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汉雨棣
7月23日,有消息称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Temu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猛增到约200亿美金。其中仅第二季度便贡献了约120亿美元的佳绩。目前,Temu在美国市场占比逼近45%。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亚马逊越来越像Temu了。 7月16日,亚马逊的夏季大型促销活动“Prime Day”开始。各大品牌的产品都在降价之列。三星的电视机为定价的6折、苹果手表打7折…
6月底,在亚马逊举办的一场闭门邀请制会议中,亚马逊宣布了“低价商店”的计划。尽管PPT的底部赫然打着“禁止拍照”的字样,该举措目前已经引发了热议。有亚马逊上架向搜狐科技表示“亚马逊主要是贴着Temu打”。
根据现场流传的图片,亚马逊低价商店推出了全托管的模式、专注白牌商家、鼓励低价,甚至开启售后仅退款.... 和国内的淘宝京东等老牌电商“追赶”拼多多一样,老牌跨境电商亚马逊寻求到的增长点是低价。
在全球通缩的形势下,电商低价战的风还是吹向了海外。
与Temu越来越像的亚马逊
6月26日,亚马逊“低价商店”的闭门邀请会的现场图片显示,该计划专注于20美元以内的白牌时尚、家居、生活用品。商家在上限20美元范围内拥有定价权。低价商店作为主站内的一个板块,拥有独立的入口和搜索结果展示。
此外,亚马逊采取全托管模式,卖家只需发货至亚马逊中国仓库,买家下单后由亚马逊中国仓库进行履约配送,预计9-11天商品直达顾客手中。
位于深圳的亚马逊卖家海东对搜狐科技表示, 亚马逊的新模式更适合工厂型买家,因为工厂型卖家“走量”可以拥有更大的利润率优势。
海东的感受不无道理。亚马逊此次低价商店最大的变化,并不在于单纯与国内跨境平台“卷低价”,而是开始模仿中国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模式。
在此之前,亚马逊常用的供应模式为FBA(Fulfilled By Amazon),中国商家需要先把产品送到亚马逊位于美国的物流仓库,然后再由仓库安排发货。但如此以来,商家的库存风险比较大。
相比之下,Temu则是需要商家发货至广州仓库,买家下单后直接从广州发出。而在亚马逊低价商店全托管模式中,亚马逊模仿了全托管模式,要求商家将商品送至亚马逊的中国区仓库,直接向消费者发货,减少了从海外仓库发货的中间环节,提高了配送效率。
此外,低价商店主要销售无品牌产品,不展示品牌信息,这为白牌商品提供了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出现的机会。
如此以来,出海的门槛降到最低。用户先下单,商家再发货,降低了库存风险,也就随之吸引了更多白牌商家。
售后方面,“仅退款”也席卷了亚马逊。规定3美元以下商品退款不退货,3美元以上可以选择仅退款。佣金与主店一致,收取15%的佣金。
相比之下,亚马逊商家在20美元范围内具备定价权,可以控制利润。极有可能出现像拼多多国内主一样,即流量一味倾向低价的趋势,从而再卷起低价价格战。
位于纽约亚马逊卖家的杨毅(化名)则表示, 亚马逊的低价操作是针对Temu的,二者相比之下,“亚马逊的利润更小、丢件更多,退款不退货等(的压力和隐形成本)都加到了卖家身上。
这一切的转变与Temu和Shein等中国企业对亚马逊的“围追堵截”密切相关。
“围追堵截”的Temu与Shein
7月23日,有消息称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Temu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猛增到约200亿美金。相比之下,2023年Temu的销售额为180亿美金。
亚马逊的卖家正被Temu快速吸引。据《晚点》等媒体报道,Temu 招募了 20 多万商家,以亚马逊同款商品几分之一的价格,吸引了 4.67 亿全球用户。
回看Temu的发展史,Temu开创了跨境电商“全托管模式”,通过低门槛将中国商家带出国外,也以低价卷入更多买家。
