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的第一个理想实现了!当然路还很长

摘要 :疯狂背后(欢迎关注杠杆游戏)

撰文|张银银&编辑|欣欣然

天汽车圈热议,赛力斯市值超理想汽车,达1500亿元,居我国造车新势力之首。

这是继2024年一季度赛力斯销量(含该季度每个月)、营收超理想汽车后的又一个里程碑。

可以说,赛力斯的第一个理想实现了,当然路还很漫长。

进入4月之后,理想汽车和赛力斯汽车(不含赛力斯集团其他车型,下同)销量你追我赶,理想汽车再次微弱领先赛力斯汽车。

但是,两家公司的股价走势却有些不同,于是出现了近日赛力斯市值登顶新势力第一的情况。

赛力斯能否站稳新势力市值一哥?按照余承东方面的表示,6月销量问界会上来,销量能否再次反超理想汽车?

除此之外,赛力斯“灵魂”之争还是个问题吗?

1、登顶新势力市值一哥

2天前的2024年6月18日,当日收盘, 赛力斯股价突破百元,报100.35元/股,涨8.02%,市值达1515亿元人民币。

与之对应,当日理想汽车港股方面跌3.07%,收盘价为71.15港元/股,市值14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317亿元);美东时间6月18日,理想汽车美股股价下跌0.49%,收报18.35美元/股。

蔚来、小鹏汽车的市值都是低于理想汽车的,也就是赛力斯在6月18日这天,市值登顶我国造车新势力一哥。

6月19日,理想汽车港股股价有所反弹,A股的赛力斯微跌0.25%。

6月20日,理想汽车港股股价跌3.72%,报收71.20港元,总市值来到1418亿港元;同日,赛力斯A股涨1.09%,股价来到101.19元,1528亿元人民币。

从趋势上说,理想汽车的股价承压,何时触底、何时反弹还有不确定性。

而赛力斯的股价在打底一段时间后走出了小趋势,有超越前高106.66元的趋势。

当然,杠杆游戏认为,一切都还有不确定性,毕竟股价的走势由很多因素决定。

只是从近期两家公司的股价走势、新品、订单、销售预期上说,赛力斯经历了4、5月份的修整后,确实多方面都有加速的迹象。

当然,无论赛力斯还是理想汽车,他们的市值也好,其他经营数据也罢,咬得特别近,近期可能还是纠缠为主。

要分出胜负,或许要一段时间。

2、疯狂背后

刚好前几天杠杆游戏写过,新能源乘用车5月零售量的表现。理想汽车5月同比销量有回升,排名和4月一样,还是比赛力斯汽车高一位,两家公司咬得特别紧,分列7、8位。

前6名则分别是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的新能源乘用车、特斯拉中国、长安汽车的新能源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的新能源乘用车、广汽埃安。

同样,如果看前5个月的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理想汽车、赛力斯汽车排位战也异常激烈。

第1、第2名和前2月、前3月、前4月时一样,分别是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的新能源乘用车。

然后,特斯拉中国第3,长安汽车的新能源乘用车第4,接着第5还是上汽通用五菱的新能源乘用车。

6、7位可有意思了:前4个月、前3个月的累计销量,分别都是赛力斯汽车、理想汽车。前5个月累计销量,两个公司对调了位置,同时总销量依旧咬得很紧,如下图。

2024年的前3个月,无论单月还是前2个月、前3个月的累计销量,赛力斯汽车都比理想汽车要高。

2024年的一季度,理想汽车交付了80,400辆车,同比增长52.9%——这个增速是什么概念?

