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传给更多人 汽车裁员

自3月21日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发布内部信反思公司战略与执行后,时隔近2个月,理想终于开始“广进”计划。

多家媒体报道,理想汽车在五一假期后开始裁员,比例超过18%,按照其2023年底拥有近3.16万名员工计算,此次裁员涉及的人数或超过5600人。

上周,电动湃在《理想汽车:真的走出泥坑了?》中也表明了态度:谨慎判断,理想汽车即便如今有触底反弹之势,后市如何,仍然有很大不确定因素。

或许,此次裁员带来的降本增效,能够消解后续发展中部分不确定因素,但在行业寒气弥漫的情况下,如何穿越这个周期呢?

此次,理想汽车裁员优化早有苗头。

4月初,一位自称为理想汽车员工的账号在社交平台爆料称,理想目前新offer全部暂停审批,17(级别)岗以上会有少量股票,但可能与绩效等考评挂钩,低绩效无法套现。理想全部预算缩减30%以上,由于目前人员架构仍按照年度目标销量80万辆布置,人员相对冗余,下一步将要裁员。

5月初,陆续有内部员工放出消息,理想汽车内部开始逐渐裁员,首先“动刀”的是人力资源部门。另外造型部门、生产以及供应链相关部门均有不同比例的人员调整。

据21财经报道,在此次整体优化中,销售服务运营部门优化超过400人,招聘部门从原来的200多人缩减至40至50人,智驾团队会缩减到1000人以内。

据了解,理想汽车的管理层在4月底通过了最终的裁员名单,这轮员工优化计划于5月第一周正式启动,预计大部分将在5月底前完成。

我们可以读出几个关键点:

一是为什么裁员?

理想在去年销量大涨的情况下,人力资源规模持续上涨,一年内招聘了1万多人,总数超过了3万人,仅次于蔚来,不可避免出现人力冗余的情况。

2024年3月底,理想汽车基于多方面的考量,进行了一轮降价,并将其销量预期从80万台下调至56-64万台。在销量放缓和目标下降的趋势下,人力冗余的迹象愈加凸显。

二是为什么裁纯电和智驾团队?

这应该是让很多人困惑的点,纯电车型是未来、智驾是用户买车关注的重点,理想汽车就如此“断舍离”?

4月3日,理想汽车宣布启动矩阵型组织2.0升级,并进行多个部门的组织架构调整,原MEGA车型负责人被“雪藏”。

去年10月,理想汽车大力向外招聘智驾研发人才。彼时,理想汽车给出的薪资水准属行业第一梯队,部分人才跳槽可获高达50%以上的涨幅薪酬。

但截至目前,理想汽车智驾水平及进度距离行业第一梯队愈来愈远。

基于上述事实,我们不妨猜测一下,2024年增程车型仍将是理想汽车发展的重点,智驾方案也存在外包的可能性,不会固守全栈自研的道路。

只有这样的策略思考,理想汽车才会做出这样的裁员结果,以成本换发展时间,同时保证人员置换,技术持续发展的自由度。

目前,理想将开源节流的操作全部做到,为自己激进的80万辆目标买了单,至于能否奏效,就要用时间来说话了。

理想相对迅猛的裁员,吸引了多数人的目光,但其实近期裁员的车企,却不止理想一家。

近日,广汽本田发布了裁员公告。相关内部人士透露,本次裁员行动将持续至8月,其中5月将是较为集中的时间段。目前已有约1700名员工选择离开,占到了合资公司总人数的14%。

更早之前,特斯拉中国区也进行了裁员,涉及多个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服务人员、工程师、生产线工人和物流团队,有些部门将裁员30%-40%,个别部门裁员比例高达50%,其他部门普遍在20%左右。甚至有消息传出,特斯拉中国的市场营销团队也被“一锅端”裁掉了。

市场竞争不是人情世故,更可能是迅猛的裁员公告。而这也为纷繁复杂的2024年,加了不一样的注脚。

2024年,以“油电同价”为标志的新一轮价格战、墙倒众人推的舆情事件、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量发布会,“频频致敬”也不能掩盖市场的腥风血雨,更似一部江湖气极浓的书剑恩仇录。

多方裁员正是腥风血雨竞争后的结果之一。

事实上,特斯拉和诸多合资公司的“员工命运”,自去年以来,这些车企的销量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程度远超往年,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优势,终于溢出到了燃油车市场。

