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领克在挨揍 吉利子品牌众生相 银河极氪都在秀

还记得前几年,领克汽车在自主高端领域突飞猛进的势头有多么猛吗?

2017年成立的领克汽车,背靠沃尔沃和吉利,靠着沃尔沃底盘、发动机、主被动安全等技术的下放,领克成为了自主第一个站稳中高端的品牌,2021年,领克共完成销售22.05万辆,同比增长25.68%。而与它同期成立的魏牌,同期销量还不到5.8万辆。

那时候的领克,多么意气风发,让我们一度认为,领克汽车已经站稳了自主高端,中国车企终于有了一个可以站稳中高端的品牌,但是如今呢?

前不久, 吉利汽车披露了4月销售数据,全月销量为15.33万辆,同比增长39%,今年前4个月累计销售62.90万辆,同比增长47%,但是,领克4月销量为18727辆,环比再度出现下降,降幅约为5%,也成为吉利旗下唯一销量环比下滑的品牌。

领克2023年净亏损达11亿,短期看依然很难扭亏为盈。而这些数字,其实不算致命问题,最关键的是,领克品牌目前在定位方面有一些尴尬。

纯电高端市场,吉利旗下有极氪品牌,去年,吉利又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系列银河,有插混也有纯电车型,领克目前在售的没有一款纯电车型,三年前,领克ZERO曝光,本以为这会是领克旗下第一款纯电车型,但是没想到,吉利直接将领克ZERO这款车独立了出去,变成了极氪001,如今领克ZERO归来,却变成了Z10。你很难说,领克没有为极氪的纯电车型让路。

领克旗下电混车型包括领克01-EMP、领克05-EMP、领克06-EMP、领克07-EMP、领克08-EMP、领克09-EMP,但是领克旗下的插混车型销量欠佳,2023年全年领克06-EMP和领克09-EMP累计销量分别为9492辆和9918辆,简单来说,燃油车依然是领克品牌的绝对销量主力。

而纯电车型方面,之前领克是没有任何一款纯电车型的,而最近,领克曝出了即将推出纯电车型Z10,而这款车更像是极氪001的姊妹车型,同平台打造,配置和设计也类似,这款车如何能够和极氪001形成差异化竞争,避免内耗,依然是一个悬念。

燃油车时代,凭借性能和操控,给国内的消费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在新能源时代,领克似乎丢失了一个鲜明的标签,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领克包括极氪的产品,在智能驾驶方面,似乎都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表现。

在2021年就被我们认为,已经站稳高端的领克,实际上在三年后,依然在20万级的市场挣扎,定位最高端,起售价超过20万的领克09,上个月的月销量不到两千,而卖的最好的车型,是起售价17.98万的领克08、起售价11万、12万出头的领克06和领克03。

而这就是领克品牌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不足以支撑领克所谓的高端定位,导致领克最终还是陷入了10-20万元价位残酷的价格战。

如今的领克,恐怕最需要的还是找回初心,当初那个意气风发,誓要站稳自主高端的领克去哪了?在新能源浪潮下,领克的定位到底是怎么样?留给转型中的领克,仍有诸多问题待解。


别找了,2023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8款新能源车都在这了

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4.6万辆,同比增长了137%,其中,中国品牌是绝对主力。

几乎所有的中国品牌都已迈向全面转型,出新车的速度越来越快,质量也越来越高,新品牌还在接二连三地诞生。

9月刚过,便有不少厂商召开了新车发布会,下半年的竞争会越来越精彩。

今天我们就来对下半年的一些重点新能源车型进行盘点,不知道有没有你关注的那一款呢?