和理想汽车自己各季度比,虽然不如2023年二三四季度的高歌猛进,但考虑到一季度、春节等因素,这个销量、增速肯定不算差。

然后我们和同行比,杠杆游戏注意到,按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简称“乘联会”)的数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我国乘用车累计销量483.2万辆,同比增长13.2%。

一季度SUV累计销量240.7万辆,同比增长20.3%;同期,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177.2万辆,同比增长34.5%。

也就是说,不管是看整个乘用车行业总的销量增速、SUV销量增速,还是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一季度理想汽车都是跑赢了大盘的——但是偏偏输给了问界(赛力斯汽车的主要产品),如下图。

上文写过了,4、5月理想汽车销量反超赛力斯汽车。但是进入6月后,两家的周销量数字咬得更加紧了。

如下图,最新的6月一周销量对比显示,理想是第一,但销量比上周跌了400辆,而问界排第二,销量比上周多了400辆。

按照近期余承东的说法,6月问界的交付量会有提升,问界和理想汽车谁拿下新势力第一,以及他们在整个新能源乘用车榜单上的排名,说不定又要变化。

随着问界新M5、M7 Ultra的交付上量,以及问界2024年还有其他新车型比如M8要推出。可以说问界和理想汽车的销量之争,已经进入到新阶段,或许目标远不止理想汽车。

另外杠杆游戏多说一个角度,2024年一季度,赛力斯实现营收265.6亿元,同比增长421.8%,环比增长38.6%。

同期,理想汽车的营收256.3亿元,同比增长36.44%。

一季度赛力斯的归属净利润转正,同比增速高达135.12%。“出卖灵魂”的赛力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也开始获得回报。

除了和理想汽车以及其他车企的竞争,据说还有车企和华为合作的“某界”会推出SUV车型,这对问界的销量是个掣肘、会导致分流吗?

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杠杆游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杠杆游戏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用户据此进行的一切投资,请自负责任。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共同跑赢“智能化下半场”“问界速度”!华为深度赋能

AITO问界第10万辆量产车正式下线,15个月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成为最快达成10万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在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总装车间的下线仪式上,余承东分享了这一里程碑式突破背后的思考和努力:

余承东(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华为智选车走出了从“0”到“1”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要加速从“1”到“N”!在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推出了三款产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把三款产品升级到了最顶尖的水平!从三款车型的上市,到10万辆下线,再到带来全世界领先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赛力斯作为和华为合作的第一家智选车合作伙伴,两者之间始终保持紧密合作。 我们用15个月的时间,实现10万辆下线,实现了从“0”到“1”的第一步,这是一个奇迹。 我们把最领先、最先进的技术引入合作伙伴,助力质量管理体系上了一个新台阶。 比如我们的IPD、IPMS流程,生产研发管理体系,大幅提升了合作伙伴的研发技术和质量管理能力,保证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双第一!从“0”到“1”,这一步非常不容易,但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正式开启从“1”到“N”的全新阶段!

目前,AITO问界正处于对产品进行升级的阶段,包括正在迭代的高阶智能驾驶车型,接下来,我们今年不仅会对问界M5、问界M7进行最大幅度的升级,带来各自的智驾版车型,同时,年底问界M9也会上市,我们有最领先的技术,我们一定会坚持通过技术升级,正式走向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其实在问界M5、M7上市后,我们就已经多次OTA升级,软件始终不断迭代。 所以,当消费者买到这台车的时候,是体验的起点,而不是体验的终点!今天这个时代和过去完全不一样,我们走向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也是产品不断升级和发展的新时代,问界M5、M7通过软件升级,会提供给大家更好、更卓越的用车体验。 而在智能驾驶时代,产品更需要不断升级,这需要我们坚持产品质量和体验两手抓,在这两方面始终做到行业最高水平,拉开体验上的差距。 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这是我们坚定的目标!我们和赛力斯的合作是长期、坚定不移的,通过合作、磨合,发挥两家的优势之长,相信我们的合作模式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双方资源整合,未来我们一定能不断给大家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体验,让大家用得舒心、安心、满意。 我们的软件、硬件都要争取做到最好!打造最好的产品、最好的体验、最好的质量,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让更多消费者选择我们的产品。 成功的秘诀就是三个字,不是KPI,而是NPS(用户净推荐值)。 未来我们会继续打造下一个10万辆、100万辆和500万辆。 我相信,我们和赛力斯在一起登上一个新台阶!

未来AITO问界如何跑赢“智能化下半场”?一起看媒体深度沟通会的更多干货!