市场份额的下降、车型产品的老旧,必然无法支撑如此多的人员开支,裁员以存实力,以后再图反攻是一个不难的选择。

沿着这个思路来思考,如果去年合资品牌份额折损严重,那今年的豪华品牌也正在经历同样的剧情,或许明年我们也会看到不少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裁员的消息。

当然还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所有车企裁员果决的速度都比以前大大加快了,例如去年在两周内裁员数千人的蔚来。

我们进一步思考也会发现,裁员只是市场发展不好、消费不振的一个具象的结果,是员工,也是用户,背后也有家庭,才会如此受到关注。

波士顿最新的报告显示,国内宏观经济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意愿,包括首购、增购,预估过去五年累计抑制了3000万辆需求。

需求减缓的滞后性,终于在2024年传导到了每一个车企,也就有了多轮裁员。

理想、特斯拉、广本都不会是最后一个,寒气会继续传导下去。

用一句话来总结全文,裁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理想、特斯拉、广本在裁员的同时,更应积极加大在纯电汽车、智能化等领域的投入,以应对市场波云诡谲的变化。

谋大势、早布局,做减法有时容易,而做加法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接连降薪、裁员 全球车企疫情下自救御寒

日前,底特律汽车三巨头接连宣布降薪、裁员。除了降薪、裁员,车企们也开始通过下调年度销量目标,推迟电动化、自动化项目等缩减巨额开支,保持现金流应对疫情冲击等方式来自救。虽说降薪、裁员对于车企来说能够缓解眼前困境,但长远困境还需另寻妙招。

编译/蜡笔新

当席卷全球的疫情给汽车行业按下暂停键,全球车企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通用汽车临时降薪两成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6日,通用汽车表示正在冻结新车项目的工作,并将推迟支付白领员工的工资以节省现金。与此同时,该公司周四表示,将把关闭北美工厂的时间延长至3月30日以后,且暂无法决定何时才能恢复运营。

其中全体受薪员工将临时降薪20%,以期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为公司节约现金,该决定将影响近6.9万名员工。

上述降薪决定自本周三(3月25日)起生效,员工被临时减除的薪水将在明年3月15日之前一次性付清,并附有利息。同时,该公司高级管理团队将接受最高10%的减薪,并推迟支付20%的现金薪酬。

此外,通用汽车还将让不能在家工作的6500名员工休假,因为其中很多人是在工厂工作的工程师,在恢复生产之前,他们的工资只发放此前总工资的75%,并保留工龄及健康福利。

通用汽车预计这些紧缩措施将为其节省大量现金。自上周暂时关闭北美工厂以来,通用汽车一直在努力改善其资产负债表,周二曾宣布将通过从现有信用额度中借款160亿美元,将现金储备增加一倍,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冲击。

通用汽车发言人吉姆·凯恩(JimCain)在电子邮件中说,“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危机爆发之前,通用汽车的业务和资产负债表非常强劲,我们现在采取的措施将有助于确保危机结束后我们能尽快恢复增长势头。”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汽车产业信用评级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汽车业,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和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InvestorsService)周三将通用汽车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福特高管部分酬薪推迟5个月发放

与通用汽车对应的是,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造成工厂关闭、销量下滑、财务面临巨大压力,标准普尔全球评级(S&PGlobalRatings)将福特信用评级下调“废品级”,并警告称会进一步下调后,该公司宣布了将削减高管薪酬。

福特汽车表示,从5月1日起,该公司前300名高管酬薪的20%至50%将至少推迟5个月发放,其中执行董事长比尔·福特(BillFord)全部工资将推迟发放,而首席执行官韩恺特一半的薪水将延期发放。

韩恺特称,福特汽车的目标是在不裁撤工作岗位的前提下度过当前的危机。做出上述决定,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形势已经严峻到一定程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希望福特的现有的所有团队成员均能留下来为危机过后的重振做出贡献。

但韩恺特指出,如果不利形势持续的时间超出了他的预期,或变得更严重,那么裁员将难以避免。

韩恺特还表示,福特为节省资金而采取的其他措施包括更广泛地推迟加薪、暂停受薪员工的加班费以及冻结非关键领域的人员招聘。

不过,他也补充说,福特员工将继续获得医疗保险,因可能接触到新冠肺炎病毒被隔离的员工将获得带薪休假。

福特汽车此前已经宣布正采取一系列举措,进一步确保公司的现金流稳定,包括完全使用两笔高达154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同时暂停派发股息,以在短期内提升财务灵活度。

FCA、特斯拉暂时解雇部分员工

除了通用、福特的降薪,同为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FCA近日表示已经在北美解雇了2000名合同工。

