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人才严重断档!中超33岁以上本土球员出场总时间是U21球员的7.4倍

打上主力的青岛西海岸主力季家葆,只是U21球员中的极个别案例

5月26日晚举行的中超第14轮比赛中,21岁的季家葆遭遇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挫折(球员年龄以周岁计算,下同)。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这位青岛西海岸队门将连续七次将皮球从身后的球网里捡起,最终他所效力的球队品尝到升入中超后最惨痛的失败,以0比7不敌成都蓉城。

这并不是季家葆经历过的最大失败。2022赛季第29轮深圳队0比8惨败给山东泰山队一战中,季家葆正是深圳队门将,他的第一次中超登场堪称噩梦。在深圳队担任两年替补后(总计中超出场2次),季家葆今年转投青岛西海岸,得到新东家信任的他已出战12场中超,失球23个;以43次有效扑救排名中超第四位,排在他身前的是三位老将——程月磊(36岁)、牟鹏飞(35岁)和刘殿座(33岁)。

季家葆无疑是本赛季中超最"富有"的年轻球员。中超前14轮战罢,他以1035分钟(12次出场、11场首发),成为联赛中出场时间最多的21岁以下本土球员(含归化球员与港澳台足协注册球员)。遗憾的是,季家葆只是一个特殊的个案,绝大部分中国年轻球员只能在赛场边苦苦等待机会。

本赛季中超注册的33岁以上本土球员数量(75人)约为21岁以下球员(68人)的1.1倍,但前14轮的出场总时间是后者的7.4倍。冰冷的数据告诉所有人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足球人才断档的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U21权当充数,U23也不乐观

作为中超传统劲旅,北京国安本赛季注册了8名U21球员,截至目前,没人获得出场机会。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领头羊上海申花队的身上:注册8名U21球员,出场时间为零。此外,河南(4人)、梅州客家(2人)、沧州雄狮(1人)、青岛海牛(1人)和南通支云(1人)的U21球员,同样没能获得任何出场时间。

使用U21球员最多的球队是财政状况不佳的武汉三镇,该队共注册12名U21球员,以1264分钟的出场总时间排名榜首,其次是青岛西海岸(1210分钟),深圳新鹏城(711分钟)排名第三,此外没有一家俱乐部的U21球员出场总时间超过400分钟。从球员数据来看,除季家葆外,武汉三镇的吾米提江·玉苏普(511分钟)和艾菲尔丁(416分钟)、深圳新鹏城的王浩(379分钟)成为出场时间最多的U21球员。

根据本报统计,本赛季中超球队注册的所有68名U21球员,在前14轮的出场总时间合计为4243分钟,平均每人每场仅能获得不到5分钟的比赛时间。依照足球数据统计的通用规则,所有在伤停补时前登场的球员,伤停补时时长不计入出场时间;在伤停补时登场的球员,无论伤停补时时长,只计算1分钟出场时间。这意味着统计数据与实际登场时间有一定误差,但并不影响大局。

不经意间,蒋圣龙(左)和朱辰杰即将年满24岁

即便将年龄段放宽到23岁以下,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本赛季中超球队注册的22岁和23岁本土球员总共仅为57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上海申花队,共有包括朱辰杰、蒋圣龙、汪海健等在内的七人。在22-23岁球员总出场时间方面,上海申花也以3024分钟排名第一。天津津门虎该年龄段球员的使用情况也不错,中场球员黄嘉辉(12次出场、9场首发)、后卫王政豪和杨梓豪(均为9次出场、6场首发)都获得了较多的实战机会。另有多支中超球队起用了22-23岁的门将担任主力,如深圳新鹏城的彭鹏(11次出场、10场首发)、南通支云的薛庆浩(9场全部首发)和成都蓉城的蹇韬(7场全部首发)。

总体来看,这57名22-23岁球员前14轮中超合计出场14465分钟,平均每人每场获得出场时间超过18分钟。算上之前的21岁以下球员,总共125名中超U23球员目前共出场18708分钟,平均每人单轮不足11分钟。