全托管的劣势也很明显,空运限制商品体积,大件重件难以使用。因此品类受限,速度也不够快。此外,有版权的图书、需多种资质认证的食品等都需要在本地提前备货,否则会有合规风险。
在全托管模式上线一年半后,Temu以半托管模式直接抢夺了更多亚马逊本土的商家。半托管即定价权和运营权还是归属Temu,但卖家无需在国内供货入仓,而是利用其在海外本地仓(甚至是亚马逊FBA仓库)的库存商品,直接上架Temu销售。
这样的模式是对于全托管模式的补充。大量的大件商品卖家丰富了SKU,低价和全品类都已经做到“双全”。
此外,Temu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也采取了和国内一样严苛的低价策略。有媒体报道称,Temu通过补贴和罚款机制来控制商品价格和质量。例如,Temu要求供货价比1688的同款便宜10%-20%,并采用价格赛马机制,同款产品谁的报价低用谁的。
Temu不仅促使商家降低价格,平台也不吝烧钱,本身也承担了一部分折扣成本。当前,Temu的海外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拼多多则利用其在中国市场的盈利来弥补这一亏损。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分析师预测,Temu要到2026年才能通过削减广告宣传费等手段实现收支平衡。
同样与Temu一样突飞猛进的,还有另一家跨境千亿独角兽SHEIN。
6月3日,据英国媒体报道,Shein正准备向英国金融监管局提交招股说明书,以供审批,之后可能在伦敦上市,估值约为500亿英镑(638亿美元)。
Shein创立于中国,目前总部在新加坡,依靠海量低价服饰成为全球时尚零售业独角兽。Shein同样以低价产品起家。定价5美元的裙子和10美元牛仔裤,Shein以“小单快返”的模式颠覆了全球服装零售业。
有报道称Shein去年全年销售额突破了450亿美元,美国市场则分别占据Temu、SHEIN全球份额的60%和三分之一。
在用户流失、商家流失等内外交困情况下,亚马逊开辟低价商城、入局全托管模式、合作社交媒体Meta……积极转型应对Temu和SHEIN等中国跨境电商的围剿。
电商低价战卷到海外
去年,亚马逊面对中国的跨境电商还不是这样的态度。
2023年6月13日,国内电商平台低价激战正酣,亚马逊则摆出“跳脱”的姿态,宣布将 Temu 排除在其价格搜索的算法之外,以此保证站内商品的定价不受到Temu的影响。有媒体分析称,这样的排除意味着亚马逊不认同Temu的定价,也暗示了其不会参与到Temu 卷起的低价战中。
然而此刻,亚马逊的数据表现并不乐观。2022年,亚马逊净销售额5140亿美元,同比增长9%;净亏损27亿美元,创亚马逊历史最差业绩。
随后亚马逊积极开展自救:大幅裁员、关停Kindle等多项子业务。尽管业绩有所回升,但流量表现仍然低迷。
亚马逊流量监测机构Momentum Commerce数据显示,2023年7月亚马逊美国站搜索流量同比下降2.4%;此外,根据移动分析公司GWS数据显示,仅在2023年的第二季度,亚马逊美国站从5400万日活急剧下降至4600万日活,降幅高达14.8%。
随后,亚马逊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和国内的淘宝京东等老牌电商一样,亚马逊寻求到的增长点是低价。
2024年,亚马逊的特点是比往年“更多地宣传便宜”。在家电、服装和化妆品等领域,亚马逊推出了大量最高6折甚至3折的商品。
2024年1月,亚马逊开始大幅降低廉价服装的卖家费用;4月,亚马逊在印度推出低价电商平台Bazaar,销售定价不超过600卢比(约人民币52元)的白牌快时尚商品和生活用品。
在商家侧,亚马逊从5月起在全球11个主要站点降低低价服装产品的销售佣金,涉及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和瑞典。这是继1月份在美国站点采取相同措施后的进一步行动。
但更多的商家呈现出观望的态势:低价商场目前只定向邀请了部分千万级别的大型商家,大部分商户仍然“站在门外,期待入场”。还有商家半信半疑地表示“离了FBA,亚马逊的利润和效率不知道会怎样。”
