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做对了这件事 不鸡娃也不躺平 从北京到新加坡

- 北京站 :留学新加坡线下交流会-

孩子教育乃家庭之基石,承载着每个家庭的期望与未来。在当前国内教育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家长们常常陷入疲惫与迷茫的漩涡中。

面对这场“教育内卷”,不少家长开始重新审视与规划孩子的教育路径,他们希望 为孩子铺设一条既充实又充满乐趣的成长之路,而非仅仅追求学业上的高分。

宝妈小金从北京到新加坡,经历两年的探索后,该“鸡娃”还是“躺平”,她有了自己的标准,也一直在这两者之间,不断探寻着平衡。我们来一起听听她的故事吧~

添加万事通老师

免费领取

《新加坡留学白皮书》

多个原因

选择到新加坡读书

我们家有两个男孩子,之前一直生活在北京,读国内公立校;来到新加坡后先读国际校,现在读新加坡政府小学。

我们是一个民主的家庭,一般都会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包括现在来新加坡读书,也是和孩子沟通之后才会去实施的。

在北京时,我们在的区相对是不卷的,但是我们也不会完全放任不管。我和孩子爸爸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所以 从幼儿园起,就为他报了纯外教、沉浸式的英语培训班 ,每周1.5天。

后来,我们决定前往新加坡继续孩子的学业,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当时,由于 疫情和教育改革的双重影响 (幼儿园不再提前教授拼音和英语),加上我正好想休息一段时间,更多地陪伴孩子们,便临时决定出国读书,体验不同的教育模式。毕竟我们还年轻, 有精力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而孩子年幼,试错的成本相对较低。

选择新加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它是一个 多元文化交融的国家 ,英语作为主要沟通语言,非常有利于孩子提升英语能力,同时接触和体验不同的文化,拓宽视野;其次, 新加坡的教育质量也相当高 ,近年来在亚洲地区一直名列前茅,加上其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环境,更增添了我们选择的信心。

公立还是私立?

与国内比有什么不同?

我们最开始来新加坡是读的国际学校,后面通过新加坡政府学校入学考试AEIS考进政府小学,也是因为觉得既然都来新加坡了,应该体验一下新加坡的本地教育。

兄弟两个很幸运,一起考上了并且被分配到了同一所政府小学,这一点新加坡教育部还是相当人性化的。

新加坡政府学校作为“精英教育体制”的典范,代表着主流教育的方向 ,采用双语教学,孩子可以更容易融入新加坡及主流社会。学校在升学上具备显著优势,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卓越的教学资质。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开设的 CCA(课外活动)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作为升学时的加分项,为孩子们的未来增添更多可能性。

对于国际生而言,若想进入新加坡政府中小学就读, 必须参加由新加坡教育部统一组织的AEIS入学考试。 只有通过这一严格选拔,才能跻身政府学校。然而,由于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主要服务于本地学生,因此给予国际学生的入学名额相当有限。这意味着国际学生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才能争取到这宝贵的学习机会。所以两个孩子能考上真的是超厉害的!

那新加坡与国内的教育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过来快两年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从学习上来说,我很喜欢的是新加坡的 分层教学 。比如说一个班级40个孩子,除了日常的统一课程外, 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民族背景提供个性化的课程 ,如印度学生学习泰米尔语、马来学生学习马来语、华人则学习华文(中文),实行双语教学。这种策略凸显了对孩子们本民族传统和精神的尊重与保护。

此外,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学校会提供额外的辅导;对于优秀学生,则提供更高难度的课程,以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路径。 课堂教学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确保知识能够深入学生脑海。

新加坡学校对于学习问题和分歧的处理方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不会拘泥于某一固定答案(除了数学等运算类科目),而是 注重学生的回答,鼓励学生分享思考过程,并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思考 。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活动方面, 新加坡学校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 ,如球类比赛、音乐会等,深受孩子们喜爱。这些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体质,还能培养他们的韧性。

例如,在课间或日常活动中,孩子们即使发生小碰撞,教师也不会过度紧张,因为他们相信这是正常现象,需要让孩子们学会面对。此外,即使在下大雨的天气,足球课也不会轻易取消,这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力和韧性。

我还特别欣赏新加坡学校的 露营活动 。孩子们需要自己携带物品,在户外学习做饭、搭帐篷等技能,并学会与他人合作。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孩子们的独立性、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新加坡对于孩子们玩乐和享受生活的态度也令人赞赏。他们不会将电子产品和游戏视为洪水猛兽,而是 鼓励孩子们去接触、了解,并学会掌控这些工具。

放假时也是一样,新加坡的假期众多, 学校不会布置作业,而是鼓励孩子们尽情享受假期,去探索世界,去享受生活。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们减轻学习压力,更好地平衡学习和生活。

总体来说,新加坡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教育体验。 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及如何平衡学习和生活。 这些宝贵的经历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最珍贵的财富。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留在新加坡的决心,希望他们可以找到喜欢的生活的学习方式,能够在未来过得开心快乐。

走!去新加坡留学~

在当下的中国,学生、家长纷纷着急脱离“内卷”和不正风气, 出国留学已从“奢侈品”成为了社会中层阶级、工薪家庭也可以实现的目标 ;留学也不再是只有硕士博士阶段才考虑的问题, 低龄留学早已在最近几年蔚然成风。

想了解更多关于新加坡留学的信息吗?

想知道孩子到底适不适合到新加坡上学吗?

《走!去新加坡留学》北京站来啦~

孩子的留学规划只需要您迈出这一步

我们便可以跟您一起走剩下的路

新加坡留学全解析——北京站

震撼来袭~

2024年5月12日下午2点

在朝阳区大郊亭商务酒店

与您不见不散!

在这场讲座上, 15年留学服务经验的顾问老师 将为您 深入解析新加坡教育体系 ;30多间高品质 新加坡院校+精品课程 让您拥有更多选择; 一对一的留学服务 ,让您的留学之路更有规划;重磅 留学白皮书 ,助力您做出适合的选择。

VASTER EDUCATION

现场0元领取新加坡择校宝典

在此次讲座上,所有到会场的家长们都将 免费获得 万事通留学重磅择校宝典 《留学白皮书》和《国际学校白皮书》

在《留学白皮书》里,既有 新加坡政府中小学优势深度解析、外国学生申请攻略大分享 ,也有A EIS/CEQ考试全面介绍 。让您对政府学校的选择、备考更有针对性。

《国际学校白皮书》则详细介绍了 新加坡30+所国际学校 ,包括他们的课程体系、学校亮点、升学成绩、以及择校攻略、避坑指南等。

可以说,一书在手,择校无忧!