为什么年轻球员普遍无法获得更多的出场时间?答案很简单:整体实力不足。相比老球员,年轻球员薪酬低、升值潜力大,在看得到成长可能性的情况下,没有一家俱乐部会拒绝使用年轻人。也并非球员个人不努力,他们确实是同年龄段的佼佼者,经历了层层筛选才踏入职业行列,但他们的能力不足以取代老将,潜力也相对有限。

现实很残酷。中国足球青训体系出现了大问题——在2000年前后的多个年龄段,每个仅有几十人可供挑选——这不是多任国字号青少年队伍教练拿来为成绩不佳开脱的借口,而是数据告诉我们的最真实的现实。

老将值得尊重,但整体趋势令人担忧

前14轮战罢,前锋谭龙依然是长春亚泰队的绝对主力,他在13场比赛中首发登场并打入4球。进球数看似不多,却在本土球员中排名第四,对于一名36岁的老将已殊为不易。

36岁的谭龙仍然是长春亚泰队绝对主力

虽已步入职业生涯暮年,但像谭龙这样仍在俱乐部担任主力的高龄球员并不罕见。本赛季中超共有75名33岁以上球员,前14轮出场时间合计达31386分钟,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125名U23球员的出场总时间。

目前排名中超第七位的天津津门虎本赛季仅注册了34岁的于洋这一名高龄球员,他获得3次替补登场的机会,出场时间区区9分钟。河南队的两名高龄球员37岁的顾操(4次出场、1场首发)和35岁的柯钊(9次出场、1场首发)在队中的地位也较为边缘。这两家俱乐部以外,几乎每支球队都有担任主力的高龄球员。

以武汉三镇为例,该俱乐部本赛季注册了多达17名U23球员,出场总时间为1958分钟,该队的高龄球员只有刘殿座(33岁)、任航(35岁)和姜至鹏(35岁)三人,但出场总时间达到2730分钟,远超U23球员总和。其中姜至鹏和刘殿座均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出场13次且全部首发。

上海申花35岁的吴曦(14次出场、12场首发)、上海海港33岁的颜骏凌(13场全部首发)、北京国安33岁的张稀哲(10次出场、9场首发)和35岁的侯森(14场全部首发)、山东泰山35岁的王大雷(10场全部首发)、浙江队34岁的李提香(14场全部首发)、梅州客家36岁的程月磊(13场全部首发)和34岁的陈杰(12次出场、7场首发)都是各自球队的主力甚至核心。

家底并不厚实的保级队也格外注重老球员带来的经验,如青岛两支球队本赛季总共注册了19名33岁以上球员,其中青岛海牛的10名高龄球员得到2926分钟的比赛时间,而西海岸的9人更是出场多达3795分钟。

对于谭龙、吴曦、李提香等正处于职业生涯暮年的球员而言,能得到主帅的充分信任,继续在队内扮演重要角色,值得所有人的尊敬。衡量运动员水平的标准永远都是能力,而非年龄等其他因素。但就整个中超而言,33岁以上本土球员的整体角色要比23岁以下球员重要得多,绝非合理现象。这充分揭示了中国足球后继乏人的尴尬现实。

作者:


中国男足为什么会输球又输人格的??

中国国奥,没有一点拼搏精神,没有一种虽败尤荣的精神理念。 素质问题,技术粗糙,战术粗糙,中国足球暴露出的问题一显无疑,没有努力,那只有一个结果:失败。 中国足球已经落后世界水平太远,中国足球要发展,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日本人找到了巴西的技术型打法,因为日本球员身体条件没有优势,但脚下灵活。 那么中国,我认为应该学习德国,虽然德国足球有衰退的迹象,但德国足球讲究的整体和意志是中国足球最缺少的,并且德国足球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不过身体很好,所以比较适合中国的球员。 中国足球遭遇过无数次黑色3分钟,这充分暴露了中国球员意志力不强的特点,中国的足球打的显得毫无章法,说明中国的整体配合能力的低下,学习德国足球,可发挥出中国的优势。 虽然其他足球强国的足球很豪华,很好看,很有观赏性,但有点华而不实,注重效率的德国人的足球更适合中国,找到正确的出路,中国足球才会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体现着民族的个性。

为什么中国足球在走下坡路?

