虽说他 事先确实没有授权任何人去干闯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这样的蠢事,但 事后的掩盖行动他能逃脱罪责吗?一想到这里,他的心又有点发虚。 虽说他和年轻的 法律顾问迪安商谈掩盖对策时,没有第三者可以出来证明,但谁又能保证没有留下任 何可以作为证据的话柄呢? 苦思冥想,绞尽脑汁,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对策。 想找几个心腹顾问来集思 广益,可是不少人已经涉嫌水门一案,要是再冒出一个像迪安那样“反戈一击”的顾 问,那不就更惨了。 看来,只有变以攻为守为以退为进了,“丢卒保车”不失为一种 明智的选择,尼克松终于拿定了主意。 几天后,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被召到总统办公室。 尼克松把上次司法部长及该部 刑事厅厅长谈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给他们听,然后,婉转地请他们拿个主意。 这两个 人是尼克松的得力助手和多年的忠实朋友,为他谋取总统职位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 要尼克松开口让他们辞职,实际上是把他们开除出白宫,尼克松真是有点开不出口。 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显然被总统介绍的不利于他们的事实惊呆了。 虽说这些事实 都是他们经历过的,但一旦作为罪证指控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非常敏感而又特 别能领会总统意图的办公厅主任和内务顾问,此刻,只有吞下辞职这杯苦酒,以便保 全总统和白宫的面子。 “我们会现实地面对这一切的。 ”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说这话 时,眼睛有点发红,鼻子开始发酸。 三人相对无语。 谁也没有说出“辞职”这两个令人难堪的字眼,但谁的心里都非 常明白。 还是彼此心照不宣吧,各自的心情当然有所不同。 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境: “我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要他们离职,真是自私得可以了;不过我还不至于狠心到 能够心安理得地伤害自己所深切关怀的人。 我忧虑他们被迫辞职时所受的打击,但我 更忧虑他们留任不去会使我遭受的打击。 ” “我现在的问题,是必须把做过一些我亦有份之事的几个朋友开除。 ” 4月 30日晚上,尼克松向全国发表讲话。 他重申自己与水门事件没有牵连,但接 着又说,他将为那些“在一件他们原来深信是正确的事情中可能犯了错误”的下属承 担应负的责任。 尼克松借此机会宣布:“今天,我做出了任期内最难的一项决定,我 接受了白宫两位最亲信僚属的辞呈。 他们是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称得上是我有幸遇 到的最优秀公务人员中的两位。 ”他用如此赞美的语句,送给被迫辞职的朋友,与其 说是对朋友的抚慰,倒不如说是为了使自己的心里也好受些。 同时宣布已经辞职的还 有那个“反戈一击”的顾问迪安,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前者如果不从白宫清除 出去,怎解尼克松的心头之恨,后者辞职是因为他的一些亲密同事可能“与违反美国 法律的某些行为有牵连”。 尼克松演出了一幕现代“挥泪斩马谡”的话剧。 然而,就像马谡被斩并不能夺回 失去的街亭一样,丢了“卒”的尼克松能保住自己这个“车”吗?美国《名利场》杂志2005年6月31日报道,前联邦调察局官员马克·费尔特自称是“水门事件”中的神秘线人“深喉”。 197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依据内线“深喉”的消息,捅开“水门事件”的内幕,导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下台。 两名记者一直拒绝透露当时线人的身份,但是总编辑西蒙斯引用了当时一部知名色情电影《深喉》的片名,作为告密者的化名。 “深喉”到底是谁?30多年来猜测纷纷,从未有定论。 接触过“深喉”的《华盛顿邮报》记者曾发誓,除非获得“深喉”同意或者“深喉”死亡,否则他绝不会说出这个天大的秘密。 费尔特的律师康纳日前在《名利场》撰文,70年代初曾任联邦调察局“二把手”的费尔特于2002年亲口告诉他,“我就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的线人--人们常说的‘深喉’”。 此前,费尔特对于对“深喉”的身份一直是保守秘密,家人也不例外。 费尔特认为,公开自己过去的所为有损名誉。 有些媒体,如《华盛顿人》,曾刊文称有人怀疑过费尔特就是“深喉”。 1999年,费尔特否认自己是“深喉”。 康纳的文章写道,费尔特有一次曾暗示过他的儿子,“我认为,(作为‘深喉’)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你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 ”退休后的费尔特住在加州的圣罗莎。 在如何看待“深喉”一事上,家人的立场与他不同,他们认为,费尔特在有生之年应该受到奖励,以表彰他在“水门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 法新社报道称,费尔特的孙子31日代表家人就费尔特“深喉”身份一事发表一份声明,“家人认为我的祖父是一个英雄,我们真诚地希望国家也这样认为。 ”

911事件到底给全球带来多少经济损失?