重要的事情要再次强调, 择校宝典仅限于活动现场领取哦!

2024万事通留学

线上私域讲座

重磅来袭!

如果您不能到现场也没关系,为了方便家长们更深入的了解新加坡教育,万事通留学还准备了一系列线上讲座:

【新加坡政府中小学系列讲座】

政府中小学规划、AEIS考试、天才班、家长分享等全方位覆盖,与万事通留学资深讲在线交流,让你成为新加坡政府学校的“万事通”!

【新加坡国际学校系列讲座】

为了进一步帮家长们了解新加坡的30+国际学校,万事通诚意推出国际学校系列讲座!万事通理解和懂得家长们的心声,知道家长们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届时我们将会有各国际学校老师线上面对面,为家长们答疑解惑,赶紧看过来~

【高等教育系列讲座】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为孩子进一步的留学升学规划进行铺垫,万事通推出了免中高考直申国际985/211系列讲座。

讲座上, 我们会对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进行逐一介绍,手把手教你如何申请新加坡的本科/硕士,一站式满足你对学校的全部好奇心。

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留学路径,我们会为您提供更多可行性的建议,请锁定我们的讲座哦~

添加万事通老师

报名讲座或免费一对一咨询

为您规划最合适的留学路线

推荐新生留学,享千元苹果大礼

万事通留学

SINGAPORE VASTER

万事通留学深耕新加坡多年,致力于打造新加坡留学服务全产业链,除留学规划、升学规划外,我们还提供包括接机服务、陪同探校、签证办理、银行开户、寄宿家庭考察、房屋租赁、移民规划、24*7紧急援助等超贴心、最及时的全方位、本土化服务,让您的留学之旅更温暖、更便捷。