Q:余总说过“华为不单独造车,要帮企业造好车”。 您在一次采访中也说过“智选车模式让别人从看不起到看不懂,到最后追不上”。 AITO问界十万台下线了,您还这么认为吗?

余承东:关于华为不造车,其实准确的说法是华为跟车企一起造好车,实现优势互补。 我们做智能汽车的解决方案,打造舒适的体验、高质量的汽车产品。

智选车模式开创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那就是与合作车企紧密合作联合研发,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 开始大家看不懂我们的智选车模式,但是我们只用了15个月,走过了传统车企5年走过的道路。 当然我们还需要时间,我相信我们双方团队紧密合作,一定会越跑越快,做得更好。

我们的同行也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绩,比如说深圳的比亚迪,他们也是从很小的量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今天我们也是刚刚起步,这个阶段取得这样的成绩,双方都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努力。 正是对质量、品控等各个方面的高要求,才在安全性、动力性等各个方面实现了好体验,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刚才车主朋友给我们提了更高的目标,我们一年多的时间下线10万台,他希望我们一个月下线10万台,这个目标,可能需要一点时间,但我认为这个目标是一定会实现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一起加油努力!

Q:外界对于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一直非常的关注,合作这么久了,您怎么看待和华为的合作?

张兴海(赛力斯汽车董事长):我干汽车20年了,我们和华为两个团队肩并肩一起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实际上这个十万辆已经刷新了业内的纪录,这个回答就是最实实在在的。 当然,十万辆确实不是我们的目标,今后要做一个月十万辆是有可能的,这是我们的第二个目标。

所以怎么来看待,我认为是跨界合作。 我们跟华为合作,两年多来我们开创行业先河,给行业做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两年前,面对很多不看好,大家认为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我们今天至少做了一个可能,十万辆是有可能的。 事实证明,我们的合作是正确的,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做了正确的事情,我们会坚定不移地将这个正确的方向、正确的事情做下去。

Q:十万台下线的是问界M5智驾版,那智能驾驶会不会成为一个趋势,而这种趋势还会给行业和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李文广(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智能驾驶领域总经理):智能驾驶肯定是趋势。 华为做智能驾驶核心的理念,要聚焦在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国内每年有20多万起事故,每年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有6万多人,相当于每天就有160多人死于交通事故。 所以我们做智能驾驶技术,希望能够帮助用户,不仅在智能驾驶时安全行驶,在人驾模式时也提高安全性,减少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这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之一。

智能驾驶技术从最初Radar、SmartCamera开始,在帮驾驶员解决安全问题上,每一代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希望用我们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把出现事故造成伤亡的概率尽量减少,这是我们的一个理念。

第二,我们的理念是减少通勤时间,因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而时间是有限的、宝贵的。 所以我们希望在通勤场景下,无论是长途,还是城区,通过使用智能驾驶,解放“双手双脚”,把时间省出来,这是我们要打造的第二个核心价值。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这块也越来越关注。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解决方案能够帮用户节省时间。

随着我们技术的不断进步,我觉得智能驾驶是必然的趋势,以上两个方面会不断提升。

Q:AITO问界拥有纯电和增程车型,现在业界对这两种动力方案持有很多观点,您是怎么看待的?另外,请分享一下赛力斯当前新能源的技术路线。

周林(赛力斯汽车产品线总经理):我们不管是纯电还是增程,都是基于不同的用户使用场景,在不同场景下给用户更好的选择。 在软件定义汽车、场景定义功能的理念下,来找到最适合用户的一种,解决用户使用场景的方案。 以电驱动为核心,实现了一个平台多技术路线的解决方案,可适用于纯电、增程等多个应用场景和模式,真正实现了高性能、低能耗、长续航、零焦虑。

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在增程技术方面,赛力斯已经完成从增程1.0到增程3.5的迭代,未来还会持续升级到增程4.0,真正解决用户的长途焦虑,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舒适、更轻松的驾乘体验。

Q:我身边好多博主和科技媒体,他们都对智能驾驶的认可度极高,我也是问界M5纯电智驾版准车主。作为准车主,其实有两个问题大家都比较关注,一是智驾版的预定量是否方便透露一下?二是我们有几条产线可以满足在智驾版的新车上市的产能?

