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年轻一代也可以做得更好 4×100接力冲进决赛

8月8日

在巴黎奥运会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中

中国队位列小组第一位

直接晋级决赛

在国际大赛的跑道上

中国人的面孔

并不常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但中国“飞人”们

始终在努力追逐着人类的极限

而这条路却并不平坦

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队历史性地杀入了

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

却因交接棒出现问题

未能完成比赛

东京奥运会

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

虽最终递补获得铜牌

但未能现场升国旗的遗憾

让人有些意难平

2023年

当满心期待更进一步时

苏炳添宣布提前结束2023赛季

人们不禁要问

“苏神”缺席

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还能行吗?

杭州亚运会

一场漂亮的绝地反击

他们回应质疑

跑第四棒的陈佳鹏说

“我心里想的就是谢震业出发前告诉我们的

升国旗奏国歌

把决胜的这一棒交给了我

我觉得我不能辜负他们”

东京奥运会

中国队在这个项目获得铜牌

陈佳鹏说

这次自己也想“摸一摸”

“大哥们都做到了

我觉得我们年轻人这一代

也可以做得更好”


年轻一代为什么会比父母更容易遇到问题

现在的父母都在喊累喊苦,孩子压力大,其实父母压力更大,有时候还在感叹,不知道在考父母还是考孩子。 对于儿童,父母、家庭意味着什么,该承担何种责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一直关注中国年轻一代家长可能面临的问题,尤其是“70后”、“80后”家长。 我们分享她的一篇长文,希望如文中所言: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应该来一次自我思想启蒙运动。 生养分离——反自然的行为必有代价请允许我从一个真实而典型的例子说起。 我的一个侄儿,1982年出生的,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成家。 他的孩子现在刚过了一周岁生日,马上要被奶奶带回老家去。 原因是他们的房子不大,几个人长期挤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心理压力比较大。 另外,小孩的爷爷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上长期没人照顾,也是个问题。 作为“80后”的小俩口,已认识到长时间见不到孩子是件不可取的事,但囿于现实,又不得不妥协一下。 一家人最后商定的方案是,奶奶把孩子带回老家,每隔一个月来北京住一个月,这样交替着两头跑,虽然奶奶辛苦些,但可保证孩子有一半的时间能天天见到父母亲。 总的来看,这应该说是个比较“两全齐美”的办法。 近几年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家长,发现目前家长们面临的困惑或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几个方面。 如何解决和孩子的分离问题,应该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惑。 在这一点上,应该说“80后”比“70后”的感受更强烈。 我想,这个困惑的出现其实是个好现象,它意味着更年轻一代父母们越来越意识到和孩子相处的重要性,不再简单地把“生”与“养”分开来。 这可能缘于家长们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从做家长的素质及水平上来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前几天看媒体报道关于各地“用工荒”的问题,往年是农民工进城找不到工作,现在是城市企业招不到工人。 媒体分析了几条原因,其中一条是,“80后”一代陆续成为父母,他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儿童大面积出现的问题,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他们已比较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外出多赚一点钱,但因此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机会,耽误了孩子的教育,是件不合算的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 其中一个妈妈用硬梆梆的钢丝做成,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 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妈妈”更亲近。 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 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 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到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亲怀抱正常长大的猕猴放一起后,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 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它们的孩子出生后,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有的残忍地虐待小猕猴,甚至咬死自己的孩子。 猕猴和人的基因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与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状态有关。 这个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自然的进化是有深意的,让我们想一下,为什么男人的生育能力可以维持到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岁,而女人的生殖能力只能到五十岁左右?