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天问火 火星回答了我们什么

自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的南部预选着陆区,已经过去了3年多的时间。几年来,它们获取了哪些宝贵的科学数据?帮助我们解开了哪些关于火星的谜团呢?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祝融号探查到了什么?

有没有水?

2015年9月,美国科学家通过火星轨道探测器获取了火星表面有液体流动的影像证据。

我国科学家在分析祝融号的探测数据时,也有了相关的重大发现:祝融号在着陆区附近探测时所走过的岩土,与火星表面常见的火山岩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其层理结构不像是由多年风沙沉积所形成的,反而具备了许多水流冲刷地貌的特点。科学家推断,这些岩石可能形成于北部乌托邦平原古海洋的海退过程,这一推论很好地支持了火星北部曾经存在过古海洋的假说。

除此之外,由于地面像一层硬壳,祝融号在火星行走的初期,出现过车轮打滑的情况。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光谱分析后,人们推测这与地面的岩石结构有关,火星地表岩石可能含有水合二氧化硅或含水硫酸盐,这些物质都需要大量的液态水才能形成。

随着探测的不断深入,祝融号发现周围的沙墙上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裂纹,这些裂纹很像液态水蒸发后留下的痕迹,或是大气中的水汽在霜降与降雪过后,在岩土上留下的痕迹。

综合分析这些探测数据,科学家推演出了火星沙丘表面特征的演化模型,对数百万年前火星的气候条件有了新的推测。

吹吹北风

火星上常年风沙肆虐,岩土遍布,形成了许多不同形态的风沙地貌。

在祝融号的着陆区中,有一种典型的风沙地貌——横向风成脊(在横风的作用下,经过多年变化形成的,突出地面如同山脊的结构)。它的形成过程与火星上的风力、风向等因素密切相关,是科学家研究火星气候特征的重要对象,可以帮助人们推测火星的古气候环境。

科学家通过计算祝融号着陆区横向风成脊的脊线、顺风剖面和风成床的形态特征,惊喜地发现,其与地球上存在的巨型沙波纹形态参数较为相似。更有趣的是,火星上横向风成脊的两翼方向指向南方——只有在北风之下才能形成这样的形态。综合祝融号测量到的火星风场信息,我们可以推断,火星上古时期也许时常刮起北风。

有点冷!

除了风向,祝融号还一路测量了风速、温度、气压等信息:白天,它身边的风速在2米/秒~6米/秒,最大可达10米/秒(根据《风力等级》国家标准,5级风的风速为8米/秒~10.7米/秒)。不过,火星大气十分稀薄,只有地球的约1%,若将火星的风换算到地球上来,其风力要小上不少。

但火星的温度并不像风力那样“和善”。祝融号记录的温差接近90摄氏度。想要在这里获取液态水,还是要经受相当严峻的考验。

随着火星的季节变化,祝融号周围的气象环境也随之改变。在火星北部,自春季到夏季,地表的温度和水汽的含量增加,局部气压升高,大气中所包含的尘埃质量增大,这些规律都与地球类似。

航天工程办公室)

火星上空的眼睛

看到了什么?

作为火星探测任务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天问一号的轨道器一刻不停地在火星上空“巡逻”,源源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火星研究数据。

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

太空环境充斥着大量太阳高能粒子,对宇宙环境和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空间任务都影响巨大,因此,理解太阳高能粒子的加速与传播机制是相关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天问一号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在距离地球附近航天器数千万公里的地方,观测到了来自相同源区的太阳高能粒子,该探测成果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太阳高能粒子沿磁力线在行星际空间的传播情况。

助力火星日凌研究

火星日凌是指地球、火星运行至太阳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的自然现象。火星日凌时,相关探测器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会受到太阳电磁辐射的干扰,出现强度和频率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以帮助科学家反向推演太阳的活动情况。

天问一号在火星日凌期间,获取了大量具有关键特征的无线电扰动信号,让科学家更精确地推演了太阳活动时离子运动的情况。

首张火星“全身照”