余承东:从4月上海车展发布,我相信很多人还没有体验到问界M5智驾版的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随着车辆陆续进店,欢迎大家进行试乘试驾。 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大家都很满意,消费者热度很高。 预计给用户发车时间到6月中下旬。

我们智能驾驶不仅带来安全性的提升,让人驾更安全、让智驾更舒心,能够大幅度减低驾驶疲劳,所以我也给ADS团队提了要求,通过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直接全部搞定,我们现在的软件版本在不断打磨体验,我相信我们迟早会做到。

现在我们做到了L2+,上个月我们发布问界M5高阶智能驾驶版时候,有两个较大的突破,一是不依赖于高精地图,二是能够对于异形障碍物进行识别。 不仅能看懂路,更能看懂路上的东西,路上要是掉个石头、倒个树,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AI没有遇到过的东西,我们进行数据训练后可以有效识别,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突破。 中国道路非常复杂,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的软件能力,我们的AI训练能力,对训练数据不断打磨,才能拥有“看得懂路,看得懂物”的强大能力,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

如果说要买问界M5,我一定推荐要买高阶智能驾驶版,因为不仅更安全,而且还能大幅度减轻驾驶疲劳。 比如我有时候起得很早,或者工作了一天到深夜回家,那个时候特别疲惫,如果人开的话很危险,而机器开会比我开更安全;再比如我有些事情要处理,此时就可以开启高阶智能驾驶。 这是以我本人举的例子,确实是很舒心,因为我是车主,我天天在用,我的感受就非常明显。

所以,作为一个车主,我的回答就是买高阶智能驾驶版,我觉得非常有价值,感谢你选择了问界M5的高阶智能驾驶版,我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Q:问界十万辆下线,对赛力斯来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的时刻,刚才您在演讲中提到了软件定义汽车,赛力斯是怎样践行的?

张兴海:我跟余总在一起合作以后,对软件定义汽车才真正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我认为软件定义汽车核心是基于用户,通过技术来实现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我们20年前造车是怎样的呢?是基于技术,通过车企来提供产品给用户。 现在核心一定是基于用户的需求,通过技术实现和满足用户的体验。 软件肯定不是我们的强项,华为在这方面是非常强的,有人又说有了软件难道不要硬件了吗?四个轮子不要了吗?座椅不要了吗?当然要,一个车身、一个底盘、四个轮子以及几个椅子,这已经是中国汽车行业六十年以来可以实现的了。 用户场景定义产品功能,用户场景的转化通过软件定义,我们就知道怎么把车造出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当中不仅是用户的要求,我们所有的路线,都是以数字化、数据化来体现。 以前我们的采购、销售、研发、制造,都要靠人工。 现在我们通过自动输入,从研发、制造、质量、销售,再到交付,都能实现全部的数字化,来实现这个目标。

不仅仅是物流,我们用户可以知道下定的这款车在什么进度。 软件定义及OTA升级,可以在用户使用端实现常用常新。 作为车企、供应商前端来讲,我们真正的服务和收入价值,才刚刚开始。

智驾版交付以后,今天遇到的问题明天就可以解决,遇到问题,右上角问题按钮点一下,这个问题就马上反馈了,反馈问题很容易的,用语音也可以,用文字也可以,这就是软件定义汽车,通过技术来实现我们用户的新体验。

Q:在品牌建设方面,现在可以看到的是问界品牌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高端、智能”的形象,华为和赛力斯做了哪些努力,又或者说你们认为这次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余承东:我不是营销方面的人才,我们坚持一点就是要做好产品,所以要做产品的人就要热爱产品,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仅产品质量,产品的体验等每一个细节要高度关注,要做到精益求精。 一个人不能十全十美,任何一个产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们要力求完美,用完美主义的精神来做产品。

