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陈景润奖颁发!90后山大教授和84年中科院研究员研究成果获奖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数论与代数方向大奖—— 第一届陈景润奖 揭晓!

共有两项研究成果获奖。

一位是来自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的90后教授 黄炳荣 ,他的获奖成果是:

△Dorian Goldfeld教授、席南华院士为黄炳荣颁奖,图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官网

另一位获奖人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84年研究员 聂思安 ,获奖成果是:

△张寿武教授、张平院士为聂思安颁奖,图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官网

陈景润奖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为“ 缅怀中国著名数论家陈景润先生的贡献,弘扬他不畏艰难,热爱数学的奋斗精神 ”而设立。

旨在奖励和表彰在中国完成的数论与代数方向 40岁以下 青年人才的杰出成果。

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最多两项获奖成果,此次是该奖项首次颁发。每项成果奖金20万元,同时颁发获奖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本奖 以发现新人为主要目的 ,不再奖励已获得过国内外重大奖励的相关完成人。

90后山大教授,潘承洞孙徒

黄炳荣 ,生于1990年,现为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9月-2017年6月于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刘建亚教授,刘建亚现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是中国著名数学家潘承洞的弟子。

此外,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间,黄炳荣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做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导师是Dorian Goldfeld教授。

2017年10月-2019年8月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做博士后,导师是Zeév Rudnick教授。

在获得陈景润奖之前,黄炳荣还是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对于他的获奖研究成果,官网的介绍是:

我们用AI帮忙总结了第一篇获奖成果相关论著。

量子混沌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理解可观测量矩阵系数的方差。在一般的混沌情况下,物理学文献中有一些猜想将这种量子方差与可观测量沿经典运动的自相关联系起来。这些猜想大多数情况下还未被证明。

而黄炳荣的研究成果中的研究了模积域(modular domain)的连续谱的量子方差,具体来说,是研究:

上的Eisenstein级数的量子方差。

他的研究证明了Eisenstein级数量子方差的渐近公式,将结果与经典方差和尖形式的量子方差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插入某些微妙的算术因子(包括某些L函数的中心值)后,这些方差是一致的。

这为量子混沌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计算的量子方差实例,有助于理解量子系统和经典系统之间的关系。

解决不可约分支分类问题

聂思安 ,生于1984年,现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2007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012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是席南华院士。

曾先后在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HES)、德国Max Planck数学研究所、瑞典Mittag-Leffler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

他的研究方向包括代数群、仿射Hecke代数及其表示理论,仿射Deligne-Lusztig簇的几何及其在算数几何中的应用。

陈景润奖官网对其获奖研究成果的介绍是:

获奖成果相关主要论著为“IRREDUCIBLE COMPONENTS OF AFFINE DELIGNE-LUSZTIG VARIETIES”,论文长达62页。

以下是来自AI的简要总结。

论文的主要目标是完全解决仿射Deligne-Lusztig簇顶维不可约分量的参数化问题,提出了三个主要结果:

首先,证明了Chen-Zhu猜想,给出了顶维不可约分量集合与某些Mirković-Vilonen循环之间的自然双射;

其次,证明了参数化映射与张量结构兼容,这为构造不可约分量提供了表示论方法;

第三,在基本情况下,给出了每个轨道中不可约分量的显式构造,并计算了其稳定子。

作者还讨论了这些结果的一些重要推论,包括确定了不可约分量的稳定子是最大体积的抛物子群。最后概述了证明这些结果的策略,将问题归约到几个关键情况,并运用了半模方法、Littelmann路径模型等技巧。

这项工作为仿射Deligne-Lusztig簇的结构提供了深入的洞察。

首届陈景润奖

如开头所述,陈景润奖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为“缅怀陈景润的贡献,弘扬他不畏艰难,热爱数学的奋斗精神”而设立。

陈景润是中国著名数论学家,1957年开始,陈景润就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实习,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图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科学家故事专栏

他最著名的成果包括证明了“ 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2的整数之和 ”,这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重大贡献。

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在《科学通报》宣布的数值结果,在国际引起轰动,其结果被称作 “陈氏定理” ,至今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领域依旧保持着世界纪录和领先地位。