车型名称:吉利银河L6

一句话点评:吉利汽车全新插混轿车,秦PLUS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多年以来吉利旗下车型都是中国品牌的标杆,但是进入新能源转型期之后,吉利几乎全面失守。

吉利银河序列的推出,就是为了专注新能源车型,银河L7的热卖说明这个策略已经初见成效。

银河L6全系标配1.5TD雷神电混发动机,热效率44.26%。

搭配3挡变频电驱DHT Pro,百公里亏电油耗3.61L,百公里加速6.3s,并创下247km/h的“最速电混家轿”纪录。

售价为11.58-14.98万元,入门车型价格高于秦PLUS,不过平台更新、动力更强、设计更优。

银河L7的出现或将终结秦plus一枝独秀的局面,成为中国插混轿车的主力军。

车型名称:领克08

指导价:20.88-28.80万

一句话点评:领克在燃油车领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新能源能不能延续辉煌就看领克08了

今年是领克成立的第7个年头,领克也即将成为首个达成百万销量的中国高端品牌。

先锋的设计、高档的用料、良好的操控和动力都是领克在燃油车时代的制胜法宝。

但是在08出现之前,领克的新能源一直很乏力。

所以领克在08上一次性拿出了不少狠货,其中EM-P超级增程动力最大综合功率436kW,最大扭矩905N·m。

智能座舱硬件是吉利自研的“龙鹰一号”芯片加安托拉1000Pro计算平台,软件则是魅族加持的LYNK Flyme Auto。

动力强大还更贴合市场需求,特别是软硬件一体化的能力领先于其他传统主机厂,上市4天订单就超过了台。

车型名称:阿维塔12

指导价:即将上市

一句话点评:阿维塔首款轿跑车,设计出众,华ADS2.0高阶智驾,豪华感出色

阿维塔的大股东是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和华为,说含着金钥匙出生一点也不为过。

阿维塔11上市以来,虽然销量算不上亮眼,但是口碑还是立住了。

阿维塔12直接选择在慕尼黑车展亮相,看来也是信心十足。

这款车在设计层面有非常多的细节值得玩味,比如直接取消了尾窗,传统后视镜被高清流媒体外后视镜取代,车身更纯净,型面更有高级感。

车内有一块35.4英寸的超大横屏放置在仪表台前方,贯穿主副驾驶,视觉效果很震撼。

智能驾驶辅助是华为ADS 2.0,能实现高速、城区和泊车环节等全场景智能体验。

智能座舱采用HarmonyOS 4.0,妥妥的第一梯队表现。

车型名称:智己LS6

预售价:23.00-30.00万

一句话点评:性能强劲极速高,800V高压快充效率极高,综合实力特别能打

智己汽车目前还处在市场培育阶段,但是上汽深厚的实力不可小觑,智己L7就曾经打破电动车湿滑路面漂移的世界吉尼斯纪录。

LS7和L7定位比较高,没能走量,LS6除了秀肌肉还要承担走量的任务。

外观方面,LS6设计延续了大哥LS7的风格,内饰更为大胆,可升降的26.3英寸主驾和Yoke方向盘在同级别独树一帜。

动力系统很值得一提,单电机版最大功率为250kW,最高车速为200km/h。

双电机版本最大功率579kW,最大扭矩800N·m,百公里加速3.5s以内,极速252km/h。

其中800V版本峰值充电功率可达 396kW,充电5 分钟续航200 公里,充电15 分钟续航 500 公里。

车型名称:问界新M7

指导价:24.98-32.98万元

一句话点评:改款重金投资5亿,整体产品力更加符合华为的高端形象

几年前华为被全面制裁后,出人意料的杀入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甚至还卖起了汽车。

问界品牌就是华为一手奶大的,但是合作方赛力斯实在是太过于弱小,让老款问界M7备受诟病。

问界新M7新增了5座版本,大大拓宽了客户群体。

车身结构重新开模,超高强度热成型钢使用占比达到了24.4%,甚至高于宝马X5L。

全车高强度钢和铝合金材料的占比为80.6%,在车身强度和用料上更加符合高端车的定位。

搭载的华为ADS 2.0 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基础上实现高阶辅助驾驶。

mate60的上市宣告华为冲破了制裁的限制,问界新M7也要重新赢回市场。

车型名称:方程豹豹5

预售价:30-40万元

一句话点评:比亚迪DMO混动技术首款落地车型,开创了硬派越野车新玩法

传统硬派越野车往往和大马力、高油耗、高使用成本联系在一起。

比亚迪是新能源的扛把子,当用新能源的思维去造硬派越野车,就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豹5搭载由1.5T发动机和前后双电机组成的四驱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35kW,前后电机的峰值功率分别为200kW、285kW,马力足够大。