我每次来,都是大家先一起去看产品,大家一起打磨产品,讨论产品,怎么改进,怎么优化各方面体验,这是我们的一个核心,我们的核心不是在做广告,核心是要扎扎实实把产品做到极致,要真正关心这个问题,用户不满意的地方没有说出来,但是我们要满足他们的需要,甚至不知道的我们都要满足。 我们要树品牌、建口碑,关键不是打广告,要真真正正、扎扎实实让消费者满意。 我们考核内部团队,也是通过NPS(用户净推荐值),达到60、70,这个产品基本上就会越来越成熟,如果只有30、40那远远不够。

我们正在迭代升级智能驾驶方案,高阶智能驾驶版本的车还不够完美。 我们已经发布的问界汽车能做到低油耗,比油车加速性能好一倍,而且,我们还能做到,把高阶智能驾驶方案加进去的情况下,续航长达1400多公里。 我们不断升级消费者的体验,比如座椅的舒适度还得改进,让大家坐得更舒服。 我们做品牌的核心就是做好产品,做好口碑,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体验。 要用过硬的产品,使销售的情况远远超过预期。

Q:大家反馈智驾版落地速度还是有点慢,落地的城市数量有没有更新?和特斯拉FSD的纯视觉方案相比,华为ADS的方案优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否有短板?

余承东:我们的高阶智能解决方案不依赖于高精地图,正在不断地进行产品迭代,具体产品体验会越来越好!

李文广:无图在中国的城区特别有挑战性,但到Q3我们会推广到15个城市,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我们跟FSD是不同的技术路线,他们是纯视觉路线,我们是多传感器的融合感知路线。

纯视觉有一个问题,在黑暗的、逆光的环境下可能处理不了,多传感器融合的上限,会比纯视觉的上限要高不少。 因为激光雷达能很容易看到更多纯视觉看不到的信息。

Q:十万辆下线对任何企业和产品来说,都是里程碑的事件。 蔚来用了35个月,理想用了30个月,小鹏用了24个月。 问界15个月就能达成这个目标,主要原因是什么?

余承东:这么短的时间取得这样的成绩,依靠两方面。 第一,我们的合作伙伴赛力斯团队具备丰富的整车经验与技术。 第二,华为团队参与后,与赛力斯紧密配合,加班加点持续不断打磨产品。 产品上市后,消费者有很好体验和口碑,是问界15个月快速实现十万辆非常重要的原因。

短时间实现十万辆,看起来不多,但对于问界这个刚刚起步的品牌,是非常难的。 我们特别感谢赛力斯团队和华为团队双方的紧密合作,也感谢供应链等合作伙伴的支持,更离不开覆盖全国的华为渠道零售门店,帮助问界汽车快速触达消费者。 同时,华为终端几亿用户对我们的信任,以及手机和车生态的协同带来的便捷性,对消费者选择问界汽车也很有帮助。

Q:今年智能网联汽车竞争非常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AITO问界是否有独到的竞争优势,来面对今年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竞争?AITO问界要冲击更高的销量目标的冲劲以及长期持续发展的后劲在哪里?

余承东:从燃油车走向智能电动汽车的趋势不可阻挡,是全世界的潮流。 中国的速度更快,所以中国“卷”得更厉害。 问界M5和M7推出后,华为一些新技术还没有来得及启用。 比如智能座舱、高阶智能驾驶方案、新一代华为智能网联等等,所有产品正在升级迭代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提升产品价值,迅速提升产品附加值,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智能化方面,我们在四个领域坚持做到行业最好,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车控。 华为要做到全球的NO.1,这是华为的底气,华为有信心超越所有的同行,把智能驾驶做到最好。 智能座舱、智能网联,华为已经做到最高水平,将来会通过OTA升级,把功能释放给大家,大幅度提升体验,给用户带来惊喜。 智能车控对车的体验非常重要,包括驱动的控制、车身悬挂的控制,这些领域对车的体验,对乘坐和驾驶操控的体验,对能效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帮助。 我们的DMS、TMS、智能车控领域等,华为会坚定不移地去和赛力斯共同加快技术升级换代,让问界能够远超同行。

刚刚车主还提到了一点,小艺的语音以前需唤醒,现在都不需要。提前告诉大家,华为的AI大模型技术,到今年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