在陈景润奖官网,官方专门设置了陈景润专题,其中记录了上面提到的陈景润的生平经历及其诸多研究成果。

陈景润奖官颁奖活动的具体组织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负责,奖项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组织的数论与代数学术会议上颁发,奖金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专项提供。

第一届“陈景润奖”评奖委员会主任由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张寿武担任。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黄炳荣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感谢导师引领他进入解析数论的世界,未来自己将传承陈景润先生不畏艰难、热爱数学的奋斗精神,为中国数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聂思安也表示,陈景润先生的学术成就在今天仍闪烁着光芒,他的科学精神仍激励着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奋发前进。

陈景润奖官网:http://www.amss.ac.cn/Chen_Jing_Run_Prize/?lang=en

论文链接:[1]https://arxiv.org/pdf/1811.02925[2]https://arxiv.org/pdf/1809.03683


六十年来的数学发展史

1.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 1931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军获硕士学位.1934年去汉堡大学从Blaschke学习.1937年回国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到194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初赴美,旋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79年退休成为名誉教授,仍继续任教到1984年.1981年到1984年任新建的伯克利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后任名誉所长。 陈省身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微分几何学及其相关分支.还在积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极小子流形,网几何学,全曲率与各种浸入理论,外微分形式与偏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陈省身本有极多荣誉,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及国家科学奖章(1975),伦敦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法国科学院国外院士’(1989),中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等。 荣获1983/1984年度Wolf奖,及1983年度美国科学会Steele奖中的终身成就奖. 2.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华罗庚 华罗庚是一位人生经历传奇的数学家,早年辍学,1930年因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在杨武之指引下,开始了数论的研究。 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 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委员等职。 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此外,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 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又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 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 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子与方法。 他共发表专著与学术论文近三百篇。 华罗庚还根据中国实情与国际潮流,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研制。 他身体力行,亲自去二十七个省市普及应用数学方法长达二十年之久,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3.仅次于哥德尔的逻辑数学大师,王浩 1943年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毕业。 1945年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哲学部毕业。 194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0~1951年在瑞士联邦工学院数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1~1953年任哈佛大学助理教授。 1954~1961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作第二套洛克讲座讲演,又任逻辑及数理哲学高级教职。 1961~1967 年任哈佛大学教授。 1967年后任美国洛克斐勒大学教授,主持逻辑研究室工作。 1985年兼任中国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1986年兼任中国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50年代 初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后又被选为不列颠科学院外国院士,美籍华裔数学家、逻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哲学家。 4.著名数学家力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林家翘 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41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 1944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53 年起先后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教授、学院教授、荣誉退休教授。 林家翘教授曾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Timoshenko奖,美国国家科学院应用数学和数值分析奖,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力学奖。 他是美国国家文理学院院士(1951),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2),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0)。 从40年代开始,林家翘教授在流体力学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整整一代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 从60年代开始,他进入天体物理的研究领域,开创了星系螺旋结构的密度波理论,并为国际所公认。 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士。 5.我国泛函分析领域研究先驱者,曾远荣 1919年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部,一直读到1927年7月。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及耶鲁大学学习并研究数学,1933年取得博士学位。 