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产能彻底拉满。
销量爆棚,比亚迪正疯狂扩产、招人。11月2日晚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何志奇发文称,“8—10月,三个月提产近20万台,整车加零部件招聘近20万人,各基地都处于满产状态。”
据比亚迪最新产销数据,今年10月,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量53.61万台,同比增长74.63%;销量50.27万台,同比增长66.53%。这也是比亚迪单月销量首次超过50万台,创下中国车企纪录,亦刷新了全球车企新能源汽车月销纪录。
对于第四季度中国车市的总体表现,中国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中国车市整体走强,尤其以旧换新等政策将有效拉动百姓消费,第四季度汽车市场有望实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年末或将迎来一波强劲的增长。”
比亚迪大消息
11月2日晚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何志奇发文称,“8—10月,三个月提产近20万台,整车加零部件招聘近20万人,各基地都处于满产状态。”
何志奇表示,生产采购等运营团队做出了巨大的艰苦努力,11月继续努力,挖掘各种潜力,看能否再进步一点。
根据比亚迪最新产销数据,2024年10月份,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量53.61万台,同比增长74.63%;销量50.27万台,同比增长66.53%。这也是比亚迪单月销量首次超过50万台,创下中国车企纪录,亦刷新了全球车企新能源汽车月销纪录。
而就在今年9月,比亚迪单月新能源车销量刚突破40万辆,达到419426辆,成为全球首个单月汽车销量突破40万辆的新能源车企。
从今年整体情况看,前10个月,比亚迪的产量累计达3297044辆,已高于去年全年的3045231辆,销量累计达3250532辆,也已超过去年全年的3024417辆。
此前市场调查机构MarkLines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第二季度,比亚迪凭借着全球新车销量98万辆、同比增长40%的数据,跻身全球第七大车企,超越了本田的全球销量。而三季度销量的再次跃升,有望让比亚迪的全球排名更往前一步。
海外方面,今年1—9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出口达29.8万辆,同比增长100%。10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31192辆,其中出口28012辆。截至目前,比亚迪已进入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巴西和匈牙利投资建设新能源乘用车工厂。
民生证券分析称,2024—2025年为比亚迪的高端化产品大年,公司正加大海外市场投入,在巴西、乌兹别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布局工厂,同时加速出口,预计公司出海有望在欧洲、东南亚、澳新迎来快速发展,出海亦有望提振盈利。
首次超越特斯拉
在销量爆表的刺激下,比亚迪的业绩也迎来了历史新突破。
据比亚迪最新披露的财报,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5022.51亿元,同比增长18.94%,归母净利润252.38亿元,同比增长18.12%;基本每股收益8.68元。其中,第三季度营收2011.25亿元,单季度营收首次超越特斯拉,同比增长24.04%;归母净利润116.07亿元,同比增长11.47%。
与之对比,2024年三季度特斯拉实现营收251.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93.66亿元),同比增长7.85%,净利润为21.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4.38亿元),同比增长17.07%。
财报披露后,交银国际宣布上调比亚迪2024—2026年的盈利预测,并称比亚迪高端车型和海外销量的贡献增长,会带动利润率改善。
交银国际认为,随着2024年第四季度的到来,叠加比亚迪DMI5.0车型的持续放量,比亚迪的季度销量将提升至130万辆—150万辆的水平,规模效应下毛利或有进一步改善空间。出口方面,今年三季度比亚迪进入了越南、巴基斯坦、突尼斯等国家和地区。随着海外工厂陆续开始投产,海外销量有望进一步上升。
新能源渗透率达52.3%
从大部分车企公布的销量或交付数据来看,今年10月,多个品牌都呈现同比增长态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以下简称“乘联分会”)日前发文表示,预计10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约220万辆,同比增长8.2%,环比增长4.3%;新能源车零售销量预计可达到115万辆,环比增长2.4%,渗透率达到52.3%。
中国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最新数据,揭示了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据统计,今年1至9月,全球汽车销量达到6613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13万台,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持续增长。
