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总裁王芳离职!阿斯顿•马丁销量暴跌37%

自去年8月王芳离任阿斯顿·马丁大中华区总裁一职后,这家超豪华跑车制造商便进入了发展低谷期。新车交强险购买数显示,今年一季度阿斯顿·马丁在华累计销量仅为88辆,同比减少37%。

另据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阿斯顿·马丁税前亏损达1.388亿英镑(约1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87%。

王芳

新款Vantage

今年是阿斯顿•马丁的产品大年,除了刚刚于4月19日上市的全新Vantage以外,DB12和新款DBX707也将陆续向中国客户交付。全新Vantage的官方起售价高达223.8万元,比老款贵48万。

一年前,吉利控股正式成为阿斯顿·马丁的第三大股东。在刚刚结束的F1中国站上,阿斯顿·马丁副总裁兼首席创意官Marek Reichman表示:董事会中吉利成员已经开始出谋划策,下一代阿斯顿·马丁电动车极有可能采用吉利的技术支持。


阿斯顿�6�1马丁中国的5辆分别被谁买了?

提起阿斯顿·马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007系列电影中詹姆斯·邦德的座驾,现在,这款在电影里出尽风头的超级豪华跑车来到中国,并且宣布要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也就是说,只要你足够有钱,你就可以拥有一辆像詹姆斯·邦德一样酷的座驾。 事实上,早在半年前,当阿斯顿·马丁“低调”参加2008年北京国际车展的时候,中国富人就已经跃跃欲试了。 正是中国市场强大的购买力和中国富人对超级豪华车的拥趸,让阿斯顿·马丁下定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 据阿斯顿·马丁中国区市场及公关总监丁玲玲介绍,2008年阿斯顿·马丁的销售计划是100辆,2010年销售计划将达到500辆。 据悉,在进入中国短短半年的时间内,阿斯顿·马丁在中国销售成绩喜人,订车量达到50余辆。 另据阿斯顿·马丁中国区CEO陈人德介绍,目前阿斯顿·马丁全球销售最好的市场是英国、美国和日本,其中英国是每年1200辆左右,而日本以每年400辆左右的销量屈居第三。 也就是说,阿斯顿·马丁的目标是两年后,中国市场将成为其全球第三大市场。 陈人德说,阿斯顿·马丁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非常好,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大和成熟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5年前,国内的豪华车还太少,可能人们会觉得开这种车太招摇,现在,所有豪华车品牌都已经进入中国,大家的接受度也就提高了。 ”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高盛公司的研究报告表明,到2015年,中国将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巅峰。 作为汽车消费产品中的奢侈品,超级豪华车正以空前强大的阵容对中国市场形成合围之势。 据悉,法拉利2007年共向中国客户交车180辆,同比增长超过48%;中国已经成为劳斯莱斯继在美国、英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市场;宾利在中国的销量连续3年翻番,2007年在中国的增长率高达203%,而其全球增长率仅为7%。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今年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的布加迪威龙,一款全球限量300辆、标价人民币2450万元的“终极跑车”,在发布之后两小时后就被预订。 可见,在全球豪华车市场日渐低迷的今天,中国市场成了这些豪华车品牌掘金的最后一块“沃土”。 陈人德称,在全面开拓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同时,阿斯顿·马丁(中国)将引进一款装备7.0升12缸发动机的超级跑车one-77,该款车型全球限量发行77辆,售价在4000万元以上。 据了解,布加迪威龙在北京车展期间以2500万元售价成交,此次阿斯顿·马丁引进的one-77将再破中国豪华车成交价纪录。 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迅猛,阿斯顿·马丁正是看中中国巨大的奢侈品消费潜力。 200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份额为60亿美元,此后更是发展迅速。 根据美国权威机构安永咨询公司的统计,中国豪华车市场2008年将增长20%,到2015年将以每年高达10%的速度增长。 国外权威媒体预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豪华车市场,只是时间的问题。 然而,阿斯顿·马丁集团总裁UlrichBez博士也表示,除市场外,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阿斯顿·马丁关注中国豪华跑车市场已久,但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要找的合作伙伴,不仅要理解阿斯顿·马丁的品牌价值,还要对奢侈品市场有充分的了解。 ”陈人德在发布会上宣布,除目前在上海、北京两个城市的经销商外,阿斯顿·马丁(中国)计划在1年之内在全国至少两个城市(广州、成都)建立经销网络。 据悉,早在2007年11月,阿斯顿·马丁就在上海新天地设立第一个旗舰店;2008年3月,在北京金港汽车公园内设有阿斯顿·马丁北京4S中心,同时,在北京CBD商业区建立展厅。 目前,该品牌现拥有V8 Vantage Coupe,V8 Vantage Roadster,DB9 Coupe,DB9 Volante和DBS五款全天候跑车,在以上3个展厅均可预订。 “阿斯顿·马丁的定位是中国新近崛起的、富有朝气的年轻一代,是那些正在寻找可信赖的同时又具有前瞻性及创新性的车辆品牌的年轻人。 ”陈人德告诉记者,阿斯顿·马丁的目标客户是比较保守、低调的企业家、银行家、律师和医生等。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超级豪华车消费年轻化的趋势,是中国财富结构和分配趋势的表现。 全球著名金融机构美林和凯捷公司发布的2007年度《亚太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富豪年轻化趋势较明显,31岁~40岁富豪占30%,31岁~55岁则占50%。 “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素有‘世界上最美丽车型’之称的马丁。 ”据悉,奥运会开幕当天,阿斯顿·马丁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新艺术展览,这也是其第一次在英国本土之外的地方进行一次大型艺术展。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告诉中国消费者,阿斯顿·马丁不仅是一辆车,更是一件艺术品。 ”陈人德如是说。 谁买了还真没查到.

