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新加坡楼市失速了 交易量同比暴跌近8成

全球楼市的尖子生,成绩下滑了。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6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加坡新房销售遇冷,销量连续2个月下滑。5月份仅售出221套新房,低于4月的301套,同比下滑79%。

市区重建局认为,按照这个趋势,今年上半年新加坡新房销量将会是过去十年来最低的。房地产研究师麦俊荣更是认为,甚至可能会低于1998年金融风暴时期。

分析认为,市场需求疲软,缺乏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是新加坡今年新房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图源:新加坡市区重建局

新加坡的楼市一度十分疯狂。由于大批海外移民涌入,推高了新加坡的房地产交易。《2023年ULI亚太住宅可及性指数报告》显示,新加坡私人住宅价格中位数为1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56万元),位列亚太地区各大城市房价之首。

居外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来自美国和中国买家一直是新加坡楼市最活跃的海外投资者。

如今,潮水退去,新加坡楼市也开始降温了吗?

楼市疲软

5月,新加坡政府机构、当地房地产公司等陆续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房地产业表现情况,调查显示,大宗房地产交易市场疲弱,私宅消费市场表现欠佳。

彭博社认为,新加坡的楼市虽然避免了全球房地产低迷的最糟糕状况,但受到经济放缓和政府限购的拖累,降温无可避免。

可以说,新加坡的楼市,是被大批有钱的外国移民“炒红”的。

近几年,受地缘政治局势紧张、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大量外国买家涌入新加坡房地产市场,进而推动了价格上涨。当地房价在2021年暴涨10.6%之后,于2022年继续大涨8.6%。

楼市爆红,本地居民却不堪重负。来自《联合早报》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本地青年认为“房价过高”是他们未来10年内最可能遇到的头号阻碍。

为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新加坡政府启动了几轮的调控。

在2021年12月和2022年9月,新加坡政府从上调针对外国买家的印花税、收紧总偿债率、调低组屋房贷贷款与估值比例、增加公共和私人房屋供应等方面,两度出台楼市降温政策。

2023年4月27日,新加坡政府再次发布新政策,将外国人购置房产的印花税从30%上调至60%。令人咋舌的高税率,成功让新加坡登上全球主要城市税率之首。

以一套位于市中心乌节路的三室一厅的房子为例,在安居客网站,该套房子标价487万新币(约合人民币2615万元),如果外国人想购买这套房子,需要缴纳至少1400万元人民币的税费。也就是说,购买这套房子合计需要超过4000万元人民币。

几轮组合拳下来,的确延缓了不少潜在买家下单的步伐。

“新盘价格高企加上高利率环境,是今年新盘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Ken Foong称,“开发商可能需要降低售价以吸引需求。”

花旗集团则预计,今年开发商住宅项目的利润率将进一步下降。

因为楼市降温,让相关企业的股价也受到了影响。新加坡最大的上市房地产公司——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股价一度下跌19%,超过了该国基准股指的跌幅。

房地产机构OrangeTee Group首席研究员兼策略分析师Christine Sun表示,6月份新房销售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上涨,因为这个月学校有假期,很多家庭会选择出游而不是看房。

房地产经纪公司莱坊认为,除非政府放松调控,否则今年新加坡全年新房销量估计将低于7000套。该公司之前的预测为9000套。

房价依然很高

虽然销量下降,但目前看来,这对新加坡房价的影响不大,对于很多人来说依然是遥不可及的。

2022年,陈茜在新加坡拿到硕士学位后,在留在当地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也是这一年,在大环境和政策的推动下,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富豪和创业者涌入新加坡。

数据显示,2022年迁入新加坡的百万富翁可能多达2800名,比2019年的1500人要多出85%。

购置或租赁房产是不少高收入群体落地后的头等大事,新加坡房价和租金也因此一路高歌猛进。

这两年来,陈茜见证了新加坡楼市的疯狂。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毕业后她租住在市中心的一家酒店公寓,酒店的小房间面积约10平方米,配有独立卫浴和公共厨房,当时月租金只需要1250新币(约合人民币6700元左右)。而现在,这个公寓的月租金高达3900新币(约合人民币2.09万元),早就大大超出了她的预算。

如今,陈茜只能在便宜地段与人合租房子,买房,更是不敢企及的梦。

对于这类型的情况,Christine Sun也表示:“现在比起买房,租客们也更愿意在郊区寻找更便宜的房子。”