新加坡教育

SINGAPORE EDUCATION

教育规划

留学课程

在线答疑

留学资料免费领


怎么写一篇关于在新加坡旅游的文章啊

新加坡游记我这次去新加坡可以说是感触良深,尤其是新加玻的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在此写下我的一些见闻和感触,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形形色色的课堂1.化学课在我去的那几天,他们的化学课正在做一个互动游戏,也可以说是一种竞争比赛,这个游戏把一个班22个同学分成了五组,左边那个表中的黑色、蓝色、绿色、红色、白色分别代表五个组,每个组有六道题,分值从50到500不等,(因为这是老师做的一个幻灯片,所以每点击一个数字都可以到达一道题,前面的数字是这道题的分值。 )每个组的同学按顺序答题,至于答多少分值的题可以由小组来决定,然后老师会根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给这个组多少时间,(时间一般为3或5分钟,最难的可以给到7分钟)在这段时间内,答题的小组要把过程和答案写在黑板上,如果小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它将加上相应的分值,同时,在这段时间内,别的组也在做这道题,他们会把写好的答案给老师,因为如果这个小组没能按时完成任务,分将会被加到做得最快最好的组上。 到最后会决出一组总冠军。 在化学课上,同学们特别的活跃也特别的紧张,我觉得特别好的就是,同学们都参与进来了,新加坡的同学告诉我,老师这样做是为了复习及检查同学对以前知识的掌握。 在中国,我们一般会用考试的形式来进行,其实考试是最直接、最准确、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但是相对而言却很枯燥,它的确可以鞭策学生去学习,但是却提不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起码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而言是这样的。 我觉得这种课堂游戏很好,其实在中国很多老师也在朝着这方面努力,但给我的感觉是“穿新鞋走旧路”,因为毕竟中国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中国一切都是考试定天下,所以不管怎么做都脱不了应试的影子。 我听说,我们去的莱佛士女中是新加坡最好的两所中学之一,最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升入莱佛士大学,也就是说他们没有高考的压力,老师也没有,所以才可以这么放得开,在现在的制度下我们不可能做到这样,除了羡慕她们唯有寄希望于今后的二十年了,希望二十年后的中国课堂也可以这么活跃。 2.社会课我记忆很深的是他们的一堂社会课,他们的社会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那堂课整个都是由学生来主导的,老师和其他学生一样都只是听众,她们做的是关于筹备一个妇女基金会的计划书,他们有一个计划的ppt,用投影打在教室前面,有负责操作电脑的,有解说员,有补充和回答问题的,每个人的分工都很明确,他们有在黑板上画上她们这个基金会的会标——一只在飞翔的小鸟,这和它的内容是有关系的,它象征着妇女从此飞出家庭飞向社会。 在计划中,她们首先说明了为什么要建立这个基金会,举了一些数字和例子,接着又说明了怎样去建立,比如说,请什么样的人来这里工作,怎样去宣传它,怎样去筹款,她们自己提出的方案是1、可以请一些成功的妇女来这里当义工,免费为基金会服务,2、她们可以找一些家庭主妇来这里帮忙。 在她们讲解的过程中,台下的同学随时会刁难她们,比如她们会要求你说明:那些成功女性为什么会愿意为基金会免费服务?她们要怎么去找那些家庭主妇呢?而且那些家庭主妇为什么会愿意来这里帮忙?对这些相关的问题,她们会尽力辩解,而台下也会咄咄逼人,直到她们无话可说,再一起商量对策,而且老师和台下同学一样也会刁难同学,老师会坐在桌子上,很没形象的和同学一起讨论,尤其当同学说在电视上发广告宣传时,她大叫道:“那要花掉多少钱啊!我觉得可以找学生在周末去发传单啊!那多省钱!”她们后来又讨论了如何说服妇女们加入这个基金会,她们要怎样去帮助妇女等等。 这个课上甚至是允许吃东西的,同学们都是一边吃一边讨论的,让我感觉像是进了一个午餐会,这种感觉很奇特,很微妙。 我感觉我的心好像被什么触动了似的,却又讲不清楚到底是什么。 这堂社会课给我的触动特别大,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是这种课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她们课堂上的那种气氛。 我觉得新加坡的教育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其实在中国我们也有类似的活动,但同学们大都对其兴致缺缺,做这种活动也只是为了记分册上的成绩,而且没有这么正式,相比之下我们做的都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可实施性,在让我自相惭愧的同时也不得不反省这是什么造成的。 我听说这个社会课是莱佛士女中的英才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据说莱佛士女中的学生都是新加坡的精英,我还刚好进了她们的高材班。 我发现他们对英才的教育重在培养能力,相比之下,我们也有重点班,但我们的重点班和她们的高材班目的可不一样,在中国一进入重点班就意味着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的重点班培养了一大批的竞赛机器和高考机器!两相对比,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两国教育理念的不同,也凸显出中国学生的悲哀。 我在想,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应该改一改,毕竟到最后去搞科研的是少数,大部分人要到社会上去工作,我们现在培养的是学究型人才,但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社会适应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目前的中国,大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会被家庭保护过度,生存能力本来就比较低,如果在学校再得不到培养与锻炼,将来在社会上是很难生存的,更不用说有所作为了。 我特别欣赏莱佛士女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她们之间是平等的,就像朋友一样,老师鼓励学生有什么就大胆的说出来,什么也不用顾及,在这里,学生在课上会大声质疑老师,会肆无忌弹的讨论而不用顾及老师的存在,但只要老师示意静下来,班里就不会有人说话。 她们可以在一些课上吃东西,让课堂变得很温馨,吃东西时,反而是他们听得最专心的时候,这是另外一种风格。 我们中国几千多年来的传统是尊敬师长,新加坡的老师可以做学生的朋友,但我们的老师对于我们永远是长辈。 由于身份不同,教起课来风格自然不同。 尽管我认为新加坡师生间的朋友关系令人向往,但我也同时认为中国的尊师传统是绝对值得保留和传承的,如果能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定会更好。 我心目中的完美老师是课上是师长,课下是朋友,既有老师的严肃又有朋友的亲切。 但这样会不会太强求了?3.文学课这可能是我笑得最多的一节课,那节课她们表演小品,讲的是两个人要结婚了,突然出现了第三者,三个人发生争吵,而最终结婚成功的故事。 他们把情节编的很夸张,很搞笑,他们准备了许多道具,表演男人的那个人戴了一个夸张的黑色礼帽!另一个女人穿得可真“土”!一条红围巾围成老大妈的款式,挎一个大红包,一出场就笑破了一干人等的肚子,她们的表演特别传神,她们说得很快,很多我都听不懂,但我从她们的表情中可以推断出她们在想什么,我觉得演得特别精彩,因此害我笑了一节课,肚子都笑疼了。 (下次你有机会看一定要带止痛片哦!)4.英语课这是最令我嫉妒的一节课,你知道她们英语课在做什么吗?!她们在拍DV短篇!学校给她们提供摄像机、电脑、编辑软件。 对她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在学校内拍摄。 我发现大部分组拍摄的都是校园新闻或者校园一角,当然也有小故事,我看到她们制作成功的校园新闻后,觉得拍的真像新闻,就好像记者吧,落落大方,颇有记者风范。 后来看她们的制作花絮,很逗,同时也看得出她们制作背后的艰辛。 