同时馈电油耗低至7.8L,拥有1200公里的综合续航,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刀片电池与大梁结合,让豹5的扭转刚度较传统非承载式车身提升38%,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能实现140mm超长行程调节。

豹5用新能源的优势解决了传统硬派越野车的高能耗痛点,同时提升了动力和越野性能,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毫无负担地选择新能源硬派越野车。

车型名称:极氪001 FR

指导价:30.00-40.30万

一句话点评:千匹马力,2秒破百,中国品牌新能源高性能车的开拓者

当汽车工业迈向新能源时代之后,做一台很快的车其实并不难,但是要将百公里加速做到两秒左右,难度系数就会呈几何级的增加。

极氪001 FR就是这样一款车,四台电机最大马力1265 Ps,零百加速2.07秒。

ZVC极氪扭矩矢量控制技术,让极氪001 FR的弯道平均速度提升5.3%,蛇形绕桩速度提升5.5%。

极氪001FR以1分37秒53的圈速,成为浙赛最快的纯电动车。

极氪001FR还装备了Brembo碳陶刹车盘、AP赛道级十活塞卡钳、KW绞牙避震等赛车级配置,甚至提供专属的高阶赛道驾驶培训。

同时极氪001FR的实用性并没有任何打折,还有非常领先的智能座舱。

无论基于什么标准来评判,极氪001FR都是一款非常完善的高性能电动车。

车型名称:仰望U8

指导价:109.80万

一句话点评:新能源豪华硬派越野车标准的书写者,技术创新推动品牌向上的典范

在仰望U8诞生之前,硬派越野车和性能车算是泾渭分明的两个物种。

这么多年也只有奔驰G63做到了将两者的优势合二为一,但那是用传统的燃油车技术达成的,仰望U8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易四方电机系统综合最大功率880kW,峰值扭矩1280N·m,只需添加92号汽油。

百公里加速仅需3.6秒,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000km。

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能在三个维度六个自由度上调节车身姿态,具备150mm悬架调节行程、三级刚度和连续自适应阻尼调节。

仰望U8甚至还有原地掉头和应急浮水功能。

比亚迪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物种,依靠全套自研的新能源技术,将中国品牌推向了新的高度。

结束语:

