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秀中见堂正 于优美中寓劲利 郑勤砚书画作品亮相云居寺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勤砚受云居寺石经文化启发,创作了许多精品力作。

书画交融,相得益彰。郑勤砚通过对云居古寺的敬畏之心,不懈地探索和寻找,用饱含深情的墨彩,表达对大美房山的热爱与感动。其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气韵生动,每一笔都流露出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画作则以其精湛的笔墨技巧和丰富的色彩运用,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月上故园 纸本设色 60*36cm

锦绣中国 纸本设色 52.5*36cm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前院长范迪安评价道:“郑勤砚有充分的艺术禀赋,业精于勤,慧质兰心,求文雅古意,博采众长。观其画作,既有以心造境、充满文人画传统意味的山水,更有以情入境、别开生面的花鸟。她笔下的花卉草木,既得自于对自然生命的感受,更是参禅悟道、于静穆中感怀生命的吟咏,布局造型都不落凡俗,直取‘一花一木一世界’的情境,在笔墨和赋彩上意随自然,勾画点染间如用心呵护花木的存在,不忍惊扰它们的世界。她将花木形象置放于大片空白之中,以‘没骨’笔法塑造形象,以淡雅之色渲染气息,画出木之仪态,叶之神情,花之容貌,在意境上充分体现出‘禅宗’对事物的态度,画出可视可感的生命气象。一种恬静、虔诚的精神注入笔端,化为满幅的清风与流韵。”

2024年5月26日,“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在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开幕。展览精选郑勤砚书画、瓷器等作品百余件,展现了书画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独特诠释。其小楷作品撒豆成兵,行云流水,气韵生动;画作则以其精湛的笔墨技巧和丰富的色彩运用,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为这座拥有千年刻经史的古寺又添一抹墨香。

在展览开幕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本次展览学术主持连辑,房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航,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党支部书记王得军,艺术家郑勤砚分别上台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致辞

房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航致辞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党支部书记王得军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勤砚致辞

文化崛起正有时,风云际会中华龙。舞蹈《红袖凝香》、歌曲《水墨中国》、古琴演奏《良宵引》等节目生动地演绎了国风之美,热情地赞美了神州之秀,展现出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精气神”,抒发了文化自信的器识与宏愿。

古风舞蹈表演《红袖凝香》

歌舞表演《水墨中国》

古琴演奏家王学章弹奏《良宵引》

为丰富云居寺馆藏,郑勤砚教授与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结缘,向云居寺捐赠《心经》书画作品一幅。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副主任李曙平代表主办方接受捐赠

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晓兵颁发捐赠证书

开幕式结束后,郑勤砚教授引导各位领导、嘉宾参观“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此次展览旨在以书画为艺术载体,以云居寺为桥梁纽带,加强艺术家与文化景区之间的交流合作。

郑勤砚向观展领导、嘉宾讲解作品

“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专家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主持,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围绕艺术家作品中对云居文化新时代风格的表达和阐释展开交流座谈。

专家研讨会现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谈道,郑勤砚教授的为人为艺具备五心之美:禅心、文心、匠心、蕙心、童心。禅心空灵澄净,文心内圣外王,匠心缜密推敲,蕙心温文尔雅,童心天真无邪。她长期葆有一份对传统的尊敬,在艺术创作态度上追求正典,于娟秀中见堂正,于优美中寓劲利,对于“书画本来同”以及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拿捏非常好。正因为具备独树一帜的思想见解、学问学术、积淀内蕴,郑教授才能坚持和坚守自己的艺术立场、艺术观念、艺术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取向。

展厅现场。

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驻会副会长万丽君说,郑教授作为一名非常努力的学者,遵照“先学做人,再事丹青”的自我要求,持续学习与进取,努力成长为一位德艺双馨的好老师。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守护中华文脉根系,不断汇集时代洪流,让源头活水生生不息。学校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心灵教育,还是创造力的教育。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郑教授在教育教学和美术创作中,努力践行学校美育的使命,不忘初心,坚守教育和文化立场,为高校艺术教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展厅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曾来德认为,大学时代的郑教授就有一股“孤标傲世偕谁隐”的独特气质,正如名字“勤砚”代表她的毕生追求:做一个勤奋的人、高雅的人。最初她求学西北,从修习中国画到精研美术教育学,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当代书画艺术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其淡泊致远的人生经历是一种美好的现象。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郑勤砚。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党支部书记、副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洪厚甜谈道,郑教授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意趣,所书文辞既是佛学文本亦是篇篇美文,笔墨上整体优雅从容不激不厉,点画精到遒润一笔不苟,结体宽博自然,淡然之意趣跃然纸上。观其书既赏心悦目,更是审美上的一种破障拓境。其绘画亦同其书,写来空灵优游,境、艺、人同臻高格。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20日。


扬州八怪哪些人,最有名的是谁?他们最善长什么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 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 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 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岩、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 最有名的是郑燮.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 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 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 他们最善长把一些生活化,平民化的都搬到他们的书画作品之中,甚至把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出来。

云居寺风光为内容的绘画作品是什么作者是谁

你说的是不是邹一桂的?清代的 《房山云居寺图轴》邹一桂(1686-1772),字原褒,号小山,晚号二知老人,江苏无锡人。 擅画山水、花卉。 设色明净秀雅,风格隽冷。 此图画北京房山云居寺风光,据自题中记,画家曾扈从圣驾至此,奉旨作画,感北方烟峦与南方绝异,特意留此副本,作为记录。 藏首都博物馆

何绍基书法特点

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 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 草书尤为擅长。 何绍基的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 何绍基的小楷兼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 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自成一格。 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晚年何绍基的书法已臻炉火纯青。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楹联杜甫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即为他所书。 历下亭东壁仍存其《重修历下亭记》石刻。 何氏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 誉为清代第一。 初习颜,中年博习南北朝书,笔法刚健,此期作品传世甚少。 后致力分隶,汉魏名刻,无不深研熟密闭,临摹多至百本。 偶为小篆,不顾及俗敷形,必以顿挫出之,宁拙毋巧。 暮年眼疾,作书以意为之,笔轻墨燥,不若中年之沉着俊爽,每有笔未至而意到之妙。 年尊望重,求书反多,故史年作品传世较多。 尤以篆隶法写兰蕙竹石,寥寥数笔,金石书卷之气盎然。 何氏博学多才,尤工于诗。 有《东洲草堂集》。 何氏晚年寓沪,卒于吴县,归葬长沙南郊石人冲。 他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书法家。 他自己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 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 ”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 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 进而“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 化,不可测已。 ”至今存临本仍然不少。 中年潜心北碑,用异于常人的回腕法写出了个性极强的字。 何绍基是一位大书法家,但他的诗名为书名所掩。 在晚清宋诗派中他是一位健将,擅于描绘山川。 如其七律《元象》中有“石根水怒水根石,天外山惊山外天”一联,上句比喻人世风波之复杂、险恶,下句又展示人类进步之不可限量,耐人咀嚼。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16023.html
一年了 失业 33岁的德赫亚路在何方
泰国国脚素巴楚 要想晋级世预赛下一轮 必须要战胜中国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