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出手!继续超配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科创板一直被视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各板块中,因具备更强的研发投入力,更强的业绩成长性,而备受市场关注。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继续超配科创板。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的长期投资价值在于其能够集中孵化一批高成长性的硬科技企业。若后续市场整体回暖,科创板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尤其是科创属性较强的龙头企业。

公募基金继续超配科创板

科创板已成为公募基金配置资产的重要阵地。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主动偏股型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对科创板的配置比例为9.76%,较今年一季度降低0.11个百分点,但科创板超配比例上行,超配比例由3.20%提升至3.39%。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部持仓中(含港股上市公司),宁德时代再次取代贵州茅台成为公募第一大重仓股,腾讯控股、立讯精密等也位列公募前十大重仓股,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则退出前十大重仓股,中际旭创等则新进公募前十大重仓股。

根据二季报,公募基金增持市值最多的十家公司分别是立讯精密、腾讯控股、比亚迪、新易盛、工业富联、中际旭创、鹏鼎控股、兆易创新、沪电股份、美团,多家公司属于信息技术行业。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科创板主题基金合计规模超2200亿元。此外,与2024年一季度整体遭净赎回不同的是,二季度期间,126只科创板主题基金获净申购份额超130亿份。

博时基金行业研究部总经理助理兼基金经理黄继晨表示,科创板标的所属行业集中于芯片、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等领域,是我国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因此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对科创板优质企业的投资和研究。随着过去两年科创板整体估值消化到合理水位,我们认为其投资吸引力正在明显提升。

德邦基金基金经理陆阳也指出,科创板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市场板块,科创板的设立对于我国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创板企业的发展情况也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和国内科技创新的最新趋势,我们希望通过筛选其中的优质企业,抓住这些趋势背后的成长性投资机会。整体来说,科创板给科创类基金培育了非常好的可挖掘土壤。

科创板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关注AI、高端制造、创新药等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主流标的所处行业均代表了我国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其长期成长性和投资价值突出,可关注AI运算芯片、高端装备制造、创新药等等。同时需警惕产能过剩、高波动性等风险。

陆阳认为,目前,科创板已形成了以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核心的上市公司集群。而从国内日益上升的自主可控需求,我们认为,以半导体为主的泛科技板块具有更弹性的增长潜力。并且,从近期全球半导体市场龙头对未来的展望来看,在经历了长达近3年的下行周期后,行业已经重新进入向上发展的轨道。在基本面支持的背景下,股价表现向好的确定性和持续性更强。

银华科创主题基金经理唐能认为,下半年有望迎来较好的修复行情,市场逐步从存量博弈转为增量市场,看好科技创新的长期趋势性机会。海外大模型快速迭代,多模态日趋成熟,应用逐步进入爆发状态。国内大模型也进入攻坚阶段,模型能力逐步向国际靠拢,应用爆发指日可待,看好人工智能在2024年的投资机会。

黄继晨同时提醒,需要仔细甄别的有两点:一是企业所处行业是否因此前过度融资而面临长期的产能过剩风险;二是企业当前的研发方向是否有潜力在未来3-5年获得良好的回报,客户是否愿意为此付费。如果能找到既没有产能过剩隐忧、又能满足下游客户新需求的方向,则这类标的将体现出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这可能出现在如下子行业中,包括高性能AI运算芯片、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部分创新药等。

除了产能过剩等风险,高波动性是科创板股票的一个显著特点。“科创板高波动性主要源于一是盈利的高波动性;二是小非股东持续性减持;三是市场风险偏好的波动。”黄继晨表示,实操过程中,我们主要依据未来4-6个季度的产业趋势选择子行业方向,并结合估值与增速的匹配程度来决策买入时机。同时,避免投资于小非股东或控股股东持续性减持的科创板标的,以控制回撤风险。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2021年以来已有超百只基金分红,总额达81.44亿!分红比例最高37.61%