1934年8月至1942年7月一直任教于清华大学(1938年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 1950年2月,受国立南京大学数学系系主任孙光远教授写信聘请到南京大学任教直至退休,曾在南京大学建立国内最早的计算数学专业。 长期从事泛函分析研究,是我国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在广义逆等研究领域成就卓著。 6.我国最早提倡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的学者,赵访熊 192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 当时清华学校是公费留美预备学校,竞争激烈,在江苏只招3名学生,他在众多考生中名列榜首。 毕业后即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机系学习。 他1930年在电机系毕业,被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为研究生,且于1931年获硕士学位。 1933年他受聘回国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教,1935年被聘为教授,从此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参与创办国内第一个计算数学专业。 赵访熊于1962年和1978年先后两次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1980-1984年兼任新成立的应用数学系主任,并受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 他担任过中国数学会理事、名誉理事。 1978年至1989年担任第一、二届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及第三届名誉理事长和《计算数学学报》主编等一系列职务。 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我国最早提倡和从事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的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之一。 自编我国第一部工科《高等微积分》教材。 在方程求根及应用数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7.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吴大任 1930年与陈省身以最优等成绩在南开大学毕业,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1933年夏,在姜立夫的鼓励下,吴大任参加了中英庚款第一届公费留学考试,被录取到英国学习。 他本想到剑桥大学攻读,因抵伦敦时间错过了该校入学的时机,改入伦敦大学的大学学院,注册为博士研究生。 1937年9月初,吴大任到武汉大学任教,之后即随武汉大学迁到四川乐山。 后来长期担任南开大学领导工作与教学工作,著、译数学教材及名著多种。 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研究领域涉及积分几何、非欧几何、微分几何及其应用(齿轮理论)。 1981年他任国家学位委员会第一届数学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编委兼几何拓扑学科的副主编以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和第二届委员。 8.著名数学家,北大教授,庄圻泰 1927年考入清华学校,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1934年,熊庆来教授接受庄圻泰为自己的研究生,1936年于该校理科研究所毕业。 1938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曾任云南大学教授。 1952年院系调整后,庄圻泰留任北京大学。 此后除继续担任复变函数课程的教学任务外,他还陆续讲过保角变换,拟保角变换,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等专业课。 九三学社社员。 长期从事函数论研究,在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上取得重要成果。 著有《亚纯函数的奇异方向》,合编《AnalyticFunctionsOfOneCom·plexVariable》(在美国出版) 9.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四川大学校长,柯召 1931年,入清华大学算学系。 1933年,柯召以优异成绩毕业。 1935年,他考上了中英庚款的公费留学生,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深造,在导师L.J.莫德尔(Mordell)的指导下研究二次型,在表二次型为线性型平方和的问题上,取得优异成绩,回国后先后任教于重庆大学,四川大学。 1953年,他调回四川大学任教至今。 在这40余年间,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人材,在科研上硕果累累。 与此同时,他还先后担任了四川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作为学术带头人和学校负责人,他卓有成效地抓了几个重要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应用数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人材。 其研究领域涉及数论、组合数学与代数学。 在二次型、不定方程领域获众多优秀成果。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0.中央研究院院士,首批学部委员,许宝騄 1929年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33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36年许宝騄考取赴英留学,派往伦敦大学学院,在统计系学习数理统计,攻读博士学位。 1940年到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回国后不久就发现已患肺结核。 他长期带病工作,教学科研一直未断,在矩阵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发表了10余篇论文。 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中国开创了概率论、数理统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内曼-皮尔逊理论、参数估计理论、多元分析、极限理论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是多元统计分析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1.中科院院士,原北大数学系主任,段学复 1932年考入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时称为“算学系”)。 1936年夏,段学复获得理学士学位,毕业留校任助教。 1941年8月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数学系系主任近40年。 长期从事代数学的研究。 在有限群的模表示论特别是指标块及其在有限单群和有限复线性群构造研究中的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指导学生用表示论和有限单群分类定理彻底解决了著名的Brauer第39问题、第40问题。 在代数李群研究方面与国外学者合作完成了早期奠基性成果。 在有限P群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在数学应用于国防科研和国防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2.我国拓扑学的奠基人 江泽涵 毕业于南开大学,1927年参加清华大学留美专科生的考试,考取了那年唯一的学数学的名额,后在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留学,1930年获得博士学位。 1930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做研究助教。 