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考古取得重大突破!秦会稽郡治所位置确定

日前,苏州古城考古取得重大突破,金城新村遗址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同时,确定了秦会稽郡治所的位置。

发现文物的金城新村遗址位于五卅路子城片区, 2022年该区域进行更新改造,同年九月为配合地块改造,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进行考古挖掘,在2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灰坑和水井等遗迹现象30个,出土陶鼎、筒瓦等完整可复原器物260余件,并鉴别出马、狗、猪和水牛等10多种动物遗存,为历年来苏州城市考古所罕见。大量出土的文物指向了该处遗址存在高等级手工业作坊和衙署,或已具备成熟的城市功能体系,是一处春秋晚期至汉代的重要生活居住类遗址。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考古部主任 张志清:

结合当时战国晚期到汉的这个时间段 ,文字是那个时间段的风格 ,制作它的是叫“右司空”的一个机构 ,类似于现在做土木建筑的机构 ,如果这种瓦在南方出现 ,应该是相当高级别的建筑 肯定不会晚于秦代。

据了解,从春秋时期到元末,子城一直是苏州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专家们结合《史记》《汉书》《后汉书》《元和郡县图志》中的记载和考古出土物的分析研究进行咨询论证,推断确定秦汉会稽郡就位于苏州金城新村遗址周边,这也为苏州建城史研究增加了重要佐证。

虽然金城新村遗址虽然发掘面积小 ,但是从它的小面积里透露出一个大信息 ,从唐宋到战国,春秋晚期,文化序列是特别完整的 ,后续会做详细的梳理 ,把考古成果和研究成果做出发表。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蒋岚


川酒的酿酒历史

古代的四川酒文化,是我国酒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美誉度。 考察研究川酒的历史,对认识古代酒文化的形成,促进白酒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到了商代中期,中国人将曲、蘖分离,单独制曲酿酒,实现了酿酒工艺上的重大突破。 在商周出土的各类文物中,酒器就占了40%的比重。 由此可见,这时的酒对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星堆”见证川酒始于汉代四川酿酒历史起源于何时,历来众说纷纭。 但随着20世纪大量文物出土,遂日渐清晰。 1959年和1980年,彭县竹瓦街两次发现战国青铜器,出土有尊、觯等酒器10多件,铸造水平与河南殷墟相当。 1976年,绵竹出土了战国中期的铜?、提梁壶等11件,证明在中国名酒剑南春的发源地,至少在2400年前已开始酿酒。 1985年,在绵竹剑南春所在地,考古工作者在发现地下窖池的同时,还发现了一块“永明五年”的南齐纪年砖。 根据出土层的叠压关系和出土器物的时代特征,认为绵竹的地下窖池建造年代,应不晚于南北朝南齐永明五年,即公元487年。 几乎与此同时,距绵竹仅30公里的广汉“三星堆”更有惊人发现,3000年前至3500年前的大量陶酒器横空出世,从酿造、贮藏到饮用的酒器亦应有尽有。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从此打破了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传统学术观点,形成了古蜀地区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新观念。 就酒文化而言,在当时的川西地区就有了相当高的酿酒水平,应该说,川西的饮酒之风与中原同样盛行。 广汉、绵竹、彭县三地彼此相距不过30余公里,即使在交通、通讯很不发达的古代,经济文化的交往也应该非常紧密而频繁,其酿酒历史无疑也应趋于同步发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还在泸州、宜宾等地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不少汉代酒器。 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四川呈V形状的名酒分布区域,大约在汉代及汉代以前就基本形成了。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

