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中华文脉 守护万里长城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保护

核心阅读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深刻阐释了长城的独特价值和守护好长城的重大意义,勉励大家“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分布于15个省份。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动长城保护、传承与研究,精心守护这份独一无二的珍贵财富,让长城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保护

社会各界参与捐助,助力长城修复

初夏时节,北京八达岭长城游人如织。今年67岁的苏文洋站在蜿蜒起伏的长城上眺望远方,感慨地说:“八达岭长城面貌大为改观,这在过去难以想象。”

20世纪80年代初,苏文洋是《北京晚报》新闻部记者,多次到八达岭长城采访。那时,八达岭长城只有南北4座敌台对游客开放,其他许多点位长期失修。苏文洋认为,保护长城,刻不容缓。他希望通过媒体发起一场社会捐款活动,“目的不仅在于修复长城,还在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1984年7月5日和6日,《北京晚报》和《北京日报》分别刊登消息——为保护历史文物,加速修复长城重点地段,举办“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消息发布后,立即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邓小平、习仲勋等领导同志为首都一些单位发起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题词,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保护长城的热情。

消息刊登后,前来捐款的人络绎不绝。各地数以千计的书法家、画家、歌唱家、医生,纷纷举行义画、义演、义诊,为修复长城尽一份心意。活动还得到数十家国外报刊、电视台的报道,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保护长城的热情,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参与捐助。

1984年7月28日,社会赞助的八达岭长城修复工程开工;9月17日工程竣工后,游人可登上八达岭最高点,俯瞰长城美景。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发起于北京,影响遍及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天津、锦州、西安、秦皇岛等地也相继成立“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组织,修复所在地段长城,取得积极成果。

到1994年,全国共收到海内外修复长城赞助款6000余万元,有关部门用赞助款修复了八达岭长城北八至北十城台、慕田峪长城3座敌楼、司马台长城、沿河城长城等14处重点地段。

传承

八达岭长城

一代代长城保护员接力守望,汇聚起坚实力量

手拿登山杖,背着双肩包,八达岭长城管理处长城文物管理科负责人黎海权大步朝山上走去,时而停下脚步,检查墙体是否出现开裂、鼓闪等问题。黎海权是北京延庆区东关村人,这条巡护长城的山路他已经走了30多年。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离不开人的力量。近年来,长城保护与研究的力量日益壮大,一代代长城保护员接力守望、积极创新,汇聚起保护长城和传承文化的坚实力量。

文化

5月13日一大早,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长城保护志愿服务队队长张鹏打开天气预报软件,查看风向、风力后,确认天气利于无人机起航,开始长城保护巡查工作。

山海关长城保护志愿服务队由10名队员组成,有村干部、长城研究者等,他们都是在长城脚下长大,对长城都有浓厚的情感。作为新一代长城保护员,他们利用无人机、大数据、专业软件等科技手段守护古老长城,成了长城巡护的一道新风景。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分类保护原则,充分理解长城形制特色、价值内涵,注意局部点段与长城整体的价值关联,将长城价值研究工作贯穿长城保护项目始终。”河北省文物局局长罗向军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1142名长城保护员,均配备巡查装备,进一步提升了巡查能力。

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的秦汉长城遗址,今年61岁的长城保护员韩根柱正进行日常巡护工作。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现存长城类型较为丰富的地区,共有战国赵北长城、秦汉长城、汉外长城等4种,共1007公里。30名文物保护工作者和50名义务长城保护员守护着这一带的长城遗址。

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各地不断创新长城保护方式,长城的保护状况持续改善。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1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提出,着力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角山山麓,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典雅大气。这家博物馆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一号工程”。“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展陈作业以及小小讲解员和志愿者招募,开馆之后将更好地为游客服务。”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副馆长郭颖说。

4月26日,坐落于水上长城九门口长城脚下、位于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九门口长城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博物馆涵盖了长城历史、发掘现场景观复原等多个板块。其建成标志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辽宁不断加强长城文化的宣传展示,积极推动文旅融合,让更多人走近长城、了解长城、读懂长城。

活化

数字技术赋能,让长城可“云游”、可体验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内,两台电脑实时显示着居庸关、黄花城等8个长城点位的气象和振动等信息。

“对长城进行形变、残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评估墙体的损坏程度,为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北京建筑大学城市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副教授刘飞介绍,监测数据还可以用于制定预防性措施。