5.华文课这是最让我有自信的课,在华文课上大家一律说中文,No English !我刚好赶上她们的听力测试,她们的听力是很难的,连我这个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人听了以后都感觉好多题拿不准。 在这里大家是不学语法的,老师鼓励学生想说就说,不用考虑语法,我在新加坡听到了许多新加坡中文,从语法上说是病句,可与人交流倒是没问题。 我想把它推广到我们的英语学习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少一些语法学习,应该让学生尝试着去说,我觉得语言是一个与人交流的工具,是不是每句话都合乎语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与人交流,新加坡这种学习第二语言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6.数学课我在数学课上觉得自己的水平很高,她们在学三角函数,她们认为很难的题在中国并不能算特别难的题,在我轻而易举的做出那道据说无人做出的题之后,我不禁飘飘然的想,原来中国人的数学果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后来的一道题给了我打击,就是有一道题,我在经过长久运算得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后,我发现题目是求三角形的面积,我心想难道是算出三角形三边长再利用海伦公式求面积,我觉得这也太麻烦了,就问我的学伴这是怎么求得,她告诉我了一个方式,看我不解,还给了我一份资料,上面有推导过程,后来我回家问我学数学出身的老爸,他告诉我这是行列式,是大学的内容。 自此我发现了中国在教学上一个与新加坡最大的不同,新加坡的教学理念是广而深,我们是少而精,很难下定伦说这两种理念哪一种更好,各有千秋吧。 我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是把两种理念相结合,可以泛泛的了解很多知识,对一些重点内容可以搞得很深,讲得很精。 7.大课我不知道这叫什么课,据说每两周的周五,三、四年级的学生都集合在一个小礼堂里一起上,那天学校来了一个黑人乐队,他们带来了许多非洲鼓,他们先在上面表演,后来又逐一介绍鼓的来历、外形和用途,最后他们又请了一些学生与老师上来表演,气氛很热烈,每次表演台下都有人尖叫、嘘嘘,我觉得被她们感染了。 令我感慨的是,借助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了非洲鼓!8.总结我觉得新加坡的教育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但不应全部照搬。 莱佛士女中的校长在跟我们介绍时曾说过,她们的教育方式是适合所有学生中的前百分之三的,也就是说这并不适合所有学生,我以前看到过一篇类似的文章上曾说,她们这种西方式的教育适合好学生,可以培养她们的能力,但同时也会耽误较差的,没有自制力的学生,而中国的教育或许会扼杀掉好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却也督促了较差生的学业,所以说各有利弊。 我想我们可不可以将两种教育的优点相融合,开办一些学校专门针对前百分之三的学生开展这种英才教育,对剩下的学生仍采取传统的中国式教育,这样既保住了好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督促了较差生的学业,我知道这样太过理想化了。 我们还得在这之前解决掉一个根本的问题——高考,我们现在是一考定天下,所以学生和老师才会特别重视考试,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我希望以后中国学生的高考中,高考成绩不再是全部,还可以加入平时成绩作参考,甚至于我们能否加入一些能力考试,我知道这些在短时间内都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希望中国教育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 听说最近国内关于建立女校和男校的事也正讨论的沸沸扬扬,我觉得关于这件事利弊参半。 女校是有她的好处的,莱佛士女中的校长曾说,“如果男女合校,那么其中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是属于男生的,而在这里所有的机会都是属于女生的。 ”我们知道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在一些活动上男生比女生会更加活跃,表现也会更突出,可能由于男生比女生更有责任心、承受能力更强、心胸更加开阔、更爱表现自己,所以男生在做一些事情上的机会会比女生更多。 但是在女校所有的机会都是属于女生的,女生会有更多的机会。 再者说,由于男生和女生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适合他们的教育也是不同的。 在分校之后,他们会得到更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比如女生会有家政课、烹饪课,男生会有木匠课、电器修理课等,他们的课外活动也不尽相同,女生会侧重于乐器或红十字、童子军之类的活动,男生会偏爱运动、电脑、科技一类的东西。 但是反过来看,男女分校会使学生与异性的交往能力下降,将来到社会中,他们会很难与异性相处,但是任何工作都不是单一性别的,这种与异性合作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而且,这种分校会使他们对异性的好奇心高涨。 在女校,只要是四十岁以下没结婚的男老师,都有女生崇拜。 在女校,经常会有人指着一个很普通的男老师问我“他很帅吧!”,听说在男校与女校的学生与异性交往的机率是普通学校的数倍。 还有,在女校我见到不少长得很“帅”的女生,据说有很多女生暗恋她们,给她们写情书、表白。 我觉得男女分校使这些女生的心理产生问题,她们这种心态一定要调整过来,而对她们而言最好的办法是男女同校,所以说我还是觉得不分校最好。 二、校园生活———看小事的背后1.由升旗看学生自主我发现莱佛士女中的周一训话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像升旗队的练习都是学生自己主持的,老师一般不在场,即使在场也绝不说话,不指指点点,一切学生自主。 在仪式上,一切由学生主导,连校长都只有在同学请其讲话时才能讲话,她们会在周一颁奖,比赛和奖项都是由学生组织的,学校是没有权利过问的。 在莱佛士女中,学生权利大的惊人,这在中国是想都不敢想的。 2.由图书馆看学生素质这里的图书馆里面有一个电脑室,学生可以在这里查资料,做报告。 要是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里的图书馆,那就是:静!这里外沿是杂志,有沙发可以在阅读时使用,我发现她们坐在沙发上的姿势或许散漫,但翻书时却很静。 (这里甚至有许多中文杂志是与中国同步的,比如:《读者》、《花季雨季》、《少男少女》。 )里面是书籍,要坐在桌椅上看,因为这样便于记笔记,我发现同学们在图书管里决不说话,连搬椅子、取书都特别轻。 这点倒是和中国很像,中国的图书馆也很静,但同学不会像这么注意,有时搬椅子会弄出声响。 她们图书管里可以借CD、VCD和DVD ,而且图书馆里有播放区,可以看盘。 三、校园惨事!!!1.我在体育课上被整得很惨,我被迫学习了单人仰卧起坐和可怕的女式俯卧撑,更悲惨的是和大家一起学橄榄球,我拿不住掉了很多次,丑大了。 2.在一个厕所中,冲水按钮在下面,淋浴按钮在上面,下面的按钮有点生锈,按不动,大家就拧上面的,“哗!”,弄了一身水,哎,谁教那喷头那么高没看见呢,我知道我们中就有三个人牺牲在那个喷头之下,比如我吧!3.我在莱佛士女中吃了很多顿饭,每次我都用我生涩的英文与之买饭,觉得极为别扭,直到最后一天我才知道,卖饭的都讲中文,大家都用中文买饭,气死我也!四、五彩斑斓的活动1.其乐融融———全民狂欢———种族和谐日我觉得新加坡是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乐土,在这里你会发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是平等的,真是一个种族融合的世界。 我们在那里刚好赶上她们的种族和谐日,在那一天同学们不用穿校服,他们穿上不同种族的衣服一起狂欢,我看到一些很怪异的景象,比如穿着唐装的金发碧眼美女,还有身着印度服饰的中国美眉,看上去会有些不伦不类,但是我却从中感到了种族融合的快乐,在这一天,学生会摆许多摊位出售自己制作的风味小吃,我买了一些来吃,味道真得不错哦!