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乌克兰都不要的 枢密院十号 台湾还当个宝……

台湾“国防部”19日称,美国已经批准向台湾提供价值3.6亿美元的“弹簧刀300”巡飞弹和ALTIUS 600M-V反装甲无人机。讽刺的是,这两种无人机虽然都因在乌克兰参战而出名,但乌军的反馈却是它们并不适合现代战场,现在已经被淘汰了。而台军却对此兴奋地表示“将用它们构建吓阻能力”。

连乌克兰都看不上的东西,能吓到谁?

台湾中时新闻网19日称,根据台湾军方的通报,美国政府于当地时间18日批准向台湾出售总额3. 602亿美元的“攻击无人机导弹系统”,包含人员杀伤及反装甲两大类无人机。其中包括720架“弹簧刀300”型巡飞弹与101套SB300射控系统,价值约6020万美元;以及291套“阿特斯”(ALTIUS)600M-V无人机系统,价值约3亿美元。报道称,台“国防部”早在去年就编列机密预算,以军售方式向美采购这这些无人机系统,将主要装备台陆军特战部队与台海军陆战队。

其实对于关注俄乌冲突的人来说,这两种无人机都不算陌生。按照美军的说法,“弹簧刀”系列巡飞弹分为针对人员等软目标的“弹簧刀300”和对付装甲目标的“弹簧刀600”两个型号,具备情报侦察、战场监视以及攻击能力,能够对视距外目标发动攻击,在反恐战争中曾取得不错的战绩。而“阿特斯”600M-V无人机的体积更大,号称是美国在实际战争中部署的首批人工智能(AI)武器之一,最大航程约440公里,滞空时间为4小时。它可以根据任务需要选择不同的战斗部或传感器,甚至可以发射多架联网组成“蜂群”协同作战。

问题是,这些被美军吹嘘得神乎其神的无人机,在乌克兰的战场表现远不如宣传的那么强大。美国《华尔街日报》今年4月曾披露,包括“弹簧刀”系列巡飞弹在内,这些美国无人机的战场表现都非常糟糕,尤其是不适应俄罗斯的电子干扰。报道采访的乌军前线人员和五角大楼官员均表示,美国制造的无人机往往价格贵、故障多、维修难,无法抵抗俄罗斯的信号干扰和GPS屏蔽技术,而且也经常达不到宣传的飞行距离。一名曾在乌克兰使用过“弹簧刀300”的退伍美军士兵表示,面对俄罗斯的电子干扰,“这种无人机遇到了问题”。

因此这些被乌克兰嫌弃的无人机,本质上更适合于反恐战争等低烈度低技术的作战环境,只有在连基本防空能力都欠缺、更不要说电子战能力的游击队时,才能“大显神威”。一旦遭遇到俄军这样的正规部队,立马就现了原形。而台军采购这些无人机的目的,是要对抗比俄军更注重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的解放军,它们能有几分作用,可想而知。

不过话又说回来,可能台军也不一定就在乎这些美国无人机的真实性能,毕竟花高价从美国淘废品这样的“凯子军购”早就是台军的习惯做法:不管要买到的武器性能到底如何、有没有用,台当局的目的是通过军购向美国交“保护费”而已。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多重撞击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北纬20度至70度之间的地区内,发现了更多与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同年代的撞击坑;如英国外海的银坑陨石坑、乌克兰的波泰士陨石坑,虽然坑体规模较小,但也有可能是由直径数十米的物体撞击所造成。 这些发现促成了此一假设: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时期的K-T灭绝事件,可能系由一连串陨石撞击而造成。 同一时期的疑似撞击事件还有在印度洋发现的湿婆陨石坑;但此坑状构造的成因还有许多争论。 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的事件,证明彗星受行星潮汐力影响,在撞击前会分裂成数块,而这些碎块会接连撞上行星,导致一连串的撞击。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遭木星的潮汐力扯碎,同样的事在6500万年前,可能也曾发生在地球附近。 但在2006年晚期,明尼苏达-哥伦比亚大学的地质学家Ken MacLeod所完成的分析却支持单一撞击理论;他研究了距离希克苏鲁伯陨石坑4500公里的海底土壤与沉积物组成,而分析的结果显示地层中仅有一层撞击沉积物;在远达4500公里的距离仍未发现其他撞击造成的沉积物,表示同时期应该只有发生过一次撞击事件。 然而支持多重撞击理论的Gerta Keller并不以为然;路透社曾报道其看法: “可惜的是,这种主张过于夸大,也经不起详细的检验”。

贾似道是个怎样的人物

贾似道(1213~1275年),字师宪,号悦生、秋壑 ,天台人。 贾涉之子,南宋宋理宗时权臣,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之一。 德佑元年(1275年)遭罢官、贬逐,为监送官郑虎臣擅杀于漳州。

鹧鸪天有哪些内容?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作者周紫芝(生卒年不详),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 绍兴中(1131~1161)举进士。 历官枢密院编修,右司员外郎。 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秩满奉祠归庐山。 工诗词,其词风格能寓雄健于清丽,无刻意雕琢的痕迹,时有隽语,为一时传诵。 有《竹坡词》。 这是一首写秋夜相思离别之情的词。 上片由物及人,由景及情,情景交融,由内至外,由外复内,内外交融。 视觉、听觉、情感三者并用,在表现艺术上极富于变化。 起首两句写残灯欲灭,天气已是凉意袭人。 孤灯残烛下,男主人公深夜无眠,寂寞孤栖,满怀愁思。 第三、四句写雨打梧桐,那声音就像词人相思离别的痛苦叹息之声。 离愁本来是存在着的、潜伏着的,由于雨打梧桐声反而更浓了。 下片“调宝瑟”三句,由今宵的悲苦折回到昔日的欢会。 当时,他们一个调弦抚瑟,使音调谐和;一个拨动炉香,使室中芳暖,二人共唱鹧鸪词。 而后词笔一转,又回到“如今风雨西楼夜”的凄凉境界。 未见伊人,未闻其歌,自感秋夜之凄凉,身心之孤独,“泪”因此而“垂”。 全词词笔缓引急转,大起大落,对比鲜明,感情强烈。 整首词情景相生,清丽婉曲,匠心独具。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32703.html
斯坦福博士上岸乡镇公务员 真·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网友
甄嬛传 眷思量 西游记 国内20多个顶级IP被打包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