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 我国深海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图①:深潜设备对水下文物进行提取。  图②:从二号沉船提取出水的乌木。  图③:从一号沉船提取出水的珐华梅瓶。  图④:载人潜水器布放现场。  以上图片均为国家文物局提供

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了3个阶段的深海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南约150公里海域。其中,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环形区和条形区组成。核心区为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码放整齐的船货构成的堆积,长约37米、宽约11米。一号沉船遗址3个阶段调查共提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红绿彩、珐华、单色釉、素三彩等瓷器,以及酱釉陶器、铜钱等文物890件(套),部分瓷器外底有款,款文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等。

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地下库房,釉色温润如玉的龙泉瓷、花纹复杂多样的青花瓷等提取出水的陶瓷器琳琅满目。其中,一件翠蓝色的珐华瓶格外引人注目,一朵白色的花“绽放”在瓶身正中。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员张凝灏介绍,以往沉船考古均未发现珐华器,一号沉船中珐华器的发现,直接证明了明代中期景德镇珐华器曾作为商品对外销售。

二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核心区南北长约21米、东西最宽约8米,以排列整齐、堆叠有序的原木堆积为主,另有少量陶瓷器、铅锡器等。二号沉船遗址3个阶段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蝾螺壳、鹿角等文物38件。

“原木为柿科柿属的乌木,该树种自然分布地区为斯里兰卡、印度南部等。”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宋建忠说,一号沉船载满外销的陶瓷器,二号沉船承载了海外输入的木材,两处沉船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尤其是一号沉船的珐华器、二号沉船的乌木均是沉船考古的首次发现。

据了解,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深海考古调查首次应用了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如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采用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结合作业的形式,探索深海考古调查的路径和模式……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发现于2022年10月。今年5月6日,国务院核定公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文物保护区。海南省统筹协调,推进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南海基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等相关机构建设,为全面加强深海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提供保障。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计划于2028年建成,届时出水文物将和公众见面。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版式设计:汪哲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4日 07 版)


南海1号的调查报告怎样写??

在我国南方,位于广东西部沿海阳江海域的“南海一号”的打捞进展顺利,相关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在加紧建设。 “南海一号”的打捞,是中国海底文物考古的重大发现。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文物资源之丰富,举世罕见,近几十年的重大考古发现如陕西的兵马俑、湖南的马王堆等俱为地下的文物,而“南海一号”是海底文物。 这艘八百多年前的宝船在盛世重见天日,不仅使我们得以目睹中国在宋代的经济繁荣与工艺高超,更使我们能够具体地了解当时的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大国在贸易与海上运输的重要地位;船上有数量庞大的通货,可以想见当时中国的通货在海外如南洋和阿拉伯、波斯等地也作为通货在使用和流通。 虽然,公元12世纪的世界与今天的世界完全不同,然而“南海一号”以实物展示了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对外贸易与海上运输的能力,说明了全球化时代之前中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今天,中国摆脱了从鸦片战争以来的封闭状态,主动地参与了全球化进程。 与历史上其它国家由小国崛起为大国不同,中国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就是大国,但是从19世纪中期以来落后了。 现在的中国,不仅仅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崛起,更是整个民族与国家的复兴,遍布世界的中国产品和“南海一号”一样证明了中国正在重现辉煌。

我国东部沿海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遗址是甚么变成甚么

发现古河遗址说明我国的东部海域之前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下沉而沉入海底了。 证明了地球板块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运动的。

北纬30°是不是很奇特?

北纬30度作为气候变化的分界线;中国的许多著名风景区,许多考古难解之谜,如天柱山、神农架、三星堆、河姆渡等都在北纬30度上,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 在这条纬线附近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著名的埃及金字塔,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北纬30°从古到今都是灾难深重的地带,在北纬30°,地震、海难、火山和空难等时常有发生。 这里既是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同时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之所。 世界几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这一纬度线入海。 更加令人神秘难测的是,这条纬线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谜的所在地。 比如,恰好建在精确的地球陆块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群,以及令人难解的狮身人面像之谜,神秘的北非撒哈拉沙漠达西里的“火神火种”壁画、死海、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传说中的大西洲沉没处,以及令人惊恐万状的“百慕大三角区”,让无数个世纪的人类叹为观止的远古玛雅文明遗址,这些令人惊讶不已的古建筑和令人费解的神秘之地均会聚于此,不能不叫人感到异常的蹊跷和惊奇。 地球北纬30°线常常是飞机、轮船失事的地方,人们习惯上把这个区域叫做“死亡旋涡区”。 除了令人惊恐的百慕大,还有日本本州西部、夏威夷到美国大陆之间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海岸、阿富汗这5个异常区。 除了北纬30°线,在地球南纬30°线上也同样有5个异常区。 细心的人们在把这10个异常区在地球上一一标注以后,惊奇地发现它们在地球上几乎是等距离分布的,如果把这些异常区互相连接,整个地球就会被划成20多个等边三角形,每个区域都处在这些等边三角形的接合点上。 这些暗藏危险的三角区域大都处在海洋水域,在海水运动上表现为一种大规模的旋涡。 那里的海流、旋涡、气旋、风暴、海气,再加上磁暴的作用,都要比其他地区剧烈,而且这些大规模的海洋运动一直频繁交替出现。 总而言之,北纬30°是神秘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31881.html
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青山大男子主义婚姻观 在 柯南
距离牛市还有多远 半导体行业迎来2万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