这样的状态,就是要保证一个孩子出生后,妈妈有足够的余生来抚养他长大成人。 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失去母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这是无数人总结出的一种无奈但合理的选择。 父亲抚养都不能取代母亲,何况爷爷奶奶!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家长因为条件或观念的原因,早早地送孩子进“全托”幼儿园,一周才见孩子一面。 而在很多农村地区近年来又搞“并校”运动,合并幼儿园、小学、中学,这使得大量年幼的孩子不得不早早过上寄宿制生活。 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一些后续教育问题。 早早地让一个孩子离开家庭,把他抛入集体生活中,会导致儿童早期情感发育的损伤。 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弥补早期精神发育所缺失的东西,反自然的行为最终都会付出代价。 “70后”这一代父母,很多已开始品尝由自己制造的“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寄养儿童”所带来的“恶果”。 有他们作为前车之鉴,更年轻一代父母们已有意识地避免和孩子分离,把和孩子相处当作“早教”的一部分。 在养育孩子和自己的事业形成冲突时,不少家长做出了痛苦而理性的选择。 比如,有的妈妈为了陪伴幼小的孩子成长,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工作的机会;有的妈妈为了延长哺乳期,宁可放弃高收入的职位。 这是家庭教育出现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这是个积极的信号,但有了这样积极的意识不等于有了条件。 现在确实还有好多年轻家长为没有条件和孩子相处而苦恼。 比如职场中的女性往往承担了不亚于男性的工作,母亲这个角色又要求她和孩子有更多的相处机会。 这是年轻家长面对的第一个困境,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竞争焦虑——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现在年轻的父母们普遍有焦虑感,这些焦虑可以说大同小异。 比如,我能否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我是否有能力培养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孩子?这样,就会牵扯出很多具体的困惑:别人的孩子四个月就上早教班,我要带孩子去吗?如何选择到一所好的幼儿园,如何择到一所名小学,如何上一所不错的中学,如何帮助孩子取得高考的胜利,如何让孩子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70后”、“80后”两代人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并仍在竞争中生存。 他们绝大多数人目前没有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同时又怀有较强烈的成功动机。 所以竞争意识已强化为他们的内在性,这种“天性”必会迁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 再加上学校造就的竞争环境,社会倡导的竞争文化,“领着孩子去打拼”已成为他们抚养下一代的一种下意识心态。 人生并非完全不需要竞争,我们不否认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成就感,能推动社会进步。 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竞争一定要守住两个度,一个是心理程度,一个是年龄向度。 前者说的是“适度”的竞争是好的,不要“失度”;后者说的是并非任何年龄的人都适宜参加竞争,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中就不该有竞争。 因为他们是弱势人群,体内能量本身就很少,竞争消耗能量,于老人来说会加速枯萎,于孩子来说会影响其正常成长。 老人的竞争现在不是问题;而儿童竞争的问题则十分突出。 家长们把自身的竞争心理和压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进入了赛场,要上文化课,开始有作业,要比谁听话,比谁表现好。 上了小学、中学,以考试为主的、名目繁多的评比几乎控制了学校生活——反儿童心理、反教育的事发生得实在太多了!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 哲学家尼采说过:“竞争产生对自己的不满意。 任何对自己不满意的人,随时准备好了进行报复。 ”可以确定地说,绝大多数竞争对绝大多数孩子没有成全,即使获得了证书,其背后也往往潜伏着久远的损害。 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家长强权——最隐蔽但最锋利的刀子我最想说的是第三种困惑。 它经常被人忽略或误读,所以一直不曾引起大家的注意。 但从我这些年的研究来看,这恰恰是最紧迫、影响最深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家长强权”。 在这一点上,我感觉必须把“70后”、“80后”这两代人分开来谈。 区别是,“70后”自己扮演了强权家长,“80后”则因为独生子女的身份及孩子尚小等原因,即使现在长大成人做了父母,仍是“被强权”的对象。 “70后”出生在文革结束前后,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社会急速转型时期,市场意识扑面而来,迅速塑造了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同时,他们的文化程度又前所未有地高于前辈。 他们自信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有关教育的科学与民主意识尚未得到普及。 所以这一代人经常会以商业社会的思维方式,或是以技术思维方式来对待孩子。 比如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要求孩子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各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家长的意见总是对的……总之,在生活中表现得很强势。 “家长强权”的本质就是对儿童自由意志的剥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懦弱、逆反、没有上进心等等。 