如果放在四五年以前,其实都很难想象中国市场的新车和新技术会由中国品牌主导。

现在合资品牌还在燃油车上止步不前,中国品牌却在新能源上一路狂飙,不论是品牌还是技术都有了质的进步,甚至已经有能力挑战传统的豪华品牌。

此前便有美国学者分析称:一旦中国开始大规模生产什么东西,往往能做到“物廉价美”。

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汽车行业的巨变已经开始,中国品牌的表演赛正式拉开帷幕。

“极氪”是吉利危机意识下的战略决策,也是一场豪赌

不出意外,极氪品牌的第一款量产车型——ZEEKR 001,即将于4月15日在杭州湾的极氪工厂正式亮相。 极氪001这台脱胎于领克ZERO概念车的量产车型,车子本身没有让外界吃惊,极氪这个突然冒出的品牌倒是让人啧啧称奇。 那么吉利为什么要通过极氪001在中高端纯电市场另起炉灶? 我们先来看看官方对于极氪这个新品牌是如何定义的。 极氪,ZEEKR,定位于潮流 科技 品牌,品牌Logo和领克几乎完全一致,只是更为扁平化了。 Z代表ZERO,也就是零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指代之前的领克ZERO概念车型;E代表Electric(电动的)、Evolution(进化)、Era(时代),寓意电动时代的不断进化;Kr则是化学元素氪的符号。 由此组成了ZEEKR这一品牌。 可见,极氪这个品牌的核心在于“极”字。 极氪 汽车 希望用最潮流的设计以及最先进的技术来吸引追求极致的年轻人们。 然而,有意思的是,虽然极氪的“氪”与“客”同音,但只要你不时游迹于网络,便会发现“氪”这个词的用法已经完全被“二次元”化了。 一提起“氪”,大家下意识的反应一定会是“氪金”——也就是在网络 游戏 里“充值”的意思。 极氪的词意,就意在花钱别心疼(随意解读,各位勿较真哈)。 不扯远了,相比对“氪”这个字的咬文嚼字,极氪001这台车型的定位更吊人胃口。 据极氪 汽车 官方透露,极氪001的售价将定在30-50万元区间,这售价无疑就是要直接杀向豪华车市场了。 吉利方面为什么不在领克这个已经取得前期成功的品牌上推高端车型,或者在几何 汽车 上谋划品牌的升级,反而又大费周章地新建极氪品牌?要知道领克目前的形势固然不错,但还是最缺乏一台所谓的标杆或者说旗舰车型来撑撑场子。 而新建一个品牌,耗费的财力不是几个“小目标”就可以覆盖成本的。 眼下对领克而言,无论是领克03+还是领克05,都并没有脱离吉利与沃尔沃共同开发的CMA平台本身;沃尔沃这边,还有SPA这个更高阶的平台存在。 而这台由全新SEA浩瀚架构打造的极氪001,本可以作为领克品牌一个不错的补充,一旦成功可以很好的拉升现有领克品牌的价值。 至于几何 汽车 ,现在看来吉利已经放弃对这个品牌冲高的愿景了。 另一个问题,既然极氪是一个全新的独立品牌,那为什么极氪001的产品元素上满满的都是领克的影子,极氪和领克为什么不做产品区隔? 这不免让人猜测,极氪品牌的推出极有可能不是吉利过去的战略决策,而是为了应对现阶段乃至未来几年竞争对手尤其是新势力在高端电动车市场一骑绝尘的竞争优势,而采取的防御性决策。 毕竟,直接推一个高端品牌,一旦前期一两款车型取得突破,那就可以直接避过几何以及领克需要几年才能慢慢培育起来的品牌形象。 从吉利过去几年的收购和新品牌的推出动作也可以看出,李书福亟待吉利旗下的业务版图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取得迅速的突破。 所以,极氪是过去几年品牌升级尝试后的又一种模式创新,只是前期准备时间不够充分,这从极氪001直接脱胎于领克ZERO,也能看出吉利的某种程度的纠结。 如此急迫的品牌出新,甚至也会对消费者产生某种认知上的障碍:既然品牌不一样了,极氪的品牌精神跟领克过去所倡导的品牌理念有什么区别?是极氪更能代表自己对 汽车 的审美取向,还是领克更能反映自我定位? 在新车正式推出之前,这些问题都无解。 要想提前揣摩一二,还是只能从极氪001这款车本身出发。 很显然,极氪001的外观依旧很“领克”,那么里子是否也会基本照搬? 在2021年初的时候,当时还是领克ZERO概念车的极氪001已经发布了一次车辆的内饰官图。 参考上方二图,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批内饰官图的方向盘中央还采用的还是领克的Logo。 而从刚刚发布的极氪001的第一批官图中,可以看到,方向盘样式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仔细观察方向盘中央的气囊部分,Logo似乎变得不一样了。 另外,极氪001中央扶手箱前的杯架似乎与概念车的官图也有些许不同。 但除此之外,两台车的内饰布局几乎保持了一致。 初看极氪001(领克ZERO概念车)的整套内饰,我们可以看到8.8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5.4英寸中控触摸屏的屏幕组合,配搭年轻 时尚 的配色,以及一些细节上的元素点缀。 第一眼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但细细琢磨这套内饰,车辙君却还是觉得有些小小的遗憾。 结合极氪001的售价,也就是30-50万元的区间来看的话,就感觉这套内饰还是缺了点什么。 如果要用一个词准确描述这种感觉的话,或许就是惊艳感吧。 对于内饰设计来说,想要营造一定的豪华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因为内饰的用料档次对整车豪华感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惊艳感比起所谓的豪华感来说,更是一种主观上的直觉。 