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明显,2021开年继续上演现金分红潮。 据Wind统计,截至1月12日,按权益登记日统计,2021年以来已有114只基金分红(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总金额达到81.44亿元。 其中不乏高比例分红的基金,分红比例最高达到37.61%,而多数高比例分红系权益类产品。 2021年以来,公募基金市场迎来分红旺季。 Wind统计显示,截至1月12日,按权益登记日统计,2021年以来已有114只基金分红(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总金额达到81.44亿元;与之相比,去年同期109只基金分红总额为44.89亿元,增幅80%。 从历年分红最为集中的时间段来看,每年1月和12月分红的基金数量最多,一般在新年1月份仍以去年底作为收益分配基准日,计入上一年度分红次数。 对于选择在近期分红的原因,上述部分基金也有在公告中提及。 比如,景顺长城优选混合在分红公告中表示,“《景顺长城景系列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约定: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本基金收益每年至少分配一次,年度分配在基金会计年度结束后的4个月内完成。 ”从年度分红情况看,该次分红确实为2020年度的首次分红,收益分配基准日也为2020年12月31日。 不过,部分基金合同中也规定了分红次数的下限,满足之后即可将此次分红计入2021年的第一次分红。 比如,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在1月12日发布分红公告,称按照其收益分配基准日2020年12月30日设置。 公司方面表示,因合同中有每年分红不超过4次的规定,尽管在2020年分红次数未满,但仍按照权益登记日2021年1月13日规定计入2021年的第一次分红。 有分析指出,市场行情较好时,基金公司一般会选择现金分红的方式,计入新一年分红序数以此进一步提振投资人信心。 而相对于此前权益类产品的分红频率,主打固收的债券型基金依然占据多数——有统计数据显示,有45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在列,因此,权益类产品的分红足以在当前分红队列中赚足眼球。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实行高比例分红的基金产品也是权益类产品的天下。 在2021年以来分红比例超过10%的11只基金中,有3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其余全部是偏股混合型及普通股票型基金。 按权益登记日统计,截至1月12日,2021年以来分红比例最高的是银河银泰理财分红,基金分红比例达到37.61%。 根据该基金合同约定,本次分红方案为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现金红利6.4300元。 截至基金基准日2020年12月31日份额统计,共计9.2001亿份,分红总金额达5.92亿元。 这在基金分红中不可为低,且从该基金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资产配置情况来看,其在上半年抓住了计算机、医药生物的阶段性行情,重仓股恒生电子和通策医疗在2020年二季度分别涨近60.05%、54.73%;下半年又加仓歌尔股份,附庸电子行业投资红利,当季贡献37.70%涨幅。 除此之外,银河行业优选、大摩资源优选、华商新常态等分红比例也均超过17%。 此外,分红比例靠后的产品中,有基金虽然有8.90亿份统计在册,但实际分红总额仅有62万,分红比例不足0.06%。 有分析指出,部分基金在市场行情较好或基金盈利较多的情况下,会通过分红使投资者的收益落袋为安。 此外,由于分红后,基金整体规模会有所下降,这也是一种有效控制基金规模的方式,基金经理也可趁机同步调整持仓结构。 每日经济新闻

白酒市场秩序或迎来强监管是怎么回事?

8月20日早上,市场突然流传出一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发布的《关于召开白酒市场秩序监管座谈会的通知》。 通知显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通知批示精神,做好白酒市场监管工作,我局拟于8月20日上午召开座谈会,请你单位派一名熟悉业务的同志参加。 参会地址为中国价格协会。 ”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会议属实的可能性较高。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里讲的是资本围猎白酒市场,核心是酱酒热,跟是不是要严管白酒价格应该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秩序问题。

另据报道,针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发布《关于召开白酒市场秩序监管座谈会的通知》一事,有名酒企业表示,公司确有人员前去参会。 其分析称,预计是节前旺季的常规座谈,也不排除是考虑到市面上个别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过大。

延伸阅读——公募白酒板块仍超配

根据资讯,截至上半年末,公募白酒板块持仓市值合计4958.91亿元,占公募所持A股市值(.27亿元)的15.14%。 同期白酒板块流通市值合计.36亿元,占A股流通总市值(.23亿元)的7.66%。 也就是说,公募白酒板块超配了7.48个百分点。

年初的情况是,公募白酒板块持仓市值5140.19亿元,占公募所持A股市值(.01亿元)的10.66%;同期白酒板块流通市值合计.34亿元,占A股流通总市值(.29亿元)的8.02%,即超配2.64个百分点。

一季度末的情况是,公募白酒板块持仓市值4559.91亿元,占公募所持A股市值(.64亿元)的14.75%;同期白酒板块流通市值合计.47亿元,占A股流通总市值(.88亿元)的7.56%,即超配7.19个百分点。

尽管公募下调了白酒板块仓位,但若以白酒板块在整个A股中所占权重的变化为参照,那么与年初和一季度末相比,白酒在公募基金资产配置中的地位不是下降了,而是提高了。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严防白酒涨价各大酒企被约谈?相关部门称:不清楚

证监会深夜发什么重磅?