这些年来,人们一谈到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时,都说孩子是被“溺爱”坏了。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归纳。 这种错误归纳长时间以来深入人心,使家长们迟迟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甚至错上加错地更往前走。 比如有人为了不溺爱,就更严厉地要求孩子,甚至打骂孩子。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是肯定的,就是孩子更不如意。 其实,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孩子再多也不会把孩子爱坏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健康成长。 如果说有些“爱”会让孩子变坏,那肯定不是“爱”,只不过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 比如小到吃饭、大到上什么课外班或选择什么专业,家长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 “听话”仍是我们在教育儿童时的核心审美心理。 人们说“四二一”家庭格局有问题,不错,是有问题,但问题绝不是孩子被爱得太多,而是自由太少。 几个大人管一个孩子,家长如果再说一不二地强势,孩子身上得捆绑多少绳索啊?一个被太多绳索捆绑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一个幸福、健康、有出息的孩子呢?!“自由”这两个字,在我们的教育中还没成为共识,公众对它还有太多的误解。 每当我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给儿童自由的问题时,总会遭遇质疑,而质疑者总会把自由理解为“放任自流”或“无法无天”。 它显示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尚处于一个多么幼稚的阶段。 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全社会都在谈“尊重孩子”,却在“自由”的观念上出现盲区,尊重其实就变成一句空话。 所以,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来一次自我思想启蒙运动,重新理解自由,重新估价自由在教育中的价值。 理解了人的自由意志在教育中何等有价值,在家长内心自会掀起一场“去强权运动”,这不仅是家长的进步,也是整个社会教育文化的进步。 而“80后”父母,基于前面提到的时代差异,且他们的学习意识更强些;或者由于他们的孩子尚年幼,强权的问题还没有在这一代家长身上凸显出来。 但他们却必须面对自己父母的强势。 因为这一代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绝大多数是“50后”,到他们自己的孩子在近年出生后,父母都还年富力强。 这些年富力强的“老人”们,自己年轻时只抚养了一个孩子,既积攒了一些带孩子的经验,又没过足带孩子的瘾,所以在孙辈出生后,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一手包办。 在很多家庭中,“80后”父母成了配角,孩子除了吃奶找妈妈,其余事情爷爷奶奶都包了。 长辈们在教育理念上固守过去的老习惯,甚至做得过分,又不肯去学习新的教育知识,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这样,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两代人就会不断发生冲突。 很多年轻人陷于两难境地,既需要父母帮忙带孩子,又无法阻止父母对孩子破坏性的教育。 很多教育问题其实无关“政策”或“制度”,而是人性的问题。 “家长强权”发端于个体,破坏力却波及整个社会,它是最隐蔽但最锋利的刀子,如果注意不到,就会伤人。 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直接诱因是什么?现在家长教育子女方面确实有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要以一种负面的心态来看待。 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没有自己的问题呢?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奇怪呢。 目前家长们面临的教育子女的困惑,其成因是多种多样的。 分析起来,主要是这几种:一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活结构变化。 主要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思维方式的改变。 家长们很多的改变是被动的,过去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自我认识是个缓慢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而未来暂时还看不到。 这时,如果个人的学习没有跟上的话,就会感觉处于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两头茫然的境地。 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家长感觉焦虑的根源。 二是某些价值观的影响,最典型的比如竞争意识。 如果孤立地谈“竞争”,我想它是个中性词,有好有坏。 但如果放到教育中,从一个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考虑,它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 我们现在却把“竞争”当作褒意词来崇拜,把它早早引入孩子的生活中。 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们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负重。 三是国民素养的原因。 我们现在一遇到问题,就急于来拷问制度。 世上有完美的政策和制度吗?没有。 再完善的制度到了笨蛋和坏人手里,都会变成坏制度。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统治设施,不过是智慧与美德不足时的一个不完美的补救办法。 所以凡能够归功于政绩的东西,其背后必定有更高层次的人的智慧与美德。 ”我认为,错误的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管理方面浅陋的做法,都是降低国民素质的罪魁祸首。 提高国民素质本来不是那么玄而又玄的问题,可现在很多舆论却引导大家往太虚幻境中找原因找答案,动不动就“时代”、“政策”、“制度”的,板子总是打到空气中。 语文教育的功能其实很深很大,远远超过我们常识性的理解,它不应该和数学、物理、英语等这些课程的功能并列。 语文教育和所有其他学科教育的关系是果园和果树的关系,而我们现在却只把语文当一棵普通而孤立的果树来对待,没看到它对其他果树,乃至对整个果园状态的影响力。 有人说现在的语文教育在严重损害国民素质,我认为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 还有现在基础教育管理问题,当下最尖锐的是教育公平问题。 这个问题吵吵了这么多年,而不公平的现象却愈演愈烈。 事实上,“教育不公平”是个欲盖弥彰的假靶子,背后真正的推手是人性的贪婪和市场的不择手段,它反映的正是人的素质问题。 探寻一些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的框框里,教育和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触角会伸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角落落,解决一个问题时常常会拔出萝卜带起泥。 这些问题,有的是可以通过变革来谋求解决的,有的只能交给时间,交给未来。 探究方法之一:不是更加西方化,而是回归优秀传统在探究当下的教育时,我不止一次地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好地接纳先进的西方教育思想?这个问题本身已有两个错误的前提假设。 一是认为现在家长们的一些困惑,是陈旧的传统观念所致,所以需要对“中国传统观念”进行拷问;二是认为我们之所以做得不够好,是因为还没有把西方先进的观念学到手——似乎我们解决教育问题的出路就华山一条道:向西方学习。 而我针对这一问题想首先亮明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其实非常先进,正是这种先进,使我们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不中断的文明。 刀剑炮火曾使地球上一些高度发达的文明几乎完全消失,一些灿烂的文化基本覆灭;而中华文化,历经劫难,不但流芳千古,而且具有海纳百川的吸收和同化能力。 拿我们公认的比较先进的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来对比中国传统教育,我们可发现,西方教育者在一两百年前说的话,我们的祖先在两三千年前就说过了。 “早教”的概念似乎是近年从西方引进的,而我们的祖先早就强调“教妇初来,教儿婴孩”;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特别强调给儿童自由的成长空间,家长不要对孩子干涉太多,我们的前辈对此观念已概括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们现在学校大张旗鼓地引进西方的个性化教育,而两千多年前就出世的“因材施教”四个字,说的不正是这个观点吗?还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和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教育家崇尚阅读、强调在做事中学习的观点又是多么吻合。 传统教育观念,我们可以如数家珍地列出很多。 从春秋时代的孔子,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再到当代一些教育学者,他们的理论诉求惊人地一致,而且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并无抵牾,只不过是呈现方式不一样。 现代人对传统思想不仅多有遗忘,而且经常错误地解读它们。 比如“师道尊严”四个字,它几乎被误读了一百年。 其实它的本意是,教师应坚守师道,这样才能有尊严。 一个有尊严的教师才有资格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 而师道又是什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还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心胸和平等意识。 这是多么宽广而纯美的为师境界,可后人却把这四个字误读为师生间的不平等关系,理解为对老师权威的绝对服从。 这是典型的歪嘴和尚念错经,然后以讹传讹。 传统还告诉我们,“子不教父之过”,可现在,孩子一有什么错,很多家长立即想到的是如何改造孩子,而不肯反思自己;传统中“恭宽信敏惠”的五字处世原则,已被竞争至上、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取代;传统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的漫长过程,可现在报纸上每天“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宣传比比皆是,越是速成的越是受欢迎。 所以“中国传统观念”没有对不起我们,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非常先进,是我们辜负了它。 如果说我们现在确有很多困惑,不是传统观念困厄了我们,恰是我们抛弃了优秀的传统观念后迷失了方向。 探究方法之二:重新估价学校和家庭的权重,给家庭教育以应有的地位中国传统非常讲究家庭教育,以至于教育一直是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 比如科举考试沿袭了1300多年,却从未产生“科举考试培训班”之类的政府行为。 从民国开办现代学校后,家庭教育的功能大大退化,人们开始把教育的功能寄托给学校。 1949年后,由政府全面兴办学校并控制学校教育,学校一方面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专属地,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思想统一的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它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成了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同时,家庭教育更加边缘化,其功能几近被人淡忘。