AITO问界长期发展的底气,是华为强大的研发投入的支撑,是与赛力斯共同的紧密合作。 正确的事情往往做起来很难,但华为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熬过困难时期,一定会迎来柳暗花明。 今天华为处于困难时期,但是我相信,走过艰难痛苦的时期,我们一定会迎来更好的未来。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坚持合理合法的竞争,对消费者是有益的,可以使行业良性发展。 从燃油车走向智能电动汽车的趋势不可阻挡,是全世界的潮流。 中国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就像十几年前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一样,刚开始智能手机体验不如功能手机,但随后的发展可以看到,智能手机越来越好用,功能手机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 今天的时代也是一样,中国变得更快。

问界身陷“改姓”风波,赛力斯无奈另谋他路?

从“活下去”到“活出彩”,过去几年,造车新势力们的无声淘汰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接近饱和的汽车圈向来都是“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许多新品牌最终没迈过交付大关黯然退场。

进入2023年,汽车消费市场“价格战”硝烟四起,敢于在此背景下发布全新品牌,车企们勇气可嘉。 3月30日,赛力斯发布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蓝电”,与新品牌一同发布的还有首款车型蓝电E5。 最近一段时间,赛力斯与华为的“纠缠”很出圈,全新蓝电品牌的发布更像是赛力斯的Plan B计划,也可看作是赛力斯在新能源赛道中的又一次新尝试。

华为急忙撇清关系,问界“含华量”骤减

3月31日,“任正非发文重申华为不造车”登上了热搜,华为再次强调“不造车”并将有效期再次延长5年,同时还强调不能将华为或HUAWEI用于整车宣传或外观上,尤其重点指出不能使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

一记重拳打在了问界品牌脸上,华为和问界的智选车模式未来陷入迷茫。 买车君走访北京的一家问界门店了解到,从4月1日开始,问界门店陆续开始拆除所有关于“华为”相关字样的宣传物料,不仅如此,与潜在客户介绍新车时,销售们的话术也不得已改变。 一名销售告诉买车君:“我们现在不能提华为问界,也不能叫AITO,只能说是华为深度赋能,算是合作吧。 ”

但其实,不少用户对于华为与问界的关系是不清楚的,甚至有不少购车用户就是冲着“华为造车”购买问界车型。 自从和华为牵手以来,问界在2022年成为名副其实车圈“黑马”,进入2023年后,问界品牌销量遭遇滑铁卢,第一季度累计销量仅为1.16万辆,眼瞅问界迅猛的销量势头戛然而止,华为疑似被逼前台带货。

3月8日,华为终端官方微博转发AITO汽车微博的文案中就带有“HUAWEI 问界汽车”,而宣传话术也从“华为深度赋能”改为“华为全面主导”,问界在官方宣传上也屡次采用HUAWEI字样和经典红色菊花Logo,这些改变引发了华为是否下场造车的热议,这一系列传闻最终被任正非的“华为不造车”言论画上“休止符”。

买车君向问界门店销售咨询,他们认为,问界销量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车型优势在逐渐弱化,比如华为智能座舱曾是消费者购买问界M5、M7的强点,但在华为将智能座舱普及给越来越多竞品后,问界M5、问界M7便失去了吸引力。 销售向买车君表示:“问界从去年底就陆续加码优惠,不管是给予积分还是官降,能做的都做了,但很明显效果不佳。 ”

虽然后续赛力斯官方回应称与华为长期深度跨界合作关系与模式没有改变,但“含华量”骤减的问界似乎成为“华为造车与否”内部争议中的牺牲品。 分析华为与各车企的合作模式不难看出,最基础的模式是华为担任上游供应商,售卖软硬零部件提供给车企,第二层是华为HI模式,华为将完整辅助驾驶系统与智能座舱等整体全栈解决方案赋能车型,更深度的合作便是华为智选车模式,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设计,并将车企产品加入到华为销售渠道。

