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高管 上海临港新片区的高水平开放是引力来源

外企高管 朱抡元

中新社上海6月21日电 (记者 李姝徵)设立近五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新片区)已成为中国前沿的开放热土。在21日举行的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大会上,一组数据引发广泛关注:临港新片区设立以来,临港实到外资实现年均增长45.3%。

以制度创新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是临港新片区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特别是临港新片区在沿海捎带,国际中转集拼和航运绿色新燃料等领域取得的突破。”马士基码头公司中国区总裁韩岩滨表示。

上海临港新片区的高水平开放是引力来源

国际中转集拼,是指运到上海港的境外货物,与中国内地的出口货物,以及上海本地货源等,在海关监管区内进行分拣,根据目的地重新装箱后,再运出境的过程。对于全球枢纽港口而言,这一业务可极大提升港口资源配置能力,也被视作衡量航线枢纽港的重要指标,是全球枢纽港口的“必争之地”。

今年1月,马士基公司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设立国际中转集拼中心,第一批国际中转集拼货柜在上海港完成拆箱、集拼,再发往西班牙和捷克。此举较原路径的转运时间分别缩短10天和8天。韩岩滨介绍说,截至目前,马士基业务体量占比上海港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总量已超过60%,涉及的国际航线覆盖从上海至欧洲、地中海、美洲等区域。

韩岩滨表示,沿海捎带试点新政在临港的实施,也让马士基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洋山港区的中转功能,使进出口货物的在途时间减少约7天至14天。作为首批试点企业,马士基承运的沿海捎带业务货量已达十余万标箱。

“临港的政策优势和产业集群,以及独有的地理区位,赋予了临港跨境的特色,这与汇丰作为一家国际银行的战略和跨境优势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汇丰中国环球银行跨国公司中国区联席总经理朱抡元表示。

在给予外资企业更便捷的资金管理服务方面,汇丰借助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便利化试点,为高端精密医疗仪器集团赛默飞提供了高水平跨境贸易结算方案。

原创新闻

数日前,“汇丰还参与了临港集团在香港资本市场的3年期8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并担任本次发行的联席全球协调人和信托人的重要角色。”据朱抡元介绍,该笔债券是第一笔中资非金融企业在境外发行的社会责任债券,并将在香港联交所和卢森堡交易所上市,同时也成为中国企业首笔在卢森堡交易所上市的社会责任债券,“这些都是我们和临港共同推动高水平开放的最新成果”。

服务创新带来的“临港速度”,也正助力外资企业在临港新片区扎根发展。

迈铵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美敦力在临港新片区设立的子公司。“签约后的两年时间内,美敦力在临港的项目不断实现突破性进展。”迈铵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培涛表示,项目从选址到厂房交付仅用了17个月,交付不到一年时间,美敦力临港医疗科技产业基地首个产品便正式下线。“未来,我们将以临港项目为新起点,努力引进更多本土创新项目落地。”

以服务创新推动高水平开放,临港新片区再次按下“加速键”。当日大会现场,临港新片区外籍人士服务中心、临港新片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临港新片区国际股权投资服务平台启动。(完)

服务

要深入推进高水平什么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上海

要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拓展资料:

1、30年来,浦东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在浦东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等一系列“全国第一”。

2、“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的浦东,接下来的任务之一,是要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3、新征程上要把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体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4、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就能推动浦东开发开放不断展现新气象。

5、浦东要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更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要更好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6、时代大潮浩浩荡荡,奔腾不息,一路向前,无数见证者、推动者、实践者的奋斗征程凝聚起磅礴的人民力量,汇聚成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大江大河。 30年来,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平地而起,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上海市印发临港新片区创新型产业规划

[汽车之家?行业]?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临港新片区创新型产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旨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动新片区更高水平开放创新发展。 其中围绕汽车领域,也提出了要深度跨界融合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

《规划》中提到,将以跨界融合、绿色智能为驱动,推进智能网联示范应用,成为上海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重要增长极。 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池、动力系统一体化集成、燃料电池,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机器视觉环境感知、人工智能决策、线控制动及转向控制执行、V2X通信、信息安全、高精度地图定位等技术攻关,加强核心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 优化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此外,还将引入全球领先的智能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智能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创新产业集群,鼓励整车、重点零部件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国家智能汽车研发应用平台,加快自动驾驶及智慧交通云平台建设。 开展智能网联示范应用。 全面开展基于多场景的示范应用,加强车路协同技术的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功能,推进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运营和规模化应用,扩大自动驾驶特定场景应用,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化应用模式,培育“平台生态”服务新模式。

《规划》还提到,要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提升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根本,复制推广“特斯拉”速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推行“极简审批”制度,优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制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

编辑点评:

一直以来,临港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打造和落地都走在前面,这其中就包括了对智能汽车的布局。 而此次《规划》发布后,将有助于临港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群,助力更多“特斯拉”这样技术主导的企业的出现和壮大。 (消息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编译/汽车之家才丽媛)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消息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近有什么消息呢?现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消息可是非常受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 上海市政府在8月3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要让临港新片区成为一个政策惠、制度创新的区域。 新政50条中有12条聚焦吸引人才。 赋予了新片区管理机构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推荐权、新片区特殊人才直接申报权、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审批权,境外高水平大学本科及以上外籍毕业生可直接在新片区工作等。 实行居住证专项加分政策,缩短“居住证转户口”的年限。 特殊支持政策提出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区域性住房体系。 根据区域发展和产业导向,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非上海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家庭调整为个人,可购买新区普通商品房一套;非上海市户籍人才连续缴纳个税或社保年限由自购房之日前连续五年缩短为三年;建设“先租后售”公租房,建成后10年内作为公租房使用。 新政提出,建立新片区专项发展,5年总计出资不少于1000亿元;除此以外,5年内新片区产生的所有地方收入,也全部自留,用于新片区建设。 对符合条件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 陈寅说,中央要求新片区进行差别化探索,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任务。 为了落实中央要求,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地方事权范围内,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区建设的特殊政策。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提出新片区要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 支持境内外者在新片区设立联合创新专项,就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合作,允许相关在长三角地区自由使用。 在贸易方面,新片区内将设立物理围网区域,建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作为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强自由贸易园区的重要载体。 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chuangtou/35135.html
坚决反对 涉俄乌冲突 日本首次以 中方 为由制裁中企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