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手机是漫长的过程 AR行业的iPhone时刻还没到来

【文/观察者网 吕栋】

自苹果Vision Pro问世以来,空间计算概念愈发火热,甚至被视为引领未来数字交互的关键。

但近期X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对观察者网直言,目前的XR行业还没有看到空间计算的iPhone时刻,相反正在朝三个产品形态收敛,其一是沉浸式设备,即相对笨重的XR头盔,比如Quest和Apple Vision Pro;其二是以Meta和雷朋合作的智能眼镜为代表的全天候佩戴设备,无显示但相对轻巧,被称为AI眼镜;其三是处于两者之间的AR眼镜。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在6月3日发布的报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XR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内容资源的局限,XR渗透率一直未能达到期望值,这也是市场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整体市场格局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XR市场销量16.4万台,环比下滑12%。其中消费级VR市场销量为9.8万台,同比下滑6%,主要原因仍然是目前消费级VR偏小众,凸显所配套的内容资源还不够丰富导致;而消费级AR设备销量为6.6万台,同比增长62%。

显然,如何解决内容端的缺失,已成为VR/AR行业的必答题。在近日的发布会上,XREAL推出空间计算新品——Beam Pro,徐驰将其称为“空间计算完全体”。

在他看来,Beam Pro在空间互联网内容、空间娱乐内容、空间影像内容三大方面实现了体验跃迁,于是成为“空间计算的完全体”,“既是驱动手机应用在AR眼镜上的‘手机’,又是客厅娱乐串流的设备,也是一个空间影像的采集与拍摄设备。”

XREAL Air系列眼镜和Beam Pro

硬件配置上,Beam Pro内置高通骁龙4nm制程8核芯片,机内配备6+128 GB/8+256 GB存储,支持最高1T Micro SD卡扩展。续航方面,Beam Pro内置4300mAh电池,在连接XREAL Air系列眼镜使用时能实现3小时的连续使用时长,支持最高27W快充。

根据发布会披露的信息,Beam Pro 6GB + 128GB WiFi版本售价1299元,8GB + 256GB WiFi版本售价为1599元;5G版本售价1999元起;而Beam Pro企业版2999元起售,该公司会针对B端用户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的功能及技术支持。

“苹果巧妙地把移动互联网生态‘移植’过来,让大家看到了空间计算的未来,而我们努力让大家看到空间计算的现在。”徐驰在演讲环节提到。

但对市场和用户来说,起售价1299元的Beam Pro背后,仍然有诸多疑问待解。比如,Beam Pro与手机有何区别,XREAL为何没有与手机厂商合作,AR未来有没有可能取代手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观察者网会后也与徐驰和XREAL联合创始人吴克艰等高管做了深度交流。

以下是交流实录节选:

“期待AR赛道爆发那一天”

问:相对于VR头盔,AR眼镜这两年增长率很高,但基数还比较小。作为市占率最高的AR企业,XREAL对产品体量是怎样思考的?未来三五年是否有具体的预期?您刚才提到解放智能手机,在您看来最终什么时候能够彻底解放或者取代智能手机?

徐驰: 如果今天这个行业增速快了,我们一定不是越来越孤独的,一定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厂商往这个方向走。等有一天发现,就像新能源车市场一样,连手机厂都愿意入局,说明这个赛道爆发了,我们期待看到AR赛道的那一天,甚至我们说不排除过两天其他的手机厂商也都从头盔往AI眼镜或者AR眼镜形态去移植,就说明这个行业在快速增长。

如果去预测,我会比很多人乐观,我们相信五年之内AR的体量会远超过VR。什么样的终端规模能让原生内容生态健康成长出来,我们认为看到2000万到5000万的拐点,内容生态自然而然就长出来了。今天手机没有彻底替代掉笔记本,很有可能替代了90%的照相机,我们先努力试试看能不能让眼镜替代80%、90%的电视,或者其他数字化显示,再慢慢去替代手机,手机仍然是过去20年甚至30年最成功的单一消费电子产品。

今天那么多AI设备试图用全新的交互让用户第一天就替代掉手机,甚至之前有很多AR厂商尝试着用颠覆性方式,从第一天开始替掉手机,这都是不可能的。我们想要做的包括Beam Pro的方式,是先拥抱它,不是取代它,我们是解放它,再慢慢到有一天二选一的时候,眼镜都已经能做到了,干嘛还买手机,到那天来的时候,转变是悄无声息的。

XREAL Beam Pro

问:苹果Vision Pro上市以来有不少负面反馈,出现大量退货,渠道价格大幅跳水,你怎么看这些反馈?Vision Pro上市以来对行业整体的带动情况怎么样?