关于问界改“姓”一事已尘埃落定,华为仍会在设计、技术上扶持问界下一代产品,但失去“华为”抬头的问界旗下产品在市场终端的认可度和前景却并不乐观。

另辟赛道留后手?赛力斯再推新品牌

随着奇瑞、极狐、江淮等企业与华为“互抛媚眼”,立志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华为接下来会与更多车企深度合作,而种种迹象表明,赛力斯已经做好了与华为分道扬镳后的规划。 赛力斯成立新品牌蓝电便是打造专属于自己、深耕新能源车赛道的信号,在品牌发布会上,首款车型蓝电E5上市,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蓝电E5起售价13.99万元。

创建独立品牌的赛力斯信心满满,对于首款产品蓝电E5,新车的核心产品力是HUAWEI HiCar 3.0系统和比亚迪弗迪电混系统,当然了,与问界M5主攻20万-30万区间不同,蓝电E5将起售价下探到14万元内。 从造型上看,蓝电E5外观略显普通,并没有选择前卫、科幻的设计,基于赛力斯集团DE-i超级电驱智能平台打造的蓝电E5未来会逐步推出纯电、增程、混动等车型,但在如此“卷”的汽车圈,蓝电E5发布后并未能引起车迷们的广泛讨论。

对于蓝电品牌未来,还有一个待解的问题便是传播声量上,早在2019年,赛力斯发布首款智能电动汽车SF5,上市后惨淡的市场表现便印证了赛力斯品牌号召力不足的问题,2021年上海车展中,赛力斯官宣与华为合作推出“华为智选SF5”,有了华为赋能,华为智选SF5销量节节攀高,尝到甜头的赛力斯最终与华为合作打造出问界品牌。

时间仿佛是个轮回,现如今,赛力斯再次选择“单干”,而困扰也再度摆在赛力斯面前。 2023年车圈的复杂程度远超前几年,新品牌想要打开市场的难度也随之加剧,根据赛力斯介绍,新品牌蓝电将由东风风光销售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并建设独立的销售渠道,而显然不管是赛力斯还是东风风光,他们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形象似乎都与华为相差甚远。

所以,蓝电品牌未来走势必定前路艰险,但无论如何,这一次,赛力斯摆脱了华为束缚,迫不及待向外界证明、展示自己独立研发、运营和销售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华为逼出了赛力斯成长。

赛力斯庞海:解决消费者里程焦虑,纯电与增程出击|汽车产经

庞海

【2020北京车展高端访谈】9月26日,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历经30年发展历程的北京车展是全球最重要的顶级车展之一。 今年的北京车展以“智领未来”为主题,展示汽车行业最新创新成果,以及对未来出行的畅销及战略布局。 而在2020年,经过疫情考验后,北京车展也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在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聚会。

近年来,造车新势力激起的水花越来越大,蔚来、小鹏等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长的颇为强大。 但事实上,还有很多一直在修炼内功努力打磨产品的品牌也同样拥有强劲的实力,赛力斯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9月26日,赛力斯SF5纯电量产车型在第十六届北京国际车展进行了产品首秀,同时SERES(赛力斯)也是本届北京车展唯一展示“纯电动”和“增程电动”两种技术路线的品牌。 这也就意味着,赛力斯品牌正式开启了发力阶段。

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庞海在易车专访间里表示:赛力斯是东风与金康联盟的乘用车品牌,融合东风和金康的各自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访谈实录:

汽车产经:庞总,您好,欢迎您参加专访,首先,请介绍一下本届北京车展有哪些产品?

庞海:本次北京车展赛力斯将展出SF5三款已上市的増程版车型及一款纯电版车型。

其中增程车型包含四驱高性能版、四驱高性能运动版及两驱高性能运动版,纯电车型是首次亮相。 此外,代表赛力斯自主研发成果的全铝合金轻量化的增程底盘等技术展品也在现场展出。 欢迎大家莅临E3号馆赛力斯展台参观品鉴。

汽车产经:在当下复杂的竞争环境下,赛力斯品牌如何取得竞争优势?