这一切,与国内发生的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的低价战有着太多的相似。在全球通缩、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Temu等“新企业”能否在扩张期保持冲刺的状态、优化规模化效率、能否做好本土化?亚马逊等“老电商”又能否寻找到新的增量、在内卷中维持住自己的“地位”?这些问题仍然等待时间的回答。
解构拼多多:从获客、留存、变现三个要素说起
核心观点写在最前:
1、拼多多已经成为电商的第三极,自身运营+腾讯流量蕴含着极高价值;
2、获客成本逐步走高、留存率尚可、变现途径多元化有待观察;
3、拼多多未来的产品和商品形态都有转型需求,但是路径不易;
4、当前看好;
如题所述,获客、留存、变现是互联网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要素,本文由此展开,最后探讨拼多多的当前估值和未来方向。
以下为正文
7月16号,拼多多更新了招股文件,每股16美元至19美元的价格IPO发行856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代表3.424亿股A类普通股,拟最高融资18.7亿美元,其中腾讯和红杉资本将在此轮IPO中拟各增持2.5亿美元。
拼多多的崛起出乎多数人的意料,在阿里、京东、唯品会、一号店、亚马逊巨头林立的中国电商行业中,在看似格局已定的环境里,硬是撕开了一道口子,仅用三年时间把自己变成了巨头。
一、获客关键词:低价+爆款
1、拼多多急速膨胀,原因总结三点
-拼单、砍价,社交玩法带量;
-微信入口、小程序红利;
-淘宝转型,低价电商流量聚集;
如果将三个因素归类,前两个属于腾讯,第三个属于阿里。 腾讯的电商梦从来没有停过,拍拍、易迅,京东、唯品会,尽管自家阵容看似强大,但对抗阿里却从未让对方感受到危机,直到拼多多的出现,才出现了动摇阿里根基的可能。
腾讯的流量优势自不必说,在向电商转化的过程中却一直没有找到除提供入口外更好方式,拼多多用拼单、砍价的方式快速吸引了大量用户,同时小程序提升了H5页面的用户体验,这也是整个微信生态的可怕之处。
而阿里对天猫的侧重,则给了拼多多膨胀的空间。 阿里电商部门的战略在向天猫靠拢,淘宝C店的低价产品甚至无法在搜索中展示。 低价电商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空缺,而拼多多的出现恰巧弥补了“低价电商”的刚需。
2、获客成本非常低廉
根据招股书数据测算可知,2017年的获客成本在10元上下,18Q1成本略有提升,达到24.3元/人。 同样,每个MAU增长成本在18Q1也大幅提升48.3元。
获客成本有所提升,但因流量获取模式的特殊性,比起京东226元/人的价格,拼多多获客依然非常廉价。 依靠低价+爆款,拼多多收割大量对价格因素敏感的用户,同时在淘宝的重心向天猫倾斜之际,低价电商反而成了突破口,被拼多多抓住并放大。
3、获客的可持续性
从公众号起步,享受小程序红利,再加上拼团、砍价、免费拿一系列活动,特别是拼单天生带量模式下,自然流量在初期快速急速膨胀。 如果用S&M和GMV作对比,尽管季度Sell增幅超过GMV增长,但是17Q4。 拼多多GMV已经突破758亿,这个杠杆非常划算。
但是问题来了 ,进入2018年,拼多多的获客成本显著提升,未来如果想进步提高渗透率和MAU,获客成本必将继续提升。
借用招商总结的电商渗透率,拼多多目前已经超过京东、VIPS,渗透率在6月末达到了26.5%,已经为淘宝的一半水平,如果拼多多希望获得淘宝的渗透率和月活,那面临的压力之大和实现路径之难都摆在眼前。
拼多多的核心用户并非天猫、京东核心群体。 从用户数据看,三线以下城市占据达到57%,女性用户占比70.5%,25-35岁用户占比57.8%,市场上一个简单的认知说,拼多多用户=微信-淘宝。 模式、产品差异导致了使用人群不同 ,快速撸完了这一波,再想撸下一波,要么产品转型,要么模式改变,这过程中,都伴随着获客成本急速提升。
从内部看,若想保持用户的快速增长并不难,但是面临淘宝低价版、京东拼购,甚至手法相同的每日优鲜等公司外部竞争,除了继续加大营销、推高获客成本外,好的方法不多。
所以,低成本的获客似乎已经成为历史
二、 留存