2023年4月,天问一号捕捉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其空间分辨率达到了76米,为国际领先水平。清楚地展示了火星表面的山川、峡谷等地貌特征,为我国开展后续火星探测与科研任务打下了重要基础。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传回的首幅火星图像,在距离火星约 220 万公里处拍摄,采用黑白模式成像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劳模”天问一号

除此之外,天问一号多次穿越火星南北极区,获取了大量火星极区空间环境的重要参数;帮助科学家完成了我国首次火星无线电掩星观测实验(地外行星大气反演探测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地外行星低层大气探测),为后续开展火星大气反演科学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火星探测成果也反过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火星大气成分可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制备火星电池;火星壤可用来制作纤维材料……

通过天问一号任务,我国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合作与交流,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推动下,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正在不断加深。

按计划,我国将在2028年发射天问三号,完成采集火星表面岩土样品并返回地球的任务,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目标。火星的起源是什么?经历了哪些地质演化?以及最重要的问题——是否有生命存在过?相信到那时,我们将对这些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撰稿| 韩大洋

运营编辑 |张丽涵

质量审核 | 业蕾

《询天问火 火星回答了我们什么?》 ❖

现订购2024年

定价360元


天问赴星辰,火星在古代寓意是什么?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的火星,属于一颗类地行星,有两颗卫星,它的直径只有地球的53%,质量界于地球和月球之间,仅占地球的11%,表面积与地球陆地面积相当,重力为地球的2/5。 一个火星日约为24小时37分22秒,一个火星年为687日,几乎是地球的两倍。 火星围绕太阳的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约5500万公里,远地点约4亿公里。 地球和火星的近地接触每15次出现一次。

《周易》指出:“天垂象, 圣人则之。 ”表明古代相当重视观测天象。 古代占星士观测火星时,发现它亮度不一,轨迹不定,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感,因此,在古书上火星又叫“荧惑星”,在天象上具有非同一般的特殊价值。

在二十八星宿中,火星属于东宫苍龙的心宿。 这个星宿有三颗星,中央主星代表天王,前后两颗小星象征太子和庶子。 心宿在占星术中体现皇帝祈福祀神的场所,正因如此,荧惑星的位置显得格外重要,占星士将其视为“荧惑之庙”。

占星士对荧惑星格外关注,它的运行轨迹会引发一系列天文现象,如“荧惑守心”、“荧惑入太微”等。 前者预示着“大人易政,主去其宫”等事件的发生,后者是帝位不保的征兆。 唐朝占星家瞿昙悉达撰写的《开元占经》中,“荧惑占”和“太白占”各占8卷,远高于日占、月占和其他星占,其地位显而易见。

《淮南子》有云:“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 ”《史记》则强调:“礼失,罚出荧惑,荧惑失行是也。 出则有兵,入则兵散。 以其舍命国。 荧惑为勃乱,残贼、疾、丧、饥、兵。 ”可见“荧惑守心”与政治失误、战争、饥病、灾祸,甚至是亡国相联系。

两者看似冲突的论述,其实是并不矛盾。 古代社会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天道和人道高度融合,相互感应。 人们相信荧惑示灾的出现,昭显人道“失行”,君王作为“人道”主宰,应该承担责任。 对此,君王对荧惑星“王者恶之也”。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荧惑星依然敬而远之。 王莽托古改制时,确立了中央、东方、南方、西方和北方等五帝,其中南方主神为“炎帝赤灵祝融畴及荧惑星、南宿南宫于南郊兆”。 东汉学者刘叡在《荆州占》中提出:“五星者,五行之精也。 ”其中荧惑星为火精,为南方赤帝之下的天神,名为“南方火德荧惑星君”。 在五行和五帝的影响下,衍生出“五德转移”,荧惑化身为“火德”,成为王朝更替的重要依据。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建宋改元,宣布宋朝的“德运”所属:“国家受周禅,周木德,木生火,当以火德王,色尚赤,腊用戌。 ”荧惑星享受到了等级空前的“国祀”,其规模在两宋长盛不衰。