数据表明,在2024年的前九个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据了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68%份额,展示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强大竞争力。特别是在第三季度(7至9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73%,彰显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车市销量的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助推。其中,汽车以旧换新以及地方置换补贴政策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国各地举办的大规模车展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此外,经销商为冲刺年终目标积极开展促销活动、车企密集向市场投放新车型等举措也进一步推动车市销量的增长。
对于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车市的总体表现,崔东树认为:“中国车市整体走强,尤其以旧换新等政策将有效拉动百姓消费,第四季度汽车市场有望实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年末或将迎来一波强劲的增长。”
汽车协会表示,考虑到以旧换新政策对拉动汽车消费已起到的积极作用,为保障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可预期,切实发挥好政策促进效用,建议明年能够继续延续相关政策,并尽早发布有关实施细节,稳定市场预期。
深入解读2023年比亚迪成绩单
1月30日,比亚迪公布了2023年的业绩预报:预计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290.0-310.0亿元,同比增长74.5%-86.5%;2023年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74.0-297.0亿元,同比增长75.2%-89.9%。 如果按照中值计算,2023Q4归母净利润86.3亿元,同比增长18.1%;扣非归母净利润92.0亿元,同比增长26.5%。
可以说,比亚迪在2023年交上了一张属于自主品牌时代的完美答卷——销量突破300万辆,盈利突破300亿元,单车运营利润1万元(与净利润不同),这样的数据就是自主品牌的巅峰,没有之一。
自主品牌的巅峰
2023年的比亚迪,创造了无数自主品牌的新纪录。
1、超越一汽大众成为中国市场第一个自主车企销量冠军
2、超越大众,成为自主品牌第一个乘用车销量冠军
3、蝉联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并且23年Q4成为全球纯电销量冠军
4、第一个自主品牌轿车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打破了合资品牌对中国市场A级轿车长达39年的垄断地位。
5、第一个自主品牌MPV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打破了合资MPV在细分市场长达24年的垄断地位。
6、第一进入全球车企销量榜TOP10的自主品牌,位列全球车企销量第九名,也是TOP10中唯一份额增长的车企。
7、拆分后的王朝网销量149万辆、海洋网销量140万辆,即便把两网的销量单独拿出来,也能够进入品牌榜单的TOP5行列……
可以说,2023年比亚迪携300万销量之势,夺得了中国乘用车市场39年以来的自主品牌最佳成绩。
站在巅峰总会难免遭受到很多的针对和攻击,从年初大众新任CEO把比亚迪视为“大众品牌最大的竞争对手”,到上海车展期间的“环保举报”,比亚迪在友商们的发布会上“频频出现”成为众多品牌对标的核心产品……仿佛一时间“只有比亚迪在想方设法与合资竞争,而友商们则想从比亚迪手中抢份额”。
到了年底,有些人开始在说:“比亚迪的库存高达50万辆,甚至是70万辆”这样毫无根据的传言。
如果我们稍微研究一下数据就会发现:
2023年,比亚迪公告乘用车销量301万辆,其中出口24万辆,国内销量277辆。
我们再来看一下上险量,比亚迪品牌239万辆,腾势品牌11万辆,方程豹0.5万辆,仰望0.2万辆,合计251万辆。
如果用国内销量减去国内上险,真实的库存在26万辆,差不多相当于12月的上险销量。
即便计算22年的部分库存延续,22+23年两年的累计的库存也只有39万辆的水平。
如果考虑到,比亚迪接近3000个终端网点的布局,春姿明按照王朝+海洋各有5款主销车型计算,每个终端保证1辆展车+1辆试驾车辆,单一销售终端用于展示与服务的车辆至少在10辆的水平,全国的试驾车+展车的数量至少也有3万+辆。
那么真实的库存也就是不到1.5个月的零售销量,36-39万的绝对库存看起来有点惊人,但如果放到比亚迪一年300万辆的体量上来看也并非夸张。
并且,从比亚迪公布的23年12月产销快报来看,乘用车产量308,107辆,乘用车销量340,178辆,产量大于销量,进一步说明比亚迪在冲击300万辆销量目标的时候,并没有完全通过一味地通过向经销商施压来完成目标。
据悉,在2024年年初比亚迪还给所有完成任务的经销商给予单台600元的现金补贴,合计发放了超过20亿元的补册销贴。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2023年的比亚迪都是自主品牌巅峰般的存在。
于是市场开始担心:比亚迪的天花板究竟在哪里?高端化和全球化是被大家提及最多的方向。
我们一个一个用数据来分析。
高端化
当一个车企的总体销量成为绝对的第一之后,产品结构的优化就成为了品牌继续提升重点考虑的事项了。
于是乎在2023年,市场上经常会听到“比亚迪在20-30万价位段已经失去竞争力了”,“腾势只是依靠抢占市场空白赢得销量”,“比亚迪的高端化并没有取得成功”之类的声音。
2023年对于比亚迪而言,旗下的3个30万+售价品牌第一次全扒告面展现并落地交付。 其中,腾势品牌销量127,253辆,D9夺得了MPV销量冠军;仰望品牌销量2,001辆,成为自主系首个百万售价的豪华品牌;方程豹销量5,712辆,也成为新能源硬派SUV的月度销量亚军。
这样的数据表现,和互联网上经常听到的声音并不相符,那么事情究竟是什么样?