高涨的房价和租金,让部分外企和外籍人士为了能留下来被迫降低生活质量,还有一些人干脆考虑离开新加坡。

在新加坡居住了7年的法国人保罗说,尽管他和家人都喜欢这个国家,但因为他的房东打算把租金提高70%,最终他们决定搬回法国居住。

新加坡欧洲商会调查显示,97%的受访公司表示,这两年员工对租金成本上升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困扰。约有60%的外籍人士在《南华早报》的调查中表示,他们正在考虑或计划离开新加坡。

新加坡房价仍然位居亚洲最高的行列,不过近期楼市开始出现冷静的迹象。在2024年第一季度,由于房屋销售放缓、供应扩大以及租金进一步下降,新加坡私人房屋价格的季度涨幅创下近三年来最慢。

分析师表示,未来几个月私人住宅市场的下行压力可能会持续,在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购屋和租屋需求只会进一步放缓。

新加坡为想要购置房产的外国人构建起了高高的壁垒,但也为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开启了一道小门。

新加坡与美国、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这5个国家签订过自由贸易协定,虽然同样不能购买组屋,只能选择私人公寓和升涛湾有地住宅(唯一可供外国人购买的海滨别墅),但协定规定,上述国家的公民在新加坡购房时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不需要缴纳高达60%的印花税。

“美国人可能会继续成为新加坡最大的外国买家之一,因为他们受增税的影响较小。然而,其它外国人可能会选择在成为永久居民后再购买房产,或者转而购买非住宅房产。”Christine Sun说。

但仅开这一道小小的口子,还能让新加坡楼市的繁荣持续下去吗?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为何说未来房价涨跌的结局已定?

报道称,目前房价的涨跌并非当前最应关注的问题,有分析人士称,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与房地产相关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巨变,过去的传统思维将被颠覆。 报道称,2017年在分类调控的指导思想下,严控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各地出台各类限字决,全面封堵投机炒房的行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成效不错,而且管理层明确表态未来调控基调不变。 在此预期之下,从各个方面积极探索未来之路,多部委联合打击市场各类违规行为,特别是在资金违规流入房市与开发企业销售行为两大方面的违规现象,开拓更多房源供应,解决社会各类人群住房问题,例如:保障性住房针对低收入人群、共有产权房针对中等收入人群、大力发展租赁市场针对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分析人士称,可以预计,往后的市场将转向更加理性的、常态化的居住消费取向,从疯狂投资到回归居住属性,这是一个历史的变革,更是一个时代的升级,但总的来说,这对购房者显然是利好消息,这才是真正到了弱化住房的投资功能,强调其居住属性的时代,广大购房者将享受到更加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品质。 希望房子是用来居住的可以早日落实!

多伦多的房价还要等多久下跌 历史会怎样重演

房价不会下跌的,原因如下:1、中国经济增长是必然的,经济增长了,房价能下跌吗?2、房地产情况是这样的。 中国城市化进程(世界的也一样),就是一个人口由农村向县城、县城向二线城市,二线向一线城市流动的过程。 而一线城市总是有限的,北上广这些房价只能上涨。 3、一个大学毕业生,一般都是留在大学所在地工作,很少有回家乡种土豆的,而大学所在地,一般都是一线二线城市,而三线、四线很少,这就导致人口不断向大城市流动,北上广这些拥有大批高校的特大城市,自然房价也就更高了。 4、人口净流出的则是三线四线的小县城。 甚至是乡村。 所以北上广建筑用地总是有限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线城市涨价的原因。

新加坡房市面临崩跌危机

亚洲华尔街日报周三报导,以往新加坡政府用来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延迟付款计划,很可能将成为星国房市挥之不去的梦魇,引发房市重挫。

延迟付款计划是新加坡政府在10年前为了因应低迷不振房价,所推出的一项刺激方案。 不过它已经在去年10月份喊卡。

这项计划让购屋的新买主只需要支付10%或20%的头期款,至于其它金额等到该建案完成后才须付清,通常是3年以后的时间。

延迟付款的计划确实对星国房市造成激励的效果。 新加坡迟滞的房市在2005年开始回春,私人住宅房价从那年开始至今也暴增55%。

不过就像许多扭曲市场机制的政策一样,部分批评人士认为由于该计划的成效太好,反而鼓励房市投机,也为房市危机埋下伏笔。

详情请咨询:400-777-7886 或登陆:(新家园网)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chuangtou/35418.html
苹果 国内大模型来了 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