20日晚间22:39分,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市场迎来第三份资管规则。

昨天(7月20日),先是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接下来是央行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 至此,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的资管规则已全部出齐。

这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将此前的预期和困扰等不确定因素变成了确定:一方面,允许发行老产品投新资产、明确公募产品可以适当投非标以及估值方法上的适当妥协,都释放了利好信号;另一方面,严禁期限错配、严禁开展资金池业务以及打破刚性兑付,去杠杆防风险仍为主题。 政策并非大放松更不意味着完全转向。

新规将影响到全市场近47万亿资金规模,市场人士预计新规细则出台有助于新产品的加速推出,理财产品规模的下行势头也有望改善。 同时,新产品的加速推出有助于改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证监会明确资管业务十大变化

具体来看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的哪些重要变化。

一是统一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等各类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监管规则,消除监管套利,所有从事私募业务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都要经过批准,原先期货资管子公司是协会备案的,应该会进行调整。

二是允许投资非标资产。 因此券商应该可以投资非标,期货公司原来不可投资非标,现在应该也不可以,基金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因为有禁止同业竞争的要求,因此可能维持原状,而且母公司专户还有其他禁止性规定。

三是投资非标要求设置专岗负责投后管理,信息披露。 杠杆率完全适用资管新规的杠杆率,包括分类标准,所以此前混合类1:1的杠杆率现在放松到2:1;此前私募股权2:1的杠杆率,现在需要执行1:1。

四是业绩报酬不能超过60%,资管新规表述是可以收取合理的业绩报酬。

五是双20%的限制要求,相比公募的双10%稍微放松一些。 但此项规定属于全新规定。 而且这里不局限于证券,包括非标也受20%限制。 专业投资者且体量在3000万以上可以例外,上层资管计划进行一层嵌套情况下,是否会穿透识别这里20%有待确认。

六是允许自有资金参与资管计划,但份额不超过20%。 这个和当前券商的风控指标基本一致。 机构极其下设机构(含员工)自有资金投资占总份额不超过50%;但和银保监会比差异明显,银保监会禁止银行自有资金参与银行理财。

七是开放式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开放推出期内,需要不低于10%比例的资产为7个工作日可变现资产,进一步对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的流动性进行设限。 银保监会的要求开放式理财产品(包括公募和私募)应当持有不低于该理财产品资产净值5%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券。

八是就关联交易做了详细规定。 分为两种情形进行了规范,一是如果是投资关联方发行或承销的证券,可以做,但需要建立防火墙,防范利益冲突;二是不得为关联方提供融资(证券之外的融资,比如非标债权、非上市股权、股票质押等);银保监会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以理财资金与关联方进行不正当交易、利益输送、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包括但不限于投资于关联方虚假项目、与关联方共同收购上市公司、向本行注资等;相对并没有完全禁止提供其他形式的融资。

九是不得随意创设收益权。 这意味着只能法律法规明确的收益权才是合规,对行业的惯例影响非常大。

十是强制托管。 原则规定了强制独立托管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单一资管计划的特征,允许委托人与管理人约定不作独立托管,但要双方合意并且充分风险揭示。

一行两会对资管业务的细化安排全部出齐,一起看看有哪些关键点?

关键点一:降低理财产品购买门槛等利好银行

此前发布的资管新规对合格投资者进行了更严格的限定,本次发布的《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 1 万元,降低了理财产品购买门槛,有助于提高理财在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相对吸引力,扩大银行理财客户范围、吸引资金流入理财资金池,缓解商业银行的负债端压力。

关键点二:公募资管产品可投非标和股票

公募资产管理产品除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上市交易的股票外,还可以适当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但应当符合关于非标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规定。 在过渡期结束后,对于因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债权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报监管部门同意,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适当安排,稳妥有序处理。

华泰证券(,股吧)宏观研究李超认为,这给了银行处理此类资产更大的空间,对于无法回表的长久期非标债权类资产来说,银行不必要发行对等久期的理财产品来对接,同时也解决了一些股权投资确实无法满足表内监管要求无法回表的问题。 这降低了市场对理财细则可能冲击市场的担忧,对银行形成实质性利好。

中金固收分析师张继强表示,实践当中,很多公募新产品报备的过程中,不批准其买入非标。 当下,在防风险、去杠杆的过程中,资管新规等政策导致了较大的融资渠道缺口。 而就算是海外市场,其实资管产品也可以投资一定的另类资产。 因此,正视现实,疏导堵并重可能是更好的处理方案,有助于减轻理财面临的转型难度。

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表示,未来公募产品可以自行设定投资非标,只需要保留5%的现金或利率债。 这点是和过去三个月整个市场的预期差异较大,也是为了防范接下来社融进一步塌陷的最核心的举措。 一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仍然受限于总量4%和35%的比例限制,但单个公募产品投非标比例没有设限制,大幅度提供了公募投非标的可行性。 未来成立资管子公司的商业银行,其子公司的投资非标比例限制会另行规定,这里延续的4%和35%仅仅适用于尚未成立资管子公司的商业银行。