阿斯顿·马丁是哪个汽车品牌旗下的?

相信对于国内的网友来说,阿斯顿·马丁的鼎鼎大名早已如雷贯耳,此前我们文化频道也曾多次讲解关于这个老牌儿英国豪华品牌的历史,今天我不得不再次老生常谈,这个英伦范儿十足的顶级跑车品牌发展历程之坎坷绝对令人震惊,上世纪80年代它曾是福特集团“高端阵营”中的顶梁柱,如今由多家股东控股继续活跃在顶级跑车市场上。

阿斯顿·马丁品牌由它的创始人莱昂内尔·马丁与Robert Bamford创建于1913年,当时的公司名称叫做Bamford and Martin,也就是阿斯顿·马丁的前身,公司成立初期的主要业务范围只在英国伦敦,而服务对象也只是GWK与Calthorpe这两款车型。

然而随着英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Bamford and Martin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决定开始独立生产汽车,并制定了致力于打造拥有高性能与完美外形汽车的品牌宗旨。1914年,Bamford and Martin公司的第一辆汽车便诞生了,这辆搭配四缸发动机的车型被命名为Coal Scuttle。

此后Bamford and Martin公司便开始在英国肯辛顿的一家工厂内生产汽车,然而就在一切都在向积极方面发展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给了这家刚刚成立的公司以毁灭性的打击,一战打响后,公司创始人莱昂内尔·马丁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而另一位创始人Bamford则进入了皇家军队的后勤保障部门,Bamford and Martin也不得不在成立仅1年后便关门大吉,两位创始人将公司所有设备卖给了Sopwith航空公司。

一战结束后,Martin与Bamford公司在英国肯辛顿区重新成立,然而此时的Bamford却缺少了对造车的激情与兴趣,在他选择离开公司后,莱昂内尔·马丁开始独自领导公司生产汽车。1922年莱昂内尔·马丁创造出许多台集速度、耐力于一身的经典跑车,他本人更是在驾驶着自己制造的赛车在阿斯顿·克林顿山上举行的山地汽车赛上夺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而“阿斯顿·马丁”的名字也正是为了纪念这场意义非凡的胜利。

然而更换了公司名称的阿斯顿·马丁却在销量上并不乐观,持续低迷的状态使得莱昂纳多·马丁不得不在1924年将公司出售,第一个接手阿斯顿·马丁公司的是Charnwood夫人,但这个雍容华贵的“老妇人”显然不懂得如何经营公司,1925年的阿斯顿·马丁经营状况更加惨淡,并于1926年将生产工厂关闭,公司创始人莱昂纳尔·马丁也不得不选择了离开。

1926年底,以Augustus Bertelli为首的一批富商接管了阿斯顿·马丁,并将其正式命名为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Aston Martin Motors)。 在此之后阿斯顿·马丁虽然恢复了生产,却依然如昨日黄花般萎靡不振,Augustus Bertelli认为可以利用阿斯顿·马丁的品牌来生产一种全新的汽车,从而赚取更高利润。因此从1926-1937年,Bertelli成为了阿斯顿·马丁汽车的首席设计师,而它设计的产品也纷纷被冠以“ Bertelli”(贝尔泰利)的名称出售并参加各种比赛。