徐驰: 首先大家一开始过高的期待是不对的。我们特别喜欢类似于武侠的故事,突然间横空出现一个东西,就把整个行业颠覆掉了。其实如果大家想想,当年iPhone1出来的时候,有几个人说这个东西就会颠覆,它是花了几代的迭代,中国大部分用户才看到iPhone取代三星、诺基亚当时形态的手机。大家期待值太高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去满足的高期待。确实做颠覆式的产品很难,真正超过一次做过颠覆式产品创新的企业家本身就不多,可能乔布斯算一个,马斯克算一个,今天的苹果我们没看到一个人能持续做颠覆式的创新。反过来,今天这个行业,我觉得苹果因为它是万众关注,我们要感谢帮助整个行业去教育市场的过程。

我们能看到,有可能是小米推出新能源车,未来其他新势力的销量都涨了,这是一件好事。希望大家在这个赛道上都去尝试,如果大家纷纷从这个赛道撤离,这个赛道冷了,这才是大问题。我认为未来一两年是这个行业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今天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还比较平静,我们真的可以期待一下,这是我作为行业内的从业者给到大家的一个最好的预告。

吴克艰: Vision Pro面世以后,对于业内来说,更多是把一些已经知道的技术以一种非常工程化的方式结合起来,代表一个技术天花板。事实上,对于行业外,对于大众来说,会觉得苹果出了一个新的东西,关注度非常高,可能硬件技术并不能达到大家非常高的预期,所以拿到它除了一开始震撼的感觉,大家更多是想拿它干什么,最后发现也就那么几个场景。

拿它看电影,看一些沉浸感的东西,为什么要花3万而不是花3千。如果只是为了这些表面上的东西,再加上各种问题,又很贵,可以理解大家去退货。但是反过来,在行业内部来看对行业的带动作用确实是巨大的。它可以吸引更多开发者去开发真正属于3D、AR或者MR的原生应用,这些是悄无声息的发生变化,从大众的角度看不到这样的变化。反过来对于大众的意义,至少可以教育大家说,以后新的个人计算平台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样的观感,是什么样的交互方式,这些都在潜移默化改变着这个行业和市场,意义还是非常大的。

问:整个AR行业似乎在更加迎合市场,更加迎合资本,这个行业真的在变好或是已经发生变化?你觉得对于AR产品成为大众消费品,它的节点有没有提前?

徐驰: 我在发布会上讲的比较直白,苹果让大家看到空间计算的未来,没看到现在,现在的产品需要打磨一下,它从第一天发布的时候,就不是奔着大众化消费产品去的,我相信苹果公司,一定有它消费级的野心,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做,我们希望用一个更长的时间轴看待。

我不觉得任何一家厂商在迎合资本,今天不光中国,全球在大的经济形势变化,包括加息的节奏下是变紧的。当钱变紧的时候,创业团队再怎么迎合资本可能都没有用,更多要迎合市场,要努力迎合用户。当用户买单,你能看到逆势高速增长,才有可能迎合资本,才可能给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时间,或者快速的自负盈亏,有正向的现金流。所有优秀的厂商后面布局很多步在走了,这是为什么说大家可以关注未来这一两年激动人心的时刻。

问:Beam Pro有一款售价1999的5G版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就是一款能够空间计算的手机产品?发布这款产品,是否意味着我们和手机厂商之间的合作就会减少?

徐驰: 虽然有5G版本,但我们不觉得它是手机,更像是平板。5G平板有蜂窝流量,但不是用它打电话。当这个平板的屏幕可以被眼镜去增强去替代的时候,做小是自然而然的。另外一点,大家慢慢可以发现当用户用了AR眼镜一段时间,我们的逻辑是AR+其他计算设备,手机厂一定是手机+AR+其他设备,优先级不一样。有可能今天第一代Beam Pro可能是最像手机的一个形态。手机厂这件事,一样是双向奔赴的事。当年我们跟所有的合作伙伴合作,都是顺应了当时的节奏。我们从来不会排斥和任何的行业头部企业去合作和学习。

“AR眼镜取代手机是个漫长的过程”

问:2021年你曾说过AR设备未来五年到十年会逐步取代智能手机,现在观点有没有发生变化?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这个观点发生变化?AR、VR和MR哪个是未来市场的主流?

徐驰: 可能2021年冒进了,我错了。我们认为AR眼镜取代手机是个漫长的过程,我自己的内心深处,终端不断迭代,眼镜一定是比手机更合适的一个终端。如果这件事它的方向是绝对正确的,到底是早两年、晚两年对行业从业者没那么重要,我们要做的是投入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二百的热情,让这个时间更早到来。XREAL从2007年开始创业,就不是在风口上,这个行业穿越了周期,才让我们觉得这份坚持更弥足珍贵。第二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终极形态这三个一定会收敛。短期的话,三类产品形态我反而觉得越轻量化的设备量会越大,在未来的时间点,AI眼镜和AR眼镜会比头盔体量大一个数量级,甚至不止。

问:你们做了一款打引号的手机,为什么不直接和手机厂商合作?你们之前也和荣耀有过一些合作,是不是和手机厂合作会减少你们的工作量,虽然中国手机产业链很丰富了,但是要做软硬件适配工作量非常大,不与手机厂商合作,是因为他们抵触还是什么原因?