1931年起,长期担任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并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曾兼任理学院代理院长。 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早年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为该系树立了优良的教学风尚。 致力于拓扑学,特别是不动点理论的研究,是我国拓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 1949年11月即成立中国科学院。 1951年3月《中国数学学报》复刊(1952年改为《数学学报》),1951年10月《中国数学杂志》复刊(1953年改为《数学通报》)。 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召开建国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了数学发展方向和各类学校数学教学改革问题。 建国后的数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 50年代初期就出版了华罗庚的《堆栈素数论》(1953)、苏步青的《射影曲线概论》(1954)、陈建功的《直角函数级数的和》(1954)和李俨的《中算史论丛》(5辑,1954-1955)等专着,到1966年,共发表各种数学论文约2万余篇。 除了在数论、代数、几何、拓扑、函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史等学科继续取得新成果外,还在微分方程、计算技术、运筹学、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等分支有所突破,有许多论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培养和成长起一大批优秀数学家。 60年代后期,中国的数学研究基本停止,教育瘫痪、人员丧失、对外交流中断,后经多方努力状况略有改变。 1970年《数学学报》恢复出版,并创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 此外中国数学家在函数论、马尔可夫过程、概率应用、运筹学、优选法等方面也有一定创见。 1978年11月中国数学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数学的复苏。 1978年恢复全国数学竞赛,1985年中国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1981年陈景润等数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励。 1983年国家首批授于18名中青年学者以博士学位,其中数学工作者占2/3。 1986年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加入国际数学联合会,吴文俊应邀作了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史的45分钟演讲。 近十几年来数学研究硕果累累,发表论文专著的数量成倍增长,质量不断上升。 1985年庆祝中国数学会成立50周年年会上,已确定中国数学发展的长远目标。 代表们立志要不懈地努力,争取使中国在世界上早日成为新的数学大国 1949年11月即成立中国科学院。 1951年3月《中国数学学报》复刊(1952年改为《数学学报》),1951年10月《中国数学杂志》复刊(1953年改为《数学通报》)。 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召开建国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了数学发展方向和各类学校数学教学改革问题。 建国后的数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 50年代初期就出版了华罗庚的《堆栈素数论》(1953)、苏步青的《射影曲线概论》(1954)、陈建功的《直角函数级数的和》(1954)和李俨的《中算史论丛》(5辑,1954-1955)等专着,到1966年,共发表各种数学论文约2万余篇。 除了在数论、代数、几何、拓扑、函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史等学科继续取得新成果外,还在微分方程、计算技术、运筹学、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等分支有所突破,有许多论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培养和成长起一大批优秀数学家。 60年代后期,中国的数学研究基本停止,教育瘫痪、人员丧失、对外交流中断,后经多方努力状况略有改变。 1970年《数学学报》恢复出版,并创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 此外中国数学家在函数论、马尔可夫过程、概率应用、运筹学、优选法等方面也有一定创见。 1978年11月中国数学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数学的复苏。 1978年恢复全国数学竞赛,1985年中国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1981年陈景润等数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励。 1983年国家首批授于18名中青年学者以博士学位,其中数学工作者占2/3。 1986年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加入国际数学联合会,吴文俊应邀作了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史的45分钟演讲。 近十几年来数学研究硕果累累,发表论文专著的数量成倍增长,质量不断上升。 1985年庆祝中国数学会成立50周年年会上,已确定中国数学发展的长远目标。 代表们立志要不懈地努力,争取使中国在世界上早日成为新的数学大国1949年11月即成立中国科学院。 1951年3月《中国数学学报》复刊(1952年改为《数学学报》),1951年10月《中国数学杂志》复刊(1953年改为《数学通报》)。 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召开建国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了数学发展方向和各类学校数学教学改革问题。 建国后的数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 50年代初期就出版了华罗庚的《堆栈素数论》(1953)、苏步青的《射影曲线概论》(1954)、陈建功的《直角函数级数的和》(1954)和李俨的《中算史论丛》(5辑,1954-1955)等专着,到1966年,共发表各种数学论文约2万余篇。 除了在数论、代数、几何、拓扑、函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史等学科继续取得新成果外,还在微分方程、计算技术、运筹学、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等分支有所突破,有许多论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培养和成长起一大批优秀数学家。 60年代后期,中国的数学研究基本停止,教育瘫痪、人员丧失、对外交流中断,后经多方努力状况略有改变。 1970年《数学学报》恢复出版,并创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 此外中国数学家在函数论、马尔可夫过程、概率应用、运筹学、优选法等方面也有一定创见。 1978年11月中国数学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数学的复苏。 1978年恢复全国数学竞赛,1985年中国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1981年陈景润等数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励。 1983年国家首批授于18名中青年学者以博士学位,其中数学工作者占2/3。 1986年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加入国际数学联合会,吴文俊应邀作了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史的45分钟演讲。 近十几年来数学研究硕果累累,发表论文专著的数量成倍增长,质量不断上升。 1985年庆祝中国数学会成立50周年年会上,已确定中国数学发展的长远目标。 代表们立志要不懈地努力,争取使中国在世界上早日成为新的数学大国

