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App 巨大变化

图:Simon Bailly

这是个税App的一小步。

可能是未来我们生活变化的一大步。

个税App最近更新了, 一下子增添了5个纳税项目

在“收入纳税明细”里。

如图——

以前个税App只显示前四项收入,能查到对应个税明细。

现在多了后面的五个。

哈哈。

个人收入,一网打尽。

很奇怪没人科普这件事。

我来聊聊吧~~

这个更新应该发生不久。

估计最多才1、2个月吧。

在此之前,个税APP只能查询前四种收入的纳税情况。

这四种收入,有很强的打工人色彩。

我们交个税时,公司先按月或按次来 预扣 税款;把税后的钱发给我们。

这笔先扣的钱,它是一个预估值。

可能会不精准。

第二年在汇算时,再把过去一整年的综合所得收入都汇总起来。

再核一个准确的税。

然后多退少补。

所以——

当初个税App诞生时,其实用途比较单一。

就是为了方便打工人们做汇算清缴。

所以这前四项是必须展示的。

但现在好几年了,它还是只展示这四个,就太片面了。

个税App就变成打工人专用App了

其实除了工资、劳务收入——

个人还会有一些其它类型的收入。

比如说,买彩票中奖的偶然所得;

比如说,债券每年的利息、股票的分红、房子的租金收入...

比如说,个体户的经营所得。

这些都要交税的。

包括存款利息以前也要交税,现在只是暂时免征了。

上面提到的很多税,挺多人也在交。

只是交得糊里糊涂的。

以及——以前这些在个税App里也查不到。

所以这次更新,就是巨大变化了~

很多都可以查询到了。

把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把你全口径的收入都展示在App上。

一网打尽。

对我们来说,全口径个税都展示,肯定是更方便了。

方便一键查询。

比如我前几天说,我抄底了一个龙湖债,交了20%的利息税。

以前在个税App上查不到。

仅能在券商App上查到

今天看了一眼,个税App上也显示了:

也算是一叶知秋吧。

APP的改版,本就是为了预留优化路径嘛。

这体现 了一个 思 路 :

个人财产性收入,未来可能会受到更多关注。

以前个税经常被人说成——

打工人税。

打工人起早贪黑卖身卖艺,最高要交45%的个税;

但资本反而不用交啥税。

比如卖房所得,个税最高 是20%;

比如 存款利息、理财炒股的收益,目前都是暂免收税的。

“劳动重税,资本轻税”

有人觉得不公平。

财新周刊最新的封面报道《酝酿新一轮财税改革》,就提到一个细节——

“一些学者建议,将财产转让所得等收入纳入到综合所得,这样最高税率将从20%上升到45%”

怎么感觉这建议有点不太对味呢...

合着咱们打工人上班时按最高45%交税,好不容易攒了点钱炒股理财、出租个房子啥的,还要按45%来交?

当然啦,以上仅仅是一个建议哈。

不一定成真。

但——

看这次更新,是把 个人的所有 收入都汇总到了个税App里。

有规范 征 收的趋势了。

种种迹象, 未来的个 税改革 ,未必不会走向“统一征收” 这 个方向 哈。

哈哈,只希望细节不会那么简单粗暴吧。

正好再做一个科普小tips:

退补税。

什么情况下可能补税,什么情况下可能退税。

每年汇算清缴时,都有人或窃喜、或哀嚎、或茫然。

为什么我要补这么多税?

为什么国家给我退了这么多税?

两种常见情形哈~!

1)换工作了,容易造成补税。

比如我上半年在A公司上班、扣税。

下半年换了一份工作,B公司又从零 开始重新报税,又从最低档位开始扣税了。

但个税 是按一整年收入来算的。

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很可能要补交一大笔钱了。

(大概率哈,当然也会有例外情况)

2)做副业有副业收入,容易造成退税。

比方说,你给某公司干点零活,对方按笔支付劳务报酬。

它一拍脑门,大概率是先按20%给你报税了。

到第二年汇算时,抵扣来抵扣去,其实你整体收入只需要交3%的个税。

20%属于多扣钱了。

这时候国库会再退给你。

核心的原因是“先预扣,再汇算”的计税方式,所引发的。

(大概率哈,当然也会有例外情况)


个人所得税为什么每个月扣的不一样?

个人所得税每个月扣的不一样,是因为实行税法的改变,导致计税的方法发生变化。 因为旧的税法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是按月来计算,如果每月工资和所需要扣除的地方没有变化,最终所需要扣除的个人所得税每月一样。 但新的税法则是用“累计预扣法”来按年计税。 意思就是说个人所得税不再每个月进行计算,而是将税累计起来计算,最后再均摊到每个月算出应缴纳的税额,所以会出现每月工资一样,反而个人所得税扣除情况不一样的现象。

个税app显示工资与实际差距太大?

个税app显示工资与实际差距太大的情况有两种:

1.公司高报工资。 因为公司的企业所得税与所获得的利润有关,所以有的公司为了避税,就高报工资来提高公司的支出。

2.公司低报工资。 因为公司为了减少个人所得税和员工保险的部分支出,所以公司会给员工的工资低报一些。

婴幼儿费用个税扣除3月底前出台,个税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缴纳方式会发生变化,缴费的基础也会发生变化,缴费金额,缴费过程,缴费的渠道,这些都可能会发生变化。

2021个税专项扣除开始确认,相比之下产生了什么变化?

在2020年12月1日,个人所得税APP最终完成了更新,并规定在12月底之前,大家需要对2021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内容进行确认并且填写。 可能大家都对专项附加税怎样扣除这个比较疑惑,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二零二一年专项附加税主要分为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和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等。 对于如何填写的问题,无需有什么改动,只需要在2020年的基础上确认即可。

这项扣除的范围是纳税人的子女正在处于学前教育阶段,又或者是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 其中每个子女每月按照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扣除方式有多样,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当然,双方按照扣除标准的50%扣除也是可以的,我觉得双方共同承担责任是更好的,这样一方压力不会这么大。

这一项的扣除范围是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每月有400元定额扣除。 这里的扣除方式也有两种,既可以选择自己也可以由父母扣除。 我觉得能够自己扣除就尽量自己扣除,不要太麻烦父母。

这一项扣除范围及标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疗费用,在8万元内限额内实行扣除。 扣除方式与上面两种相同,这一项也可以由配偶扣除。

有人退税能退好几千,就是因为人家之前交的多,比如说你写了一个文章,对方给你发稿费基本上就是缴完税的,提前扣除了20%的税率,这20%的税率就和正常的税不一样,比如这个文章你卖了2000块钱,对方只会给你。 1600块要扣除20%的税率,当然有800的个人起征点,这个跟你自己的主要工资可能还有一定联系,计算起来就比较复杂了。 但总之如果你没有劳务报酬的相应税种就是自己的工资,那么清缴的话,估计也退不了多少。

流程其实很简单,推出了一个叫做个人所得税APP的东西,你在应用商店下载这个东西,然后用自己的身份证用自己的手机号码注册实名认证之后,你就能够直接关联到自己的税户,就是你今年工资都开了多少钱,税款缴了多少钱,都是有明细的,系统会根据纳税的规则自动清缴。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caijing/37543.html
大结局美股成交量飙升 海外大类资产周报 科技股超买了么 三巫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