徐驰: 手机厂是手机+AR,所有东西都是手机优先的,我们今天做的体验是眼镜优先,往后走这两个差异化会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用户用了我们产品的后,抱怨能不能让我解放手机?举个形象的例子,比如今天拿爱奇艺看电影,突然弹一个微信你怎么回?我要不先不回,要不回的时候是戴着眼镜回,还是把眼镜弄开,在手机上回,手机是一个多任务不停来回切换,今天刷着抖音突然来了一个微信我回完,你订一个餐馆我跳到大众点评,大众点评里边把操作发到微信里边,然后再接着刷抖音,甚至这边在开会那边在干其他的,这些手机做的是多任务快速切换碎片化,将来我们希望眼镜戴上的时候是相对沉浸感的不被打扰的东西。

问:体验了空间视频的功能有一点迷惑,我体验了两个场景,一个是我拍乐队,可能我离的有点远,没有办法感受到它的空间感觉,但是我试着拍桌子上的东西,有点晕,工作人员说你离得太近了,空间视频是在1米左右的距离最好,每次拍都要拿尺子量吗?

徐驰: 今天空间影像仍然是早期的产品,不是说今天所有的大众,从上到七八十下到小学生毕业的人都要去用的,我们仍然希望触动那波技术发烧友、极客以及对早期技术感兴趣的用户,这些用户体量非常大,像今天飞一个无人机,不是所有人都会轻易上手的,一定会有门槛的。今天不光我们,接下来有越来越多手机厂,包括苹果都会围绕空间化视频去做文章的。

XREAL发布会现场

问:用户为什么要用这个产品?AR行业的iPhone时刻是不是还没有到来?

徐驰: 对,就像今天仍然有一些人不会买新能源车。举个特斯拉的例子,有些人是在特斯拉早期的时候就觉得这车有意思,有的人是在Model X的时候才相信新能源车,有人在Model 3出来的时候才相信,有的人到今天还不相信,在我们这个赛道上还很早期的时候,我们要找最早那批用户,我们没办法保证所有人说这个东西我一定要。

问:从XREAL的融资节奏来看,之前获得爱奇艺和快手、阿里的投资,新产品也有爱奇艺的福利,包括在快手上有专门空间影像的专区,能不能介绍一下与产业资本的合作探索?

徐驰: 我们不是单纯拿钱,是通过交朋友的方式拿钱,不但是为了钱,希望是能翘动一些产业资源或者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双向奔赴,这可能是最重要的。我们会持续看,跟以前比会更克制,包括资本其实也是更克制的。因为大的经济环境是有调整的,这件事不光是中国。我们刚从英国回来,这是全球的状态,包括美国今天除了几个头部的AI公司以外,其他企业也有一些困难。历史有无数次这样的周期,对企业来讲就是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能穿越周期,穿越周期之后就更伟大。有很多企业家在聊,在钱特别多的时候,非常容易做不负责任的战略决策,有可能把你带到泥潭里。大家始终有一个警钟,对现金流以及对其他所有东西有控制,且对可持续发展会有更大的关注度,我觉得这件事对企业发展未必是一件坏事。我们一定会抱着交朋友的方式找更多战略资源,把它跟融资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相信未来一两年会持续有一些好的合作伙伴跟我们走到一起,越走越近。

问:苹果的Vision Pro定义了空间计算时代的行业方向,但现在Vision Pro已经没有声量了,是不是对于空间计算还停留在概念层面,落地方面确实还没到?还有一个点,产品形态和路线是在非共识下,创业公司才有机会?

徐驰: 创业公司是九死一生,只能说一路走过来我们不断在相信,我们是更懂这个行业的,是更懂技术的,更尊重时间的。大家应该平常心,突然出来武林高手把全世界人都干掉,真实是不存在的,Open AI都算是剑走偏锋的,微软投他们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么快出现爆发性的结果,这不是微软投他们的目的,微软是觉得长期来讲这件事是对的,而不是觉得在那个节点它要爆发了。中国的投资人特别爱问,在哪个节骨眼,明年啥样,后年啥样,美国公司从来不这样,他不会觉得明年再投是不是更划算,但中国人特别喜欢思考这个问题,跟随者喜欢这样思考问题,因为节奏非常重要,但是想引领的时候,节奏没你想的这么重要。

“少几个人民币玩家是好事”

问:去年4季度AR出货量开始高于VR了,这是哪些趋势造成的?