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中国的直立人化石。 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 包括属于同一个体的左、右上内侧门齿各一枚。 其形态特征与北京人的门齿相似,但也有一些差别。 关于元谋人化石的地质时代和绝对年代,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属早更新世晚期,据古地磁测定的年代(见考古年代学),在距今170万年左右;另一种意见认为,在中更新世,因为古地磁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距今60万~50万年或更晚。 1973年冬发掘元谋人地点时,还发现3件人工打制的刮削器,原料是石英岩。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约70——20万年前,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四肢),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头部)。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打制石器(被称 为“旧石器”)。 食物来源于打猎和采集,住山洞,会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拉丁语: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 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 关于其年代的争议较大,而2009年英国《自然》期刊发表的应用26Al/10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推至68-78万年前。 北京猿人四肢骨的大小、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点(特别是上肢骨)基本上具有现代人的形式。 3、山顶洞人:约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已经掌握磨制、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缝制兽皮衣服。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 属晚期智人。 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 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 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 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境和在当地的情景相似。 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广阔的草原。 虎、洞熊、狼、似鬃猎豹、果子狸和牛、羊等生存于其间。 山顶洞人以渔猎和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 在遗址里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著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周庄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周庄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周庄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周庄有什么景点呢?欣欣小编为你介绍。 周庄景点介绍:夜游周庄史载于1086年的周庄,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内。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 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 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政府奖、世界最具魅力水乡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华环境奖、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殊荣。 民间收藏馆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唐风孑遗,宋水依依。 溯古寻源,太师淀沉积着良渚文化;流水人家,贞丰里孕育着水乡风情 …… 天孝德民间收藏馆坐落于周庄镇城隍埭,坐西向东,典型的明代中晚期建筑。 馆内收藏自石器时代起各代藏品二十余万件,分两大类型,历代民间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用具和散落流失于民间历代官宦用品,含八大类:木器、陶器、瓷器、玉器、铜锡器、石器、紫砂、骨角制品类。 其中明清家具、历代瓷器、玉器比重最大,铜器中的花钱尤为珍贵。 藏品真实反映了古镇周边地区(三县交界)范围的民风民俗和吴文化历史。 一稀堂博物馆一稀堂博物馆是在周庄镇政府和周庄『江南人家』的关怀、协助下,由河南省一稀堂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常州市常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民办古陶瓷博物馆。 始建于二00四年,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六十平方米。 瓷器是我们祖先的发明创造。 考古资料表明,中国人生产陶器的历史已达一万年以上。 生产瓷器至少也有三千多年。 本馆展示了我国人类有史以来以黄河、长江等流域为主题的原始陶器的创烧至演变到近代瓷器的全过程。 共设立了史前至商朝、春秋战国、两汉、隋唐、宋元及明清为主题的六个陶瓷展厅。 因展品收藏地主要在我国北方,所以展品偏重于北方窑系。 怪楼穿墙走壁、隐身人、空中浮游、变形人、小人国、从巨蛇口中脱险等这些您只能在科幻小说或科幻片、以及童话小说和您的梦境中才能看见和感觉到的情景,在“怪楼”的幻视馆里您不仅能看见而且您还能亲身经历和实现这些匪夷所思的幻觉体验。 您想知道什么是看得见的声音吗?您想亲身经历通过全息幻听术让您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回到千年前的周庄,身临其境地感受传说中奇异情景,最终达到让您经历一次不可思议的、从未有过的、神秘而惊奇的体验吗?张厅张厅原名怡顺堂,建于明代,清初转让张姓,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 张厅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多平方米,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正所谓“桥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 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 走过沿街的门厅,面前是一个天井,绿意盎然。 两侧是低矮的厢房楼,上下落不都设蠡壳窗户。 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到损害的砖雕门楼,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 大厅轩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见的木鼓墩(柱础),这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 厅堂内布置着明式红木家具,张灯结彩,迎送宾客。 墙上悬挂着字画,—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 仔细琢磨,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 [2]全福讲寺宋元佑元年(1086年),里人周迪功郎,舍宅为寺,位于白蚬湖畔。 后经历代扩建,梵宫重叠,香火旺盛,成为远近闻名的寺院,即全福讲寺,于1995年重建为以水借景的寺庙园林。 其主要建筑有:山门、指归阁、大雄宝殿、藏经楼等。 整座寺庙结构严整,殿宇轩昂,黄墙露瓦,雕梁画栋,蔚为大观。 借水布景,巧夺天工,楼阁殿宇,鳞次栉比。 全福讲寺既有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建筑艺术的美轮美奂,园林景色,如诗如画,令游人流连忘返。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28506.html
诺曼底活动激战正酣 前线模式战火重燃
横财堆成山 喜发横财 6月16日~6月26日 富贵挡不住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