还有许多民族表演,其中有一个中国音乐会,她们用中国民乐表演了许多曲目,比如:《梁祝》、《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渔舟唱晚》、《二泉映月》。 他们涉及的乐器很多,有二胡、古筝、琵琶、萧、竹笛、扬琴,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 她们技艺精湛,让我心悦诚服,听着乐曲,我仿佛回到了古老的中国,悠扬婉转,令人沉浸其中,回味良久。 她们还有风情表演,其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老挝的求婚风俗,演员的穿着很地道,表演也很到位,我觉得很有趣。 后来有一个印度舞的表演,跳得特别好,让我看到了印度风情,听说那个舞是家长们跳的,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她们说这是狂欢日,没有什么不可能,家长也要与生同乐嘛。 2.激情上演———观众狂野———国庆节预演我们这次特别走运,有幸参加了新加坡的国庆日预演,场面火爆极了,我觉得就像演唱会现场一样气氛高涨。 在我印象中国庆日该是严肃的,像中国的国庆日,在天安门城楼前阅兵,整齐而肃穆,就算是在联欢会上,观众们也是很冷静的,在新加坡可就不同了,这里的观众实在是太热情了,观众席是一个环形的,中间有一个椭圆形表演场,主持人在上面跑来跑去,所有的观众都穿着统一的红色国庆背心,每个观众都领到了一个大包,里面有吃的、介绍册、红色雨衣,还有一堆造势工具,比如:国旗、鼓、一个装满种子的封闭的易拉罐,每次一摇会出很大声,还有一个小手电,(配有两节电池,它在后面起了大用。 )这里有几个特色,表演一到精彩处,大家会大喊:“啊!”,激动时会一起高歌,当有歌手歌唱时,大家会用我先前说的那个易拉罐为它打拍子,激动时还有人敲鼓。 他们会造人浪,就是在主持人的指挥下,人们依次站起来再坐下,从远处看像海浪一样,壮观极了,再配上人们的尖叫当音响,感觉棒极了!会场固然很热闹,可也有很安静的时候,比如:总理来的时候,军队入场时,唱国歌的时候。 那一刻,大家突然变得很严肃,连我也被这种气息感染了。 到后来天黑了,人们就都打开并摇动手电,远远望去,像满天星光在墨蓝的幕布上闪亮,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心也随之飞翔了。 到后来走出会场,我觉得我的嗓子都喊哑了,我感觉太痛快了。 五、社会万花筒新加坡的路很窄,一般的路去往一个方向的只有一车道,大路也不过只有两车道,新加坡道路上的车流量很大,但是行驶有序,车速很快,我在新加坡从来没见到过塞车。 在小区里,道路特别窄,走两辆车刚刚好,有时候路边停着车,和所停的车在同侧的人会把车停在车后,让对面的车先走。 (当然小区内的车不多)我常说,中国人特别“聪明”,经常在开车时见缝就插,不守规则,只图自己快,结果造成堵车,大家都走不成。 我觉得新加坡交通的成功之处在于守规矩和礼让他人,新加坡是一个充满秩序的国家,这点值得所有“聪明”的中国人学习。 新加坡人很准时,我从未见过他们迟到。 初到新加坡时,我曾收到一个行程表,上面有具体的活动时间,在后来的十天中,我发现这些计划都按时执行了,不管有多大困难,新加坡人都尽量奉行准时。 新加坡人一天吃六顿饭,早餐、加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但是他们每顿饭吃得不多,我在新加坡期间,他们常热情的请我去吃加餐,但是我发现我还是不习惯一天吃六顿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在新加坡大家很讲究lady first,男士们是很有gentleman 精神的,我去我学伴家,她父亲在上下车之前都会为我、我的学伴和我学伴的妈妈打开车门让我们进去或出来,我突然觉得自己跟公主似的。 哎!中国怎么就不多见几个这种绅士呢?!在公共场合一切lady first, 作为女士的我可以先上车,先下车,先吃饭,连重的东西都有人帮忙提,我觉得仿佛置身天堂一般。 为什么中国就不多几个gentlemen呢?PS:1.你知道吗这里只有上午上五节课,下午是课外活动或回家。 2.莱佛士女中的房子像迷宫,走在里面会迷路。 最让我伤心的是我经常找不到食堂,饿死我了!呜~~~呜~~~3.你知道吗莱佛士女中真的一个男生也没有。 4.在新加坡上午九点左右是要吃加餐的,而且吃的和正餐差不多,听说少食多餐可以减肥,难道新加坡人都胖到需要减肥了吗?5.告诉你哦,在莱佛士女中,作业大都是写报告或小组合作,不像你我的作业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羡慕吧!6.在莱佛士女中,老师厕所和学生厕所门上的图标是不一样的。 7.在莱佛士女中,除了食堂以外的地方是禁止吃东西的,no eating!(在一些老师允许的课堂上也是可以的)8.在新加坡,在汽车上是绝对不许吃东西,不许大声说话的。 新加坡游记经过5个小时的旅程,终于到达了新加坡,一踏上这片土地,第一件事就是先脱掉厚重的冬衣,换上轻松的T恤.新加坡全年温度大约维持在20℃-32℃之间,气候可以说是四季如夏,温暖而潮湿。 在往饭店的路上,我对于新加坡的第一印象,就是街道十分整齐清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难怪新加坡被誉为花园城市。 到达新加坡的第一个晚上,我们首先去游玩的是夜间野生动物。 在那里,您能与犀牛对视,可以领略到土狼的嚎叫。 这里生活着100多种共1200多只稀有野生动物。 你可以步行游览,或可乘电车轻松地游览。 无论您选择何种方式,夜间野生动物园都是一次不可错过的荒野历险,同学们都是在紧张的气氛中不断的惊叫着结束了游玩,出了公园大家都感到刺激和惊险。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我们回到了舒适的宾馆,美美地睡上一觉,准备迎接更为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游玩的生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除了每天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外,还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 同学们快跟我一块去游玩吧!克拉码头是购物、就餐、娱乐的天堂,有200家商店、餐厅、酒吧和娱乐场所,这些地方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在那里你能充分感受到独特的新加坡气氛。 裕廊飞禽公园(Jurong Bird Park)是全球最大的鸟类动物园之一,园内有600多种、8000多只各色飞禽,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鸟类的生活。 特别是那里的鸟类表演,令我们捧腹大笑。 在民族色彩丰富的小印度给我的感受也很深刻,一走进那里,一股浓烈的辣椒气味就会扑面而来。 商店里陈列着银器、铜器、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宝。 进入这个区域,身边印度人来来往往,特殊的服饰妆扮,让我彷佛置身于印度城市。 而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圣淘沙,那里有丰富多彩的节目,为喜欢阳光的游客提供了多种海上运动,有脚踏船、水上踏车、划船、冲浪和划香蕉船。 在动感电影院中我们尽享欢乐与刺激。 走进海底世界,我仿佛进入了五彩缤纷的梦幻世界,在那里有2500多中海洋鱼类,我第一次看到了凶猛的鲨鱼,在着神奇的空间里,我决得自己就像条快乐的鱼儿,自由自在的在深海里游来游去。 到了晚上高科技的音乐喷泉,将灯光、激光、色彩和音乐融合起来。 恰似一曲美妙的芭蕾舞曲。 在喷泉的后面就是新加坡的象征狮头鱼尾像了。 狮头代表传说中的狮城新加坡,鱼尾象征古城单马锡,并代表新加坡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 鱼尾狮雕塑矗立在玻璃水波雕饰基座上,夜晚设在基座下的灯光就会将鱼尾狮照亮。 鱼尾狮会从口中喷射出冲力强劲的水柱。 不远处的小鱼尾狮坐立在造型独特水池中,也会与鱼尾狮呼应,喷射水柱,使我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在新加坡我们在最优秀的学校中学习。 通过10天紧张的学习生活,同学们增长了许多知识,提高了英语水平,特别是大家都交到了许多异国朋友。 学习生活虽然短暂,但我们还是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在离开新加坡的时候,朋友们都来送我们,在道别声中,我们都留泪了……总之,新加坡的事说也说不完,需要同学们亲身去体会,才能感觉到其中的乐趣。

