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驻华大使 看好欧盟和中国的巨大合作潜力

欧盟驻华大使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在成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看好欧盟和中国的巨大合作潜力,“我们必须进一步释放这种潜力”。

欧盟及成员国驻华使节代表团于12日至15日到访四川成都。代表团成员包括欧盟驻华大使、比利时驻华大使、法国驻华大使等17位驻华大使。

庹尧诲告诉记者,欧盟和中国长期以来在各领域事务上都开展了良好的协作和对话,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挑战方面。“我们(欧盟)对这样的合作非常满意。”

他指出,欧盟正努力与中国建立一种具有建设性的积极关系。虽然制度不同,也存在竞争,但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伙伴关系。“我们共同努力、开展对话。如果没有中国和欧盟,任何全球性问题都无法解决。”

据了解,目前成都的欧洲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初次到访成都的庹尧诲表示,欧盟十分重视加强与中国西部地区的合作交流。“欧盟与中国的合作涉及整个中国,因此到中国各地考察很有意义。”

此次参访成都,庹尧诲期待探寻更多合作机遇。在他看来,成都是中国西部的现代化大都市,欧盟与成都经贸合作的丰硕成果和广阔前景,正是欧盟与中国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的缩影。(完)


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探索全球化新航路

​​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的浪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勇立潮头,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及其产品正加速走出国门,积极探索全球化新航路,对全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月7日,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大会在深圳举办。 本届大会集中研讨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中的运行现状、准入标准及商业合作模式,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及其供应链、国际汽车行业组织提供优质的贸易与交流平台。

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大会现场

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表现抢眼

“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十多年,不论在新能源核心技术,还是智能网联系统等领域均实现了质的突破,中国汽车产业的设计创新和制造工业也实现跨越式的进步,不断刷新着全球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认知。 ”九州国际会展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家政在致辞中表示,快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中国汽车出海的“增长极”,也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中国汽车业多层次合作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更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

九州国际会展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家政

行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到2022年增至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2023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大国,年出口量达522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万辆,同比增长超77%。 出口量迅猛增长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版图不断扩大,出口业务已逐渐发展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

会上,全球各国使领馆代表、协会代表和企业代表也纷纷表示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认可,及其未来发展潜力的看好。

“Motor Expo是泰国最大的汽车博览会。 去年展会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表现尤为抢眼。 在预定量最高的十大汽车品牌中,中国汽车品牌占据5个席位,且预定量处于领先位置。 ”泰国商会、泰国贸易委员会主席Chaowchai Jiemvijid认为,在泰国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将持续高速增长,到2025年销量有望翻一番。

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Chaowchai Jiemvijid主席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泰国市场,除了传统的自建工厂方式外,与泰国本土汽车经销集团合作,将是降低成本,尽快实现本土化,并促进品牌快速落地的优选方式;另外,车企的售后服务也是影响品牌在泰国市场持续增长的一大重要因素。”

泰国商会、泰国贸易委员会主席 Chaowchai Jiemvijid

泰国汽车经销商Metro Group总裁Bordin Boonvisut进一步表示,尽管在销量总量上,日系燃油车仍在泰国汽车市场独大,但在中国品牌的带动下,泰国电动车市场正呈现快速发展局面,传统燃油车日渐式微。

泰国汽车经销商Metro Group总裁 Bordin Boonvisut

“拉丁美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哥伦比亚则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军拉丁美洲市场的桥头堡。 ”哥伦比亚国家可持续出行协会主席、创始人Oliverio Enrique Garcia指出,目前,在哥伦比亚汽车市场尤其是电动汽车市场中,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不仅使中国品牌从中受益匪浅,还促进了哥伦比亚汽车新能源汽车和交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哥伦比亚国家可持续出行协会主席、创始人Oliverio Enrique Garcia

中国汽车品牌迎来更大出海机遇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受到欢迎,无疑为中国汽车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写下生动注脚。 如今,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营商环境,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品牌正迎来更大的出海机遇。

东南亚正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热土”。 作为东南亚主要汽车生产基地,泰国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决心十足。 根据泰国制定的电动化发展目标,到2030年电动车将占其汽车总产量的30%。 为了推进这一目标,包括电动车购车补贴、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激励政策都已出炉,并向中国车企提供土地优惠和产业补贴。 以泰国为基地,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覆盖东南亚市场,同时将助力泰国成为东南亚领先的电动汽车市场。 “充电市场的缺口也会带来发展机遇。 另外,包括融资租赁、二手车、保险等汽车金融痛点,以及电池循环使用解决方案的缺失,也将是中国品牌到泰国投资的重要着力点。 ”Bordin Boonvisut说到。