徐驰: 在中国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说有的进不来,PICO再往后退,就完全没有了,AR这个方向确实在逆势增长,但是核心是PICO做得差,或者VR去年下半年做得差。同样这件事也说明另外一个点,有一段时间PICO在用违背商业规律的方式玩命的贴钱、砸钱,有一年他们的市场成本花了40亿推这件事,他们跟Meta一样觉得终端已经可以开始铺量了,这个事并不合理,他们认清现实之后市场就回归平静了,少几个人民币玩家是好事。

问:XREAL内部创新机制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借鉴你之前在国外的经验?

徐驰: 这个例子举的不一定好,印象很深的是瑞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当时有一句话,中国咖啡和美国咖啡有什么区别?差在哪儿?就差在自信,虽然瑞幸后面出了问题,但是最近瑞幸在中国的营收是超过星巴克的,中国过去20年进入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在人才资源,在供应链基础设施,在资本规模方面,很多东西上比20年前有了巨大差异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还甘愿当跟随者,差的就是那口气,那个自信心,因为跟着别人走会比较稳当,我也会不断教育同事,如何去建立这样一个信念,要相信自己。

举个例子,我带着同事参加CES,告诉他可能是谷歌的企业,他们产品交互的团队在研究你们做的产品交互,对他们信心的提升是不一样的,慢慢建立这个信心了以后,原来这些人他们有些东西也是跟我们学的,有些东西他们内部也会认可我们的时候,这种自信起来的时候是无比重要的。大家在国内卷的方式下永远只认为是要不断卷成本,我们跟太多企业家说,发现有非常多的消费电子企业因为只在中国市场,中国的市场竞争会让他们的战略和对产品的判断有误差,中国市场跟海外市场完全不一样,所以他们说我一定要出海。

徐驰公布Beam Pro售价

问:发布会上拆解原生3D照相机和起售价,1299元起售的Beam Pro,会不会亏本卖?

徐驰: 首先不会亏本卖。对比来看,我希望大家看到我们的诚意,我们希望借助Beam Pro的产品,让消费者建立一个全新的使用习惯,眼镜+盒子,而不是眼镜本身。我们觉得这是最让大家用得住的,最不会落灰,或者当个备用手机也不是不行。

问:刚才说到VR/AR行业有很多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对于行业态度有什么变化?投资方对XREAL会不会有一些压力?

徐驰: 首先客观说,我们跟股东建立了非常好的默契,大家知道走的是长期主义,所以并没有特别需要我们在短期内做一些不符合长期利益的事,这个特别好。尤其现在这个阶段投资人也有他们退出的压力,这都是双方的相互理解。如果从整个行业来讲,今天行业还没有到爆发的时候,不像互联网只要进这个赛道横竖都挣钱,现在还远没到这个时候,这个行业还在非常早期的阶段,真正有可能脱颖而出的是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但是这样颠覆式创新的公司真的需要一定的认知差距做判断,还需要一定的运气等,对我们来讲资本市场的环境在变化,现在融钱一定没有两三年前那么容易,对所有人都一样。但最好的企业仍然能有创业周期,反而更早的帮我们历练了一些在这个阶段不需要历练的一些能力,怎么做更精准化成本管控、现金流管控,让我们更快的实现盈利,这些都不是坏事。无数企业都经历过这样的周期,反而经历过这个周期之后,环境变好的时候,企业韧性活力才会展现出来。


现在的智能手机像摆地摊一样,面对这么大的竞争市场,三星手机什么时候降价?

你说的是相对于别的厂商价格过高吧?三星手机上市5000左右的机器半年内绝对到3000左右,但是和别的比如国产山寨机那样的价格是不现实的,首先品牌手机厂商都要经过极其严格的质量关,做工方面右不是山寨机可以比的~

目前手机市场的竞争那么强烈 iphone未来将会如何?

iphone注重用户体验,这个是现代社会大家都最求的东西,那就是用着舒服

谁是苹果手机的发明人

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CEO,也是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更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是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因此能造就出苹果公司的顶级产品,像iPod、iTouch、iPhone、iPad、iMac等对于Jonathan Ive,他是苹果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顶级的工业设计师,他设计出iPhone完美的触摸UI和Safari浏览器,很能合乎乔布斯的要求,为手机行业制订了一个新的竞争标准,撼动了手机业界当然,不能否定了苹果公司其他的设计人员,因为他们是一个设计团队,团队中每一位都贡献了很多的力量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huangtou/20453.html
洋先生 戴谦和的川西窗格收集记
新华社权威快报 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