“1990到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先例。 当伊拉克在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的时候,美国经济立即陷入了停顿。 美国人不再购物,代之以看电视新闻。 经济调查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当时下跌了18%,这比1987年股票市场崩溃后的消费者信心下跌得更深。 美国经济因此陷入了衰退,这种衰退产生了一种非常顽强的阻力,从而使得传统的经济救治手段无法生效。 “今天,我们正面对着类似的危机。 “那时,消费者信心以及他们的购物开支持续下跌了五个月,直到1991年1月美国飞机发起对伊拉克的打击的时候才开始回升。 当1991年2月底美国的地面部队攻进伊拉克时,消费者信心强劲地反弹,股市直线攀升。 “一个坚定的美国总统,再加上压倒性的军事胜利——驱散了犹豫与恐惧。 “一种持续不断的恐慌,无论是来源于再次受到攻击、来源于在城市的街道上部署的武装部队、或者来源于政府内部的(对下一步行动与政策的)争论不休,都会严重的危及消费者信心以及扩大上个星期的恐怖攻击对经济所造成的损害。 ”--《在经济上,情绪比肌肉更加有力》2001/9/13《华尔街日报》 雪上加霜 在九月十一日事件发生以后,人们对美国与世界的经济动向进行了探讨。 实际上,在事件发生以前,美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衰退,并且前景并不乐观。 美国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以上依赖于消费者的开支花费。 根据密西根大学的一项紧密跟踪,在事件的前一天九月十日所完成的一项调查,美国九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到了83.6,而八月份曾经是91.5,下跌了8.6%。 同时,关于第三季度市场和企业经济状况进一步变坏,因而营利低于资本市场预估值,各种有影响力的大公司几乎都发出了对公司经济表现的预警公布。 美国劳工部宣布美国在八月份的失业率达到了4.9%,是四年来的最高点。 仅仅在9月1日结束的一个星期内,失业人数就增加了三百三十六万人。 这个消息当时就使得美国股市进入了新一轮的抛售。 经济学家Steve Wood说:“企业裁员的步伐在加快,而雇用新员工的活动已经停止。 经济的错位再加上这次(九月十一日的)悲剧性事件,这种趋势非常有可能会延续下去。 ” 经济上的沉重打击 在这次911事件中,最明显受到打击的是美国航空运输企业。 美国航空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各自损失了两架飞机。 整个空运停顿了三天。 而恢复飞行以后,除了头两天因为要运载滞留的乘客而显示了一点繁忙之外,目前的乘客人数已经剧烈减缩,新闻报导说,某一家航空公司的一班飞机只有一位乘客,而另一家航空公司的一班飞机也只有两个乘客。 电视新闻显示出空荡荡的机场航空公司旅客报到柜台、大量空房间的旅馆(目前的生意是去年的四分之一左右)、排着长队的等侯乘客的出租汽车、布置得很漂亮然而只有一两桌顾客的饭店,医院的住院与门诊病人大减。 许多航空公司允许乘客免费退掉在9月25日之前的航班的机票。 有一个旅行社的老板在电视访谈中说,退票的人非常多,而没有人买机票。 由于需要大大加强机场的安全检查与保卫工作,因此一方面加大了机场和各行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航空旅行变成一件令人生畏的事情。 旧金山的旅游商业组织针对游客量大跌的情况,立即调整了广告宣传范围,只针对可以开车到达旧金山的美国西部各州。 今天的报道说,航空业界这次可能损失了三亿美元,他们已经向政府提出了五十亿美元的现金救助请求以及一百九十亿美元其他方式的援助(许多评论指出,这是本来已经处于经济恶劣状况的航空业界想趁机捞一笔纳税人的钱来挽救他们自己,提出应当让那些航空公司在破产法的保护之下自救。 )。 美国政府方面说,希望能在下一周作出一个挽救美国航空公司的计划。 再下来就是保险行业,这次他们需要在各方面进行非常巨额的理赔。 所有在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和附近的公司,都直接地或间接地在人员、财产、经营方面遭受巨大损失。 那一个区的电力和交通至今未能恢复正常。 据估计,废墟的清理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美国各大电视网也是这次事件的重灾户,原因是他们整整有两天停止了播放商业广告电视,因而损失了大笔的收入。 