Bordin Boonvisut接受媒体采访

匈牙利汽车经销商Barta Autó总裁Barta Anita在“世代相传的汽车业务”主题演讲中也提及,匈牙利计划2035年实现100%电车的目标,但同样面临二手车交易难、充电站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这意味着中国出海企业可以利用经验优势填补当地市场缺口。

匈牙利汽车经销商Barta Autó总裁 Barta Anita

“很多中国投资者已选择匈牙利作为他们在欧盟的桥头堡,比如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汽车整零企业。 ”匈牙利驻广州总领事馆代总领事Előd Tasnády指出,匈牙利之所以成为中国新能源出海投资的另一块乐土,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匈牙利是老牌汽车制造国,拥有优质的汽车资源、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二是当地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物流体系完善;三是国内经济、政治局势稳定,且与中国关系和睦、经贸交流频繁。

匈牙利驻广州总领事馆代总领事 Előd Tasnády

中东欧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制造业基础,成为了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波兰作为中东欧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电动汽车市场也呈现出了日益增长的态势。 欧洲电动汽车协会、波兰替代燃料协会主席Maciej Mazur介绍到,波兰计划到2030年实现100%的新售汽车为零排放,欧洲2050年实现交通行业完全去碳化。 “零碳排放政策的出台,将为汽车产业电动化发展按下加速键,汽车企业或零部件企业推出符合零碳趋势的产品,可能需要寻找中国合作伙伴进行授权、技术合作或转移。 ”波兰汽车工业协会董事总经理、联合创始人Bartosz Mielecki表示。

欧洲电动汽车协会、波兰替代燃料协会主席Maciej Mazur

看好欧盟和中国的巨大合作潜力

波兰汽车工业协会董事总经理、联合创始人Bartosz Mielecki

波兰投资贸易局首席代表Andrzej Juchniewicz则对波兰投资政策及优惠政策进行了概述。 他指出,波兰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并倡导中国-中东欧“16+1”合作。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走出去”,走出国门,进入欧洲市场,波兰和其他中东欧国家可以说是最佳投资跳板。 “一方面是因为中东欧国家是欧洲欧盟的生产基地;另一方面,波兰和其他中东欧国家拥有技能熟练的员工和相对较低的人工成本。 另外,波兰政府对外国投资支持力度较好,中国车企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他如是分析。

波兰投资贸易局首席代表 Andrzej Juchniewicz

以“从哥伦比亚看拉美蓝海 中国车企新市场”为主题,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处高级投资官员朱爽进行了分享。 她指出,作为拉丁美洲交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先驱,哥伦比亚是整个拉美地区混动和电动汽车销售的主要国家。 同时,哥伦比亚陆续出台了对新能源车的支持政策和法律规定,包括电动车进口零关税、CKD关税减免政策,以及从消费端刺激举措等。 因此,对于出海的中国汽车品牌来说,当地的汽车市场同样充满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处高级投资官员朱爽

欧盟

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助理王晓慧做了“德国-巴伐利亚州: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汽车中心”的主题演讲。 她指出,巴伐利亚州是德国乃至全球汽车业的核心地带,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基础和良好的政策环境,至今已吸引了包括蔚来等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投资落户。

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助理 王晓慧

补短板、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

在政策支持以及海外市场需求提升等因素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已从销往第三世界国家到欧美主流汽车市场,以及东南亚等新兴的新能源市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 通过与会嘉宾对全球各地汽车市场特点和需求的分享,让行业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机遇。

成员国

但同时,国际竞技场也充满了挑战。 对于自主汽车品牌而言,抢抓出口市场机会的同时,也应看到风浪。 考虑如何长期、可持续地将产品和品牌运营好,针对各地不同市场需求,做好本土化,是十分急迫且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事实上,相比国际巨头,中国车企出海尚处于初期阶段,在营销体系、售后体系、品牌力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车企必须不断锤炼自身实力,制定合理的战略和业务布局,寻找最优的发展路径,不应只追求短期的销量,还必须追求长期的合作共赢。 Bordin Boonvisut举例说到:“中国汽车品牌出海过程中,不少企业选择与海外的经销商、加盟商合作打开销路,也有企业选择设立子公司。 后者则容易出现大幅降价的情况,不仅扰乱了市场,还破坏了汽车的品牌价值。 如果大家打价格战,每个人都会输,但如果能够联合起来,则能够保持良好的价格领先优势。 ”

此外,合规是中国汽车出海的生命线。 在准入法规方面,我国汽车进入欧盟、美国等市场时,除了要进行强制性认证外,还要满足准入环保要求。 随着上述标准法规日趋严格,对于国内车企乃至整个汽车产业链而言,都将遭遇不小的技术和贸易壁垒。

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碳排放与环境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因此,了解欧盟电池法规的要求和认证程序,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此次大会上,TÜV南德意志集团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可持续发展业务负责人肖峰分享了欧盟电池法规内容,并对电池碳足迹核算与认证要求进行了介绍。