然而到了1932年,财政问题再次侵袭阿斯顿·马丁,一位名叫 Brune的富商为阿斯顿·马丁提供了及时的资金支持,使其在这一时期内能够专注于开发生产汽车。然而这个品牌始终都是为极少数富人准备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前,阿斯顿·马丁只生产了约700辆汽车,战争期间它的任务是制造飞机零部件。

战争结束后的阿斯顿·马丁又成了无依无靠的“野孩子”,1947年,被称为“战后救世主”的拖拉机大王大卫·布朗收购了阿斯顿·马丁及Lagonda汽车公司。两家公司被大卫·布朗收购后开始共享资源,并致力于开发阿斯顿·马丁经典的“DB”系列跑车,1955年,大卫·布朗公司更是专门为阿斯顿·马丁收购了一家生产6缸发动机的厂商“Tickford”。在1947-1967年期间,阿斯顿·马丁先后推出了6代DB车型,而在1955年以后的车型上,全部采用的都是Tickford公司提供的发动机。

在随后近20年的时间内,阿斯顿·马丁汽车的单价与日俱增,常常贵的让人瞠目结舌,但在华丽的外表之下,阿斯顿·马丁公司的经营状况却非常糟糕,由于再次陷入财务危机,阿斯顿·马丁不得不于1972年再次被出售给一家“发展公司”,然而这家所谓的“发展公司”却并未打算帮助阿斯顿·马丁扭亏为盈,它的身后其实是一群野心勃勃的投机者,这批资本运作者将阿斯顿·马丁加以包装,在1975年以105万英镑成功转卖给了北美商人Peter Sprague和George,在这笔交易中,“发展公司”最终获利75万英镑。

阿斯顿·马丁的北美新东家立即为它购置了全新的生产线,并于1977年推出了搭载V8发动机的Vantage车型。在成功推出几款车型后,这位财大气粗的北美富商于1980年计划购买同是英国的老牌儿厂商MG,并已经规划将其作为阿斯顿·马丁的姐妹品牌,生产较为经济、轻便的小型跑车,然而就在这项计划尚未开始实施的时候,这家北美公司便因80年代的经济危机而受到了严重打击,这一时期阿斯顿·马丁汽车的全球销量暴跌,最惨淡时每周只有可怜的三台。

1980年,石油大亨Gauntlett执掌的Pace Petroleum公司购买了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12.5%的股份,随后CH公司也如法炮制。1年之后,这两家公司又同时追加投资,成为了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仅有的两位股东,股权各占50%。而最先发起投资的Gauntlett也被推举为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的新任董事长。

在随后的几年内,Gauntlett将大笔资金投入到了阿斯顿·马丁赛车的研发与生产上,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面对80年代石油危机的不断加剧,阿斯顿·马丁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调整产品结构。在极大的资金需求下,Gauntlett决定出售自己在科威特的一家公司以缓解财务危机,只不过通过出售公司得来的资金犹如杯水车薪,随后Gauntlett不得不再次变卖自己所持有美国某贸易公司以及希腊船王Peter Livanos公司的股份,但即便如此,阿斯顿·马丁的财务状况依然令人堪忧。

要想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便是当时摆在阿斯顿·马丁与Gauntlett面前最为实际的问题,然而就在1987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阿斯顿·马丁重获生机。相传1987年5月,Gauntlett与迈克尔王子在他位于肯特的家中小聚,他们不止一次的谈起阿斯顿·马丁公司的“复兴”问题,而住在他们隔壁的恰好是福特汽车公司欧洲区副总裁沃尔特·海耶斯,不久这位福特公司副总裁就了解到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正面临困境,海耶斯看中了阿斯顿·马丁潜在的品牌特性,并于1987年9月决定向董事会提出收购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的申请。

海耶斯的这项申请引起了福特集团高层极大的重视,很快福特便开始接手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截止至1988年,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共生产了5000辆左右的汽车,其中以Vantage车型与Volante Zagato最为畅销,然而福特并没有将生产重心放在这两台“老家伙”身上,反倒是推出了一款搭载V8发动机的全新车型Virage,这也是阿斯顿·马丁在这20年间推出的第一款新车型。

尽管Gauntlett在阿斯顿·马丁被福特收购后的两年时间内仍作为该公司的最高领导,但他这两年间在赛车场上的投入却收效甚微,本想在赛场上扬名立万的Gauntlett不仅没有成功,还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到了尽头。1991年,福特公司追加投资,掌握了阿斯顿·马丁的全部股权,他们随即便罢免了Gauntlett的职务,由海耶斯接任。

