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海淀区教育党校(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对全区干部队伍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海淀教育系统正职干部队伍的平均年龄超过52岁,50%以上的校长都是在51到55岁之间,中层正职干部的平均年龄接近48岁。
如何破解干部队伍老龄化,加强海淀区书记、校长队伍建设,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推进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造就一支与海淀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书记、校长队伍?为此,海淀教育系统启动了新一期名 书记、名校长工作室 (以下简称“双名”工作室)和 中层干部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优青班”)两个项目。
10月25日,海淀区教育系统“双名”工作室和“优青班”在海淀区教育党校正式启动,经过组织推荐的43名学员入选“双名”工作室,经过笔试和面试21名学员入选“优青班”。可以说,海淀教育在培养新一代教育领军人物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理论+实践”双导师护航
干部成长按下加速键
启动仪式上,海淀区教育党校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主任赵欣针对“双名”工作室和“优青班”的项目背景、培养目标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解读。
赵校长表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在校长培养上,也同样遵循这种逻辑,即要思考培养什么样的校长,怎样培养校长,为谁培养校长。“ 校长不能野蛮生长,我们要把为党育才作为第一要务,基于国家的战略需求、成人学习的特点和校长成长规律,有组织有机制的培养校长队伍 ,才能够使之真正成为教育强国的关键力量”。
据介绍,“双名”工作室遵循书记、校长专业成长规律,结合入室学员特点和培训需求,坚持高端引领与实践取向相结合,为学员专业成长搭建个性化培养平台,助推发展书记、校长办学治校能力的跃迁升级。在培养方式上,“双名”工作室采用双导师制,每个工作室配有一名实践导师,一名学术导师,周期两年, 课程包括理论课程、个性化指导、现场教学、课题研究、读书自学、组织论坛、专题研讨等,共 计100学时 。
“优青班”项目由海淀区教育两委所属各单位遴选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教师,且未备案为中层正职的干部为对象,培养未来优秀中层管理干部。项目突出教育理论、管理理论、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领导力的培养,为将来成为优秀学校管理者、教育领军人才,进而成长为教育家型干部培根蓄能。项目坚持系统全面,即引导中层后备人才提高站位,进行全局思考;素养导向,即聚焦新时代学校干部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选培用结合,即发现、培养、选派全链条机制。“优青班”首期设置了教学和管理两个班型的培训, 每期学习时间为两年,共200学时 。
为了确保项目目标的有效达成,培训结束后,学员需提交研究文集、研究报告、论文、成果展示、研修论坛等培训成果。
“希望在座的学员带着明确的目标和问题,制定自己的学习及发展计划,聚焦科研难题,或者学校和管理层遇到的问题,保持空杯的状态,主动寻求导师的帮助,树立自己的办学或党建的工作理念,潜心学习,不断探索”,赵校长说道。
教改进入深水区, 干部教师要不断提高
育人素养、学科素养、数字素养
“双名”工作室主持人之一八一学校教育集团校长沈军围绕当前教育变革的挑战与机遇,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校长经历,以及八一教育集团教师队伍建设的做法,分享了自己在学校管理上的经验。 沈校长表示,作为学校管理者,面对当前教育变革大环境,以及社会、家长和学生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要深入了解学校现状,运用系统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权衡利弊,选择最佳方案。
作为导师代表,沈校长也对学员们提出了四点希望—— 需求、融合、共创、主动 。希望学员们一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提炼真问题,寻找真需求;把工作室的学习经历与校长的日常工作和学校的日常任务紧密结合、融合,而不是做简单的加法;积极融入工作室,在与各位同行的头脑风暴和共创共享中提升领导力;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推动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优青班”导师代表,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表示,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优青班”作为海淀教育两委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的新举措、新战略,希望学员们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育人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学习素养、数字素养等,在素养发展当中解决课程教学的问题。要紧抓育人的本质,通过系统思维去设计,注重统筹兼顾去推进,以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同时带动大家一起努力,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双名”工作室学术导师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开放大学原副校长、研究员张铁道分享了自己曾经在人大附小郑瑞芳校长工作室担任学术导师的经历。他表示,当时工作室的校长们都有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实践经验,但同时也面临着职业生涯中的能力提升和境界超越的挑战,由于日常工作繁忙,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与同伴进行深入的交流分享。
因此,张教授与校长们合作,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工作室开展团队研究,将个体的感性体验升华为成熟的理性共识。为此他们采取了三个举措,一是帮助各个成员来反思梳理升华自己的经验;二是引导各位相互借鉴,相互观摩聆听;三是在形成共识的过程当中,通过共创来超越原来的自己,做出新的实践探索,实现领导力的提升。
张教授表示,如今看到很多校长能从当年的工作室中受益,并带领各自的学校探索出创新发展的路径,感到很欣慰,自己也会全力以赴陪伴校长们走好这条成长之路,希望学员们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努力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
“低头干活,更要抬头看路”
启动仪式上,“双名”工作室学员代表十一龙樾实验中学副校长高则一发表感言。高校长用“育人”和“育己”两个关键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高校长表示,作为“双名”工作室的一员,同时具有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学习和工作的双重任务,以及育人育己的双重责任,如何学以致用,是每个人必须认真思考并要用行动来回答的问题。
面对双重身份、任务和责任,高校长认为首先要认真跟随导师体会教育管理艺术,来提升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阔的教育视野,还要有集团化思维和创新能力。把所学习到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带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来影响更多的师生,助力海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们每个人都是个人成长的参与者,也是集体进步的推动者。育人是我们的价值追求,育己是我们要探索的漫漫长路,我想我已经做好了准备”,高校长说道。
作为“优青班”学员代表,八一学校大队辅导员李艳燕这是第三次来到海淀区教育党校,她表示,教育党校见证了自己从一名普通的老师到团队干部再到海淀区中层后备干部培养计划一员的成长过程。“回顾我的个人成长,每一次踏入党校的大门都是一次全新的成长经历。我想这次培训是我们继续在岗位上踏实工作的同时,再次抬头看路,向着更高目标出发的一个绝佳机会”,李老师表示,学校里相对比较年轻的中层干部,往往都是冲在教育一线,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敢于创新,也敢于突破,但是却缺乏对教育深层次成体系的思考。“优青班”项目的启动将让学员们在学习中长知识,在实践中增智慧,沉下心来再学习、再实践。
顶层设计,全链条、多渠道孵化青年干部
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史怀远肯定了“双名”工作室及“优青班”项目的重要价值。史书记指出, “双名”工作室及“优青班”项目是海淀区干部培训模式的创新,是优秀青年干部专业成长的重要孵化器,是导师和学员教学相长,学员之间互相激发、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 。“双名”工作室及“优青班”项目坚持顶层设计,彰显特色,探索与海淀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干部培养模式,在促进干部专业成长和区域教育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价值。
据了解,海淀区教育党校秉持“服务为宗旨,专业做培训,实现共成长”的办学理念,深耕“成长中的教育家”干部培养培训体系,逐步形成了 “优青班-中青班-创新班-新任党政正职班-“双名”工作室—教育家型校长培养” 的全链条、多渠道教育干部培养路径,不断完善和优化干部培训专家资源库,力争为干部们提供教育改革前沿的理念、宽阔的视野和扎根实践的方法,以高质量干训引领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 | 京教君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