根据吉利现有的设计水平以及人机造诣,极氪001的内饰大概率能够做到舒适且好用。 但凭极氪001要卖出的30-50万元的售价,那么促使消费者最终掏腰包的决定性因素甚至不一定是这套内饰的好用程度,而是在于它的“噱头”。 在极氪001的内饰官图中,我们几乎能一眼认出这里是屏幕,那里又是一体式的运动座椅。 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我们目前“不认识”的东西吗? 在这一点上,对比同样定位于纯电豪华品牌的蔚来,它们就恰好拿捏住了用户的微妙需求。 蔚来在它们的第一款量产车ES8上就已经推出了NOMI——也就是实体化为一个圆形液晶屏的车载人工智能系统。 或许NOMI的语音语义识别功能并不是最顶级的,但对于用户来说,这种与车辆的独特沟通方式更像是一个彩蛋,也是一个能与身边朋友炫耀的小小资本。 当然了,或许是车辙君对于极氪001的内饰要求有些太过苛刻。 设计这种东西一向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极氪001的内饰成功与否,还是让市场来说话。 除了设计部分,极氪001机械部分的成色又如何? 比起审美主观的外观以及内饰,我们认为极氪001应该会更想把筹码押在车辆的性能与操控上。 毕竟,这才是传统大厂的优势项目。 坊间传闻,极氪这边甚至斥“巨资”购入一台保时捷Taycan作为极氪001的对标车型。 当然了,这笔“巨资”比起SEA浩瀚架构的研发投入,也只是九牛一毛。 这套研发历时4年,投资超过180亿元的纯电平台架构,可以覆盖轴距1800mm到3300mm的所有车型。 而极氪001便是SEA浩瀚架构的首次落地。 在以往有限的图片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极氪001(领克ZERO概念车)对于电控部件的整合以及体积优化做得十分到位。 在年初,极氪还公布了车辆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其亮点便是采用了直接式热泵系统。 据介绍,极氪001上的这套热泵系统采用了高温高压冷媒直接供热技术,可比普通热泵进一步提高10%热效率,对于车辆在冬季的续航表现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极氪001(领克ZERO概念车)底盘的后桥,我们还能够发现类似变速箱的部件。 据悉,这是一台2速的电驱变速箱,能够承受最大8000N·m的瞬时扭矩。 这台变速箱不仅能在高速工况时带来更安静的NVH表现,还能够节省一定的电耗。 无巧不成书,作为“竞品”的保时捷Taycan也有着同样的设计。 看来,所谓的坊间传闻确实不是空穴来风。 此外,根据资料,极氪001的风阻系数也就是Cd值达到了0.23。 这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参数。 同样能够提升车辆的续航表现。 综合以上的布局,极氪宣称,在消费者最关心的车辆续航方面,其概念车版本的NEDC续航超过了700km。 不过,概念车版本的续航里程数据能有多大的参考意义,还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在涉及到车辆操控的悬挂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极氪001(领克ZERO概念车)采用了一套前双叉臂式的空气悬架。 根据消息,量产版本的极氪001车型也将沿用这个配置,并且后悬挂采用了多连杆结构。 但低配车型是否会采用空气悬架还是一个未知数。 参考之前领克ZERO概念车的路试官图,可调式空气悬架对于车身高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一台大型纯电轿车来说,其本身的自重必然远大于同级别的燃油车型。 所以,空气悬架的搭载就显得更为重要。 此外,空气悬架不仅可以改变车辆的高度,更能够增加车辆的乘坐舒适度、操控性;更低矮的可调车身甚至能够增加车辆的续航能力。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作为量产车型的极氪001究竟会在哪个价位的配置车型上搭载空气悬架系统,也是这台豪华纯电轿车是否能够突出重围的一大关键。 “极氪”,或许直到现在,还是会有许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甚至诧异。 但在2020年满面春风的吉利,同样也是最有危机感的一个。 如今的 汽车 市场瞬息万变,而作为自主巨头的吉利,已然是一艘万吨巨轮。 正所谓船大调头难,吉利在纯电动车市场发力不算晚,但业绩远不如其燃油车那般出挑。 要想实现野心,吉利必须在纯电动车市场竞争格局没有完全圈定,传统 汽车 厂商也只是在逐步发力的阶段抢先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 可以说,极氪这个品牌是吉利某种焦虑、危机以及强大发展野心的一个产物。 如果不成功会让吉利陷入很被动的境地,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吉利会动用怎样的资源来真正推动这个品牌的向前发展? 我们只专注原创 汽车 内容的生产,想要变得更懂车,可以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车辙(ID:cartracks)。 目前已经集聚了数十万的粉丝,等你!

