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身后 一场关于0的 战役

作者| 詹方歌

编辑 | 邢昀

煤炭,是远古植物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而形成的礼物,地球温度因此下降,并适宜生物存活。但自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便开始了对这份礼物的无节制享用。此后工业快速发展,出现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人类生活的地球被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在地球的复杂系统中,平均气温每升高1℃,害虫可能将导致全球小麦、玉米和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减产10%到25%。平均温度上升2℃,可能将出现北极夏季再无海冰,海洋生态及全球环流系统受到危害。

于是,来自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顶层设计者们,历经博弈达成碳中和的共识,开始尝试将碳排放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联结,推动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碳排放量”可以被买卖,财富也通过这种方式,由高排放企业流向低排放企业。如此,新能源企业如比亚迪、远景科技集团、宁德时代,才真正站在了聚光灯下。

5月30日,美国《时代》周刊发布2024年“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远景因引领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重大贡献入选,并被冠以“绿巨人”的称谓。 同时入选该榜单的企业还有英伟达、OpenAI、微软、华为、TikTok等。

不过,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一定意味着低碳吗?何种生产方式才能真正实现碳中和?碳中和之于行业乃至国家,又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答案在内蒙古草原的风中飘荡。

1、被《时代》看见的“绿巨人”

在人类漫长又短暂的历史进程中,能源始终是文明进化最强有力的催化剂。

煤炭成就了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先发位置;借助石油的力量,机械系统从蒸汽机升级到了更高效的内燃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强势崛起。

前三次工业革命最关键的要素是生产效率,效率背后是快速、无序地扩张,结果人类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大家已经意识到,可再生能源正在成为继煤炭、石油之后,更有竞争力、更绿色、更永续的一种能源形态。

潮水的变化已经被敏感的企业捕捉到,商业世界率先做出了反应。

这一点从《时代》周刊发布的“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可窥见一二。这个榜单对全球企业进行筛选,划分为领导者、颠覆者、创新者、巨头和先驱者五组,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发展的前瞻性。

从2021年至今发布的四份榜单中,人工智能相关,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企业比重越来越高。2021年,第一个入选的新能源企业,是来自丹麦的全球最大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商沃旭能源(Orsted),彼时中国上榜的8家企业以互联网科技公司为主,能算进新能源行业的只有比亚迪。

到2024年,比亚迪、远景、宁德时代进入榜单,成为中国企业绿色实力的代表。其中,远景这家成立超过16年,可能并不被普通C端消费者所熟悉的中国公司,“在绿色科技领域成绩斐然”,被《时代》杂志形象地称为“绿巨人”。

《时代》表示,远景既是全球最大的风机制造商,又打造了电动方程式世界冠军车队,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领先的风电、储能、绿氢、动力电池和智能物联网等产品和技术,其创造的零碳产业园正在成为推动全球脱碳的重要力量。

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此前在演讲中表示, 绿色工业革命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主旋律,以实现生产效率和永续发展的统一 ,可再生能源技术、数字智能、生物合成技术作为三大关键生产力,在相互融合中推动绿色工业革命。

“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暗示了现代工业的绿色变革:在对商业未来的畅想中,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象征着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切口。

事实上,“减碳”“碳中和”之于国际社会,早已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被遵守的市场化规则。

在美国,11个联邦州推行了“碳排放积分”政策:到2025年,汽车厂商必须销售一定比例的零排放汽车,否则要么从特斯拉等新能源企业购买碳排放积分,要么接受严厉处罚。

特斯拉则因为专注电动汽车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碳排放积分。2023年数据显示,特斯拉在当年度只靠贩卖碳积分,就赚到了惊人的17.9亿美元。

类似的政策也在中国实施。

2021年,我国启动了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目前被纳入其中的电力企业已经有2000余家。根据《2019—2020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案》,这些电力企业每发一度电,将获得0.877kg-1.146kg不等的碳排放配额。如果排放超过额度,就需要向低排放的企业购买配额。碳排放直接和金钱的流动挂上了钩。

这样将碳排放作为“标准化资产”交易的过程,在业内被称为“碳交易”。利用市场而非行政手段调控的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约束和激励企业减排。

如此,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维度,去理解企业减碳的重要性。

既然由“碳中和”引领的系统性变革已经发生、正在发生,那么绿色科技企业的高速发展也成为一种必然。此番远景入选“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榜单,并被称为“绿巨人”,便是最好的佐证。

2、拆解一个产业园,重新理解0的份量

在诸多新能源发展的模块中,风光储氢算是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这也因此成为众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