从电商30日留存率上来看,在最近的统计窗口中,拼多多指标不错。 除了电商传统的优惠券、促销手段外,拼多多主打社交电商是具备粘性的(薅羊毛上瘾),同时签到领现金、9.9特价、游戏福利,这些手段对于价格敏感群里的杀伤力非常强,留存也较为有效。
拼多多的销售费用中主要为两块:
1)广告推广;
2)用户补贴;
先看它的广告营销:
大概2017年开始,拼多多开始在地铁站大量铺设广告,同时先后投了各种火爆综艺节目上,做赞助商。 核心作用是拉新。
再看用户补贴:
对于用户的补贴方式,主要指APP签到补贴、邀请好友砍价减免费用等。 这部分支出,拼多多计入了销售费用中。
针对C端用户的补贴,如京东、亚马逊、唯品会的会计处理方式是直接冲减营收,美团的做法是先冲减营收,多出部分再计入当期营销费用中。
拼多多是直接计入销售费用。 这里就造成了一个问题: 拼多多的毛利率较高,和同业比起来,参考意义失真。
低成本获客、高留存转化是一个理想的商业模式,能抓住技术革新、生活方式改变的创业者才能享受这样的红利,但是现实中极难找到。 拼多多厉害之处在于用低成本拉拢用户,用符合“国情和人性”的方法来筛选并留住用户。 低价在任何时候都是强有力的杀手锏。
三、 变现:现有模式可维持高增长,进一步发展则必须转型
有量、有留存,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变现。 拼多多在17年初砍掉了自营,走纯平台路线。 两部分主要营收为线上服务(广告、数据、搜索)+手续费(支付佣金)。
-GMV如何持续扩大?
-供应链和消费金融能否起来?
-Take rate如何提升?
1、GMV提升根源在客单价和订单数
拼多多的标签是“低价+爆款”、“物流速度不敏感”、“价格敏感”。 这和天猫、京东长期以来培育的电商核心消费群体是不同的,所以我判断拼多多对电商业的增量用户有很大贡献。
关于用户群呈现出两个问题:
1)自有用户尽管对价格敏感,但也存在购物体验提升的需求,拼多多将电商以外的用户拉进来,培养了基础的消费习惯后,这部分人的平台切换成本很低,随时可以走向淘宝和京东。 公司并未拥有除价格外的核心竞争力和平台溢价。
2)截止18Q1,累计活跃买家已经达到2.94亿,但无论数据还是自身感受,拼多多对一二线城市居民渗透依然不足,换句话来说,对高客单价人群渗透不足。 这会制约平台GMV增长。
当前拼多多的广告铺天盖地,高营销费用换来了高回报,截止18Q2年活跃买家已经达到3.43亿,MAU达到1.95亿,一个季度获客近5000万,不可谓不高。 根据招股书披露,2018Q1 GMV为667亿,订单量为17亿,粗略计算客单价为38.9元,较2017年32元略有提升,但是比起京东和天猫200+的客单价来说,差距和提升空间共存。 至于如何做,是留给管理层的问题。
2、B端和C端金融
互联网公司现在殊途同归,热闹了半天,最后都发现还是金融赚钱。 仿照蚂蚁和京东金融,拼多多拓展的逻辑不难理解,面对B端供应链,似乎问题不大。
但是面对C端,拼多多的客单价对于做消费金融并非易事。 商品绝对价值非常较低,比如20、30元的产品,用户购买决策会关心平贵与否,几乎在所有人的随机消费承受范围内,这不存在消费金融构建的场景。 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都依靠电商流量壮大,拼多多若想通过消费业务拓宽变现路径,在当前商品导向中,较难实现。
3、Take rate:价格上不去,提升不易
GMV能上去,take rate上不去,增长仅是线性的。(take rate=营收/GMV,通常用来衡量平台型公司的收入与交易额之比)
18Q1的数据已经达到2.09%,较阿里3.66%依然有大的增长空间,但是实现增长是需要条件的。 探讨如何提升之前,要分析为什么数据较低,这个拼多多特性是分不开的。
-单价低、毛利有限,商家按点击付费意愿弱
这种模式下,对于商品单价低的产品,商家长期付费推广动力很小。 本身毛利低,再加上销售费用,整体而言付费较少。
-平台重点打造爆款,挤压了其他商家空间
以平台当前最大爆款“可心柔”纸巾为例,惊喜的价格几乎碾压了其他商家同类型产品。 每个SKU的一项爆款基本垄断了这个品类。
分析了两点原因,其实背后的实质问题都涉及到商品形态和产品形态,如果继续保持长久以来抓流量、薅羊毛的手段,那么消费金融无从做起、take rate提升不易、最终导致GMV有量无质。
提升GMV质量需要转型,这意味着要直插京东和淘宝的核心区,竞争加剧。
四、 拼多多有没有未来?