吉利的野心,「银河」装得下么?

最近国内汽车圈玩起了一场赛博宇宙的接梗大赛:

「始作俑者」就是吉利汽车在 2 月 16 日官宣的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

作为国内汽车圈著名的「多子选手」,吉利集团旗下的子品牌和系列车型已经到了一双手都数不过来的地步,这个新亮相的银河系列究竟会被放在哪个位置?在 2023 年这个竞争逐渐白热化的时间节点,吉利为什么还要发布一个新系列?吉利银河凭什么站稳脚跟呢?

带着这些猜想,2 月 23 日,吉利品牌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正式发布,一同亮相的还有银河品牌的第一款量产车吉利银河 L7,以及吉利银河智能电动原型车「银河之光」。

(吉利银河智能电动原型车「银河之光」)

在银河系列身上,吉利倾注了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最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和能力。不知道吉利电动化转型的野心,银河装得下么?

既生「七子」,何生「银河」?

银河系列究竟是什么样的定位?跟同为吉利集团下的极氪、几何、博越、星途、瑞蓝等子品牌和系列车型有什么区别?相信这是不少人看到「吉利银河」的第一个疑问。

不怪别人会迷惑,此前吉利集团旗下独立的子品牌有 11 个,其中仅在吉利这个主品牌下的乘用车品牌就达到七个。 这次银河系列的发布,让吉利乘用车的产品线更加复杂起来。

然而尽管如此「多子」,吉利新能源产品的市场表现却并没想预期那样「多生孩子好打架」。 2022 年,吉利全年销量约 143.3 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 32.87 万辆,渗透率约 23%。 而作为自主品牌老对手的比亚迪,在 2022 年全年 185.7 万的销量中,95%以上都是新能源车型,吃下了混动这块增长最大的蛋糕。 这块蛋糕对于手握雷神混动技术的吉利来说,显然也不想放下。

不过,在目前吉利旗下的品牌和车型中,除了纯电子品牌极氪和几何外,其余混动车型无论是星越、博越,还是领克、帝豪,都难以抹掉品牌燃油车出身的底色,很难在消费者心里打上新能源的烙印。 唯有建立一个自带新能源 DNA 的新系列,才能将吉利电动化的标签最大化。

纯电方面也同样存在短板,在极氪和几何之间,吉利目前的空档正好是家庭用车需求最大、如今也竞争最激烈的主流市场。

因此,银河系列更像是吉利整合了自家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王牌技术,握成一个新的拳头向新能源市场出击。 银河生,则吉利电动化生。

银河系列的定位也很明确,根据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在社群的回复,银河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品牌,而是吉利品牌的新能源的产品系列。 未来极氪主打 30 万以上的高端市场,银河主打 15~30 万的主流市场,几何主打 15 万以下的新能源市场。

作为吉利品牌出击电气化的拳头产品,未来银河系列将由两大产品序列构成:智能纯电 E 系列,智能电混 L 系列

两个产品系列都由原生智能电动架构打造。 其中,智能电混 L 系列采用吉利银河智能「电混」架构,覆盖 A0 级到 B 级智能电混产品;智能纯电 E 系列采用吉利银河智能「纯电」架构,覆盖 A 级到 D 级智能纯电产品。

在三电系统方面,银河系列搭载了吉利最新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和雷神电混 8848 系统。

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将电池结构与整车架构、智控、云端安全防护融合,通过「架构十宫格专利、整车笼式防护、快充安全无忧、BMS3.0『电池医生』智控系统」等 8 重护盾,保障电池包 Pack 及电池模块等系统安全。 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对于托底碰撞损伤电池、电池自燃等安全问题的担忧,银河系列的测试中,电池能够经过 30 公里时速拖底冲击、20 公里时速整车拖底无损伤。

银河系列采用了雷神电混 8848 系统。 在热效方面,雷神电混 8848 搭载的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 B-Plus,热效率能达到 44.26%,而且下一代热效率突破 46%的雷神电混引擎已处于验证阶段。 在性能方面,雷神电混 8848 采用「三挡变频电驱」,这也是目前全球首个实现 P1+P2 双电机超频驱动的智能电驱,这种串并联混合的结构让系统能根据不同的工况、状态调整模式和档位,传动效率达到 97.5%。

智控方面,雷神电混 8848 行业首发预测性能量管理系统,节能率最高可提升 15%。 新增的智能健康管理功能,时刻保障电混系统安全运行。

智能化方面,银河系列车型采用饿了银河 N OS 分布式操作系统。 此前魅族加入吉利家族后,魅族 Flyme 操作系统在 UI 交互、手机车机互联等方面的优势体现在了车机操作系统上。 银河 N OS 能带来可见即可说,毫秒级相应等交互体验。

未来吉利通过自家卫星布局的「天地一体」版银河智驾方案将很快推出,能实现全球无盲区的定位能力,提升银河系列的智能驾驶能力。

「银河」如何撑起吉利电动化的未来?