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70后”一代人纷纷成为家长,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年轻的家长们开始把很多精力投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去。 但家庭教育到底对孩子有多重要,好的家庭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还没有形成共识。 英国教育家、着名的夏山学校创办人尼尔认为,“家庭比学校更重要。 假如家庭中没有恐惧与处罚,孩子不会相信学校永远是对的。 家长应该诚实地告诉孩子,他们对坏学校有什么想法。 而荒谬的是,父母往往对最笨的老师也保持忠诚”。 我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个书名遭到一些批评。 批评者总是把“妈妈”和“老师”对立起来,以一种二元论调来说事。 他们并不想知道书中写了什么,只是不能容忍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提并论,就像不能容忍把钮扣和衣服相提并论一样。 其实我只是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以及作为家长的经验,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新的估价,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应把握的最基本原理进行了通俗易懂的陈述,让人们看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可分割性,看到教育之美,获得了教育的自信。 正是基于这些,它才会得到公众的认可。 就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一个人发展中的影响权重,我相信它们会越来越趋于平衡。 学校教育凌驾于家庭教育之上的情况将会慢慢改善。 随着科技的发展,男女分工的模糊化,女性对社会生活参与的增多,以及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会越来越凸显,家庭教育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家庭教育即使不能形成像现代学校这样有组织的、系列化的教育实体,其地位也会在文化层面得到确认和巩固。 探究方法之三: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是保证教育运行良好的根本我说的“教育者”主要指两类人,一是在学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二是所有的家长。 年轻一代家长,必须认识到自己是个“教育者”--这样一个角色,要求你不能简单沿袭自己父辈的教子方法,也不能仅仅凭感觉去胡乱管教孩子。 要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先保证它的科学性。 “70后”、“80后”家长看到“素质”这个词时可能会很自信,作为文化程度高于前面任何一代人的家长,当他们的孩子出生时,他们内心对自己的教育水平多半会很自信。 但事实上,作为教育者的素质和作为普通人的素质有时是会有出入的。 现在,“80后”的孩子尚小,还看不出什么端倪,不少“70后”则已陷入痛苦和困惑中。 我见过很多文化程度高、有事业心、自身素质不错、对孩子也有责任感的家长,结果却是把孩子“教育”得很糟糕。 一个有文化的破坏者,其破坏力要大大超过没文化的人。 面对自己辛辛苦苦制造的不理想的“产品”,很多家长无可奈何的归纳就是“孩子和孩子不一样”,以此来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 由此还衍生出另一个说法:适用于你的孩子的方法,不适用于我的孩子,孩子和孩子不一样——以此作为拒绝学习的理由。 孔子说天下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有的西方教育理论也都是建立在人的共同性这一部分上的,它研究的永远是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那部分。 可是我们却把这个概念错误地解读为“孩子和孩子不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办法”——我在不止一个场合听到一些人公然宣称这样一种观点。 说实在的,只要简单推敲一下就可以发现,这种说法是多么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教育真的没有任何规律,世界上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种教育方法,那么教育研究甚至教育本身还需要存在吗,做教育研究的人都回家卖豆腐去吧。 我认为教育常常可以和医学类比。 一个医生一生会遇到无数个病人,这些病人各不相同,但我们能因此就说人和人不一样,没有可以共同遵循的治疗原理吗?去痛片给黑人、白人、黄种人吃都可止痛,毒药给哪种肤色的人吃了都会要命。 人和人首先是一样的,张三头痛需要开去头痛的药,李四胃痛就开止胃痛的药,只有笨蛋才会把张三治头痛有效的去痛片用于李四的胃痛上。 可这种区别,是张三和李四作为人的差别吗,背后的医药原理难道不一样吗——所有的教育也是这个道理。 不要以为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就像不是穿了白大褂就会开药一样。 现在,想做一个好家长,就要怀有“学医”的心态,要去学习,要了解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科学知识,这是帮助你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万能钥匙。 作为家长,面对儿童,面对教育,要有敬畏感。 你是否能不断地学习,不断“从师而问焉”,决定了你自身的分化情况,也决定了你所影响的孩子的未来发展。 正像前人所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矣。 如果基础教育改革和无数家长观念的转变能形成良性互动,教育的美好新时代就会出现。

现在的年轻一代和父母有什么不同?

年轻一代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以及婚恋观、金钱观等都和父母那一代大不相同了,下面就挑几个来重点谈谈。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9519.html
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万人演唱会期间突遇沙尘天气 游客紧急
赴山海 曾参演电视剧 21岁少林武僧秋风因车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