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养孩子这件事情上,许多家长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一旦孩子的行为或成绩未达到期望,便急于采用惩罚手段,意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矫正孩子的偏差。
诸如责令面壁、减少游戏时间、剥夺参加社交活动的机会、甚至因为一次不佳的考试成绩而让孩子饿上一餐……
更有甚者,在情绪的驱使下,对孩子施加过重的处罚,却没有考虑到这样做可能给孩子带来的长远心理影响。
这种负面影响往往超越了教育意图本身。
有一点需要明白的是,我们惩罚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孩子改正行为,而不是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和威胁孩子。
须知,不当的惩罚方式,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可能让孩子的心灵蒙受更深的创伤。
01 避免对孩子的小错过分惊慌失措
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有不少家长常常表现得过于紧张,仿佛孩子的一点点的错误就预示着他们未来的人生将完蛋了。
孩子某次为了逃避责任撒了个小谎,家长就忧虑他们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大骗子;
孩子与同伴发生争执动了手,家长便惧怕他们日后会不会惹出更大的麻烦……
作为父母,引导孩子明辨是非、恪守底线固然重要,但过分惊慌失措并作出剧烈反应则大可不必。
事实上,只要后续常规教育不脱节,这些家长所担忧的“严重后果”往往并不会发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一些小错、搞点恶作剧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只要家长能够给予足够的关注,合理地教导孩子如何遵守规则,并以身作则,孩子通常都能够自我纠正。
然而,当家长对孩子的小错施以过重的惩罚,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恐惧感,损害他们的心理安全感,甚至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无论是在我们身边还是在网络上,都曾发生过因家长过度惩罚孩子的小错而导致的悲剧。
当家庭中的容错空间过于狭窄,惩罚措施过于严厉时,孩子在犯错后往往会选择隐瞒真相、逃避责任,甚至学会用谎言来保护自己。
事实证明,过度的惩罚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显示,那些性格极端、行为暴力的罪犯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童年时期都曾遭受过父母极为严苛的对待。
这种经历使得他们在面对挫折和不满时,更倾向于采取激烈的报复行为。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以更理性和宽容的态度来看待孩子的错误和不良行为。
在惩罚孩子时务必慎重考虑、把握好分寸。
除了孩子安全底线不能突破之外,对于其他类型的小错我们不妨保持一颗平常心,以更为温和但又坚定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获得成长。
02 洞察孩子情绪背后的真相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孩子的每一种情绪流露,都隐藏着他们内心的世界和深层的感受。
许多看似负面的情绪,其实是孩子心灵的呼唤,是他们在寻求理解和支持。
以孩子突然大发脾气为例:
这些才是我们家长应当深入挖掘的真相,需要细心观察,并与孩子建立信任的对话,才能明了是什么触发了孩子的情绪?
了解到核心问题,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疏导方法。
通常而言,孩子的“情绪问题”,多数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家庭氛围以及家长自身的情绪状态息息相关。
比如,若家长常常以命令和指责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孩子很可能通过反抗和发脾气来捍卫自己的立场。
因此,当孩子情绪失控、出现不良表现时,家长应首先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反思,探寻其中的联系,再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
走到这一步,家长或许会发现,孩子的情绪,远非简单的“压制”或“放任”所能解决,它指向了更为深层的教育议题。
看透了孩子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后,我们家长应尽力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沟通方式若不当就及时调整,自身情绪管理不佳则更要注意自我调控,成为孩子的情绪榜样。
这样的陪伴和引导,方能促进孩子情感的健康成长,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行为表现。
03 教育孩子要以引导为主
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时,会选择严厉斥责,甚至体罚,不顾孩子的感受与周围环境;
有些家长则会在亲友面前大声训斥,让孩子颜面尽失,毫无尊严可言······
这种冷漠的态度与伤人的言语,无疑是对孩子心灵的一次次重击。
此刻,所谓的教育意义已然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内心的惶恐与羞耻。
我们家长或许想不到,这些经历将如同梦魇,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性格本就懦弱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变得畏缩不前、自卑内向。
而那些性格倔强的孩子,则可能选择对抗,愈发走向叛逆之路。
我们得意识到这一点:缺乏情感沟通的严厉惩罚,看似立竿见影,却往往难以触及孩子的心灵。
真正的教育,应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内化于心,让他们乐于接受、乐于改变。
教育孩子时,我们必须注重情感的力量,唯有充满爱与理解的引导,才能培养出内心阳光、自信满满的孩子。
即使要引导孩子纠正错误,也应当以温情和理解为基调,让孩子深切感受到以下两点:
采用这种温和且坚定的方式、融入尊重与关爱的引导,更能激发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塑造出健全的人格。
通过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简单承受来自父母的惩罚,孩子更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比如,当孩子因拖延没能完成作业时,我们可以让他承担因作业未完成而受到老师批评的后果。
这样,孩子会逐渐意识到问题所在,并开始主动寻求改变。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自然后果法可能并不适用,此时家长要让孩子通过实际行动来负起自己的行为责任。
结语
有句话说得好,优秀的教育在于引领,而非强制。
在育儿过程中,家长应避免过度依赖“惩罚”手段,而应更多地运用启发、提醒、信任、引导。
向孩子传递正面的期望和积极的暗示,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成长动力,促使他们学会自我提升和自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