千百年来,受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影响,万里长城许多点位已损毁,有的濒临垮塌,有的地面部分消失殆尽。

要治“病”,先找“病因”。过去4年中,刘飞带领团队在北京市怀柔区、昌平区开展了长城环境振动灾害监测工程,在延庆大庄科长城进行墙体研究性修缮工程——数字化信息采集项目。在居庸关长城安装北斗监测设备时,近乎20米的高差让安装工作异常困难。工作人员背着沉重的设备,一点一点挪到安装位置。安装设备、调试参数……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忙碌,当看到后台呈现正常运行的曲线时,刘飞和同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此外,团队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了352公里北京长城的3—5厘米分辨率影像,制作了精细的正射影像和实景三维模型,构建了约100公里长城残损情况的数据库。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开发了残损智能化识别模型,自主识别达到80%以上正确率。

“越来越多科技手段的应用,使长城‘延年益寿’。”刘飞说,团队正在完善数据库,预计今年年内,北京地区的砖石质长城将全部完成航拍监测和数字三维建模。

苏文洋

数字科技手段的充分利用,为长城保护赋能,使得长城保护由“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主动的预防性保护”转变,还为游客“云游”长城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单位。“2020年起,金山岭长城景区将杏花节由线下‘搬’至线上,把‘杏花春雨润长城’的美景呈现给网友。连续4年,‘云游金山岭’话题阅读量等超过1.3亿人次。”金山岭长城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郭中兴说。

甘肃依托敦煌研究院等建立的“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突破并掌握了包括锚固灌浆加固技术、支顶加固技术在内的一系列土质长城保护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保护理论和工艺技术规范,成为长城保护的重要技术支撑。2015年以来,甘肃在研和新立项省级以上相关科研课题共12项。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玉坤团队于2018年开展了“长城全线实景三维图像”采集工程,用时4年对明长城进行全线三维测量工作,采集到200多万张实景图片,并建立了长城全线实景三维数据库。

2022年初,团队将三维航测成果整理后做成展览,在天津博物馆展出。“数字化实现长城的全段实景化、沉浸式公众展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李哲介绍,天津长城的各处资源、特色遗存、沿线风光都能够通过5面屏的座舱包围式动态影像和专业解说展示,让公众仿佛身临其境“飞越”长城。


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什么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山海关 多个国家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以更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广大文化工作者使命重大。具体来说,文化工作者要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创作文艺精品,讲好中国故事。

同时,还要壮大文化人才队伍,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作为重要目标,培养一批文化行业的领军人才,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从文化的认知认同、自觉自信的深层心理出发,从全社会最广泛的民众群体出发。

如何理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在面对世界多元文化冲击的同时,特别强调文化自信和自强。 文化自信的主要含义是对本国文化的自信,而文化自强则强调创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自主创新精神、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成果,让我们的文化更有影响力。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性在于守住文化传承的大门。 传统文化是我国最宝贵的财富之- - ,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不断更新、发扬光大,正是因为历代人们深入感悟、认真学习和生动表现文化内涵。 如果我们缺乏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文化将失去自强动力,走.上衰亡之路。 文化自信自强也是推动国家发展的航船。 在全球化浪潮下,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也是勇敢拥抱世界的民族。 文化自信和自强意味着我们有足够的能量和智慧,去创造更多更好的东西。 文化自强需要抱持渐进、持续、 稳妥的发展态度,以打破传统模式、采用创新思路,展示中国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文化自信自强也需要发挥各类文化载体的积极作用。 从图书馆、博物馆到文艺作品等,每一种载体都有着各自的功能和效果。 只有加强对文化呈现的关注和支持,才能够不断地激发文化创造力。 未来,我们还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将文化与科技、商业相结合,打造出高水平的文化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转变。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时代重任,意义非凡、责任重大。 我们需要在振奋人心的政策引导下,对文化自信和自强的内涵、路径和目标进行深入思考和落实,以增强社会凝聚力、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优势,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更加出色的形象。

为什么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首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自强不仅关乎文化自身的发展,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冲突也时有发生。 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全球文化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风采。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通过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可以更好地挖掘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其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一个拥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国家,往往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因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还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只有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aijing/9606.html
长安大学 已处理其师德失范行为 已婚副院长被指通过婚恋网站骗
美联储重磅发声!发生了什么 突发!8.5万人爆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