荧惑星在宋朝的关注,并未洗白自身“灾星”的污名。 南宋学者周辉在《清波杂志》有一则趣闻。 大中年间,景德镇烧制瓷器时,有一窖瓷器发生窖变,“色如丹砂”。 有人认为是“荧惑缠度照临而然,物反常为妖。 ”瓷工深信不疑,将这批瓷器全部砸毁。 这事实际上是釉料中氧化铁含量偏高造成的,和荧惑星没有半毛钱关系。

当荧惑星投射到现实中时,仍然存在着偏差。 三国时期的《广雅》有言:“荧惑谓之罚星,或谓之执法。 ”当政治上的不合格,荧惑星代表上天充当“罚星”,公示罪行。 春秋齐景公在位期间,“荧惑守于虚, 期年不去”,晏子认为这是“天罚”,齐景公急忙梳理冤狱、扶助孤老、救济百姓,行之三月,荧惑遂迁。

古人认为荧惑异变导致的灾变,是上天“执法”的结果。 《史记》明言:“荧惑为执法之星,其行无常,以其舍命国:为残贼,为疾,为丧,为饥,为兵。 ”公元前211年,天空出现“荧惑守心”,有颗陨石堕落,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的字样。 在科技水平落后的古代,这显然是天降灾祸的最佳证据。

以荧惑星为主题的谶谣也屡见不鲜。 《轿猜蚂搜神记》载述:三国东吴永安二年(公元259年),荧惑星化身“眼有光芒,爚爚外射”的孩童,教授孩童晋兴蜀亡、司马灭吴的预言。 唐朝文人潘炎在《童谣赋》中直言:“荧惑之星兮列天文,降为童谣兮告圣君。 ”道出了史家和文学的杜撰,起到告诫天下的目的。

君王身为带头大哥,面兆锋对荧惑星的公然警示,未必敢于担责,反而让其他人背锅。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春,西汉发生水害、山崩、日食等灾祸,此时恰逢“荧惑守心”,成帝惊惧不已,这时有人乘机上书提议用重臣替命,平息天怒。 二月,“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自杀”。

在正史和现实之间,差了真实的荧惑星。 据统计,“荧惑守心”在历代文献中共有23次记载,居然有17次未曾发生。 而闭埋自西汉以来的近40次真正发生的“荧惑守心”,却未见资料显示。 由此可见,这一天象已经沦为操纵政治的工具。

明清时期,有识之士对星占应事提出了置疑。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谈天》中,以日食为主题,用汉景帝和王莽、武则天和李世民等作对比,驳斥了星占事应的荒谬。 清初内阁学士熊伯龙也曾批驳:“星变不与人相应。 ”

清朝理学家汤斌点评:“兹取纬星之掩犯恒星者次列之。 比事以观,其有验者,十无一二,后之人可以观矣。 ”揭示了行星和恒星运行是自然规律,可以事先预推,而占星应验者“非附会即偶中尔”。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天问”这个词的背后有什么浪漫故事?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是祖国的第一次火星探索任务,它标志着我们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是值得骄傲的大喜事。 而“天问”的背后,其实也藏有许多浪漫的故事,它将现代科技与古代文化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传承了数千年的那份感动。

01、“天问”出自于战国时期屈原的长诗《天问》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是个很重大的项目,它的项目名称和logo都不是简简单单就定下来的,而是向全御陵球发出创意征集,然后收到了条优秀的创意作品,随后又经过全球各地300多万张投票,才敲定了“天问”这个名字,以及它的相关logo。

天问这2个字就是直接取材于屈原的著名代表作《天问》,在屈原的诗词里,他问日月星辰、问神话传说、问宇宙变化、问天下兴衰,这是屈原对传统观念的质疑,也是对真相的勇敢探寻。

时隔千年,我们直接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当笔,用“火星探测器”当墨,去书写一份满意的答案,回答千年之前的种种疑问。