而特斯拉近日也宣布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危机导致需求下降,将暂时解雇部分员工。特斯拉北欧区主管阿克塞尔?坦根(AxelTangen)在发给挪威员工的一封电子邮件称,由于需求放缓,特斯拉计划暂时解雇部分员工。坦根还表示,裁员将从4月份开始,但他没有具体说明将有多少人受到影响。

同时,有消息表示特斯拉还计划将其内华达州电池厂的现场员工减少75%左右。特斯拉电池合作伙伴松下曾表示,将在本周内缩减内华达工厂的生产规模,然后关闭工厂14天。

在此之前,特斯拉3月24日在当地政府的禁令下,暂时关闭了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的超级工厂以及其位于纽约州布法罗的太阳能电池板工厂的大部分业务。

国内车企降薪自救

疫情给汽车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在大洋彼岸的底特律三巨头、新能源新型霸主选择裁员、降薪的方式勒紧裤腰带的同时,国内车企也迎来了一大波的自救大潮。

3月5日,一份关于上汽大通《关于2020年薪酬及福利调整说明》的文件在网络上流传。根据文件显示,上汽大通占工资35%的绩效奖金从3月份起将“打折扣”,此外年休假补贴、技术中心服装费等福利也取消。

对此,上汽大通回应称,此次调整并非受新冠疫情影响的临时行为,而是公司根据行业及公司现状做出的调整。目的是为了打破“铁饭碗”的惯性思维,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唯有如此,才能直面汽车行业的残酷竞争。

截至目前,上汽集团旗下已有上汽大通、上汽汇众、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泛亚被爆采取降薪措施,就连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也面临降薪。

除了上汽集团,威马汽车、比亚迪、博郡汽车也纷纷宣布执行不同程度的降薪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4家国内车企宣布降薪。

除了降薪、裁员,车企们也开始通过下调年度销量目标,推迟电动化、自动化项目等缩减巨额开支,保持现金流应对疫情冲击等方式来自救。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此前表示:“不管是降薪还是裁员等措施,都是企业为解决经营、资金压力而不得已采取的手段,要客观去看待裁员降薪的现象。”

虽说降薪、裁员对于车企来说能够缓解眼前困境,但长远困境还需另寻妙招。本次疫情对于全球汽车行业来说将加快末尾淘汰,随着疫情渐渐缓解,终端市场开始解冻,汽车行业也将随之逐步恢复。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确认将裁员3000人,此次大幅裁员到底所为何事?

这是因为福特汽车公司的汽车销量急剧下滑,而福特公司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才大幅度地裁员。 根据美国官方所公布的信息,美国福特公司将确认裁员3000人,对于这个举措引起了我们国内的广泛关注,毕竟福特汽车公司裁员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情,再加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我们国家也有相应的企业,如果美国本土的福特公司企业裁员的话势必会对国内的一些合资企业造成巨大影响。 然而福特公司之所以裁员这么多人,原因就在于福特汽车公司所生产的汽车销量急剧下滑,这样就导致福特公司的经营成本增加,所以通过裁员才能够让公司起死回生。

福特汽车公司此次大幅度裁员是因为该公司汽车销量急剧下滑根据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所公布的信息,福特汽车所生产的公司在全球市场上急剧下滑,造成公司出现了严重的亏损现象,所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才决定大幅度裁员。 而中国作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最大的一个市场,相信很多国内的消费者就已经发现福特汽车在我们国家根本卖不动,因为我们国家自主品牌汽车也在迅速崛起了。 总结总的来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大幅度裁员的原因是这家公司的一个汽车销量跟不上,所以公司的收入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之后就会裁员,这样就能减少公司的成本管理费和人工费。 同时对于美国福特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急剧下滑是必然的,因为我们国家自主品牌的汽车正在迅速崛起,同时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无论是在性价比方面还是在实用性方面都要比很多合资车强得多,这就造成很多合资车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并不是很景气。

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是什么意思

要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意思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紧迫感,更积极地去应对经济下行的危机是任正非说的,重点有:1、全球经济未来3-5年内不可能转好,会持续衰退;2、公司未来两年目标是保生存,坚决务实,业务上的损失要从员工收入里扣除;3、云计算要支持实际业务,数字能源在合适窗口加大投入,智能汽车要收缩战线;4、不盈利的业务削减奖金,甚至零奖金,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aijing/8678.html
雏田井野很美 水门换上了玖辛奈的丝袜 火影 当忍者们互换造型
狗子走丢赖上交警 想找编制工作了 汪 积极协助处理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