自2002年闯入世界杯决赛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足球似乎一直在走下坡路。 然而随着各个方面愈发重视,中国足球正在焕发出其应有的魅力,呈现出逐渐回暖迹象。 一、中超重新焕发吸引力,上座率亚洲第一2013赛季,中国足球在受关注度和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中超场均现场上座率达到1.88万人次,排名亚洲第一,世界前十。 2014赛季的中超更加叫座,首轮8场比赛场均观战人数接近2.19万,创中超10年来最高纪录。 二、中超亚冠强势爆发,凝聚中国足球人气自亚冠改制以来,中超球队表现一直差强人意,曾连续数年在小组赛中苦苦挣扎。 广州恒大2012年俱乐部首次参加亚洲足球俱乐部冠军联赛并进入八强,2013年获得亚洲足球俱乐部冠军联赛冠军。 三、校园足球获重视,足球崛起从基层抓起2012年12月12日,由中国足协出资的“城市足球试点城市”项目正式启动,广州、大连、成都、武汉、青岛五个城市正式竖旗为“足球特区”。 中国足协还将出资聘请国外高水平的专家,为五个城市提供培训、搭建青训体系等方面的专家支持。

中国足球什么时候才能踢出国门?

20年后吧。 中国人自己毁了中国足球:1.足协2.媒体2.假球迷。 根据中国足协球员注册信息系统显示,在1990年至1995年间,我国参加足球运动的青少年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5万人;在1996年至2000年间,降至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急剧下滑为18万人;而目前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数据库中只有区区3万多人。 另一项数据———足球学校的数量,在经历了职业化初期短暂的辉煌之后,如今也大踏步地后退,从鼎盛时期的4300多所下滑到20多所!这种下滑势头是全国性的。 大连是中国闻名的足球城,最多曾拥有二十七八家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有3000多名青少年运动员,现在一家也没有。 在沈阳市足协注册的青少年人数也逐年减少,从最高峰1998年的2500人锐减到2007年的不足百人,注册的训练单位也由1998年的25家业余俱乐部、足校减少到今天的5家俱乐部。 日本青少年球员130万。 中国不足3万。 高洪波的亮点:1.由过去的442转变成现在的4231,强调边路。 2.球员年轻话,特别是启用姜宁,蒿俊闵打边路。 3.强调中场控制,5个中场加强控制。 4.启用技术球员,比如天津7国脚入选,加强中前场传接,跑位。 5.新球员都是非常有特点的,脚下技术都不错,敢拿球。 6.精神面貌相当好,敢打干拼,中国队少的就是这一点。 我们必须要1.制定长期的目标。 真实的认识自己水平,制定一个长远目标。 2.稳定自己的打法。 中国足球至始至终没有自己的风格。 3.有长期的规划。 规划好我们的国字号球队的发展思路。 4.加大联赛投入。 联赛是基础。 5.大力培养青少年足球。 青少年是希望。 6.向日本韩国学习,学习日本的一整套发展足球的方法。 学习韩国的拼抢精神。 日本足球能看见一直慢慢在进步,哪怕输掉几场比赛,中国队却看不到,哪怕赢了几场比赛。 我们不的不承认,我们的球员在理解足球上明显落后日本,日本足球能有今天的发展,特别是中前场的传接,跑位,是日本几代球员学习巴西的结果,我们一下子赶上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中前场球员无论从技术和思想上都落后日本一大节。 这是中日足球真正的差距。 中国从来不缺少好的前锋和后卫,中日韩真正的差距在--中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huangtou/19159.html
市场 做好 组合拳 打好政策 保障 必答题
德州长率60人访华后 反对欧洲加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