“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不仅仅是为了回答屈原的疑问,它也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对于真理的顽强追求,生命不止,探索不息。 古人用哲学和智慧来对自然和宇宙进行归纳,而现代人直接用科技和知识去征服和开拓寰宇,纵然征途漫漫,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也不会停止脚步,他们会向着太空勇敢悄衡迈进。

02、《天问》本身就是一篇千古奇文,它蕴含着道家的精神内涵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并不是单纯的愚昧无知,盲目信仰,他们之中不乏聪慧之人,以几乎不可能的方式,直接对满天星辰和浩瀚宇宙展开了疑问、研究和探索,并且所得并不少,除了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启拆做是为后人留下了思想启蒙和精神文化财富。

光是屈原所创作的《天问》,就直接以奇绝的角度对身边万物发出了灵魂质问:天地没有成形之前,它是从哪里产生的?天地一片混沌,又是为什么呢?到底是阴阳演变出来了宇宙?还是宇宙产生了阴阳?九重天是谁测出来的数据?是谁建造的?天跟地的相交点在哪里?黄道12宫又是如何等分的?

以上种种疑问,时至今日,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 屈原早在公元前的战国时期就提出来这种疑问,蕴含着浓厚的道家色彩,同时也足以表现他超越时代的宇宙观。 他对上古传说提出合理的质疑,又对真相抱有探索精神,再加上他新奇的艺术表现手法,堪称世界级的奇作。

03、《天问》问世之后,也引出了跨越千年的浪漫对话

屈原这篇《天问》创作出来之后,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针对,反而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后世之人也对这篇神作进行了各种模仿,写出来了《拟天问》、《遂古篇》、《杂问》、《天对》等相关作品。

其中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天对》,就是跟屈原跨越千年的对话,柳宗元同样是被贬、郁郁不得志、在山野之间怀疑人生的时候,用《天对》来发泄自己的牢骚,也根据唐代所能掌握的科技,以奇答奇,犀利地的对《天问》的疑问进行了解释和回答。

一问一对,跨越千年,却对答圆满,心灵相交,际遇相通,堪称是文学之中的绝对浪漫。

最后:

既然有了“天问一号”的成功,那么后续的二号、三号、四号等等探测器,必然会给《天问》带来更圆满的解答,期待太空探索的更多成果。

白岩松对话了天问一号的总设计师,白岩松说了些什么?

近日,一则“白岩松对话了天问一号的总设计师”的消息,引发了广大网友们的热议,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 那么,白岩松对话天问一号的总设计师,都问了些什么呢?第一,问了为什么咐敏要去火星,回答是这是为了能够提高人类的认知,技术等。 第二,如果把这次的降落满分比较作十环,那么这次算是多少环?回答是这次应该是属于超过了十环。 第三,人类是否可以移民去火星?回答是人类移民去火星可以作为科学的幻想,但是目前不切实际。 那么具体的情况是什么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为什么要去火星

第一,就是问了总设计师为什么要去火星呢?总设计师的回答是,这是为了去探索我们的宇宙,是为了能够让人类知道的更多,游雀提高人类的认知。 从国家的层面讲,就是提高了国家的能力。

二.十环算是几环

第二,白岩松问道了如果把这次的降落比作10环的话,那么算是打了多少环?总设计师的回答是这次的降落是打了超过10环的情况,这一次的表现,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表现,非常的完美,几乎没有什么问题。

三.人类是否能衡磨枝够移民火星

第三,白岩松问总设计师,人类什么时候能够移民去火星,这样是否可以实现。 总设计的回答是,人类可以把移民火星作为科学幻想,但是目前的情况来讲还是不切实际的, 不科学的,因为火星又没有氧气,温度又恶劣,环境又恶劣,人类想要去到上面生存很难。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27184.html
还有人盲目跟风! 去客厅化 装修最大的坑 就是 根本不实用
投资刺激不可乱了章法 经观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