我们还是回到数据层面来看一看吧。
1、腾势品牌:
如果以30万元为一条基准线,我们统计了豪华品牌30万+售价的销量占比,其实会发现:腾势作为自主新豪华的代表品牌已经成功了。
BBA们因为需要追求规模增长,因此30万+以上的销量占比都在缓慢下滑。 二线豪华品牌中,凯迪拉克、林肯和捷豹的30万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已经低于40%,甚至凯迪拉克和捷豹的数据都低于了20%,再继续叫他们豪华品牌,已经“德不配位”了。
从30万+产品的绝对销量来看,BBA之后就是理想、蔚来和腾势,这三个品牌就是当下自主新豪华的代表。
如果进一步从品牌成交均价来看,2023年,理想的成交均价最低为35.6万元,蔚来的成交均价其次为36.8万元,腾势的成交均价最高为40.2万元,也是自主品牌中唯一一个年销量突破10万辆,且均价高于40万元的新豪华品牌。 并且在40-50万价位段中,腾势的市占率仅次于奔驰,排名第二。
2、仰望品牌
2023年1月5日,仰望U8一经亮相就轰动市场。 无论是分布式驱动的强大平台——易四方,还是自主首个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P的搭载,让仰望吸睛无数,甚至在上海车展出现了排队1个小时以上入场参观的局面,而这样的局面我们曾经只在高端的奢侈品店门前看到过。
虽然由于云辇P系统的复杂性,让仰望U8的交付有所延迟。 但依旧无法阻挡高端消费者的强烈的需求。 2023年仰望U8仅仅交付了不到2个月时间,但百万元的售价、1957辆的上险成绩,不仅仅打破了自主品牌售价百万的天花板,即便是放在2023年百万级以上高端豪华SUV的销量榜上,仰望品牌也能够排名第七。 并且,按照这个趋势在2024年仰望大概率将有机会冲击榜单第四,或者第三的地位,创造自主豪华品牌的新纪录。
于是乎,在仰望的激励下,蔚来的ET9、长城D级轿车、江淮与华为合作的百万级产品,也将会在未来的1-2年内陆续揭开面纱。 可以说,仰望已经成功带动了中国自主品牌不断向上突破的趋势。
3、方程豹
方程豹豹5自发布伊始,就本着颠覆传统带大梁的硬派SUV而来,无论从DMO高达505KW的动力组合,还是前后485KW双电机的强劲动力,抑或是4.8秒破百的超强加速,还是100公里纯电续航和低至8-9L/百公里的油耗,再叠加超强的越野性能,让方程豹不仅仅吸引了众多越野硬汉的眼球,更是让很多城市SUV的小姐姐们心动不已,甚至30%的订单来自于她们。
在2023年方程豹完整交付的第一个月,上险销量来来到4,373辆,成为带大梁的硬派SUV销量榜的亚军。 而这还是在云辇版本尚未交付的前提下达成的,要知道云辇版的订单占到方程豹豹5全部订单的60%。
方程豹作为新能源硬派SUV的颠覆者,未来还规划有尺寸与仰望U8接近的豹8以及一款纯电的硬派SUV豹3,在2025年还将推出一款的新能源跑车,也将会进一步带动自主品牌全品类进入新能源时代。
4、比亚迪的高端化
如果我们从销量结构的视角来看比亚迪的高端化,就能够明白目前所有的自主品牌中,高端化最成功的当属比亚迪,有之一。
2023年,比亚迪在10-20万价位段的市占率达到了18.9%这个份额已经超越了同价位段大众品牌的市占率,同比增速为41.89%;在20-30万价位段,比亚迪的份额为7.97%,同比增长14.95%;在30-40万价位段,比亚迪(腾势+方程豹)的份额额为1.65%,同比增长377.86%;在40-50万价位段,比亚迪(腾势)的份额为6.43%实现了全面的突破,在50万价位段也一样,依靠仰望实现零的突破。
新能源车企4月排名:吉利、理想大跃进,红旗、奔驰闷声发财
日前,乘联会对外公布了2023年4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快讯。 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预估为60万辆,同比增长114%,环比基本持平。 同时,11家车企月销破万辆,整个新能源市场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 下面,就跟《车壹圈》一起来进一步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吧。
头部三强基本成型
从公布的销量情况来看,新能源头橘昌拦部三强基本成型,即比亚迪、特斯拉以及广汽埃安。 比亚迪与特斯拉就不多说了,两者在销量以及市场认可度上,确实大幅领跑新能源市场。 其中,比亚迪的市占率更是超过了30%。 特斯拉虽不及比亚迪那么疯狂,但依旧甩开了大部分车企几个身位。
而广汽埃安则算得上一匹黑马。 数据显示,广汽埃安4月份单月销量再破4万辆,同比增长302%。 今年1-4月,埃安的累计销量已超12万辆,相当于2021年全年之和,这基本上也超过十多家合资车企纯电动车的销量总和。 可以肯定的是,埃安已进入规模效应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车企转型成功的典范。 未来,随着昊铂品牌的发力,广汽埃安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传统车企销量瓶颈明显
除了头部之外,我们把视线转移到其他传统车企,这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传统自主品牌。 另一个则是传统合资品牌。 首先来看传统自主车企,吉利、上汽乘用车、五菱、长安、长城等车企稍微好一点,单月销量站上了万辆台阶,基本算得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中坚力量。 不过,虽然月销过万辆,但还是远远不够,销量得继续往上爬。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传统合资车企也开始逐渐发力。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smart以及上汽通用等老牌合资车企销量也逐渐开始有迅巧起色。 值得一提的是,奔驰单月销量也来到了4300辆,看来奔驰EQ系列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 不过,这样来看的话,宝马与奥迪是不是有些落伍了?