拼多多的未来在于 流量能否继续扩张、变现提升、顺利转型而不被反杀。
前两点核心是用户增长和盈利模式,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商品形态和产品形态决定了GMV依然会快速增长,但仅是线性而非指数增长。
不被反杀指向的是竞争格局,拼多多是腾讯电商业务的打手,专门对抗阿里,给流量给钱。 拼多多有腾讯的流量护城河,所以自身的下线不会低,但要往上冲,想全面和淘宝竞争,我认为也不容易。
拼多多将“人、货、厂”三个要素中的“人”玩到极致。 从“人找货”变身“货找人”。
问题是:既想收佣、又走C2M, 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未来如何暂无判断,逻辑上并不自洽。
五、估值
假定拼多多18年GMV为4000亿人民币。
参考招商、国金、天风给出P/GMV估值方式,对标阿里(剔除非电商业务),给予拼多多P/GMV估值,即315.1亿美金(RMB@6.6),这可以理解为拼多多估值的上线。
天风综合阿里、京东P/GMV估值,拼多多对阿里为折价,对京东为小幅溢价,得出估值区间为180亿-240亿美元。
国金则没有剔除阿里的非电商业务,以阿里P/GMV=0.65计算,考虑到拼多多“去腾讯化”前景并综合电商格局,给予阿里的40%-60%折价,对应估值在155亿~233亿美元之间。
综上,估值中枢为200亿美金。 本周更新的招股信息显示,拼多多计划融资区间为200亿~240亿美元。
六、拼多多争议很大,看多看空都有道理
看多观点认为: 拼多多有微信流量这个无敌护城河,而不会再有第二家出现了,同时阿里体系无法进去。 尽管当前平台充斥着低价、质量差的商品,但无法阻挡GMV的急速膨胀,产品和商品随着时间迭代,最终会走进“五环内”人群。
看空者认为: 拼多多充分使用了微信社交红利、近几年高速发展且非常高效的物流体系以及几乎没有竞争的商业环境。 但是,没有自身的物流体系,多数商家把平台作为去库存渠道,当价格优势一旦失去,拼多多核心竞争力无从谈起。
另外因为默认商家刷单、引流量,GMV充满水分,泡沫被挤掉后估值会下调。
低价不是问题,但是缺乏令人满意的购物体验则会影响平台粘性和可持续性 。
拼多多膨胀极快,淘宝走过的坑,他上市后要全部再跳一遍。 假货、质量差、购物体验导致客户流失,甚至面临各种诉讼风险。 这些都是长期投资者不可忽视的远在问题。
当然,拼多多的壮大有自身存在的群众基础,毕竟对于三四五线小城市和乡村的大妈,拼多多更像是消费升级的产物而不是消费降级。 这些大妈以前是根本不知道厨房纸和毛球修剪器这种东西的,现在她们在通过拼多多买到这些从没用过的商品,提升生活质量,这就是典型的消费升级。
相比之下,网易严选、名创优品等等,才是一定意义上的消费降级,一个本来打算攒钱买日默瓦的苦逼白领,突然发现严选上有一款质量、造型都差不多,还是同一个代工厂生产的箱子,可能就直接抛弃日默瓦,转而买了价格只有三分之一的箱子。那这算消费升级还是降级呢?