有经济学家估计,这次事件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四百亿美元左右。 这几年,美国有财政盈余,目前手上还握有一千六百亿美元。 从帐面上,也许可以应付。 但是,另外的一些专家却指出,目前可以看到的损失只是巨大的冰山的一角,连锁的损失与通过人的反应而带来的损失,将是一个难以估算的数字。 心理上的严重创伤 在一篇题为《茫然的美国人艰难面对陌生而更残酷的世界》(美国硅谷《水星报》9月11日深夜)当中,有下面的一些叙述: “这个国家突然间显的是这么小、这么脆弱,震惊与恐俱把它挤压在一起了。 美国从来都没有感受过如此受到恐怖分子的完全支配。 “他们是使用我们自己的飞机作为炸弹来对付我们。 “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并非是在星期二的攻击当中唯一受到损害的东西,美国一向自我标榜的无敌与绝对不败也已成为过去。 ‘我们并非全面强大,’一个硅谷圣特克拉克大学的毕业班的学生说。 “这个国家经历过珍珠港和一九九三年的世贸中心爆炸。 但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与这次攻击的规模和所造成的伤亡相比,这是一次对这个国家的金融与国防中心的直接攻击。 “但历史学家韦卡拉(Winkler)认为,星期二代表了一个新时期的来临。 ‘从一定程度来说,’他指出,‘我们过去一直在误导我们自己,自认为可以控制任何东西。 但实际上是我们一直到现在都极其走运。 很可能,我们持续的幸运已经结束。 ’” 消费者信心可能是关键 正如上面所指出的,美国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以上依赖于消费者的开支花费。 在受到攻击之前的一段时间,虽然美国企业经济状况越来越差,但是消费者的购物开支和各项消费还能保持较为强劲,特别是全美国的房地产交易由于利率的不断下降和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下跌而得以保持一定程度的活跃。 这使得美国经济没有急剧进入衰退。 事件发生之后的这个礼拜,除了跟航空运输业相关连的消费活动大受打击之外,股票市场的一再重挫更显示了投资者信心所受的打击。 由于美国大约有一半的家庭都参与了一定程度的股票投资,因此,投资者的信心与消费者信心是密切相联的。 今天的一个报导指出,这一周之内,信用卡消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 有联邦参议员号召大家要“购物救国”(“Go buy America!”), 一个电视讨论节目的主持人也批评一些人表面上是挂起美国国旗,但却在大量抛售股票。 危险的期望 CNN新闻网的资深作者Mark Gongloff在他的《消费者掌握着钥匙》一文中写道: “类似波斯湾战争那样的成功的军事行动可以对消费者的情绪有正面的影响,正如当时美国及其盟友在波斯湾的胜利促进了后来几个季度的美国国内产值的增长。 Putnam投资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Goodman说:‘如果采取迅猛的报复行动并且取得胜利,这将会使得人们感觉良好,激发庆祝的气氛以及给予我们一个(经济)提升。 ” 美国的圣诞节购物季节将在11月开始。 这个购物季节的营业额是全年的三分之一。 从以上美国经济学界与媒体的观点来判断,在十一月底以前,美国的军事行动需要取得“鼓舞人心的胜利”。 硅谷《水星报》这一天报导指出,美国政府高层现在报复攻击对象的选择上产生了分歧。 以国务卿鲍威尔和副总统切尼为首的一方主张集中打击本-拉登,而以国防部副部长为首的五角大楼的高层文职官员们却主张要同时彻底打击伊拉克。 新闻不断传出恐怖分子有可能发动下一波攻击。 很显然,布什在组织盟军方面也进行得不顺利。 并且单方面强调报复打击,而不去检讨美国的对外政策,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怀疑事态会因为互相报复而不断恶化。 这一切,肯定不会对消费者信息有任何正面的影响。 拿波斯湾战争时期的消费者信心曲线变化来对目前的情况作出期望,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当年,打击的目标非常明确、战争的延续时间的控制权在握、双方力量悬殊、战争发生并且局限在远离本土的地方。 而今天,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攻击就发生在本土,而且发生在国家的心脏与神经中枢,打击的目标不清晰,敌人的定义也非常模糊,极为容易转化为种族与宗教的矛盾(历史与今天的中东现状证明了,种族与宗教的矛盾是非常敏感和难以解决的。 