TÜV南德意志集团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可持续发展业务负责人肖峰

不仅如此,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相关法规的制定与落实至关重要。 欧盟和德国作为全球汽车技术的领军者,其自动驾驶法规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节奏。 TÜV南德意志集团大中华区自动驾驶业务线负责人黄清泉详细介绍了欧盟涉及ADAS自动驾驶辅助驾驶以及ADS自动驾驶系统法规的变化。 “相信伴随AI技术加速落地、中国汽车企业出海提速而来的是,科技层面的创新以及出海相关的部署将会越来越快。 ”他说。

TÜV南德意志集团大中华区自动驾驶业务线负责人黄清泉

2024年,九州国际将联合全球汽车进出口主管部门、知名汽车检测认证机构以及海外汽车经销商,共同组织更多活动,同时聚焦三大问题,即国际法律法规、国际检测认证标准以及成熟汽车技术引进,探讨新能源汽车出海所面临的瓶颈与机遇,从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欧盟与中国的关系

1. 1995年,欧盟委员会将欧洲与中国的所有联系纳入一个统一的战略框架。 2. 欧盟意识到需要重新确立和更新其对中国的政策,以更好地与中国合作,并确保欧洲利益得到充分考虑。 3. 欧盟对中国的全球政策,即欧中关系长期政策,涵盖了贸易、经济、政治关系、人权和改善多个领域的合作。 4. 该政策为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在21世纪的发展描绘了蓝图。 5. 1985年的欧洲共同体-中国贸易合作协议为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提供了法律基础。 6. 年度的欧盟中国混合委员会会议回顾了中欧关系的进展,并展望了新的合作机会。 7. 混合委员会会议轮流在布鲁塞尔和北京举行。 8. 欧盟坚决支持中国加入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并希望确保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享有与欧洲企业家在欧洲市场上相似的准入和运营条件。 9. 中国现在是欧盟的主要供应商,也是欧盟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10. 中国是欧盟在世界上第四大供应商。 如果包括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进口,中国成为欧洲的第三大供应商。 11. 在出口方面,中国是欧盟的第七大市场。 若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中国则是欧盟在世界上的第三大出口市场。 12. 欧洲市场对中国的不断发展出口业至关重要。 同时,欧洲不仅是向中国提供投资、商品、机械的主要供应者,也是提供高级技术的供应者。 13. 到1996年中,欧盟和中国之间签署了3,297项技术转让合同,总价值达265亿美元,占中国技术进口总量的49%。

驻华大使

事关国运-《中欧全面投资协议》(CAI)的意义及影响

《中欧全面投资协议》: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与经济未来的关键之举

2020年末,历史性的一页被翻开,中国与欧盟携手签订了《全面投资协议》(CAI),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全球贸易和经济复苏的道路,为风雨飘摇的全球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堪称新年最好的经济赠礼。

中国

过去20年间,欧盟对华投资累计高达1400亿欧元,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也不甘示弱,达到了1200亿欧元。 然而,与两大经济体的规模相比,这些投资数额虽不算激进,却反映出双方经济互动的深度与广度。

2020年,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中美贸易战硝烟未消,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英国脱欧尘埃落定,美国大选震荡,全球经济犹如波涛中的航船,摇摆不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欧签署全面投资协议,展现出超越短期困扰的远见和决心。

对欧盟而言,CAI为它打开了一个14亿人口的广阔市场,这意味着欧盟的优势产业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主动权。 这份协议不仅是保障欧盟企业在中国市场稳定发展的保障,还消除了许多市场准入壁垒,设立了解决争端的机制,为欧盟企业提供了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协议内容广泛,涉及世贸贸易服务总协定下的多个行业,包括制造业、汽车、金融服务、卫生、科技、电信、环保等。 其中,制造业承诺向欧盟标准靠拢,汽车行业将放宽合资限制,金融服务领域逐步开放,科技研发领域的生物资源准入放宽,电信服务和云服务领域也将迎来更多外资参与。

协议焦点:打造公平、可持续的投资合作

对于中国,CAI意味着竞争加剧,本土企业将面临更严格的合规要求,但也带来了机遇,通过引入欧盟企业,激活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升级。 然而,欧洲企业也可能面临文化和市场适应的挑战,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或将发生微妙变化。

在全球经济版图中,这份协议犹如一记重拳,巩固了中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基石。 在美欧关系紧张之际,中国与欧盟的紧密合作,无疑为全球贸易和投资增添了稳定性,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

总结来说,中欧全面投资协议不仅是合作的新篇章,也是对全球贸易秩序的一次重要重构。 它预示着一个更加开放、公平、可持续的全球经济新秩序正在形成,而这将深远影响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命运。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huangtou/32025.html
三星Galaxy Z Fold6
车型因雨刷电机故障暂停交付 Cybertruck 消息称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