庞海:掌握核心技术和智能制造工厂。 赛力斯是东风与金康联盟的乘用车品牌,融合东风和金康的各自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并且我们早在2016年就在美国硅谷成立了全球研发中心,在核心的三电系统及智能驾驶领域实现了技术独立研发与领先突破,正在申请及已获得的技术专利近1000个。 去年,我们与华为正式签约达成全面合作关系,尤其在智慧化生态与电动化方面,双方共同深入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和智慧移动出行体验。 同时国内还拥有以工业4.0为标准的“重庆标杆、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工厂。

汽车产经:能否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本次参展的SF5产品具体有哪些亮点呢?

庞海:SF5专为注重时尚和运动高性能的用户打造!一是接近700匹马力的强劲动力,二是轻量化全铝合金底盘+欧洲赛道级调校带来的极致操控体验,三是独有的增程技术特色

动力方面,SF5搭载行业领先SEP200电驱系统,四驱车型搭载双电机动力组合,最大功率可达到510KW,百公里加速仅4.8S,整车可瞬间迸发出近700匹马力,是普通家用车的3-4倍,是大部分燃油性能车的2倍以上,相当于知名超跑法拉利GTC4 Lusso 6.3L V12引擎的马力水平。 并且SF5还搭载一般百万级超跑或各类加速赛事才会出现的弹射模式,SF5在起跑的瞬间发动机就以最大扭矩输出,使增程版0-100公里加速低于4.8S,而纯电版甚至低于3.5S,驾驶者只需轻踩电门踏板,即可感受到百万元级超跑般的加速体验。

操控方面,轻量化全铝合金底盘,且经过了欧洲赛道级的底盘调校,不仅实现减重、降噪、降低抖动,并充分兼顾操控,同时前双叉臂后多梯形臂的悬架系统可以更精确的传递路感。 此外,SF5还提供超过16项运动性专业配置,甚至有超过120种自定义驾驶组合模式。 在最新的麋鹿测试中,SF5达到75KM/H的优异成绩, 并在2020年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中,SF5以8.003秒的成绩斩获最佳操控性能奖。 可见SF5不仅能提供酣畅淋漓的动力性能体验,同时在过弯、转向、各种复杂路况下,操控方面完全能够达到高水准。

增程技术方面,SF5増程技术是基于纯电动平台开发,在保证电动驾驶体验的前提下,有效解决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主要由增程器(发动机+发电机)、电池包、驱动电机构成,增程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电动车的“充电宝”,有电加电、无电加油、全时电动、里程无忧。 此外,SF5还具备救援补电模式为同行纯电车随时补电,以及营地供电模式轻松满足户外/长途中如照明等多种设备的用电需求。

汽车产经:我们注意到,本次展出还有SF5的纯电版车型,能介绍它的独特性及优势吗?

庞海:纯电版车型同样具有强烈的运动高性能水准,甚至更极致,比如同样搭载前后双电机、700马力、百公里加速已经低于3.5s,在续航方面超过500公里。 而受制于中国充电条件的局限,SERES赛力斯品牌在前期的产品发布中,仅发布了增程电动产品。 随着充电条件的日趋完善,在本次北京车展上,赛力斯隆重推出了同属于SF5电动平台的纯电量产车型,这一举措,让赛力斯品牌成为中国唯一具有纯电和增程电动两种技术路线的品牌。 纯电和增程电动双线出击的战略路线,给了用户一个完美的选择空间。 对于那些有完善充电条件的用户,可以选择纯电车型;对于充电条件并不十分完善的用户,选择增程电动,同样既可以享受电动车的高性能,也同时避免了里程焦虑。

汽车产经:通过刚才的访谈,我们感受到赛力斯SF5强大的产品与技术实力,对于这款产品,下一步有怎样的市场计划呢?

庞海:2020年规划销售服务网点不低于50家,分布于北上广深重庆等重点城市。 北京车展之后将启动大型用户深度体验,届时将在重点城市投入大量体验车,为用户提供深度体验的机会,让用户真实感受到一触即发的强大动力和灵活的操控力,带来的极致驾驶体验,敬请期待。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chuangtou/33678.html
今年暑期档观众能看到哪些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