不过,这些企业大多专注在某一种产品上,能真正提供系统技术的公司相对较少。而对于碳中和这一宏大议题来说,系统的意义又相当重大。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此前,有关新能源汽车究竟是否环保的讨论甚嚣尘上。反方认为,新能源汽车在生产过程中仍旧要使用大量的传统化石能源,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其实并不比传统汽车低,并不能实现真正的低碳环保。

新能源系统的意义,就是让制造业企业如车企,在生产过程中也能更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目前,远景基于新型能源系统打造的首个“零碳产业园”已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落地,拆解这个产业园,将获得关于零碳的新认知。

简单来说,它能通过智能物联网源荷互动控制系统,用本地风电、光伏、储能实现园区80%的绿电直供,20%与电网交易,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

利用智能物联网,远景可以对园区内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进行测算,并完成碳中和,最终为产品形成可追踪溯源、符合各类国际标准、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零碳绿码”,实现零碳产品的生产。这也将为中国企业破解国外的“碳壁垒”提供可行的路径。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还承担了一项重任——培养绿色新工业集群。 目前,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已经形成了以远景为龙头,华友等为配套的电池及储能产业链;以隆基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链;以美锦国鸿为龙头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

某种程度上,你可以将它视作一个如OpenAI一样的开放系统,一旦底层构架成型,锂材料产业、电解铝、化工、汽车等诸多产业伙伴,都可以一起参与共创,共同形成完整的生态圈。而零碳产业园的实践和摸索,也将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远景的零碳产业园模式已经开始复制。基于零碳产业园模式,今年3月中旬,远景在赤峰市打造的150万吨绿色氢氨项目第一阶段30万吨绿色氢氨首期工程顺利投产。该工程借助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突破,实现了风光储同氢氨醇生产的高效耦合,解决了零碳氢能发展的重大成本挑战,让“新石油”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发展。

未来十年,远景将携手合作伙伴在全球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这将成为绿色新工业革命重要引擎。初步估算,这些产业园到2030年每年将为地球减碳10亿吨,相当于一个日本的每年碳排量。

如果将目光放得更远,零碳产业园的落地,只是我国碳中和事业的小小一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曾在2020年承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以制造业为动能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硬仗。

如远景科技集团的绿色科技企业,则通过超前实现自身的运营碳中和,为整个国家的减碳进程“打样”。 2023年6月,远景宣布实现全球运营碳中和,兑现“2022 年实现运营碳中和”的承诺,并朝着全价值链碳中和和净零排放的目标大步迈进。

未来正从远景中走近。

3、减碳,从一个手办到国际机场

一场关于构筑国家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比拼已经在各个场景上演,最直观的例子, 碳壁垒的实施正在深刻影响全球的贸易格局。

目前,包括欧盟、美国、日本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已实施或研究制定针对中国出口“新三样”——电池、光伏、新能源车等产品的碳排放核算、阈值管理等碳足迹管理政策。管理碳足迹,成为中国产品出海新要求。

虽然当前仍处在过渡阶段,但“绿色壁垒”已逐渐竖起,贸易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高碳排放,都将给出口产品带来更高的成本负担。这对以高能耗、高排放的制造业为主导的国家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可能将面临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可能因此下滑21%。

挑战的另一面是机遇,谁能用技术快速跨过绿色壁垒,不仅能站到全球清洁能源舞台的中心,更将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标杆,为国家竞争力输送能量。

2022年、2023年连续实现运营碳中和的远景,正在为翻越绿色壁垒给出中国解法。

远景《2024零碳行动报告》显示,2023年,远景实现了99%的绿色电力使用。在碳排放基准5.4万吨的情况下,远景通过能效提升、使用现场和场外可再生电力等方式避免约4.8万吨碳排放,占总排放基准的88%。

如何完成进度条中最后的1%,可能是远景当前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的部分。

同时,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并不是远景的终极目标。他们更希望能形成反哺,从自身在零碳转型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沉淀出方法论,帮助千行百业加速绿色转型,使其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在于“碳足迹”管理。

碳足迹,即一个产品从原材料生产、运输、分销、使用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

过去一年,远景深度参与了诸多产品的碳足迹研究,并与全球知名机构合作发布了风机、光伏、动力电池产品等多个领域的碳足迹和低碳发展白皮书。这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行业空白。同时,远景还与行业协会、政府机构一同搭建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尝试帮助更多企业降低碳成本,提升竞争力。

绿色低碳转型也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的“刚需”。为此,远景打造了“零碳综合能源服务”。