当然,升级也好,降级也好,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和企业的价值观更挨不上边,一切都是满足需求而言,这只是公司战略的不同。 拼多多毕竟满足了一种需求,前景依然是看好的。
决裂!耐克宜家集体退出!亚马逊4000亿美金GMV不香?
【亿邦动力讯】在品牌保护方面,亚马逊一直在努力。
根据2021年5月亚马逊发布的《亚马逊品牌保护报告》,2020年,亚马逊在全球投入超过7亿美元、超过1万名员工打击售假,保护消费者、品牌及卖家。
亚马逊全球客户信任与合作伙伴支持团队副总裁Dharmesh Mehta表示:“我们团队已经阻止了逾600万次异常的卖家账户注册,拦截了超过100亿件可疑不良商品上架销售,致力于让亚马逊商城上的假货‘清零’。”
即便如此,一众标志性大牌仍然因为无法在亚马逊生存而选择分道扬镳。
在过去几年,耐克、宜家、哈雷、Birkenstock等品牌都先后宣布,停止在亚马逊上销售。 潮鞋品牌Allbirds更是公开表示,“绝不会加入亚马逊”,其理由是“担心损害品牌和定价能力”。
当中国消费者在天猫即可购买各种国际大牌时,亚马逊这个坐拥6亿用户(含1亿高级会员)、年GMV超过4000亿美元的全球电商巨头,却惨遭大牌们“嫌弃”?
这是为何?
“决裂”
不到24岁的李淼,已有6年网购年龄。 在国内时,她时常到天猫搜索一些大品牌,并且很顺利地在搜索结果页面顶端找到标有“官方唯一天猫旗舰店”的店铺。
但去美国留学后,她却发现,网购大牌正品这件事和国内不一样。 当李淼在亚马逊上搜索某些品牌时,会发现这些众人皆知的品牌根本就没入驻亚马逊。 即便是有,也很可能藏在搜索结果页面下方,不太容易被找到。
“刚开始,我好几次在亚马逊买错了商品。 后来终于发现,在美国,品牌官网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网购渠道。 ”李淼说。
“或许对于耐克这样注重品牌调性、强调品牌力的大牌来说,在亚马逊平台上售卖商品的弊大于利。 一不能增加多大的销量,二不能很好地做品牌展示,有何意义?”某营销人员谈道。
另一个潜在原因是,亚马逊平台上没有像国内天猫那样的品牌旗舰店概念,不能给予国际大品牌一个较为醒目的品牌店铺展示位置,从而令更多用户迷失在数以万计的相似产品搜索中。
对于一般亚马逊购物者来说,产品到底来自亚马逊还是来自某一品牌,或者是否无品牌并不明显,除非他们自己去刻意搜索某个品牌名。
一位营销人员向亿邦动力指出,亚马逊的流量机制对强运营的卖家较友好,“如果一个卖家的商品可以占据某一品类25%以上,即使后期放松运营也会有流量。 亚马逊平台的运营本身就是一种更重产品而非品牌的逻辑。 ”
另一位在亚马逊售卖女装的卖家也向亿邦动力表示:“某种程度上,亚马逊平台的普通女装品牌,甚至是无品牌的卖家,与其他大牌女装都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都需要通过产品运营来获客,甚至一些小品牌或者无品牌的商品更占优势,因为他们可能更懂怎么做listing。”
单品模式终结!