在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看来,尽管理财产品可以投一部分非标,但是投资比例仍有较强限制,在期限匹配和集中度也有具体要求。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利好其实有限。 他表示,资管新规大的原则和方向没有变,监管层整治理财市场乱象的决心没有变,银行业面临的未来激烈竞争的格局没有变。

关键点三: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

过渡期内,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优先满足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续建项目以及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但老产品的整体规模应当控制在《指导意见》发布前存量产品的整体规模内,且所投资新资产的到期日不得晚于2020年底。

张继强认为,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是重大放松。 银行理财面临的问题无非是老产品如何化解,新产品如果启动。 但这里没有提出新产品的类似,不过根据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续建项目,似乎非标也算在其中。 凡事带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显得正义感、合理性高多了。

孙建波指出,这里新资产不局限于标准化资产,从通知的表达含义看包括非标资产。 也就是只要总得非标资产规模不增加,且新增非标期限不超过2020年底,就可以在老资产池中新增加非标投资。 这也是对过渡期相对最宽松的解释口径。

关键点四:公募理财产品可投资股票型基金

同时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资管新规已经明确了公募产品可投资股票。 现行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制度规定公募理财产品只能投资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新规放开了相关限制,允许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投资各类公募证券投资基金。 这意味着,公募理财产品也可以投资股票型基金。

一位市场人士表示,实际上,此前私募理财产品和公募理财产品也是可以投资于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这一点并没有实际的变化。 而从占理财产品净资产的比例来看,相比过去反而收窄了,“在实际操作中,过去银行公募理财产品可以通过委外渠道,让产品的管理人配置股票基金,比例上不超过净资产的20%。 ”

以前银行公募理财产品配置股票基金需要信托或者券商通道,现在至少从字面上看,银行理财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基金了。

关键点五:类货币理财允许使用摊余成本法

要求理财产品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但允许符合条件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过渡期内,允许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估值核算规则,确认和计量理财产品的净值。

同时,允许金融机构发行半年期以上定开产品,此类产品只要底层资产久期不超过封闭期1.5倍就可以用摊余成本法,孙建波认为这是对整个资管新规关于标准化产品市值法估值最大的让步。

孙建波指出,开放式产品中允许银行发行现金管理类产品,且允许此类产品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额外配以影子定价。 但并没有明确影子定价和摊余成本法之间的偏离度是多少,如果超过偏离度如何处理。 投资范围也没有明确限制在证监会的货币基金范围。

李超表示,过渡期类货币理财允许使用摊余成本法有望降低其净值的波动,能够增大其吸引力,有助于银行吸收货币理财产品。

中信证券(,股吧)明明对资管新规补充《通知》点评称,此次《通知》规定,在过渡期内,封闭期在半年以上的定期开放式产品投资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的债券,可使用摊余成本计量,但定期开放式产品持有资产组合的久期不得长于封闭期的1.5倍。 相关举措将大大缓解商业银行在过渡期内负债流失压力。 此外,监管层为了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荒局面,加速了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对货币基金的替代过程,同意该类产品参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进行估值,因此,预计未来货币基金规模将会进一步收缩。

关键点六:鼓励非标回表

央行通知明确鼓励非标资产回表,包括期限特别长的PPP,其他明股实债,或者其他非标回表障碍有:资本充足率、单一授信集中度、MPA打分受影响、狭义贷款规模不够等。

孙建波认为,央行的通知预示着未来回表都将会进行特殊化处理,至少从监管指标上扫清非标回表的障碍。 目前很难判断具体采取哪些更多措施鼓励非标回表,预计至少上述4项措施可能会考虑。

关键点七:打破刚兑,强调买者自负卖者有责

新规规定,商业银行接受投资者委托,按照与投资者事先约定的投资策略、风险承担和收益分配方式,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收益、不保证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 同时实行净值化管理。

同时,证监会也要求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经营机构勤勉尽责,坚持客户利益至上。 审慎经营,确保业务开展与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及风险控制水平相适应,创新活动须依法进行。 禁止刚性兑付。

普益标准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一旦“刚兑”产品大量退出市场,因青睐“刚兑”而选择银行理财的客户,此后很可能会转移至其它更具投研能力的资管机构。 在资管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未来银行资管将不得不重视客户需求分析,并基于客户的不同需求,研发与之需求相匹配的不同类型理财产品。