比如,2023年,远景与泡泡玛特合作,利用方舟能碳管理系统为DIMOO河狸手办进行全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分析,在最大程度减排的基础上,购买高质量碳信用项目完成产品生命周期碳中和;不久前,远景又携手泡泡玛特推出“零碳正当潮”碳中和文创礼盒。该礼盒中不仅有一款DIMOO经典复刻系列手办,还包括将远景旗下产品——伽利略风机、智慧储能系统、绿色充电机器人产品等比例缩小制作的手办,展现出“零碳”与“潮流”的双重理念,让零碳变成一种时尚的潮流。

远景还为国药物流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医药物流园区提供零碳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例如以数字化手段帮助国药物流准确实时地进行数字化碳盘查、碳管理、能源追踪、碳信用及绿证采购,并快速对接权威认证机构,最终实现零碳园区认证。

从欧莱雅、星巴克到阿斯利康,从中石油到香港国际机场,2023年,远景的“零碳朋友圈”快速扩大,不断深入消费零售、物流、医药、能源化工、基础设施等千行百业。

换句话说,或许你没有听过远景,但你日常使用的化妆品,你手中的手办和咖啡,可能都因为他们的存在,离减碳目标更近了一点。

在普通人的眼中,减碳看起来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中国发达的制造业,让我们可以如此轻易地买到价廉物美的工业品,而忽视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对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事实上,更易入手的切口的确是企业,当“碳”的流动和财富的流动紧紧相依,企业方才会做出改变。

当我们选择了市场,那么公平一定是地基。无论是碳交易的规范化、还是碳足迹的计算,都是为了形成一个更规范、公平的市场。从这个角度看,远景现阶段所有的探索,都是为那个人类共同体的“最优解”。


龙之谷手游海龙第五关剧毒之森怎么快速通关

龙之谷手游海龙第五关剧毒之森通关队伍搭配推荐海龙第五关推荐队伍配置:圣骑士、毁灭者、狙翎、黑暗女王、圣徒、圣徒(纯属推荐)!龙之谷手游海龙五打法技巧介绍圣骑士主T,毁灭者副T。 由主T拉着蒙塔沿着地图边缘旋转边退边打,其他人跟在蒙塔屁股后面输出(尽量不要太贴身),把蒙塔打到4管血之后它会释放第一次全屏毒云。 这个时候圣徒立马释放奇迹之手,然后其中一个圣徒释放保护之盾,圣骑士给出护卫者姿态,毁灭者给出冲锋怒吼,黑暗女王给出时间加速,再来的时候适当的用翻滚和被动反击技能免疫一下伤害,这样基本是不会怎么掉血的。 (这只是其中一个打法,另一种打法可以继续看下面!)全屏毒云结束的时候,集合靠拢站在一起,2个圣徒立马给出2个神圣盾,基本血能满,加完血之后立马分散,以防BOSS突然出毒孢子,这样反复把BOSS的血量打到快接近3管血之后,蒙塔会钻入地面并且召唤2只绿巨人,先集火打掉一只,如果输出够就2只全部打死,输出不够的话就让毁灭者拉着没死的绿巨人,圣骑士拉着蒙塔远离人群,集中火力干掉绿巨人。 这里要注意蒙塔大概钻入地面30秒左右的样子就会出来,30秒内绿巨人必须至少先打死一只,出土之后蒙塔会砸一下地板,范围很大,会有红圈提示,在红圈亮起时按翻滚躲避即可。 打死2只绿巨人又开始上面的循环,圣骑士拉好仇恨,一直到快接近最后一管血的时候(也就是0X),这时候不要把蒙塔的血量打下去,圣骑士留化身,其他人的技能要全部在冷却状态,尤其是黑暗女王的时间加速,在所有人的大招技能都冷却完毕之后,把蒙塔的血量打下去。 然后它会狂暴,攻击力和攻击速度都加成50%,非常恐怖,碰一下就死,圣骑士开启神圣化身拉好蒙塔的仇恨,黑暗女王开启时间加速,然后疯狂输出。 如果没有在圣骑士的神圣化身的持续时间内打死蒙塔,那就继续拉着转圈,等下一个神圣化身,基本上2个神圣化身可以打死蒙塔。

有什么关于英雄的电影可以推荐 好看点的 超级英雄 如蜘蛛侠之类的

= =超级英雄妇联里面的所有= =复仇者联盟美国队长钢铁侠绿巨人雷神托尔其他的蝙蝠侠神奇四侠刀锋战士还有各种超人系列= =另外有一部美剧现在很火 = =绿箭侠

钢铁侠模型战损是什么意思

钢铁侠模型战损是推出的一种模型版本,就叫钢铁侠模型战损版。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huangtou/25979.html
帕尔马左后卫扎加里蒂斯加盟荷甲阿尔梅勒城 官方
提前还房贷现象增多 存量房贷利率按兵不动 调整时机要等6月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