越来越搞不懂,大家都这么努力地生活着,为了什么求解?

不同的人估计就有不同的答案吧。 对于我来说,我只要能让父母过的好一点就好。 我家是传统农民,小时候父母都是种地,后来是打工供我上的学,他们总是很勤俭,现在我自己工作了还好一点,以前常常都舍不得买这买那。 理想大一点的人,估计就是想打造自己的事业,他们有头脑,有想法,想成功。 最多一部分人应该是为了实现财富自由吧 为了什么?恐怕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吧!你敢说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买房,几年过后你发现存款只够付个首付!有人说为了孩子,但是孩子身上花到你赚的一半了吗?都是浑浑噩噩的活着,也许为了一份踏实吧。 我自己两套房都装修了,车子也有了,存款也有大几十万,一个孩子上二年级。 但还是起早贪黑的赚钱,也不知道为什么,确实很累,每天休息时间只有4个小时。 也许就图每天点钱的时候比较开心吧。 除了这个我真找不到什么动力。 1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折磨自己,因为我在随波逐流,因为大家都公认只有努力学习,才有可能过好,生活会变好,可是我我发现生活变得越来越累。 2.对生活的累,对人际关系的累,对未来在 社会 立足的,恐惧。 我根本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办法解决我的问题,自己都没有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十几年让我觉得很累,想要放弃,可是我想想我身后对我的好的,我又坚强起来,继续学习,虽然这样的笨拙的方式,让我真的进步很慢,很压抑,很痛苦,很坚强努力,但想想世界上的人总有人过的比自己还要辛苦,我就觉得这点困难,挫折怎么就这样把我打败了呢。 3.对自己好,就要认认真真的好,对自己狠,那就管好自己的心智,不要觉得烦,不要觉得很难,我们美好的国家都能从那时候艰难的时代走到和平的富强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引起为骄傲吗,我们不应该坚强吗,我们不应该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吗,因为别人已经有人去做了,只有自己没有人做,勇敢的做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去做那个优秀独特的自己。 4.总是想,看到别人做自己,总会有人站出来指手画脚的,要他觉得别人应该怎样子的,我就觉得很生气,也很气恼,后来这样的气恼多了,也一点点的变强大了,不再因为外界一点点的风言风语,就委屈,受伤,我觉得自己有在变坚强。 人年轻的时候,总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奋斗,今后活出个人样来。 但生活很现实,人样不是靠个人的努力换来的,包含了很多的外在因素。 后来逐渐朋一反少了,也都结婚了,那自己也结吧。 结婚后,为了家庭和今后的孩子,努力工作养家。 等孩子出生后,又是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 而突然有一天,想着当初我父母也是这样照顾小时候的我吧?就赶紧买补品给家里父母送去,但听说有了孙女后,非让搬过去一起住,说方便照顾。 最后是两位老人天天乐呵呵地干这干那。 等女方父母听说后也让搬到他们的城市中,两位老人也是一天笑呵呵地忙这忙那。 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孙女一辈的身上,这是辛苦中存在真心乐吧。 通过这些事,每当回想起来就感觉自己当了爷爷后也是这样地吧?而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家庭也是如此吧? 从中不难看出,中国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普通家庭,正是这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承载着中华民族血脉连续不断的传承! 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啊。 我也是结了婚才想着努力生活。 结婚前完全没这想法,天天到处玩。 上网,没事就和朋友约出去浪,根本攒不下钱。 当时想着也没必要攒啊,父母都在上班也不需要我养,我把自己照顾好就行呗。 现在结婚了就大不同了,总觉得赚钱是男人的事,自己得努力啊。 父母也一天天的老去,将来也就得自己抗担子了。 小孩费用一年也不老少。 想想这些怎么能不努力,再苦再累你也得扛着,谁让你是男人尼。 难啊。 这些东西到了年纪也就能慢慢体会了,很懊恼之前的不务正业。 但也没有后悔药吃,自己在努力吧。 希望大家都能活的轻松一点。 加油。 喜欢的留言转发关注哦。 谢谢。 总体来说,在北大的前几年我还比较懵懂,虽然觉得学长、学姐都似乎被一种洪流裹挟着,所有人都在准备出国、进四大、去投行,但我还是按照大多数人觉得“好”的路在走。 到大四时,正好有一个去剑桥读文化创意产业风险管理MBA项目的机会,对方看我在学校有创业经验,开过实体店,又对文化创意产业感兴趣,就给了我offer。 毕业后我就去了英国。 但是读了一两个月,我觉得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就退学回来了。 当时的契机有两件事,一是东方卫视有一个纪录片节目叫“体验中国”,那一年要选择3名大学生,一年时间里走遍中国所有地级市,只坐火车和 汽车 ,不停地和人做访谈、写专栏、拍片子。 7月我去英国的时候,这个比赛还没有出网上投票的最终结果,但到了9月,他们打电话通知我入选了。 他们知道我已经在剑桥了,以为我不会回来,没想到我当时就脱口而出说,帮我买机票吧,我要回来参加。 这个决定与第二个契机有关,就是那年6月下旬,我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因为抑郁症,在新加坡跳楼自杀了。 在此之前,我马上就要去英国了,5月份我去新加坡玩,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想好要出国了吗?我说,还没有想好。 她说,没有想好就不要出国。 她的生活在外人看起来非常好,但是当时去新加坡,只是因为家长、同学、同事都觉得很好。 她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这份工作是通过新加坡的人才引进计划出去,可以拿到身份,还可以给她一份不错的收入。 所有人都觉得她应该去,但是她自己不喜欢。 她在那里坚持了一年多,然后自杀了。 那边没有人处理她的后事,她父母不懂英语,而我正好签证还没到期,我就去帮她料理后事,做认尸、尸检、防腐处理,尸体先运到韩国(因为只有大韩航空承接运送尸体服务),再运回北京、西安,整个过程足足用了两个多月。 那一段时间我非常累,同时自己也有些抑郁。 我没有想到随波逐流会有这样严重的后果。 一个人会因为过着他人看起来光鲜、但自己不喜欢的生活,而痛苦到用这样一种方式结束生命。 7月份从新加坡飞回来,早晨6点回到北京,那天正好是北大的毕业典礼。 我领了毕业证,十几天后就飞去了英国。 那时,家人朋友都在祝贺我,但去英国后的状态不好,MBA学的东西不是我喜欢的,在剑桥那个小镇上,下午4点街上就没有人了,宿舍的床铺很窄,每天看着外面的雨或者草坪,哪哪都让人觉得悲伤。 所以当东方卫视的那个机会出现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其实那个时候,我也不太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想到走走看看,而事实证明,接下来参加那个项目GAP的一年里让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我的一个感受是,GAP那一年给我提供了一个档口,让我可以认真的思考。 很多人都没有给自己这个档口,没有给自己一段足够的时间,比如,他们总是觉得应该珍惜时间、骑驴找马,从一个身份跳到另一个身份,从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人生永远是无缝衔接的。 但我觉得,想不清楚的时候,你最好能够停下来、看一看,会比较好。 当你太怕错失机会,反而有可能失去更大的机会。 而且,人的意识是流动的,如果进入到某一个工作或者环境中,就会不自觉地被改变、影响,比如你本来想做另外一件事,但你已经在手头的事情里待了好几个月,你就很难再跳出来。 其实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活着不难,只要你不追求很高的生活条件。 即便你比较艰难地生活一年,但是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确定了未来十年的职业和发展路径,那你之后都可以好好奋斗,拥有稳定的收入和持续的满足感,那我觉得这一年是划算的。 你一定要尝试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档口,努力地去体验。 (二) 记得毕业时很多人没有想清楚就随波逐流,留在北上广、跟随出国潮或者被大公司洗脑,但是他们真的想清楚了吗?这真的是自己的需求吗? 大多数人不见得是这样。 可能就是听爸爸妈妈念叨了,周边的朋友念叨了。 很多人不断地跳槽,在四大做Excel表格和印文件,活在那个泡泡里。 更可怕的是,如果不做及时的调整,就会变成一种路径依赖,慢慢地磨去了棱角,也越来越难以承担改变的风险,就这么将就下去了。 如果你不想做学术,为什么要读博士?不需要人际关系的话,为什么要去读MBA?人生苦短,需要把劲往一处使。 我现在倒回去看,当时没有被卷进洪流的人,现在反而发展得会比较好。 其实我当时并不是没有衡量各种因素,我也做了分析,只不过我的分析是从自己着手的。 比如在放弃剑桥的时候,我会问自己,剑桥能给我带来什么?首先,这一年的学习给我带来的用处不大,它只会给我一个学校的名头和能够进500强、咨询公司这样的机会。 