布什竟然在白宫向记者谈话时用了“十字军东征”这个横跨十一、十二和十三世纪的基督教对穆斯林圣地掠夺战争来形容他所提出的对恐怖分子之战争(白宫后来作出更正),可见划清界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第三世界的平民。 ),同时,也无法控制战争的范围以及战争的期限。 因此,历史并非是在简单地重复。 中国的因应之道 在报道中看到,中国政府提出了“做好内事”的方针。 这是非常正确的。 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在过去浪费了许多年的宝贵时间,今天,只有做好中国自己内部的改革与发展,才是对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的首要贡献。 毫无疑问,全世界将进入经济衰退。 有专家预期,美国经济衰退会“先进先出”,大概需要两年才可以走出谷底,而欧洲则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目前,亚洲的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处于经济衰退状态,这使中国的高增长显得一支独秀。 虽然这是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但这更加是值得警惕和忧虑的。 如果没有“危机感”,中国就一定会进入真正的危机。 看看世界经济的历史,我们就可以明白,从增长到衰退,几乎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 况且,中国的高增长当中,含有水分甚至有害于长远利益的成分,是实际上的危险因素。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显现的和潜伏的危机非常多。 在全世界经济进入衰退的时刻,在全世界政治和军事动荡的时刻,中国的经济与政治状态也会变得极为敏感。 全体中国人确实要加强“危机感”,找出坚实稳妥的因应之道。 虽然,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步取得成绩,但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之下,恐怕不能采取简单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办法来保持局面。 中国即将进入世贸,这是一把双刃剑。 特别是在世界进入经济衰退的时刻,中国打开大门,而国内的却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具备进行竞争的制度、知识、人才、与经济实力。 现在,全国各地方都在争抢外资,虽然短时间内在东南亚显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但如果这是一种“不顾一切”的拼抢,恐怕最后是整个国家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早些年,我参观过一些经济开发区,发现不少外来的企业是那些低科技、高耗能、高污染的东西。 希望这些年中国人会学得聪明一些。 中国应当从一九九七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和当前的世界经济衰退当中,中国经济相对地少受到影响,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 应当看到中国自己的特点:生产力在高速发展,同时拥有广大的内需市场。 盲目过渡的开放以及过分地“全面彻底融入全球经济”,也许并不是一条长远之道。 走这条道,很可能的情况是,冲出若干年的泡沫高速发展,然后进入一种畸形的经济和产业状态。 我们追求的应当是健康和稳定的持续长期发展,这比高速发展更为重要。 愚昧的人类 虽然,人类已经发展了许多现代科技、人类已经上到月球、人类可以复制生命、甚至可以创造新的物种、人类创造了许多东西使得每个人能够活得更舒适更愉快,然而,人类同时也在有限的生命期间中替自己制造灾难。 大量的时间、才智、资源、财富都耗费在仇恨、贪婪、掠夺、占领、控制、武器、攻击和战争上面。 因此,现阶段的人类,还是处于一种愚昧的状态。 曾经有人提出过“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样的一种社会理想,但似乎在目前历史阶段,人们的结论是,只有竞争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事件之后,美国的电视上、报纸上、电台上、在所有的媒体中,出现了各种的评论与争论。 