该报告指出,当前银行理财客户呈现三大需求特征,从流动性需求看,流动性越强,客户对收益的要求越低,在流动性需求愈发强烈的背景下,类货币基金产品或将成为市场主流;从投资规模需求看,低门槛产品仍是市场主流;从风险偏好需求看,受资管新规影响,投资低风险产品的客户将逐步分流至其它领域。

关键点八:最严穿透标准,去杠杆仍是主线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理财业务实行穿透式监管,向上识别理财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并对理财产品运作管理实行全面动态监管。

同时,在打破刚性兑付的同时,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还坚持了资管新规的解决期限错配、去除资金池运作和解决多层嵌套等原则,是资管新规的延续。

李超认为,目前市场部分投资者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和我国经济增速下行背景下金融去杠杆存在边际缓和概率,此时出台理财业务管理办法意味着金融去杠杆仍在途中。

孙海波表示,从银行理财的角度来看,已经逐渐形成有效闭环,从2017年5月开始对资产穿透登记的要求到2018年10月起登记投资者信息,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信息、投资资产信息、理财投资者信息以及理财从业人员信息等内容进行登记,已经初步实现了理财产品的全国集中统一登记和“全流程、穿透式”的产品信息报送,实现了覆盖理财产品上下游、全生命周期的监管。

穿透是未来监管严查的重点,基础设施的前期布局已经将系统基本落地完成,将会作为日后针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监管处罚的尚方宝剑。 近期北京银监局对辖内两家信托公司开出罚单。 就是针对“向上穿透违规”和“向下穿透违规”的两个案例。

银保监会至此开始执行史上最严的穿透标准,甚至比证监会此前的标准更加严格!

关键点九:设置了过渡期,作“新老划断”柔性安排

关于过渡期的时间区间,自该办法发布实施后至2020年12月31日。 过渡期内,商业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对于存量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存量理财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但应当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的整体规模内,并有序压缩递减。

同时,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和内部职责分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经董事长签批后,报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认可,同时报备中国人民银行。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督指导商业银行实施整改计划,对于提前完成整改的商业银行,给予适当监管激励;对于未严格执行整改计划或者整改不到位的商业银行,适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 过渡期结束之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新规进行全面规范(因子公司尚未成立而达不到第三方独立托管要求的情形除外),商业银行不得再发行或者存续不符合新规规定的理财产品。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在有序压缩存量尚不符合新规规定的产品整体规模的前提下,允许存量尚不符合新规规定的产品滚动续作,且不统一限定整改进度,允许机构结合自身情况有序规范,逐步消化,实现新旧规则的平稳、有序衔接。 过渡期结束后,对于确因特殊原因难以规范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非标准化股权类资产,经证监会同意,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

李超团队分析,商业银行未按每年三分之一进行硬性规定,而是允许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经董事长签批后,报监管部门认可。 这种方式更有利于银行根据自身情况,稳妥安排老产品,有序发行新产品。 另外,对于提前完成整改的银行,监管部门给予适当监管激励,而对于未严格执行或者整改不到位的银行,则适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 这表明新规的灵活调整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放松,监管部门在监督指导方面同样是奖惩分明。

关键点十:影响全行业47万亿资金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数据,截至6 月末,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余额为21 万亿元,环比 5月末下降1.18 万亿元,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也持续下降。

截至2018年6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合计25.91万亿元,其中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约 14.92万亿元,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约10.83万亿元,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约1600亿元。

这意味着此次新规将对47万亿元的资金市场产生影响。

央行相关人士明确表示,此次对资管新规的突破或修改,不是“大放水”,而是明确资管新规执行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对金融机构存在疑惑或把握不到位的具体细节,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也有市场人士分析,资管新规的大方向和主要精神没有改变,要保持政策执行的稳定和定力的决心没有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环境也发生较大改变,执行过程中也出现过严的现象,因此监管从实际出发对细节做了一些明确,在大环境面前既要保持定力又要把握节奏和力度。

“过渡期内,有些金融机构在整改过程中特别着急,恨不得一年就到位,但是投资者需要逐渐适应,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也需要时间。 因此,监管政策要为新产品发行创造有利环境,以确保新旧交替过程中产品能够顺利发行,实现平稳过渡。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过渡期结束后由于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 新的执行通知中表示,经金融监管部门同意,可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的方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金融机构的合规压力。 ”

兴业银行(,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实际上,这些细则并非对资管新规进行了“放松”,而是为了解决资管新规过渡期内面临的一些问题。 过渡期结束后,或将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新的监管方法。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3724.html
4G 功能机曝光 225 系统 HMD 手机去标版 S30
一周观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