随后福特将阿斯顿·马丁划归到其“高端阵营”,并在1993年日内瓦车展上宣布,在时隔20年后将再次推出阿斯顿·马丁经典的DB系列车型,而首先推出的便是DB7,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捷豹F-Type。DB7搭载直列六缸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50马力,峰值扭矩489N·m。

为了适应阿斯顿·马丁DB系列的生产,福特对其生产线也进行了大幅度投资与改造。1994年,福特在Bloxham郡的Banbury路为阿斯顿·马丁开设了一家新工厂,该工厂落成后便马上开始生产,一年时间内便创纪录的生产了700台汽车,此后产量更是一路飙升,1998年达到年产2000台,2002年更是翻了三倍,达到了惊人的6000台。

2004年10月,福特为阿斯顿·马丁在德国科隆设立了专门生产发动机的工厂,这个年生产能力为5000台发动机的工厂不仅担负着为阿斯顿·马丁汽车研发新发动机的工作,还负责着一部分阿斯顿·马丁技术工人的培训任务。

福特出售阿斯顿·马丁实属无奈,由于世界金融风暴的侵袭,这一时期的福特将大把资金投入到其“高端阵营”中,以期振兴这些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然而福特得到的却是愈发惨淡的销量与越来越严重的财政赤字,时至2006年,福特已经不得不考虑将其“高端阵营”彻底瓦解,而阿斯顿·马丁便是第一个惨遭出售命运的豪华品牌,2006年8月,福特宣布正式出售阿斯顿·马丁品牌。

2007年3月12日,由大卫·理查兹牵头的英国Prodrive公司斥巨资对阿斯顿·马丁进行了收购,被大卫·理查兹收购后,阿斯顿·马丁位于Tickford街的工厂仍作为阿斯顿·马丁的维修及服务部门,2008年3月4日,阿斯顿·马丁与Magna Steyr达成生产2000辆车的外包协议,并随后在欧洲及世界各地开设了许多经销商,因此近年来阿斯顿·马丁知名度不断提升,且凭借适时适度的噱头宣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小结:

用“历尽磨难”来形容阿斯顿·马丁这个英国品牌绝对不算过分,经历了无数次重组、买卖后的阿斯顿·马丁曾经在福特旗下找回了自我,短暂的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阳关大道,然而阿斯顿·马丁显然有些“生不逢时”,金融风暴的侵袭使得福特公司不得不“弃车保帅”,但在决定出售该品牌之前,福特为阿斯顿·马丁贡献了力所能及的一切,这样的交易没有怨恨、不掺杂心计,只是希望彼此在以后的道路上走的更好。

专访|阿斯顿·马丁王芳:在“最年轻”的市场上蓬勃发展

阿斯顿•马丁大中华区总裁 王芳女士

“今天,大中华区已成为阿斯顿·马丁品牌最重要的市场。相比于全球,中国的用户更年轻,他们富有品位,热爱艺术,忠于自我。”在不久前的阿斯顿·马丁DB12试驾会上,阿斯顿·马丁大中华区总裁王芳(Freda Wang)如是表示,“DB12将提供客户所期望的阿斯顿·马丁手工打造的奢华,以及细分市场的领先动力和独特的动态特性。我们相信DB12会受到中国用户的认可和喜爱。”

阿斯顿·马丁作为最悠久,最专注的GT跑车世家,它的DB系列是跑车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系列之一。2011年,阿斯顿·马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DB系列已经在中国拥有数以千计的用户。

如今,延续标志性“DB”血统的DB12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带来更加令人振奋的性能、更加纯粹的动态体验、更加精湛的手工内饰升级以及全新的科技配置,为高性能和超豪华树立了标杆,定义了新一代SUPER GT跑车,确保成为这一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地位。

去年,阿斯顿·马丁发布的全新品牌标识以及全新Slogan——“Intensity. Driven.”,是自2003年以来品牌徽标的首次重大更新,也是阿斯顿·马丁110年历史上第8次品牌徽标调整,从而与“大胆的新创意品牌战略和全球营销活动”相吻合。

在“Intensity. Driven.”的品牌新主张下,阿斯顿·马丁D12期待让更多消费者感受:此刻即动容。

DB血统升级,更具迷人色彩

无论是DB系列还是Vantage系列,阿斯顿•马丁的优雅都刻在了车迷心中。

在无数电影中,阿斯顿·马丁DB系列都展现了最迷人的风采,DB这两个字母是DAVID BROWN爵士的缩写,同时,它也是阿斯顿·马丁家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产品,它是“永恒、优雅”的代表,堪称跑车世界中的美学传奇。