对于早期的亚马逊来说,或许并不会在意某些品牌退出——即使品牌官方暂时不入驻,也会有经销商或者其他“水货”卖家在平台进行售卖。
但亚马逊也在“改变”。 无论是出于避免与各种品牌方发生冲突,而导致失去合作伙伴,还是出于舆论压力,以至于给消费者带来不好印象,亚马逊都需要在“品牌”这件事上投入更多精力。
另外,在价格昂贵且流通渠道管控相对严格的奢侈品市场,亚马逊也很难通过代理商或“灰色市场”满足用户的需求。
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亚马逊一直在推出各种新工具和功能扶持品牌卖家。
比如,不断升级的亚马逊品牌备案(Brand Registry)政策、2018年正式推出的透明计划(Transparency)、2019年2月推出的亚马逊零容忍计划(Amazon Project Zero),以及独家计划(Amazon Exclusive)、品牌加速器计划(Amazon Accelerator)等,都是致力于扶植品牌发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2020年,亚马逊还推出了奢侈品商店(LuxuryStores),以吸引高端品牌入驻。
另外,这两年,亚马逊品牌店铺(Amazon Store)也接踵而至,并在搜索结果页的左侧有了品牌名的选项。
“有品牌店会获得一定的流量扶持,但也不绝对,很多时候排名也会被超过。 ”一位亚马逊服装品牌店主表示,“这就是一种广告工具,并非由内而外的运营逻辑的转变。 ”
从亚马逊自身而言,这并没有什么错。 从“网上书店”起家的亚马逊,过去20多年一直在扩大自己的商品种类;其一贯的价值观就是客户至上,让客户能够更便捷地找到和买到任何东西,成为“万货商店”。
亚马逊就好比一个大超市,众多商品在一起竞价,顾客来到这里后并不关心是从哪个店铺购物,因为他们相信的是亚马逊,相信的是亚马逊会提供给他们更具性价比的商品。
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无法打破的“困局”。 即便亚马逊强调品牌、鼓励商家注册品牌,但在平台生态里,品牌似乎只可能是一个商标的概念。
以手工皮靴著称的品牌Ranch Road Boots,2018年来自亚马逊平台的收入几乎占据了总销售额的一半,但其创始人Sarah Ford仍不对在亚马逊做成品牌抱有希望。
他说:“亚马逊是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但对于一个试图发展的品牌来说,很难脱颖而出。”
Ford还表示,为了在亚马逊平台上提高知名度,Ranch Road Boots花在广告上的费用可以说是一笔巨款,而且还需要长期投入。 “没有长期的广告投入,销量立马就会下降,更不要提品牌知名度了。 ”他抱怨说。
仅在亚马逊开个店,
“品牌出海”只是个梦!
时至今日,“品牌出海”是当下中国卖家口中的一个热词。
他们都期望自己的品牌能够走出国门,或者在出海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品牌。 尤其是有了Anker这样的标杆案例之后,跨境卖家们更是跃跃欲试。
非常迫切的形势是,广大无品牌的卖家们有没有可能在亚马逊做出一个大品牌呢?
“以前基本都是铺货模式,但这两年风向变了,大家都想做品牌,毕竟从长远来看品牌的持续获利能力要更强。 ”一位做3C的卖家对亿邦动力说,做出另一个Anker是他的理想。
Anker,一个从充电产品起家的上市公司,曾被亚马逊评为“最受好评品牌”。 其母公司安克创新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亚马逊平台的销售。 数据显示,亚马逊渠道的销售额几乎占据了安克创新全部收入的96%。 而在亚马逊一次次的宣传中,Anker也是妥妥的官推品牌。
在亚马逊平台上,Anker非常强调自身的产品力。 正如其公司创始人阳萌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一个品牌最核心的应该是产品和服务,首要是产品能力。 它又可以拆成对市场的洞察,也就是真正了解你的用户,他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产品;再到产品的实现能力,就是真正能把技术、设计、可生产以及可制造等多方因素考虑完整,把好产品交付出来;最后,还有产品的上市和运营。 ”
很多卖家不知道的是,尽管亚马逊是Anker的销售主阵地,但不是Anker做成品牌的唯一助推力。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在谷歌搜索Anker,除了Anker官网和亚马逊店铺外,还有很多海外权威新闻媒体,及一些垂直测评网站发布的有关Anker产品测评等内容,还会出现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网红对Anker产品的推介。
维基百科中也收录了Anker词条,对其发展 历史 及产品都有介绍。 对于用户来说,Anker有着丰富的品牌厚度,而这绝不是单凭在亚马逊开个店就能实现的。
