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多地铁路部门开行旅游专列 助力假日旅游经济发展

列车 部门

在四川成都东站,动车组旅游专列C6072次列车满载着400余名旅客前往镇江关,开启三天两晚的“端午游九寨”之旅,除了打卡九寨沟、黄龙等风景区,旅客还可以品尝到特色藏餐,感受少数民族风情。

旅游

“假日经济”是基于对旅游业何种认识( ) A.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介 B.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

景区

D 旅游产业种产业组成,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旅游业包括景点经营、旅行社和旅馆服务业、餐 饮服务业、交通业、娱乐业和其他许许多多的经营行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所以答案为D。 旅游活动的媒介应是旅行社,旅游业属于服务业,即第三产业,但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需要旅游资源和市场,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易产生环境问题,所以选项ABC都不能选。

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对交通的影响

地铁路 四川

一方面,黄金周取消对于长途旅游客运造成很大冲击,由于时间缩短,长距离旅行变得时间紧张,尤其是铁路旅客运输,公路旅客交通运输。 另一方面,人们开始选择较近的旅游景点,于是短途铁路客运,公路客运运量激增。 造成铁路系统运力紧张,车票难买等问题。 因此一些铁路车站在五一短假的时候在旅客数量增加较多的的线路上加开一些短途临时旅客列车,来缓解运力紧张的压力。 公路客运,高速公路客运同样也是采取此类方法。 总的来说五一假期变短刺激了短途旅客运输的市场,但同时也造成了长途旅客运输的萎靡。

清明、端午、中秋纳入法定节假日后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成为新增法定假日,伴随“带薪年休假”制度推行,未来将有元旦、“五一”、清明、端午、中秋5个长周末。 记者近期在皖南黄山市和九华山等地采访,黄山市旅游委员会有关专家和旅游企业负责人就此分析。 他们认为,休假制度调整将给旅游业长远发展带来三大“利好因素”。 “短线游”黄金时代来临游客数量将有较大增长 “五一”黄金周取消,但长周末的增多将带来“短线游”的黄金时代。 新休假政策势必使长线游、短线游的比例发生新的变化。 记者在皖南多家旅行社采访时了解到,现在人们的旅游观念日趋成熟,很多人都选择避峰出游。 双休日出行的游客人数正在逐年递增。 据黄山市旅委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该市2005年黄金周接待游客占全年接待量的8.5%,2006年黄金周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0.1%,但在全年所占比例却减少为6.3%。 2007年黄金周接待的游客数预计占全年接待量的比例将降到5%以下。 安徽中海国旅国内业务部负责人介绍,依据他们近3年针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市场调查分析,目前短线游已是长三角地区70%以上市民的首选。 以黄山为例,目前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400万人次,其中约60%是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短线游客。 除黄山风景区外,游览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的自驾游、自助游的短线游客数量已经达到每年近600万人次。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继伟认为,法定节假日调整后,虽然取消“五一”黄金周,但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假日,实际上形成了若干个三天的“小长假”,游客利用传统节假日进行短途旅游将成为趋势,在出游时间安排上有了更多选择,出游时段的选择将更加理性分散。 黄山市旅委市场开发处预测,未来长三角地区出游将集中在周边200公里半径内。 法定节假日调整后,黄山市中短途游客接待量的增幅将达到20%至30%。 淡旺季界限可能淡化服务质量有望得到提升 “‘五一’黄金周取消,不但不会对我们造成多大影响,反而减轻了我们的压力。 ”许继伟告诉记者,从长远和全局来看,法定节假日调整,可以使集中的出游人群得到分流,有效淡化淡旺季之间的界限,对部分景区、重点时段结构性供需矛盾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 客流的空间、时间分布将更加均衡。 首先,长假与中短假相结合,人们的假日消费将由“冲动式”集中消费转为“分散式”理性消费,可以更个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假日,真正享受到旅游的乐趣。 其次,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可以更加从容地安排游客的吃、住、行、游等,在针对不同月份、不同节日开发特色产品的拓展空间增大。 因此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和游客舒适度将有大幅提升。 黄山国际大酒店总经理俞黎曙告诉记者,3个传统节日的假期代替一个“五一”黄金周,来皖南旅游的游客人数将不降反升。 黄金周期间,由于各酒家人满为患,反而少见一家人出来聚餐的。 而现在把假期调整到清明、端午和中秋,市民在一家人团聚的时刻出来吃顿团圆饭应当更有意义。 产品开发将呈特色化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旅游休闲支出比重上升,对旅游的需求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成熟的大众旅游阶段已经全面来临。 法定节假日调整后,新假期将成为若干个出游的高峰时段,游客会更乐于选择以放松身心的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旅游,这对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升级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黄山巅峰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盛学峰分析,法定节假日调整后,短期内对我国旅游产品开发造成的直接影响,一是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二是乡村旅游产品升级将进入“快车道”。 中国有许多地区还保持着一些长达百年以上的重大节日民俗文化传统。 这些地区基本上全面继承着传统节俗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地方特色鲜明,节日活动丰富多彩,节日气氛非常浓烈。 旅游行业要结合具体节日,推出一些新的文化主题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让旅游更具有文化内涵、民俗特色。 乡村旅游业未来将加速由大众化向特色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逐步克服目前因盲目跟风而导致的良莠不齐、内容单薄、品牌不响、简单雷同等现象。 黄山市旅委市场开发处处长陈勇介绍,目前,黄山市、九华山等地的旅行社正着手针对周边苏、浙、沪等地区和安徽省内客源市场,围绕清明、端午、中秋等新假期,适时开发推出20多条主题鲜明的特色旅游线路和一批具有传统特色的体验式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新的休闲度假需求。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huangtou/25622.html
博尔捷招股书透露骑手内卷现状 每单佣金降至6.95元 人均接
中方始终将发展中巴关系置于周边外交优先方向 习近平会见巴基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