1964年DB5在电影《007:金手指》中的首次登场,也预示着DB系列将成为詹姆斯邦德最重要的座驾。之后DB系列陆续在《雷霆万钧》、《黄金眼》、《明日帝国》、《皇家赌场》、《大破天幕杀机》、《无暇赴死》等剧集中亮相,这也让阿斯顿·马丁成为007系列电影中不可替代的符号,并随着影片的大火走向全球。如今,DB系列一直坚持着V8甚至V12的大排量发动机。

而对于DB12,在对标志性“DB”血统升级之后,让这款车更有迷人色彩。

驾驶、转向和操控一直是DB12的重点。消除隔离层和增加车身刚度提供了更强的反馈和控制,这也带来了更高的精确度,同时新的减震系统保持了驾驶品质和控制。引入后电子差速器Ediff智能管理整个后轴的扭矩,以确保稳定性和控制力。同级别领先的4.0升双涡轮V8发动机也是这套动态系统的关键,可产生680PS的动力,使DB12在每个弯道中脱颖而出。

设计宗旨上,DB12依旧传承75年的DB血统。全新DB12外观设计大胆而自信,融合了DB系列黄金分割视觉比例,完美演绎力量和美的结合。整个座舱内饰设计理念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最先进的信息娱乐系统强化各种感官享受,并将尖端触屏技术和直观模拟控制功能相融合;手工缝制工艺遍布每个角落,尽显极致奢华,将“驾驶者为中心”的理念做到了极致。

除了高性能、超豪华的特质之外,不断引进新技术以适应市场需求。全新DB12在向智能化座舱方向不断演进,包括自主开发的信息娱乐系统;全新的人机交互系统,融合语音控制功能;全新的阿斯顿·马丁智慧互联与手机应用等。

今天,大中华区已成为阿斯顿·马丁品牌最重要的市场。相比于全球,中国的用户更年轻,他们富有品位,热爱艺术,忠于自我。“DB12将提供客户所期望的阿斯顿·马丁手工打造的奢华,以及细分市场的领先动力和独特的动态特性。我们相信DB12会受到中国用户的认可和喜爱。”王芳如是说。

在最年轻的市场上蓬勃发展

伴随着在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阿斯顿·马丁已经成为了中国市场上表现最强劲的豪华品牌。

在中国,阿斯顿·马丁拥有全世界最年轻的豪华车用户群体——平均年龄只有35岁。不仅如此,在持续推出全新产品的背景之下,阿斯顿·马丁的客户群体也更加丰富。

“很多人一开始认为阿斯顿·马丁是小众品牌,客户群体很窄,以前从产品布局上只是专注在GT超跑。但我们与其它超跑品牌不一样——阿斯顿·马丁更注重设计与美,以及长距离驾乘的舒适感。”此前,王芳曾如是讲到产品的不同之处,而如今,在中国市场上被越来越多消费者喜爱的阿斯顿·马丁走上了快车道。

阿斯顿·马丁在品牌及团队建设上持续投入,强化区域领导团队并扩大销售网络。王芳表示:“相对于盲目扩张,我们更加倾向于渠道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率和客户体验。例如,我们通过数字化管理工具,统一标准,有效地帮助经销商触达客户,及时高效地回应客户需求。无论是在销售还是在售后服务方面,这是我们保证品牌服务的重要一环。”

而对于阿斯顿·马丁而言,未来,它最重要的一个战役是:打造品牌。

今年是阿斯顿马丁成立110周年,为了庆祝品牌历史,也为客户带来更多元化的沉浸式体验,从今年四月开始,阿斯顿·马丁带来了一系列品牌及产品上市的活动。四月,阿斯顿·马丁在上海张园打造了“阿斯顿·马丁大道”,将F1和阿斯顿·马丁在售的全系列车型带到现场,其中包括首次对公众展示的首台量产混动超跑Valhalla,让消费者能够近距离认识和感受到马丁的魅力。现在,借由全新的DB12上市,再次打造阿斯顿·马丁剧院,让大家能够沉浸式感受品牌和产品的超凡魅力。

未来,阿斯顿·马丁会继续投入在品牌建设、渠道支持和客户体验上,让消费者充分感知品牌理念和产品价值,达成最大市场效果。

在全球“最年轻”的豪华车市场上,凭借独树一帜的产品、优秀的服务,以及极富质感的品牌主张,阿斯顿·马丁也将吸引更多的中国消费者。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1678.html
哪吒汽车 车速违规监测专利 可确定车主是否违规
又一波音安全问题举报人死亡 突发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