但是当时我自己已经比较确定,不想找工作,更想要自己做实业,所以这个文凭和其附加值对于我来说是没有价值的。 而去英国读硕士要花几十万元,这些钱足够我在国内开始创业了。 所以,我就自然地做出了这个决定。 我每一次的选择都看起来很“无厘头”,好像都是放弃了别人觉得是更“好”的:我放弃了剑桥,之后没有留在北上广,而是回了宁夏,做了一个看起来门槛不高的工作(而且大家都觉得茶叶是中老年人做的),现在又去了老挝。 但是实际上,每一次我都是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选的是我最能做下去的事情。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获得信息很容易,很多人总是希望别人给你借鉴或者是指导,其实是一种懒惰和逃避。 大家在面对“如何开始一个职业”、“如何做好一件事”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常常会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比如,有的人在还没开始健身的时候就说我不喜欢健身,我不想练成那种大块头,其实你可能三年都练不成大块头;有的人都想成为一个导演之后要怎么样,说我想成为一名导演,但是 娱乐 圈太乱。 想这么多,你还不如去试试看。 在GAP的那一年里,我有一个采访对象是云南很有名的普洱茶老板,他对我说,你如果感兴趣,可以来做大西北地区的经销代理。 我妈妈很喜欢喝茶,我又喜欢传统文化,所以我对茶叶也挺感兴趣。 到GAP结束回家时,东方卫视给了我一个offer,但我还是决定先从卖茶叶开始做做看,虽然我对这件事还完全没有概念。 一上手,我就懵了。 第一批货60多万元,大概200多件货,货卸下来我惊呆了,把两间房子堆得满满当当。 物流师傅只管卸货,我光是把这些货从楼下拎上楼,就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 怎么卖呢?我之前也没有做过销售。 我首先认认真真把每一个茶喝了一下,感觉了一下茶的口味,然后慢慢开始租店面、装修。 但开始卖之后一切就都挺顺利的,而且我发现我的文化知识对于茶叶销售也很有作用。 从卖茶开始,我逐渐明确了自己兴趣的源动力,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我喜欢一个东西“从无到有”的这个过程。 所以我比较喜欢接受新的东西,我喜欢“创造”这件事,但是不太喜欢“维护”。 我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也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从卖茶开始,我开拓了整个西北市场,还发起了现在中国、美国、老挝三方合资的茶品牌开发,已经在老挝成立了公司,把那里的茶厂从一片荒山建起来。 我业余做的文创产业投资也是,我负责立项,也就是发现和扶持新项目。 这所有的努力,其实都围绕着我的那个源动力,明确了这个以后,我就很容易选择。 因为做生意很符合我那种“从无到有”的成就感,性价比比较高。 如果做雇员,很多时间要放在人际关系或者其他的事情,你要迁就这个那个,效率就很差。 很多时候我就觉得,人生所谓的条条框框其实都是自己背上来的。 我以前总觉得,父母很希望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虽然在回宁夏卖茶的时候他们表示很震惊,但我很快就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后来发现对他们也没什么影响。 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 至于那些更远的人,比如亲戚朋友,在我回到宁夏之后都会说,你怎么去了北大、去了英国,绕了一圈又回银川了呀。 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候就会很难受,觉得被人看不起了。 但其实别人也没那么在乎你,你的生活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他们也就是见面时跟你聊这么一嘴。 但很多人,就因为这样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觉得回来就很没面子,在他人眼中是个loser,是在北上广混的不好。 有的人,明明在北上广也过得很开心,但父母或者亲戚就会说,你是不是在外面生活很辛苦,还租着房,他们也会给自己背上枷锁。 太在意别人评价的人,别人说他不开心,他们就真的觉得自己不开心了。 但实际上,开不开心只有你自己知道。 而你只有不断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无论是停下来思考、体验人生,还是努力尝试、找到动力、围绕源动力做好每件事,你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的选择,并获得这个选择权。 以上。 原文发表于“在选择人生道路这件事上,我不曾被一种洪流卷走”|KY访谈:2016年给过我最多启发的一个人人生必定是充满痛苦的,但并不总是痛苦的。 人的痛苦,本质上源于自己的无能,并不是来自于宇宙沉寂, 社会 效率低下这些宽泛空洞的问题,因为不真实。 什么是真实?真实就是,你深爱一个人却被分手,你工作努力却运气不佳难以升职。 真实就是,当你醒来爱人还在旁边熟睡,当你你工作疲惫下班回家却看到孩子嘻笑玩耍。 生活是真实的,它与你紧密相连。 痛苦来源于生活,你能切切实实感受到。 人在遇到选择时,会想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会牵涉到具体的生活,要找什么样的女朋友,要去哪里工作等等。 这些问题很真实很直接。 人在遇到困境时,也会想很多问题,包括生死轮回,宇宙幻灭。 这些问题往往比较沉重,但想不通就是想不通,本质上不会让人痛苦。 题主目前想必是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你感觉痛苦。 你可能会思考宇宙的真谛,也可能会思考生活的意义,还可能会追问我是谁。 如果题主能进一步认识到生活的真相,那就要恭喜题主了。 当你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了解并接受了真实生活中看不见的交易规则后,你自然会努力的。 当发现自己处于困境后,从书籍中可能会得到一些慰藉。 但要想尽早脱离困境,你必须分析清楚问题的根源,这样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比如说,如果你找不到女朋友,你就想办法提升自己,穿着打扮,身材气质,言谈举止等等。 如果工作不顺利,就想清楚到底难点在哪里,一点点努力,坚持下去。 如果你知道问题,并且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不努力,那你就是懒,就继续痛苦自怨自艾吧。 哦,对了,你所说的高智商人,比如学物理的,他们的痛苦会来源于这个方程我求解不出来,然后我发不了paper,我没办法毕业。 而不会来源于,当太阳毁灭后人类可是不是要消失。 大家都在忙着解决具体的问题,为生活努力着,而那些太大的问题,大家也只是聊一聊,不会感到痛苦的。 大家这么努力的生活着为了什么?是啊,为了什么,我认为:为了诚认自己是人!不是狗。 想做人,就要办人事。 时时刻刻想着爱家,爱国,爱他人,活的才有意义! 自私,无德,无老道少,无国,无家,视他如粪土,一心想着害人的人渣,这样的人活着也没意义,也不幸福,也没性趣!也不知道为啥要活着!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和理解。 第一,为自己而活,为自已的亲人而努力地燃烧自己,竭尽所能的释放自己的光和热,期望用温暖和光亮照耀自已的小圈里的亲人或朋友。 第二,为他人,为大众,为国家民族大义,舍生忘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每一个人,自从来到这世间,就是为活着而活着的:这也是动物们活着的依据。 可我们人类,号称是高级动物,具有超智慧的生物,当然不会这么容易满足这种基本的生存方式。 所以,从古至今都有历代的圣贤们,大义凛然地、道貌岸然地、奋不顾身地、前赴后继地跳出来,指手划脚地教人们:这样活着才有意义,那样活着才有价值。 然后再订立仪规,不得违反!并且身体力行的做一个行为世范,以期后人效仿宗法,打着为国利民的幌子,行着贪名逐利的勾当:还美其名曰:‘’为人类的文明进程放光发热‘’。 无怪乎老子在《道德经》里面深恶痛绝地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并号召人们要绝圣弃智,返朴归真。 此智非真理之智,乃智巧之智,实为一已之私之世知也。 若人人为一已之私利,惘顾天理,悖良心行事:纵然挣得万贯家财,珠玉满堂:又有何幸福可言! 所以,人要从一己之私,从自我之小圈子里脱离出来,进入到大我的奉献自已,燃烧自己,利他人,利大众的光明境界中去,才能让生命的光华绚丽多姿,姿彩纷呈。 生如莲花,死亦安然! 就像无情识的沙子、石子、水泥一样,放弃自我的生命,舍弃本有的精彩,融入到混凝土的大我生命中,积小力而成大功,尽微光而聚宏大之光明,倾全力而为,以致入无我之境。 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我们为什么努力活着,答案千人千面! 我认为活着就是为了延续文明!当我们为了生活劳累奔波时,不要抱怨,因为文明不经历苦难怎么会灿烂 ,生活不经过辛苦怎么会幸福!我们不应追逐不劳而获的价值理念,这违背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天耀中华,苦难中开花”,往大了讲,我们要为传承中华文明更加灿烂辉煌而努力活着,往小了讲,我们要为家庭谋幸福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价值定位而努力活着。 努力活着,弘扬优良家风,传承华夏文明!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双减后反而让家长更焦虑,家长该是躺平,还是继续鸡娃?