两周前,当「吉利银河」系列刚刚官宣时,外界不少人猜测银河系列会是一个像比亚迪仰望那样百万级的高端品牌。 然而事实上,对于手握极星、路特斯等品牌的吉利集团来说,排在品牌向上之前更重要的任务是:打开销量。

年初,吉利为自己定下了 2023 年的目标:全年销售 165 万辆。 在今年这个并不乐观的市场环境下,要实现 15%以上的销量增长,能依靠的只有新能源产品,特别是 15~30 万区间这个主流市场。

因此,我们看到银河系列在产品规划上的特点:动作快,且务实。

根据品牌规划,吉利银河将在未来两年内推出 7 款产品。 其中首款混动产品银河 L7 将在今年二季度上市交付,首款电混轿车银河 L6 将在三季度上市,首款纯电产品 E8 将在今年四季度交付。 这意味着,吉利银河这个刚刚亮相的新系列,将在一年内交付三款车型。

作为银河系列的首款车型,吉利没有选择如今竞争最激烈也最容易堆料的大中型 SUV,而是选择推出一款紧凑型 SUV——银河 L7。

作为一款 A 级智能电混 SUV,银河 L7 车身尺寸4700mm*1905mm*1685mm,轴距 2785mm,尺寸与比亚迪宋 Plus DM-i 接近。

在发布会上,「自主品牌混动*Plus」车型也是对比中出现次数最多友商车型。 在过去一年里,比亚迪宋 Plus DM-i 共卖出了超过 38.8 万辆车,月均销量超过 3.2 万辆。 宋 Plus 的销量,足够能说明 A 级混动 SUV 市场有多么庞大的潜力。

为此,银河 L7 上有很多王牌配置:热效率高达 44.26%的雷神电混系统,CLTC 综合续航 1370 公里的续航里程,287kW 的两驱功率,488kW 的超级性能版本等等。 在以往 A 级车相对短板的智能化方面,在银河 L7 上能看到一些作为 B 级车猛料的智能化配置:座舱全时免唤醒、可见即可说、智能驾驶系统等等。

关于银河 L7 这款车更多的细节,在GeekCar 昨天的体验视频中我们有详细的分享。 正想昨天视频中所说的,这是一台「主流家庭需要的车」。 对于主流家庭需求来说,多了成员、多了责任、多了需求,在有限的预算里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能舍弃,也希望给到的功能都好用。 这是市场对于 A 级 SUV 的需求,也是银河 L7 这款车最大的特点:平衡。 优秀的三电系统表现,以及越级的智能化配置,让这款车没有短板。

这颇有点当年智能手机竞争进入白热化时期的策略:第一步,在高端机型上卷配置,用创新的配置和功能拉高天花板;第二步卷价格,拧干毛巾里的水分;第三步,技术下放,将高端机型上的配置和技术下放到更走量的中端机型。

最近汽车行业的降价潮,让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走到了第二步,而吉利凭借着自己庞大的体量和技术积累,在银河 L7 上到了第三步。 唯一的变数是,目前发布会上并没有公布银河 L7 的定价。

最后

在银河系列上,我们能看到吉利变革的野心:倾注了王牌的三电技术和智能化能力,高效、务实地打造产品,甚至建立了全新的独立渠道,采用类似极氪那样直连用户和代理经销并行的两种销售模式。

不过,在吉利庞大繁杂的自家产品序列下,银河系列能否树立起吉利新能源的标签,抓住中高端主流市场这个最大的增量市场,是银河系列在未来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caijing/37354.html
我认为欧洲杯现在没有球队比西班牙强 皮克
每日一冷NO.4103 冷兔•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