造车新势力分化严重
提到新能源,那不得不提的就是造车新势力,它们算得上中国新能源行业的推动者与催化者。 而从头部造车新势力公布的4月份的销量情况来看,各大汽车之间分化特别明显:传统的“蔚小理”格局不复存在,部分车企销量圆胡有掉队的迹象,淘汰赛进一步加剧。
具体来看,理想单月销量超2.5万辆,同比增长516.3%,蝉联造车新势力销冠,领先优势再度扩大。 其中,理想L7单月交付也破万辆,一度刷新了中国品牌的交付记录。 哪吒汽车虽然月销依旧过万辆,但高端车型哪吒S销量增幅不明显,高端化突围目前不是很成功。 零跑、小鹏销量持续回暖,但销量承压严重。 而蔚来因新老车型交替,排名更是下滑比较厉害。
同时,赛力斯单月销量为6917辆,销量同比下滑超19%。 如果仅仅看问界系列销量的话,销量也不足3000辆。 而像岚图、智己、创维等品牌销量也一直不愠不火,基本上在3000辆以下,对于这些品牌而言,其实还是比较危险的,如果没有规模效应,很容易在新一轮的淘汰赛中出局。
《车壹圈》认为,从新能源行业来看,4月的新能源乘用车同比翻倍暴增,这一点还是很振奋人心的,新能源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回到厂家来看的话,头部效应愈加集中化,头部三强基本成定局,传统车企也逐渐成为了行业的中坚力量。 同时,造车新势力之间的分化也在进一步加剧。 日前,特斯拉官宣涨价,算是宣告了价格战告一段落,新的暴风雨或许正在酝酿之中。
“了不起”的中国汽车!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8月9日晚间的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上,回顾了比亚迪过去二十年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 王传福同时作出了一个乐观的预测,即到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60%,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将提升至70%,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比亚迪成功实现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车企,这碧旦有力证明了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蓬勃发展。 此次发布会上,长安、上汽、吉利、长城、蔚来、小鹏等车企也罕见一同出席,王传福也在现场向500万新能源用户、政府部门、媒体朋友、上下游合作伙伴、同行友商以及60多万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演讲中,王传福数次声音哽咽,悔锋扰他回顾了比亚迪在2003年怀揣着新能源梦想进军汽车行业时所面临的困境和质疑,谈到了比亚迪股价在涉足汽车行业的首个交易日便暴跌20%。 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比亚迪始终坚持投入技术研发,最终才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为了实现理想,比亚迪已经累计投入了上千亿元的资金,在过去的12年中,比亚迪有1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
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经拥有11个研究院和超过9万的研发人员,平均每个工作日提交19项专利申请并获得15项专利授权。 比亚迪已经推出了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并在不同车型上的应用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销量从100万辆增加到了300万辆,用了1年半,而从300万辆到500万辆,比亚迪只用了9个月。
比亚迪的成功背后也代表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目前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稳定在约50%的水平。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数据在2022年才首次实现。 在2008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只有28%,而在2020年和2021年,这个数字分别为38%和44%。 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正在稳步增长。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零售销量为94万辆,在国内市场份额为53.2%,同比增长5.8%。 在批发端,自主品牌汽车7月的市场份额高达58.1%,较去年同期增长8.3%。 2023年自主品牌汽车累计份额相比2022年同期增加4.4%。 除此之外,在出口方面自主品牌的表现也越发抢眼,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显示出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基游。
王传福还在会上提到,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实现了产销规模的领先。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中国品牌一直处于追赶状态。 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变革,中国品牌正在努力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转变。 作为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全球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 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据全球的70%,而全球超过63%的动力电池也由中国供应,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巨大影响力。
王传福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创造世界级品牌的基础和实力。 同时,中国也有打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情感需求。 他表示,大家应该齐心协力,以“中国汽车”的名义打破旧格局,成就世界级品牌,为全球汽车工业注入中国汽车的全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