双减政策一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一直在考虑到底对孩子的教育是应该怎样?毕竟之前我们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于是给他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可是在这样高压的学习情况下,孩子的成绩有所进步,但更多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却出现了问题。

现在双减政策出来了,想着给孩子减轻学业压力,给家长减少教育难题,可是我们在教育时却不知道是到底该继续鸡娃还是直接躺平?其实我个人觉得双减并不是单纯的躺平或者是鸡娃。我觉得应该是引导孩子学会学习,享受学习,不去抢逼着他们学习,但是还要去引领他们去学习。可能说到这,大家会觉得有点弄不清楚我讲的是什么?那么我接下来大概的说一说我个人对于双姐孩子教育的一些想法。

第一,适当给孩子减轻压力。在教学生涯中,经常有孩子会跟我说,老师,我真的不想放假,也不想放学,因为我妈给我报了很多补习班,我放假了,比我在学校还要辛苦。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越来越讨厌学习,因为他觉得学习是痛苦的。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要适当的给孩子减轻压力,不要给孩子报大量补习班。我们应该先帮助孩子把基础打牢,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询问老师,他较为薄弱的地方是什么?然后暑假的时候陪着孩子用游戏的方式做题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孩子的学习。

第二,不要认为双减了就可以,不用管孩子的学习。要知道孩子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即便是双姐也应该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而不是完全不管。孩子年龄还小,他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可以去引领孩子学习,比如说让孩子了解到学习对生活的重要性,让孩子知道学习也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学习能够让他做成很多事情,当她能够从学习当中获得成就,她就会喜欢学习。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aijing/6367.html
足协有何顾忌 归化奥斯卡
271QRX 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