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了不同的集会和发言。 仔细听一下,就可以发现不同背景和不同层次的人在发出不同的声音。 很难说出什么是“美国人”的一致的声音。 茫然、悲哀、不解、愤怒,这是普遍的情绪。 很明显地,某些种族和宗教背景的人,有些是教授、策略研究人员、或者是节目主持人,在极力鼓吹广泛的报复打击,对于由此可能引起的无辜平民的伤亡和受苦,他们的回答是:“抱歉,对不起。 ”他们恨不得让美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种不可挽回的地步。 而另外一些种族和宗教背景的人,则是希望美国媒体能够报导世界各国、各个地区发生在各个民族身上的真实情况,以便大家能够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进行反思。 在美国广播公司著名的新闻讨论节目《夜线》(“Night Line”)的一次发言中,他们提出, 要回答“他们为什么憎恨我们?”这个问题,简单地使用“因为他们憎恨自由与民主”作为答案,是远远不够的。 一些严肃的、公正的、政治和新闻界代表人物,都开始提出深刻的问题,挖掘矛盾的根源,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上帝祝福全人类” 在历史的这一个时刻,世界需要有历史胸怀的领袖人物,不是个别的这种领袖,而是要有一群这样的人物。 艰难时世是产生这种伟大人物的时刻,但却并不保证他们一定会出现。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69年1月20日在他的总统就职演说中,说了下面的一段话: “让强者和弱者同样地听到下面的信息: “我们所寻求的和平不是战胜其他的人,而是随着‘受伤翅膀的愈合’而来的和平;随着对受苦难者的同情而来的和平;随着对那些曾经反对过我们的人的理解而来的和平;随着地球上的所有人选择他们自己的命运的机会而来的和平。 “在短短的几个星期之前,我们刚刚分享了人类第一次以上帝的眼光来看我们的世界的壮丽景观——一个在黑暗中反射光线的孤独的球体。 “当阿波罗号宇航员们在圣诞节的前夜飞越月球的灰色表面的时候,远隔着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他们以那样清晰的话语向我们描述了地球的美丽,我们听到他们祈求上帝祝福地球的福祉。 “在那个时刻,他们从月球所看到的景象触动了诗人阿基波特-默克利殊(Archibald MacLeish)的灵感,他写道: 这样真实地看着地球,那么小、那么蓝、那么美丽,飘浮在那永恒的沉静之中。 认识到我们自己彼此都是地球的乘客,都是在永恒的寒冷之中的这个明亮可爱的球体上的兄弟,——都是现在认识到真正的兄弟的弟兄们。 “在那卓越的技术凯旋这个时刻,人们把思考转向自己的家和人类本身——从一个遥远的角度认识到整个人类在地球上的命运是不可分割的:这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已经到达宇宙中多么遥远的地方,我们的命运并不是在星球上,而是在地球自己上面、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在我们自己的心中。 “我们经受了美国精神的漫漫长夜。 但当我们的眼睛捕捉到黎明前的微光时,让我们不要再去咀咒那残存的黑暗,让我们聚集更多的光明。 “命运赐予我们不是满杯的绝望,而是满盏的机会。 因此让我们把握住它,不是在恐惧之中,而是满怀喜悦——同时,“地球的乘客们团结起来,”让我们怀着坚定的信心、明确的意向、以及对危险的警觉,向前迈进;并且在我们对上帝的意志和人类的希望的信念的支持之下,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 在他的任期内,尼克松总统亲自参与导演了结束越南战争以及打开中美关系正常化大门这两件全球性的历史事件。 在美国9.11事件之后,人们在集会上高唱“上帝保佑美国”。 然而,只有当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到,并且希望“上帝祝福全人类”的时候,在这个茫茫宇宙中的蔚蓝色的小球上才会有幸福和安宁。 参考资料: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31270.html
鹏华中债3 基金分红
欧元直线跳水 !法国股债双杀 黑色星期五 欧洲市场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