当然,入驻亚马逊的确是目前做跨境出口电商很好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必然选择。 2020年亚马逊第三方卖家创造了3000亿美元的GMV,同比增长47%,这显示了亚马逊第三方卖家强劲的销售能力。
截至2020年底,中国大卖家在亚马逊大卖家总数中的占比已达42%,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四大核心市场中有75%的新卖家来自中国,这也说明了卖家们对亚马逊的信心。
但需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卖货不等于做品牌”。 强如Ranch Road Boots、Anker,虽然大部分收入来自亚马逊,但仍坚持做自己的品牌独立站、全渠道发展,并通过更多的品牌推广方式才能真正占领用户心智。
对于广大跨境卖家而言,仅仅在亚马逊开个店,离真正的品牌出海恐怕还很远。
lazada和shopee哪个好点
01、发展阶段不同
虽然两者成立时间不同,但是最终正面交锋时间,还是要从2018年阿里正式重用Lazada开始。 2018年3月,阿里追加20亿美金投资,持股达83%,彭蕾出任董事长,Lazada完全成为阿里平台,代替速卖通征战东南亚市场。
成立于2012年Lazada在新加坡创立总部,业务范围即覆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六个东南亚国家。
后起之秀的shopee脱胎于游戏公司Sea Group,于2015年成立,最初只在新加坡设立了总部,主打新加坡市场。
后来市场拓展至马来西亚、泰国、台湾、印度尼西亚、越南及菲律宾共七大市场,2019年底开辟了巴西第八市场,宣告shopee正式走出地区,跨向全球;而其竞争对手Lazada成立时间更是比shopee早了三年。 虽然两者成立时间各有差别,但是两者都处于快速增长的东南亚增量市场,两大平台都在快速发展。
3月4日Shopee的母公司Sea Limited发布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2019全年财报。数据显示,Sea第四季度调整后的总收入为9.091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133.5%;
集团全年经调整的收入达29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178.1%。 其中,Shopee2019年的GMV达176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71%;全年总订单数达12亿单,同比去年增长100.5%。
Sea在其发布的财报中也提到电商部门Shopee依然拥有强大的用户留存率。 据悉,从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其订单留存率接近70%。 其中,印度尼西亚作为Shopee最大的市场,其订单留存率甚至高于同期的全集团留存率。
阿里巴巴集团于去年8月底公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季度业绩,以持续强劲增长开启新财年,Lazada连续三个季度订单同比增长超100%。
Lazada继续专注于保持强劲的用户增长和用户互动,施行了有效的获客计划,移动日活跃用户同比翻番。 据统计,连续6个季度,Lazada的月活跃用户数都在东南亚消费平台排名保持第一。
02、入驻和流量不同
卖家在shopee上可以招商、自主申请等多种形式开启店铺,而lazada最先开始则是以邀请为主要的扩店方式,直到阿里投资后,才陆续开放卖家自主申请通道。 这不仅保证了其定位的准确和品牌,也吸引了优秀的卖家加入。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shopee现在广泛招商,新手入驻的门槛比Lazada低,Lazada需要入驻这在其他电商平台月营业额5万美金以上,这对于卖家来说不友好。
流量差异方面,通过流量工具similarweb,shopee和Lazada的平台流量呈现出明显的差别:不含台湾,shopee的整体流量也更大,呈现出更大的竞争优势,两者之间存在不同的优势性站点。
03、平台的定位不同
对比两大平台,shopee的品牌策略更向国内的拼多多,走的是C店路线;lazada则走了高端路线,倾向于突出自己的品牌形象,这点和天猫类似。
shopee定位瞄准的是东南亚中低层次消费市场,而lazada则面对的是白领、学生阶层,两者的经营方式也因此产生了区别,低价秒杀、爆款等方式是shopee的主要营销策略;lazada的消费人群则有更大的消费溢价,同时lazada营造了品牌好物低价出售的消费分为,这有助于促进消费的转化,保证平台和商家的利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lazada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Shop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