陈景润出生于哪里

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 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 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 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陈景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 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中文名:陈景润外文名:chenjingrun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出生日期:1933年5月22日逝世日期:1996年3月19日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数学家毕业院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主要成就:“1+2”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丰碑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代表作品:《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人物生平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 1948年2月考入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前身福州英华高一上春季班。 1950年夏高三上提前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 1949年至1953年,他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大学毕业后,由政府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 1953-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停职回乡养病”。 1954年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5年2月经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推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1956年,发表《塔内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 1957年9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 1960-1962年,转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工作。 1962年任助理研究员。 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 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写进美、英、法、苏、日等六国的许多数论书中。 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74年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任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1979年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 (院士)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1988年被定为一级研究员。 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荣获首届华罗庚数学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 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 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 20世纪50年代对高斯圆内格点、球内格点、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作了重要改进。 60年代以来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1966年5月证明了命题“1+2”,将200多年来人们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其后他又对此作了改进。 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 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6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 获奖记录人物轶事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数学奇才陈景润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 1973年3月2日,他发表了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即“1+2”),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引起轰动,在国际上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他有着超人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多年来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数学研究,废寝忘食,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在遭受疾病折磨时,他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追求,为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事迹和拼搏献身的精神在全国各地广为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目中传奇式的人物和学习楷模。 在福建省三明市档案馆里,珍藏着三明一中(前身为三元县立初级中学)全宗档案,历经岁月风尘,它们仿佛在述说着历史的沧桑。 翻开第一号目录第三卷,透过其中几页薄薄的毛边纸,有些字迹虽然有些褪色,但我们可以看到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三明留下的足迹:1945年2月升入三元县立初级中学,全班学生共有18名,修业年限定为三年;1947年1月,陈景润上完初二、上初三之前随父亲离开三元县返回福州。 有关陈景润高中以后的小故事和传说广为流传,但他在三明的求学过程和生活经历却几乎没有被提及。 翻阅他的生平资料,里面也只有简单的一句话:“1938-1948年先后在福州市三一小学、三元县小学、三元县立初中、福州市三一中学及英华中学就读。 ”1977年,陈景润因病住进309医院,见到了从武汉军区刚派来医院进修的由昆。 过去陈景润连女人名字的边都不沾,连句话都不说的人,此次年近半百的陈景润见到由昆,眼睛一亮,亲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话也多了。 后来由昆被派到陈景润的病房当值班医生。 这样,接触的机会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现,陈景润都特别高兴。 一天,陈景润关切地问由昆,家住在哪?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成家?由昆毫不设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说:“没有,没有,还早着呢。 ”以后,由昆也十分关心这位中国数学家,斗转星移,彼此产生了爱情。 终于有一天,由昆对身边的数学家提出了疑问:“你是大数学家,有好多人崇拜你,你为什么偏偏选中我呢?”面对心爱的姑娘,陈景润急得满脸通红,他不会年轻人的山盟海誓,许久,陈景润才说出一句话:“我想过了,如果你不同意,我这一辈子就不结婚了。 ”正是这一句,使由昆不再犹豫,她坦然接受陈景润的感情,并且相依相扶,共同走过了16个春秋。 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结婚了。 从此这位被称为“痴人”和“怪人”的数学家陈景润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人物评价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 中国要是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得。 (中华网、邓小平评)陈景润先生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危险,但是一旦成功,必定影响世人。 (法国数学大师安德烈·韦伊评)陈景润对数学的酷爱,情有独钟,而且有惊人毅力完成其数学研究这是他本人最有价值的个性和素质。 (长春日报评)陈景润很善良,而且很平易近人的一个人,他很热情的。 (人民网评)陈景润在逆境中潜心学习,忘我钻研,取得解析数论研究领域多项重大成果。 1973年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详细证明,引起世界巨大轰动,被公认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他的先进事迹和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勇攀科学高峰。 纪念陈景润先生诞辰80周年学术报告会召开。 陈景润先生因其在数学领域著名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方面的工作享誉世界,他1966年发表的论文《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时至今日仍是国际上最好结果。 数学大师韦伊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先生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危险,但是一旦成功,必定影响世人。 ”他的事迹曾经家喻户晓,特别是他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持之以恒、潜心钻研、勇于攻关的精神,激励千千万万中国青年走上了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1950年6月,新中国的科学院建立不久,在百废待兴的情形下,着手筹建数学研究所。 筹备处设在北京文津街3号,由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任筹备处主任,周培源、江泽涵、华罗庚、许宝騄任筹备处副主任,田方增任秘书。 筹集工作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 1951年1月,政务院批文任命华罗庚为即将成立的数学研究所所长。 1952年7月1日数学研究所成立,所址设在清华园内,确立了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协同发展的方针。 最早成立的研究小组有数论、微分方程、力学、计算机研制、概率统计、代数、拓扑学等。 1953年上半年,数学研究所共有科研人员32人,其中专任研究员5人(华罗庚、闵乃大、吴新谋、张素诚、吴文俊),副研究员5人(关肇直、田方增、王寿仁、庄逢甘、夏培肃),助理研究员6人(林鸿荪、孙以丰、越民义、冯康、万哲先、胡海昌),研究实习员11人(陆启铿、龚生、胡和生、张里千、王光寅、邱佩璋、丁夏畦、许孔时、何善堉、孙何生、王元),合聘研究员5人(苏步青、陈建功、段学复、胡世华、张宗燧)。 他们开辟的研究方向,为数学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仅在这32人中,后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就有17人。 1956年,通过中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数学研究所在保障数学各重要方向协调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微分方程、概率统计等与国民积极和国防建设关系密切的分支。 同时设立了泛函分析、数理逻辑等研究组,以加强相应理论学科的研究。 1957年从法国归来的熊庆来先生负责建立了函数论研究组。 同一时期,与力学和计算机研制有关的研究工作则独立出去,另行组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计算技术研究所。 在二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鼓舞下,数学所迈上了向科学进军的大道。 1956年,中国颁发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 在全部3项一等奖中,数学所获得了2项,即华罗庚的“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和吴文俊的“示性类与示嵌类的研究”。 这时期数学研究所的所址有了变迁,1957年临时迁往西苑旅社,1958年迁入中关村。 1961年按学科建立了研究室,包括“四学科”(数论、代数、几何、拓扑),函数论,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数理逻辑,理论物理,概率统计,以及由力学、数学两所在钱学森、华罗庚、许国志倡导下从事新兴应用学科运筹学的室组合并而成的运筹学研究室。 1962年由于国家任务的需要,新建了由关肇直、宋健领导的控制理论研究室。 稍后又重设了力学研究室。 各项研究工作迅速推进。 1961年-1965年,是数学所贯彻“出成果、出人才”的方针,相对稳定并酝酿突破的发展时期。 1966年“文革”开始后,研究工作陷入停顿。 1972年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指示使数学研究工作又重新开展起来。 1973年陈景润正式发表了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1975年,杨乐、张广厚发表了关于值分布理论的研究。 冯康等人于60年代初独立于西方创立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许多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代表性的工作向世人展示了数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数学研究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下,数学所科研人员努力追赶国际数学前沿,纯粹与应用数学各个领域的工作都得到全面迅速的推进,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979年底,根据中国科学院决定,部分人员从数学所分出成立了系统科学研究所,从事控制理论、运筹理论、统计学、系统工程以及相关数学边缘学科的研究。 数学所部分研究人员与原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推广办公室人员合并,组建成立应用数学研究所。 数学研究所则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其他方向。 数学所历任所长为:华罗庚、陆启铿(常务副所长)、王元、杨乐、龙瑞林、李炳仁(代所长)、王跃飞。 1982年,当国家恢复颁发自然科学奖时,数学所再度以高水平成果而受到社会嘱目。 1985年,在王元和杨乐院士的创导下,数学所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开放研究所之一。 1991年所址迁入中关村南四街甲一号(现中关村东路55号)。 1998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数学研究所与系统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以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原中科院计算中心,1977年成立)整合成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5589.html
Mate60暂不支持 华为Pura 70系列新增AI扩图
举报县委书记性侵女儿的父亲再发声 不清楚女儿近况 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